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國慶信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個星期的星期一轉眼就過了.就在這短短的一個星期讓我明白了許多.
現在,我能榮幸地站在這里,頌揚偉大而又平凡的教師,是因為我剛經歷了教育
見習的“洗禮”,請允許我很慎重地用“洗禮”這個詞吧。見習,使我擁有一個星期的時間與孩子們朝夕相處,共同活動。它使我深深地理解和認識到:我當初選擇志愿時,媽媽為什么叫我報考師范;以前,我總覺得,媽媽干教師這一行,一生太平凡了。我想,她即使不被悶壞也會給學生氣壞的。所以我和同學私底下議論的時候,也曾埋怨過媽媽給我選擇了師范。也曾在晚上躲在被窩里邊哭邊埋怨媽媽:你為什么要叫我讀師范.我討厭死它........想想曾經,每當夜里想到因中考失敗而別無選擇地聽媽媽的話讀了師范.....禁不住淚流滿面。
但現在我逐漸明白了,雖然教師活動的空間常常只在教室和辦公室里,但教師的心底是最無私的。正因為教師擁有一顆無私的心,因此,教師的天地是如此寬廣遼闊!通過一個星期的見習的時間讓我明白了許多...我愛教師這個職業!
1、用洗衣粉:最立即便捷的方式便是應用洗衣粉啦,在一不小心弄到火龍果果汁的情況下,就行馬上解決,不必讓它滯留太就。加入適量的洗衣粉擦抹在水果汁處,靜放5~10分鐘后,再取下揉搓清理。或先手洗兩下,隨后在盆中侵泡,遮光處侵泡一段時間后再拿出來手洗應當就能干凈了。
2、食用鹽清洗:如果是不久沾染的鮮紅色火龍果果汁,能夠先用冷水清理幾次,假如不能夠徹底清理干凈,能夠在有污垢的地區撒上食用鹽,澆上少量的水,開展手洗。手洗完以后再用肥皂液清理一遍。
3、食用醋去漬:還能夠用食用醋來清理衣服上的污垢。仍然是先加溫開水侵泡、手洗衣服,隨后在有污垢的地區滴上少量食用醋開展搓揉,將污垢手洗沒了之后再用冷水清理。
以上就是關于紅心火龍果漬如何清洗的介紹了,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消化內鏡;清洗消毒;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573.3 文獻標識碼:B
近年來,隨著消化內鏡診療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清洗消毒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消化內鏡有著結構復雜、材質不耐高溫、易腐蝕等特點,如果使用后不進行徹底的消毒滅菌,會引起院內感染等嚴重后果,危害患者的健康。加強內鏡的清洗消毒工作,是保證內鏡診療安全的必要條件[l],傳統的戊二醛消毒法對醫務人員、環境和內鏡均有一定的損害,因此,尋找一種安全、高效、無污染的內鏡消毒方法顯得尤為重要。為降低內鏡污染導致感染的發生率,我院內鏡中心使用現代一體化內鏡洗消中心對內鏡進行清洗消毒,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使用現代一體化內鏡洗消中心前后各一年的監測結果進行總結,并做出以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內鏡中心使用后消化內鏡200件,隨機均分成常規洗消組和一體化洗消組,每組各100件。常規洗消組的100件內鏡全部經水洗-酶洗-清洗-消毒,浸泡消毒液采用2%戊二醛;一體化洗消組采用一體化內鏡洗消中心清洗消毒,經初清洗-酶洗-次清洗-浸泡消毒一末清洗一干燥等流程,浸泡消毒液采用2%戊二醛。
1.2方法
1.2.1采樣方法 監測采樣部位為內鏡的內腔面和外腔面。用無菌注射器抽取l0ml含相應中和劑的緩沖劑,從待檢內鏡活檢口注入,用15ml無菌試管從活檢出口收集,2h以內送檢。
1.2.2致病菌檢測和計數方法 將送檢液用漩渦器充分震蕩,取0.5ml,加入2只直徑90mm無菌平皿,每個平皿分別加入已經熔化的45℃~48℃的營養瓊脂15~18ml,邊傾注邊搖勻,待瓊脂凝固,于35%培養48h后計數。計數公式:菌落數/件=2個平皿菌落數平均值x20。
1.3判斷標準 根據2004年衛生部《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的要求目,消毒后的內鏡細菌總數
1.4致病菌的檢測 通過旋渦器對送檢液進行震蕩,確保震蕩充分。震蕩完成后將三組0.2ml的送檢液接種于SS平皿、90mm血平皿和中國蘭平皿中,并均勻涂布。在35℃的環境下,等待48h觀察是否有致病菌。
1.5統計學方法 本實驗的數據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用?字2檢驗來判定常規洗消組以及一體化洗消組在消毒合格率上的差異,以P
2結果
根據相關規范完成取樣,并保證每個月送檢五份。研究組與對照組的樣本數分別為72與48,研究組的內壁與外壁合格率均為100%,對照組外壁合格率為100%,而內壁非致病菌為45。最終結果表明:常規洗消組內壁消毒合格率為94%,一體化洗消組為10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一體化內鏡洗消中心是近年來推廣和運用最好的新型的內鏡清洗設備之一。我國內鏡洗消中心近年來發展迅猛,大量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儀器設備,并不斷完善設計理念,目前已經可以獨立操作,基本和國外接軌。本院內鏡洗消中心使用了全自動系統,由吸引器、清洗池、定時器、高壓水(氣)噴射器等共同構成。由于選擇的材料均為質量較高的符合材料,表面光潔度高,因此可以有效緩解對內鏡的損壞,且具備抗腐蝕、使用壽命長等優勢,槽面的細菌殘留少,提升監測準確度。使用了最先進的洗消方法,監測過程幾乎可以按照流水化的操作,因此可以減少外界干擾。消毒方面運用了自動控制技術,減少對人工的依賴。
有資料顯示,消化內鏡使用后可有105~l010CFU/cm2 的生物負載,如不徹底清洗,可能成為病原體,如HIV、HBV、梅毒螺旋體等的傳播媒介[4]。由于消化內鏡結構復雜,管腔細長,傳統的消毒方法很難達到100%合格。在使用一體化內鏡洗消中心時為了確保消毒效果,應當對設備進行徹底的清洗。通常消化內鏡的結構比較復雜,其中管腔口徑小,而管腔內往往含有大量黏液與分泌物,為管腔的清洗帶來諸多困難。因此解決管腔內外清洗的問題直接關乎消毒效果。除了徹底清洗外,有效濃度與浸泡時間也是決定最終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戊二醛的濃度為1.9%附近時效果最明顯,然而實際操作時會出現由于操作人員的失誤將一些水分帶到戊二醛溶液中、取鏡時帶出少量溶液等問題,對戊二醛濃度產生影響。為此在將內鏡放入消毒液之前應首先吹干表面與管腔內部。消毒池在使用過程中應隨手加蓋,首先把消毒液全部排出以后方可取出。消毒液濃度可能隨環境影響發生較大變化,因此每天使用消毒液之前應當進行一次濃度檢測,并每間隔2h完成一次檢測,使有效濃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當檢測的消毒液濃度低于或高于有效濃度時必須更換新的消毒液。檢測過程中浸泡時間通常為10min,當有結核等特殊感染者時,應當保證浸泡時間不少于45min,且每日終末浸泡時間為30min,次日使用前還需浸泡20min。上述浸泡時間均為浸泡最低限度,不能應工作量過大而減少浸泡時間。濃度為2%的戊二醛通常對人體有害,自動控制系統有效地避免工作人員與戊二醛直接接觸。
國內相關文獻[5]顯示,一體化內鏡洗消中心能增加檢查患者數,提高工作效率,減輕清洗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從本研究結果看,一體化洗消組的清洗合格率達100%,顯著高于傳統組的92%(P
綜上所述,現代一體化內鏡洗消中心有消毒效率高、清潔合格率高、操作方便等優點,可以保證醫療質量,提高醫院知名度,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我國進行大范圍推廣。
參考文獻:
[1]管琪琪.消化內鏡診治消毒有效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雜志,2007,17(3):290-291.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4,4.
[3]張艷紅誚化內鏡消毒劑選擇[J].中華醫院感染雜志,2006,16(9):1078.
[4]羅華英,夏貴喜,車筑萍,等.醫院內胃鏡消毒情況調查分析及其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6):17-18.
[5]王澤英,郭敏.現代化內鏡洗消中心內鏡清洗消毒效果監測分析[J].淮海醫藥,2009,27(2):165-166.
楊榮珍(1965-),女河南濮陽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WTO研究院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世界經濟、國際貿易。
基金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05JJD79007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33039)
摘要:反傾銷措施的買施效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對傾銷進口的貿易限制作用和對國內嚴業的救濟作用。文章通過對新聞紙反傾銷案前后貿易與生產相關數據的分析,指出該案反傾銷措施對指控產品進口具有明顯的限制作用,在措施實施早期對國內產業的經營狀況改善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但在措施實施后期由于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反傾銷的救濟效果弱化。
關鍵詞:新聞紙;反傾銷;效果
中圖分類號:F7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0594(2009)06-0047-05 收稿日期:2009-02-03
反傾銷作為一種貿易救濟手段,其追求的目標是保護國內產業免受低價傾銷進口所帶來的損害。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國已對54種進口產品發起了反傾銷調查,并對其中的40起案件做出了實施最終反傾銷措施的終局裁定。1997年中國建立反傾銷法律制度后發起的第一起反傾銷調查就是新聞紙案,根據該案調查結果對進口新聞紙實施的反傾銷措施在經過2003年的復審后至今仍然有效。在長達10年的實施期內,該案反傾銷措施是否達到了貿易救濟的效果、國內產業的發展狀況如何,值得我們關注和探討。
一、基本案情
1997年11月lO日,吉林造紙(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造紙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代表中國新聞紙產業向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提出了對來自加拿大、韓國和美國的新聞紙進行反傾銷調查的申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決定于1997年12月10日對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的新聞紙反傾銷調查正式立案。被調查產品是新聞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稅則中的序號為48010000。
1999年6月3日,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終裁公告。決定對原產于加拿大、韓國和美國的進口到中國的新聞紙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自1998年7月10日起為5年。各被訴公司反傾銷稅的稅率為9%-78%。
2003年5月9日,吉林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造紙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代表中國新聞紙產業向商務部遞交反傾銷復審調查申請,商務部于2003年7月1日公告,對原產于加拿大、韓國、美國的進口新聞紙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復審調查。2004年6月30日,商務部裁定如下:如果終止征收反傾銷稅,加拿大、美國、韓國被調查產品對中國的傾銷很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如果終止征收反傾銷稅,加拿大、韓國、美國被調查產品對國內產業的損害有可能再度發生。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保留原新聞紙反傾銷稅,即自2004年6月30日起,對進口到中國境內的原產于加拿大、韓國、美國的新聞紙仍然按照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1999年第4號公告公布的征稅范圍和稅率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
二、反傾銷措施對新聞紙貿易的影響
反傾銷措施的經濟影響非常廣泛,但最直接的是對貿易的影響。已有研究成果顯示,反傾銷措施實施后對進口國貿易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貿易限制效應(tradedestruction effect)――反傾銷限制了來自于指控對象國的進口數量和金額:調查效應(reputation/harassment effect)――即使未做出終裁征稅裁決,反傾銷調查本身仍然起到對指控對象國貿易的限制作用:貿易轉移效應(trade diversioneffect)――非指控對象國受益于反傾銷而增加其在進口國的市場份額(鮑曉華,2007)。
反傾銷貿易效應的不同表現為評價反傾銷的貿易救濟效果提供了路徑:貿易限制效應和調查效應的存在證實反傾銷對救濟國內產業的積極作用。而貿易轉移效應的存在則削弱了貿易救濟的效果。
(一)貿易限制效應 采取反傾銷措施的一個必備條件是調查期內存在傾銷進口產品的大量增加,而實施反傾銷措施的目標之一就是限制傾銷產品的進口數量,以減少或消除傾銷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的沖擊。新聞紙反傾銷案在調查前后的進口數量變化印證了這一判斷。
新聞紙反傾銷調查是在1997年12月發起的,因此,我們可以將1996年、1997年的新聞紙進口情況作為調查發起前的基礎數據。由表1可見,在反傾銷調查發起前,1996年、1997年來自三個調查對象國的新聞紙進口數量都達到了一個歷史高位。并導致新聞紙進口總量也在1997年達到歷史最高值(453,385,115千克)。反傾銷調查發起后,1998年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進口新聞紙數量出現大幅下降,分別比上一年下降了89.61%、84.80%,來自韓國的進口新聞紙雖然在1998年還延續了一個上升趨勢,但在1999年也出現了大幅下降(-86.05%)。1998年,中國新聞紙進口總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調(-47.86%)。進口數量的急驟下降說明反傾銷調查的發起對被調查產品進口的影響非常明顯。
反傾銷措施正式實施后的1999年,貿易限制效應進一步顯現。1999年。來自美、加、韓的進口新聞紙數量分別較上一年又下降了90.80%、98.10%和86.05%。
2003年7月發起的反傾銷復審同樣也產生了對被調查產品的進口限制效應。2003年,出于對反傾銷措施5年期即將到期的預期,新聞紙進口數量在連續5年下降后出現了較大的回升,來自加拿大、韓國的進口數量分別較上一年上漲了290.15%和65.0%,來自美國的進口雖然在2003年是下降的,但在此之前的2002年則有一個提前啟動的跡象。該年進口量較上一年上漲了401.57%。然而,經過反傾銷復審程序,在2004年反傾銷調查機關決定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后,被調查產品的進口數量再次出現下降,來自加拿大、韓國的進口下降了28.31%和56.35%,來自美國的進口雖然在2004年出現小幅上漲,但在隨后的2005年、2006年又出現連續下降。
如果再對比反傾銷發起前的1997年的數據和10年后的2006年的數據,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在整個反傾銷措施實施期間對貿易產生的限制效應。2006年,自美國、加拿大和韓國進口的新聞紙數量僅分別相當于該國1997年進口量的0.27%、0.41%和0.02%。此外,2006年中國新聞紙的總進口量也僅相當于1997年的3.08%,說明反傾銷對進口數量的總體影響是非常顯著的。
(二)貿易轉移效應 貿易轉移是指反傾銷指控對象國減少的市場份額被非指控對象國的進口增加所填補。使涉案產品的進口貿易量在指控對象國和非指控對象國之間發生了轉移。貿易轉移的存在根源于反傾銷的國別歧視性,即一件反傾銷案不可
能對所有進口來源國提出調查,反傾銷稅僅向那些反傾銷指控的特定對象國征收(唐寧,2004)。因此,區分指控對象國(named country)和非指控對象國(non-named country)就格外重要。盡管反傾銷會限制從指控對象國的進口,對本國產業起到保護作用,但是非指控對象國可以通過增加它們對目標市場的銷售來部分抵消這種限制和保護的效果。如果貿易轉移效應比較明顯,反傾銷稅對進口產品的限制比起本國產業期望的救濟效果就要小得多。因為不僅本國國內產業是反傾銷措施的受益者,非指控對象國也從其競爭對手(指控對象國)的犧牲中獲取了凈收益。
大多數反傾銷案件都會產生一定的貿易轉移效應,只是這種效應在不同的案件中發生的程度不同而已。考察貿易轉移對反傾銷效果的影響,應當注意評估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來自指控對象國和非指控對象國的進口數量變化情況;二是被調查產品進口總額的變化情況。前者可以反映出來自非調查對象國的進口對調查對象國原有市場份額的替代作用:后者則可以用來評估反傾銷調查對進口限制的總體作用及反傾銷措施產生的利益是否大量流失到非指控對象國。
分析表2數據可知,新聞紙反傾銷調查發起后,來自指控對象國的進口占總進口份額的比重急驟下降,由1997年的61.75%下降至1998年的33.06%,并進而降至1999年的4.79%,此后幾年該數值均低于10%。與此同時,來自非指控對象國的進口新聞紙在進口總額中所占比重則有了大幅上升,由1997年的38.25%快速上升至1998年的66.94%和1999年的95.21%,并且其后若干年該數值均高于90%。這一變化說明非指控對象國的進口存在相對份額的顯著增加,但并不能由此判斷該案存在明顯的貿易轉移,因為判斷貿易轉移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指控對象國減少的進口數量是否由非指控對象國的進口彌補。分析表2相關數據可知,1999年,在指控對象國進口數量大幅減少(-84.84%)的同時,非指控對象國的進口存在顯著增加(48.98%),同時,總進口數量也是增加的(4.74%),說明該年存在完全程度的貿易轉移,非指控對象國的進口完全彌補了指控對象國的進口減少。非指控對象國在反傾銷調查中獲取了一定的利益。但縱觀非指控對象國進口數量的變化趨勢,可見1999年之后并未再出現顯著增長(除2003年因第一次反傾銷措施即將到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外),基本維持在10-20萬噸的水平,說明該案非指控對象國從反傾銷調查中獲取的利益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從新聞紙進口總量的發展情況看,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說明雖然存在一定的貿易轉移,但非指控對象國的進口不能完全彌補指控對象國進口的減少。反傾銷對進口的限制作用仍是主要的方面。
三、新聞紙反傾銷案對國內產業的影響
國內產業是否因國外商品大量傾銷進口而遭受損害是實施反傾銷措施的一個前提條件,而反傾銷措施實施的主要目的正是補救國內產業因傾銷而造成的損失。因此,反傾銷措施是否有效地保護了國內相關產業是評價其實施效果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一)新聞紙生產量和消費量 從表3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反傾銷調查發起前的1996年,國內新聞紙產業的生產量占國內消費量約95%,而在反傾銷調查發起的1997年,在消費量較上年增長的同時,國內產業的生產量則出現下滑,占消費量的比重也下降至66%,國內產業損失的市場份額正是由來自調查對象國的大量進口所替代占有,反映出傾銷進口嚴重地影響了國內產業的生產,擠占了國內產業的市場份額。1997年12月發起反傾銷調查后,1998年國內產業的生產量開始恢復逐年增長,國內生產量占消費量的比重也相應出現逐年增加,直至2001年恢復至接近反傾銷調查前的1996年水平。2002-2003年,隨著反傾銷措施實施的5年期即將到期,新聞紙的進口量又開始增加,國內產業的生產量雖然也在逐年增長,但占消費量的比重又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2004年后,通過反傾銷的日落復審決定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國內產業的生產量在2004~2006年出現大幅增長,占國內消費量的比重重新恢復至95%以上,甚至在2006年出現國內生產量超過消費量的現象,并直接導致新聞紙出口在該年大量增加,達到32萬噸,是2005年出口量的16倍。綜上所述,反傾銷在恢復國內產業生產量、保持國內產業的市場占有率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新聞紙進口價格 觀察表4所示我國新聞紙進口單價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反傾銷調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聞紙進口價格的變動:1997年反傾銷調查發起前夕,新聞紙進口單價從1996年的548.92美元,噸銳減至478.54美元1噸,說明傾銷進口的存在壓低了產品價格。原外經貿部1998年7月9日公布的《新聞紙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也曾認定:1997年加、韓、美三國向中國市場出口新聞紙價格分別比1996年下降10.78%、7.79%、15.3%。1998年發起反傾銷調查后,進口單價迅速上漲至594.81美元/噸,說明產品生產商、出口商和進口商為應對反傾銷調查采取了上調產品售價的對策。采取反傾銷措施后的幾年,進口單價維持在550美元/噸的水平之上。而在采取反傾銷措施第一個5年期限即將到期的2002年、2003年,新聞紙進口價格再次出現下降,說明國外廠商對反傾銷措施到期取消有一個預期。2003年經過反傾銷日落復審決定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后,2004年進口新聞紙價格再次恢復到497.34美元/噸以上,并在此之后兩年持續走高。上述分析表明反傾銷措施對產品價格存在較明顯的影響。
(三)對國內新聞紙生產商影響的個案分析.1997年提起新聞紙反傾銷調查申請的9家企業中,有7家先后成為上市公司或成為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分別是:福建南平造紙廠、岳陽造紙(集團)有限公司、吉林造紙(集團)有限公司、宜賓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石硯造紙廠和齊齊哈爾造紙廠。綜合分析上述各公司在反傾銷前后的經營狀況,雖然各公司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但都在反傾銷措施實施后的最初幾年實現了較好的贏利,說明反傾銷措施在一定階段對國內產業實現了一定的救濟效果。但如果繼續考察隨后幾年各公司的經營狀況,可以發現,雖然反傾銷措施在經過日落復審后得以繼續實施,但最初提出反傾銷申請的絕大多數公司在2003年后贏利出現了負增長,有些公司停產或最終被迫轉產,退出新聞紙生產行業。這說明反傾銷措施并不是一劑萬能的“救世良方”,雖然它在救濟國內產業方面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特別是在反傾銷措施剛開始實施時這種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但它并不是決定國內產業經營狀況的根本因素。
1.投資過快增長導致市場供應大于需求。反傾銷措施實施后的最初幾年,新聞紙進口大量減少,而
國內市場需求仍在逐年增加,為國內產業提供了較大的市場空間。在此情況下,國內相關企業紛紛擴大投資,增加生產能力,最終導致新增生產能力遠遠超過消費水平的增長。如:福建南平紙業投資9億元引進芬蘭紙機,年產18萬噸低定量膠印新聞紙林紙一體化于2003年批準立項,2005年形成年產50萬噸生產能力等。
2.該產業新進入者的競爭。在新聞紙反傾銷之前,國內新聞紙生產廠家主要集中在提出反傾銷申請的9大企業,當時的生產能力占國內生產能力的90%以上。而在此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不斷有新的企業進入該產業,包括全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和民營造紙企業。2003年新聞紙主要生產企業已由9家增加到14家,新進入企業包括華泰紙業、武漢晨鳴、泛亞潛力等,并且華泰紙業的產能已經超過傳統的新聞紙龍頭企業廣州造紙、福建南平紙業等位居所有企業首位。上海泛亞潛力紙業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美國與中國合資的新聞紙專業生產企業,外資占股90%,2002年產能已達到13.5萬噸,其二期新聞紙項目年產將達40萬噸;2003年,新加坡泛亞紙業占股80%與河北趙縣龍騰紙業合資成立泛亞龍騰股份有限公司,其投資33億元建成的微涂新聞紙生產線于2005年投入運行,年產量達33萬噸。2003年新聞紙反傾銷復審時,申請人中除原有的7家企業外。新增了5家企業:武漢晨鳴漢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泛亞潛力紙業有限公司、東營華泰紙業有限公司、福建龍巖造紙有限責任公司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柳江造紙廠,它們代表了當時國內新聞紙生產的主要生產企業。
3.生產成本的增加。造紙行業是個典型的具有規模經濟優勢的行業,產能大小將較大程度影響企業成本。新聞紙生產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其原材料包括木材、廢紙、煤、電等,而這些原材料由于供應短缺,近年來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一方面是生產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是新聞紙市場供大于求,成品價格難以提升,必然壓縮了企業盈利空間。
4.省略)
注釋:
①“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http://cacs.省略)”調查機關公告資料。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公告1998年第2號。
參考文獻:
鮑曉華.2007.反傾銷措施的貿易救濟效果評估[J].經濟研究(2).
陳坤銘.2000.反傾銷制度與產業保護效果:臺灣個案研究[M].臺北: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編印.
(訊)今天的美國青少年已經是天生的數碼人,完全是泡著互聯網長大的。到目前為止,美國大概有75%13至17歲的孩子擁有個人的社交網賬號。這些從小活在互聯網里的孩子們似乎和我們這些抓過蝌蚪,聽過磁帶,迷過電視的一代有所不同。
看到下面這張根據現在青少年想法所創作的數據信息圖,會不會覺得我們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其實算挺幸福?社交媒體背后,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反思我們的科技能在以后為孩子們帶來什么呢?
(編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