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中文翻譯英文

中文翻譯英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文翻譯英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文翻譯英文

中文翻譯英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文化差異 電影片名翻譯 思維模式 價值觀

電影片名的語言風格和命名慣例,體現了中國和西方之間的表達差異。中國人傾向于使用動詞,西方人傾向于使用名詞而且命名較為簡單、淡雅。

人文文化和科學文化的不同影響著中西方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導致了影片片名的區別:中國電影名較為重視中國文化,對比西方類似電影的命名原則,就不難發現西方文化更加注重科學文化。

對比中英文電影片名,我們還可以了解到中國和西方的價值觀差異。中國電影更喜歡使用整體和抽象的思維方式來命名,西方文化思維卻側重于部分和具體的人物或事件。

中國人喜歡使用含有動詞的電影標題,如《十面埋伏》,《臥虎藏龍》等,簡潔且易理解。西方電影片名往往強調“the”,如《The Godfather》、《The Silence of the Lambs》等。

文化的差異也使語言不同。中國電影的標題更偏向愛的象征或詩意的標題,而內斂自然的中國傳統文化使影片的標題不注重古樸、典雅的片名會影響到電影的傳播,如《大紅燈籠高高掛》、《花樣年華》、《子夜》等。在西方,電影標題的表面處理常常是與眾不同的人物名,電影片名有時只用單詞或短語,但是在這些單詞或短語后隱藏的是西方文化,如《麗貝卡》、《哈姆雷特》、《洛麗塔》等。

《阿甘正傳》1994年在美國上映的時候,一周的票房記錄達到100萬美元,最終以國內票房300萬美元、全球票房6.75億美元票房而創造了一個奇跡,并獲得13個奧斯卡獎提名,6個獎項。這部電影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絲毫不亞于美國,其原因和翻譯的《阿甘正傳》有很大的關系。魯迅有一本小說叫“阿Q正傳”,把這部電影的名字翻譯為《阿甘正傳》更符合中國文化的表達,并在一定程度上留下想象的空間,這讓影迷們迫切地希望知道阿甘是何許人也。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一點,1988年上映的電影《末代皇帝》與《最后的武士》有著相同英文片名的,雖然該片描述了中國最后一個皇帝,但中文翻譯避免了使用這個簡單的表達。《最后的武士》講述了19世紀后期日本武士階層命運結束,而《末代皇帝》確實是紀錄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位君王的命運軌跡。同樣,中國電影想要走出去,也需努力在自己的電影標題中做文章。《大話西游》系列電影是有相當數量的影迷心中的經典電影,電影與中國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記》有同樣的故事背景,卻講述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因此,片名的英文翻譯是《Pandora’s Box and Cinderella》,雖然對應不是那么準確,但我相信電影更容易被西方的影迷接受。

在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之間,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有很大的區別。中國人講究文字的詞序、語法或語義關系,而西方文化重視的是句子結構、語義準確和語言邏輯。由于地理環境、生活方式及生理差異,東西方人的思維有很大的不同。中國電影片名給觀眾的的情緒感覺更加精細化,如《無間道》、《不見不散》、《霸王別姬》,而西方電影片名往往會簡短一些,如《簡愛》、《芝加哥》、《哈利·波特》等。

引進西方電影的目的是滿足觀眾的需要,而為了滿足觀眾的理解要求,中國電影片名的翻譯也需要吸收異國文化意識中的先進思想,從而進一步消除兩種文化之間的沖突,加強交流與合作。中西方的政治歷史、地理環境、習俗及價值觀有很大的不同,無論是在文化認同還是在對自然的了解上有許多差異。電影是文化的載體,它不可避免地反映其各自文化的個性特征。例如,中國電影更喜好空靈、詩意的標題,但英文電影更強調人格獨立,所以經常使用的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或故事情節來命名的元素。片名翻譯的過程中,不僅要實現不同語言之間的切換,也要根據不同文化來改造。在翻譯中,譯者應力求準確傳達文化信息,考慮到中國觀眾的接受程度,以避免誤譯破壞文化價值,并最終影響到觀眾對整部影片的理解。例如電影《The Third Man》,如果我們簡單地翻譯成《第三者》,中國觀眾會覺得這是一部家庭。事實上,這部電影是指講述一個意外活下來的的目擊證人的故事。

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主要表現在重視抽象和整體,而英語國家思維側重于部分和個體。思維模式對語言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對相同的顏色的不同認知:褐色的糖(紅糖)、善意的謊言(謊言)、白色的大象(無關緊要的東西)。下面舉例的電影片名翻譯確實考慮到了思維模式的差異而采取了靈活的翻譯方法:《You can Take It with You》意譯成為《浮生若夢》,《Rebecca》被翻譯成《蝴蝶夢》,這些翻譯更好地體現了電影的主題。由于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在中西方文中各種事物有各自不同的含義。中西方“龍”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差異,這就需要在電影片名翻譯中解除不必要的誤會。中國生活《龍年警官》翻譯《警官在1988年》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在西方文化中不僅沒有生肖,而且龍是一種神秘的、巨大的、口吐火焰的爬行怪物,是邪惡的象征。同樣,電影《龍的心》根本就沒有翻譯成《Dragon Heart》,翻譯為《魔龍傳奇》更合適。

和文化典故的差異也造成了電影片名的差異。《Seven》是一部經典的美國驚悚電影,電影片名是根據屢次出現在《圣經》等宗教書籍和文獻中的基督教天主教會的七宗罪(暴食,貪婪,懶惰,欲,驕傲,嫉妒和憤怒)而來。如果你只從字面上翻譯成《七》,中國觀眾是很難理解的。在中國的文化傳統,蓮花始終是與美麗迷人聯系在一起的。影片《Bathing Beauty》翻譯為《睡蓮》自然而且適當,充分展示了文化意義,也迎合了中國人民的文化心理,更加忠實于原片的文化內容。

中文翻譯英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互文性;廣告翻譯;商務廣告

一、廣告語中的文本互文性

互文性是以一個文本指示另一個文本,以這種方式,文本將會不間斷的在文化創作中指示更深層含義。文本互文性,或稱為文本間相互借代指示的多種方式,已被應用與篇章分析中,尤其是文學作品和篇章。許多廣告都采用借代或借用其他廣告標語的風格,文本類型,語言模式的方法,以達成廣告宣傳的效果。這些互文性廣告主要借代諺語,俗語,名人名言以及具有文化指向的文本。互文性的作用是吸引讀者注意,引發讀者聯想和想象,拉近廣告與讀者的距離,以產生共鳴。互文性理論的意義不僅在于它從一個空間的、歷史的高度闡述了文本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二、互文性在漢語廣告翻譯中的應用

商務廣告作為一種“呼喚型”文本,具有很強的指示性,其目的是凸現產品特征,號召受眾購買商品。因此,商務廣告翻譯不僅要注重表現原文要旨,還要充分考慮消費對象的語言習慣、文化積淀和心理定式,這樣才有可能吸引、打動消費者,實現廣告效應。很多成功的商務廣告翻譯正是受到互文性理論的啟發,巧妙模仿或引用譯語文化中的名言警句或著名詩歌、文章、段落而獲得打動人心的效果.

例如:速效救心丸的廣告詞為:“隨身攜帶,有備無患;隨身攜帶,有驚無險。”譯:“A heart reliever in need is a heart reliever indeed.”

很顯然,譯者在這里互文仿擬了英語中的一句諺語“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這句諺語在英語世界可謂無人不曉,譯者將個別詞語進行改動后用在此藥品廣告翻譯中,其寓意是不言而喻的:既宣傳了此藥品的功效(如患難之交值得信賴),又傳達出一種親切感(需要時就會象朋友一樣出現,救人于危難)。正是由于譯文所引起的積極的互文聯想,才有效拉近了該藥品與消費者的心理距離,因而能深入人心,獲得良好的促銷效果。

又如:美食的廣告:“食在廣州”譯:East of west,Guan-gzhou cuisine is the best. 譯文互文套用了英諺語“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不僅讓英語國家的消費者過目不忘,且此諺語中蘊含的家的寓意會讓人對廣州的美食產生溫馨的互文聯想:廣州的美食如家中小灶精心烹制的菜肴,既合乎口味又富有營養,使人產生對廣州美食的向往。

三、互文性在英語廣告漢譯中的應用

在中文廣告的英譯過程中,可利用互文性成功傳遞廣告信息,以達到促銷的功能。英文廣告的中譯同樣如此。

如我們所熟知的百事可樂廣告詞:Pepsi-Cola hits the spot. Twelve full ounces,that’s a lot. Twice as much for a nickel,too. Pepsi-Cola is the drink for you. 原英語廣告詞輕松詼諧、富有情趣,中文翻譯為:“百事可樂頂呱呱,十二盎司毫不差。五個美元買兩打,百事可樂飲料佳。”此譯法可謂深得原文之精妙,將原廣告語的形、神、韻都完美地再現了出來。譯文互文借用了中國古詩七言絕句的形式,不僅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閱讀審美心理,且讀來瑯瑯上口,易于記憶。詼諧的語氣與原廣告語語氣契合,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巧妙地互文糅合在一起,使得此中譯廣告語雅俗共賞。

另有一則外國防腐劑的廣告詞為:“Often a bridesmaid,never a bride.”有人將其譯為“儐相不當新娘,鮮汁不變陳湯。”此譯語廣告詞由于互文套用了中文對偶的形式,不僅在語言上同原文一樣押韻,還使人人產生互文的聯想。無論中外,儐相(伴娘)是陪伴新娘,為新娘服務的,切不可喧賓奪主,搶了新人的風頭。此廣告正暗示著使用該防腐劑不僅能防止鮮汁變質,且絲毫不影響原汁的風味。這樣就打消了消費者對此類產品的顧慮,從而放心地購買和使用這種防腐劑。

四、結語

通過以上實例可以看出,在商務廣告翻譯中,靈活運用目的語文化和語言形式中的互文因素,不僅能夠彌補翻譯過程中原文在意義、結構、風格和形象方面的損失,而且能使譯語廣告詞新穎別致、富有美感,有效吸引目的語消費者的注意,引起目的語消費者強烈的共鳴,從而達到廣告標語宣傳和促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Cook, Guy. The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 Routledge, London,1992.

[2] ?mejrková, Světla. “Cultural specifics of advertising in Czech: intertextuality and interdiscursivity” Czech Republic. No.162,2003.

[3] 陳小慰.新編實用翻譯教程[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6.

中文翻譯英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語言;翻譯;同化;異化;功能對等

1. 簡介

不能否認語言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共同點,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不可逾越的差異的鴻溝。在翻譯過程中,源語言和目標語言的差異應該被考慮進來。同時還應該利用一些翻譯理論為指導,尤其當兩種語言在思維方式和措辭風格等方面存在差異。

2. 翻譯中的同化和異化

Lawrence Venuti 提出同化和異化的翻譯理論,同化這一翻譯策略主要是用易懂流利的語言來進行翻譯,盡量使目標語言的讀者不感覺到源語言的生疏。異化則故意保留源語言的風格,甚至打破目標語言的一些慣例。

2.1 同化

同化理論能夠將翻譯最大限度地接近目標語言讀者的思維方式。為了更好地解釋這個理論在翻譯實踐中的意義,很有必要先分析一下中文的某些差異,因為差異導致按照源語言的表達習慣進行的翻譯會很難被理解,從而需要按目標語言進行同化翻譯。

2.1.1 中英句法的差異

英語句子常常由好幾個從句和復句構成,將不同的主體粘連到一個長句中,即化零為整。但是漢語句子通常不長,鄰近的句子之間通過不同的主體分開,也就是化整為零。

例如:“The hunt for the puma began in a small village where a woman picking blackberries saw “a large cat” only five yards away from her.”(L. G. Alexander,1997)在這句話中有好幾個主體,第一層面:“hunt for the puma” began in a “village”,“a woman”saw “a large cat” 第二層面:The “woman” lives in the “village”.通過“where”引導的定語從句,兩個層面的句子連在了一起,第二個層面成為修飾語。

如果不調整結構直接按照這個復雜結構翻譯的話,中文譯文是這樣的:“對美洲獅的搜尋在一個某采摘黑莓的婦女看見離她五碼遠的地方有一只‘大貓’的小鄉村開始。”不用說,這個版本對中文讀者來說很費解,他們更希望看到化整為零的句型,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根據目標語言對源語言句子的結構進行解構,更合適的譯文應該是:“對美洲獅的搜尋從一個小村莊開始。那里的一位婦女在采摘黑莓時看見離她五碼遠的地方有一只‘大貓’。”

2.1.2人本主義和物本主義的差異

中文喜歡以人為主體遣詞造句,英文則很多時候強調客觀的物體,喜歡用被動語態,there be句型等。以被動語態為例,在中文中人常常作為主體被強調,對某物體采取了什么行動。英語中則有很多例子體現了應該以物為中心,而將人放在次要位置甚至省略。例如:“A huge iceberg was suddenly spotted by a lookout.”(L. G. Alexander,1997),“iceberg”(冰川)相比 “lookout”(瞭望員)更能給讀者一種冰川躍然出現的感覺,所以采用了一個被動語態的句子,將瞭望員放在一個次要位置,說明這個時候是什么人發現冰川沒有太大意義。但是中文譯本會采用同化手法翻譯成“陡然間,一瞭望員看見一座巨大的冰山。”而如果保留源語言風格,異化手法翻譯成“一巨大的冰山突然被一瞭望員看見。” 就會讓中文讀者讀得很生分。

2.2 異化

異化的翻譯手法主要是為了保留源語言韻味,從而在翻譯的時候擺脫目標語言的束縛進行了一定調整。根據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能夠使目標語言也能呈現出源語言的翻譯才是真正的翻譯。所以有時候需要在譯文上充分尊重源語言的特點。例如下面這段英文是抒情散文的風格,那么譯文也要能保持這種神韻,對仗工整的詩句在中文中很能達到抒情的效果,雖然是異化翻譯,但是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功能對等。

“Nothing can be compared,he maintains,with the first cockcrow,the twittering of birds at dawn,the sight of the rising sun glinting on the trees and pastures.”(L. G. Alexander,1997)

譯文:“雄雞鳴破曉,晨曦鳥歡叫。朝陽染牧草,此景無比妙。”

References

http://w w w .lunw /product.free.9081920.2/

中文翻譯英文范文第4篇

中考英語作文范文:交通工具(一)

In general, there are two ways of traveling, private cars and public transportation. Chinese people should regard public transportation as their first traveling opinion.

一般來說,有兩種旅游方式,私家車和公共交通工具。中國人應該把公共交通工具作為旅游的第一選擇。

First,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living in this countries that make it so crowded. If each chinese people own a car, there will be far more traffic jams and accidents, which increase you impatience.

首先,這個國家住著很多人,使得它非常擁擠。如果每個中國人都擁有一輛私家車,將會有更多的交通堵塞和事故,這會讓你變得更加的不耐煩。

Moreover, there will be far more pollution resulted from cars. Once a car started, it release huge amount of dirty gas and heat, which lead to great pollution and result in green house effect.

再者,由于私家車將會有更多的污染。一旦汽車起動,它釋放大量的臟氣和熱量,這會導致很大的污染和溫室效應。

All in all, Chinese people should take public transpot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first。

總之,中國人應該以公共交通工具為第一選擇。

中考英語作文范文:交通工具(二)

City traffic is a big problem in some cities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big cit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someone are in favor of developing buses as means of city traffic. Others are in favor of the subway. Between them,which is the better choice?

在世界上的一些城市中城市交通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大城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人贊成發展公交車作為城市交通的方式。另一些人則贊成地鐵。在它們之間,哪個是更好的選擇?

It is easier to take buses as means of city traffic than the subway trains because buses don't need special roads. But buses have also many disadvantages, some of which are very serious. They may cause louder noise and more traffic accidents. Buses give rise to serious air pollution and traffic jam. In order to stop what buses cause, a large amount of hand must be used to widen the roads. On the contrary, the subway train is of more advantages. Except the difficulty and high cost of building the subway, it is superior to the buses in many aspects.

公共汽車作為城市交通方式要比地鐵容易,因為公共汽車不需要特別的道路。但是公交車也許多缺點,有些是非常嚴重的。他們可能會導致噪音和更多的交通事故。公共汽車也導致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和交通堵塞。為了阻止公交車帶來的后果,必須用大量的人力來拓寬道路。相反,地鐵列車有著更多的優勢。除了建設地鐵的難度和高成本外,在許多方面它都優于公共汽車。

Tak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gether into consideration,I would be in favor of developing the subway train as soon as possible.

把優點和缺點一起考慮,我會贊成盡快發展地鐵。

中考英語作文范文:交通工具(三)

中文翻譯英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廣告翻譯 文化差異 順應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國際貿易活動的日益加強,廣告作為商品銷售的有效宣傳形式,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今的時代是一個廣告時代。廣告(advertise)一詞來源于拉丁語advertere,表示“引起注意”。其目的是通過強調產品的品質引起公眾的注意并誘導人們產生購買的愿望,最終起到推銷產品的作用,正如Advertis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一書中提到的 “Advertising provides information that helps match buyers and sellers in the market place.(廣告提供了將市場中的買主和賣主有效地聯系起來的信息)”。同時,產品的銷售不止局限于某一個國家,經常涉及到不同文化的國家。如何使譯文“入鄉隨俗”,使譯語受眾樂于接受廣告信息是廣告翻譯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一、廣告翻譯與文化

廣告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是反映社會文化的萬花筒,語言學家Wallace把廣告稱為“所有語篇中最具有文化特色的社會語言”。廣告語言充分體現了語言、文化和思維之間的相互關系,反映出其所在國家人們的價值觀、審美觀等眾多文化層面。因此,廣告是文化的載體,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各個方面。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而語言是文化的重要成分和載體,不但映射著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也就是說,語言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文化沉淀,語言文字反映了文化最深刻的內涵。廣告語作為語言的一部分,必然也會受到文化的影響。

因為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的差異,中西方文化對同一事物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在翻譯廣告時要特別謹慎,否則會引起誤解。例如,以前上海的名牌電池“白象”被譯為“white elephant”。在漢語中,“象”有“吉祥如意”的含義,但是譯成英語后,已經失去了漢語中的褒義,因為white elephant在英語中表示“something that is expensive but completely useless(價格昂貴而無用的東西)”,這種電池自然在英美國家沒有了銷路。有人建議把“白象”改譯成Bishiny,bi-在英語中有雙倍的意義,shiny則表示明亮;Bishiny的發音和白象很接近,這樣其意義也能和電池密切聯系在一起。因此,翻譯廣告時應該根據受眾所在民族的文化、語言環境進行“改造”與“再改造”,使之與受眾的文化審美心理和信息隱含的價值相吻合,而不是單純的復制。

由此看來,廣告翻譯既是語言翻譯,更是文化翻譯,盲目的語言層次的對等翻譯是不可取的。盡管“忠實”是翻譯的基本原則,但是對于以商業為目的的廣告翻譯,“忠實”并不是第一性的。此外,譯文功能理論(Skopos Theory)也認為,廣告翻譯優劣的標準不是譯文與原文的“對等”程度,而是譯文再譯語語言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中預期功能的實現程度。廣告譯文能否在譯語語言文化環境中達到預期的商業功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文能否被接受。要使譯文能夠適應譯語語境的文化層次,就要使其順應譯語的文化,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廣告“吸引注意,激發興趣、喚起欲望,促成購買行為”的作用。

二、跨文化廣告翻譯遵從的原則

1.充分理解詞語在不同文化中的內涵

同一種語言符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象征意義和聯想意義往往各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在翻譯時,應該注意避免所使用的語言符號可能傳遞的信息或錯誤信息。比如,“龍”和“dragon”,雖然其本義相同,但是引申意義和蘊涵的文化信息卻大相徑庭。“龍”在漢語中具有“神圣、高貴、吉祥”等含義,被古人視為權力、地位和尊嚴的象征。“龍”是傳說中的“上天”的神物。古時候被制作成圖騰加以頂禮膜拜,皇帝也被成為“真龍天子”。但是英語中把dragon描述成口噴毒火的怪物,是邪惡和兇殘的象征。因為文化釋義的不同,所以柯達膠卷在美國的廣告詞是 My son killed his last dragon. 畫面是一個小男孩手執寶劍,面帶滿足的笑容,這在美國人看來是成功的標志。但是,如果這句廣告詞被對等地翻譯成漢語,恐怕會遭到中國人的抗議,柯達膠卷在中國也不會有市場了。因此,柯達公司采取了明智的方法,把它在中國的廣告詞改變成了“享受這一刻”,迎合了中國人崇尚大家庭和大團圓的心理。

有一則漢語旅游廣告“西峽,開放的龍鄉”,其英語譯文是“Xixia, home of Dinosaurs―open to the world.”這句譯文中巧妙地把“龍”翻譯成了“dinosaur”,以代替“dragon”。避開了dragon一詞帶給西方旅游者心理上的不可接受性,同時又迎合了他們喜歡冒險的心理。因此,譯者不能只從字面含義入手進行翻譯,還應該考慮到詞語背后的引申意義。國際著名化妝品牌“Poison”香水,起初被譯作“毒藥”,原意是為了體現西方女性追求野性刺激和粗獷的情調,因此受到西方女性的青睞。而中國女性難以接受這個名稱,香水的銷量很差。后來將其譯作“百愛神”,贏得了很好的市場反饋。廣告是為了使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產生美好的形象,其譯文必須符合受眾群體的審美情趣。如果不熟悉譯語文化,忽視詞語的不同文化內涵,就會導致廣告失敗 。

2.運用習語、詩句等傳遞歷史文化

習語、詩句等因為簡潔精煉、蘊含了深邃的哲理,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明確的引導性,也被以各種變體形式廣泛運用于廣告語言中。優秀的廣告翻譯都重視所在國的文化背景,并且以此調整其譯文。例如豐田汽車在英語國家的廣告語是:“where there a way, there is a Toyata.”到了中國變成了“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三菱汽車公司在向美國市場推銷其產品時,創作了“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這則廣告詞,讓美國讀者想起了《獨立宣言》中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的名句。而三菱公司在中國宣傳其產品時則把廣告詞改成了“古有千里馬,今有三菱車”。巧妙地把“三菱車”和“千里馬”相提并論,在中國讀者心目中浮現出三菱車有千里馬般的雄壯氣概。如果把它的英語廣告直接翻譯成漢語,它的宣傳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美國化妝品Revlon的英語廣告文中表達了本化妝品有如下的功能:Face value(臉面的價值),Exceptional skin care(超群的肌膚護理),Excellent value(超值的享受)。于是在翻譯時譯者引用了唐朝詩人李白的詩詞《清平調》中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譯文高雅,使人不自覺地聯想到唐朝楊貴妃甚至中國古代美女的花容月貌。

3.適應不同文化讀者的價值觀念

語言反映文化,而文化的核心是傳統的價值觀念。西方文化強調個性,注重個體,追求獨立、自由,這些在廣告中都有所體現。1997年蘋果電腦推出的廣告就是Think Different。它極大地迎合了美國傳統文化中崇尚獨特的價值觀。而中國人的文化價值強調的是品德規范、自覺性和統一性。美國Nike運動系列的廣告語“Just do it”開始被譯作“想做就做”在香港播放,其主題是標榜個性自由,體現西方國家人們追求個性、標新立異的心理,但是“想做就做”的廣告詞并不被中國文化所接受,因為消費者認為這則廣告會誘導青少年作壞事。因此,后來把廣告譯文改成了“應做就去做”,使其適合中國人的價值觀念。

中國文化強調統一的思想,崇尚“自上而下”的絕對權威,很多漢語廣告常常含有某產品“獲得省優部優”,“國際金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用科學方法”等含糊的字句,以此表達產品的質量。但是這些承諾性的語句不符合英語國家的文化習慣。以一則人參糖的廣告為例,漢語廣告正文中寫道:“經幾代技術人員的努力,吸取現代先進工藝之精華……”。但是在物質高度發展的英美國家的人們更加崇尚自然,追求返樸歸真,因此其英語廣告譯文應突出產品的天然風味,而不是其高科技。

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萊斯等廣告專家曾經運用內容分析法對我國雜志廣告的信息進行了分析,并對14類信息出現的頻率做了統計,得出的結論是:含有“廠家調研”信息的廣告數據小于1%,這充分說明以中國文化為主流的東方文化和以英語文化為主流的西方文化在廣告創作中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翻譯廣告時,應該根據譯語受眾的價值觀加以調整。香港華潤集團華夏公司的一則雙語廣告則巧妙地處理了這一點:

華夏公司始建于1949年5月,至今已有40多年悠久歷史,業務關系遍及世界,是一個具有豐富經驗,享有良好信譽,以航運圍住的綜合性運輸公司…

FARENCOL was founded in May, 1945. With a history of over 40 years, it has established business rel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FARENCOL is a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specialized in shipping…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廣告翻譯不只是簡單地把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而是使用兩種不同文化的語言來表達同一營銷概念。只有順應相應文化傳統的廣告翻譯才能打動讀者,影響他們的購買取向。因為社會文化存在巨大差異,譯者對廣告詞語的理解不能只限于字面意義,還應該了解它的文化內涵,也就是說,翻譯工作者不僅在語言上下功夫,而且還必須在文化上下功夫,培養文化意識。成功的廣告翻譯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不成功的翻譯,不僅會給企業或國家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還會直接影響企業或國家的形象。

參考文獻:

[1]Wallace D.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M].London: Verso, 1987.103

[2]William wells. John Burnett. Etc. Advertis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 New Jersey: Prentice_ Hall, Inc. 1995.14

[3]陳小慰:簡評譯文功能理論[J].上海科技翻譯,1995年第4期

[4]呂博:也談翻譯的標準和原則[J].中國翻譯,1998年第3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濉溪县| 天气| 葫芦岛市| 商河县| 年辖:市辖区| 阳朔县| 资源县| 纳雍县| 九寨沟县| 江川县| 城固县| 安丘市| 宿迁市| 吉隆县| 朝阳市| 当阳市| 两当县| 金溪县| 台东县| 孝义市| 吉安市| 会理县| 射洪县| 海晏县| 湟中县| 陆良县| 富顺县| 大邑县| 邵阳县| 和静县| 民勤县| 旺苍县| 洛阳市| 榆树市| 蓝田县| 垫江县| 莱芜市| 华亭县| 三门县| 徐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