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無悔人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慶幸有緣分與你相聚
在雪花飄飄的日子
我們一起牽手漫游
象是相識很久的友人
不顧初次會面就和盤
托出肺腑之言
我們在一起漫無邊際閑聊
任憑時光匆匆消逝
我驚訝,你是那般的冰清玉潔
突然間,我仿佛剛將自己認識
我知道,你也和我一樣
在內心深處也有許多
希望和苦情
茫茫的人海里無數個波濤沖過
有我們所喜愛,也有我們所厭惡
但沒有誰了解我們的心
彼此相識也表白不需要了解
也不曾想被旁人理解
不想贏得世人的同情
只是獨自信任地憑自己玩味發展
我們往往徒然地縱目尋覓
用迷茫的視線掠過那無垠的
原野和層巒疊嶂的山峰
找尋那大自然的一切美好和歡欣
但最終結局卻常令人失望
因為那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深鎖
緊閉而不肯輕易搜尋到的
徒自把那美好的光陰空空虛度
隨之把兩顆心也緊緊關閉
今年的冬天好冷,好冷
可是那一份友情卻給我帶來了歡笑
1991年本科畢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的我懷著滿腔的熱情被分配到昆明市自來水公司,和許多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先到各個水廠進行勞動鍛煉和生產實習,由于在工作中我虛心向工人師傅們學習,很快就了解并掌握了水廠工藝,不久便成為了一名能夠獨立操作和管理動力設備的助理工程師,正當我為做一名優秀工程師而努力時,一紙調令讓我與檔案結了緣,轉行是工作需要,由于檔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要干好它,就要不斷學習和總結,為了盡快入行,我先后參加了昆明市檔案干部五門課學習、檔案人員法制教育學習,選修了更高層次的檔案專業課程,通過了檔案人員崗位資格考試,檔案人員繼續教育學習、采取“吸取他人長處,發展自己的特色”及“方便利用、方便查找”的指導思想在實踐中一點一點地摸索,埋頭從事起了檔案的收集、整理、裝訂、排架、編目、保管、利用等工作,面對堆集如山的檔案資料,在繁雜的抄抄寫寫、裝裝訂訂中成了名副其實的檔案人。“收集是檔案工作的基礎”,作為講求經濟效益的企業,科技檔案取之于生產又要服務于生產,為了豐富庫藏,更大地發揮科技檔案為企業服務的價值,老科長經常帶著我深入施工現場檢查管道竣工圖繪制情況,對施工單位竣工檔案編制人員進行業務指導,并和施工方講解隱蔽工程竣工檔案歸檔的重要性及宣傳《檔案法》等法律法規,編制了《竣工檔案歸檔要求》下發各施工單位,由于我們的堅持不懈,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得到加強,庫藏也逐漸豐富了起來,這些檔案在為領導決策、為工程技術人員服務、學術研究、企業發展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人們都說檔案工作是“冷門”職業,浪費青春,得少失多,而且和檔案打交道是枯燥的、寂寞的,這需要傾注個人大量的心血和情感,更需要認真、執著、嚴謹和有耐心,有時還要忍受別人的誤解,記得一次有一施工單位半年未交竣工圖紙,影響了我們部門的管網維修工作,我多次打電話催要,誰知該方技術人員態度傲慢,居然說:“你一個搞檔案的,成天追著我要圖紙,我是高級工程師,現在監理的羅家營水廠改造幾百萬的工程才重要。”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歸根到底還是檔案宣傳力度不夠,從此我利用各種機會宣傳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當這位技術人員因為該項工程急需找我查閱檔案時,我及時為其提供了翔實準確的技術資料,解決了這位技術人員的燃眉之急,為工程的順利進行節約了時間,在她的感謝聲中坦誠地承認了自己對檔案工作的偏見,消除了那種“檔案用時重要,不用時不重要”的觀點,真正體會了檔案在項目建設、工程管理工作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我也獲得了應有的尊重。
默默的人生歲月,默默的檔案生活,我感悟著檔案,享受著檔案,雖然我們檔案部門不是權錢部門,卻是昆明供水大發展的重要見證者,漫步在一列列檔案柜之間,穿梭于記載昆明自來水管網發展的檔案中,撫摸著那散發著久遠年代氣息記錄著改革開放30年來昆明供水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的案卷中,那些夾雜著藥味發黃的圖紙仿佛從一個側面訴說著昆明供水巨大的變遷,從一代代檔案人在計劃經濟時代用手繪制的既無坐標,也無指北方向的僅以尺寸控制的管道敷設竣工圖到現在用CAD繪制的帶87昆明坐標系的高質量竣工圖這些在不同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檔案中,不難看出供水企業檔案管理長足的進步,不也是對昆明供水“辛苦我一人,清泉送萬家”企業精神全新的詮釋嗎?這些記載著鮮活歷史的高質量成圖是迅猛發展供水事業的守護神,是檔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價值所在,檔案人平凡但不平庸、無位但不無為,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煥發著檔案的青春,感受著奉獻的真諦,幕后服務者的喜悅。
如今已到而立之年的我,在檔案職業生涯中走過了、收獲了也感悟了,面對當今的經濟浪潮,面對物欲橫流的世界,面對昆明供水企業那些熱火朝天、風光無限的崗位,我也曾暗自神傷,感嘆自己選錯這種沒有任何功利色彩的職業,是檔案工作教會我要踏實做人,踏實干事,在我心中它就是良師益友,是一杯回味悠長的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確,在浩如煙海的案卷中尋找歷史長河遺落的珠貝并將它們收集起來,向人們展示檔案的魅力,這是一件多么自豪的工作,只有這項工作能讓歷史和未來說話。已記不清有多少次用戶焦急而來,滿意而歸時他們感激的微笑;多少次為進行工程勘估、爆管搶修、房地產開發、城市防災抗災提供了準確翔實的檔案咨詢服務。當我回想起和檔案曾經擁有過的時光時,我真的很高興能和這位無聲的朋友相處,能在生命中幸運地得到、擁有像檔案這種具有長遠的歷史意義和內在的力量的寶貴信息資源,為了保護供水管網這條城市生命線,為了給千家萬戶喝上清潔的自來水,在房地產開發的工地上活躍著檔案人的身影,在管網維修的現場留下檔案人的足跡,“不求錦上添花,只愿雪中送炭”這也許就是檔案人的平凡之處,檔案人以她那銳意不息的內在動力,演繹著對工作對生活無限的創意,譜寫著一曲優美動人的奮進之歌。檔案工作還教會我“淡泊以明智,寧靜以致遠”,要忍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于是我讓自己冷靜和沉淀下來,刻苦鉆研業務來彌補自己知識的不足,利用業余時間辛勤筆耕,深入挖掘供水企業檔案工作中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事件、一幅幅企業發展的畫卷,把企業檔案管理經驗上升為理論的升華。
通過探索社會用戶利用檔案的特點和規律撰寫了《給水工程技術檔案用戶調查》;根據科技檔案在供水事業的重要作用撰寫了《論給水工程技術檔案在管網管理中的作用》的論文;根據高層次編研成果及提供利用而產生的社會效益撰寫了《如何搞好管道檔案編研工作》、《給水工程技術檔案的開發利用工作》等多篇論文,屢屢見諸報刊,多次在昆明市自來水集團公司優秀論文評選中獲獎,先后有30多篇學術論文、通訊報道被《中國檔案》、《云南檔案》、《昆明檔案》等學術期刊刊用。我成為了一名為昆明供水事業鼓與呼的檔案義務宣傳員,也因宣傳報道突出被發展成為昆明市檔案學會會員,這都得益于親愛的檔案給我的深深教誨,因為檔案工作是鍛煉人、陶冶人情操的工作,是能夠靜下心來與之為伴的工作,也是使人在潛移默化中凈化靈魂提高素質的工作。
坐在從縣里到鎮里的客車上,內心說不出來的起伏變化,欣喜于自己夢想的得以實現,擔心于家里的爸媽身體安否,著急于自己滿心的抱負盡快施展,又好奇于新的工作環境如何。慢慢地,客車也停下來了,我拎著自己的行李在當地人好奇的目光、評論中下了車。這一刻,我似一個攀巖者從山峰的頂端不小心墜下來一樣,落差,前所未有的大,“無風三尺土,有雨一路泥”,書里曾讀過的小鎮真實地出現在我眼前。天有不測風云,見到了校長后我又被無情地分配到了更加偏僻的附屬鄉下去工作,滿心地想做一名老師,惡劣的環境我想過,但我怎么也沒想到我夢想真正開始的地方是一個學生加老師一共才13個人的農村小學。我不甘心啊,難道我16年的讀書只為這樣一個工作機會嗎?我還能繼續自己的教師夢嗎?我還能堅持那份執著嗎?我還能舍得下遠在家里的爸爸媽媽嗎?
來到了我最后的歸宿――大爐小學,我感受到了村民們對我的盼望,更可以說是對知識的渴望,每當我跟他們有眼睛交流或語言交談時,能夠感受到他們淳樸和走出大山的信念,這些無形的東西給予我內心很大的震撼!大爐小學楊校長給我安排的任務是五年級班主任,當我第一次走進教室,教室里屈指可數的孩子們用整齊響亮的聲音喊了此生給我最大鼓勵的一句“老師好”,那樣純凈,那樣真實,那樣響徹我心,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我還來不及打量他們的模樣,還來不及記住他們的名字,還來不及品味他們臉上的表情,便被這幸福感所包圍,分配時的痛苦、抱怨也頓時煙消云散了,農村老師我當定了。
農村小學每一個班級的授課基本上都是由一個老師全部完成的,原因很簡單,這里老師短缺,一天下來嗓子沙啞并且疼痛,更重要的是農村孩子見識少,他們對電視上、廣播里所見到的和聽到的特別好奇,也特別喜歡問,所以,農村老師對各個方面的知識都要懂,并且我不允許自己對孩子們不負責任,尤其是學習方面,由此我終于知道了“全能”的重要性。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XXXXX的一名普通醫生,我叫XXX,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誓言無聲人生無悔》。
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們熱愛生命,呵護生命,對于生命的珍視無與倫比。正因為生命絢麗,我們說迎接生命者是夏花之燦爛。正因為生命寶貴,我們說拯救生命者如冬柏之俊秀。
正因為生命無價,人們才給那些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者一個響亮的名字—— 生命衛士。
做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為有這樣的稱號而感到光榮和自豪!在高唱構建和諧社會主旋律共圓中國夢的今天,做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和我的同事們用愛和奉獻鑄就一道靚麗的風景,用自己如脈如流的行動詮釋著白衣天使的深刻內涵:面對患者渴求的目光,我們義無反顧;面對工作的一貫平凡,我們任勞任怨;面對醫患關系的緊張,我們無怨無悔;面對人民健康的召喚,我們一馬當先。因為我們的雙臂撐起的是希望,我們的雙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陽。如果說,無私的奉獻精神是生命衛士永恒的追求,那么高尚的醫德風范則是我們不變的諾言。在平凡的崗位上成就我們不平凡的業績,愛與奉獻是我們生命衛士永恒不變的主題,愛與奉獻是我們生命衛士無悔的選擇。小事情關系大責任,小事情關系大榮辱。我深深知道:患者在你心中有多少,你在老百姓心中就有多重,所以我時刻把南丁格爾“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記在心,把愛心和溫暖更多地獻給我們的父老鄉親,為了創建全省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我們本著“愛崗敬業、團結奉獻”的院訓和“真誠溝通、誠信服務”宗旨,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力爭群眾滿意。為了患者有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我院改造新建了門診輸液大廳、住院大樓;為了提高醫療水平,我院投資購進彩超、DR等先進儀器和設備;為了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我院嚴格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為了提高服務質量,我院全面加強了醫護人員的業務和綜合素質培訓,服務禮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講座,加大了內部監督管理力度。通過努力,我院的群眾滿意度、衛生行業良好形象不斷提高,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不斷增長。豐碑無語、行勝于言,雖然我們沒有感天動地的豪言壯語,但我和我的同事們卻立足平凡的崗位,用自己的無言行動展現著全體醫護人員的人生觀、價值觀,展現著我們報效社會、報效人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黨和人民的衛生計生事業輝煌、為無愧于健康衛士的光榮稱號,全面塑造醫院的品牌形象譜寫救死扶傷的新篇章。
朋友們,如果我們的醫院是一棵參天大樹,我和我的同事們則是與樹干息脈相連的片片綠葉;如果救死扶傷的事業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我們則是激流中悄悄綻放的朵朵浪花。醫院能有今天的發展,醫院能在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是我們眾多生命衛士辛勤努力的結果,是眾多白衣天使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結果。今天,當你步入XXXXXX,你就會如沐春風,無形中被一種精神,一種奮發向上、無私奉獻的團隊精神所感染。在這里,你不僅感受到真誠、微笑,熱情、周到的服務,更能從深層次領略到我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品德和情操。在這里,大家都抱著“院興我興,院衰我恥”,“醫療工作無小事”“小事得失現榮辱”人生理念和工作信條,在這里,高揚著團結奮進、努力拼搏、敢為人先的團隊旗幟,在這里,每時每刻都在譜寫著救死扶傷的璀璨華章,在這里,每個人都用實際行動展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那就是——燃燒自己,溫暖患者。
我驕傲,因為我是一名救死扶傷的健康衛士。
我榮幸,因為我是身屬團結奮進、無私奉獻的團隊。
我自豪,因為在我身邊,有那么多甘于在平凡崗位創造不平凡業績的人!就是這些甘于平凡,默默奉獻的人,他們用心靈去溝通心靈,用生命去溫暖生命,用自己的熱愛幫助患者于疾病和死神抗爭!
走上專業美術道路之后,富有創造精神的于志學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占有祖國大半部疆域的北國風光,在浩瀚的中國美術史料中竟然沒有藝術家去表現,有著上千年傳統歷史的雪景畫在表現江南和中原的清寒小雪上具有獨到的韻致,但在表現北國恢宏、博大的林海雪原的壯麗景觀上則力有不逮。于志學立下誓言:“繼承不是重復,一切在于創造”,他決心用畢生的心血和精力去“鍛造一把鑰匙,打開北國風光的大門”,為中國繪畫增添新的因素。
創造一種前人沒有的嶄新的繪畫語言,真正實施起來,要比預先設想的難度不知要艱難多少倍。翻開中國美術史,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悠久歷史的中國繪畫,從古至今,留下的繪畫樣式屈指可數,而且這些樣式幾乎都是在前人的繪畫基礎上承傳和沿革下來,程度不同地留有傳統的繪畫痕跡和技法淵源。而于志學面對著完全沒有傳統參照系,獨辟蹊徑的艱難挑戰,毫不動搖,他猶如一個在黑暗中摸索的夜行者,向著自己心中的光明彼岸,披荊斬棘,百折不撓。他的每一個技法的提煉,都是他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失敗、苦悶、思索,繼續鍥而不舍地到大自然中尋找靈感、堅持不懈地進行藝術實踐、從不放過任何一點可能成為希望的螢火之光、嘔心瀝血地總結出來的,是他飽蘸血和汗的結晶。今天,當于志學的藝術成就得到世人的公認,人們在仰慕他的耀眼榮譽之時,并不會想到在那閃亮的光環背后,他在五十年代的火車站候車室中忍受著難聞的汗煙和氣味以及冬寒夏暑的侵擾被民警攆來趕去;他多次冒著零下四十多度的酷寒行進在大興安嶺北坡的深山老林中,用生命去捕捉冰雪的信息;他從來自各方面的打擊和高壓下頑強地一次次爬起來,即使是期間他被打成“走白專道路的典型”,他的繪畫權利已經被剝奪了仍不死心還在地下室偷偷地研究創作;他為了創造出冰雪山水畫幾十年來熬過多少痛苦、掙扎、無奈和迷惘的不眠之夜。
從1960年于志學探索、研究冰雪山水畫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他用了畢生精力打造出系統、完整的冰雪藝術體系。他在理論上提出“南黑北白,南虛北實、南以石畫山、北以樹畫山”、“墨有韻、白有光”、“冷逸之美”、“創建中國畫第三審美內涵――用光”、“筆墨當隨心境”和“中國畫發展的太陽模型說”等一系列學術思想;在藝術實踐上他創造出冰雪山水畫一整套的技法――表現雪原的“潑白法”;表現冰雪的“雪皴法”;表現冰柱、冰溜的“滴白法”;表現樹掛的“重疊法”和表現雪山冰川的“排筆法”。他是應用傳統的一筆一個物象的基本技法,用礬水加淡墨一筆一個雪團、一筆一個冰塊表現出冰雪物象的質感、神韻和精神,是符合傳統中國畫用筆的最高要求。從構圖章法來看,他沒有采用傳統水墨畫三開三合的構圖和散點透視的原則,而是根據所表現的對象采用高低、長短、平中見奇以及西畫的焦點透視的構圖;從造型特點來看,他更注重前中部雪松林海的層林盡染、冰塊雪丘層次分明,小溪充滿流動感和節奏韻律。他沒有照搬傳統的“越是前景越黑、越接近遠景越白”的方法,而是反其道行之,他把松林處理成越是前景越白來突出冰雪的晶瑩和雪松的亭亭玉立。從筆墨技巧來看,他重視繪畫的基本功,強調墨韻和繪畫的書寫性,把書法用筆運用到他的松枝和雪山、冰川上,運筆流暢、用墨靈透,具有傳統繪畫的書卷氣。著名美術理論家王伯敏先生說:“在近代山水畫中,黃賓虹的晚年變法,其結果成為‘黑賓虹’,使所畫‘黑密厚重’,其實,他有許多作品,都在于白處用得妙。于志學畫冰雪山水,則成為‘白志學’,但看他的畫,不少地方的成功在于用墨上,所以我說他的冰雪山水畫為‘白銀世界三斗墨’。”冰雪山水畫這一畫種的出現,不僅僅是為中國畫又增添了一個嶄新的畫種,拓展了中國畫的表現領域,而是有著深刻的文化意義,它吹響了北方寒帶文化的號角,吸引了眾多熱愛北方藝術的讀者和美術愛好者,使北方文化出現了一股詠頌冰雪的熱潮。從繪畫語言的形成上,它以一種獨到的藝術語言和獨特的藝術符號為傳統中國畫注入了強大的活力,是二十世紀真正為中國畫增添新因素的一個創舉。
一部美術史就是一部樣式史。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晰地認識到創造的意義和原創的價值。可以肯定的是于志學創造的冰雪山水畫以它前無古人的獨特樣式、把傳統的冰雪由“客體”變為“主體”的藝術風格和雅俗共賞的唯美的藝術形式,無可非議地走進了歷史殿堂,并將繼續寫下壯麗、輝煌的篇章,他的藝術也當之無愧地被國家藝術殿堂收藏并受到國內外美術愛好者和收藏家的珍愛。可以預言,隨著人們對創造價值的認定和對藝術審美情趣的提高,于志學的冰雪山水畫將以令人矚目的價位取得與它價值相符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