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閱讀改變人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書里的內容豐富多彩,讀了《雷鋒日記》讓我懂得人活著要更多地為別人著想;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使我懂得了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有毅力和堅強的意志去戰勝困難;讀了《三國演義》讓我認識了許多歷史中的人物……
在我還是牙牙學語的時候,媽媽就開始親子共讀,媽媽拿著一本本生動有趣的故事書,用她那抑揚頓挫的聲音為我念兒歌、念故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媽媽的聲音猶如一架播種機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撒下愛讀書的種子,讓我從小就享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
隨著我漸漸地長大,我已經認識許多字了,便不用媽媽為我讀書了,自己能夠獨立看書了。我便纏著媽媽給我買《十萬個為什么》、《魯賓遜漂流記》、《呼嘯山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書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朋友,我在書的海洋里漫游,從中得到了莫大的快樂,更寬廣了我的知識面,在生活中,書還幫了我不少的忙呢。
記得有一次,家里養了一盆春蘭。媽媽天天都精心呵護它——每天澆水,每周施肥,卻不見它長,只見花兒一天天消瘦了下去。家里人都急死了,怎么辦呢?我突然想到,《科學大》上說過,給植物澆水過多會抑制植物根細胞的呼吸作用,給植物施肥過多會出現“燒苗”現象。我立刻把這說法告訴媽媽,叫她停止澆水施肥。果然,半個月后,春蘭再次煥發生機,可見書本是多么重要!
有一次,媽媽讓我看煤氣燒水,我答應了,媽媽便放心的去休息了,我隨意那一本書就看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屋子里濃煙滾滾,媽媽連忙跑過來,把煤氣關了,又氣又笑,對我說:“你真是個‘書呆子’,要是再過一會你的小命就不保了!”我摸摸腦袋,不好意思的笑了,媽媽也那我沒辦法。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可見,書對我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海中的書,很多很多,看也看不完,但是,只要我們勤讀、勤學;多讀書,讀好書,書中的知識最終會屬于我們!
在書的海洋里遨游,是我的追求,是我的夢想。書,永遠是我的良師謚友,我愿永遠與書為伴!
福樓拜如是說。閱讀是為了活得體面和高貴。閱讀令人睿智豁達優雅美麗。閱讀可以改變人生。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讓人生在有限的長度內,寬廣遼遠,波瀾壯闊,奔騰洶涌,浩蕩激越。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外在的相貌和物質的構成基于遺傳而無法改變,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閱讀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閱讀讓人生永不聽任命運的擺布,把握自己,執著地走向夢想的極地。不論出身高貴與卑賤,閱讀可以改變人生的坐標和軌跡,奏響人生的樂章。
閱讀穿越時空,為人類開辟了一個遙望世界的無限星空。人類只有百年的航空航天史,然而,閱讀卻是人類心靈的飛翔機,是最早的“載人宇宙飛船”。它與人生同步,卻可以與時間逆行,抵達遙遠的未來,揭曉迷離的過去。它可以開啟無數個維度空間,讓思想縱橫捭闔,通向偉大的心靈。
閱讀是幸福的發祥地。縝密的邏輯,深奧的思想,崇高的境界,偉大的靈魂,都環擁著閱讀者。你可以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做一個讀書人,就是做一個幸福的人。閱讀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價值,它比圖像更空靈,比記憶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讓你凌駕于偉人的思考之上。閱讀是人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它把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人生、社會,很多都源于閱讀。
閱讀的意義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層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個人的閱讀史,即是他的心靈發育史。閱讀使人超越動物性,不至淪為活動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閱讀就意味著切斷了與世界的溝通,與心靈的溝通,人生也就進入了死循環。可以說,是閱讀拯救了我們。要活著,就必須閱讀.
然而,閱讀也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使我們從中得到快樂。
閱讀雖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讓人生在有限的長度內,波瀾壯闊,浩蕩激越,奮發有為;閱讀雖不能改變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外在的形貌基于遺傳而難于改變,但人的精神可因閱讀而氣象萬千;閱讀雖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走向夢想的極地。
閱讀可以讓我們穿越時空,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它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凌駕于偉人的思考之上。它能使我們與作者靈魂互動,產生出“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不僅有著想象力,更有著創造力。在閱讀中,我們的心靈羽翼豐滿,不斷突破自我,飛越升騰。
親愛的同學,走過童年的歲月,我們有太多的改變,但有些東西卻始終未變:譬如吃飯,譬如睡覺,譬如閱讀。“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先哲們將最燦爛的贊美給予書籍,而書籍之于我們,也意味著思想的成長,心靈的感動。
曾幾何時,閱讀把我們帶到了神奇美麗的童話世界,點綴了我們金色的童年,讓我們懂得了真善美、假惡丑的真諦。閱讀把我們帶到了兵紛局亂的武俠天地,刀光劍影充實了我們的課余學習。仰望“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俯瞰“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我們踏遍了祖國壯麗的河山。
閱讀不僅是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同樣耐讀,讀天空的快樂是飛翔,讀大地的快樂是廣闊,讀高山的快樂是巍峨,讀大海的快樂是遠航,讀農民的快樂是艱辛,讀軍人的快樂是勇武,讀老師的快樂是奉獻。
1、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2、倡導讀書風尚,促進文明和諧。
3、倡導讀書風尚,培育現代公民。
4、倡導全民讀書,共建書香家園。
5、倡導全民讀書,推進文明創建。
6、倡導全民讀書,享受閱讀快樂。
7、潮起龍江,風行閱讀。
8、成功之路,閱讀起步。
9、成就書香甬城,開啟精彩世界。
10、吃飯了嗎?讀書了嗎?
11、崇學尚德,創新超越。
12、傳承文化圣火,共創書香甬城。
13、傳黑土文脈,讀天下好書。
14、讀百年經典,悟人生非凡。
15、讀好書增長才干,創新業勇攀高峰。
16、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17、讀書,暢達世界;開卷,完善你我。
18、讀書成就夢想,知識照亮人生。
19、讀書放飛夢想,拼搏成就未來。
20、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
21、讀書讓理想展翅,學習讓生命飛翔。
22、讀書是快樂的源泉,學習是進步的動力。
23、翰墨映四明,書香飄甬城。
24、好書人人讀,龍江日日興。
25、黑土文脈,龍江書香。
26、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
27、建設學習型城市,營造學習型社會。
28、靜心閱讀,感受文字之美;體驗情境,盡享讀書之樂。
29、開卷有益,為生命加鈣補鋅。
30、開卷有益人生,讀書點亮生活。
31、開展全民讀書活動,提高市民文明素質。
32、開展全民讀書月活動,努力建設學習型社會。
33、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34、龍江書香,“讀”領。
35、龍騰盛世,“讀”占鰲頭。
3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37、攀登書山與知識同行,遨游學海以真理為伴。
38、品讀經典,傳承文明;欣賞美文,淘冶情操。
39、品讀人文溫嶺,開啟書香生活。
40、品書香、長知識、強素質、多受益。
41、全民閱讀,書香龍江。
42、讓讀書成為習慣,讓積累成就輝煌。
43、讓讀書成為一種時尚,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44、讓閱讀刷新生活,讓文化(字)成就夢想。
45、熱愛書籍,享受閱讀,品味人生。
46、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知書達禮。
47、書·香溫嶺,智·惠天下。
48、書籍點亮人生,書香滿溢城鄉。
49、書相伴,心飛揚。
50、書香飄萬家,陶冶你我他。
51、書香甬城,情溢四明。
52、樹立良好讀書風尚,促進文明城市建設。
53、樹立良好讀書風尚,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54、四時勤讀,明理知書。
55、天一傳風尚,甬城播書香。
56、同品文明書香,共建幸福龍江。
57、文化溫嶺,從閱讀開始。
58、文明黑土地,書香黑龍江。
59、文明龍江,處處書香。
60、我讀書,我充實,我快樂。
61、我讀書,我進步;我讀書,我快樂。
62、選擇學習就是選擇進步。
63、學得生動,學得深入,學得有效。
6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6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66、一湖書香四明客,千秋古閣甬城風。
67、一江文脈,滿城書香。
68、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69、以讀書求新知,以讀書促進步,以讀書促和諧。
70、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
71、閱讀多一點,書香濃一點,家園美一點。
72、閱讀每一頁,翻新每一天。
73、閱讀提升城市品味,求知豐富精彩人生。
74、閱讀優秀書籍,培養高尚情操。
75、閱讀與夢想牽手,龍江與世界同行。
76、閱天下,讀未來,品龍江。()
77、增強學習力,激發創新力,提高競爭。
78、知識改變命運,讀書點亮人生。
79、知識改變人生命運,讀書提升城市品味。
80、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
由于學生年齡小,閱讀量少,并且缺乏生活體驗,閱覽書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嚴重影響閱讀的質量。因此,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確保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我每周抽出1-2節課作為學生的大閱讀課,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更好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創造條件。下面淺談一下半年來自己的一些教學體會:
一、寓教于“趣”,使學生愛讀書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因此,教師首先必須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
1.樹立榜樣。榜樣的作用極大,孩子的模仿性強,根據學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點,我常常給他們講一些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書籍中汲取知識。平時,我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老舍、葉圣陶、冰心等名人熱愛讀書的一些故事,這種“名人效應”所產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以身作則。課外時間,我經常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誦讀古詩,這對孩子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閱讀時,老師所流露出的熱情、趣味和歡樂之情,對學生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學生在濃濃的讀書氛圍中,體會到老師對閱讀的重視,從而自覺地進行閱讀活動。我還經常給學生講自己童年是怎么學習的,并給學生絕對肯定的啟示便是:閱讀非常有趣。這猶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劑,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一旦興趣培養起來不僅眼前受益,還將伴隨整個人生。
二、寓教于法,使學生會讀書
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要以課內帶課外,課外促課內的方法,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而課外閱讀書籍的種類不同,且題材豐富,文章的內容深淺不一,學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別。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節,忽視文章中心及語言描繪,我注重以下幾種閱讀方法指導:
1.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摘錄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用讀書方法。曾指出讀書之法:“不同之書,區別對待。應讀之書宜緩宜熟;應閱之書宜速宜多。閱書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根據不同體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瀏覽“三讀”法。精讀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讀,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做上記號,以便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弄懂了再繼續讀;略讀速度較快,常常一目幾行,意在了解大概內容;瀏覽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來瀏覽報紙、搜集信息資料,常常只看看標題。閱讀初期,一般以精讀為主,有了一定的閱讀經驗和閱讀能力以后,以上三種讀書方法可交叉進行,一般內容略讀或瀏覽精彩的部分精讀。
三、寓教于活動,使學生讀好書
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這已是共識。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讀,只能讓學生感到乏味、疲勞,以至昏昏欲睡,應該巧妙,寓教于活動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們讀好書。
1.講。我班堅持每日5-10分鐘的聽說訓練,時間可安排在早會或課前,讓學生輪流上臺,交流課余時間閱讀中攝取的語言材料,讓大家或說一新聞,或曉一趣事,或背一古詩,或得一好詞佳句,或明一道理,變枯燥的讀寫為有趣的樂事,學生興趣盎然,視野開闊,語感增強,更令人欣喜的是,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得到源頭活水,逐步達到厚積薄發,說話妙語連珠,寫文章意到筆隨。
2.辦。組織學生自辦手抄小報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手抄小報的內容廣泛:國家大事、校園生活、環保教育、科學世界等。學生根據需求,獨立命題、編輯材料,設計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圖。如圍繞“北京申奧”這一內容,學生就辦出了《新北京、新奧運》、《奧運連著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奧運夢》等。
3.賽。為了使孩子的讀書熱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節日定期舉辦故事會、古詩朗誦會、手抄報比賽、征文比賽等讀書交流活動。也可進行快速閱讀比賽、讀書知識競賽、讀書報告會等,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