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外甥打燈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第五組課文中,我們小組討論了有關“漢字”的知識。通過調查,我們知道了漢字是中國的獨創文字,也具有悠久的歷史。漢字的功能也數最神奇的,一個字可以代替很多種意思或動作,而一種意思或動作也可以用許多個字來表示。而為了能更方便更幽默地表達一種意思,人們通常用“諧音歇后語”。
一次過年,伯伯幫奶奶掛燈籠。我也想掛,伯伯就教我。他先做了一遍后,對我說:“你就外甥打燈籠 ----照舊就行,保證能掛上。”我奇怪地問:“什么是外甥打燈籠----照舊?我又不是您的外甥。”等我把燈籠掛好后,伯伯給我解釋:“外甥打燈籠,不照舅舅還能照誰呀!這是用諧音,把舅舅的‘舅’字換成了陳舊的‘舊’。”伯伯又說:“提到諧音,其實它在四字詞語上給廣告幫了很大的忙,有些廣告就用它來宣傳。如:換燃一新是燃氣公司的;默默無蚊是推銷電蚊香的;有杯無患是推銷杯子的等等……”“哦,”我說,“原來漢字真神奇,用處真多呀!”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中國漢字的用途和知識無邊無際。做為一個中國人,就應該學會并牢記它,才能很好地繼承中國文化并發揚光大。
大姑娘上轎歇后語是什么:頭一回;頭一遭;臉上哭,心里笑
趣味閱讀:
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強詞奪理當然說不清了)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黃連很苦的,啞巴啞啊,當然說不出來了)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外甥打燈籠照著舅舅唄)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無發無天) (和尚沒頭發,和尚打傘看不著天呀)
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那么熱,能不急嗎)
芝麻開花---節節高(開花當然一節比一節高了)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狗沒事拿耗子干嗎)
一瓜子刻出個臭蟲來---什么人(仁)都有(刻瓜子竟然能刻出臭蟲?這難道不是什么人(仁)都有嗎?呵呵)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它真正目的是把雞煮了!)()
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直接在褲子里面放就行了,干嗎要脫褲子?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豬八戒她不是人啊)
歇后語:
水仙不開花——裝蒜。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百川歸海——大勢所趨。鼻孔里灌米湯——夠受的。炒了的蝦米——紅人(仁)。揍雞毛——壯膽(裝撣)子。冬瓜皮做甑子——不爭(蒸)氣。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火燒旗桿——長嘆(炭)。
(來源:文章屋網 )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萬歲爺流鼻血——正紅。(朕紅)。
禿子打傘——無法無天(無發無天)
矮子過渡——安心(淹心)
馬店買豬——沒那事(沒那市)
臘月天氣——動手動腳(凍手凍腳)
父親向兒子磕頭——豈有此理(豈有此禮)
公共廁所仍石頭——引起公憤(引起公糞)
反穿皮襖——裝佯(裝羊)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凈是書)
瞎子進煙館——摩登(摸燈)
空中布袋——裝瘋(裝風)
宋江的軍師——無用(吳用)
老太婆上雞窩——笨蛋(奔蛋)
賣草帽的丟扁擔——留神(留繩)
哥哥不在家——少來(嫂來)
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
雨打黃梅頭——倒霉(倒梅)
半兩棉花——免談(免彈)
孕婦走獨木橋——鋌而走險(挺而走險)
外婆死了兒子——無救(無舅)
何家姑娘嫁給鄭家----正合適。(鄭何氏)。
和尚的房子——廟。(妙)。()
河邊洗黃蓮——何苦。(河苦)。
盲人戴眼鏡——假聰明。(假充明)。
做夢變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飛飛)。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歇后語可以分成兩種類型:
一、有一種是諧音的歇后語,它在前面一種類型的基礎上加入了諧音的要素。例如:
鼻孔里灌米湯——夠受的
炒了的蝦米——紅人(仁)
揍雞毛——壯膽(裝撣)子
冬瓜皮做甑子——不爭(蒸)氣
豆芽炒蝦米(小蝦)——兩不值(直)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火燒旗桿——長嘆(炭)
糞坑關刀──文(聞)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頭掛剪刀——高才(裁)
老爺下轎——不(步)行
老公拍扇——凄(妻)涼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無人
一腳踢翻煤油爐——散伙(火)
大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二、還一種是邏輯推理式的,說明部分是從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結果。例如:
水仙不開花——裝蒜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