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課余生活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對籃球情有獨鐘,經常抱著心愛的籃球去學校。每當下課的時候,就飛奔到樓下的球場上打球。后來,老師不讓我們帶球回校,我整天悶悶不樂。突然,我腦子閃出一個想法:讓其他能帶球的班找人幫我們拿著,這樣下課再拿球下去,上課時又讓別人拿著。放學回家,我馬上拿起球,學著球星帶球的動作練習,已記不清楚樓下的鄰居上來投訴過多少次了。因此我的“地面作戰”不得不停止,隨后我開辟了“對空作戰”的新天地。每天做完功課,我就學著投手的投籃動作向四周的墻壁扔,弄得雪白的墻壁和天花板印了數不清的黑乎乎的球引了。因為我愛籃球,所以也有崇拜的球星,在我的房間里,貼滿了球星的海報。
一次,我到球場打球,但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潑大雨。但是這并沒有使我離開場地,反而更增加了打球的興致。盡管雨水打濕了我的衣服和鞋子,盡管雨水弄濕了我的球,盡管雨水使地面容易打滑,我還是堅持在打。
這次的行動受到媽媽的批評,但也使我打進了籃球隊。有朝一日我的夢想一定成真——打進國家隊。
我不但是個籃球迷,也是一個書法愛好者。
也許你認為這籃球與書法一動一靜,反差那么大,根本風牛馬不相及,我能學好書法嗎?你可別小瞧我,我的書法也不亞于籃球。我師從一名曾榮獲全國書法大獎的老師。我每天寫15分鐘的書法是必做的功課,有時寫不好,我一坐下來就幾個小時。這時候,我凝神定氣,比打籃球更刻苦。有時候天氣炎熱,沒有空調,吹風扇又怕風弄亂宣紙,這時我便光著膀子寫,通常是汗流浹背。經過“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在老師的指導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寫得一手好字。
于水淼
我的課余生活快樂無處不在,充滿了歡聲笑語。
我的愛好是彈琴,現在每次彈琴我都特別入迷,像是被那美妙的琴聲攝走了魂似的。開始,我覺得彈琴很簡單,真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跳。剛剛開始學習就要進行通級準備。每天,老師就教我彈基本音,一個簡單的曲譜我一天要彈二十幾遍,當時覺得很枯燥,也很心煩,真想放棄不學算了,可是老師和媽媽一再鼓勵我。我堅持了下來,到了考級的時候,我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了考級證。這時我信心大增,老師每天教我三首短曲,我回家每首彈五遍,每次彈得都很刻苦,但我始終有一個信念:堅持就是勝利,我一定會堅持到底的。我現在已經考過了三級,我有決心考到十級,成為一位鋼琴師。
記得,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我住在外婆家,我和我表弟突然心血來潮想去釣魚。因為我外婆家在白塔湖邊,湖里的魚好多呵!我們把這個建議跟外公一說,沒想到外公竟然同意了。我和表弟興沖沖地拿了兩根釣魚桿就出發了……
到了湖邊,我不禁贊嘆道:白塔湖好美啊!湖水清澈的可以見底。湖面時而靜得出奇,像無數絢麗的星星令人絢目;時而靜中帶動,波浪像小圓暈似的向外一圈圈蕩漾開去……
首先,我和弟弟就把魚桿甩了下去。一分鐘過去了……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三十分鐘過去了……突然,表弟驚叫了起來:"記得我爸釣魚的時候,好像要在魚鉤上放蚯蚓……”還沒等他說完,我早就跑去拿鋤頭挖蚯蚓去了。
……
我的課余生活可以用豐富多彩來形容。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我會安安靜靜地畫畫或看書。爸爸媽媽陪著我的時候,我們會下下五子棋或是出去打打羽毛球。有很多小朋友的時候,我們會玩玩邁大步、捉迷藏……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學滑板。
有一天晚飯后,媽媽帶我出去散步,我看見很多小朋友在玩滑板,其中有比我大的哥哥姐姐,也有比我小的弟弟妹妹,他們都熟練地玩著滑板,我心里羨慕極了。回家后我叫媽媽把家里放了很久的滑板拿了出來。這個滑板是我姑姑很久以前送給我的,那時候我還小,媽媽一直沒讓我玩。
第二天媽媽帶我去練習滑板。我想先試一下,結果剛把腳放上去,就被搖搖晃晃的滑板給摔了下來,我就再也不敢上去了。媽媽鼓勵我說:“勇敢些!我跟著保護你,大膽地滑吧!”我就抓著媽媽的手慢慢地滑。經過了兩個晚上的練習,我終于可以熟練地滑滑板了。
這件事情讓我知道了:只要我們用心努力去做,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我們克服不了的困難。
臨盤采油廠勝利十七中小學三年級:孫奕彬
“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真好玩,又驚險又回味無窮。
“老鷹”先來第一計—調虎離山。它先是慢慢地走,然后猛的一下將“母雞”甩開,撲向驚慌失措的“小雞”,“小雞們”都尖叫起來,“母雞”急忙伸開雙臂跑過來掩護“小雞”們。“老鷹”一計不成,眼珠一轉又想出一個鬼主意。
它先假裝累了一動也不動,讓“小雞”們信以為真他真跑不動了,其實他在琢磨那只“小雞”好下手。可是聰明的“小雞”不上當都警覺地看著“老鷹”,突然“老鷹”縱身一躍,張開大大的翅膀向“小雞”們壓下來,“小雞”們都慌了手腳,很多“小雞”因為沒抓緊被甩了出去,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勇敢機智的”雞媽媽“從天而降,和老鷹展開了殊死搏斗。
“當當當”上課鈴響了,我們都念念不舍得離開了操場,課余生活中我最喜歡的游戲是“老鷹捉小雞”。她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使我們更加的團結。
解放路小學三年級:蘇欣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