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串珠紙巾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手工串珠活動中,重拾信心
手指婉轉,拈起一粒粒串珠,用絲線拉緊,變換串珠方向……很快,一只串珠白天鵝出現在韻姿媽媽的手上。與此同時,同一張工作臺上,在其他媽媽的手中,更多的藝術品正在成形:橘子、蝴蝶、手包、紙巾盒、小裸熊……
這是在花樣盛年慈善基金會的資金支持下,天使家園腦癱兒童家長們組成的手工小組。在這里,有擅長設計和串珠的老師對腦癱兒童媽媽進行串珠制作培訓,鼓勵媽媽們制作串珠,然后,天使家園通過在大型商場、網絡商城、展會等渠道將成品進行義賣。
這種公平貿易慈善行動,既給出了一條增加家庭收入的途徑,又幫助腦癱兒童媽媽和志愿者交流搭建了一個分享平臺。韻姿媽媽就是在這里和其他腦癱兒童媽媽一起,重拾了自尊和自信。
時光回溯一年,韻姿媽媽就像漂浮在負能量海洋里的一塊浮冰,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韻姿媽媽是廣東東莞人。2009年,她生下了一個漂亮的女兒,她給她取名為韻姿。韻姿出生第二天,就被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巨結腸,隨后住院觀察。原本韻姿媽媽以為女兒通過一次簡單的手術就可以康復,可是因為醫務人員的失誤,簡單的手術變成一場醫療事故,從此,韻姿成為一名腦癱兒童。
此后的幾年時間里,韻姿媽媽奔波全國各地求醫問藥、申訴維權。女兒的病沒有好轉,丈夫卻因為不愿意負擔病癥女兒而選擇離婚。丈夫的出走讓韻姿媽媽一度覺得被全世界遺棄,慢慢地,她開始生活在一個密不透風的自閉世界里,不出門,不見人,不說話……
后來,有朋友把她加進深圳市天使家園特殊兒童關愛中心建立的腦癱互助群,在群里好多腦癱兒童媽媽們的勸說下,韻姿媽媽的情緒終于慢慢平復下來。2011年,群里的其他媽媽們拉她一起參加“陽光媽媽――女性成長空間”活動,韻姿媽媽密閉的世界開始照進了溫潤的陽光。
那次活動,恰好就是“陽光學堂”的學手工活動。韻姿媽媽在學校時就是學工業設計的,有一定的基礎,幾次活動之后,她愛上了做手工,并且很快就成了老師的幫手,幫助老師教其他媽媽。手工活很慢,要求細致,心里曾經堆積如山的苦悶在慢工出細活的手工勞作里慢慢釋放出去,加上做出的串珠手工品漂亮又實用,慢慢的,韻姿媽媽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眼神也變得越來越自信。
花樣盛年慈善基金會助力串珠項目,
關愛接力,孵化幸福
2012年5月初,韻姿媽媽和其他腦癱兒童媽媽們把制作的串珠進行義賣。她們先后參加了“南粵幸福周”公益展賣、吉之島超市義賣以及愛心企業年會公益拍賣,這些串珠作品創意活潑又精致耐用,不管是用作裝飾還是生活實用,都恰到好處地切中了主婦顧客們的喜好,所以在義賣活動中成了極受追捧的明星作品。
在這項活動里重拾自信的韻姿媽媽,則希望讓更多特殊兒童家庭中的媽媽們一起加入到這項活動中來,這樣她們不僅可以用手工勞作增加收入,還可以借機認識更多的朋友,一起對抗生活的壓力。
2012年年底,韻姿媽媽向花樣盛年慈善基金會提交了申請材料,希望能夠得到基金會的資金支持,讓更多的媽媽一起來制作手工品。在材料申請書里,韻姿媽媽寫到她的想法:希望得到花樣盛年慈善基金會三年的項目資助,到第四年時,讓這個項目實現自行周轉運作。
收到韻姿媽媽的申請材料之后,花樣盛年慈善基金會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探討,很快,慈善基金會決定出資幫助成立天使家園自助串珠手工坊項目,給這個項目以資金支持,也給所有期待改變生活狀態的腦癱兒童媽媽們一份真摯的愛。
項目成立后,韻姿媽媽申請成為了項目專員,和花樣盛年慈善基金會一起,幫助項目規范運作。這個職務給予了她更多的社會責任,也帶給她更多的自信?,F在,她一邊為項目工作,一邊帶韻姿進行康復治療。最近,無論是認知能力、肢體運動,還是唇部力量,韻姿的進步可以用飛躍來形容!韻姿媽媽期待著韻姿綻放出開心的笑容,她覺得那一定會是全世界最燦爛的陽光。
如果你也關注深圳市天使家園特殊兒童關愛中心
中心簡介
于2010年9月開展服務,2011年9月15日在深圳市民管局正式注冊成為民間非企業機構。天使家園以社工為主導,統籌、整合專家、義工服務團隊,秉承助人自助、全人關懷的服務理念,為生活在深圳的0-14歲腦癱(腦傷)患兒及其家庭提供預防性、支援性、發展性社會公益服務。
關愛咨詢熱線電話:25921391(周一至周五9:00-18:00)18823167432(可加飛信)13316808075
中心網站:
家長互助QQ群:98010107
志愿者交流QQ群:69987729
天使家園QQ:1918246376
新浪博客:天使家園
關鍵詞:智障學生;職業教育
根據《殘疾人教育條例》,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殘疾學生獨立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盡可能使他們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教育部《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中的培養目標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體現社會文明進步要求,使智力殘疾學生具有初步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具有初步的社會公德意識和法制觀念;具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和適應生活、社會以及自我服務的技能;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公民”。要達到這個目的,關鍵在于在殘疾學生初中階段積極開展職業技術教育,讓學生掌握一兩門職業技能,使他們能夠平等地進入社會,自力更生。同時大力發展特殊教育學校的職業教育,有利于提高殘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有利于提高殘疾人的社會地位,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它不僅是特殊教育學校的重要任務之一,而且是特殊教育學校蓬勃發展的基礎,更是一項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的崇高事業。近年來,我從事學校智障殘疾學生職業教育方面的工作,在教學實踐與探索中我認識到,只有在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思想理念、管理模式上勇于改革,大膽探索,不斷開拓創新,才能加快特殊教育學校的職業教育發展,才能推動特殊教育學校工作全面發展。現結合我們學校的工作實際,談幾點認識。
一、提高認知,育殘成才。
一直以來,我們認為讓智障孩子學習一些初步的文化知識和一些日常生活技能,能夠在家人的幫助下自己照顧自己就行了??呻S著社會的發展,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別說殘疾人了,就是正常人沒有一定的文憑或技術都很難找到工作。再加上家庭的原因,現在好多家長都不想再生其他的孩子了。大家可想而知如果他們的父母以后都不在了,又沒有兄弟姐妹的照顧,這些孩子可怎么活呀?所以我們的教育目標不能僅局限于此,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殘疾人的潛在價值,樹立“殘而不廢、育殘有為、育殘成才”的新教學觀念,以適應社會發展多方面的需要。從學生自身的特點出發,對他們進行適合自身特點的職業技術教育,使他們成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具有職業技能的社會人。
二、市場調研,選教專業。
特殊教育學校的職業技術教育是為了殘疾學生將來立足社會、參與社會競爭打基礎的,是為給社會輸送殘而有為的勞動者,因此,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技術教育必須因地制宜,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所設置的專業必須服從于社會的需要,適應當地經濟的發展。我們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學生畢業后能學有所用,縮小職業教育與社會需求間存在的差距,針對傳統的項目進行了調整更新,選擇開設了投資少、見效快、實用性強的面點糕點制作、烹飪、串珠工藝品制作與銷售、十字繡、絲網花、蔬菜種植、綠色無公害生態豆芽的生產與銷售、修鎖配鑰匙等專業,進行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訓。因為我們學校的生源大部分是農村的孩子,所以我們學校在校外創建了大面積的農作物、時令蔬菜種植基地,讓學生學習各種農作物、蔬菜的種植技術,還買了小兔子讓同學們每天學習喂養,這些非常適合農村學生畢業后在家生產、生活。而面點糕點、串珠工藝品、絲網花的制作與銷售、修鎖配鑰匙等技術、綠色無公害生態豆芽的生產與銷售則比較適合縣城內的學生學習就業。
三、因材施教,選學專業。
在安排學生選學職業技術教育專業上,學校往往由于考慮師資力量和設備條件,一般較注意統一,而較少考慮學生的興趣和家長的意向,致使有些學生學勿能用、學非所用。鑒于以往的這些教訓,應在學生進入職業技術教育班后,召開家長座談會,在與家長磋商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自身特點、興趣愛好、家庭環境等方面出發有選擇的學習相應的職業技術教育專業。以保證每個學生能學好所選專業的職業技術。學生選學職業教育專業,在學習一兩種專業的基礎上,還應注重多種能力的綜合培養,力爭讓學生一專多能,體現職業技術教育的靈活性和多向性,為學生就業拓寬門路。如:我班的李凌霄同學是個女孩子,家又在縣城內她就選擇了學習糕點制作、串珠工藝品、十字繡和絲網花的制作技術。她準備畢業后自己開一家蛋糕房或開一家手工藝品加工店。郜帥是個男同學他比較喜歡干體力活,他就選擇了蔬菜種植和兔子養殖的學習。畢業后他可以在家養兔子還可以種菜、賣菜。
四、教學方式,靈活多樣。
職業技術教育涉及的范圍廣,工作量大,加之經費、師資、場地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在教學形式上必須注重教學的靈活多樣,才能突破不利因素的制約。一是形式上打破原教學班限界。在中低年級采取興趣小組的形式,開展多種勞動技能興趣活動,進行初步的勞動技術教育,為學生進入高年級學習專業技術打好基礎。高年級的職業教育教學要采取靈活的教學形式,或班級或小組或到實習基地等等,力求讓每一個學生學到自己想學的技術。二是協調合作,組織教學。充分利用國家給予殘疾人就業的優惠政策,積極主動與接納殘疾人就業的企業掛鉤聯系,共同合作對學生進行相關專業的職業技術教育就業培訓,學校負責組織教學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及相關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企業提供實習場所并負責實習指導。培養這一專業的學生進行職業技術教育,這樣既可以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的水平,又節約資金,是實用有效的一種職業技術教育途徑。
五、面向市場,培養能力。
傳統的職業教育往往把職教看作是單純的教學活動,是一種“消費型”的職業教育。學生生產出的產品,只是學生完成的作業,而不是進入市場的商品?,F在我們學校已經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勞動成果進入了市場。如:我們串珠課上制作的作品會每周一次讓同學們拿到街上去賣。人們看到我們的作品都很喜歡,紛紛前來購買。我們還接到了加工部分紙巾盒的工作。他們還不停的贊嘆真厲害,這真的是你們這的學生做的嗎?學生們聽到人們的表揚都很高興,看到自己的作品變成了錢,就更加高興了。還有我們豆芽課上生產的綠色無公害生態豆芽每周二、五早晨都拿到學校附近的早市上去賣。因為我們的豆芽沒有添加任何的化學添加劑,是真正綠色無公害的產品,所以來買的人很多,現在固定客戶就很多,每次半個多小時就賣完。這就證明我們的學生是有能力的,大大提高了他們自己創業的自信心。通過我們在市場上的銷售鍛煉,同學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也有了很大進步。
六、跟蹤服務,家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