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詞語搭配練習

詞語搭配練習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詞語搭配練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詞語搭配練習

詞語搭配練習范文第1篇

一年級上期是學生小學學習的入門階段,是基礎的基礎。我們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把學習語文的工具拼音及識字抓扎實。期末復習要在這三個方面重點進行插漏補缺和漢字與拼音綜合運用的復習。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成功感,愉快地迎接期末檢驗。

二、重難點內容

1、能正確分辨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掌握拼音的排列順序,掌握拼音的書寫格式,區別形似形近的字母,掌握聲韻母相拼的拼音方法,掌握jqxy與ü相拼的去點規則,掌握標調法則。能正確分解、合成音節,能正確閱讀辨析拼音詞語

2、會寫100個簡單的漢字,掌握它們的筆順筆畫,正確的書寫格式。并且能與相應的漢字組成詞語。

3、會認讀400個常用的漢字,并且能知道偏旁部首、結構,能連詞,能正確連接讀音。

4、能了解課文中出現的簡單形象字,進行連線。

5、能辨析教材中出現的簡單反義詞、數量詞、重疊詞,搭配偏正詞組、補充完整偏正詞組。

6、能把句子補充完整。

7、能通順流利地朗讀兒歌,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

8、能看圖讀句子理解簡單的圖意,或者讀兒歌理解簡單的意思,選擇正確的答案。

9、能讀懂句子,按照要求畫出簡單的圖畫。

三、復習方法:

1、復習拼音:復習拼音字母表,進行背誦、默寫,自我對照檢查、改錯,老師批改,再改錯。還可以出練習題進行進行填空、連線、送回家等練習。

2、復習“我會寫”的生字:讓學生找出自己平時容易錯的生字,組織比較、評議,進行連詞聽寫,同桌矯正,再老師批改,學生改錯后再聽寫改錯的詞語。

3、復習“我會讀”的生字:采用開火車、找朋友、部首歸類、同聲母歸類、前后鼻音歸類、形近區別的方法進行認讀、連線。

4、復習詞語:采用舉例引導學生仿說、仿寫、填空、連線、歸類抄寫、擴詞的方法進行。

5、復習句子:采用用詞說話、選詞填空、補充詞語的方法進行。

6、復習課文:采用小組相互抽背、老師重點抽查,填空寫出相關字詞的方法進行。

7、語文園地的復習,主要采用做復習題進行題型練習。學生會讀要求,講出做題方法,獨立完成練習,再評議對證,提倡學生互改,進行相互學習,培養檢查、細心的學習習慣。

四、后進生輔導提高措施:

1、期末復習練習題做題前可以多抽后進生講做題方法和要求;先口頭試做,進行及時輔導,然后再練習筆上做題,當面批改,當面改錯。

2、背誦課文堅持對后進生個別抽背,督促完成好。

3、檢查后進生作業時,培養其仔細讀題,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

4、督促學生養成見錯就改的好習慣,鼓勵不懂就問。

5、組織學生一幫一,結對子,開展幫學活動。

五、全冊復習課時安排:共計11個課時

第一課時:拼音復習一

1、分辨聲母、韻母、音節。

2、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表的按順序填空。

3、區別形似形近的字母。

第二課時:拼音復

1、標調的運用(判斷正誤)。

2、jqx的分解、合成。

3、音節詞語的抄寫(看圖讀音節詞語,在選擇正確的抄寫下來。)或者抄寫到四線三格里。

第三課時:字的復習一:復習認讀“我會寫”的所有生字(由老師針對班級具體情況掌握)。

第四課時:字的復

1、看拼音寫詞語。

2、復習“我會寫”的生字,正確寫出字的筆順筆畫、讀音,進行組詞、擴詞練習積累。

3、象形字的認識和連線練習。

第五課時:字的復習三:復習認讀“我會讀”的所有生字,(由老師針對班級具體情況掌

握)。

第六課時:字的復習四

1、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漢字。

2、復習“我會讀”的生字,對字進行連線組詞、給字詞選擇正確讀音,同部首字連線, 把部件連線組成詞語。

3、看筆畫、讀拼音,進行連線。

第七課時:詞語復習

1、簡單的反義詞復習,讀句子選詞詞語填空,寫出反義詞。

2、數量詞的搭配、連線、或者看圖寫量詞。

3、課文中出現的重疊詞復習,數量詞的重疊(abb式)、詞語和詞語的重疊(aabb式)、又又、越越(abac式)的練習。

第八課時:句子的復習

1、偏正詞語的搭配。

2、把句子補充完整。

3、看圖寫一句話。

第九課時:簡單閱讀復習

1、背誦課文填空。

2、讀兒歌回答簡單問題(采用填空或者選擇的形式)。

3、看圖回答問題(采用選擇正確答案、或者寫一句話的形式)。

第十——十三課時:進行兩次綜合練習檢測。可以分解到復習的中途進行,根據復習的具體進展再定時間。

第七課時:詞語復習

1、簡單的反義詞復習,讀句子選詞詞語填空,寫出反義詞。

2、數量詞的搭配、連線、或者看圖寫量詞。

3、課文中出現的重疊詞復習,數量詞的重疊(abb式)、詞語和詞語的重疊(aabb式)、又又、越越(abac式)的練習。

第八課時:句子的復習

1、偏正詞語的搭配。

2、把句子補充完整。

3、看圖寫一句話。

第九課時:簡單閱讀復習

1、背誦課文填空。

2、讀兒歌回答簡單問題(采用填空或者選擇的形式)。

3、看圖回答問題(采用選擇正確答案、或者寫一句話的形式)。

詞語搭配練習范文第2篇

關鍵詞:對外漢語 詞匯教學 原則 方法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9-0000-02

詞匯是語言表達的前提,只要具備了一定的詞匯儲備,才有可能順利地進行語言交流和運用。因此,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不容忽視。只有科學的詞匯教學方法,才能提高詞匯教學效率,幫助學生盡快掌握。

一、漢語詞匯教學的原則

在詞匯教學中,老師不僅要講清楚詞語的音、形、義,更重要的是講清楚詞語的用法,即詞與詞的搭配以及搭配時應注意的問題,并且通過大量的練習掌握詞語的用法。只有從漢語詞匯的本身特點和漢語詞匯課堂教學的特點出發,才能提高教學效率,確立詞匯教學原則。

近年來,在漢語詞匯教學的研究中,可以總結出以下四個教學原則。

第一,結合漢字特點進行詞匯教學。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教學可以根據漢字的構造法進行詞匯教學。因此,我們可以意識地引導學生以此去理解字義、識別詞義。對部分有傳統象形字演變而來的現代漢字,我們可以借助古文字字形,來了解該字的本意。如車:甲骨文的形體是一輛車的輪廓;首:甲骨文的形體像人頭。對部分會意字,可以通過分析構字部件之間的關系,借以說明整字的意義。如林:從兩木,表示樹木成片。對形聲字,我們可以通過對表義部件的分析,提示整字的意義。“打”、“拎”、 “捶”的包含表義的提手旁,它們的意義都與手有關。

第二,利用漢語詞匯的特點進行教學。漢語詞的構造單位是語素,許多單音節語素可以單獨成詞,而語素與語素又可以自由組合為合成詞。因此,學生只要掌握一定數量的語素和構詞法,就可以迅速擴大詞匯量。我們詞匯教學應重視詞匯的這些特點進行教學。如利用語素解釋詞義,例如 “無聲”就是沒有聲音。同時,還可以鞏固所學詞語并擴大詞匯量。通過構詞法系統地學習同類型詞。現代漢語詞匯以合成詞為主,而“偏正式是現代漢語中最能產的構詞方式,同一個語素加上不同的修飾性語素,就可以構成大量同族詞。”1如在語素“筆”前加修飾性語素可構成 “鋼筆”、“毛筆”,表示不同類型的“筆”。附加式的合成詞是由詞根加上詞綴構成,構詞能力也很強。一些非名詞性語素加上詞綴“子”“兒”、“頭”后變成名詞。如:“胖子”,是形容詞性語素,加“子”后表示胖的人,以此類推,矮的人是矮子,聾的人是聾子。通過構詞法來學習漢語,可以讓學生批量地掌握。

第三,結合具體語境。一個詞總是出現在一定的句子中或上下文中,而且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因此,要結合語境進行詞匯教學。例如,1.他每天走著來學校。2.她的手表不走了。3.他的爸爸明天走。上述句子中的“走”分別處于不同語境,其詞義也隨著不同的使用場合而不同。由此,在教學中一定要做到“詞不離句”,才能正確地解釋詞語的意思。

第四,結合文化背景進行詞匯教學。對外漢語教學屬于第二語言教學,第二語言的教學必須結合文化背景因素進行,通過對比和分析,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提高學生對漢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我們在講解“京劇、國畫、太極拳、麻將”這些詞時,要注意結合中國文化的知識來講解,提高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同時培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詞匯教學時,重視這四個原則的結合,才能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激起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消除漢語難學的心理。

二、漢語詞匯教學的方法技巧

詞匯教學不是一門專門的課程,而是滲透在各門課程中。課堂教學是以一課書作為一個教學單位,生詞的教學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2在實際教學實踐中,處理生詞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進行:詞語的展示、詞語的講解、詞語的練習。

第一步,展示詞語。課本上生詞表中生詞的順序,多半都是按生詞在課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的。處理生詞時,教師可以以生詞為線索串講課文。或讓學生以生詞為線索概括或復述課文,不斷強化學生對生詞的記憶和對課文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也可以打亂生詞表的順序,自己重新排列順序。

常見的排列方式有:(1)按詞類排列分組展示。將所學習的生詞按照詞類分組排列,即把生詞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還有詞組等等,分門別類加以講解和練習。這樣既便于讓學生理解各類詞的功能特點,也可以潛移默化地在學生頭腦中建立漢語的詞類觀念。(2)按話題排列分組展示。將意義相關、可以出現在共同話題的詞語排列在一起進行學習。例如“問路”,“看病”,“打電話”,“買東西”等等,把相關的詞語排列在一起,便于學生根據話題練習對話或敘述。生詞的學習和運用相結合,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排列好生詞的順序后,接著就可以開始在課堂上展示具體的詞語了。常用的展示方式有:聽寫、領讀、認讀、用實物或圖片展示、用卡片展示生詞。聽寫是常用的展示詞匯的手段,此手段可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用卡片展示生詞最適宜年幼的學生和初級階段的學生使用,既可以用在講授新課前復習前一課的生詞,也可用來認讀當天所學的生詞。

第二步,講解詞語。一是解釋詞義,課堂教學中講解詞義的主要方法有:①以舊詞釋新詞。啟發學生用已掌握的詞語對新詞進行解釋。如學習“頭兒”,這個詞時,我們可以啟發學生用“老板”、“領導”來解釋。②利用構詞語素釋義。引導學生對新詞中學過的語素進行回顧,據懂得的語素的意義推測新詞的意義。如學習“認錯”這個詞時,先帶領學生回顧 “認”是“承認的意思,”“錯”是“錯誤”的意思,再引導學生推測出“認錯”是“承認錯誤”的意思。③利用近義詞、反義詞釋義,即對比法。比如學習“眷念”時,讓學生用“想念”來解釋;學習“粗心”時,讓學生用其反義詞“細心”來解釋。④利用語境猜測詞語的意義。選取學生熟悉的或親身經歷的事例來設定具體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從此的實際應用中去體會理解詞義。比如學習“吸引”這個詞時,可以設置這樣的語境,“來到桂林,發現桂林的風景真的很美,我們可以說“我被桂林山水……”,讓學生說出“吸引住了”。⑤例句釋義。教師直接給學生幾個例句,讓學生通過例句來體會詞義。比如學習“不由得”這個詞時,可以給出以下例句:看到這張照片,我不由得想起在中國留學時的生活。/ 聽了她的故事,我不由得流下了眼淚。讓學生體會“不由得”是“很自然地、不能控制地”的意思。在解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詞義的解釋和詞語的用法結合起來,同時要給學生舉出一些例子或通過詞語搭配來講清詞語的用法。比如學習“打算”這個詞時,可以給學生兩個例句:“寒假我打算去旅行。” “寒假我沒有什么打算”,以此來說明“打算”既可以是動詞,也可以是名詞。在講解詞語時,對于感彩明顯和語體色彩不同的詞語加以說明,否則會影響學生正確使用該詞。

第三步,詞語練習。練習是掌握和鞏固詞語的重要手段。詞語講練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是搭配與擴展詞語相結合的練習。教師說出一個詞,讓學生說出可與之搭配的詞語。如說出動詞,請學生說出可以與之搭配的賓語,教師:拆,學生:拆房子、拆信、拆盒子、拆機器;/教師:拒絕,學生:拒絕回答、拒絕接受、拒絕對方。再如教師說出量詞,請學生說出可與之搭配的名詞,教師:群,學生:一群羊、一群小孩。二是用指定的詞語造句。具體做法有:①設計情景讓學生造句。例如,用“難說”造句。師:你不能肯定自己的考試成績好不好,這時你怎么說?生:這次考試成績好不好很難說。②用指定的詞語回答問題。教師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用指定的詞語作出回答。例如:你每天幾點起床?(才)/你對桂林的印象怎么樣?(覺得)③用指定的詞語改寫句子,要求原句意思不變。例如,老師告訴了同學們這次考試的成績。(宣布)/看到那位老人,我很自然地想起我母親。(不由得)④用指定的詞語完成句子。他起床起晚了,……(差點兒)。三是聽意思說詞語。教師用漢語說出詞語的意思,或描述一個情節,讓學生說出表示該意義的詞語。詞語練習還可以利用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適合中級學生的游戲有:(1)漢字詞語接龍。做法:學生分為兩組進行比賽,教師在黑板上寫了第一個字后,兩組學生交替出人接續往下寫,每個詞的開頭,必須是上個詞的詞尾字。如中―中國―國力―力氣―氣量―量力而行―行軍……(2)詞語聯想。教師簡單地解釋一個詞義后,讓學生立即聯想一個與之有關的詞語并記下來,老師再一一提問,有時需要讓學生做簡單的解釋。如:“結婚”一詞,學生的聯想可能是“幸福、教堂、戒指、婚禮、孩子、家務事、家、蜜月旅行”等等。

三、對漢語詞匯教學的建議

(一)詞匯教學應注意階段性

1、初級階段

初級階段,由于該階段學生的詞匯量和漢語水平的限制,該階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要求學生掌握最常用的詞語的基本意義和主要用法。這一階段的教學方法應多借助直觀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義。同時,還要采取更多的詞語練習的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漢語的興趣。

2、中級階段

中級階段,要注重擴大詞匯量,同時還要對以學過詞匯的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全面掌握。這一階段可以講一些漢語構詞法的知識,介紹一些常見的詞綴或類似詞綴的語素。例如:家,加在詞尾表示掌握某種專長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如“科學家、藝術家、畫家、音樂家、作家”等。化,加在詞尾表示具有某種性質的人,如“美化、綠化、丑化、國際化、老年化”等。

3、高級階段

高級階段,學生已經掌握了3000以上的詞語,具備了一般的漢語交際能力。此階段的任務,一方面要繼續擴大詞匯量,另一方面要掌握詞語的多義項,掌握詞語的文化內涵。這一階段適宜采取對比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詞義。如同義詞對比、反義詞對比、感彩和語體色彩的對比。

小結:中高級階段的詞匯教學都可以采取詞語搭配和擴展的法,這樣的話,學生理解詞義和鞏固詞語就容易得多了。

(二)詞匯教學應注意國別性

不同國別的學生,社會和語言背景不同,他們學習漢語詞匯的難點和重點就不完全相同。所以,詞匯教學一定要有針對性,應根據學生的國別制定相應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策略。

(三)重視詞匯的“重復率”

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經過多次的重現和復習才有可能掌握。首先,要利用詞的音、形、義多角度的重現;其次,應注重利用句子重現詞語。最后,在不同的課型中重現。

注解

① 萬藝玲.漢語詞匯教學[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0(12).

② 萬藝玲.漢語詞匯教學[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0(12).

參考文獻:

[1] 萬藝玲.漢語詞匯教學[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0.

[2] 張輝,楊楠.漢語綜合課教學法[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

[3] 趙婧.淺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釋詞技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9).

[4] 郜峰.現代漢語詞匯教學的多角度思考[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10,31(1):167-169.

[5] 錢潤池.簡論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語素義教學[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4,2:33-36.

[6] 陸儉明.詞匯教學與詞匯研究之管見[J].江蘇大學學報,2007,9(3):12-17.

[7] 張義宣.淺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J].青年作家,2011(4).

[8] 胡瑞.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詞匯教學[J].文學教育,2010.

詞語搭配練習范文第3篇

關鍵詞:初三學生;完形填空解題能力;提升措施

英語科目中的完形填空題目,在中考的考查中占有較大比重。這種題型涉及的英語知識范圍較廣,側重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題目比較靈活,且有一定難度。在平時的習題訓練過程中,許多學生發現自己答題的準確性很差,即便接受了系統化的練習,也無法迅速提高成績。因此,我們有必要講究解答完形填空的方式和技巧,幫助學生克服答題中的困難。

一、了解文章主題

在完形填空練習的起始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通讀全文,迅速概括出文章主題,要避免在閱讀初始階段就著手答題的現象。學生在通讀文章時,要將信息查找的重點放在文章的六要素上。如,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通常來說,完形填空篇目的開篇語句會揭示文章中心,學生應當認真閱讀開篇句和段首句,將思維引入閱讀語境之中。

例如,某篇完形填空練習篇目的篇首句大意為:“假如你把一種重要的物品遺忘在了公交車上,你會怎么做?”學生在閱讀這句時,應當在頭腦中形成對于整篇文章的大致印象,即這篇文章是關于尋找遺失物品的。準確把握篇章主題,可以加強學生的理解,為后續的習題解答提供便利。

二、結合具體語境

在解答完形填空題目時,學生要充分了解文章語境,把握行文線索,而不應當讀一句完成一個題目。英語篇目是一個整體,其中的任何語句都傳遞著文章思想,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共同為塑造人物形象或表述故事情節服務。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應當緊密結合上下文創設的語境去理解題目,不要孤立思考每一個空白處的答案。

解答完形填空的最佳方式,是在閱讀的同時,形成對于上下文的直觀印象,有效整合全文的內容。這種能力是在平時的英語閱讀中逐步鍛煉出來的,學生要注意對文章主題思想的掌握,通過歸納與思考,大膽猜測文章空白處的意思,訓練邏輯思維。例如,某篇完形填空題目中出現了一個空白處,空白處前面是imagine,而后一句話為“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通過分析語境可以得知,空白處應當填入一種難以理解的現象或事物。

三、掌握搭配用法

英語語法中存在很多習慣性的搭配方式,這些搭配通常是固定的。學生應當根據文章實際內容,選擇恰當的搭配方式。某些英文單詞的意思非常近似,但是這些單詞與不同的詞語搭配,就會產生不同的含義。學生要準確把握上下文的內涵,明確句子之間的關聯,填入正確的搭配詞語。

另外,在完成某些完形填空題目時,可以靈活掌握語境,依據文章所傳達的含義,來選擇正確的單詞填空。例如:文章中出現了“It is a job”這樣的空白,而后面的段落主要表述一項有趣的工作。這時,學生應當認識到填入空白處的詞語表達“有趣”的含義。

提高初三學生在解答英語完形填空題目方面的實力,對于完善學生的英語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答題效率有著重要意義。教師應當探索適合英語教學實際的策略,教給學生完形填空的解題思維方式;初三學生應當注重平日的知識累積,不斷增加閱讀量,拓展自己的視野。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收到良好的英語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麗華.淺談英語完形填空解題能力及技巧[J].魅力中國,2011(18).

詞語搭配練習范文第4篇

經統計,2005年高考全國13份試卷中有病句的辨析題,共出現35個病句:屬于語序不當的有3句、搭配不當的有15句、成分殘缺或贅余的2句、結構混亂的1句、表意不明的有7句、不合邏輯的有7句。 其中,搭配不當、表意不明和不合邏輯出現頻率最高,同學們在平時練習中面對這些這些題目也較容易出錯,所以我們在2006年高考卷中重點選擇幾類例題進行講解。

一、典型病例講解

一)搭配不當

1.六年間,我國航天技術完成了從單艙到三艙,從無人到有人,從“一人一天”到“兩人五天”的進步。

解析:在較長的句子中,由于修飾語較多,同學往往會忽略成分之間的搭配。這句中“完成”“進步”無法搭配。

2.采取各種辦法,大力提高和培養工人的現代技術水平,是加快制造業發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解析:“提高水平”可以,“培養”與“水平”不搭配。

3.加快西部地區發展步伐,除了要盡力爭取國外投資,建設好基礎設施,努力發展高新科技產業之外,搞好節水農業,辦好鄉鎮企業,也是能否發展西部經濟的一條重要思路。

解析:前后不呼應。前文只從正面陳述,屬一面的狀況,而最后卻用“能否”這個表二面的詞來照應,兩者無法搭配。

方法指導:在判別此類語病時最主要而準確的方法是語法分析法。對于復雜的單句可用找主干的方法,檢查句子的主、謂、賓搭配是否恰當,然后再依次檢查附加成分的搭配。先主干、后枝葉。注意句中是否出現并列短語,經常會有并列短語中的一個詞語與相應的成分搭配不當,同時要注意關聯詞的搭配問題。還有一些句子的病點在“兩面詞”上,一個句子如果出現“能否、是否、有沒有、成敗、好壞、優劣”之類的“兩面詞”,我們就要考慮該句是否有“一面對兩面”之類的語病。

二)表意不明

1.洛陽是一個歷史古城,著名的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這里的石雕藝術寶庫龍門石窟有大小佛洞、佛龕2000多個,各種塑像100000尊以上。

解析:有歧義。代詞“這”可能指洛陽,也可能是指白馬寺。

2.曾記否,我與你認識的時候,還是個十來歲的少年,純真無瑕,充滿幻想。

解析:表意不明。“我與你認識的時候,還是個十來歲的少年”,“我”還是“你”指代不清楚。

方法指點:“表意不明”經常會單獨設題,一般是指歧義句或代詞指代不明。做此類題時,特別注意句中出現的代詞,看是否有多指性。注意句中詞語是否是多義或者是多種詞性,是否具有主動和被動兩種可能。多讀句子,注意說話的重音和停頓,想像是否有多種斷句方式。

三)不合邏輯

1.工廠實行了生產責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明顯提高,每月廢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廢品率下降了九倍。

解析:“廢品率下降了九倍”,下降不能用倍數,可以用“下降90%”來表示。

2.為了防止這類小煤窯的安全事故不再發生,市里采取了相應措施,加強對小煤窯的管理。

解析:不合邏輯,詞語使用不當而將表達的意思搞反了,應該刪除“再”字。

方法指點:不合邏輯的語病現象具體還可分成多種,如自相矛盾、范圍大小弄錯、主客倒置、否定失當、強拉因果關系等。以上二例是容易出現問題的。一般注意,碰到數量詞時要注意看與數量詞搭配的詞語如“增加(減少)了”“增加(減少)到”是否科學準確,約數不能有重復表述或前后矛盾的文字,表示數量減少不能用倍數。當句子中出現否定詞時需要引起注意,看語意是否相反。無論是反問句式,還是否定陳述句式,常常會因為多個否定詞而造成語意相反。這是否定失當的現象。

二、馬上動手練

判別下列句子是否有語病:

1.有關部門2004年11月1日宣布:新疆燃燒了快一百多年的硫磺溝區煤田大火已經完全撲滅了。

2.據有關部門對侵權問題嚴重的幾十家企業的調查顯示,這些企業每年的獲利應達十幾億元。

3.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與開發,將越來越提到各國的議事日程上,因為它關系到人類走出人口劇增、環境惡化的困境和未來發展的重要出路。

4.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內地的“五?四”新文學就曾對香港文學產生過極大的影響。

5.近年來,我國加快了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高校將進一步擴大招生,并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大學和學科。

參考答案:

1.不合邏輯。“快”和“一百多年”矛盾。

2.表意不明。“侵權問題嚴重的幾十家企業”,這“幾十家企業”是“被侵權者”還是“侵犯他人權利者”存在歧義。

3.搭配不當。 “關系到”與“人類走出人口劇增、環境惡化的困境”不能搭配;

詞語搭配練習范文第5篇

關鍵詞:詞匯教學;二語習得

在二語教學中,研究者們已經高度重視對詞匯教學的研究。因為眾多的研究證明,詞匯知識不僅僅是學習者能否成功地閱讀的保障,它還是學習者能否準確掌握漢語其他知識的標志。楊惠元(2003)提出了“強化詞語教學”,他指出在整個對外漢語教學中,詞匯教學自始至終都應該放在語言要素教學的中心位置。在此基礎上,本文從三個方面淺談詞匯教學的技巧。

一 初、中、高級漢語字詞教學特點

1.初級。

初級班的學生漢字積累量少,教學應以識記為目標,上課重在單個生詞的講解,使學生逐步形成分析字詞的能力。

教學應緊緊結合課文內容,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件或場景,激發其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教學方法側重于運用非語境化和半語境化活動,比如:較多地運用字卡、圖片以及動作、面部表情和實物等等。

2.中級。

中級班的學生有一定的詞匯量及漢語知識,教學應以擴大詞匯為目標,上課重在加強新舊字詞間的聯系,從而掌握一些識記方法。教師可以有目的地讓學生接觸和積累同義詞、近義詞或反義詞,鼓勵學生對新詞進行自發性的認知加工,促進學生自然有意義地學習。課堂上可以適當運用小組合作,在互動中練習字詞。

3.高級。

高級班的學生已具備較高的漢語水平以及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詞匯往往被忽略。而實際上,在這一階段學習者接觸的詞匯中包含大量的具有語法意義的虛詞或是與語用語境相關的各類實詞,這些詞匯對學生的漢語準確、流暢及多樣化有著顯著的提升作用。教師在這一階段應減少講解,設計融入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綜合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可設計相對復雜的活動:如辯論、演說、現場采訪、試聽搜詞。

二 詞匯教學的基本方法

1.生詞的處理。

常見的方法有歸類、擴展、標注等。

(1)歸類。

一般來說,常用的歸類有三種:一是意義分類,把意義相關或者相近的詞語放到一起,適用于詞匯意義對比鮮明的情況;二是語法歸類,根據生詞的詞性把將要學習的生詞分成幾類。然后,還可以在語法歸類的基礎上再作進一步的意義歸類。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識記生詞;三是音節歸類,漢語的詞有時是由一個漢字記錄,如“好”“壞”;更多的詞需要用兩個以上的漢字來記錄,如“蘋果”“巧克力”。但由于一個漢字的讀音是一個音節,教師在處理生詞時就可利用音節歸類。特別是在學習者還不熟悉漢字的時候,通過聽和說了解詞匯就可以利用這個方法。可以分4步進行:a.課前要求學生準備,讀生詞表;b.上課時老師先朗讀課文中的生詞,讓學生把聽到的詞用拼音記錄下來;c. 引導學生把這些詞根據音節分類,并說出這些詞的意思;d.引導學生對照生詞表,把記錄這些詞的漢字寫出來。接著,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兩種練習:組句訓練和字形分析。

(2)擴展。

“擴展”是把小的語言單位擴大成更大的語言單位。

首先,單音詞向雙音節詞擴展,如車、汽車。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同語素擴大詞匯量:老張 老王;汽車 車站 車窗。

其次是由詞向短語擴展,通常可通過提問來完成,比如:

――借什么? ――借筆、借書

第三是詞語向句子擴展,比如:

――誰借書? ――我借書。

第四是句子向語段擴展,比如,可以在之前的問答式擴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整個經過敘述一遍:我要學習漢語。老師讓我們多看書,所以我去圖書館借書去了。……

(3)文中標注。

這種方法適用于有一定水平的學生。先引導學生對照生詞表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生詞一一標注,標注完成后,教師要針對生詞所在的上下文進行提問,使其準確掌握語義。

2.生詞的講解。

(1)翻譯。

對于同母語的學生,翻譯法是很方便的。如 :蘋果(apple)但是,很多情況下兩種語言并不具備意義對等的詞,在翻譯之外根據詞匯使用的語境加以解釋。如:桌子,table(這張桌子吃飯用)或desk(這張桌子看書用);“借”有to borrow和to lend的區別。另外,過多地使用翻譯法會養成學習者對母語的依賴,不利于漢語的熟練掌握。因此,教師應該有選擇地適當使用。

(2)以舊釋新。

用學過的詞來解釋生詞。當學生學習了一定的漢語詞匯時,這個方法有助于復習學過的詞,建立起語義間的關系。比如:學生前一課學了“隔壁”,這一課學習“鄰居”,就可以說“住在隔壁的人就是鄰居”。

(3)實物展示/圖片展示。

這兩種方法都能夠很直觀地解釋詞匯。比如我們在講解食品類的詞或顏色詞等具體名詞時,采用展示的方法更為簡潔明了。(鄭艷群、陳文慧,HSK名詞圖片表達方法研究,世界漢語教學.)

三 學習詞匯常用的練習方法

由于語言教學的主體是學習者,因此教師除了要掌握處理講解生詞的方法是不夠的,還應當知道如何引導學生練習詞匯、掌握詞匯的方法。練習要以學生為中心,詞匯練習的方法很多,這里只介紹幾種常用的:

1.卡片展示法。

課前教師準備好卡片,在上面寫上需要練習的詞語。可以用不同的顏色對詞性或是部首進行區分。

2.搭配法。

隨著詞匯的積累,搭配越來越重要。不僅是簡單的語法性質,如:V+N “吃飯”“吃藥”,還涉及詞的意義和語用,如:“美麗的姑娘”“美麗的小伙子”、“交流思想”“交流朋友”。教師應告訴學生正確的說法,搭配練習才能繼續。類似的“限制”問題越來越多,因此,搭配法可以伴隨語言教學從初級階段一直到中高級階段。

3.組合游戲法。

比如:互相聽寫,兩人一組,一個人先說,另一個寫,然后換角色進行;比賽說詞,兩人一組,先做“石頭剪子布”,誰輸了誰就說出一個要練習的生詞,可分幾輪做,第一輪輸的說生詞,第二輪寫生詞,第三輪造句;翻牌猜詞,把要練習的生詞寫在卡片牌上,打亂順序,有字的一面朝下,學生輪流翻開卡片,盡量找到能與第一張卡片上的詞相搭配的詞;爬格子練習,分組后每組一張帶格子的紙。一個人先在中間的格子上寫字,然后先后在這個詞旁邊接其他的詞組成詞組或句子。

總之,學習語言,詞匯是基礎,它應當貫穿整個二語教學的始終。詞匯教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應當建立起語音、詞形、語義三者間的聯系,既教給學生詞匯的定義知識,也教給學生語境知識,鼓勵學生利用語境猜測生詞的意義,引導學生自覺自愿地運用生詞。日常教學中,使用多少種方法要結合具體實際,不能死板。

參考文獻

[1] 張和生.《漢語可以這樣教--語言要素篇》,商務印書館,2011

[2] 張和生.《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研究:義類和形類》,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 周小兵.《對外漢語教學入門》,中山大學出版社

[4] 沈禾玲,蔡真慧等.《漢語字詞教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读书| 汉阴县| 兴宁市| 都安| 青冈县| 城市| 乌拉特前旗| 阿坝| 大厂| 南郑县| 遂昌县| 皋兰县| 罗田县| 富川| 乌海市| 清涧县| 武夷山市| 都匀市| 锡林郭勒盟| 阿克| 株洲市| 六盘水市| 共和县| 新源县| 皮山县| 博野县| 巍山| 屏东市| 靖远县| 宜兰县| 同仁县| 台山市| 义马市| 东平县| 宁波市| 高碑店市| 密云县| 金昌市| 霍山县|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