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一個圓柱形水桶

一個圓柱形水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一個圓柱形水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個圓柱形水桶范文第1篇

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

單元卷(2)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題。

(共10題;共10分)

1.

(1分)8050毫升=_______升_______毫升

5.8平方分米=_______平方厘米

立方米=_______立方分米

5平方米4平方分米=_______平方米

2.

(1分)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正方形,高是25.12

cm,這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_______cm。

3.

(1分)用一個長20

cm,寬12

cm的硬紙板圍成一個圓柱,這個圓柱的側面積是_______cm2。

4.

(1分)一個圓柱的底面直徑是15

cm,高是8

cm,這個圓柱的側面積是_______cm2。

5.

(1分)如圖,以長方形10

cm長的邊所在直線為軸旋轉一周,會得到一個_______,它的表面積是_______cm2

體積是_______cm3。

6.

(1分)把一個圓錐沿底面直徑縱切開,切面是一個_______形。

7.

(1分)如圖是一個直角三角形,以6

cm的直角邊所在直線為軸旋轉一周,所得到的圖形是_______,它的體積是_______cm3。

8.

(1分)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如果圓柱比圓錐的體積多42

dm3

則圓柱的體積是_______,圓錐的體積是_______。

9.

(1分)一個圓柱的體積是100.48

dm3

它的底面半徑是2

dm,高是_______dm。

10.

(1分)把一根2.5

m長的圓木鋸成三段小圓木,表面積增加了24

dm2

這根圓木的體積是_______dm3。

二、判斷題。

(共5題;共5分)

11.

(1分)圓錐的體積比圓柱的體積少

12.

(1分)圓錐的底面積不變,高擴大為原來的6倍,則體積擴大為原來的2倍。

13.

(1分)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一定是長方形。

14.

(1分)圓柱的底面直徑是3

cm,高是9.42

cm,它的側面沿高展開后是一個正方形。

15.

(1分)圓柱有無數條高,而圓錐只有一條高。

三、選擇題。

(共5題;共5分)

16.

(1分)如果把圓柱體的底面半徑和高都擴大為原來的2倍,則它的體積將擴大為原來的(

)。

A

.

2倍

B

.

4倍

C

.

6倍

D

.

8倍

17.

(1分)做一個無蓋的圓柱形水桶,求至少需要多少鐵皮,就是求水桶的(

)。

A

.

底面積

B

.

側面積

C

.

表面積

D

.

側面積+一個底面積

18.

(1分)一根圓柱形木料,底面半徑是6

dm,高是4

dm,把這根木料沿底面直徑鋸成兩個相等的半圓柱,表面積比原來增加(

)dm2。

A

.

226.08

B

.

24

C

.

48

D

.

96

19.

(1分)一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5

dm,若高增加2

dm,則側面積增加(

)dm2。

A

.

20

B

.

31.4

C

.

62.8

D

.

109.9

20.

(1分)圖中圓錐的體積與圓柱(

)的體積相等。

A

.

B

.

C

.

D

.

四、按要求計算。

(共3題;共3分)

21.

(1分)一個糧倉如圖,如果每立方米糧食的質量為700kg,這個糧倉最多能裝多少千克糧食?

22.

(1分)計算下面圓柱的表面積和圓錐的體積。

23.

(1分)求下面立體圖形的體積。(單位:cm)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共2題;共2分)

24.

(1分)一個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體積,那么圓柱的高是圓錐高的_______,圓錐的高是圓柱高的_______。

25.

(1分)一個圓柱和圓錐等體積等高,那么圓柱的底面積是圓錐底面積的_______,圓錐的底面積是圓柱底面積的_______。

六、解決問題。

(共7題;共7分)

26.

(1分)用玻璃做一個圓柱形魚缸,底面半徑是2.5

dm,高是4

dm,做這個魚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這個魚缸最多能裝水多少升?

27.

(1分)一個圓柱形紙筒的底面半徑是4

cm,它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正方形,這個圓柱形紙筒的側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8.

(1分)一堆圓錐形黃沙,底面周長是12.56

m,高是1.2

m,將它鋪在一個長8

m,寬2.5

m的沙坑里,可以鋪多少厘米厚?

29.

(1分)一個圓柱形玻璃容器里裝有水,在水里浸沒一個底面半徑是3

cm,高是10

cm的圓錐形鐵塊(如圖),如果把鐵塊從圓柱形容器里取出,那么容器里的水面要下降多少厘米?

30.

(1分)學校教學樓大廳里有4根立柱,每根立柱的底面半徑是2

dm,高是4.5

m。現要給立柱的側面包上裝飾板,包好這些立柱共需裝飾板多少平方米?

31.

(1分)兩個底面積相等的圓錐,一個高為6

cm,體積是72

cm3

另一個高為9

cm,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32.

(1分)一個內直徑是8

cm的瓶子里,水的高度是7

cm,把瓶蓋擰緊倒置放平,無水部分是圓柱形,高度是18

cm。這個瓶子的容積是多少毫升?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共10題;共1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判斷題。

(共5題;共5分)

11-1、

12-1、

13-1、

14-1、

15-1、

三、選擇題。

(共5題;共5分)

16-1、

17-1、

18-1、

19-1、

20-1、

四、按要求計算。

(共3題;共3分)

21-1、

22-1、

23-1、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共2題;共2分)

24-1、

25-1、

六、解決問題。

(共7題;共7分)

26-1、

27-1、

28-1、

29-1、

30-1、

一個圓柱形水桶范文第2篇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有效引導;策略分析

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努力下創(chuàng)建的,在這個過程

中,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積極地參與引導,將課堂教學變成師生之間的交流活動,整個課堂教學和諧有序,學生在課堂中學到了知識,培養(yǎng)了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教師在學生學習新知識前給予有效的引導

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展示自己的教學智慧,在對新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基礎上,快速掌握要學的知識,并且能夠實際應用。例如在學習“圓柱體的表面積”時,教師提著一只圓柱形水桶來到教室,把它放在講臺上。學生對老師的這一舉動產生好奇,進而形成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教師指著水桶問:“誰能告訴我這只圓柱形水桶的制造需要多少鐵皮?”學生們就會積極的思考、猜測。當學生被這個問題難住時,教師將這節(jié)課的內容寫到黑板上,“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如何計算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學生的求知欲望在這一時刻爆發(fā),在這種心態(tài)下參與課堂教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增強,并且可以應用于實際的生活中。

二、教師在學生學習中出現錯誤時給予正確的引導

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學生回答問題出現錯誤時,就會因為害怕而不能及時地做出改正,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教師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就會在學生的心理留下陰影,致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敢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長久下去就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要積極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將錯誤改正,這樣學生對此類問題印象深刻,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三、當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抓不住重點時給予正確的引導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范圍,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但是實際的課堂中學生間的交流偶爾會出現偏離教學內容的情況,教師要及時發(fā)現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內容上。

小學教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是以后學生學習生活的有效保障。將有效引導的策略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為其提供了更好的教學方式。有效引導策略,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新課標對小學教學的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有效地進行引導,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下,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步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個圓柱形水桶范文第3篇

一、以情境激趣培養(yǎng)數學能力

讓學生以更高的熱情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學習氛圍,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認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所以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老師要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認識到所學知識的要性,學會解決問題,學會思考問題,同時,老師還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比如好奇心比較重,他們對新鮮的事物很喜歡,老師可以運用一個小故事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把學生引入到情境中來。比如,在學的“圓柱的體積”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我把學生的心緒領進了一個可愛的動物世界:森林里又在舉行每年一次的潑水節(jié)活動了,我們熟悉的熊大和熊二上場了,他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一個水桶,熊大拿的水桶是紅色的,不僅粗還那么矮,熊二手里的綠色水桶卻是又細又矮,他們兄弟兩個正在爭吵說:“我的紅色桶是粗的,比你的桶裝水多。”熊二不甘示弱,把自己的綠色水桶提得老高,對大家說:“我的綠色水桶那么高,肯定裝水會比你多。”原來,他們兩個是因為在比誰的水桶裝得多,可是爭來爭去,還沒有分出勝負。最后,他們依然沒辦法。此時,我提問同學們,我們能不能請教一個聰明的小猴子?誰愿意當這個小猴子給大家想個辦法?比較一下他們兩個水桶誰裝水會更多?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之中,很快就想出了很多的辦法,我趁機問學生,那么,他們兩個具體能裝多少水呢,下面我們學習如何計算圓柱形的體積。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學習效率很高,課堂氣氛好。

二、分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數學能力

數學老師是課堂的指導者與組織者,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而展開,老師要把課堂的權力交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我們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中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形成合作學習的能力。比如是在“圓柱的體積”的內容學習中,給學生出示公式V=sh,我沒有急于給學生講課本上的例題,而是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發(fā)給他們一個圓柱形的小水桶,由小組長帶領合作學習,讓他們找出適合的材料,想出推導公式的辦法,可以把水桶拆開,與其他材料進行比較,從而找出與圓柱體積相關因素。分配任務之后,學生很快進入到學習當中,他們認為桶的高度與體積有很大的關系,于是就量出了桶的高度,也有的學生認為,桶的粗細與體積也有很大的關系,于是,他們又量出了桶的直徑。他們有的測量、有的記錄,有的計算,也有的做監(jiān)督員,很快,他們找出了公式推理方法。他們合作非常默契,鍛煉了他們的合作能力。

三、分層教學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分層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利于老師進行因材施教。老師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對他們進行不同的目標學,最后達成統(tǒng)一的目標。

比如,在學習“商不變”的內容時,把學生分成A、B、C,D四個層次,每個層次為一隊。每兩個隊進行比賽。在每個層次中,我們再放入一到兩個層次高的學生于其中,起到帶頭學習的作用。這兩上作為小指導員,其他學生進行主題討論,而在低層次學生的小組中,主要是讓他們聽從小指導員的指揮,降低他們的學習要求。比如,我們在一個層次中給他們出一個題目48÷4=12,讓他們觀察除數、被除數,然后老師把這個題目進行簡化,變成24÷2=12,再讓他們觀察,看有沒有什么變化,在低層次的學生中,他們可能只是看出兩個算式中商是不變的,而在高層次學生中,他們一眼就可以看出除數與被除數都發(fā)生了有規(guī)律的變化,此時,老師讓高層次的學生自己寫出類似的算式,而低層次的小組,老師再細細講,而中層次的學生,讓他們討論,然后再聽老師講課。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很高。

四、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不竭的動力,我們的教育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運用數學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他們形成一種創(chuàng)新的習慣。

1.選擇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數學教材。在數學內容的選擇上,我們應該先了解學生的特點,不能太難也不能太易,要求學生能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中老師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特別是在利用現有教學資源時,我們不能把這些材料原封不動地拿到課堂上,而是要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處理,進一步運用分層次分小組的教學設計,對學生進行合理地教學,教學中也要注意方法的變化。比如,在“商不變的性質”這一內容教學時,我對教材上的表格進行了大膽的變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設計要具有創(chuàng)新性。數學教學中,我們簡單地看是教給學生知識,事實上,我們教給學生的是數學學習的能力。我們運用豐富靈活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到學習的意境之中。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是不同的,我們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學習方式上的指導,讓他們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達到應有的教學目的。

一個圓柱形水桶范文第4篇

【關鍵詞】數學;教學;學生;過程

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它包含著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許多要素,這些要素在教學過程中有著各自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而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所產生的整體功能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教學過程就是這樣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教師和學生則是這個系統(tǒng)中最為活躍的要素。

教師的“教”是就是為了學生的“學”。而教師教得怎么樣,不能單從教的方面去做出評價,關鍵要看學生學得如何。這就是說,學生的學習質量才是衡量教學質量的客觀標準。學習質量則要取決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得如何,而不是、也不能單純看考試的分數。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質,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隨著數學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成為學生頭腦中良好的認知結構,學生的各種數學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和個性差異和諧的發(fā)展,最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智能和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學生是學習者,是受教育者,他們是教學的對象,但是他們同時又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認識過程中的主體。教學過程離開教師的主導作用當然不行,離開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樣也是不行的。在強調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同時,要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該充分體現在對學生的學習認識過程的設計、組織、領導和實施等方面,以便有效地引導學生的參與。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才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教師要為學生的參與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改革教學方法。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群體和個體的已有知識結構、認知水平及身體素質等方面構成教育教學的各種基本因素,還要了解教材的知識結構、本學年的教學任務、教學計劃,以及每個局部教學內容在教材整體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出每單元和每節(jié)課的具體教學目標。在這個基礎上去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以及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控,以推動教學的進程。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盡管是千變萬化,但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會改變,以學生參與程度來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也不應改變。下面結合幾年教學實際,談談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一些做法。

在教學中,我們要借助他們的不隨意注意特點,逐步引導其向隨意注意發(fā)展。其實,不隨意注意和隨意注意總是交替作用,并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之中的。我們可以根據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誘發(fā)學習動機的情境,調動學生潛在的學習積極性。教學中利用不隨意注意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導入新課常用的一種手段。上課鈴聲響了,教師提著一只圓柱形的水桶走進教室,并把它放置在講臺桌上。教師這種一反常態(tài)的舉動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會想:“老師用這只水桶要干什么啊?”好奇心轉化成為強烈的求知欲。這時,教師指著水桶問:“你們誰知道制作這只圓柱形的水桶至少需要多少鐵皮嗎?”同學們開始思考,小聲議論著,當不知所措時,老師板書課題《圓柱體的表面積》,并說,“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如何計算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把學生不隨意注意迅速地引向了隨意注意,于是,學生作好了參與學習的精神準備。

一個圓柱形水桶范文第5篇

一、夯實四基,關注練習的“基礎性”

數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強的基礎性學科,是學生將來生活、學習甚至一切發(fā)展的基礎.學習數學最需要強調的就是夯實基礎,就象一個人如果不會走路,即使投入再大的精力,也實現不了跑步一樣,打好數學基礎是學好數學的第一步.因此在設計練習題時,教師首先要關注練習的“基礎性”,以教材為本,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負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我設計了如下一組基本練習題:

1.出示:+34,-34,+3397,-266,+4260,-709,你能將這些數字分類嗎?按什么分?分成幾類?

2.課件出示海拔高度圖,用正數或者負數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

3.0到底歸于哪一類?

4.趙大媽和張大伯都從中央商場的地面一層乘電梯,趙大媽要去3樓的女裝部,張大伯要去地下二層取車,你能幫他們分析一下分別應該按電梯里的哪個鍵?

上述習題均是本課的基礎知識,習題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負數,理解正負數和零的意義,初步學會運用正負數來描述現實生活中溫度、海拔、收支等的現象.

二、激發(fā)興趣,關注練習的“多樣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陳舊、呆板、單調重復的習題形式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失去學習的樂趣.而新穎、生動的多樣性的練習形式可以消除學生的疲勞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fā)展數學思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以六年級《認識百分數》一課的教學為例,為避免課堂練習形式的單調和枯燥,我設計了如下一組形式多樣的習題:

1.我是神奇小判官:判斷下面哪些是正確的

①14=25%;②百分數與分數的意義完全相同;③最大的百分數是100%;④百分數的單位是1%;⑤最小的百分數是1%.

2.快樂猜一猜:根據下面的成語含義猜百分數

①一箭雙雕;②半壁江山;③百戰(zhàn)百勝;④十拿九穩(wěn);⑤百里挑一.

3.我是小小經濟家:說一說,誰的飲料更經濟實惠:劉老板的飲料3元一杯,果粒30%,糖10%;王老板的飲料5元一杯,果粒50%,糖6%.

4.聯想風暴:課件出示100個方格,其中50個涂了紅色,44個涂上了黃色,還有6個涂上了藍色.看著這些方格,你會想到哪些百分數?為什么?

5.比一比,說一說:據統(tǒng)計,紅星小學六(一)班的學生近視率是30%,黎明小學六(四)班的近視率也是30%,那紅星小學六(一)班和黎明小學六(四)班的近視同學的人數是一樣多嗎?

從上述一組習題可見,教師從不同角度和側面進行了習題設計,形式多樣,變單一為多元,有效鞏固了本課知識點,這既能培養(yǎng)學生練習的興趣,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又能以形式多樣的練習活化課堂氛圍,取得滿意的練習效果.

三、訓練思維,關注練習的“層次性”

練習設計的“層次性”是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和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潛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fā).在設計習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方式和能力不同,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基本到變式地設計習題,逐步提高,讓學生都有機會挑選適合自己學習能力的練習題,這不僅能順應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充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驗學習上的成功帶來的喜悅.

以“圓柱的表面積”的課堂練習為例,我在課堂教學中呈現了如下一組習題:

1.嘗試性練習

①圓柱的底面半徑是2.5 dm,高4 dm,求圓柱的表面積.

②圓柱的底面直徑是24 cm,高8 cm,求圓柱的表面積.

③圓柱的底面周長是3.14 m,高5 m,求圓柱的表面積.

2.鞏固性練習

①一個圓柱形水池,底面內半徑是2米,高是1.5米,在池內周圍和底面抹上水泥的話,需要抹水泥的面積有多少?

②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邊長為6.28分米的正方形,這個圓柱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③把一段長20分米的圓柱形木頭沿底面直徑垂直切開,表面積增加了80平方分米,求原來這段木頭的表面積.

3.拓展性練習

①一個無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高12 dm,底面直徑是高的3/4,那么如果要做這個水桶的話大約需要用多少鐵皮?

②把一個高為5厘米的圓柱沿直徑垂直切開,表面積增加了40平方厘米,求這個圓柱的側面積.

③將一個底面半徑為0.6米的油桶推到19.44米遠的墻角,油桶至少會滾動多少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尔夫| 河西区| 涞水县| 义马市| 亚东县| 武城县| 松阳县| 南投县| 梁河县| 托克逊县| 交城县| 神农架林区| 丰顺县| 邯郸县| 宁津县| 平度市| 嘉定区| 湘潭县| 渑池县| 翁牛特旗| 宁陕县| 平定县| 三河市| 甘南县| 山丹县| 莱西市| 涡阳县| 嵊泗县| 巴彦县| 朔州市| 斗六市| 阳西县| 滕州市| 长治市| 五指山市| 五华县| 文水县| 乃东县| 济源市| 鸡西市|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