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好的文章段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英語課程標準;閱讀能力
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整個高中英語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根據多年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體會并結合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覺得英語閱讀能力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培養:
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快閱讀速度
(一)養成默讀的習慣。許多學生在閱讀時,習慣于發出每個詞的讀音;有的學生雖沒有讀出聲來,但內心還是在自言自語、一詞一句地有意識地讀,嚴重影響速度的提高。這就要求學生養成默讀習慣,通過視覺直接感知文字符號,避免嘴唇的蠕動或低聲朗讀,以免分散注意力,減慢閱讀速度。教學實踐證明,正確的默讀速度可以比出聲地讀快兩倍左右。
(二)養成限時閱讀的習慣。如果對學生做題時間不加限制,就會養成他們的優柔寡斷、思維慢而不能適應考試要求。為提高閱讀速度,還需限定文章閱讀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要求學生有效地獲取信息,加快閱讀節奏,增加緊迫感,這有利于挖掘學生的閱讀潛力,從而為高考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限定內容的考試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按意群閱讀,就是把在意義和語法結構上有關聯的幾個詞,連接成較完整的信息,成組輸入大腦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進行閱讀,不僅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有利于對句子和文章的整體理解。而有的學生往往習慣于逐字閱讀,或用手指點讀,這樣既減慢了閱讀速度,又不能準確地理解全文而只停留在某個單詞、短語或句子上,使所獲得的信息支離破碎,最終導致理解上的偏差。
二、精選閱讀材料,增加閱讀量
(一)廣泛性原則。閱讀材料在題材方面應包括名人軼事、歷史傳說、民間故事、寓言、幽默小品、日常生活、新聞報道、社會背景、政治經濟、史地常識、科普文章、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等,要求靈活多樣;在體裁方面則應敘述、描寫、應用、說明、議論等文體皆備。
(二)時效性原則。所謂時效性,不僅指所選材料要講求時效,還應該注意材料選用的時機。教師選用閱讀材料時要注意選用富有時代特征的、對人們生活有重大影響的、貼近學生現實的材料,同時應特別關注各個領域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如國內外時事、伊拉克問題、航天技術、納米技術、世博會、奧運會、環境問題、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方面的內容。雖然這些文章在知識難度上可能高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但由于是熱點問題,學生通過報刊、電視等各種媒體已經熟悉相關話題,因此,在教師的幫助下,他們完成閱讀任務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三)趣味性原則。由于中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旺盛的年齡段,他們常常對自己熟悉或感興趣的內容比較關注,因而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當然,選材時要避免體裁和題材的單一化。
三、掌握閱讀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英語閱讀是一個復雜的心理語言活動過程,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是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根據多年閱讀教學的經驗,結合高中學生的特點及新《課標》的要求,筆者在平時閱讀教學中側重培養學生掌握如下閱讀技巧:
(一)猜測詞義,提高閱讀速度。學生在閱讀中難免會遇到生詞,如果每次遇到不認識的單詞都去查詞典,則會影響閱讀速度和理解效果。因此,對于閱讀中碰到的生詞一般采用猜測的方法來解決。詞義猜測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一種最基本的方式,猜測詞義的方法通常有兩種,即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知識。
(二)尋找主題句,速知文章大意。每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的關系。一般來說,一個段落只有一個主題思想,每個段落都有一個句子表達這個段落的主題思想,這個句子中心叫做主題句。其他句子則圍繞主題句進行說明或闡述。主題句往往對全文起提示、啟迪、概括、歸納之作用,有的主題句在段落的開頭,有的在段落的結尾,還有的主題句在段落的中間出現。一般來說,運用演繹法的段落,主題句往往在段落的開頭;運用歸納法的段落,主題句一般在段落的結尾。當然,也有些段落沒有主題句,這就需要讀者根據上下文細細琢磨和推敲,分析細節,歸納出其論述的焦點及主題思想。
(三)邏輯推理,深層理解語篇。在實際閱讀中,有時作者并未把意圖說出來,閱讀者要根據字面意思,通過語篇邏輯關系,研究細節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態度,理解文章的寓義。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深層理解。
(四)先看題干,帶著問題讀文章。即先看試題,再讀文章。閱讀題干,首先要掌握問題的類型,分清是客觀信息題還是主觀判斷題。其次了解試題題干及各個選項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針對性地對文章進行掃讀。通過掃讀對有關信息進行快速定位,再將相關信息進行整合、甄別、分析、對比,有根有據地排除干擾項,選出正確答案。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閱讀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關鍵詞: 英語基礎寫作 主題句 內涵 位置 寫法
一、引言
英語寫作基礎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英語專業基礎階段的一門必考科目。試題中就有一道題型為標出主題句,占總分值的15%。這也是很多學生大為頭疼的問題。因此,如何正確找出主題句就顯得比較重要。
二、主題句的內涵(definition of the topic sentence)
主題句(the topic sentence)是一個段落中重要的句子,是段落的“綱”。它說明段落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寫作的目的。主題句連接所有支持句(supporting sentences),使它們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主題句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功能:
1.限制內容范圍
主題句的作用是概括一個段落的中心意思,所以往往是一個表示一般概念的句子。范圍太大或太小,都會使作者無法展開段落,必須要通過某些限制性詞語將范圍限制到一定程度,因此主題句應包括主題(topic)和限制性詞語(主題思想)(controlling idea)。
2.體現段落展開的方向
主題句暗示讀者段落可能展開的方向、涉及的內容及作者的思路。
3.預示段落展開的方法
主題句起著開宗明義、提綱挈領的作用,其余的與主題相關的支持句都圍繞主題句來展開,用來闡明、證實主題
句。
三、主題句的位置
英語文章中絕大多數的主題句都出現在段首。這是因為段首的位置比較顯著,容易吸引讀者,也容易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迅速掌握段落信息和理解其內容。當然,也有主題句出現在段尾或段落當中的,甚至不明顯表露。
1.主題句位于段首
The recent water shortage in California forced changes in Californian’s life-styles.When water was rationed,Californians learned to conserve water.They didn’t water their lawns or gardens or wash their automobiles.
2.主題句位于段尾
The sky is clear blue.Sparrows chirp in the early mornings.The fruit trees in the backyard are beginning to bloom.The hills are turning green,and purple and yellow wildflowers are appearing in the fields.The snow on top of Camel Mountain has all melted.It must finally be spring.
段尾主題句具有結論作用,是對前面句子的歸納總結。這種段落結構通常能在讀者心中制造懸念,吸引讀者繼續讀下去,直至最后一句總結作者主要觀點的主題句,因此,段尾的主題句往往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主題句位于段中
Californians and New Englanders are both American.They speak the same lauguage and abide by the same federal laws.But they are very different in their way of life.Mobility――both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has made a great impression on the culture of Californians;lack of mobility is the mark of the New Englanders.
主題句位于段中通常適用于對兩種事物或某種事物的兩個方面進行比較(comparison)或對比(contrast)。這種段落通常先提出一個論點并稍加發揮,接著出現主題句,提出不同的或相反的論點,然后展開論證。段中主題句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4.隱含主題句
一些段落可以沒有明確的主題句,但讀者通過閱讀整個段落可以很容易體會或自己概括出來。這類通過讀者歸納的主題句稱為“隱含主題句”。
四、主題句的寫法
一個好的主題句對于段落寫作至關重要,主題句必須觀點明確,既要有概括性,又不能過于籠統或無邊無際;既要具體明確,又要不能過于狹窄。一個好的主題句應當包括以下兩個部分:主題(topic)+主題思想(controlling idea)。
主題是向讀者表明這個段落討論什么方面的問題,而主題思想則表明作者對這一方面的看法,即一個等待發展的思想。也就是說,同一個主題,由于看法不同,會有不同意思的主題句。例如:
(1)Television commercials主題(topic)are often very+misleading.主題思想(controlling idea)
(2)Television commercials主題(topic)are often very+imaginative.主題思想(controlling idea)
按例子(1)主題句寫成的段落是闡述廣告的誤導作用,而例子(2)主題句寫成的段落是闡述廣告的創意。顯然主題思想使主題具體化、觀點化了,使討論有方向,有東西可以說。
要寫好主題句,必須注意以下四點:
A.意義完整:主題句必須是一個意義完整、符合語法結構的句子。
B.表意清晰:主題句不能包含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意義,要易于識別、確認。
C.避免籠統而抽象的概述。如:“The book is interesting in content.”比“The book is interesting.”更好些。
D.不宜采用問句的形式。像“Is it worthwhile to go after fashion?”不宜作為主題句。主題句是作者思維的起點、切題的準繩、闡述的對象,拓展好主題句關系到文章的成敗。
現在就如何拓展主題句從語言形式上和內容上加以闡述。
1.語言形式上
1.1平行結構的運用
平行結構作為一種使句子變得緊湊而錯落有致的寫作方式,有以下功效:句式優美、表達清晰、重點突出,使用盡可能少的詞傳達了盡可能多的信息。例如:主題句為Video games are a kind of entertainment.利用平行結構拓展為:They bring pleasures to youngsters,train them to respond quickly,stimulate their imagination in electronics.不難看出,此處內容豐富具體、行文流暢,有極強的說服力。
1.2句式靈活多變
若文中的簡單句出現得太多,就會顯得單調、含混、不生動。要寫出生動而鮮明的句子,可通過喬姆斯基的轉化生成語法中的嵌入方式來實現。一個簡單句,嵌入定語、狀語、補語后,變得生動有趣。如:Books telling people how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society are worth reading.讀起來比“Books are worth reading.”更耐人尋味,是由于前一個句子中的主語前加了一個復雜的定語。在拓展主題句時,注意適時地變換句式,是一種有效的寫作策略,同時能使文章產生意想不到的文學效果。
1.3使用符合英美人表達習慣的習語
能將諸如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leave a deep impression on,in due course,get the jump on等習語運用到文章中,反映了作者一定的語言功底和較高的英語表達水平。
1.4連接手段的補充
準確地使用一些signal words,總能讓松散的拓展句自然地銜接起來,而且整個段落層次分明、前后連貫。
常用于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有:so,hence,thus,therefore,as a result等。
常用于表示遞進關系的連詞有:besides,moreover,furthermore,additionally等。
常用于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有:however,nevertheless,but,yet,on the other hand等。
常用于表示對比關系的表達方式有:on the contrary,on the other hand,by contrast,unlike,whereas,rather than等。
常用于舉例說明的表達方式有:for example,for instance,as an illustration,such as等。
常用于總結全文的表達方式有:in a word,to sum up,in short,thus,on the whole,finally等。
2.內容上
2.1化抽象的概述為細節的描述
抽象的概述總會給人言之無物的感覺,若再進行具體的描述,文章內容會頓時充實起來,變得有血有肉,不再枯燥乏味,似乎有生命力了。例如:Music is everywhere.這是一個內容抽象的主題句,我們找到切入點后,可在everywhere上做文章,于是接下來可拓展為:We can hear it in restaurants,airports,hospitals,supermarkets and many other public places.再如:People can acquire skills through recreation.這也是個概述,若充實以下內容就豐富多了,即,They can learn to fish,paint,plant flowers and do paper cutting.另外,這里的learn to正好與acquire相對應。
2.2從不同角度選材
選材時應考慮到段落的單一性和完整性,單一性即一個中心思想,完整性就是要避免支離破碎或內容僅局限在某一狹窄的范圍內。材料要做到涵蓋面廣,而且愈典型愈好,但也不能憑空編造,應以事實為基礎,這樣一來,就避免了片面性或謬誤。例如:主題句為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nefits human being much.(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益處),在展開此主題句的過程中,可從農業、醫學、電訊業等不同角度來補充材料,行文如下:Science makes it possible for a nation to ensure food and clothing(農業方面),science can make people live longer(醫學方面),and it’s science that makes it a small world(通訊方面)。
五、結語
當然,提高寫作水平非一日之功,要注意平時不斷地積累,盡可能增加語言的輸入量,寫作時才能得心應手。這樣,假以時日,自然而然就提高了用英語流暢地表達思想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俊峰,顧亞云等.英語寫作基礎[M].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10).
在外語四項基本技能中,寫作對學生的要求是最高,它要求學生具有以外語思維方式遣詞造句,熟練掌握拼寫、標點等寫作的基本知識的能力。還需要學生有創造性、有合乎邏輯的表達思想的能力,更需要學生有宏觀把握寫作要求和構建篇章結構的能力。
眾所周知,語言是交流的工具。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自然它最重要的功能也是交際,采用書面形式進行信息交流和傳遞更是交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中,寫的難度是最大的,它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識儲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所以,我們從初一就應該按部就班地進行有步驟、有計劃的訓練。
首先,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背誦習慣,尤其是好的篇章。回顧我們上學期所學內容,每一部分都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有:興趣、生日、家庭成員、便條、節日等。我們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就應適當地選擇比較好的,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背誦,以便積累寫作素材。積累寫作素材的同時,還應有意識地積累文章中較為優美的語言,逐漸養成英語語言表達習慣。
其次,適時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提高寫作興趣。在學生討論話題時,應努力提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其有話說、想說并寫出來。如:在談論興趣喜好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各方面來寫出自己想說的,(如:最喜愛的明星、歌手、發型、電影、游戲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慢慢養成想寫、樂寫的習慣。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養成堅持寫作的好習慣,可以寫日記,可以寫周記;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基礎及學生的不同愛好寫自我介紹,記錄自己對英語學習的心路歷程。
同時,教師還應給予學生寫法的指導。
第一, 審題無誤,語言簡潔。
每篇作文都有一定的寫作要求,呈現寫作要求的可能是文字,也可能是表格,還有圖表等。因此,我們在進行寫作之前一定要仔細觀察寫作要求,做到心中有數,達到審題無誤的目的。然而,我們初一年級的學生卻很難做到。例如:在一次試題作文中,它要求學生以書信形式向朋友介紹你的家人及其喜好,而我們的學生卻沒有認真審題,沒有用書信形式,只是簡單的文章結構,沒有稱呼,更沒有落款,導致忽略寫作形式,還有一部分同學,根本就沒注意到家人喜好的寫作要求,一味盲目地寫作,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還有一種可能是學生在寫作時,語言羅嗦,甚至會在寫作中受漢語習慣的影響,寫出的句子模棱兩可。甚至有學生為了表達簡單的句子意思,往往要用好幾句漢化英語在啰嗦,給人云里霧里的感覺。
第二,主題明朗,語言豐富。
審題無誤的情況下,在寫作時,還應選擇比較明朗的主題,積極向上的語言,鮮活明快的主題就好像是支撐整篇文章的骨架,而豐富的語言內容就像是文章的血肉。所以,兩者缺一不可。而豐富的語言就來源于我們點滴記憶過的,背誦過的段落。做到語言豐富時,學生應選用自己擅長的詞匯和句型進行寫作,盡量避免受漢語習慣的影響。
第三, 段落分明,要點全面。
審題準確,主題明朗的前提下,我們在進行寫作時,要做到段落清晰、層次分明。我們可以嘗試在一個段落中寫明一個要點,圍繞要點進行表述,當然還應有主題句,而且要有結尾。每一段落應該是完整的一個內容點,而段與段之間更應該是過渡自然,銜接緊密。
第四, 行文連貫,表達地道。
做到段落分明時還應考慮文章的連貫性,不能使文章出現斷層。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避免斷層呢?我們要學會使用類似的短語結構,For example、 such as、for instance、in a word 、and so on..等,將文章連貫起來。當然,這些短語不是隨意地擺放,而是恰到好處。盡量做到一氣呵成,而不是表意混亂、詞不搭句。
做到以上還遠遠不夠,在寫作時,我們還應注意語法、句法的靈活使用。時態使用要恰當,主謂語要一致,代詞使用更要用心,什么時候用人稱代詞,什么時候用物主代詞,該怎樣正確地轉換人稱,很多學生有偷梁換柱的寫作誤點,這些都應在寫作的過程中盡量克服。最容易讓同學們忽略的還是我們平時不在意的標點符號。
寫作能全面反應學生的英語水平,它既能再現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能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初中英語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創新思維為出發點,而且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尤其要培養其寫作的技能。
修改,是寫作文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工序”,是提高作文質量的重要措施。有人說作文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這話一點不假。
作文寫好后,不要一味依賴老師去修改,主要還得靠自己。老師修改文章,一般只能指出文章得優缺點,即使對某些字句、段落甚至全篇作了修改,也只是為了給作者的修改作示范,不可能將作者的文章都詳細地修改。只有自己動腦思考,動手修改,才能切實提升文章的質量,提高自己的協作能力。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師修改不如學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課內作文,要養成習慣,無論寫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種思維過程,養成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生受益得。”
自己修改文章應從哪兒入手呢?
從整體到局部是初學寫作者常用的修改程序。整體,就是統領全篇得思想內容和結構。修改時,主要檢查中心是否明確,材料是否真實,段落、層次是否清晰,詳略安排是否得當等。局部時段落、字句等的修改。修改時,主要檢查標點使用是否正確,有沒有錯別字,詞語搭配是否恰當 ,句子表達是否準確,段落安排是否合理等。
用什么方法修改呢?
關鍵詞 英語閱讀 課文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目的,是在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可見,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閱讀是教師的教學之重。同時,通過分析目前的高考形勢,“閱讀贏則英語贏”也并不是夸大其詞,根據高考的英語考試大綱要求高考英語試題主要針對聽力、語言語法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這幾個方面進行考察,而在其中,閱讀能力占據卷面分值的50%,因此,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是贏得高考英語勝利的關鍵點。
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要穩步扎實的打好基礎,而不是急于通過各種考試各種練習的題海戰術來拔高閱讀水平,沒有一個牢固的根基無異于揠苗助長,這就需要教師把功夫下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務必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內容,不失時機的培養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把握好教材中的閱讀課文,對學生的閱讀速度的提高,語言材料整體框架的架構,作者觀點和文段寓意的理解都有好處。但是,在新編的高中英語教材中,文章內容廣泛繁雜,包括了中外文化習俗、世界名人傳記、體育競技比賽、飲食衛生習慣等,涉及很多背景知識和常識,篇幅長,陌生詞匯多,因此,很多學生感覺課文閱讀難度大,枯燥乏味。如何引導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較好的去閱讀課文,掌握課文是教師的重要任務也是訓練學生閱讀水平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對文章篇章結構的分析,引導學生掌握文章或段落的主旨句和關鍵句。這樣可以快速地理解文章大意,從而提高閱讀速度,對于有關文章內容和主旨的題目便會迎刃而解了。
要掌握段落的意思,首先要找好段落的主題句。例如,在外研社出版的“新標準”高中英語教材的第五冊,第四模塊Cultural Corner “The Meaning of Carnival”,文章的第一段是這樣的“Carnival today is an international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But how did it become so? To understand what carnival is all about, We need to look at the history of America and the meeting of two cultures―European and African. ”要引導學生關注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也就是要教給學生主題句的判斷技巧。第一句往往是該段落的主題句,而最后一句則在句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的作用。
在教給學生方法后,則要引導學生去概括段落的大意,同上例來說,第一段的段落大意是“Carnival today is an international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而通過該段落的最后一句我們可知,在接下來的兩段會講述“The history of American”和“The meeting of two cultures―European and African”。
其次,閱讀課文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對文章中中長難句的分析,利用不同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詞法和句法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碰到長句和陌生詞匯較多的句子時便不會不知所云而直接跳過,不僅影響閱讀心情,在做細節題的處理時也會無從下手。例如句子“For more two hundred years,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when the trade was finally stopped, millions of people were taken by force form their homes in Africa and transported to the New World to work as slaves.”面對類似于這樣的長句子,老師要引導學生去分析理解。分析這樣的句子,重點是找對句子的主謂賓,其他的都是修飾成分而已,如該句中的主謂賓便是“millions of people ,taken by force, transported to , New World”。
另外,分析這樣的句子還要注意句子中的固定短語搭配和關鍵詞語,如“for more than, the beginning of, millions of, be taken by, transport to, work as ,until, when, ”等等。
最后,當學生面對各種句子的理解都沒有問題,也會掌握段落和文章的主旨及大意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訓練他們的閱讀速度,并在速度能夠逐步提高的過程中還能掌握文章重點沒有大的閱讀障礙,那么,教師的閱讀教學基本上是成功的。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一方面要求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學生要采用各種方法,如略讀法、組讀法、跳讀法等方法在文章中找出關鍵和足夠的信息作出預測和選擇。快速閱讀能力的提高的前提是學生有扎實而穩固的基礎,語言基本功較為扎實。
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英語課文是功在平時,落實好學生基本功的重要方法,當然,教材課文可以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同時教師還應該注意指導學生利用好時間安排適合自己的閱讀訓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