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危妊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危妊娠范文第1篇

關鍵詞:高危妊娠;健康管理;危險因素

一、資料與方法

2015年1-12月南京市六合區婦幼保健所共有3926例建卡孕婦,所有產婦均為在南京市六合區居住的常住人口或流動人口,產婦的年齡22~42歲,平均(28.64±3.76)歲;其中在第1次建卡或者孕24周轉卡前發現有488例孕婦為高危妊娠,發生率12.43%。孕24周轉卡以后發現的高危妊娠孕婦由接產醫院管理,不在本文討論范圍。高危妊娠判斷標準[2]:每次產前檢查使用高危妊娠評分標準對孕婦進行高危妊娠評分,標準中包含基本情況、異常妊娠分娩史、妊娠合并癥、環境及社會因素內容。患者的高危評分累計得分≥10分的被診斷為高危妊娠。高危評分越高,妊娠風險越高。

方法:對被確定為高危妊娠的孕婦進行高危妊娠專案管理,每次產前檢查時預約下次產前檢查時間,或者轉上級醫院診治。高危妊娠孕婦妊娠20~24周全部轉卡到接產醫院,轉卡半個月進行隨訪,確認高危孕婦已經到達接產醫院進行產前檢查,并針對性地對孕婦實施診斷、治療、指導和干預,直至分娩。產后結案。觀察指標:分析高危妊娠的主要危險因素,統計高危孕婦接受健康管理后妊娠結局情況。統計學方法:對于患者的結果的相關數據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單位使用%表示,對于數據比較結果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高危妊娠的危險因素分析:經分析發現,瘢痕子宮、流產≥2次、年齡≥35歲、輔助生育技術是高危妊娠的最主要因素,其百分比明顯高于其他因素(P<0.05)。另外,雙胎、合并慢性肝炎、乙肝病毒、甲亢等疾病、圍產兒死亡、畸形兒史、體重指數≥28kg/m2、宮外孕都是引發高危妊娠的重要因素。

高危妊娠的分娩情況分析:本院對488例高危妊娠孕婦予以健康管理后,472例產婦自然分娩或通過剖宮產成功分娩,成功分娩率96.72%,分娩成功率較高。高危妊娠剖宮產率79.10%,明顯高于正常妊娠剖宮產率。

三、討論

高危妊娠的危險性很高,隨時都會危及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健康。盡早發現高危妊娠,并針對性地予以護理干預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產婦及胎兒的危害程度,從而降低并發癥率和死亡率,保證分娩的安全性,對于提升我國人口質量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提示對高危妊娠予以健康管理能夠有效保證孕婦順利分娩。高危妊娠健康管理是對高危妊娠產婦實施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在產婦產檢時通過對妊娠風險進行評估判斷患者的妊娠風險,通過評估篩選出存在高危妊娠風險的孕婦,對其給予針對性的診斷、治療、指導和干預。

近年來,二孩政策的頒布使更多家庭決定生二孩,然而很多產婦在第1次分娩時采取的是剖宮產的分娩方式,因此現階段很多產婦都有瘢痕子宮,而瘢痕子宮是高危妊娠的主要危險因素。在分娩過程中醫生必須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設計合理的分娩方式來保證分娩的安全性。此外一些產婦在分娩前已經經歷過多次人流,而人流對患者的子宮及身體的損害都較為嚴重,多次流產很容易發生不良妊娠結局,這也是高危妊娠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另外隨著晚婚趨勢的發展,二孩政策放開,部分產婦年齡都已經超過35歲,屬于高齡產婦,高齡產婦的分娩危險性高。由于環境污染等因素,一些孕婦結婚多年不孕,需要通過輔助生育技術來完成妊娠。以上因素都極大地增加了高危妊娠的發生風險。醫護人員必須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予以針對性的治療、指導、干預才能保證分娩的順利開展。本研究中對488例產婦予以健康管理后,100%的高危孕婦在Ⅱ級以上醫院住院分娩,96.72%的產婦都通過剖宮產或自然分娩完成了分娩,這一研究結果證實了高危妊娠健康管理應用于臨床當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高危妊娠產婦建立健康管理檔案,針對性地對患者的高危妊娠風險進行分析,并予以相應的診斷治療,指導和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分娩成功率,保證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唐志娟,江雪芳.社區高危妊娠孕產婦的風險因素預防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7):277-278.

[2]胡小紅.高危妊娠產婦危險因素分析及治療[J].當代醫學,2015,21(14):20-21.

高危妊娠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孕產婦 高危妊娠 管理 分析

為了加強孕產婦高危妊娠管理工作,了解高危妊娠發生的主要原因,探討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干預措施,我們對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圍產保健門診篩查的472例高危妊娠孕婦進行監測及管理,并對高危妊娠孕產婦監測管理情況進行分析。

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焦作市婦幼保健院圍產保健門診篩查的472例高危妊娠孕婦。

方法:按照《焦作市高危妊娠管理實施方案》中的高危評分標準,對圍產保健門診建立圍產期保健卡的孕婦分別在孕早、中、晚期進行高危妊娠篩查,同時在孕檢過程中,發現高危隨時進行高危評分。對篩查的高危孕產婦,進行專案管理,監測至分娩,對高危妊娠門診實行專人負責,確保高危者得到及時、全程的管理,并負責相關資料匯總統計分析。

結 果

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圍產保健門診共建圍產期保健卡1474例,篩查高危妊娠472例,高危妊娠發生率為30.02%,因動態因素造成的高危妊娠,經孕期合理的干預及治療,轉歸率為53.12%。472例高危妊娠共有高危因素635項次,高危因素前5位依次是流產≥2次113例(17.79%)、孕早期出血100例(15.75%)、剖宮產史60例(9.45%)、年齡≥35歲57例(8.98%)、胎位不正51例(8.03%)。

472例高危妊娠發生的孕周分布,分別是孕早期10例(2.18%)、孕中期369例(78.20%)、孕晚期93例(19.62%)。提示高危妊娠監測管理的重點應放在孕中、晚期。

高危妊娠與正常妊娠分娩方式比較:1474例建卡孕婦中,已分娩者820例,其中高危妊娠分娩269例,正常妊娠分娩551例,高危妊娠分娩中剖宮產146例,剖宮產率為54.28%,正常妊娠分娩中剖宮產251例,剖宮產率為45.55%,高危妊娠剖宮產率高于正常妊娠(X2>/sup>5.51,P<0.05)。

高危妊娠與正常妊娠分娩結局比較:高危妊娠出生窒息發生數11例,發生率為4.09%,正常妊娠出生窒息發生數26例,發生率為4.72%,經統計學處理,差別無意義(P>0.05)。高危妊娠產后出血發生數15例,發生率為5.57%,正常妊娠產后出血發生數30例,發生率為5.44%。經統計學處理,差別無意義(P>0.05)。

討 論

本資料顯示,高危妊娠發生率為30.02%,處于較高水平[1],但是經合理的干預及治療,半數以上可轉為正常,充分說明高危妊娠管理的必要性。

高危因素發生率較高的前5位依次是流產≥2次、孕早期出血、剖宮產史、年齡≥35歲、胎位不正,占高危因素的60%,分析原因可能與健康知識普及面小,育齡青年優生優育知識和意識差,醫源性剖宮產增加,孕產婦系列保健服務不到位等因素有關。

因此,可通過加強以下措施減少高危妊娠的發生。①加強健康教育工作,注重婚(孕)前優生優育知識教育,提高廣大育齡青年健康知識,使他們主動接受保健服務,還可以開展重點人群健康教育課堂,強化優生優育知識,提高健康教育效果。②加強孕期保健工作,提高孕期保健覆蓋率,通過孕期保健,積極防止和及早發現妊娠期的各種危險因素和疾病,有利于及早預防和干預,從而降低危害孕產婦的危險因素。③加強高危妊娠管理的培訓,提高業務人員高危妊娠篩查、干預及轉診能力。④加強產科業務人員的技術的培訓,正確處理產程,嚴格掌握剖宮產手術指征。

從高危妊娠發生的孕周分布顯示,高危妊娠監測管理的重點應放在孕中、晚期,加強孕中、晚期高危動態追蹤觀察,采取有效地干預措施,盡可能使高危妊娠轉為低危或正常,使高危妊娠的危險度降至最低限度。另外,應提高早孕建卡率,重視孕早期高危因素的篩查。本資料顯示,門診建立圍產期保健卡的孕婦多數在孕中期,早孕建卡率低,進行高危妊娠篩查時間延遲,不能做到早篩查、早干預,影響了高危妊娠的轉歸率。因此,應充分發揮基層保健網的作用,督促孕婦早期建卡,早期接受保健服務,以減少高危妊娠的發生。

本資料顯示高危妊娠剖宮產率高達54.28%,高危妊娠剖宮產率高于正常妊娠,可能于因高危妊娠而放寬剖宮產手術指征有關,也是剖宮產率上升的原因之一,進一步說明提高產科醫生技術水平,可有效的降低剖宮產率。

從分娩結局比較的結果看,高危妊娠與正常妊娠相比,發生分娩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并未增加;高危妊娠出生窒息發生率及產后出血發生率與正常妊娠差異不顯著。這說明通過高危妊娠系統管理,能有效地降低孕產婦、圍產兒的發病率、死亡率。

高危妊娠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危險因素,以加強對高危妊娠孕婦的護理工作,確保母嬰的健康安全。方法:對2012年3月-2013年6月高危孕婦256例進行登記,篩查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并對孕婦進行跟蹤調查和管理。結果:影響最為明顯的危險因素為人流、高齡初產、乙肝、前置胎盤、臀位異常、瘢痕子宮和妊娠合并癥等。在256例高危妊娠產婦中,進行剖宮產的產婦120例(46.9%),產婦病死1例(0.4%),嬰兒病死2例(0.9%)。結論:參加高危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圍產兒的病死率和孕婦的病死率。

關鍵詞 高危妊娠 危險因素 母嬰病死率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256 cases with high risk pregnancy

Wang Wenrong,Li Fei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zhou City,Hubei 434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se high-risk pregnancy risk factor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of high-risk pregnancy pregnant women,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Methods: 256 cases of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from March 2012 to June 2013 were registered.Screen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then,track and manage the 256 cases.Results: The most obvious risk factors were abortion, older and first-timer, hepatitis b, placenta previa, breech anomalies, scar uterus and pregnancy complications.In 256 cases, 120 cases (46.9%) were cesarean section, 1 case (0.4%) was maternal death.2 cases (0.9%)of babies died.Conclusion: Risk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perinatal mortality and pregnant women.

Key words High risk pregnancy;Risk factors;Maternal and child mortality rate

高危妊娠主要指產婦在妊娠期出現并發癥或者合并癥,以及其他高危致病因素,給孕嬰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做好產婦孕期的護理保健工作,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產婦妊娠期的疾病,對出現的異常狀況可以及時發現、及早診斷和處理,從而保障母嬰的健康安全[1]。本文對我院收治的256例高危妊娠產婦進行了跟蹤調查,對可能致病的高危因素進行了篩選和探究,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高危妊娠產婦256例,年齡22~34歲,平均25.5歲。

分析方法:對256例高危妊娠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地統計分析,觀察產婦出現妊娠并發癥和合并癥的情況,以及探究其他可能影響孕產婦與圍產兒生命安全的相關因素。分析上述病例的臨床資料,計算和統計其所占比例和構成比,統計的內容主要為剖宮產率、難產率、孕嬰病死率、年分娩總數和剖宮產的生命指征,進一步分析高危妊娠的影響因素。

護理方法:對于高危妊娠產婦,醫護人員不僅要采取適時的診斷和合理的治療措施,而且還要加強對孕產婦的心理護理,從而有效緩解其心理壓力和精神壓力[3]。①人性化的護理措施:醫護人員密切關注高危妊娠產婦的精神狀態,緩解其臨產前緊張、焦慮和恐懼的心理,尤其是要做好高危妊娠產婦恐懼心理的疏導工作。醫護人員在監護的過程中,要采取人性化的護理措施,做到態度誠懇親切,語言輕柔有力,注重產婦的生活護理,適時給予產婦精神鼓勵。②指導產婦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在產婦還沒有進入產程或者宮縮不緊的時候,醫護人員要指導產婦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以提高產婦的身體機能,有效縮短生產的過程,減輕其在生產過程中的痛苦。在飲食習慣方面,醫護人員可以建議產婦多攝入高熱量和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并及時補充豐富的維生素[4]。在生活作息方面,醫護人員可以建議產婦多休息,不要熬夜或過度勞累,保證夜間的睡眠質量。③在產程中采取心理干預:醫護人員在產婦生產的過程中,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與產婦進行溝通和交流,以轉移產婦的注意力,緩解其心理壓力。醫護人員還要指導產婦利用深呼吸等方法,以緩解身體的疼痛,使產婦順利通過分娩。

結 果

危險因素的分析結果:通過對256例高危妊娠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危險因素主要為乙肝、貧血、人流次數≥3次、高齡初產、骨盆異常、羊水過多、臀位異常、瘢痕子宮、先天性心臟病、前置胎盤、妊娠期合并婦科病、精神分裂癥和哮喘等[2]。其中影響最為明顯的危險因素為人流、高齡初產、乙肝、前置胎盤、臀位異常、瘢痕子宮和妊娠合并癥等。

剖宮產率和孕嬰病死率比較結果:在256例高危妊娠產婦中,進行剖宮產的產婦120例(46.9%),產婦病死1例(0.4%),嬰兒病死2例(0.9%)。

剖宮產手術的構成指征:采取剖宮產手術的產婦主要有以下指征:高齡初產、妊娠合并癥、臍帶繞頸、臀位異常、胎兒窘迫、前置胎盤、瘢痕子宮和胎兒巨大等。

討 論

孕產婦和圍產兒的死亡率是衡量產科醫療和護理質量的兩個重要指標,也是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主要體現。為了及時發現和診斷高危妊娠孕婦,以便對她們采取合理的治療措施,保證孕嬰的健康安全,我院產科對高危妊娠產婦進行了跟蹤觀察和管理,并由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坐診,以保障手術的質量和產婦的順利分娩[5]。

本組研究證明,影響產婦妊娠的高危因素主要為人流、雙胎、貧血、乙肝、瘢痕子宮、胎位異常、前置胎盤和妊娠綜合征等,其中瘢痕子宮、雙胎和不良孕產史為不可轉變的因素,而貧血、胎位異常和妊高征等為可以轉變的因素,只要對產婦進行認真地篩查,就可以及早發現這些高危因素,從而對產婦采取有效治療措施,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的病死率。

高危妊娠產婦面臨著來自自身和社會的雙重壓力,使順利分娩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如妊娠知識匱乏、社會支持有限和心理壓力大等不利因素。因此,加強對高危妊娠產婦的產前護理必不可少。醫院要建立和完善高危妊娠的產前護理系統,在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高危妊娠產婦提供系統化、專業化、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護理服務,滿足高危妊娠產婦的心理護理需求。同時,醫院還要對產婦的產前心理和生理,以及社會因素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和掌握高危妊娠產婦心理護理的重難點,以便在工作中采取更好的心理干預措施。

高危妊娠產婦的心理護理措施:①醫護人員要有良好的護理態度,對待高危妊娠產婦要親切熱情,仔細詢問其身體情況和心理問題,在對產婦進行檢查的時候,要向其說明檢查的目的與意義,消除其緊張、疑慮與恐懼的心理,檢查中要尊重產婦的人格和隱私,檢查結束后要向產婦耐心詳細地解釋檢查結果,以便取得產婦的信任,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②醫護人員要為產婦創造良好的臨產環境,以便讓產婦保持愉悅的心情,轉移產婦對高危因素的注意力,使其可以與醫護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以利于醫護人員對其采取合適的心理疏導措施。③醫護人員要指導高危產婦家屬進行家庭監護,如指導丈夫聽胎心,指導孕婦數胎動,指導丈夫照顧產婦的飲食及休息等,這樣既有利于消除高危產婦的多慮敏感心理,又可以及時發現產婦所存在的高危因素,以便及時就診和治療。

參考文獻

1 曹鑫.對256例高危妊娠孕婦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73):78.

2 曹瑛,陸玲.對256例高危妊娠孕婦的危險因素分析[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4):1385-1386.

3 劉姿.對256例高危妊娠孕婦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1,(19):101.

高危妊娠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分析社區高危妊娠相關因素,總結社區高危妊娠管理有效措施。 方法:對轄區2008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高危孕婦112例管理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了解孕婦年齡、高危因素發生分類及構成、高危因素發生時期、分娩結局等相關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結果:⑴年齡≥35歲高危妊娠發生率顯著增高,占35.6%,年齡≤23歲發生率占21%,30―34歲高危發生率17.7%,24---29歲高危發生率14.9%,流動孕婦高危發生高于常住人口,為20.93% 。⑵高危因素分類及發生時期中,占第一位為年齡≥35歲、其次為不良孕產史、最后為疤痕子宮,以后依次是妊娠期合并癥,胎位不正,羊水過少,過期妊娠,胎膜早破,先兆早產等;高危因素發生在妊娠早期多,其次孕晚期,最后是妊娠中期⑶分娩結局:剖宮手術產占57.1%,自然分娩占42.8%,圍產兒死亡2例,死亡率3.41‰。 結論:加強社區三級網建設,廣泛開展孕期健康教育宣傳,重視高危妊娠篩查、跟蹤管理尤其是流動孕婦的篩查、管理,是社區提高高危管理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危妊娠 篩查 管理分析 社區

高危妊娠是指具有高危因素的妊娠,這些因素對孕婦、胎兒、新生兒有可能產生不良影響,增加圍產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影響妊娠結局[1];為了孕產婦規范化管理,提高社區孕產婦保健管理質量,統一管理標準,烏市衛生局下發了烏市社區服務中心婦幼衛生信息工作表,社區依據其工作內容對轄區孕婦進行登記管理,現對2008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在我轄區篩查管理的112例高危妊娠進行回顧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在社區建立孕產婦基本情況登記的孕婦583人,篩查出高危孕婦112人,高危發生率為19.21%

1. 2 方法: 利用早孕建冊建立的孕產婦基本情況登記冊,對初建冊孕婦依據高危標準進行高危評分初篩,篩出高危孕婦后建立高危孕婦管理登記卡,并專冊管理分項登記;同時在母子保健手冊做高危標記,督促定期產檢復查,專人負責登記高危情況變化;當孕28周至37周再次高危評分復評,填寫新的高危因素,并監測隨訪。高危程度嚴重需轉診治療時,填寫高危轉診單,專人負責跟蹤高危治療及轉歸情況,定期隨訪直至產后42天結束。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軟件數據分析,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高危妊娠篩查情況:本年度社區共有孕婦583人,篩出高危妊娠112例,高危發生率為19.21%。其中流動戶口孕婦387人,篩檢高危孕婦81人,高危發生率為20.93%,常住戶口孕婦為196人,篩檢高危31人,高危發生率為15.81%,流動孕婦高危妊娠發生高于常住孕婦(P<0.05)

2.2 社區不同年齡高危妊娠發生率

從表中可見:年齡≥35歲高危妊娠發生率顯著增高,其次是年齡≤23歲,占21%,24--29歲最低,占16.42%。

高危因素發生分類及構成比

2.4 高危妊娠發生在孕早期54例,發生率占48.2%,孕中期19例,發生率占17%,孕晚期39例,發生率35%,在高危妊娠分娩結局中:剖宮產分娩64例,占高危分娩總數57.1%,自然分娩48例,占高危分娩總數42..8%,其中,圍產兒死亡2例 ,死亡率3.41‰。

3 討論

3.1 目前社區高危妊娠發生情況及對策:從資料看,流動戶口孕婦高危妊娠發生高于常住戶孕婦,流動孕婦管理難,篩查難使高危管理率上不去。由于流動孕婦素質參差不齊,生活不穩定、經濟條件局限,衛生保健知識缺乏自我保健意識差,對孕期高危因素的危險性認識不足,不愿也不及時孕期檢查,使潛在的高危因素難以發現,一旦出現嚴重孕期并發癥若未能及時矯治干預則增加了孕產婦死亡的風險,因此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加強流動孕婦高危管理是社區婦幼工作的重點。對于流動孕婦管理,在加強三級網建設的同時,要搞好與政府宣傳、民政、計生、公安等部門的信息交流、合作,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及時掌握流動孕婦孕情,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增強孕期保健意識,使她們能主動積極接受孕期保健服務,及時發現高危因素及時糾正治療。

3.2 依據資料從發生高危妊娠的年齡看,≥35歲及≤23歲發生幾率增高,分別為27.58%及21.%,在發生時間上,早期妊娠高危因素發生率高,如多次人流、未婚先孕、多次流產早產等,其次是晚期妊娠,如妊高征,胎位不正,胎膜早破,前置胎盤等,這些因素都增加了分娩的風險。多次流產、子宮壁損傷可導致孕中晚期并發癥的發生。因此,要在社區廣泛進行婚前、孕前、孕期健康教育宣傳,普及生殖健康常識,普及優生優育知識,計劃生育知識;進行科學合理的避孕節育知識指導,減少計劃外懷孕,從根本上降低早期高危因素的發生,對避免孕中晚期高危因素的形成有積極意義。

3.3 從高危因素發生分類來看,高危因素分類前三位依次是年齡≥35歲;疤痕子宮;不良孕產史,這些因素是孕早期篩查高危的固定評分因素,是不可轉變因素[2],其次依次為妊娠期高血壓,膽淤,胎位不正,羊水過少,過期妊娠,胎膜早破,前置胎盤等,多是發生在中晚妊的高危因素。因此,社區在強調早期開展生殖健康健康教育的同時,高危管理的重點要放在孕中晚期并發癥的糾正、監測管理上,采用社區與醫院共管模式,積極與上級助產機構溝通、協作,開通高危孕婦救治綠色通道,做好雙向轉診,使高危孕婦得到及時干預和治療,社區由專人跟蹤隨訪高危妊娠轉歸,督導定期檢查,直至產褥期結束。盡可能變高危為低危,減少不良后果發生。

3.4 加強孕產婦高危管理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做好社區孕產婦保健工作,提高社區高危管理質量,在強調政府重視加大投入 ,改善人員結構,變兼職為專職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婦幼專干專業技能培訓,提高高危識別能力、跟蹤管理能力;各助產機構提高急危重癥救治水平,強化高危分級管理制度,這樣才能使社區婦女保健,高危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參考文獻

[1] 華嘉增 主編.婦女保健新編,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26

高危妊娠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危妊娠 護理監測與護理管理 新生兒死亡率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1-203-02

孕產婦死亡率和圍產兒死亡率是衡量產科質量的重要指標,高危妊娠是引起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高危妊娠可以引起難產或者給孕婦及胎兒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加強高危妊娠孕婦孕期的監測和管理是提高孕產婦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1],隨著醫學模式由單純生物醫學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婦產科護理也隨之得到相應的調整,如何讓患者能順利度過這一階段,是臨床醫生和護士努力的方向,我院在高危妊娠孕婦孕期進行相應的護理監測和護理管理,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診斷為高危妊娠的孕婦28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44例,觀察組年齡在23~44歲之間,平均30.3±4.5歲,初產婦87例,經產婦57例,妊娠合并糖尿病35例,妊娠合并心臟病14例,妊娠合并重度貧血15例,妊娠高血壓23例;對照組年齡在22~43 歲之間,平均31.2±4.4歲,初產婦79例,經產婦5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36例,妊娠合并心臟病17例,妊娠合并重度貧血19例,妊娠高血壓1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產檢及護理,觀察組給予相應的護理監測與護理管理措施,包括認真做好產前檢查、監測高危孕婦妊娠過程、給予護理監測和專案護理管理,觀察對比兩組分娩結局。

1.2.1 認真做好產前檢查 初篩高危妊娠孕婦,確定產婦是否為高危妊娠,深入細致的檢查至關重要,注意產婦身材,對于身高<150cm、骨盆小的產婦或者體重過大有水腫的產婦可能存在羊水過多的可能,血壓>140/90mmHg或者收縮壓上升>30mmHg的產婦要防止妊娠高血壓的發生。檢查孕婦的心臟,注意有無心臟雜音[2],排除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妊娠貧血等。檢查產婦的子宮,大小與孕期是否相符,胎兒生長是否遲緩或雙胎。注意觀察有無陰道脫垂、軟產道異常、子宮附件及宮頸畸形等。仔細觀察有無前置胎盤或者胎盤早剝出血的現象。

1.2.2 監測高危妊娠過程 對于篩查出來有高危因素的孕婦,進行專案管理,根據具體情況,適時增加產前檢查次數, 在產檢過程中,認真配合醫生做好各項檢查,仔細觀察孕婦各種癥狀體征變化及各項實驗室檢查結果,全面了解孕婦及胎兒的情況,能夠及早發現問題,跟蹤落實醫療處置,并采取有針對性的監測和護理管理,及時消除或降低危害因素,使患者能順利度過產前期。首先提高產前檢查的常規項目的質量:仔細測量孕婦的血壓、宮高、腹圍、體重,了解胎兒在宮內的生長情況,胎兒胎心率,胎方位等,胎心率>160次/min或者<120次/min,并伴有節律不齊,應該行B超檢查[3],了解胎兒在宮內是否存在缺氧情況或心臟畸形情況。對于高危妊娠孕婦,孕中期教會孕婦自數胎動,并告知其意義,建立孕婦自測胎動家庭檔案,以及時篩查胎兒慢性宮內慢性窘迫,以便能進行及時的處理,避免死胎,死產或新生兒窒息和死亡的發生率。

1.2.3 提高護理質量 高危孕婦的心理因素多不穩定,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緊張急躁,常因為精神緊張而導致血壓升高,出現頭暈、眼花、下肢水腫、頭痛、難產、產后出血、休克等,因此護理人員要注意自身職業素養的培養和提高,鼓勵患者,及時讓患者了解病情,樹立治療的信心[4],和患者建立和諧,信任的護患關系,實施適時的心理護理,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定期的產前檢查和胎心監測,每次產檢均對照標準,評估孕婦的高危因素和風險,全程監護,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和風險防范,有利于患者順利渡過分娩期。作為一個婦產科的護士應該不僅有熟練的產科技術[5],還要具備各個學科醫學基礎知識,這樣才能掌握難產的規律,及時發現異常,并能正確處理。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內和組間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和x2檢驗。P

2 結果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皆順利分娩,其中順產106例,剖宮產38例,無新生兒窒息或死亡案例;對照組順產64例,剖宮產80例,新生兒窒息4例,胎死腹中1例,兩組護理結果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隨著人們健康保健意識以及經濟觀念的增強,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經濟高效的高危妊娠產前護理模式成為一種趨勢,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的優質護理理念,為高危妊娠產婦提供標準化、多樣化、系統化的優質服務,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提高自己的護理質量。護士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要懂得如何接近患者并和患者進行接觸,加強自身的心理素質修養,在服飾、外貌、言行和表情上給人以沉著、穩定、誠懇的感覺,讓孕婦能感受到醫護人員的和藹可親、真摯、體貼[6],以減少孕產婦對醫院環境的陌生感,同時注意禮貌,尊重患者的隱私,對病情和預后要注意保護性醫療機制。從高危妊娠孕婦角度研究其產前生理、心理、社會的全方面健康服務需求以及如何對高危孕婦產前需求實施干預是今后高危妊娠產前護理的重點和難點,高危妊娠的護理監測與護理管理能有效降低高危孕婦的剖宮產率及新生兒死亡率,對保障母嬰安全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武明輝,程怡民.孕產期生殖健康服務需求與優質服務模式[J].中國婦幼保健,2009,19(1):89―91.

[2]Majoko F,Nystrom L'Munjanja S.et a1.Does MaternityCare Improve Pregnancy Outcomes in Women with PreviORSComplicationsA Study from Zimbabwe[J].Trop Doct,2008,35(4):195-198.

[3]孫香玲,王靈宣,王碧云.產科家庭化護理模式的構建和實施[J].護理學報,2009,13(9):87―8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海县| 门头沟区| 恩平市| 慈利县| 右玉县| 简阳市| 咸阳市| 霍邱县| 兴化市| 宁德市| 方正县| 无棣县| 谢通门县| 崇州市| 闻喜县| 平塘县| 龙山县| 阜平县| 平利县| 泗洪县| 江达县| 阿拉尔市| 集安市| 平阴县| 白朗县| 肇源县| 北安市| 易门县| 南平市| 北碚区| 尉犁县| 安泽县| 黑山县| 白水县| 酉阳| 砀山县| 大埔区| 绥化市| 禹城市| 伊金霍洛旗|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