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自己的家庭

自己的家庭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自己的家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自己的家庭

自己的家庭范文第1篇

暖男是如何培養的呢?懂得照顧別人,首先得懂得照顧自己呀。

很小的時候,小寶就會自己抱著奶瓶喝奶了,那時覺得挺好玩兒,每次都會趴在一邊欣賞半天,覺得好神奇:這么小就會做事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寶什么事情都想干,越是不會做,越是想做,當然對他來說,做事就是玩兒,比如:拿勺子往嘴里舀飯就很好玩兒,看見大人吃東西就饞得吧嗒嘴,非要自己拿勺子吃,剛開始老是掌握不好節奏,勺子里的美味還沒到嘴邊呢就灑出了一多半,吃的沒有灑的多。我也不著急,一邊扶著他以防跌倒,一邊抓緊時間吃飯,我就是那種孩子沒吃飽自己先飽的媽媽,然后就可以比較從容地等孩子慢慢學著吃,接下來再打掃戰場。

慢慢地小寶吃得就利索多了,兩周歲就可以自己吃多半,我們只需幫著掃掃尾就可以,三歲以后差不多都可以自己吃好。小寶從小不挑食,尤其是和親友一起吃飯的時候,看到我只給孩子夾夾菜,就自顧自吃起來,眾人總是疑問:孩子這么小,會自己吃嗎?我總是用驕傲的語氣說,“我們小寶可能干了,早就會自己吃飯了”,小寶呵呵笑笑,吃得更歡。

偶爾看見同齡的小朋友讓大人喂飯,他也會羨慕,要求享受。好吧,且答應一回,真喂起來故意打亂節奏,一會兒嘴里還有也緊著塞,一會兒假裝沒注意半天喂一口,一會兒想吃雞蛋偏給夾肉,沒吃完一頓呢,小寶就奪過碗勺,嘟囔著說:“媽媽喂飯不好玩,小寶自己吃!”估計兒子那小心眼里很同情那些被喂的小朋友,一會兒噎著一會兒餓著,還老吃不到自己想吃的東西,該多難受啊,嘿嘿。

從自己吃飯開始,穿衣服、收玩具,再大一點兒擦桌子、掃地、刷碗、疊衣服,在全家人共同鼓勵和支持下,兒子一步步學會了自理,進而又學會干很多家務活。

這個時期的爸爸媽媽們千萬別嫌孩子做事笨哦,包辦代替或者催個不停都會挫傷孩子學習做事的熱情。要知道啥事都是從不會干到會干,從不熟到熟練的,總得有一個過程,咱做父母的得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學會。

鼓勵孩子參與家庭事務,保護參與熱情,會促進孩子生發出家庭責任感。比如:每日三餐讓孩子挑選能夠承擔的任務,洗菜也好,刷碗也好,授予“小管家”或者“小能手”的稱號,孩子是很樂意參與的,及時肯定孩子的勞動,會讓孩子產生強烈自豪感,感到這餐飯有他的功勞,會吃得更香。

我和小寶經常玩“買菜”的游戲,事先我會圈定一個范圍讓他選擇(范圍就是他媽媽會做或能學會做的菜品,要不孩子選了咱又不會做可就出糗了),讓小寶參與挑選、付款、提菜,而后擇菜、洗菜、備餐等環節我都會讓他出力,認認菜、遞遞錢、拎拎菜、拿拿洗菜筐、擺擺小座位、分分筷子和勺子,和媽媽在一起,孩子既有樂趣,又有生活體驗,也很考驗我的耐心。

自己的家庭范文第2篇

關鍵詞:家庭投資 計劃 問題

對于財富,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想想”的層面。想要擁有更多的財富,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對于具體的目標是什么,在什么時間實現這個目標,如何來實現這個目標,要形成一個計劃

第一步:設定目標,先從腳下開始

“現實性”是制定理財目標首先要考慮的要素。無論什么樣的目標,都要從自己現在的財務基礎和能力出發。理財目標不宜制定得過高,脫離現實的目標只能增加自己的壓力,目標也就不能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

“具體化”則是對目標的第二個要求。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未來抱有一些期望,但要想真正實現這些愿望,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目標具體地描述出來。像很多人都有成為“有車族”這個目標,但是如果你把成為有車族這個目標具體的描述為“在兩年之內,購置一輛15萬元的家庭用車”,實現起來目的性就會更強。

第二步:設定目標,兼顧現在和將來

有一位30歲的年輕媽媽抱怨說:“理財好像就是考慮孩子上學的費用,怎么樣去買一個大房子,如何過上幸福的養老生活,好像所有的錢都應該為這些目標去儲蓄,去投資,時間長了覺得這樣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啊,還不如該花就花,該用就用。”

其實,設定理財目標的初衷在于保證人們在生命的各個階段都可以過上有品質的生活,有長遠的目標固然是對的,但是因此而犧牲了現在的生活就不可取了。這就好比運動員在進行長跑比賽時需要繞著運動場跑很多圈,教練員不僅會告訴運動員,最終需要達到什么樣的成績水平,還會為運動員制定出不同進程中的途中跑成績目標。理財有時候也很類似于長跑,在長期目標中加入一些短期的理財目標,可以讓你的收獲更加富于幸福感,也減少了實現長期目標中的枯燥感。

第三步:制定目標,找到實現目標的方法

確立自己的目標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到實現目標的途徑,竭盡全力地付諸實施。因此,如果希望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不妨就從目標的細化和分解開始做起,按期完成定額目標,也許你會發現很多看上去很遙遠的目標實現起來也并沒有多難。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擔心的一項負擔。有人計算,在大城市生活,大約需要積累2000萬元的養老費。所以無論如何,養老已經是一個很現實、很重要的問題。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養老金籌備的重要性,要想在退休之后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就必須及早建立起自己的養老賬戶。可是說歸說,真正進行籌劃的人并不多。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部分人覺得養老是一件遙遠的事情,而要想保證養老生活的品質需要的“天文數字”也讓他們無所適從。

養老費用成了一項沉重的負擔,李先生為此很憂慮。按照他現在的收入水平,李先生依然覺得富裕養老離自己是遙不可及的。李先生家庭年收入能夠達到20萬元,除了要供房,要養車,要負擔父母的一些費用,還要為兒子的教育作一些計劃。按現在這種收入水平,要想在退休前積累起近200萬元的養老費無異于癡人說夢。可是當理財師為李先生制定出養老金籌備的定期定額投資計劃時,李先生感到有了希望。理財師告訴李先生,如果從零開始的話,他每個月大約需要投入3400元的資金到自己的養老投資計劃中去,以8%的年收益率來計算,20年后李先生退休的時候就可以達到200萬元的養老儲備。每月3400元的月投入,對李先生來說,顯然是可以實現的。李先生沒有想到,原來把目標分解之后,做起來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那家庭投資理財要考慮的什么問題呢?

由于每個人想追求的生活和自身所處的情況,像年齡、工作及收入、家庭狀況等都有不同,所以不同的人設定的目標會不相同。另外,人生當中,可能會因一些預料之外的狀況而不斷調整自己的理財目標。

一、風險

由于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導致每個人的風險偏好不同。一般而言,影響一個人風險偏好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個人的自身狀況。如果一個人經濟的支出比較自由,沒有什么負擔,可能會采取高風險的投資方法。如果收入低而且不穩定,還有經濟上的負擔,比如負債,那高風險的投資就不適合你。二是個人投資趨向。如果你接受過經濟方面的教育,對股票投資很有研究,心理也能承受投資所帶來的風險,可以偏重于通過股票投資進行理財。另外,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也左右人的理財行為。

二、通貨膨脹

2009年復蘇后的中國經濟,又面臨通脹預期。作為理財投資,通貨膨脹仍是財富的最大殺手。完成理財目標的過程稱得上是長期抗戰,不幸的是通貨膨脹的惡果時間越長越明顯,一年之前準備花5萬元購買汽車,目前1年的通貨膨脹率是3%,那么準備5萬元,到購買時可能會因價格調整而買不成,這時候你需要的是5.15萬元。王先生和太太今年均已43歲。王先生是做建材生意的,自2000年就開了一家小門面,生意還過得去;太太是銀行職員,工作穩定。兩人有一個正在念高中的兒子。財產方面,兩人每年有約15萬元的現金流入,家庭房產總值400萬元,房貸100萬元,另有現金20萬元在打新股,還有15萬市值的基金和幾只股票。家庭還有一輛私家車。王先生敏銳地感覺到各種物價的上漲趨勢,近期更經常關注媒體上對于通貨膨脹的討論。考慮到還有100萬元的房貸未還,手上的現金也并不寬裕,而且早已經計劃要送孩子出國留學。王先生深感壓力深重,特別是一想到通脹將至,心里就有點慌,該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通脹呢?

自己的家庭范文第3篇

關鍵詞:原生家庭 探究 傷害 折射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9-071-02

在長期的教學工作實踐中,我越來越意識到家庭教育的優劣直接影響了學校教育的成果:在批評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了責難;在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了爭斗;在嘲笑中成長的孩子,變得羞怯;在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容易自責;在贊賞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了感激;在贊同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了自愛……這些情況的普遍性引發了我對“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影響的關注。

“原生家庭”指從一個人從小成長的家庭。人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情感習慣和思維模式叫做“原生情結”。原生家庭塑造人的個性,影響人格發展,培養人管理情緒的能力,為個人成年后人際互動的模式定型。一般說來,人的一生中有兩個家庭:一個是自己在那里出生并成長的家(原生家庭),另一個是自己長大進入婚姻生活所組建的家(新生家庭)。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成長時經歷過的情緒體驗,會在成年后與新生家庭中的配偶或子女相處時不受意識控制的重復出現。

社會學認為,影響我們成長過程的,第一個是我們的家庭,第二個是社區,第三個是學校,第四個才是社會。我們每個人的性格特點、處事方式、價值觀、心態、愛的能力都源于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

所以,家庭是對孩子們影響是最大的地方。因而,作為老師,我們在關注孩子們在各方面的表現及發展的同時,探究孩子們的“原生家庭”狀況并引導父母對孩子實施正向引導成為十分有意義的一件事。

我曾經執教的高一學生A,她的親生父母已經離異,孩子隨母親生活,母親靠在孩子舅舅處幫工維生。其父因為嗜賭成性而且有暴力傾向,至今一直未婚。也因無業,從不曾在經濟上給孩子以撫養,也從不看望孩子。從小該生就很獨立,從初中開始她就獨自在家里,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以父母的不管,讓她有了責任心和獨立自主的能力。而孩子媽媽是個比較悲觀、性子急的人,加上生活的不順暢,心情很難有好的時候,從小這孩子就經常挨打,也總是無故被批評指責,她非常討厭媽媽經常在親戚朋友面前說她這不好、那不好,這樣讓孩子很自卑。同時,在受到母親批評和責難后,孩子表現得特別激烈,出現離家出走和社會青年來往等不正常現象。同時,在班上和同學們相處時表現得相當狂妄自大,課堂上受到老師批評時甚至有當堂頂撞老師的行為。

面對問題如此嚴重的學生,我通過找學生座談、無記名投票、科任老師訪談、家訪等方式了解了該生在家庭內外、課堂內外及學校內外的各種表現,同時,開始著手幫助孩子解決心理上的障礙,排除“原生家庭”對孩子產生的不利影響。

首先,我主動聯系孩子的父母,經過多次接觸和懇談,建立起了超出一般老師和家長之間關系的情誼。我通過自己的所學幫助他們意識到孩子的問題更多折射出來的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一張白紙,這張白紙進入到了一個家庭系統里,這個系統就像一個染缸一樣,每一張白紙都必須而且是被迫的被這個染缸浸染,在形成價值觀的前十幾年里,他們一直被家庭系統浸染著。后來,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有了獨立意識,有了基本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候,我們才發現,他們的潛意識里已經被原生家庭重重的烙上了烙印,如果原生家庭的烙印是充滿愛的,那我們就是個陽光,自信,上進,有責任能擔當的人,如果原生家庭的烙印是缺愛的、溺愛的、瞎愛的、亂愛的,那我們的愛的能力、價值觀、心態都會不同程度的出現問題,他們被原生家庭給他們烙上的問題支配著。這樣,他們就會遠離幸福。所以,作為家長,他們必須進系統的學習和修行,而系統的學習和修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它猶如“公雞給自己拔毛”一般,是痛苦的,但這種痛苦是值得的,因為這就是蛻變化蝶的過程,最終迎來的是個人,家庭和孩子的幸福。不論生存狀態如何的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在經過多次交流后,她的父母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并學著與孩子的交往進行預設,逐漸學著用理性的方式去和孩子交往交流。他們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找到了愛與溫暖及安全感,孩子的情緒向著好的方向轉化。

其次,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學會面對這些傷害、療傷,幫助她站起來。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的:

一、幫助孩子學著去進行深層次的“內心自省”,了解自己在成長歷程中曾發生的事,并用現在的眼光去檢視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使一個人特別憤怒或過度受傷的“情緒過激”反應,通常是與小時候的原生家庭有關。因此,人要學習用現在的、較為成熟的、更客觀的立場檢視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如果你的父親曾對你很絕情,試著用新的角度來看,你可能會了解原來父親也是不得已的,或者他只不過是不小心講了一句話,對你的傷害卻是那么真實、那么的深。除非你能重新探索,否則很難從中跳脫出來。縱使父親對你的傷害是有意的,心靈探索和醫治也能減輕傷害,幫助你接受人的不完全,學習角色轉換,設身處地地思考父親那樣做的理由,進而寬恕他。

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夠,遭遇一些事情時,有時會造成很深的傷害,但我們若能以成人的眼光追溯當下的景況,傷口也就沒有那么大了,這也是為什么回顧心理歷程很重要。當你沒有感受到愛的時候,并不代表愛不在身邊,也許每一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當你覺得受傷的時候,并不代表別人要故意傷害你。

二、引導孩子寫日記,并試著幫助她學會分析這些情緒之間的關聯性,并學著去克服和控制不良情緒

我給該生買了一個日記本,鼓勵她記下平時情緒反應特別激烈的事件,嘗試寫“情緒日記”,仔細思考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會讓她有“情緒過激”的反應,把這類事情記錄下來,對于自己的成長、心理復健很有幫助。

我們要常常自省,學習了解情緒、處理情緒。當我們進入“情緒過激”的“危機”狀態時,正是我們重新學習的最好“機會”,這個即時反省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潛意識中種種的心理運作。所以不要輕易放棄,反而該趁機努力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藉著情緒日記,可以幫助我們自省。

三、運用生命線回溯過去,嘗試著克服不良家庭影響所形成的后續反應

追溯記憶中悲傷或快樂的事件和過去家庭的歷史,可以作生命線的分析或心理歷史的分析,方法如下:在紙上畫一條橫線,左端寫零歲,右端是現在的年齡,線的上方記錄生命中較喜樂、有建設性的事件,下方則寫下曾受傷害的歷史。比如你記得在五歲時,全家出去玩,非常愉快,那么就在線上寫“5“,然后把這個美好的回憶記在“5”的上方;七歲時,因為數學沒學好被爸爸打了一頓,這個負面的經驗就寫在“7”的下面等。然后,通過分析,重溫溫暖經歷,淡化不好記憶,幫助自己減少或有意識克服因家庭傷害所形成的影響。

四、找到一個自己認為特別有安全感并讓自己有傾訴欲望的人做傾聽者

自己的家庭范文第4篇

關鍵詞 獨生子女 家庭教育 問題與對策

一、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7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獨生子女家庭漸趨增多,家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四世同堂已趨減少,核心家庭日趨漸多,家庭成員少、規模小、成員序列簡單,“421”型之家常見。獨生子女成了家庭成員中的核心,是父母雙方共同傾注感情的焦點,他們這一特殊位置與生長環境在一開始就注定了其教育的特殊性,并且其性格、品德、習慣、心理素質等與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存在著顯著差異。在教育上,獨生子女身上所出現的一些問題則為他們成才帶來不利影響,家庭教育的缺失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父母的溺愛和過分保護,導致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產生

在現代家庭中,“獨生子女家庭具有較高而且穩定增長的經濟水平,子女撫育費提高,在消費模式和余暇時間的支配上均偏重子女。”家長過分的嬌寵和照顧 ,使獨生子女缺乏生活自理自制能力,膽小怕事,缺乏自主自立精神;而過多地限制孩子與外界交往,剝奪了他們與人交往的機會,使孩子對新環境難以適應,與人交往顯得十分笨拙。

(二)神童教育,導致孩子失去探究世界的歡樂與主動

有些家長不管孩子的基礎如何,一味追求卓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子女進行神童式的施教,學了書法學彈琴,打了籃球踢足球,學了作文有英文,時間排得滿滿的,扼殺了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失去了自主探究世界的歡樂與主動,造成他們精神負擔過重,結果厭惡學習,最終造成獨生子女個性的喪失。

二、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策略

所謂獨生子女問題,其本質上是教育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要防止獨生子女受到社會影響,就必須采用科學教育的方式,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他們。我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獨生子女進行家庭教育:

(一)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兒童觀、教子觀、親子觀、人才觀、評價觀

家長的教育觀念應當包括人才觀(家長對人才價值的理解)、親子觀(家長對子女與自己關系的看法)、兒童觀(家長對兒童的本身及其發展的認識)、教子觀(家長對自身、對子女發展的影響力和本身能力的認識)等等。教育能力體現在是否尊重孩子的意愿、是否侵犯孩子的隱私、是否經常打罵和威脅孩子以及是否欣賞自己的孩子等因素。

孩子的啟蒙教育在家庭,家長是孩子的笫一任老師。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必須以更新家庭教育觀念為先導,要樹立民主平等的兒童觀,使父母認識到要尊重兒童,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地教育他們,要“使兒童的個性能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讓他們在“一種充滿快樂、愛和相互理解的氛圍中長大”。

(二)構建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氛圍,為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笫一環境

家長要改變自己的角色,從照料者、培養者、教育者,轉變為孩子的伙伴和引導者,創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家庭氛圍。要構建民主型家庭要做到以下幾點:

1.家庭的各個成員要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和愛護,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做孩子生活的導師。要注重教育的整體效應,要配合默契,協調行動,在孩子面前不出現意見分歧和沖突,形成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影響合力,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嚴慈結合,愛而不溺,嚴而不專。對孩子的教育切不可溺愛放任,不可“無教而有愛”,要順應兒童心理,既不培養出“小皇帝”,又不是“小奴隸”的心理健康的兒童。

3.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既有父母對孩子思想上和生活上的關懷、期待鼓勵、循循善誘、嚴格要求,又有孩子與父母一起交流思想感情,感受到心理上的滿足。父母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也嚴格要求孩子。

(三)挖掘教育資源,家庭、學校、社會相結合而教

家庭教育是教育中的一個子系統,他無疑受到學校、社會等多因素的影響,作為具有生活化的家庭教育要與正規化的學校教育衍接,特別是與素質教育衍接,在培養孩子興趣、能力上下功夫,促進他們素質的全面發展。社會是一個大熔爐,它對人的影響是泛化的,作為孩子一墜地就將面臨社會的浸染,作為家庭教育應給孩子注入適應社會風吹浪打的抗體,而不僅僅是物質的滿足。社會特別是社區要為孩子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共同促進其發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委員會發表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里,提出了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人們普遍認識到,學生應該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人,一個“清晰而有效的溝通者,自我指導的終身學習者,創造性和實際的問題解決者,負責任的和參與的公民,合作的和優秀的工作者,整體的且富有信息的思考者。”無疑,它為獨生子女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方向。我們相信,只有家庭、學校、社會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運用科學的教育理念,遵循兒童的成長規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能夠培育好我們的下一代,使新一代的獨生子女能更好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第二屆中國人口學家前言論壇》會議手冊, 2006, 7.

[2] 關穎:《論獨生子女社會化的家庭因素》.天津社會科學》1996年第5期.

自己的家庭范文第5篇

從教育效果看,尊重是一種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尊重可以使子女感到他們與父母處于平等的地位,從而對父母更加尊重、敬愛,更加親近,也更樂于向父母傾吐心里話并樂意接受父母的意見。這有利于尊進父母對子女內心世界的了解,使父母教育子女有的放矢,獲得更好的效果。反之,若父母對孩子采取粗暴無理的態度,久而久之,不僅無法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要求,而且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會因此受到傷害,他們就會對父母失去信賴。這樣,家庭教育的效果勢必遭到削弱。在家庭教育中,怎樣做到尊重孩子呢?

一、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情感

現代兒童觀已經把孩子放在與成人平等的位置上,我們也常說“要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意愿”,但在日常的生活與教育活動中,我們做到了嗎?作為一名孩子的家長,孩子們每天總有很多新鮮、有趣的話題,我們有沒有認真、有效地傾聽,了解孩子們的興趣和想法?當孩子們熱衷于某一活動時,我們有沒有把握其間的教育契機,引導活動的深入?當與孩子們交談時,我們是否能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意愿?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我切身體會的案例:11歲的小樂放學回家,興沖沖地告訴父母自己報名參加了學校的發明興趣小組。爸爸卻說:“算了吧,學習都學不好,還想發明。趁早退出,別到時候丟人。”小樂心頭一涼,但沒放棄。小樂很投入地參加活動,忙活了一陣,但沒有出什么成果。爸爸知道后,又說:“我說了吧,你不是這塊料。還是專心把本分功課做好。”這回小樂真的猶豫了,盡管老師和同學勸他,他最后還是退出了興趣小組。當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給父母時,那么父母就不要隨便打斷孩子說話,盡量學會傾聽,讓孩子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后,父母再給一些建議和意見就可以了。

家長要把孩子當做一個朋友、一個社會人,用平等的態度和他們多交流、多溝通、多肯定,以贊許的眼光看待他們,激發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孩子需要父母的關心,而不是無休止地嘮叨;需要父母的理解,而不是無謂地指責;需要父母的鼓勵,而不是無情的貶損。

二、我們要敢于向孩子承認錯誤

我們有的父母有些事情明明知道自己錯怪了孩子,讓孩子受到了委屈,但因為死要面子,在孩子面前不能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向孩子道歉。例如:一天,媽媽在桌上放了一些錢,回家后,發現錢不見了,于是,就認定是被自己12歲的女兒拿走了,因為家里也沒有來人,爸爸拿了也不會不承認,除了他還有誰?可是女兒堅持說自己沒有拿,媽媽很生氣,一巴掌打在了女兒的臉上,但是在晚上睡覺時,媽媽卻在書里發現了錢,于是想起自己早上夾到書里又忘了。顯然覺得自己錯怪了孩子,而媽媽有礙于面子沒有向孩子道歉,于是悄悄把錢裝進了口袋,這件事讓女兒很傷心,特別是后來得知媽媽找到了錢,卻也沒有向孩子道歉,最后,導致孩子幾天都不愿意理睬他。媽媽也為此感到難過,等想對孩子道歉時,時間已經拖得很久了,也不知如何開口,隔閡越來越深。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為人父母應該及時向孩子道歉,不要讓孩子感到委屈。其實,誰都有犯錯誤的時候,如果父母錯怪了孩子,向孩子及時主動道歉,表明尊重孩子的情感。這樣孩子也可以認識到,每個人都可能犯錯,重要的是我們要敢于承認錯誤,知錯就改。

三、家長請您不要當眾斥責孩子

我們一直因為孩子對自己的惡劣態度而感到困擾不安,那么,我們對待自己的長輩是否就有良好的態度呢?孩子的好習慣是我們培養的,那么,孩子的壞習慣是跟誰學的呢?答案也是我們自己。

孩子的模仿力與觀察力都很強,我們對待自己的長輩是什么態度,孩子對我們就是什么態度,這就是最直接的影響,我們就是孩子或好或壞的榜樣。

還有一些事情父母容易忽視,比如有時因父母自己言行不一致造成孩子的“錯誤過失”,父母為了自己的面子而對孩子進行無理由的責備,這樣也會使孩子感到委屈。例如:一天,媽媽和孩子在街上碰到了鄰居劉阿姨,劉阿姨穿了一件大紅色的衣服,劉阿姨問他媽媽這件衣服漂不漂亮,孩子的媽媽說:“漂亮”,這時,旁邊5歲的孩子插嘴說,“媽媽你撒謊,昨天你還說劉阿姨穿的衣服難看死了。”這時的媽媽十分尷尬,滿臉通紅,氣得轉身一巴掌打在了孩子的臉上,孩子哭了起來,“我沒有說謊,昨天你是這么說的”媽媽一聽,更是惱火,匆匆的向面無表情的劉阿姨告辭,氣急敗壞的拉著孩子就回家了,回家后,母親怒火還未消,不但沒有向孩子道歉反而繼續的責罵孩子:“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氣死我了”,而孩子呢?更委屈明明是您平時教我不要撒慌,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怎么自己并沒有撒謊,還挨了打呢?上述案例充分說明了,媽媽自己在孩子面前沒有做一個好榜樣,在背后說人家壞話。媽媽為了維護自己的那一點點“面子”而全然不顧及孩子的感受。而犧牲孩子。這樣做的后果,既讓孩子感到了委屈,而這位媽媽的人際關系也并沒有因為孩子挨打而變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安义县| 女性| 扶余县| 茂名市| 商城县| 从化市| 确山县| 池州市| 定兴县| 腾冲县| 太仆寺旗| 云南省| 泸定县| 阜新| 榆树市| 疏附县| 鄂州市| 隆安县| 北川| 宁陕县| 观塘区| 原平市| 广东省| 定结县| 仙游县| 昔阳县| 尉氏县| 凤山县| 汉阴县| 凤庆县| 城步| 上思县| 谢通门县| 根河市| 东港市| 长治市| 安吉县| 木里| 佛坪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