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形體訓練的內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Status of Vocational College Hote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hysical Training Courses
HE Xia
(Guangdong Provincial Tourism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5)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hote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body workout status of an objective, in-dept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ysical teacher specialization, division-level team of young, teaching aid equipment not perfect, textbook and syllabus are not unified, single teaching conten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hysical training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faculty construction, appropriate teaching aids to increase physical training equipment, uniform syllabus, teaching content, so that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job market for teaching vocational schools reforms to build a convenient platform.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hote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hysical training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職業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形體訓練課開設狀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論文需要,在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查閱了酒店管理專業形體訓練教學內容,體育美學、舞蹈、芭蕾、體育測量與評價、體育科學研究教程、統計學等相關資料,下載有關論文32篇,并對資料采用卡片的方法進行整理概括和歸納分類,為本論文奠定理論基礎。
1.2.2 調查研究法
(1)訪問調查法。對肇慶職業技術學校、海南職業技術學校、廣東省旅游職業技術學校、湛江職業技術學校、廣西旅游職業技術學校、韶關旅游職業技術學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形體教師,以打電話、郵件、走訪的形式與形體教師交流,并對部分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學者進行了與本研究相關的討論。(2)問卷調查法。為了能較充分地了解學校形體訓練課的情況,結合本研究的目的,對廣東省旅游職業技術學校2010級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和幾所具有代表性的中職院校形體教師進行問卷調查, 問卷發放采用親自發放和電子郵件兩種形式。共計發放問卷162份,其中學生問卷150份,回收142份,回收率為94.7%,其中有效問卷140份;形體訓練教師問卷30份,回收27份,回收率為90%,其中有效問卷26份。
2 結果與分析
2.1 教學硬件分析
2.1.1 師資隊伍年輕化
通過對問卷的總結歸納,學校形體訓練教師的年齡25歲以下的占23%,26~35歲的占61%,36~45歲的占12%,46~55歲的占4%,56歲以上的占0%(見圖1),從教師年齡結構來看,35歲以下的占84%,教師隊伍年輕化突出,這與形體訓練課程的性質特點有直接的關系,不影響形體訓練課的教學質量。
圖1 教師年齡情況調查
2.1.2 形體教師專業化
調查得知:學校專業的形體教師占96%,非專業占4%,開設形體訓練課的學校有專業的舞蹈老師進行形體訓練教學,數據說明,形體訓練課有一批專業的形體訓練教師,這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形體訓練教學密切相連。
2.1.3 教學輔助器械不完善
教學設備和器械與前幾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完善,部分學校已經有專門的形體訓練房,在一些重點學校教育經費比較充足的情況下,已經配備專門的形體器械進行教學,個別學校除了有多間形體訓練房外,而且還有能力對學生進行男女分班教學,這樣就可以很好地針對男女生在不同的身體發育階段,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進行專業綜合素質的,但仍有大部分個別學校形體訓練課沒有形體訓練房。調查得知(如圖2),有70%的學校沒有相應的教學輔助器械,要鼓勵學校重視形體訓練課,完善教學設備和器械。
2.2 教學軟件分析
2.2.1 教材和教學大綱不統一
調查訪問得知,各學校沒有統一的教材和教學大綱,教師對形體訓練課現狀的反饋主要表現在:沒有教育部門統一規范的教學大綱、目標體系和教材,教師都是自行制定教材,教學內容等,稱之為“校本教材”――即教師根據自己對“形體訓練”的認識和理解,掌握的知識和自身能力,進而組合編寫出來的屬于自己特有的一套教材。
2.2.2 教學內容單一
目前形體訓練課仍沿用以前較老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在上課期間發現此教學內容已經與學生就業脫節,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教學內容亟待改革。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形體教師專業化
形體訓練教師隊伍由專業的舞蹈形體教師組成,她們的專業知識過硬,示范動作直觀優美,學生模仿積極性較高,興趣濃厚;教師的專業化,在增強授課方式的個性化及課程創新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
3.1.2 師資隊伍年輕化
形體訓練教師普遍比較年輕,她們思維活躍,知識新穎、精力充沛、引領時尚、對新事物有較強的敏感度和接受力,青年教師們的活力與創新能夠給學生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教師隊伍充滿激情,教師發展潛力較大,不足之處是教學經驗相對缺乏。
3.1.3 教學輔助器械不完善
形體訓練課在塑造、糾正學生身體體態時,除了專門的動作訓練外,還需要啞鈴、拉力器等器材進行輔助訓練,以使學生具備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體態。
3.1.4 教材和教學大綱不統一、教學內容單一
目前各學校使用的形體訓練教材較亂,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和目標體系,教學內容單一,與市場沒有緊密銜接。
3.2 建議
(1)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形體訓練課教學是一項很有教育意義的工作,重視形體訓練課教學,可以提高我國酒店服務質量,加快旅游產業與國際旅游接軌的步伐。(2)青春期正是學生個性品質形成的關鍵階段,建議適當增加形體訓練的教學輔助器械,有利于學生塑造健美的形體和提高對形體訓練課的興趣。(3)目前形體訓練課的有關問題已經引起了相關教育部門的重視,建議能夠學大綱,豐富教學內容,使之與就業市場緊密結合,為中職學校的教學改革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孫婷.高職高專開設形體訓練課教學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0(4).
[2] 蘆特.對高等學校形體課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報,2006(7).
【關鍵詞】舞蹈訓練;形體訓練
中圖分類號:J7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7-0156-01
舞蹈訓練離不開形體的訓練,通過合理的形體訓練,舞蹈者會達到身體形態的優化。身體優雅,舉止得體,這都是積極形體訓練的外延表現。在學習中,學生應充分重視形體訓練對于舞蹈學習的重要性。教學者要設計科學的訓練手段,組織學生提高身體的控制能力,達到美學效果。學員要刻苦訓練,規范練習,堅持做到形體訓練自覺性、優美性、實用性。一旦形體訓練達到既定目標,相應舞蹈水平一定會提高,隨之而來,舞蹈者本身的綜合素質,氣質面貌,舞蹈感覺都會上升一個層次。
一、舞蹈訓練中形體訓練的目標
(一)提高身體素質。舞蹈訓練對于身體耐力的要求很高,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對于大強度的舞蹈訓練是無法完成的。而在形體訓練中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這一目標,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
(二)身體姿態和外在氣質的提升。通過形體訓練,學生們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外在美的流露,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而且審美意識也會逐漸增強。
(三)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長期的堅持訓練,會促使學生們堅強意志品質的形成,在訓練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通過克服困難的過程,培養了內在的優良品質。
(四)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舞蹈訓練培養美感,形體訓練是形成美感的直接表現形式。堅持訓練就等于一直受美的熏陶,所以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會積極向上,樂觀自信。
二、舞蹈訓練中形體訓練的意義
形體訓練的組成內容包括體形和姿態的訓練。舞蹈者完美的體形是長年累月堅持鍛煉和保持的結果,它可以向人們展示外在的形象美。堅持形體訓練的學生,必定氣質優雅,體態標準,舉止大方。長期的訓練勢必要付出很多艱辛,這對于學員的意志品質起到了考驗,只有經受住考驗的學員,他們才會變得堅強、自信、有擔當。舞蹈是一門知識豐富的藝術學科,通過形體訓練的學習,提高了的學生綜合素質,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和眼界,大大加深了學生對于舞蹈的理解和悟性。形體訓練是舞蹈學習的基本功,堅持不懈地科學訓練,是學生能否在舞蹈領域取得建樹的根本基礎。
三、提高舞蹈訓練中形體訓練的可行性方法
(一)提高形體訓練的設備投入。良好的訓練場地和充足的設施是舞蹈練的保障。場地要足夠安全明亮,衛生整潔,這是學員能否積極訓練的基礎。訓練離不開音樂的使用,適時更新多媒體教學設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形體訓練要依據因材施教原則。每一個舞蹈學習的學生先天條件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舞蹈教師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生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和了解,從而為學生設計不同的訓練目標。舞蹈教師要善于觀察,合理靈活地把握學生心理,做好科學的訓練指導,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良性提高訓練效果。
(三)形體訓練要依據循序漸進原則。形體訓練中,切不可盲目加快訓練節奏。訓練內容要貼合學生實際需求,強調規范,由易到難逐漸加深訓練內容。舞蹈教師要把握住循序漸進的原則,形體訓練的提高是需要點滴積累的,這是慢功夫。教師在訓練中可以采取一些新型的訓練方法,讓訓練不再枯燥乏味。學生訓練信心和專注度提高了,訓練效率也會相應提高。
(四)提高舞蹈教師的訓練指導能力。舞蹈教師的訓練能力是學生能否提高形體訓練水平的關鍵。教師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既能準確清晰地講解形體訓練的理論知識,又能根據教學內容,面對學生做好動作的示范指導。良好的訓練需要興趣的激發,興趣可以促發訓練的持久高效進行。無疑,舞蹈教師的訓練指導能力是學生訓練的保障,教師能力越強,水平越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越濃厚,訓練效果就會顯著提高。
(五)形體訓練的科學性和系統性。人體機能和構造是具有生物規律的,形體訓練要把握好這一規律。學生的柔韌性、靈敏性、協調性、力量性各不相同,舞蹈教師在訓練中一定要利用好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相關知識,科學地指導和訓練學生??茖W的訓練手段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可能會造成運動的損傷和訓練效果的停滯不前。形體訓練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要相輔相成,二者和諧同步不脫節。根據學生的不同身體素質協調一致地系統性訓練形體,使學生形體訓練更富有表現力,拓展學生的訓練技巧和訓練水平,從而促進舞蹈訓練水平的總體上升。
總之,舞蹈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形體訓練的重要性,科學合理地制定和實現目標,利用有效的訓練手段豐富和提高訓練水平,提升自身舞蹈能力,實現舞蹈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1教學硬件分析
1.1.1師資隊伍年輕化通過對問卷的總結歸納,學校形體訓練教師的年齡25歲以下的占23%,26~35歲的占61%,36~45歲的占12%,46~55歲的占4%,56歲以上的占0%(見圖1),從教師年齡結構來看,35歲以下的占84%,教師隊伍年輕化突出,這與形體訓練課程的性質特點有直接的關系,不影響形體訓練課的教學質量。
1.1.2形體教師專業化調查得知:學校專業的形體教師占96%,非專業占4%,開設形體訓練課的學校有專業的舞蹈老師進行形體訓練教學,數據說明,形體訓練課有一批專業的形體訓練教師,這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形體訓練教學密切相連。
1.1.3教學輔助器械不完善教學設備和器械與前幾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完善,部分學校已經有專門的形體訓練房,在一些重點學校教育經費比較充足的情況下,已經配備專門的形體器械進行教學,個別學校除了有多間形體訓練房外,而且還有能力對學生進行男女分班教學,這樣就可以很好地針對男女生在不同的身體發育階段,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進行專業綜合素質的,但仍有大部分個別學校形體訓練課沒有形體訓練房。調查得知(如圖2),有70%的學校沒有相應的教學輔助器械,要鼓勵學校重視形體訓練課,完善教學設備和器械。
1.2教學軟件分析
1.2.1教材和教學大綱不統一調查訪問得知,各學校沒有統一的教材和教學大綱,教師對形體訓練課現狀的反饋主要表現在:沒有教育部門統一規范的教學大綱、目標體系和教材,教師都是自行制定教材,教學內容等,稱之為“校本教材”——即教師根據自己對“形體訓練”的認識和理解,掌握的知識和自身能力,進而組合編寫出來的屬于自己特有的一套教材。1.2.2教學內容單一目前形體訓練課仍沿用以前較老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在上課期間發現此教學內容已經與學生就業脫節,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教學內容亟待改革。
2結論與建議
2.1結論
2.1.1形體教師專業化形體訓練教師隊伍由專業的舞蹈形體教師組成,她們的專業知識過硬,示范動作直觀優美,學生模仿積極性較高,興趣濃厚;教師的專業化,在增強授課方式的個性化及課程創新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
2.1.2師資隊伍年輕化形體訓練教師普遍比較年輕,她們思維活躍,知識新穎、精力充沛、引領時尚、對新事物有較強的敏感度和接受力,青年教師們的活力與創新能夠給學生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教師隊伍充滿激情,教師發展潛力較大,不足之處是教學經驗相對缺乏。
2.1.3教學輔助器械不完善形體訓練課在塑造、糾正學生身體體態時,除了專門的動作訓練外,還需要啞鈴、拉力器等器材進行輔助訓練,以使學生具備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體態。2.1.4教材和教學大綱不統一、教學內容單一目前各學校使用的形體訓練教材較亂,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和目標體系,教學內容單一,與市場沒有緊密銜接。
2.2建議
【關鍵詞】 高校女生;形體訓練;氣質
1.前言
形體訓練是以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為基礎,以塑造人的優美形態并具有鑒賞美、表現美的能力為目的,以舞蹈基本功訓練的內容和方法為主要手段,借鑒舞蹈、藝術體操、健美操等動作,并輔以合適的音樂而進行的一種身體練習。通過形體訓練能使學生改變動作的原始狀態,提高肌體的柔韌性與靈活性,增強可塑性和形態美,形成良好的坐姿、站姿和走姿以及良好的綜合素質。
2.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宜賓學院2010級女生
2.2 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2.2.2 比較分析法
2.2.3 邏輯推理法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對形體美的認識:形體的美化就是對人們進行美育教育、形體塑造、優雅氣質培養的一個身心培育過程一般來說形體美包括體型美、姿態美和氣質美三個方面。
3.1.1 體形美:人體形態的協調優美,主要體現在軀體的左右對稱,四肢的長短均衡上。通俗的講就是人的整體指數(身高、體重)和人體各部分合理適當的比例關系(如身高、腿長、三圍等等)。
3.1.2 姿態美:姿態美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它不僅本身就是美的造型,而且可以彌補體形上的某些不足姿態美著重反映在站姿、坐姿、走姿以及舉手投足之間的動作上。
3.1.3 氣質美:氣質通常指人的典型而穩定的個性特征、風格和氣度,它是人內在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通過外在的身體動作和語言進行展現,是內在美的一種自然、真實的流露。
3.2 目前高校形體訓練現狀
3.2.1 宣傳不夠,學生缺乏對形體訓練的了解:雖然目前有不少的學校在體育教學中,在全校的選修課開設中,在課余閑暇時間,都在進行一些形體方面的練習,但由于宣傳不夠,使參加的學生數量不多,傳播不廣,使學生對其運動的了解太少,影響了學生參與和對其運動的理解。
3.2.2 教學內容較為單一,教材不統一:形體教學要實現預期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形體教學內容的選擇,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在形體教學內容選擇上遵循教育性、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以健美練習、姿態練習、協調練習為教學基本內容,立足于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才能適應普通學生的學習需求。
3.2.3 教學設施不足:由于各個學校的辦學能力和所能承受的經費能力不同,再加上不斷的擴大招生,教學設備和器材一時難以補充完善,導致教學設施匱乏、簡陋。教學場地設備方面的問題是急需被重視和解決的一個問題,這是形體課開設的教學硬件需求。
3.3 高校女生進行形體訓練的意義
3.3.1 形體訓練能夠增強體質,同時改善不良形體,培養正確儀態:形體練習動作豐富多樣,對身體有全面性影響。通過形體訓練,可以提高學生有氧代謝能力以及心血管呼吸機能,對提高身體素質有重要作用。
3.3.2 形體訓練可以培養高雅的氣質和風度:氣質是人的個性特征之一,主要表現在情緒發生的快慢、強弱、表現得隱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方面。形體訓練本身包括人的精神、氣質、風度的培養,人們在訓練中把住精、氣、神,就會逐漸形成一種高雅的氣質和風度。
3.3.3 形體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毅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形體訓練是一種持之以恒的鍛煉手段,要想達到形體美的要求,則必須堅持訓練。而這整個教學過程,就是鍛煉學生克服困難、培養堅韌不拔精神的過程。
3.4 高校女生形體訓練的基本內容
3.4.1 身體姿態練習
3.4.1.1 基本身體姿態練習:首先應明確正確的基本身體姿態: 頸部伸直,下頒微收,沉肩挺胸,直背立腰,收腹收臀,收緊腿部肌肉,身體挺拔。以及芭蕾的七位手練習以及地面的控腿、舉腿、踢腿練習等。
3.4.1.2 扶把桿基本練習:單、雙手扶把桿練習起踵、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劃圈等,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態,增強腿部的力量,提高腰腹的控制能力。
3.4.2 身體素質練習
3.4.2.1 柔韌性練習:肩、腰、腿的柔韌性好,是提高動作幅度與美度的基礎,這些練習主要有壓肩練習、手臂大繞環、單手扶把桿、借助把桿做前、側、后的壓腿和舉腿練習等。
3.4.2.2 協調性練習:進行基本步伐和舞步組合練習,如擺臂組合、姿態組合、變換步組合、舞姿組合、華爾茲組合等。在基本姿態練習的基礎上,將各部位的練習方法,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串聯和組合,除要求動作正確性外,還要求學生動作優美,有韻律感和節奏感,達到改善肌體健美目的。
4.結論與建議
4.1 樹立正確的“形體美”觀念:只有在體形好和自然美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的形體訓練,達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和諧統一,才是科學意義上的“形體美”。
4.2 科學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選擇,創編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強的、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4.3 加強宣傳,培養興趣:加強形體訓練及形體訓練對于女大學生身體姿態、氣質、就業等方面積極的促進和培育作用的宣傳,使學生能認識到形體訓練對于自身素質的培育和提高有著怎樣健康積極的效應,提高學生對形體訓練的認識,培養興趣,從而積極投身于形體訓練活動中。
4.4 完善形體訓練教學設施:對教學器材、設備不夠完備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組織資金,增加專項投入,做好形體訓練的場館設施建設。
參考文獻
[1] 宋瑞玲 牛錫錚.形體教學的內容與方法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石家莊050091)
[2] 王玉英.女大學生形體美的塑造[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0,(16):53-55.
[3] 李金平 影響女大學生形體訓練因素之分析 寧波大紅鷹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寧波315175
[4] 苑高興.大學生形體美的培養與訓練[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2003,(4):132-135
【關鍵詞】形體訓練 素質教育 健康體魄
中職教育一直以就業為基本導向,中職學校的學生經過三五年的學習,將直接步入社會,參加工作,而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重視員工素質和形象。作為中職學校藝術類專業重要課程的形體訓練,對塑形健體,提升氣質,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從形體訓練課程的教學現狀來看,學生學習興趣不大,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本文就對中職學生形體訓練教學進行初步的探討,為改進形體訓練教學提供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形體訓練的意義和作用
形體訓練是通過科學的方法塑造形體美的訓練,它的特殊功能在于能使鍛煉者根據自己的形體,按健美標準改變自己的體型,并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顯著成效。從而提高學生的個人形象和培養優雅氣質,是中職學校中一門重要的課程。
形體訓練能夠保持人體各部分之間比例的協調,塑造優美的線條;能規范基本行、立、坐、臥的姿態,預防和矯正骨骼畸型;形體訓練還能鍛煉人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從而增強人體器官的機能和體質;此外,形體訓練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高雅的氣質和良好的風度,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審美觀。
二.在中職學校開展形體訓練課程的必要性
1.形體訓練是基礎性課程
它是為讓學生獲得端正的身體姿態、優美的身體線條、良好的身體素質而進行的肢體練習,是以健康、健美和提高藝術涵養與氣質為目的藝術教學。形體訓練課程已在各個高校普及并迅速發展起來,對即將踏出校門走上工作崗位的中職學生來講,擁有良好的姿態以及高雅的氣質和風度是他們求職、適應社會競爭、獲得發展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因此,在中職學校根據新課程要求進行形體訓練課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2.形體訓練是學生身體健康的客觀需要
中職學生正值青春發育期,體形調整和塑造的關鍵時期,目前來看青少年中肥胖身體比例不協調人群居多,學生行立坐臥時精神狀態不佳,更有甚者彎腰駝背、骨骼畸形。然而家長和學生僅僅注重減肥,買營養品,買廣告器械,卻忽視了最健康和科學的運動方法--形體訓練。此時如果能進行持之以恒、科學規范的形體訓練,不但能糾正和改善因長期不正確的學習生活習慣引起的各種不良生理缺陷和骨骼畸形,還可以達到美化形體、提升涵養和氣質的效果。
3.形體美的塑造是中職學生愛美的主觀需要
十五六歲的她們對于美的需求是迫切的,然而由于身心發展的不成熟,她們對美的追求有時也是盲從和不切實際的。這時就需要對她們進行科學的引導和教育,開展形體訓練課程能夠讓學生學到一種系統地塑造自身形體美的方法,從而借助于對內在美的追求,來滿足他們的審美需要。
4.形體訓練課程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長期以來,我們國家一直在大力提倡和開展素質教育,形體訓練屬于藝術類課程的范疇,具有體育和舞蹈的雙重特性,訓練動作既蘊含了舞蹈的抒情性和表現性,又兼具體育鍛煉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同時形體訓練也具有音樂的韻律性和節奏性,可以說形體訓練不是單純的體育運動,更是藝術的表演與享受。
三.中職學校形體訓練教學中存在問題分析
1.教學目標偏失,學生概念模糊不清。
形體訓練教學的初衷不是為舞蹈和表演等藝術學習做鋪墊,而是旨在培養學生健美的體態和高雅的氣質,激發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提高學生的藝術涵養。中職學生對形體訓練的概念模糊,知識匱乏,意義理解不到位。有學生單純把形體訓練作為減肥的手段,卻忽視了言談舉止、儀表體態的鍛煉;也有學生認為形體訓練的目標就是借助健身器材來強健骨骼、鍛煉肌肉、甩掉贅肉;而更多學生則是注重學習,對形體訓練不屑一顧,等等。
2.教學內容單調乏味,教學方式缺乏靈活性。
社會文化發展的多元化趨勢要求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注入新的元素,舞蹈、健身操、瑜伽訓練等都可以作為形體訓練的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傳統形體訓練教學往往缺乏教與學之間的互動練習,不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現代教學應將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觀看,參加各類表演和比賽的平臺,加強學生之間交流,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和審美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3.中職學校對形體訓練的支持力度不夠。
在中等職業學校中,并不是所有的專業都開設了形體訓練課,大部分學校的師資配備不全,場地設置條件有限,資金投入也嚴重不足。形體教學既沒有作為必修課列入教學大綱,也不作為選修課記學時修學分,而是僅僅作為一項課外活動項目,憑個人興趣愛好自主報名參加。所以說系統的形體訓練在相當多的中職院校教學中還存在空白。
4.學生底子差,形體訓練中教學壓力大。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由于學生自身的差異性,多數學生節奏感差、動作綿軟無力;身體笨拙,動作僵硬;動作不到位、缺乏表現力。這些問題尤其在沒有任何舞蹈基礎的學生中更為常見,有時問題還會多項并存。由于形體訓練不是機械動作技能的模仿,所以不能生硬地對照教材做動作,我們的目標是真正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對于每一位形體訓練教師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五.中職學校形體訓練教學創新路徑
1.豐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習興趣的形成有賴于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多樣性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應盡可能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補充一些舞蹈、瑜伽、表演訓練等,并鼓勵學生組織和參加一些表演和比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藝術美感和審美意識。此外將多媒體網絡教學引入理論學習和訓練教學,對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也很有幫助。
2.合理利用教材,注重教學的層次性
教學內容的選擇對實現形體訓練的預期目標很重要。在傳統教學中,由于教材內容的局限和訓練模式的單一,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收效甚微,因此,當務之急要加快形體訓練教材的開發,教材盡可能和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相貼近,教師在選擇教材和編排訓練內容時,要綜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訓練內容進行針對性調整。教學內容要有層次性指的是要明確各項訓練內容的訓練目的,分層次分課時教學。
3.拓展形體訓練的延伸性,轉變考核思路
將形體訓練與營養健康學、體育健身、舞蹈、表演、禮儀等相關科目聯系起來,讓學生在相關科目學習中體會形體訓練帶來的益處,培養良好的形體意識。在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中,可讓學生自己自由選擇感興趣的考核項目,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學之間也可相互考核共同探討訓練成效,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主性;也鼓勵將學生組織的活動或參加的比賽作為考核內容,以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蔡繼云,楊紹清,亢瑾,劉玉海.形體訓練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
[2]龐世俊,白漢剛,王輝.以職業能力為基準的歐盟職業資格框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