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長征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引言
1999年6月3日,中國證監會取消發行b股企業的所有制限制和預選制;
2000年4月,中國證監會宣布,發行境內外資股的公司在具備了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申請公募增發;
2000年11月底,中國證監會規定,“經中國證監會核準,b股公司外資發起人股,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后,可以在b股市場上流通;外資非發起人股可以直接在b股市場上流通”;
200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了促進b股市場活躍的五大措施,即通過推行b股無形席位,提高交易效率;全面開通b股實時成交回報;調整b股交易結算費用,降低交易成本;縮小申報價位的最小變動單位,提高成交率;改進信息,強化b股市場信息與宣傳;
2001年2月底,b股市場開始向境內居民開放,管理層把振興b股市場推向了一個,b股市場也因此成了股市里最熱門的話題,投資者們心目中最耀眼的明星……。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環境和國際收支環境的逐步變化,b股市場不僅原有的市場功能逐步退化,而且,其制度缺陷日益突出,它對于我國證券市場自身市場化、規范化和國際化的發展目標也構成一定的障礙。但在中國即將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國股票市場最終要走上國際化的道路,最終要對外國資本和外國投資者開放。于是就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b股市場產生了上面這一系列的重大舉措。其實b股市場的這一系列方針事實上是a股市場的指路器,因為從b股市場和a股市場的規模融資能力間的差異看,a股市場的改革無疑是重中之重。此時對a、b股市場關系的研究不僅能讓我們看清楚管理層實施上面這些政策的意義,還能使我們對未來的政策走向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本文將采用協整和格蘭特因果檢驗的方法考察a、b股市場的長期以及短期的關系,并以此分析上面所說的這些問題。
2 模型簡介
協整(co-integration)最初由grangrr于1981年提出概念性設想,后由eope與gamger一道于1987年提出嚴謹的定理證明及具體的可操作框架,從而開拓了當代經濟計量學中的又一嶄新分支。近年來,協整理論尤其是ecm(error correction models)不僅引起世界學術界的廣泛興趣,并得到迅速發展和完善,而且更被廣泛應用于經濟建模和金融序列預測等各個實踐領域,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它的提出為在兩個或多個非平穩變量尋找均衡關系以及用存在協整關系的變量建立誤差修正模型奠定了理論基礎。協整分析方法包括三個步驟:①單位根檢驗;③協整檢驗;③如果存在協整向量,就可以利用ecm來表述。
第一步必須檢驗被分析序列是否平穩,進而再判別其協整性。判別的常用方法是單位根檢驗中的adf(augmented inckcy-fuller)檢驗,通常對序列adf檢驗的一般形式為:
其中:p為使誤差項……成為白噪聲所必須的滯后項;原假設h0為:……=0,如果接受原假設則表明該序列為非平穩的,如果拒絕則表明為平穩序列。分別對原序列和其一階差分序列進行adf檢驗可以判定該序列是否存在單位根。
如果序列都是非平穩的,而且它們是同階差分平穩,那么我們就可以進行第二步協整檢驗。關于協整的檢驗和估計具有許多具體的技術模型,如eg兩步法、johansen極大似然法、bayes方法等。本文將采用johansen提出的一種在var系統下用極大似然估計來檢驗變量的協整關系,即johansen協整檢驗。利用這一方法可以對系統中所有獨立的同積關系作總體分析,并且不事先假定系統中同積關系的個數,也無需確定對哪一個變量作規范。
經上面的檢驗,如果存在協整關系,則可以用ecm模型對短期波動和長期均衡進行直接的描述,其形式如下(本文只研究兩變量模型):
其中,(yt-1-λxt-1)為協整方程。這樣我們就可以用x和y的過去的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長期關系來解釋y或x現在的變化。
如果在第二步中不存在協整關系,則表示序列之間不存在長期均衡關系,那么用ecm就不合適了,只有用格蘭特(granger)因果檢驗來檢驗其因果關系和短期關系。格蘭特因果檢驗是指:在序列x和y消除了趨勢之后,如果利用過去的x和y的值一起對y進行預測時,比單用y的過去值預測的效果更好的話,序列x和y存在因果關系,這種關系稱作格蘭特因果檢驗,它的形式如下:
如果拒絕ai=0,則y為x的格蘭特因果解釋,同樣若拒絕ξ=0,則x為y的格蘭特因果解釋。這里本文用f檢驗來檢驗。
3對我國a、b股市場關系的檢驗
3.1 樣本描述
第一只b股��真空b股于1992年2月在上交所成功發行,同年深南玻b在深交所發行,意味著國內b股市場正式成立。但直到1995年11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才討論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上市外資股的規定》,我國第一部全國性b股法規才正式誕生,這一法規對于申請b股發行的企業應具備的條件以及能夠參與b股市場交易的投資者的身份進行了規定,1996年該法規的實施細則,從此b股市場有了一個整體的框架。
另外,由于我國股票市場分為滬市和深市兩個市場,但實際上兩者有著很強的相關性,其特征也基本相似,因此為了簡便起見,本文以滬市作為研究對象。
綜合上述兩上原因,本文選取了1996年1月3日至2001年1月1日的上證a股指數(shaclose)和上證b股指數(shbclose)的回收盤價做為研究對象,共計1237個交易日。
3.2單位根檢驗
首先用含有常數項但不含時間趨勢項的adf檢驗對shaclose和shbclose進行單位報檢驗,結果見表1。
表1adf檢驗結果
變量 adf值 5%臨界值 1%臨界值 結論
shaclose -1.1948 -2.8646 -3.4891 接受h0,不平衡
d(shaclose) -13.8023 -2.8647 -3.4892 拒絕h0,平衡
shbclose -0.5908 -2.8646 -3.4891 接受h0,不平衡
d(shbclose) -15.2268 -2.8647 -3.4892 拒絕h0,平衡
由結果可知道,shaclose和shbclose均為一階差分平穩變量,即同為i(l)過程,因此可以進行協整檢驗。
3.3協整檢驗
如前所述,本文采用johansen協整檢驗的方法進行檢驗,結果見表2。
表2協整關系檢驗
特征值 似然比 5%顯著水平 1%顯著水平 協整關系
0.0041 5.3675 15.41 20.04 沒有
0.0008 0.8310 3.76 6.65 至多1個
檢驗結果表明:在任何顯著水平我們都無法拒絕原假設,接受備擇假設,也就是說在樣本區間內我國上證a股指數與b股指數之間不存在長期均衡關系。
3.4格蘭特因果檢驗
根據前面介紹的方程進行回歸,算f統計量,其結果如表3。
表3格蘭特因果檢驗
零假設 f統計量 p值
shbclose不是shaclose的格蘭特因果解釋 1.1645 0.3247
shaclose不是shbclose的格蘭特因果解釋 1.1172 0.3182
根據上表我們可以推斷在樣本區間內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之間不存在格蘭特因果關系。
3.5 分段檢驗
從上面的各項檢驗中我們發現在我們檢驗的區間內,a股市場與b股市場基本上不存在任何短期或者長期的關系。但是我們觀察到在1998年到1999年間b股市場曾有一段長時間的低迷,而且b股市場的振興之路也可以說是從1999年6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出《關于企業發行b股有關問題的通知》開始的。因此我們試著把樣本區間分為兩段:1996年1月1日到1999年7月1日、1999年7月1回到2001年2月21日。再重新做以上的檢驗,結果見表4、表5。
表4分區間協整檢驗
特征值 似然比 5%顯著水平 1%顯著水平 協整關系
0.0068 4.7080 15.41 20.04 沒有(1)
0.0007 0.5563 3.76 6.65 至多1個(1)
0.0187 9.7138 15.41 20.04 沒有(2)
0.0096 3.2942 3.76 6.65 至多1個(2)
表5分區間格蘭特因果檢驗
零假設 f統計量 p值
shbclose不是shaclose的格蘭特因果解釋 1.5586 0.1695
shaclose不是shbclose的格蘭特因果解釋 0.9545 0.4450
shbclose不是shaclose的格蘭特因果解釋 1.4392 0.2097
shaclose不是shbclose的格蘭特因果解釋 1.2216 0.2986
由上面的檢驗結果知:在兩區間內a股市場與b股市場從總體上來說仍然不存在任何長期或者短期的關系。但在進行格蘭特因果檢驗時我們發現在后一區間內雖然總體f檢驗不顯著,但shbclose(-5)在解釋shaclose時其系數顯著不為0,因此我們對shaclose與shbclose(-5)再進行一次協整檢驗,結果如表6。
表6shaclose與shbclose(-5)的協整關系檢驗
特征值 似然比 5%顯著水平 1%顯著水平 協整關系
0.0531 17.7835 15.41 20.04 沒有
0.0049 1.4758 3.76 6.65 至多1個
從表6的結果中我們發現上證a股指數與滯后五天的b股指數之間存在一個協整向量,其方程為:shaclose=1166.24+13.643xshbclose(-5)
由此我們可以寫出它們的ecm形式:
4結論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在1999年7月以前,滬市a股與b股市場之間不存在任何長期或者短期的均衡關系。這主要是由于b股市場容量狹小,上市公司雖然經過規范,其信息披露水平提高,但仍達不到國際投資者的要求,再加上上市公司質量等問題,國際投資者逐漸退出b股市場,使b股市場二級市場日漸低迷。而1998年、1999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更使各大境外證券基金紛紛減持包括b股在內的亞洲股票,使b股市場進一步走低。這一系列的原因使b股市場應有的或原先設計者所預期的市場功能到此已基本喪失。
一、股票是一種投資,賭博僅僅是一種消費。無論是買彩票還是進入什么樣的賭局,實際上消費者只是選擇了一項精神消費,獲得了一種對獎金和籌碼的夢想體驗,衡量這種消費的價值,跟是否“中獎”或贏了賭局關系不大,因為選擇這種消費的人,反而會把“中獎”當意外,“不中獎”是應該的。買股票則完全不同,你至少需要關注你買的公司屬于什么行業,是否盈利,有無分紅等等。
二、賭場和股票交易所的盈利模式不同。賭場的盈利來自與“賭徒”的直接對賭,絕大部分的賭場游戲規則令參與者所得的派彩期望值低于1(賭場對賭徒具有優勢),因此長遠來說只有賭場的東主才會贏錢,形成龐大的超額利潤。很多賭場為了吸引“客戶”,甚至提供價格超低的酒店,免費的餐飲、交通和歌舞表演等服務,并且24小時營業,以刺激“賭徒”的欲望和“即興消費”。
股票交易所則是一個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平臺機構,它的運營費用來自券商定時繳納的會員費、席位費、開戶費等等,各家機構投資者在使用證券交易所內的設施時,要所繳納一定的費用,這是維持交易所運行的保障。交易所并不是以刺激股民的“交易情緒”,以及激發貪婪和欲望為目的,而是更多的給市場以理性。就算是證券公司等,也主要是靠經紀業務,而不是靠股民的虧損。
三、賭博主要靠運氣,股市主要靠技術。這一點最具爭議,很多人肯定認為賭博也是靠技術,股市也得靠運氣,實際上這只是一種似是而非的主觀感覺,并不符合客觀邏輯。大部分賭博都等同于拿籌碼押注,是靠抽到的牌或擲出的色子決定輸贏,且時間無法由參與者掌控。你不可能在賭場押注一個賭局之后,等上好幾年,但如果你買了一只股票,你可以持有一天,也可以持有有五年。也就是說,在賭場,留給你回旋的余地幾乎沒有,下注前幾乎沒有思考余地。
我國證券市場成立迄今已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股票市場的大規模發展為上市公司進行外源股權融資創造了極其重要的場所。
在成熟市場上,企業融資存在“啄食次序”(pecking-order),即相對于外源融資,企業更偏向于內源融資,相對于股票的權益融資,企業會更偏向于債權融資。而在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順序依次為:內源融資,股權融資,債權融資[1]。對照西方融資順序理論,內外源融資偏好是一致的,在股權和債權的融資順序上并不適用。針對我國融資市場出現的股權融資偏好,本文將對融資成本進行計算分析,試圖說明融資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現狀
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是建立在股票公開發行和交易基礎上的。從廣義上來講,它包括股票融資和直接接受投資的融資;從狹義而言,就是股票融資。本文使用的是狹義上的概念,即指上市公司為融通資金而進行股票發行和交易的行為,具體包括初始股權融資(首次公開發行)和后續股權融資(配股和增發)。
中國企業上市之前有著極其強烈的沖動去謀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成功上市;上市之后在再融資方式的選擇上,往往不顧一切地選擇配股或增發等股權融資方式,以致形成所謂的上市公司集中性的“配股熱”或“增發熱”;大多數上市公司一方面保持很低的資產負債率,而另一方面目前1000多家上市公司幾乎沒有任何一家會主動放棄其利用再次發行股票融資的機會。我們將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上述特征稱為股權融資偏好。
這是與國外成熟融資市場的“啄食次序”所不同的,我國企業在外源融資時,表現出強烈的股權融資欲望和行動。自1990年股市成立,市場規模不斷擴大。1990年,我國上市公司只有10家,到2004年已達1377家;1991年,我國股票籌資額只有5億元,2004年達到1510.94億元,企業對公開發行股票的愿望仍然十分強烈,對上市資格和上市后股權融資資格的爭奪一直沒有停止過。從1991年-2004年我國企業債券與股票融資額(見表1)的比較中可以看到,股權融資的金額遠遠高于債資。
表11996—2004年我國企業債權與股權融資額的比較(億元)
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債權融資268.92255.23147.89158.283147325358327
股權融資425.081293.82447.04556.261389.09604.50698.95988.161510.94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鑒2005年》整理計算
二.股權融資成本構成
股權融資的成本包括兩大類: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顯性成本是指在融資初期確定或預計要支付以貨幣度量的費用;隱性成本是指非貨幣度量費用或由于各種不確定性的存在可能發生的費用。
㈠顯性成本
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的顯性部分是股權融資的資本成本,包括籌資費用和資金占用費用。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KS=t*D/P(1-F0)+G
(其中,KS股權融資資本成本;t平均股利支付率;D公司盈利水平;P股票發行價格;F0融資費用率;G股利增長率)
⒈股利報酬率t*D/P
股利報酬率=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每股收益/每股市價)*(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1/市盈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我國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并提取利潤的5-10%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之后,經股東會議,可以提取任意公積金。因此,普通股每股可分配股利最多為每股收益的85%。根據近幾年的平均市盈率可計算得股利報酬率最大值的變動情況(深市數據)(見表2)。
表21996—2004年股利報酬率最大值變動情況(深市數據)
年度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平均市盈率(倍)35.4239.8630.5936.3056.0439.7936.9736.1924.63
股利報酬率最大值(%)2.402.132.782.341.522.142.302.353.45
數據來源:《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場統計年鑒(2004年)》
從表2中可以看出,由于證監會對現金分紅做了有關規定(《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證監會,2001年3月28日),從2001年起,股利報酬率呈上漲趨勢,2004年的股利報酬率最高為3.45%。
⒉股利融資交易費用F0
從申請上市到公開發行股票的過程中有許多工作,如策劃、改制、評估、審計、公證、準備上市文件和股票承銷等都是交由中介機構的。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發行費用在1.5-3%之間。從目前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情況看,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發行交易費用大約在4%左右。
⒊股利增長率G
我國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原國有企業改造上市的,但公司上市之后沒有轉換經營機制,造成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大多不理想,普遍存在“一年優,二年平,三年虧”的現象,上市公司成長性差,因此股利支付增長率不高[2]。據統計,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往往隨著上市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惡化,1997-2001年深滬兩市A股股利平均增長率是-1.45%和-13.26%,可以看出整體股利出現負增長。證監會對股利發放的要求出臺后,發放的公司家數有所增長,但數量沒有改觀,基本保持不變。
將當前值帶入KS=t*D/P(1-F0)+G
則股權融資顯性成本KS=3.45%/(1-4%)+0%=3.59%
㈡隱性成本
在我國,由于市場經濟體制的漸進性和計劃經濟體制的穩固性相互交融,使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存在相當高的隱性成本,隱性成本掩蓋了上市公司進行股權融資所付出的真實代價。
⒈制度性尋租成本
由于政府主導型外在制度安排與市場發展內生規律之間較大的矛盾與摩擦,形成了相對較高的制度性尋租成本,損耗了股權融資的效率。據有關業內人士估計,每個企業發行的公關費用大約在50-300萬之間,按此標準估算,每發行100元股票,大約花去公關費用約0.34-0.98元,占0.34%-0.98%[3],近幾年一直保持在這個水平,本文取中間數0.66%。
⒉成本
一方面,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是一種委托關系,雙方作為理性的經濟人具有不同的效用目標,經營者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凌駕于股東財富最大化之上,損害了股東的利益;另一方面,我國上市公司特殊的成本——公有股(國有股、法人股)處于控股地位,但不公開流通,使公司治理結構表現出行政強控制和產權弱控制特點,并導致事實上的內部人控制,對管理者的激勵約束機制難以奏效,增加了融資成本。
⒊非有效市場下信息不對稱成本
我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規范,同時,投資公眾缺乏正確的投資理念,投機性強,迎合了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這樣股權融資在我國不僅不是壞消息,反而成為炒作的機會。此時,上市公司將信息不對稱成本轉嫁給了投資者。
⒋機會成本
上市公司由于采取股權融資而放棄其他融資方式籌集資金所帶來的好處,即為股權融資的機會成本。如近幾年來我國銀行利率連續七次下調,而且人民銀行為刺激經濟增長放寬了許多貸款條件,存貸款利率大幅度降低。由于債權融資具有稅盾作用,采取股權融資就喪失了這種稅盾帶來的好處,并且債權融資的財務杠桿效應會對經理人員產生破產壓力,促使成本降低,這些都是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機會成本。
三.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外源融資之所以出現股權融資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其成本低。在2000年前后,我國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的市盈率一般在30-50倍之間,最高的達到80多倍,而以二級市場價格為準計算的市盈率則更高。以當時證券市場的平均市盈率56.04倍計算(見表2),股利報酬率最大值為1.52%,發行費用率按3.2%計算,資本成本為1.57%,加上制度性尋租成本0.66%,可量化的融資成本不過2.23%(其它幾種隱性成本不易量化,而且當時尚未表現出消極影響,故沒有計算在內),而當時的貸款利息率是5.94-6.21%,股權融資成本遠遠低于債權融資成本。
但是,通過計算增長率可以看出,2004年的可量化融資成本最大值是4.25%,比2000年增長了90.58%;2004年的銀行貸款融資成本是5.76-6.12%,負增長了1.45-3.03%,股權融資成本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債權融資成本。我國股票市場2005年的市盈率已經降到了20倍,而且由于融資市場的完善,融資的申請及交易過程中控制力度加大,交易費用率有上升的趨勢,近期,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的首發發行費用率竟然高達8%,股權融資成本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同時,國家不斷調低貸款利率(2004年利率略有上升)(見表3),降低了債權融資成本,股權融資成本有達到并超過債權融資水平的趨勢。
這一方面說明我國融資市場正在逐步步入正規化管理,是由于股票市場的完善與高效所產生的結果,另一方面這也是由于隱性成本堆積到一定程度,在對股權融資造成負面效應的結果。股權融資成本已經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低了,公司仍盲目的熱衷股權融資是不理智的,上市公司應該結合自身和環境情況,實行多重有效的融資方案。
表3債券融資成本與股權融資成本最大值(可量化部分)(%)歷年比較
時間1996-05-011996-08-231997-10-231998-03-251998-07-011998-12-071999-06-102002-02-212004-10-
29
債權融資成本下限13.1410.989.369.007.116.665.945.495.76
債權融資成本上限15.1212.4210.5310.358.017.566.215.766.12
股權融資成本最大值(可量化部分)3.143.142.863.533.533.533.083.044.25
四.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對策
⒈提高企業的自我積累能力
我國上市企業的內源融資比例不高并不是因為本身沒有這個偏好,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企業自身積累不夠。應允許有條件的企業逐步提高固定資產折舊的提取比例,明確折舊基金的使用范圍和用途;鼓勵企業加大提取盈余公積金的比例。從融資主體角度來說,上市公司應明確,企業要謀得長期生存與發展,應該要“造血”而不是“輸血”,內源融資是企業發展與壯大的最基本的保證。
⒉開拓和發展公司債券市場
上市公司重股權融資、輕債權融資造成公司負債率偏低(到目前為止,公布的年報顯示資產負債率低于40%的公司占已公布年報公司的五成以上,50%-70%之間的占四成多,而70%以上的公司寥寥,顯然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普遍偏低),不能充分發揮公司的財務杠桿作用,并弱化了對管理者的激勵。鑒于以上原因,應該通過擴大企業債券的發行規模,減少對企業債券市場運行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預以及完善法規體系等多個方面來促進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以此推動資本市場的均衡發展,優化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在目前上市公司“軟約束”的特殊情況下,發債融資將迫使企業增加經營壓力,增強資金成本意識,建立有效的自我約束機制。
⒊深入發展股票市場,規范上市公司的融資行為
采取各種措施加強股票市場的流動性,改變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象,上市公司在融資時要更多考慮中小股東的利益。同時,加強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教育,發展壯大機構投資者,使融資資金的使用情況及分紅的多少成為衡量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從而強化上市公司在選擇融資方式時的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意識。
⒋逐步培育和完善可轉換債券市場。
可轉換債券形式上是一種可以轉換為發行公司股票的特殊債券,但實質上就是一份普通債券和一份可以購買普通股的看漲期權的混合體。我國的可轉換債券發行才剛剛起步,可轉換債券的市場規模也相當小。從目前看,我國的可轉換債券發行方式中絕大部分條款已與國際慣例接軌,但在發行期限,發行對象及轉股價格方面仍有待規范和完善。隨著我國可轉換債券規模的擴大,迫切需要加大轉債品種的創新。為了滿足當前國內公司轉債需求,可適當擴大境外發行可轉債的嘗試。
五.結論
2月又到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春節”了。在這個喜慶節日里,到處充滿了我們老百姓的歡歌笑語,同時也讓我想起兒時那種過年的感覺。當時我們家在內蒙古的伊盟,沒有現在那么豐富的活動,能夠在三十晚上和父母一起吃餃子、初一早上一覺起來在鞭炮聲中跨入了嶄新的一年,就足以讓我心情激動。我和廣大的股民朋友一樣在新年中以“知足常樂”的心態,忘掉2007年股市中的一些煩惱,盡情享受在股市中取得的點滴收益和節日的快樂。在此,易民向在過去的一年中,給我極大支持和鼓勵的廣大讀者及給我提供與廣大股民朋友進行交流平臺該雜志的全體編輯們拜年,祝大家合家歡樂,身體健康,鼠年吉祥!
我前面說了,我們要盡情地享受節日的快樂,忘掉2007年中的一些煩惱,跨入新的一年。新年在我們身上也要體現一個新字,一切從頭開始,我們要有一個新的精神面貌,在生活上要有新的要求、工作上要有新的目標、股市投資要有一個新的起點、建造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快樂生活。股市投資的起點我認為必須要從學習開始,在節日中我們還要時時不斷地充實我們自己,適當地關注一下節日中有關影響市場變化的新聞。在節日中我仍然繼續用傳統的模擬預測方法,對2月的市場趨勢變化作一下模擬預測。“2月模擬趨勢圖”請參見附圖。從模擬趨勢圖中,大家可以看到,2月市場將會延續1月下旬的強勢繼續呈現強勢特征。2月份由于“春節”休假,股市也將隨之休假五天,節前只有三個交易日。根據1月尾市預測趨勢,節前三天交易可能會以高位震蕩的形式出現。在一月份的預測中,請大家關注的對象及操作時間我提示過大家,在2007年12月下旬和2008年1月中旬之間可適當地買些股票持股過年。
1月有位股民朋友給我留言,問道,每期的文章都有當月的模擬趨勢圖,我們怎樣參考和把握這些模擬趨勢變化呢?這個問題好像一開始就給大家介紹過,由于這個月是我們新年的開始,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使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參考。首先,大家一定注意,模擬趨勢它只是根據市場中的一些變化因素,通過特定的計算模型純理論地計算出來的。它是一種理論結果,而不是市場真實的變化趨勢。所以大家在參考時,需要有一個自我辨別的過程。當模擬趨勢出現下跌趨勢時,首先大家把這一趨勢理解成,在這一時間段,市場可能會走弱;也許會出現大幅下跌;也許會走平,但是引起大家注意的是這一段時間,市場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出現大幅上漲也許是一個很好的賣出機會。模擬上升趨勢也是如此,它只是可以認為在這段時間出現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出現大幅下跌也許是一個極好的買入時機。如果大家了解了模擬趨勢的特點,再根據自己掌握的技術方法就能很好地把握市場趨勢變化,當然大家再結合自己熟悉的技術指標一起應用就更好了。方法和技術指標不一定掌握的越多越好,而在于你對掌握的方法理解和運用的深度。
新的一年開始了,新年要有一個新氣象。我覺得我們炒股不能為了炒股而炒股,通過炒股我們不僅要取得經濟上的收益用于改善我們的生活,而且還要在投資理論上有所收獲。通過炒股我們可以從中學習一些新知識,理論水平上去了我們在炒股過程中就會如魚得水。不斷獲取新知識,對于一個人來說它是由一個人對知識的認識程度和一個人的學習習慣所決定的。如果你一味地炒股,理論不更新,方法不更新,不說你退步,最起碼你是在原地踏步,在投資理念上跟不上市場變化,你自然不會在投資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投資收益,靠誰也不如靠自己。有本書講了一個學習新知識極具哲理的好方法,這本書的名字我記不清了,但是書中講的這個故事讓我至今記憶猶新。說的是有位學者,在他的研究領域好多年都走不出原地踏步的怪圈。有一天在朋友的介紹下,這位學者來到當地非常有名的一座寺院,向這座寺院的住持討教解決的方法,寺院住持接待了這位來訪的學者。住持在聽完學者的苦惱之后,面帶微笑沒有直接回答學者的問題,而是揮手叫來一個小師傅說:備茶,我要與這位施主一道品味我們佛門的清茶。茶準備好之后,住持隨手拿起茶壺一言不發地向學者的茶杯里倒茶,茶杯倒滿后住持仍然一言不發還是繼續往茶杯里倒茶,茶水流了一桌子。此時學者提醒住持,師傅茶杯已經滿了。住持聽罷哈哈大笑說:你看,當茶杯裝滿茶水之后,再好的茶水也倒不進去了。要想把新沏的好茶倒進杯子,只有把杯中的舊茶倒出去才能裝進新茶,學者聽罷恍然大悟。我們在學習和接受新知識時,一定要把大腦中阻礙新知識進入的東西清空,才能接受新的知識。這也像我們炒股,我們改變不了市場,但是我們必須隨時把大腦中陳舊的東西掏空,騰出一些空間來裝新的知識去適應市場的變化。
從1月-2月市場的變化情況,可以充分反映出2008年上半年是與往年不同具有震蕩變化的特點。所以,2008年與2007年在炒股方法上要有所變化。2007年市場特點是資金一路推動型,而2008年將要出現典型的波段變化,具有典型的節奏感,今年的關鍵是把握市場節奏,做到自己當家。最后再提醒大家一下,去年12月讓大家重點關注的000511銀基發展、600246萬通地產、600533棲霞建設,三只股票同樣具有極強的波段變化的特點,這三只股票可繼續關注,但一定要把握住它們的變化節奏。關于大盤大家注意5550點對市場的造成的阻力,市場極有可能會以5550點為中心進行大幅震蕩。
盤口分析和分時解讀的奧妙
股價在盤中走勢,無論是探底拉升,窄幅震蕩,或>中高回落,全部體現控盤主力的操盤意圖。盤中研判首先是對盤面進行總體的判斷:
結合大盤判斷個股
1計算盤中買盤與拋盤的比例,判斷大盤強弱。
2運用ADL判斷(ADL為上漲家數減去下跌家數余額),大盤指標與ADL同步說明漲跌真實,大盤指標與ADL背離,說明主力通過對指標調控來操縱指數,達到其操盤意圖。
3盤中波段高低點的判斷,尤其是高低點處量價關系更值得研究。
4盤中分析還應重點觀察均價線,因為均價線對盤中走勢的判斷,具有明確警示作用(均價線是當日平均成交價位)。首先,判斷均價線位置。如均價線在昨日收盤價以上,確認其強勢(強弱勢根據漲幅而定),反之則確認弱勢。其次,判斷股價是運行在均價線之上,還是運行在均價線之下,如在均價線上運行是回調或急跌,不破均價線就介入,反之,離場。
綜合運用DMI與
CDP黃金組合
綜合運用DMI與CDP黃金組合,常常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DHI指標包含四條線,一條是正DI,第二條是負DI,這兩條線的交叉信號是指導投資者買賣的。當正DI上交叉負DI為買進,而正DI下交叉負DI為賣出,這一買賣法則在滬深兩市的運用中感覺反應過
快,容易引人誤入陷阱。因此,在一個投機性較強的市場中不易運用,以免給投資者帶來傷害。第三條是ADX線,又稱方向線,是為操作者設計的買賣線,該線不管市場是處于一個多頭還是一個空頭,ADX均會向上運動,每當ADX線在50以上向下轉折之際,也就是市場發生轉變之時,即在上漲的股票此時可獲利了結,而對一個連續下跌的股票已到終點,買進時機到來,而且準確性相當高。第四條線ADXR線被稱為評估線,是對市場性質評估而設定的一條線,簡單地說,當ADXR在25以上時,表示市場比較活躍,若ADXR逐漸下跌至25-20之間時,市場已經進入了無趨勢狀態,即人們稱的牛皮市。此時,應立刻停止使用DMI指標,投資人應改用順勢操作法CDP來獲利。
DMI屬于趨向類指標,用于辨別是否發生轉變。一旦市場變得有利可圖時,DMI立刻會引導投資者進場,并且在適當的時機提醒投資者退場。然而,該指標只適用于市場的發展期,而對牛皮盤局時,該技術指標略顯不足,而CDP則是一個良好的牛皮盤局操作指標。
CDP指標對廣大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老指標。它沒有引起投資者的注意主要是在現在市場上的技術分析軟件中,沒有在靜態和動態技術欄中設定,而是在各股的分時走勢或K線圖狀態中的分筆或成交明細中隱藏,只有在各股中處于上述狀態下,連續按“+”或“一”鍵才能顯現。同時,市場上的技術叢書中也無介紹,從而造成無人問津的境況。實際上CDP技術指標在一個牛皮盤局中是一個較好的高拋低吸的短線操作工具。該指標與其他技術指標不同之處是沒有曲線圖表,只有AH最高、NH次高、CDP平衡點、NL次低、AL最低五個數據,其運用法則為:NL和NH是進行短線進出的最佳點位,即:投資者想當日賣出時,把價格定在該股票CDP指標中的NH值上。若投資者想低價買入該股票,一般把買入價設在NL值上均會成功。而對波段操作者而言AH值和AL值是引導進出場的條件。凡是當天股價向上突破AH值時,股價次日還漲,而股價跌破AL值時,則股價次日將續跌。從滬深兩市實踐中證明每當一個連續下跌中的股票,若某日該股突破AH值時,有80%的概率是反轉信號,若一個連續上漲的股票,某日股價下跌破AL,則升勢宣告結束。因此,該組數據所提供的反轉信號要比其他技術指標超前_些。而CDP值只說明股價現階段的強弱情況,當股價高于該股CDP值時,現階段市場偏強。反之,偏弱。該技術指標不僅運用簡單,并且買賣點位明確,準確率也非常高。
盤中分時圖運行狀態的六種情況
1個股低開高走,若探底拉升超過跌幅二分之一時,此時股價回調跌不下去,表示主力做多信心十足,可于昨日收盤價附近,掛內盤跟盤(短線)。
2大盤處于上升途中,個股若高開高走,回調不破開盤,股價重新向上,表示主力做多堅決,待第二波高點突破第一波高點時,投資者應加倉買進(買外盤價)。
3大勢底部時,個股如形成W底,三重底,頭肩底,圓弧底時,無論其高開低走,低開低走,只要盤中拉升突破頸線,但此時突放巨量則不宜追高,待其回調頸線且不破頸線時掛單買入。其中低開低走,雖然個股仍處底部,但畢竟仍屬弱勢,應待突破頸線時紅盤報收,回調亦不破頸線時,才可買進。
4個股低位箱體走勢,高開平走,平開平走,低開平走,向上突破時可以跟進,但若是高位箱體突破時,應注意高位風險(當月股價走勢出現橫盤最好觀望)以防主力震蕩出貨。但若出現放量向上突破時高開高走或平開平走,時間又已超過二分之一時,委賣單變成委買單,出現箱頂高點價時即可掛外盤跟進。若低開平走,原則上僅看作弱勢止跌回穩,可以少量介入,搏其反彈,切勿大量跟進。
簡述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一,純粹的市場經濟,這種模式下,一切商業活動,一切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由市場的供求關系來決定。但如果存在市場不靈,比如壟斷、傾銷、金融危機等情況,市場的靈活性就會失去效益。
二,計劃經濟。這種模式一個國家所有的需求和供給都由政府來決定,并按份額分配。缺陷是指令太多,經濟難以創造效率。
三,混合經濟模式。就以市場經濟為主,當市場出現不靈的情況下,政府通過改變政策來調控經濟的變化。
財政政策對股市有哪些影響?
1、財政政策,主要就是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上,大部分來源于稅收,加上少量的自營項目。支出,主要是對各行業的投資,對有潛力項目的開發,公共設施的建設(修路、建學校等),社會保障的轉移支付等。
當價格水平上漲過快,增加稅收可以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一定的CPI。這對股市而言就是利空,稅收增多,人們的可支配性收入就減少了,從而投資于股市的資金就減少。反之減稅,則是利好。
而政府的支出上,支出越大,代表某個項目、行業獲的資金越多,這是促進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對股市而言,大資金主力也就有了方向,對股市是利好。反之,支出減少是利空。
政府支出和收入之間如果出現差額,會對國債產聲影響。當出現赤字,也就是支出大于收入,政府就發國債來平衡資產負債表。這時候國債就會上升。反之,有盈余,會下降。
2、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影響利率、貨幣供應量、匯率。
當經濟出現相對衰退時,或物價大幅下跌時,利潤降低,企業生產較少的產品,從而投資減少,國內產出降低。這時降低利率,可以使企業貸款后的還貸壓力減小;人們買房積極;利率降低,匯率也降低,凈出口也會增多。國內投資增多,從而使刺激經濟高速發展,對股市是較大的利好。
如利率上升,匯率也上升,是政府覺得經濟過熱,短期的緊縮措施,對股市是利空。但在國際市場上,本國 利率上升,那其他國家的貨幣相對貶值,就會有很多國際熱錢投入中國,往往金融地產受益,但這樣就會不斷產生較大的泡沫,泡沫越大,引發的風險就越大。
宏觀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一、宏觀經濟分析
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證券市場歷來被看作“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宏觀經濟的走向決定了證券市場的長期趨勢。只有把握好宏觀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才能較為準確的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判斷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宏觀經濟狀況良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表現會比較優良,股價也相應有上漲的動力。
為了把握國內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投資者有必要對一些重要的宏觀經濟運行變量給予關注。
A.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國(或地區)經濟總體狀況的綜合反映,是衡量宏觀經濟發展狀況的主要指標。通常而言,持續、穩定、快速的GDP增長表明經濟總體發展良好,上市公司也有更多的機會獲得優良的經營業績;如果GDP增長緩慢甚至負增長,宏觀經濟處于低迷狀態,大多數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也難以有好的表現。我國經濟穩定快速增長,2006年GDP同比增長10.7%;07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率達到了11.1%。近一兩年來,上市公司業績的快速增長正是處于宏觀經濟持續向好、工業企業效益整體提升大背景下的增長,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為上市公司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B.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指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持續普遍上漲。通常,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被用作衡量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溫和的、穩定的通貨膨脹對上市公司的股價影響較小;如果通貨膨脹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圍內持續,且經濟處于景氣階段,產量和就業都持續增長,那么股價也將持續上升;嚴重的通貨膨脹則很危險,經濟將被嚴重扭曲,貨幣加速貶值,企業經營將受到嚴重打擊。除了經濟影響,通貨膨脹還可能影響投資者的心理和預期,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CPI也往往作為政府動用貨幣政策工具的重要觀測指標,今年以來我國CPI高位運行,因此在每月CPI數據公布前后,市場也普遍預期政府將會采取加息等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引發了股市波動。
C.利率
利率對于上市公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利率是資金借貸成本的反映,利率變動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投資水平和消費水平,間接地也影響到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利率上升,公司的借貸成本增加,對經營業績通常會有負面影響。第二,在評估上市公司價值時,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是采用利率作為折現因子對其未來現金流進行折現,利率發生變動,未來現金流的現值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利率上升,未來現金流現值下降,股票價格也會發生下跌。
D.匯率
通常,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進出口產品的價格。當本幣貶值時,出口商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上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就會降低,有利于促進本國商品和服務的出口,因此本幣貶值時出口導向型的公司經營趨勢向好;進口商品以本幣表示的價格將會上升,本國進口趨于減少,成本對匯率敏感的企業將會受到負面影響。當本幣升值,出口商品和服務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上升,國際競爭力相應降低,一國的出口會受到負面影響;進口商品相對便宜,較多采用進口原材料進行生產的企業成本降低,盈利水平提升。
目前,人民幣正處于漸進的升值進程中,出口導向型公司特別是議價能力弱的公司盈利前景趨于黯淡,亟待產業升級,提高利潤率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需要進口原材料或者部分生產部件的企業,因其生產成本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受益;國內的投資品行業能夠享受升值收益也會受到資金的追捧。人民幣小幅升值,房地產、金融、航空等行業將直接受益,而對紡織服裝、家電、化工等傳統出口導向型行業而言則帶來負面影響。
看了“簡述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的人還看了:
1.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2.2016年財政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3.2016年財政政策對股市有哪些影響
4.財政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5.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