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秋雨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羽毛球;多球練習;球數;組數;輪換人次;速度耐力。
1前言
羽毛球多球訓練是羽毛球項目常用的提高專項耐力的訓練手段,多球訓練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球數、組數和不同的輪換人次均會對訓練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表現出不同的專項特征,那么究竟哪種形式的多球訓練的效果較好,或者說哪種多球訓練手段的效應最貼近羽毛球專項,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不免存在因隨意性而導致的盲目性。
2研究對象
廣東省體育技術學校羽毛球女隊,平均年齡9歲,10人;國家女隊的周蜜、李明川(分析她們在資料中的數據)。
3研究方法
3.1文獻資料法:收集羽毛球專項及各球類項目體能訓練方法,并進行歸類總結,選擇具有參考價值的方法進行專項化程度鑒別及實驗研究,同時也為能更客觀地制定專項評價方
法,積累豐富的文獻資料。
3.2訪談法:訪問進行過多球訓練的運動員,盡可能多地收集信息。
3.3數理統計法:平均值,標準差等常規統計法。
4多球訓練的特點及作用
多球訓練是我國近30年來經廣大教練員、運動員的訓練實踐總結出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它的主要特點是使運動員可以進行連續的擊球。據統計采用單球的二一式攻守練習30秒,運動員在場上實際的練習時間只有1 8~20秒左右,其余時間都浪費在揀球上,而采用多球練習可以省略擊球失誤所浪費的時間,從而增加了練習的密度和訓練強度,由于強度、密度的增大,對提高運動員速度、力量、耐力及培養頑強的意志品質起著一定的作用。
多球訓練由于在單位時間里充分讓運動員進行多擊球,同時供球的節奏和多球的密度,可以隨著運動員技術訓練水平而定。因此,對單個基本技術教學,增加練習的重復次數,做到反復擊球,使單個基本技術動作更鞏固定型。另外多球訓練供球節奏可以調整,刺激強度,根據技術動作的基本要求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因此,對改進運動員的錯誤動作有一定的效果。
多球訓練的另一個作用可以自己技術特長為中心的戰術組合,進行強化訓練。由于供球是按技術特點進行組合練習,對針對性的戰術練習以及對特長技術的進一步熟練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多球訓練不但對建立正確的基本動作有幫助,而且對增加運動負荷,提高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的機能也有很有效果。對訓練2、3年的廣東省體育技術學校羽毛球運動員進行了1分鐘高吊全場控反控訓練負荷的比較,測定運動后的心率,多球訓練后心率明顯高于一對一訓練后心率。訓練前平均心率82次/分,多球訓練后190次/分,一對一訓練后165次/分。
5多球練習對提高羽毛球訓練強度的作用
運動負荷是由強度、密度、時間、數量和運動項目的特點等因素組成的,改變五個因素中的任何一個因素都會影響運動量和運動員的生理負荷量。
5.1練習密度安排(表1)。
5.2省體校隊員訓練過程心率變化(表2)。
我們以“殺上網”作為一個練習內容進行測試,測試組采用多球訓練法,對比組為二對一和一對一的練習法。得出的數據如下(如:表1、表2):
多球訓練組訓練前心率為82次/分,第一組完成后,脈搏上升到190次/分,經過40秒的休息后脈搏恢復到114次/分;第二組完成后脈搏達到200次/分,經過40秒休息后,脈搏恢復為140次/分。
一對一練習組訓練前脈搏為82次/分,第一組脈搏上升到144次/分,經過40秒休息后脈搏恢復到90次/分;第二組脈搏為170次/分,經過40秒休息后脈搏恢復到110次/分。二對一練習組訓練前心率為82次/分,第一組完成練習后脈搏上升到168次/分,經過40秒休息后脈搏恢復到110次/分;第二組完成練習后脈搏上升到180次/分,經過40秒休息后脈搏恢復到126次/分。
5.3國家女隊員比賽過程心率變化(表3)
通過上表對比可以得出:國家二隊隊員周蜜和李明川在一場高水平比賽對抗中的最高心率都到達190次/分以上,多球訓練的最高心率達到200次/分,一對一則在180次/分,而二對一是170次/分。在三種訓練方式的測試中只有多球訓練的心率能超過190次/分并保持在這個水平線上。
5.4心率變化分析
5.4.1從心率變化分析表中看出,多球訓練的心率最高,接近或達到比賽時的最高心率,其次是二對一,最次是一對一。經過40秒休息后,多球訓練的恢復比二對一、一對一慢,由此可見,多球訓練的強度比較大。我們知道,在運動員機能狀態良好的情況下,心率與運動強度成正比,即心率隨運動強度的增大而相應增加,而心率增加又與運動負荷密切相關。運動強度的大小,對人體機能影響是不同的,強度大的多球訓練能引起機體產生強烈的反應,這是因肌肉活動是在相對缺氧情況下進行的,承受著較大的氧債,同時機體內積累大量各種代謝產物,如酸性物質的刺激,給神經系統帶來較大負擔,使之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這樣驗證了機體能力不斷發展。
5.4.2密度是反映運動量大小的一個因素,一般情況下,密度大運動量大,從表中得出,多球訓練比二對一、一對一的大30~45%,這是因為多球訓練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撿球的間歇時間,保證了練習的連續性,加上教練員在短時間內根據技術連續發球,速度較快,落點準,難度比較大,迫使運動員爭取了更多的練習時間,訓練增大難道、強度,從而保證了一定訓練質量,既使技術動作掌握更完善,又提高了運動員的專項素質。
從表2、表3心率變化對比看:從辯證唯物的觀點來講,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作用,多球訓練也不例外。從教練的本意來說,無論練什么,怎樣練都是為了提高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從目前我們的訓練手段形式(表4)及訓練效果來看,多球訓練大多數是有利的,但也存在一些盲目和不良的現象。
多球訓練方法可以說在競技羽毛球運動一開始就有了,它主要是因為在運動員對練時,一些超越對手水平的實戰不能在訓練中得到體會,另一方面一些實戰的體會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教練讓甲、乙兩名隊員進行對練,其目的是讓甲隊員在實戰中加強進攻能力,但由于乙隊員防守能力的局限,甲隊員的進攻能力很難得以加強;又如教練發現某隊員在實戰中多拍控球能力欠佳,而在具體對練中由于雙方能力差異,很難出現多拍,如果采用多球訓練的方法就可以解決這個矛盾,它可以加速運動員技術水平的提高,縮短訓練周期,解決一些具體問題。就像我們經常看到的在基礎訓練階段的隊員,教練常常用多球訓練手段,邊講解邊提示動作要領,邊讓隊員進行多球訓練;在全面發展階段的運動員,教練常常采用多種組合性的球路,目的就是讓運動員盡快掌握全面的技術并能在實戰中得到體現,這些都是競技羽毛球運動員的需要,也正因為如此,使一大批羽毛球運動員很快地掌握了羽毛球技能,在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也有一些教練對多球訓練的重要性認識不中,求成績心切,往往盲目照本宣科,如在給基礎階段的隊員進行多球訓練時,一些教練就盲目發多拍快速的組合性球路,而不注意監督隊員的動作要領,這只能是拔苗助長,適得其反;又如在提高階段的運動員,有些教練為了提高運動員的絕對速度,經常用快速而且多拍的兩側被動轉體接吊殺,并且組數也很多,長期下去不但沒有提高運動員場上絕對速度,反而會因訓練方法的不當,超越運動員的生理能力,造成運動員的心理負擔。像這種不對癥下藥的多球訓練例子很多,因此我們要深入研究多球的作用,讓這一傳統的訓練手段在提高羽毛球運動員技術水平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根據運動訓練最高要求,選擇了1990年全國羽毛球大賽中心率最高的一場女子單打比賽的心率曲線和時間特征作為訓練手段的參照標準,參照系各多球訓練手段的參數特點(表5)。
從不同的相關系數可看出,多球訓練每組個數多,輪換的人次越多,則與比賽的相關越小,這與羽毛球比賽的短時間回合占多數的時間結構特征相吻合,在羽毛球專項體能訓
練當中,多球訓練的組合應以少球數,多組數和少人次輪換為宜,球數一般可控制在10~30個之間,輪換人次以2人為好。
6結論
6.1 羽毛球多球訓練不僅能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也能提高運動員相應的技能。
6.2 羽毛球多球訓練有助于初學者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術和戰術。
6.3 羽毛球多球訓練有助于增加運動負荷,從而提高訓練效果。
6.4 羽毛球多球訓練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心肺功能和培養運動員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6.5 不同球數、組數和輪換人次組合的多球訓練的訓練效果不同,因而表現出不同專項化特性,以提高羽毛球專項耐力為目的的多球訓練應以少球數,多組數和少人次為宜,球數一般可控制在10~30個之間,輪換人次以2人為好。
參考文獻:
[1]梁乃賢.多球練習對提高羽毛球訓練強度的作用.廣西體育科技,1995,(2):44
[2]楊強益.少兒羽毛球的多球訓練.福建體育學院學報,1993,(1):59
[3]潘 莉. 羽毛球多球訓練探討.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l,(2);72―73
[4]孫益民.論羽毛球運動員的多球訓練.貴州體育科技,2001,(3);40一41
[5]陸雪梅.對羽毛球多球訓練法_的研究.廣西體育科技,1999,(1):l一2
關鍵詞:羽毛球 大眾體育項目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4-0196-01
一、選題依據
由于羽毛球趣味性強,鍛煉價值高,又極具競爭性,因而深受學生的喜愛。在學校里開設羽毛球教學課,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理念也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淺談羽毛球訓練的方式是非常有意義的。
二、羽毛球在教學中的研究
在大多數羽毛球教學中,一些教師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不重視,也不了解學生的特長在何處,太過注重基本動作的練習,教學內容偏于狹窄,結構單一,形式過于死板,缺乏新穎性和生動性,不容易提高學生的興趣,也不利于學生的體育個性發展。同時由于普通高校的大多數學生在中學里并沒有受到過很好的羽毛球訓練,所以即使在高校中一味地練習基本技術,也會由于教學時數的限制,使得學生的羽毛球技術水平得不到提高。我們普通學校體育教學針對大部分學生的主要任務不是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運動員,而是為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使他們有一技之長,所以可以通過減少基本技術練習,增加教學比賽和一些趣味性的練習來提高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積極性,以致使學生對運動的愛好衍生至其他各項體育運動,同時成為他們平時生活的一部分,最終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
三、羽毛球訓練的方式
1.駕馭技術
駕馭技術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技術性的,二是潛意識性的。技術性的是指技術動作,擊球時能夠準確地控制球的飛行弧度和落點,即達到技術的穩、準、狠,這與技術動作中手指動作的掌握程序和手感的培養有關。潛意識性的是指在戰術上能適時地運用正確的技術,控制場上主動權。主動駕馭技術有一個較長的培養過程。從啟蒙教學開始,教師就應該注重培養,使學生初步了解技術特征。特別是每一個技術教學訓練中是進攻技術,防守技術、過渡技術都要在課中反復說明,并明確其在比賽過程中的運用方法、手段、目的和時機。在教學訓練中,通過注意、啟發、比較、滲透等提問方法,通過對比,相互觀摩,強化刺激等有效手段,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能力、適應能力、主動駕馭技術能力。
2.多球訓練
多球訓練在羽毛球訓練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當前羽毛球21分賽制,正朝著“快速進攻、多變、全面、綜合能力”的方向發展,隨著技戰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各隊水平的接近,比賽爭奪十分激烈,這就要求學生不但要有全面的技術,還要有較好的速度耐力和精力的支配。但是,多數學生多拍能力差、體力不能適應快速、多變、全面打法的需要,不能適應連續作戰需要,影響了技戰術水平的發揮,以致比賽失利。多球訓練有高強度的,也有作為定點技術或輕技術練習,可根據訓練的時間,強度,以及學生的個體制定計劃。高強度的多球訓練變化多樣,可以加快揮拍動作的速度、幅度,提高反應速度、加快步法移動速度,加強專項素質的體能,符合在比賽中判斷快、起動快、反應快、變化快的要求。從而提高動作連貫性、戰術多樣性,在連續跑動的過程中,能使學生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得以提高,對心臟的承受力得以提高。最終可提高學生在比賽中步法的移動能力和接球反應能力,因此,多球訓練對于羽毛球的訓練有著重要影響,進行多球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3.實戰訓練
實戰訓練是羽毛球技戰術訓練的主要任務,是重視基本技術訓練與戰術意識相結合,是培養羽毛球意識的重要方法。在基本技術訓練中,不是孤立地練基本技術,而是貫穿戰術意識,這有助于在練習技術過程中,不斷提高技術的運用能力,加快羽毛球意識的培養。
現代訓練要求不斷提高身體機能和各個器官系統的技能,承受大負荷的運動量,掌握并且熟練地運用專項技戰術,還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多途徑、多形式地訓練。這除了學生自己訓練動腦筋之余,教師要想盡辦法安排不同的訓練手段和訓練環境,激發和培養運動員的訓練情操。任何技戰術的掌握和運用,都必須具備明確的目的性。學生為了能夠正確運用技戰術,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就必須思維清晰、目的明確,有的放矢,力求使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帶有一定的戰術目的。只有進行實戰性訓練才能夠達到以上目的,因此,實戰性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
4.羽毛球意識的培養
進行羽毛球意識的培養可以提高運動員的觀察、判斷能力,是培養羽毛球意識的客觀依據可使學生正確的認識來源于廣闊的視野和及時的判斷。觀察是思維的前提,而觀察的實質是預測。這就要強調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對各種客觀情況能及時、準確地觀察、分析、判斷,并采取正確的行動。 羽毛球比賽對抗激烈,攻守轉換快,場上瞬息萬變。學生為了取得比賽中最佳的行動效果,采取相應的對策,就必須觀察場上情況的變化,既要看球,又要看人,還要看球網高度、遠近和球場的范圍,正確把握四者的相互關系,爭取提前預見可能發生的任何情況,以便主動作出反應。準確的判斷是正確發揮技戰術的前提。必須把一切行動建立在仔細觀察和準確判斷的基礎上,因為無論具有多好的技術和身體素質而沒有準確的分析判斷是無法做出正確的行動。為了使有目的性、有預見性的行動達到準確無誤,就必善于通觀全局,擴大視野,眼觀六路,加強對臨場比賽雙方情況的觀察。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得出訓練方式是羽毛球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因素,因此,建議在教學中老師能夠能夠采用以上方式進行教學或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羽毛球技術,進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學校體育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9
摘 要 在籃球場上,持球突破是進攻球員通過運球和腳步技術來超越對手的防守,它是進攻中重要的攻擊手段,要超越防守隊員并擺脫其控制,則需要突破者有足夠快的移動速度。提到移動速度,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大腿肌肉力量是推動人體向前的主要動力,人們往往忽視一個更重要的部分——踝關節力量的作用。
關鍵詞 力量 籃球 速度
一、踝關節的結構特點
踝關節是人體末端的小關節,在籃球突破啟動的蹬伸階段,起著主要作用,踝關節力量的強弱直接決定動作的支撐穩定性和上位環節的作用效率,影響踝蹬伸的時間。從解剖結構特點看,整個足關節結構具有剛、柔兩個不同的力學性能,既能承受各種負荷及超負荷,也能使足部各關節彼此協調配合,成為靈活、柔韌、彎曲的裝置,這個裝置的關鍵部分就是踝關節。踝關節的關節頭是距骨滑車,關節窩由脛骨下關節面、內踝關節面和腓骨的外踝關節面構成,屬于滑車關節,唯一的軸是橫貫距骨滑車的額狀軸,距骨連同全部足骨繞此軸轉動。由于踝結構的特殊性,踝的兩種主要運動是背屈、跖屈。背屈肌群包括脛骨前肌、拇長伸肌、跖長伸肌和第三腓骨肌。這些肌肉位于橫軸的前面。跖屈肌群位于橫軸后面,包括小腿三頭肌、跖長屈肌、拇長屈肌和脛骨后肌,這些跖屈肌作用最大的是小腿三頭肌。腓腸肌起于膝關節,其他肌肉都起于脛骨,在伸膝位時,該肌起端被拉長,可增大其跖屈,其他肌肉都起于脛骨,在伸膝位時,該肌起端被拉長,可增大其跖屈作用。踝關節的運動除肌肉外,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組成部分。肌腱和韌帶,肌腱重點是跟腱,它直接和踝關節相連,至于跟骨。踝關節有6條三角韌帶,這些韌帶依附于踝關節上,起連接、保護和加固作用。對于突破動作來說,要想完成充分蹬地,獲得最大的推動力,需全身協調用力,展踝蹬地。
二、踝關節力量對持球突破速度的影響
在籃球比賽中,力量的發展水平與技術因素是影響動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重要因素。從力學公式中可以知道,力量等于人體質量與加速度的乘積,力量是引起人體加速度的原因,力量越大則加速度也越大,加速度越大,人體運動速度就越快。由于人體質量與人體加速度成反比,故要最大限度的提高人體加速度,對力量的要求更偏重于相對力量。相對力量越大,肌肉就能越容易在運動時克服內、外部阻力,產生快速的收縮速度。
肌肉力量對提高起動動作速度的作用。增加肌肉力量能有效的提高起動的動作速度。它不僅是提高人體運動時肌肉的收縮速度,刺激神經沖動頻率加快,縮短應答時間,也提高了肌肉收縮時能量釋放的效果和效率,使肌肉收縮產生的肌拉力的動力矩有效克服其阻力矩,從而加快人體完成合理技術動作和實現快速位移。
三、踝關節在持球突破中的作用
研究顯示,在推動人體向前運動的力中,60%由踝關節產生,髖關節屈肌(使大腿前移)和伸肌(使大腿后移)產生的力只占30%-50%。向前放球探肩蹬地時,腓腸肌特別是跟腱積累起的大量能量,轉化成推動身體向前運動的能量,踝關節肌肉以離心收縮的方式,離心收縮既肌肉拉長過程中的收縮,腓腸肌與跟腱就拉長。腓腸肌和跟腱力量越強,離心收縮的能力就越強。離心收縮達到最大后,肌肉開始向心收縮(肌肉縮短),從而推動身體向前運動,在突破中的跑與田徑短跑有共同之處,主要靠后蹬給地面的作用力、地面給人體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支撐反作用力,推動人體的向前運動。然而,籃球持球突破中的跑不需要充分蹬伸動作,突破中的跑利用全掌、腳前掌、腳前掌內側等來改變支撐反作用力的方向、角度,達到所需要的主動或被動變化[1]。向前放腳緩沖階段,下肢的主要負荷由小腿三頭肌承擔。支撐階段,踝關節的變化角度比膝關節變化要大30度左右,因此,緩沖階段和蹬伸階段,大腿股直肌的負荷量在相應減小,而踝關節肌肉的工作量比膝關節肌肉大5倍。據相關研究對后踝肌群放電頻率強弱的測試發現,在蹬伸過程中,股直肌、股外肌、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等放電很強,分別完成爆發式的伸膝和屈足動作,是蹬伸的主要推動力,說明踝關節是推動人體運動的一個很重要的關節。
四、踝關節的力量訓練
踝關節的先天條件是至關重要的,但必須經過后天科學的訓練才能使其先天條件表現出來,因此,先天的優良素質和后天的科學訓練至關重要。科學研究表明,系統的訓練可以使骨關節面骨密質增厚,肌腱和韌帶增粗在骨附著處直徑增大,從而提高了踝關節的穩定性和力量。
踝關節力量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求主要提高踝關節的基礎力量和運動能力,而對速度并不做特別的要求,一般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原地提踵:練習者原地垂直站立,抬起腳跟,盡量伸展踝關節,落回原地,反復多次練習。在練習時可采用單足提踵,也可采用雙足提踵。
(二)負重提踵:在提踵練習時練習者肩負杠鈴進行練習。負重的力量一般是最大深蹲力量的80%左右,在練習時要注意加強保護,以免發生意外。
(三)原地單足縱跳:練習者一腳抬起另一只腳伸直,上體保持正直,向上跳起。可以充分利用器材,與提踵一樣可利用重物進行負重縱跳,可利用斜面進行加大活動范圍的縱跳。
(四)高低臺跳深:將6個高20厘米的高低臺依次穿插擺放,高低臺間隔2米,單足或雙足連續跳越高臺,在跳躍過程中主要強調從高臺上跳下落地后迅速起跳的速度,利用這種強化練習縮短腳著地的時間,來提高踝關節的爆發力。
名人或許也沒你想的那么遙遠哦!!!
愛因斯坦從大學畢業后,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都沒有找到一份哪怕是僅供糊口的工作。想想自己已經成年,而年邁的父親卻還在為他的生計而奔波勞累,愛因斯坦幾乎絕望了!
有一次,愛因斯坦無意中在一冊雜志上看到一則介紹德國偉大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的文章,文章中把奧斯特瓦爾德稱作是“科學伯樂”,因為他曾無數次發現并培養了許多科學人才。
愛因斯坦想到了向奧斯特瓦爾德自薦,于是他寫了一封信給奧斯特瓦爾德,希望能在奧斯特瓦爾德身邊謀得一份工作。但信寄出去后,過了好久都沒有收到奧斯特瓦爾德的回音。愛因斯坦懷疑信件會不會在途中被郵局弄丟了,所以,他在幾天后給奧斯特瓦爾德寄了第二封自薦信,但與上封信一樣也是石沉大海,毫無音訊!
“這究竟是怎么了?難道是地址有誤嗎?”愛因斯坦困惑極了,他再次詳細地對照了奧斯特瓦爾德的實驗室地址,發現自己并沒有寫錯,“就算是地址有誤,郵局也會把信件退回來,這究竟是怎么了?”
愛因斯坦心想可能是奧斯特瓦爾德忙于工作,一時沒空拆信而擱在哪個角落里忘記了吧!于是愛因斯坦給奧斯特瓦爾德寫了第三封信,這次他用了一張明信片,他心想,這樣奧斯特瓦爾德總應該可以順利看見這封信的內容了!
讓愛因斯坦意想不到的是,這封明信片寄出去一個月后,依舊沒有收到奧斯特瓦爾德的回信。
“奧斯特瓦爾德一定是太忙碌了!我必須為他節約更多的回信時間!”愛因斯坦心想。幾天后,愛因斯坦又拿起筆寫了第四封信!這次,他不僅是再次采用明信片,而且還在明信片的反面,捎帶上一個寫著愛因斯坦自己地址的回信信封!
愛因斯坦的父親看見這情形,心疼地對他說:“我看還是算了吧,不要再做這種無謂的努力了,可能奧斯特瓦爾德并不認為你是一個值得培養的人才!”
“不,父親!我的努力不一定會給我帶來滿意的結果,但如果不努力,卻代表著絕對不會擁有滿意的結果!”愛因斯坦說。
這連回信用的信封都捎上的第四封信寄出去以后,愛因斯坦滿懷信心地足足等了一個多月,但是很遺憾,他同樣沒有收到任何回信,更不用說奧斯特瓦爾德能為他送上什么鼓勵和幫助了!
就這樣過了大半年,愛因斯坦剛準備寫第五封求職信。那天的一個清晨,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郵遞員敲開了他的家門,愛因斯坦收到了一封來自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的來信,邀請愛因斯坦就職于一個專門審查各種新發明的技術職位,并且希望愛因斯坦能接受。
奧斯特瓦爾德與瑞士伯爾尼專利局并無任何瓜葛,為什么給奧斯特瓦爾德寫信,卻收到了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的邀請?愛因斯坦困惑了!
原來,在愛因斯坦寄出第一封信的前幾天,奧斯特瓦爾德已經搬移了實驗室,而愛因斯坦寄去的所有信件,都被塞進了實驗室外那只已成擺設的郵箱里!奧斯特瓦爾德在這個實驗室工作的時候,有一位年輕的助手,他在奧斯特瓦爾德搬移實驗室之后就去了瑞士伯爾尼專利局工作。 有一次,那位年輕助手在途經昔日工作過的實驗室門口時,無意識地在那座空房子門口來回走了走,而正是因此,愛因斯坦的所有信件才得以讓人發現!更加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奧斯特瓦爾德的那位年輕助手,就是愛因斯坦的大學同學和朋友——格羅斯曼!
關鍵詞:乒乓球;戰術訓練;戰術運用;對策探求
乒乓球戰術是乒乓球運動員為戰勝對手而采取計謀并且付諸行動的過程。在乒乓球比賽中戰術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教練員對學員戰術的訓練甚至要從基礎抓起。所以,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對學院的的戰術指導就顯得異常重要。在日常戰術訓練時教練要嚴格而具體的落實訓練工作,推動戰術運用在比賽中重要作用的發揮。
一、乒乓球戰術訓練
乒乓球戰術的訓練主要從:戰術行為訓練和戰術意識訓練。
(一)戰術行為訓練
戰術行為訓練是一項有很強目的性的訓練,對技術和心理的要求十分嚴格。戰術行為的主要目的是為達成特定的計劃所采取的多種具體行為。戰術行為訓練又分為單個戰術訓練和群體戰術訓練;在單個戰術訓練時,主要針對各人不同的能力和自身特點結合對手情況來有目的的訓練相克制的打球方式,群體戰術訓練則不僅需要考慮自身情況和對對手的克制方法,更需要根據搭檔的特點來適應并且改良自己的技術。在對學員進行良好的戰術行為訓練之后,其他方面的具體訓練標準才有存在的實際意義[1]。
(二)戰術意識訓練
戰術意識訓練不同于其他方面的訓練,戰術意識的訓練更加依賴教練人員的教授,所以,在意識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主導的作用發揮水準直接決定著學員的水平能夠提高多少 。在平時訓練時,教練員要通過語言提示、行為示范、理論講解等方法來培養學員的戰術意識和和對戰術意識的運用能力。比如,當一輪比賽進入賽點的時候,如果此時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如果優于對手,就應該穩扎穩打加大對手的體力消耗,從而拖垮對手;如果體能不及對手,運動員就要懂得一鼓作氣在保證不出現明顯失誤的情況下主動進攻,爭取一鼓作氣壓制對手,逼迫對手手慢腳亂出現失誤從而贏得比賽[2]。縱觀國內各種乒乓球賽事,依靠戰術贏得比賽的不在少數,由此可見,戰術運用是一個選手最不可或缺的能力。
例如:在比賽的過程中,某同學因為一時疏忽輸了一球,對方領先一步。在此后的過程中,該同學進行了有目的、有準備反擊,最后成功的扳回了局面,反敗為勝。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戰術意識非常強烈,懂得怎樣與別人周旋,最終運用自己特有的戰術扳回殘局,可見戰術在一場比賽中的重要性。
二、乒乓球戰術運用對策
(一)比分領先時
大多數比賽的比分都不會出現太大差距,但是比賽中略微的情況卻比較常見。除非雙方實力差距過大,否則在領先對手的時候通常都會面臨對方的拼命搏殺,在落后的情況下對手為了扳回比分通常會“破釜沉舟”瘋狂發力,在此過程中,領先的一方其實面臨著更大的壓力,過大的壓力意味著失誤的概率成倍增加,這時候作為領先的一方,在保持心態平和的前提下,適當的運用“拖延”的戰術不僅減少了自己的失誤概率,更可以讓對方久攻不下壓力過而失誤百出。這種時候勝利就不再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3]。
(二)比分持平時
在乒乓球比賽中球員通常都會面臨“以求定勝負”的情況,這就是人們平常說的賽點,這種時候,雙方除了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之外,還面臨戰術的選擇。這種時候,采取激進的戰術可以加大對手壓力,但同時也增加了自己出現失誤的概率。如果一味的防守,可能會被對手氣勢壓制,永無翻身之時。甚至雙方都會采取拖延戰術擊垮對方的意志。于是,這種時候誰能結合自身的特點采用更加適合自己的戰術,誰就能取得比賽的主動權,甚至直接贏下比賽。如果對方能力與己方相差過大,我們不妨穩扎穩打,耗死對方。而對方如果能力強于己方,我們就絕對不能拖,必須要在雙方教練的過程中或快或慢,或重或輕讓對方摸不準我們的打法,是對方陷入焦慮狀態,然后突然發力讓地方疲于應付我們的戰術而被動挨打,這種時候其實我們已經掌握了勝利的主動權,只需要沿用多變的打法 勢必讓對手止步于當下處境,成為我們奪取勝利的墊腳石[4]。
(三)比分落后時
事有無常,賽場的狀況千變萬化,遇到強悍對手被壓制的情況時有發生,這種時候看似我們劣勢,其實我們仍然有很大的希望來擠垮對手。這種比賽中,劣勢方明知在被對方牽制比賽的時候,內心壓力以及對比賽勝利的期盼都小于對方,如果此時劣勢方失去理智,就一定會輸的徹頭徹尾,所以一定要克制急于追回比分而出現的焦慮情緒,一定要保持冷靜、敢于拼搏,要時刻保持清晰的思路,以準確的掌握對方的一舉一動,并且針對對方的舉動及時修正自己的戰術,尋找制勝的時機[5]。
例如:在某年英國的公開賽中,我國乒乓球運動員剛開始與對方較量時,非常困難并處于下風。最后,我國運動員找到突破點并猛追不放,很快扭轉了戰場的局面。所以,遇到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解決矛盾的時候沒有思路、沒有目的的進行瘋狂的追分,這樣不但不會扳回局面,反而會被對方下套,以至于無法脫身。
結束語:
乒乓球運動中,正確的戰術意識培養需要學員經過不斷的努力,日積月累,逐漸培養,最終強化之后形成。在培養學員的戰術時,教練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在注重學員基本技術培養的同時加強對學生乒乓球專業知識的傳授,將授課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加強學員戰術思維以及戰術風格的形成,以此來提高乒乓球教學的進度與質量,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乒乓球隊伍。
參考文獻:
[1]秦華.乒乓球戰術意識的培養[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02:63-64-95.
[2]唐建軍,曹海波,鄧艷香.乒乓球比賽中戰術組合模式的構成及其應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1:108-110.
[3]劉欣華,劉旭華.對乒乓球戰術訓練和戰術運用的探討[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0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