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誠實的名人名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不要等待機會,而要創造機會。
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
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不誠則有累,誠則無累。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每一發奮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賞賜。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一、環境熏陶悟誠信
荀子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苯逃窃诃h境中進行的[1],寓教于景是一種切實可行的養成學生誠信品質的現實路徑。因此,小學校園誠信文化建設首先要從環境優化入手。具體來說,要從空間環境、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三個方面進行整體設計。
首先是空間環境主題化。校園的空間環境設計要有一個主題思想,即學校的教育哲學,所有的建筑都要圍繞這個教育哲學展開。整體性和連續性是具體操作時必須遵循的兩個原則。整體性是指教學樓、休閑區、操場等要緊扣主題(如“真誠”)設計,使其相互映襯,體現某種追求;連續性是指這個主題要分解在不同的建筑物中,形成一個有機的邏輯序列。
其次是自然景觀概念化。根據校園原有自然地貌,因地制宜對校園景觀進行概念化設計,使其與學校的教育哲學相融合。具體而言,校園綠化、水體、長廊、庭院、廣場,甚至是一塊石頭、一個小山丘等的布局都要隱含特定的信息,使其成為一本無言的教科書。設計時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即根據原有的自然景觀藝術化地建構,將學校辦學理念通過自然地景物化出來。二是以人為本,順應學生。在具體設計時,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心理等進行精心考慮,讓小學生能夠接受、樂意接受,并能產生良好的互動和愉快交流,這樣才能使小學生感受并接受環境蘊含的思想內涵。
最后是人文景觀養育化。校園人文景觀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隱含著巨大的養育功能。人文景觀主要包括校園雕塑、景觀小品兩類。校園雕塑是學校歷史、傳統、文化的積淀,體現一所學校的精神文化和文化旨趣。景觀小品是點睛之筆,一般分為三類:建筑小品,如壁畫、亭臺、牌坊等;生活設施小品,如座椅、電話亭、垃圾桶等;告示設施小品,如校園示意圖、告示牌、警示牌等。校園雕塑與景觀小品的設計一要符合誠信這個主題;二要與自然景觀相協調;三要位置選擇巧安排;四要形式靈活多樣,如雕塑可以是誠信名人雕塑、紀念性雕塑、寓意雕塑、裝飾性雕塑等。景觀小品可以配上提示語,樓道邊可以掛一些誠信的名人名言等。
總之,要讓校園的一草一木發出誠信之聲,每一道墻壁透出誠信意蘊,每時每刻散發出誠信之光。
二、課堂引導知誠信
課堂是實施誠信教育的主要場所,在課堂中主要完成小學生對誠信的認知。一般可以分為顯性教導和隱性滲透兩種路徑。
首先是顯性教導。知是行的前提,無知則無行。而關于什么是誠信、誠信包括哪些內容、怎樣的言行是誠信的言行、不誠信的言行會給自己和社會造成哪些傷害等知識和規則是無須爭辯的公理,因而顯性教導是必要的。在課堂中可以通過《小學生守則》的學習、專門的誠信教育課程的教學、誠信規范與誠信準則的理解、誠信言行的練習等,促進小學生對誠信感知、理解和記憶。顯性教導具有預設性的特點,因而可以系統地、全面地、循序性地開展,使小學生獲得系統的誠信知識。
其次是隱性滲透。顯性教導有些時候會導致小學生的逆反,因而需要在各學科教學中運用隱性滲透的方法加以補充。小學各科教學內容中隱含有豐富的誠信教育資源,只要牢記教學的德育價值,那么隱性滲透就會成為常態。例如,小學語文中的《狼來了》《曾子殺豬》《九色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皇帝的新裝》等課文,都可以讓小學生認識到誠實守信是立身之本,明白做人要恪守誠信。自然學科教材中的內容都是科學家們求真務實、不懈探索的結果。因此,完全可以在自然學科的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等誠信品質。藝術、體育課程中存在諸多比賽和游戲規則,不守規則活動就無法開展,這樣可以讓學生懂得誠實守信、齊心協力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同時比賽的勝利也會讓小學生體驗到誠信的快樂。
三、活動強化固誠信
人的道德品質是在活動中形成的,而小學生天性好動,靜態的課堂教導可能會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對小學生的誠信教育有必要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來強化。例如,每周一的“國旗下的講話”,可以讓小學生說說本校、本班誠實守信的好人好事,加深對誠實的認知與理解;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班隊活動,會讓小學生的心靈受到洗禮,增強小學生誠信意識,從而樹立誠實守信的信念;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為誠信教育活動提供了一種順應兒童天性的道路,游戲必須遵守規則,否則就會出局,這樣學生可以自主地加深對誠信的理解,養成誠信的習慣;搜集或創編誠信歌謠,讓小學生在傳唱歌謠的過程中內化誠信、踐行誠信;誠信故事會、誠信演出活動,引發小學生自省,樹立誠信的意識,做到不欺騙、不說謊;誠信宣傳活動、誠信簽約活動、班級誠信公約制定活動、誠信模范少年評選活動等等,促使小學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誠信伴隨自己健康成長;誠信日記,則可以幫助小學生反省自身的誠信行為,形成自我控制力。當然,學校還可以舉辦親子活動等來增進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互信關系的建立。
四、教師示范彰誠信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盵2]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向師性,教師也自然地成為小W生的重要榜樣,因此,校園誠信文化的建設,必須特別重視教師示范的重要性。具體要求包括下列三個方面。
首先是立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煈幸陨砹⒔痰挠X悟和態度,更要有履行職責的堅持和執著。教師要堅持誠信待人、誠信教學、誠信科研,將誠與信作為自己思想和行為的出發點,以誠育誠,以信育信,做誠實守信的道德典范。
其次是立言。教師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語,努力做到真誠、真實、可信,不能言而無信,更不能欺言以獲信。在教學中,教師要言語真誠,與小學生建立真誠的交往關系,真實地表達自己對所教學科的看法和對知識的見解。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參與對話,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其敢于對現有的知識和權威說“不”。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此外,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言語評價時,也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最后是立行??涿兰~斯說:“他應該經常把他們應該模仿的行為的榜樣給予他們,應當把自己當作一個活生生的榜樣?!盵3]教師就像一面鏡子,小學生可以從中認識到真偽、善惡、美丑,知道什么該做和什么不該做。教師應用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身教來驗證平日的言教,推動小學生在誠信品質的塑造中由知向行轉變。具體來說,教師要做到:對自己誠信,真實不自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對學生誠信,尊重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承諾學生的要求要努力兌現;對家長誠信,尊重家長,經常和家長聯系,得到家長的信任和配合;對學校誠信,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認真履行教學職責,對教學中出現的小差錯要勇敢承認并及時糾正,保證良好的教學質量。
五、制度約束育誠信
小學校園誠信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利益的誘惑和艱難的抉擇,單純依靠個人自覺自律很難保證順利開展。因此,一定的制度約束顯得尤為必要。學校要建立并完善各種誠信規章制度,用制度規范約束師生的行為,形成自律和他律相結合的雙重機制,使全校師生恪守誠信,不愿失信、不敢失信。
首先,完善學校德育制度。學??梢愿鶕医逃姓块T頒布的德育工作綱領性文件,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各種細則,如德育綱要、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班級公約、誠信契約、儀式教育制度、爭章(誠信少年章)制度等。
其次,規范學校教學制度。學校教學制度是國家的各種方針、政策、法律在學校日常教學工作方面的具體表現。[4]它既包括師生的行為規則,如教師的資格、職責、工作量、行為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課間行為、日常行為規范等;也包括學校教學行為的規則,如課程設置、教材選擇、教學管理等;還包括教學外部管理的規則,如課程教材管理、學校外部考試等。[5]完善的學校教學制度能夠保障各項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更有利于培育誠信執教、誠信求學的良好風尚,促進校園誠信文化的生成。
最后,細化學校管理制度。學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職工崗位職責制度、校園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教師獎懲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完備的學校管理制度依據權責分明的條款對全校教師、學生、管理人員的行為做出約束和規范,要求人們遵守一定的管理程序,嚴格履行相應的職責。學校要充分發揮管理制度的規范作用,將“誠信”作為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據,制訂關于誠信管理的相關條款,明確規定各類人員誠信參與管理、接受公正管理的基本義務和權利。
小學校園誠信文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每種路徑都有其特定的價值與功能,在具體實施時需要因時制宜并根據需要靈活組合,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92.
[2]莫雷.教育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380.
[3]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200.
[4]李永生.學校效能建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