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薛寶釵性格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處事淡然,做事無情
比如金釧兒的死:
王夫人為頭等大丫頭金釧兒的死有些心疼,寶釵知道后就趕過來進行了一番巧妙的勸慰。王夫人說:金釧把我的一件東西弄壞了,我一時生氣,打了她幾下,攆了她出去,原想過幾天就叫她上來,誰知她氣性這么大,投井死了,豈不是我的罪過。寶釵聽后很會說話,她知道王夫人經常吃齋、信佛,勸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這么想。據我看來,她并不是賭氣投井,多半是她下去玩,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腳掉下去的,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涂人,也不為可惜。”王夫人嘆道,話雖然如此,到底我心不安。寶釵嘆道:“姨娘也不要老念念于此。十分過不去,不過多賞幾兩銀子發送她,也就盡了主仆之情了。”她切實安慰了姨媽,讓王夫人不但不用不安,而且還認為自己是慈善的。但金釧兒的死,在寶釵眼里,如同一縷青煙一樣輕飄,多給幾兩發送銀子就足夠了,可見她的無情。
二、穩重平和,恭順體諒
1、賈母讓寶釵點戲
賈母讓寶釵點戲,問她愛吃什么。書中寫道:“寶釵深知年邁之人,喜歡熱鬧戲,愛吃甜爛食物,于是照說了,賈母果然更加喜歡。”讓她點一出戲,她點的是《西游記》,后來又讓她點,她又點了《魯智深醉鬧五臺山》。惹得從不忍心讓女孩子生氣的寶玉直抱怨:“你只好點這些熱鬧戲。”寶釵不但懂得揣摩老太太的心理,她也有辦法讓寶玉也喜歡這戲。她說,你要說這出戲熱鬧,那你就是不知戲了。這出戲的節奏韻律都是好的,里面的一首《寄生草》辭藻極妙。寶玉就央求:好姐姐,念給我聽聽。寶釵念道:“慢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寶玉聽了,果然好詞。
2、史湘云海棠詩社做東
史湘云快人快語,性情豪爽。在三十七回,湘云偶然興起,說要做東邀一起海棠詩社。她就沒有想自己從小沒有了父母,在家只能聽叔叔嬸子的,花錢做不得主。
寶釵就跟她商量說:“單請做詩的姐妹,別人看著不太好。雖然只是個玩意兒,也要瞻前顧后,又要自己方便,又要不得罪了人,方大家有趣。在家你又做不得主,又要你嬸子抱怨你了。依我的主意,我們當鋪里有個伙計,她們家田上出的好肥螃蟹,前兒送了些來。這里從老太太起,連園子里的人,多半都是愛吃螃蟹的,你如今且把詩社別提起,只普通一請,等她們散了,咱們再作詩。我再要幾簍極大的螃蟹,取幾壇好酒,擺幾桌果碟,豈不又省事,又大家熱鬧。”寶釵又怕傷她自尊,又說:“你可別多心想著是我小看了你,咱們兩個就白好了,你若不多心,我好叫她們辦去。”湘云自是心服口服,感動不已。
三、圓滑隱忍,深明大義
1、行酒令時黛玉的詩句
在四十回大家團團圍坐行酒令時要求說一句詩和一句現成話,黛玉說了兩句話:良辰美景奈何天,紗窗也沒有紅娘報。這兩句是出自西廂記和牡丹亭,在那個對女子限制繁多的時代,大家閨秀不能看這個,更不能當眾說出來。別人對黛玉的話都沒有在意,而寶釵是很在意了。寶釵當時的反應是,扭頭看了黛玉一眼,沒言語,但記在心里。就她們兩個的時候,寶釵玩笑似地說:你跪下,我要審你。好個千金小姐,好個不出閨門的女孩兒,滿嘴里都說的是什么!看黛玉蒙了,沒有了平時的伶俐尖刻,寶釵就拉她坐下,款款給她講大道理:我們女孩子啊,不要看那些雜七雜八的書,亂了心性。如果真是這樣,就不如不識字的好。既然識了字,該看正經書。看些雜書,亂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女孩子的正經事還是針線紡織,這才是正理。黛玉感動寶釵沒有當眾揭穿她,給她難看。
2、對薛蟠和趙姨娘的周到
寶釵對自己的哥哥也不護短,而是深明大義。薛蟠被柳湘蓮打了以后,薛姨媽著急地要下人們找柳湘蓮報復,寶釵就說:他們喝酒,酒后翻臉是常情,誰醉了,多挨幾下也是有的。況且咱們家無法無天,也是人所共知。今兒偶然吃了一次虧,媽就這樣興師動眾,顯得倚著親戚之勢欺壓常人。說得薛姨媽消了火氣。寶釵對人見人煩的趙姨娘也是禮節有加。寶釵的哥哥薛蟠從南方帶來很多的土特產,分派送人的時候,寶釵并沒有忘記給趙姨娘準備一份。這個從沒有被別人正眼看過的人心里就念叨開了:還是人家寶姑娘會做人,即展樣,又大方,要是林姑娘,連正眼都不會看我們。
寶釵性格溫柔大方,周到得體,柔韌而有彈性。她進退有據、剛柔有度、行止得體,是溫良恭讓的典范。
參考文獻
1、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關鍵詞 薛寶釵 性格 不完美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On Xue Baochai's "Unlovable"
XIE Shujie
(College of Astronautics,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210016)
Abstract As one of the key figures in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a long time its image and character traits to be debated. Cao Xueqin, on its surface, he will shape her as a familiar feudal ethics, poetry and accomplishment, but very intelligent educated, dignified character perfect image, in fact, her character also has a narrow, extreme place. From the seemingly perfect character vulnerabilities and defects to proceed, for her "imperfect" to talk about some of his own views and opinions on Xue Baochai's character.
Key words Xue Baochai; character; imperfect
首先來看黛玉對寶釵完全放棄戒心的轉折點――四十二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瀟湘子雅謔補余香。“蘭言解疑癖”是因為黛玉在行酒令時,由于忘情而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廂記》中的原句,被寶釵記在心里,并就此對黛玉進行說教。著充分彰顯了寶釵恪守封建道德的大家閨秀風范,但是這里也顯露出了一個隱藏的事實:寶釵將書分為正經和不正經兩種,她表面上裝出一副封建衛道士的樣子,勸黛玉不要因為讀了這些不正經的書移了性情,可如若她沒有讀過這些“不正經”的書,她并不會知道這些句子出自《西廂》和《牡丹》。
其次來看薛寶釵行事圓滑的外衣之下暗藏的損人利己――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歷來薛寶釵都以行事圓滑著稱,引得榮寧二府上下交口稱贊。但是薛寶釵的“會做人”是她表現出來讓大家看到的顯性特征,實際上,一旦涉及到她自己的切身利益,她性格中的潛在意識便會主宰她毫不猶豫地通過犧牲別人來保全自己,這是她性格素質中的一個隱形方面。“滴翠亭楊妃撲彩蝶”便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例證。在滴翠亭,寶釵無意中聽到了小紅要墜兒替她和賈蕓私傳信物。后來因聽見墜兒說要把子推開以免有人在外面偷聽,寶釵躲閃不及,便使了個“金蟬脫殼”之計:故意放重了腳步,笑著叫道:“顰兒,我看你往哪里藏!”一面說,一面故意往前趕,而且還鎮定自若地向小紅和墜兒問她們把黛玉藏在哪兒了。寶釵成功地表演了一場生動的獨角戲,通過這出戲,她需要小紅和墜兒認定一個事實――剛剛黛玉很可能聽到了你們的對話,我什么都沒聽到。
寶釵在榮寧二府里面一向以行事謹慎著稱,她為了保全自己,不給自己惹麻煩,這樣做很容易被理解。按照薛寶釵縝密的心思和機警的反應速度,她完全可以編造一個小紅和墜兒都不認識的自己房里的人,因為芒種為花神餞別的儀式是女孩兒們都要參加的,寶釵房內的用人出現在滴翠亭附近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她這么做恰恰是因為,寶黛愛情是寶釵登上“寶兒奶奶”寶座的最大絆腳石。在寶釵的潛意識里面,黛玉就是她的敵人,因此到了緊要的關頭,她在下意識中便出賣了黛玉。
上面所舉的兩個例證一個是寶釵為了將黛玉拉到自己的陣營而表現出來的慈善心腸;一個是寶釵為了保全自己而陷害黛玉。主角都是寶釵,隱藏的人物都是林黛玉。寶黛愛情的牢不可破,讓寶釵在潛意識里面才會把黛玉當成自己的對立面,她通過各種行動來對寶黛的愛情進行釜底抽薪式的破壞,并且不斷奠定自己“寶二奶奶”的身份和地位。在寶玉面前,黛玉是“林妹妹”,而薛寶釵是“寶姐姐”,對一個男性來說,“姐姐”和“妹妹”之間是有著本質區別的。男性通常會極為反感被自己喜歡的異性當成弟弟來看待的,因此僅從稱呼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黛玉和寶釵對于寶玉來說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她要想在寶玉心中埋下自己愛情的種子,必須通過一系列事件來逐步完成。
于是便先是發生了“看玉”一事。“金鎖需要寶玉方能配”這件事情在薛家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薛家來賈府之后,寶釵就借寶玉前來探病的機會主動要求看他的通靈寶玉,還把“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八個字念了兩遍。她這么做的目的是要在寶玉那里“建個檔案”:讓寶玉知道實際上我薛寶釵才是那個可以和你相配的人,而且這是命中注定了的事情。薛姨媽曾經向王夫人提起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王夫人本身就信奉這些緣分佛法之類的東西,對這種說法肯定是深信不疑,而且長期以來寶釵在賈府的表現使其認定了寶釵的兒媳婦身份。到了端午時節,元春給賈府賜物,眾姐妹之間只有寶釵和寶玉有相同的紅香麝串,這也表現出了貴妃對寶釵身份的暗示與認定。
接下來的故事發生在三十四回,寶玉挨打之后,寶釵先后兩次探望,還嘆道:“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有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有……”寶玉挨打是《紅樓夢》中的一個小,也是整個故事的轉折點之一,從此寶玉在大觀園較少受到父親的管制。在寶玉挨打一事中,幾乎所有重要人物都卷入其中,且心態各異。后來寶釵聽說寶玉挨打跟哥哥有關,回去還同哥哥生了不小的氣,結果差點被薛蟠說破心中秘密,氣怔了到房里哭了一夜。作為一個成年女性,寶釵當然有權利追求屬于自己的愛情,這沒有錯,可是她在明知道寶玉喜歡的是黛玉、寶黛愛情牢不可破的情況下還一心鉆營,要在這份愛情里面加入自己的影子,要讓自己不斷地離“寶二奶奶”的位子更近,這就是寶釵的“不可愛”之處了。她為了取得這個位置不斷苦心經營,直接導致了寶黛愛情最終的破滅和加速了黛玉的死亡。
寶釵還無所不用其極地討好賈府里的權威人物――賈母和王夫人。寶釵為了討好賈母,在她的十五歲生日時,點賈母喜歡的熱鬧戲文、愛吃甜爛食物,使得賈母更加歡悅。為了取悅寶玉,她又給寶玉念了一曲《寄生草》,以此證明她所點的戲不僅排場好,而且辭藻更妙,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讓寶玉認定這出戲好,而且同時還認定寶姐姐無書不知。她內心明白王夫人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為了討好王夫人,她又可以犧牲寶玉。某次王夫人向寶玉問黛玉的病有沒有好,寶玉要用三百六十兩銀子為黛玉配藥,王夫人不信,寶玉請寶釵替他作證。寶釵見王夫人無意給黛玉配藥,就搖著手笑說自己沒聽見不知道。在金釧挨打投井之后,作為間接兇手,王夫人心里面負罪感十分重。可是寶釵沒有表示出一分憐憫,還急忙向王夫人處來道安慰,而且還說自己覺得金釧“并不是賭氣投井,多半是在井邊坐著或是在井旁憨玩,失了腳掉下去的。”她為了討好王夫人,可以到一種冷血的地步,在她看來,金釧的命也就僅僅值幾兩銀子。
翻開《紅樓夢》,似乎是打開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窗口。它自問世200多年來,已贏得國內外億萬讀者的欣賞和贊譽。外國人讀《紅樓夢》,可以了解中國的封建社會,以至人們認為“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思想家、文藝理論家王國維稱其為“宇宙一大著述”。學者林語堂言:“《紅樓夢》不愧為世界名著,優秀小說該具備的它都具備。”在國外,人們形成這樣的看法:“不了解《紅樓夢》,就幾乎等于不了解中國的文化和社會。”
《紅樓夢》是博大的、深厚的。人稱《紅樓夢》內蘊著一個時代的歷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書,可以容得下一部二十四史。或計正因為其博大,所以不同的人從中看到了不同的景象。有人說它是歷史小說,反映的是封建社會的衰亡史;有人說它是愛情小說,表現的是寶黛愛情的千古絕唱;有人說它是政治小說,隱喻的是康熙朝政;也有人說它暗藏的是董小婉的故事;有人說這是作者的自敘傳;有人說這是一部宣傳色空觀念的小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正如魯迅所說?quot;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紅樓夢》的人物畫廊中,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性格命運的浸染,這在林黛玉和薛寶釵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贏弱的林黛玉,貌若西子,多疑刻薄,清高孤傲,任情任性,弄得眾人相背;康健的薛寶釵,艷冠群芳,知情達理,寬容隨和,穩重和平,深得上下歡迎。林黛玉多情無邪,率真單純;薛寶釵理智藏奸,心有城府。對于從深廣的歷史文化背景中走出來的中國人,在失意時能深刻地理解林黛玉,而得意時又由衷地愛慕薛寶釵。對于一個社會,在專制壓抑的時候,林黛玉備受推崇;而國泰民安的狀態下,薛寶釵會被大加褒揚。王蒙先生說過一句話?quot;如果你的女兒是林黛玉式的性格,她非倒霉不可;如果是薛寶釵式的性格,那她可以有光明的前途。”王先生顯然指的是在今天,不過,即使在《紅樓夢》中,寶黛的命運也是大致如此。這也從一個側面么映了文化傳統的內在相承性吧。
從文化的角度,透過《紅樓夢》這扇窗,看到的是一座古老而浩大的花園。
[關鍵詞]《紅樓夢影》 薛寶釵 重塑
[中圖分類號]I207.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10-0068-02
清代滿族女作家顧春的小說《紅樓夢影》是《紅樓夢》的30余種續書之一,該書的敘事主線是賈府的重興,以賈府中女眷的活動作為敘事的中心線索。小說寫寶玉離家出走后,賈政到處尋找,后在毗陵驛將其從一僧一道手中領回,寶玉從此一改往日倚紅偎翠之習,入為翰林,進了衙門當差。薛寶釵在《紅樓夢影》中,終于實現了“金玉良緣”,她與寶玉結婚后,為寶玉生下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兒子,而且也贏得了寶玉的尊重,成功成為這個大家族當中的“寶二奶奶”。做了父親的寶玉盡享天倫之樂,他喜歡“抱著芝哥站在欄桿前看牡丹”,還把那塊通靈玉掛在兒子身上辟邪。但他本性終究難改,兒女私情依舊,小說讓寶玉在林黛玉20歲冥壽時前去瀟湘館祭奠,二人在夢中相見,夢醒后方知此番生死之戀如鏡月水花之不可及,不禁悵然。在《紅樓夢》中“任是無情也動人”的寶釵,在顧春的筆下,被塑造成了一個既具有理性的持家有方之人又具有真摯情感的形象。
在顧春的筆下,寶釵依舊是一個經過嚴格的禮教教養,具有正統禮教思想的女性,她能夠處理好封建大家庭中重重疊疊的人事關系,以一種不偏不倚、冷靜理智的態度來對待別人,保證了家庭關系的和諧;同時,寶釵在顧春的筆下,也能夠處理好與丈夫之間的關系,在這樣的大家庭當中,她能夠從整個家族發展的角度來看待自己與丈夫的關系,一方面她時刻勸告寶玉要在功名和仕途上用功,另一方面,她也能夠理性地處理好為寶玉納妾的事情,并表現得豁達得體。
顧春有許多筆墨寫寶釵處理家庭中人事關系的能力,以此來塑造寶釵作為具有良好傳統修養的女性形象。比如,在第十回中,寶釵為寶玉安排慶祝生日:
這里寶釵叫玉釧、襲人、麝月坐在自己席上,西邊一席是翠縷、侍書、鶯兒、豐兒。寶釵便問:“紫鵑怎么沒來?”惜春說 :“他頭疼呢!”平兒說:“那一桌才四位呀,再湊兩位才好。”寶玉笑道:“又不是我請善會,何必定要六位一桌呢。”說的眾人都笑了。寶釵說:“偏偏的紫鵑又病了。彩云比不得跟太太的時候,如今在三爺房里倒不便讓他過來。”李紈道:“就把那桌上的菜拿幾樣給他們,也是一樣。”寶釵說:“周姨奶奶四樣,三爺和蘭阿哥一桌,早就送去了。再拿四樣,每人一盤一碗就得了。”婆子們答應,送菜去了。①
在這樣一件小事的安排上,便見出寶釵思考的周密。在別人還沒想到的時候,寶釵先想到,在別人想到后,寶釵已經安排好,這便是寶釵的持家之道,即便是吃飯這樣一件小事情,寶釵也能將主子、丫頭方方面面都照顧到。這種持家有方的女性形象塑造,實際上也透露出顧春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
在與寶玉的關系上,寶釵是一個傳統的賢妻,她不斷督促寶玉在功名和仕途上努力,考慮的是丈夫的前途發展,并且在第三回中,寶釵還主動向王夫人求給寶玉收房納妾的事情:
王夫人道:“還有一件,寶玉這一回來,你也勸著他用用功。明年還要會試,倘能中個進士,也贖贖咱們家的臉。別教他整日家和丫頭們一塊兒頑頑笑笑的。”寶釵笑道:“我還有一件事要求太太。我想麝月、鶯兒也都大了,卻倒很中用,莫若把這兩個也留下,就是使喚著也方便。秋紋就配了焙茗,剩下的幾個都小呢。”王夫人笑道:“既是你這么賢惠,我有什么不肯的?只是別教他們雞爭鵝斗的,看人家笑話。”寶釵笑道:“太太自請放心,有我呢,他們也不敢。”②
在封建禮教的要求當中,相夫教子是女性的本分,薛寶釵作為一個受到過良好教育的女子,她端莊沉穩,為人妻、為人母都堪稱楷模。在家庭事務中,寶釵處理得井井有條,對丈夫體貼關懷,飽含深情,更能做到督促丈夫用功,是一個端莊溫婉、精明能干而又有情有義的賢惠形象,同時,寶釵主動為丈夫納妾而不嫉妒,這便是典型的封建道德觀念下愚蠢畸形的“賢妻”形象。
但是,若是顧春筆下的寶釵僅僅停留在這樣的層面上,那么也只是對《紅樓夢》后四十回中寶釵人物形象和性格的繼續描寫而已,并沒有重塑的因素。顧春筆下的寶釵形象,之所以產生了突破,是因為顧春將一個所應具有的真摯情感賦予了寶釵,使得寶釵突破了被傳統封建禮教束縛下產生了性格特征,而表現出一個覺醒的人應有的心理狀態與性格特征,這突出地表現在變寶釵的“無情”為“有情”上。
寶釵對寶玉的愛情,與黛玉對寶玉的幽怨的愛情不同,她對寶玉是飽含著脈脈溫情的愛情。一方面,她對寶玉敬重體貼,溫存備至;另一方面,她對寶玉不時流露出的“醋”意卻正體現了一個正常女性應該有的情感。
在對寶玉溫存體貼方面,寶釵非常細心,而且流露出真摯的情感。寶玉歸家的第三回一開始便寫寶釵看著襲人、麝月、鶯兒、秋紋四個人給寶玉抖晾皮衣裳,拾掇鋪蓋。到后來王夫人想起囑咐寶釵讓丫頭給寶玉晾曬衣服和鋪蓋的時候,寶釵早已經完成這些事情了,而王夫人囑咐寶釵說:“叫他們弄就是了。可別自己動手,小心著涼。”寶釵卻是答應著自去料理。此時的寶釵正懷有身孕,從這樣的小事情中,可以看出寶釵的細心與對寶玉的愛意。
李鐵
在現有的“金陵十二釵”排名中,薛寶琴是“落榜”的。但賈母非常喜歡薛寶琴,王夫人也認她為干女兒,我認為薛寶琴其實并沒有“落榜”。
薛寶琴詩寫得比較好,很有才,有點像黛玉和香菱。她是薛寶釵的“胞妹”,自然有三分像薛寶釵。而薛寶釵很像秦可卿,所以,薛寶琴也很像秦可卿。更重要的是,在薛寶琴參加賈家“祭宗祠”的時候,大廳里有12把象征著“金陵十二釵”的椅子,薛寶琴很自然上去坐了,這些都說明,她是“金陵十二釵”之一。
第49回,薛寶釵說薛寶琴也很像史湘云。但曹雪芹立刻又通過賈母之口,說她“還小”呢,要別人“別多心”,所以,史湘云不能算“金陵十二釵”之一。
從清朝開始,就有人質疑薛寶琴參加賈門“祭宗祠”,認為薛寶琴是外人,參加這樣的活動不合“風俗禮儀”。其實,從薛寶琴一進大觀園,賈母就讓王夫人認薛寶琴為“女兒”,從這時起,薛寶琴已是賈家子弟,她參加賈家“祭宗祠”不僅十分合理,也非常必要。
再一個就是抄揀大觀園。抄揀大觀園時抄揀了林黛玉,但沒有抄揀薛寶釵,到現在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其實,抄揀林黛玉并不是更懷疑林黛玉,第3回賈家就已經“收養”林黛玉,林黛玉是賈門子弟,應當抄揀,而薛寶釵是薛姨媽帶來的不能抄揀的“親戚”,區別非常明顯。
秦紅玉曾是曹家的“主子”,從“戲子”變成“主子”,認親是惟一可能的方法。在《紅樓夢》里寫年輕姑娘“認親”的,是賈母讓王夫人認了薛寶琴為“女兒”。這次認親,讓薛寶琴成了賈家人。所以,薛寶琴認親,是秦紅玉的寫照。
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人物是“若玉”。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的時候,給賈母編的一個故事里面有“若玉”。“若玉”17歲死了。17歲這個年齡不應該是死去的時候,而是婚配的年齡。秦紅玉正是在這個年齡去了那個“見不得人的地方”。賈赦要娶鴛鴦為妾,失敗后花800兩銀子買了嫣紅,嫣紅當時也是17歲。寶玉給了茗煙一些錢,讓茗煙去找“若玉”,可茗煙沒找著,寶玉還為此懊惱了一陣子。但“若玉”沒有任何情節,她不應該構成一“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