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煉膠實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先學后教;分層訓練;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反饋;總結
當今,英語已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之一,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英語學習的行列中來。然而,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卻普遍存在著“費時﹑低效”的現象。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勞累。尤其對于我校這樣一所城鄉結合部中學,學生基礎薄弱,兩極分化嚴重,英語教學更是困難重重。
2011年9月,在借鑒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我校嘗試進行“先學后教,分層訓練,反饋總結”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在課堂上變以往的網格式座位形式為分組對面而坐,方便組內互動交流,促進學生間的互相啟迪,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一年以來,作為老師,我從中受益匪淺;同時,孩子們的成績也取得了很大進步。作為這一模式的受益者,我想就它在我校英語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淺談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模式實行前的準備工作:
在實行這一模式之前,必須先作好一個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老師通過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效果等方面的觀察,把全班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然后,再根據班級人數把學生按A+B+C的搭配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以4-6人一組為宜,A組的同學擔任該組小組長。上課時,以小組為單位坐在一起,方便開展組內合作探究活動。
二、教學基本環節及時間安排:
1.學生自學:旨在展示課堂教學目標,讓學生知道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要求;學生獨立自學課本內容;教師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規定自學時間及要求;教師在學生自學期間進行巡視,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了解學生自學的情況,最大限度地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時間7分鐘左右)
2.教師講解:教師用精確、通俗的語言講解重點、難點以及在學生自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時間13分鐘左右)
3.學生分層練習: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不同,準備好不同梯度的2—3組練習讓學生進行訓練。練習要分別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和較弱的學生有針對性的設計。(時間15分鐘左右)
4.反饋:學生反饋練習結果,教師進行點評,并從反饋中發現本節課學習中還存在的普遍性知識缺陷,進一步強化解決。(時間7分鐘左右)
5.總結:教師引導學生對本課的知識重點、難點進行梳理,對知識規律和語言現象進行歸納。(時間3分鐘左右)
三、有關這一模式的體會和看法:
(一)先學后教,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這一步是“先學后教,分層訓練,反饋總結”模式的重頭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過程也必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要求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先學”的內容往往集中于聽﹑說部分。我們主要借助于自主跟讀課本配套錄音來實現;如果是知識類的內容,根據班級學生自學能力欠佳的現實,我除了有目的的要求學生預習相關的知識外,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供一些自學資料和方法。這一做法遵循了“洋思”的優化導學策略,能夠促進學生有效地自學和思考。當然,我們的學生自覺性也比較低。為此,我采取了一些相應的輔助手段來確保這一環節的充分落實。例如,每節課的前5分鐘,我都會精心設計一些練習來檢測學生是否認真執行了“先學”的任務。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我會通過加操行分和定期通報表揚的方式加以鼓勵。必要的時候,還會以手機信息的形式反饋給家長。這些做法極大地推動了那些處于觀望狀態的同學積極加入到自主“先學”的行列中來。其實,我們的每個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揚的。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督促,孩子們從原先的“要我學”漸漸過渡到了“我要學”,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得以提升。
(二)分層訓練,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小組合作探究能力
分層教學是我校英語科組自2006年以來一直試行的一種教學模式。經過幾年來的研究和實踐,結合本地區學生的特點,我校英語科組已經整理出了一套務實高效的分層教學方法。
“分層訓練”就是指在課堂操練內容的設計上一定要兼顧到高﹑中﹑低三個學生層次,通過小組內部的合作探究形式,讓中上水平的學生在提高自己的同時帶動后面的學困生,從而實現小組內成員的共同提高。
在充分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我會根據課型和著眼點不同,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各層次的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都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練習,達到各自的能力目標。在分層訓練中,我在兼顧各個層面的基礎上,特別注重發揮優秀學生的群體優勢。我會盡量讓A、C組的同學結成幫扶對子,形成一對一的個別輔導。C組學生在這種一對一的結對幫扶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A組學生在一對一的個別輔導及相互交流中,知識和能力也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
分層訓練的優點是:面向全體、分層優化、因材施教、主體參與。分層教學方法的起點低,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它淡化形式,注重實際,具有保尖、促中、幫困的作用,從而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和提高。它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擁有屬于自己的成功和喜悅,尤其適合我們這種英語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低下的學校。
其實,分層訓練只是分層教學在課堂上的體現。我們在教學過程的其它環節也要采取相應的分層輔助手段。 如:分層確立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分層設計教學內容,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分層布置作業,有的放矢,減輕學生負擔;分層評價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肯定和贊同,收獲成功的喜悅。
(三)反饋總結,查漏補缺,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堂重﹑難點
“反饋”是指在學生分層訓練﹑合作探究的基礎上,由各小組指派代表,提出本組內部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所未能解決的問題,看其它小組成員是否能夠幫助解決。這時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各抒己見,并特別要鼓勵各小組的后進生發言,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敢于標新立異,向書本甚至老師的觀點提出疑義或異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
“總結”是指教師在下課前的3-5分鐘對本堂內容進行精講點撥。我認為,教師的精講點撥是每堂課的把關環節。教師將學生自學及討論中所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簡明扼要的講解,從而使抽象繁雜的語言現象具體化、系統化、規律化,以便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運用當堂所學內容。但是,教師的講解切忌簡單重復,對于學生已經通過自學能夠掌握的內容決不再講。講解中要注重啟發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主動性,使師生活動緊密融合在一起。教師講得巧妙,學生才能學得高效。
但是,在近一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反饋總結”是最難掌控時間的一個環節。孩子們經常會因為某個問題各執己見,爭執不下而占用了老師原計劃用來總結的時間,從而導致拖堂。不過,作為一名老師,看到孩子們如此熱烈地參與課堂討論,的確是一種很美妙的享受。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掌控能力,探索更科學有效的“總結”方式,使這一環節達到更好效果。
目前,“先學后教,分層訓練,反饋總結”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我校已經全面展開。無論從學生的角度還是老師的角度,都受益匪淺。學生比原來更自覺主動地學習了,上課也更認真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也更積極了。正如一句話所說“一切天賦和語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我相信:隨著這種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不斷深入和完善,一定會很好的激發學生自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挖掘其潛在的能力,誘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為學生自身發展終身奠基。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更有信心在這條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之路上走好、走穩,讓我的英語課堂更具生命力!
參考文獻:
[1]王偉,《先學后教 當堂訓練之我見》,陜西教育,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