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六一兒童節手抄報內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人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早上,一至三年級的新少先隊員入隊儀式后,譚主任宣布游園活動開始了,大家一蹦三尺高.
游園活動工有六個,一是吹蠟燭,二是點鼻子,三是過獨木橋,四是投乒乓球,無物是投籃,六是蒙眼摸籃球.
這些活動分布在校園四周,每一個游園場都排起了一條長龍.
我來到我最喜歡的活動—吹蠟燭.排起了隊.只見第一個小朋友不慌不忙,一吹,蠟燭沒滅著,可能垂歪了,一旁的人譏諷說:“哎喲,這么笨,這么容易都吹不滅.”第二個小朋友像慌張的小鹿,很緊張,一吹,蠟燭竟滅了,一旁的觀眾半笑半譏諷說:“真是的,這樣也行.”第三個小同學慢步上來,深吸氣,一吹,可能力氣小了,沒滅,一旁的人又開始嘲笑起來……排了許久,終于掄到我了,我慢慢地走了上去,心想如果我吹不滅的話,會遭到大家的嘲笑,如果滅了,還會有獎品.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氣,閉上雙眼,不慌不忙地一吹,“真棒”“太能干了”“太厲害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說到,我睜開眼,一看蠟燭滅,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這時,我自己好像在奧運會場上獲得金牌的健而,心里無比喜悅,這時,老師獎勵我兩顆糖,這兩顆糖就好比一枚獎牌.我不僅得到了大家的贊美,還得到了成功帶來的喜悅,心里比吃了蜜還甜,接著,我有去排隊了……游戲結束,我得了許多的糖.
這是一個多么快樂的六一兒童節啊!
快樂的六一兒童節作文500字
今年是我在學校度過的第5個六一兒童節,在我已往的節日里,還不懂事的我總是嘻嘻哈哈的玩上一天,纏著媽媽買些零食,便算是過了六一,過了我的節日。可今年是我在母校過的第5個兒童節,明年我就要離開母校了,逐漸懂事的我開始珍惜這寶貴的一天,屬于我們的第5個節日!
早上,我懷著興奮、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學校。我先是來到鼓號隊,奏響歡樂的進行曲,在校門口迎接同學的到來,這算是我們鼓號隊對同學們節日的第一個祝福吧!9點整全校同學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操場觀看節目。隨著禮炮的響聲,整個操場成為歡樂的海洋!
文藝節目開始了,老教師的合唱讓我們感動,幼兒園小朋友送來的拳擊舞蹈讓我們開懷大笑,精彩的故事表演勾起了我們美好的回憶,多姿多彩的印度舞蹈使我們領略了印度文化的風采,合唱隊同學的優美歌聲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
回到教室,同學們余興未盡,便邊放著流行歌曲,邊一起跟著唱啊跳啊,雖然大家都已筋疲力盡,但還是沉浸在愉快的氣氛中,隨著自己的身體搖擺、晃動。因為今天是我們的節日……
一上午的歡樂、幸福、激動、興奮讓我們的六一愉快的度過!啊!我們的節日啊!讓我們盡情歡樂……
快樂的六一兒童節作文400字
“六一”兒童節到了,今天我特別興奮。因為我要和媽媽一起到步步高商場去參加慶“六一”的活動。到了那里,我們就馬上向三樓跑去,因為那里有猜謎語的活動,只見幾根線上吊著一張張謎語字條,知道的人就把它扯下來,交到服務臺去領獎。我雖然在不停的想,但怎么也猜不出來,還是媽媽歷害,終于猜出了一個謎語。當時我就心急如焚的跑過去把這張紙條交給服務員。服務員只說了一句話:“這個謎語別人已經猜過了,無效”。當時我非常失望,幸虧媽媽說:“只是游戲嗎,不要放在心上”。我聽了這句話感覺好多了。然后我們還玩了猜西瓜重量的游戲。后來我們又向書屋走去,到了那里,我迫不及待的跑了進去,哇!一排排書柜上,放著一本本整整齊齊的書,我看見這里看書的人很多,心想:這書里的知識應該很豐富,于是我便聚精會神看起書來,從書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還看了我平時最喜愛的《迷宮大全》和《找不同》,它們二本書可以考我們的眼力和機靈,《哆啦A夢》也很好看,因為這篇小說發揮了它的想像力。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今天真快樂!
快樂的六一兒童節作文300字
“六一”兒童節那天,實驗小學可真熱鬧。操場上搭起了漂亮的舞臺,舞臺下面坐滿了老師同學,準備看各年級同學的精彩表演。
演出開始了,臺下的同學、老師都高興地鼓起掌來。這些節目非常豐富。學校舞蹈隊表演了優美的舞蹈,樂隊演奏了動人的樂曲。最有趣的是家庭組合節目。爸爸、媽媽和女兒穿著民族服裝,跳起了歡快的維吾爾族舞蹈。特別是爸爸,那一甩手、一扭頭,挺著個大肚腩,還真像個維吾爾族大叔呢!同學們都為他們歡呼喝彩。
六一兒童節活動方案(1)
一、活動時間:20xx年5月30日上午8:30分(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二、活動地點:龍泉廣場
三、活動主題:展示風采,超越夢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道德文明在行動)
四、活動組織:
總 策 劃:金色少年文化藝術培訓中心
執行策劃:邵斐
項目負責:
鄭老師:慶六一活動總協調;
王夢雅:慶六一繪畫、手抄報、攝影系列活動;
張 蘋 楊姍姍:慶六一作文、小記者采訪、攝影系列活動;
五、活動內容:
1、詩歌朗誦:
①六一詩歌朗誦。
②集體詩歌朗誦。
2、金色少年作文小記者采訪活動。(派發宣傳單)
3、繪畫、手抄報系列活動。
以反映學員素質教育成果,展現學員兒童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體現六一兒童節活潑歡快的節日氣氛為主要目的,
4、集體活動:
全部學員及家長在金色少年慶六一 道德文明在行動條幅上簽名。合影。
六、活動安排:(預定)
5月30日8:30分學員由家長陪同在龍泉廣場集合。
9:00朗誦組、小記者組、繪畫組集合排隊,分派任務。
9:15分開始活動。
1、朗誦組在廣場前朗誦。
2、小記者進行道德文明在行動活動采訪,內容包括:文明禮貌用語,文明行為,道德品質、文明素養知識等
3、繪畫組展現六一童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體現六一兒童節活潑歡快的節日氣氛為主要目的繪畫作品。
4、活動中期或后期同學派發關于兒童文明用語、文明行為宣傳單。
5、集體在活動中簽字,留影。(也可作第一項)
6、滕州電視臺記者錄像并采訪我中心學員。
六一兒童節活動方案(2)
一、活動目的:
1.營造活潑向上的校園文化,提高隊員的全面素質,讓隊員度過一個快樂、健康、祥和的六一兒童節。
2.進一步推進我校書香校園建設,活躍校園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校園讀書氛圍。
3. 使隊員們在積極的參與中體驗快樂、展示風采,激發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校園的情感,體現隊員們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二、活動安排:
1、校園布置彩旗。
2、趣味活動會。
(1) 集體活動:跳繩 拔河比賽
(2)自由活動:①投球 ② 捶球 ③點鞭炮④吹蠟燭⑤ 摸鼻子⑥ 釣魚
三、時間安排:
5月31日下午 2:30-4:00
四、趣味運動會安排:
(一)自由活動:
(1)投球比賽:四~六年級。(地點:南面球場)
(2)捶球比賽:一~三年級。(地點:北面球場)
(3)拋乒乓球:低年級和高年級分開。
(地點:低年級在一年級教室,高年級在四年級教室 )
(4)吹蠟燭:低年級和高年級分開。
(地點:低年級在二年級教室,高年級在五年級教室 )
(5)摸鼻子:低年級和高年級分開。
(地點:低年級在三年級教室,高年級在六年級教室 )
(6)釣魚:低年級和高年級分開。
(地點:低年級在車庫旁,高年級在原來的文化長廊處)
(二)集體活動:
①跳繩:一~二年級每班選出10人,三~四年級每班選出12人,五~六年級每班選出15人. (男女各一隊)
②拔河比賽:以班為單位,每班選出男女各15人,分高、中、低年級進行比賽。
(全體老師負責)
六、注意事項:
1、講安全:服從負責老師的安排,按要求活動。
2、講文明:自覺排隊,不亂擠,禮貌謙讓。
3、講衛生:搞好個人衛生,不亂丟果殼、紙屑、包裝袋等廢棄物,并能主動收拾身邊垃圾。活動結束后,打掃干凈活動場所。
4、講紀律:著裝整潔,戴紅領巾,遵守各項規定,有事向班主任請假
5、班主任、負責人加強責任心,確保無事故。
備注說明:
1. 六一當天的活動,要求正副班主任全程參與,隨班管理;
一、聯系生活,豐富寫作素材
魯迅先生說:“文章該怎么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別無心得和方法。”我們的學生需要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單靠課本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開發利用其它信息資源。葉圣陶先生也有句話:“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我們應當指導學生多積累生活素材,有了豐富的素材和詞匯,學生的筆下定會生出許多鮮花。
組織學生有目的的進行課外閱讀,從書中積累豐富的作文材料和語言材料。在課外閱讀的廣闊內容中,有千萬個點是與課堂上所學的教材相通的。通過課外閱讀,學生獲得了綜合性的知識,即不僅有社會常識,更有大量的自然常識(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等方面)。學生課外閱讀越多,就越有利于將課內知識鞏固、加深和系統化,從而積累大量的作文材料,而且有利于陶冶性情,豐富精神生活,培養熱愛生活的高尚情操。課外閱讀越多,學生作文材料更豐富,思維更活躍,表達起來有選擇的余地,做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開展豐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為豐富寫作素材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我們開展的漂流書活動、古詩誦讀、手抄報展評、給災區小朋友的一封信、“保護環境,愛護母親河”的倡議活動,等等。在這些喜聞樂見的語文活動中,學生的體驗多了,內心對生活的感悟加深了,也在活動中積累了大量的習作素材。就拿辦手抄報來說,每人辦一期手抄報,學生都要根據確定的中心廣泛搜集資料,進行大量閱讀、摘抄、分析、篩選,然后還要編輯、設計、抄寫。一張手抄報,促使學生積極自覺地涉獵知識,不斷的充實自己,也為學生展現自己的才能提供了舞臺。
鼓勵學生寫日記和隨筆,注重在隨機性活動中積累作文素料。比如:家長會前學生會寫些給爸爸媽媽的心里話;老師外出不在校時,會讓學生寫一寫老師不在時班級里發生的新鮮事,既鍛煉了文筆,又起到了溝通交流的效果。每逢節假日、紀念日我總會讓學生適時的表達自己的感情:三八婦女節時替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然后將過程寫下來;六一兒童節時讓學生寫一寫過節的體會;中秋節寫一些全家團圓賞月的喜慶氣氛等等。
二、旁敲側擊,引領寫作方法
蘇聯教育學家克魯普斯卡婭曾經說過:“模仿對于兒童正如獨立創造那樣同等重要。”學生在作文過程中的模仿,應該是一種積極的寫作方法,是為著表達自己的意思而運用從范文中學到的語言和寫作方法。如果教師讓學生機械模仿,就會阻礙學生表達能力的發展,壓抑學生的創造精神。因此在主題生活作文教學中,采用旁敲側擊法,教師可巧妙引領學生掌握寫作方法。跳繩比賽真有趣!隨著一聲哨響,同學們快速地甩動手中的繩子,飛快地跳起來。你看李穎,挺直了腰板,手不停地甩繩子,腳不停地跳,活像個腳下裝了彈簧的機器人。旁邊的同學都在扯著嗓子大喊:“加油!加油!”再看看那邊的小東……
讀完此段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段話圍繞哪句話寫的?寫了哪些人的表現?抓住這些人的哪些方面來寫?然后在教師的引領下總結寫作方法。最后才進入主題,組織學生體驗夾玻璃球,再把剛才活動的精彩瞬間記錄下來。你可以圍繞一個中心句,抓住重點人物和觀眾的表現來寫,也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寫。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感興趣,寫起來言之有物,得心應手。
三、鼓勵為主,拓寬評價途徑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面對學生多元化的理解,作為教師,正確的做法是尊重學生在習作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評價。我們應該把這種多元的空間留給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在他們的生活空間抒發自己的情感。
人性評改,鼓勵為主。評改作文時,對學生在立意、構思、表現手法上有創新的地方,教師要及時的肯定和鼓勵。
引導自改,超越自我。作文修改,教師應重“批”,讓學生重“改”。教師寫評語,一忌指責,二忌籠統。應多用肯定型評語,商量型評語,交流型評語等啟發學生自己認識作文的優點,發現作文的不足,然后自己動手修改。自改是發展創造性思維,形成獨立作文能力的一種好方法。
一、活動目的:以5.31世界無煙日為契機,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加強師生對吸煙的危害及“無煙學校”創建活動的認知,為“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做出貢獻。
二、活動主題:珍愛生命,拒絕煙草
三、活動對象:全校師生及學生父母。
四、活動安排:
1、5月21——5月31日,開展“珍愛生命,拒絕煙草”文明勸導活動。(詳見活動方案)
2、25日——5月31日,開展學生征文活動。主題:“我是控煙勸導員”。4-6年級參加,5月28日前交5篇到德育辦,5月31日進行征文展示活動。
3、月30日,控煙知識講座。各班教室領導利用晨會課宣傳控煙知識。
4、5月31日,學校倡議禁煙。結合六一兒童節慶祝活動,向全校師生及到會父母、領導發出倡議,讓全校師生進一步了解吸煙的害處,通過學生向父母作校園禁止吸煙的宣傳,使學校真正成為一片無煙的凈土。
5、5月31日少先隊大隊部組織學生進社區。綠色小衛士向居民發放《珍愛生命,拒絕煙草》資料,宣傳煙草對人體的危害,號召戒煙。
6、月31日,印發《珍愛生命,拒絕煙草——致父母的一封公開信》。通過學生小手拉大手,將控煙宣傳帶進千家萬戶,提高各個家庭的控煙認識和健康認識,共同為孩子營造優良的成長環境。
小學20xx年“世界無煙日”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煙草是造成人類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全球大約有一半吸煙者最終死于吸煙所導致的疾病。青少年更是其中受害嚴重的群體。為了進一步推動青少年控煙工作,促進全民健康,我校組織全校師生開展無煙日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
二、活動對象:全校師生
三、活動內容:
1、根據世界無煙日的主題,主動開展“無煙校園”健康教育主題活動,結合健康教育廣播、手抄報等多種形式開展,在校園內營造戒煙、拒絕吸煙的健康氛圍;
2、上一節“你認識香煙嗎”健康教育課
2、組織全校學生參加“吸煙的危害”主題升旗儀式;
3、組織各班開展“我的無煙童年”主題班會。
4、組織各班開展“小手牽大手,共同創建無煙環境——致親人戒煙一封信”活動。
四、活動要求:
1、升旗儀式活動要求:
(1)對象:全校學生
(2)時間:5月31日
(3)過程:組織升旗儀式的教室學生寫國旗下講話稿,全過程組織升旗儀式。
(4)總結:升旗儀式活動結束后,大隊輔導員老師做總結發言,向全校學生發出倡議
2、主題班會活動要求:
(1)主題:我的無煙童年
(2)內容: 圍繞青少年拒絕吸煙、對煙草危害的認識、對學校控煙的看法、對教師吸煙的看法、對無煙家庭的看法、對戒煙的建議等召開本次主題班會。
(4)時間:5月27日第八節課
3、《致親人戒煙一封信》活動要求:
5月31日,動員學生以寫信的方法勸阻家人戒煙,同時動員父母以回信的方法予以承諾,小手牽大手,共同創建無煙環境。6月2日教室領導回收、統計。
在現在的語文學習中,很多教師感嘆語文難教,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覺得枯燥乏味,究其原因還是我們的教師把課本當教條,沒有讓學生走進生活中去學語文,用語文。生態化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回歸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用語文裝扮生活,提升生命質量。只有那些來自生活的語文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才富有吸引力,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才能使學生學到具有時代氣息的語文。語文就是生活,“生活有多大,語文就有多大”,語文教學應該有一個開放、自由、靈活、寬廣無邊的空間。小課堂里的知識是有限的,大社會的天地則是無限的。有造詣、有成就的人往往更得益于社會這個大課堂。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營養,擴大學生學習語文的領域,實現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的目的。把語文學習與小學生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使語文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筆者主要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學習語文。
一、開展好讀書活動
培養學生讀書看報的興趣,同時,利用晨會、班會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自己寫的好文章、好詞、好句、好故事與同學分享,這就相當于大大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面,增加了知識的積累。并且要求學生用采集本收集起來,以待日后溫故知新。
二、利用校園文化陣地學習語文
校園文化建設為語文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既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校園里的黑板報、宣傳欄,走廊上溫馨的提示語、名言警句,學校紅領巾廣播站、讀書角以及習作園地等都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舞臺。
三、在班級、學校的活動中學習語文
學校的一切活動少不了學生,學生在參加這些活動中,都有所見、所聞、所感,這都是學習語文的機會。六一兒童節、藝術節、國慶節等,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積極投稿。辦手抄報、繪畫、演小品、相聲、演講比賽、詩歌朗誦等形式,都能使學生感到活動愉快而有意義,也使學生從中學到了知識,感受到語文的魅力。
四、利用社會資源學習語文
社會資源包羅萬象,是學生學好語文、增加積累、培養審美情趣的有效途徑。如:食品包裝袋上的名稱、路牌、春聯、歇后語、街頭廣告語、商店名稱、產品說明書、民間故事以及外出旅游時聽導游介紹的名勝古跡、人文地理等等,都是活生生的語文。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學生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時,語文綜合素養也得到了提高。
五、在社會實踐中學習語文
社會實踐活動,就是將語文課堂教學中所學到的基礎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現象與問題完美地結合起來,從而成功地解決或描述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和現象的一種活動方式。社會實踐活動是學好語文的關鍵,為把語文學習和社會實踐融合溝通,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參觀、訪問、宣傳等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社會文化、地域風情,體會友情和親情等,既提高了學生觀察能力、寫作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例如,我們家鄉每年都要舉辦油菜花節,我就要求班級學生利用雙休在家長的帶領下去游覽欣賞,并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家鄉古建筑以及家鄉土特產,然后在班上開展“我是小導游”“我為家鄉土特產做廣告”的班會活動,這樣,既拓寬了語文教學的渠道,又激發了學生愛家鄉的情感。
六、布置特殊的家庭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