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數控沖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TP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b)-0121-01
1 數控轉塔沖床模具在使用中常見問題
1.1 模具帶料問題
模具帶料會造成廢料反彈,其相關因素:(1)模具刃口的鋒利程度,刃口的圓角越大,越容易造成廢料反彈。(2)模具的入模量,機床每個工位的入模量是一定的,模具入模量小,容易造成廢料反彈。(3)模具的間隙是否合理,如果模具間隙不合適,容易造成廢料反彈。(4)被加工板材表面是否存在較多的油物。(5)彈簧疲勞損壞。(6)不良。
1.2 模具對中性問題
在使用中,模具沖芯各側位置會有磨損量不一的現象發(fā)生,有些部位劃痕較大,磨損較快,而有些部位則磨損較慢,特別是在細窄的長方模具上這種情況特別明顯。該問題主要原因:(1)機床轉塔設計或加工精度不能滿足要求,特別是上下轉盤的模具安裝座的對中性不好。(2)模具的設計或加工精度不能滿足要求。(3)模具凸模的導套精度不達標。(4)模具間隙過大或者過小。(5)由于長期使用磨損造成模具安裝座或模具導套對中性不好。
1.3 模具彈簧疲勞損壞
在使用和保養(yǎng)中,數控轉塔沖床模具彈簧往往容易被忽略,不同的沖床設備和模具對應的彈簧規(guī)格也不同,不同的彈簧其性能和使用壽命不同,需要定期對彈簧進行相應的保養(yǎng)或更換。否則,容易導致模具帶料問題或者造成損壞模具或導套等更大的損失。
2 正確使用數控轉塔沖床模具的技術要點
2.1 保證最佳的模具間隙
模具間隙是指沖頭進入下模中,兩側的間隙之和。模具間隙的選擇取決于板厚、材質以及沖壓工藝等,不同板厚或者材質應選用相應的模具間隙,間隙過小或者過大或者損壞模具或者影響沖孔質量。如果模具間隙選用的合適,就能夠保證良好的沖孔質量,毛刺和塌陷減少,保持板料平整,有效防止帶料,延長模具使用壽命。模具間隙的判定主要通過檢查沖壓廢料的情況的辦法。廢料如果出現粗糙起伏的斷裂面和較小的光亮面,就說明間隙過大。斷裂面與光亮面形成的角度與間隙成正向比。間隙越大,隙沖孔時會形成卷邊和斷裂,甚至出現一個薄緣突起。
2.2 消除和減少粘料的方法
由于沖壓時會產生壓力和熱量,板料的細小顆粒就會粘結在沖頭表面上,從而影響沖件的質量。一般采用的方式防止過熱,同時也會減少摩擦。如果無法或出現廢料回彈等情況,可采取交替使用同尺寸沖頭沖壓的辦法,多個沖頭輪流沖壓可使每個沖頭在使用之前有較充足的冷卻時間。要去除沖頭上的粘料可用細油石進行打磨,避免進一步粘料的產生打磨方向應與沖頭運動的方向應保持一致。要避免使用粗紗布進行打磨,防止沖頭表面變得更加粗糙,粘料現象再次發(fā)生。
2.3 沖很多孔時防止板料變形的措施
如果在一張板上沖很多孔,板材就會出現變形現象。這是由于每次沖孔時,由于沖切應力的積累,孔周邊的材料會向下變形,板料上表面出現拉應力,而下表面則出現壓應力。當沖很少的孔時候,這種重切應力不會影響板材的質量,但當沖很多的孔時,板料上下表面的拉應力和壓應力在某點上不斷積累,就會致使材料不平整、變形。防止此類變形的方法是:改變孔的沖切順序,隔孔沖切,然后返回沖切剩余的孔。這樣能夠有效的降低在同一方向順序沖壓時的應力累積,雖然這種沖切方法也會產生應力,但是它會相互抵消前后兩組孔的應力,從而防止了板料的變形。
2.4 盡量避免沖切過窄條料
當模具用于沖切寬度小于板材厚度的板料時,沖頭會由于側向力作用而彎曲變形,而令一側,由于間隙過小會使磨損加劇,嚴重時會使下模刮傷,或者同時使上下模損壞。另外,剪切過窄條料時,板料往往不會被完全剪掉,而是會傾向彎入下模開口中,甚至會楔入沖模的側面。避免這種磨具磨損的辦法是,盡量避免步沖寬度過小的窄條板料,特別是小于2.5倍板材厚度的板料;如果無法避免窄料沖切,建議使用退料板或者使用全導向模具。
2.5 不同材質板材應選用不同材質模具
沖頭的表面硬化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鍍鈦、滲氮等,沖頭的表面硬化層不僅是表面涂層,它是屬于沖頭基體的一部份,它是厚度為12μm~60μm的分子結構。通過表面硬化,在沖不銹鋼板等特殊材料時模具的磨損會降低,但模具的表面硬化并不能延長其使用壽命,通過表面硬化的沖頭,其保養(yǎng)的方法仍然是適當、及時刃磨以及按規(guī)程操作等常規(guī)方法。表面硬化的模具仍可按通常的方式刃磨。以下情況可使用表面硬化的沖頭:沖軟或粘性的材料(如鋁);沖薄的研磨性材料(如玻璃環(huán)氧片);沖薄的硬質材料(如不銹鋼);頻繁地步沖;非正常的情況。
3 沖床模具的保養(yǎng)知識
3.1 沖床模具在使用中的保養(yǎng)
(1)模具要定期或者及時清理和油潤:模具安裝使用前應嚴格檢查,清除臟物;在生產中定時對模具上下相應滑動部位和刃口上應多次加油或沖壓油;生產結束后要對模具進行全面檢查、全面的清檫,清檫完畢后應及時涂抹防銹油,并且封閉保存,確保模具的清潔、以便于今后的正常使用。
(2)在轉盤上安裝凸凹模時,要嚴格按照模具的安裝程來進行安裝,避免將凸凹模具的方向安裝的不一致,對于那些具有安裝方向要求的模具則要慎之又慎,避免因安裝錯誤而出現事故。
(3)安裝模具的操作工具應該使用較軟的金屬制成,如鋁或銅等,如果操作工具硬度過高,安裝過程中可能會因敲、砸等動作損壞模具。在運送過程中要保護好模具,輕拿輕放,避免刃口和導向損壞。更換模及刃模時,啟動設備前后應注意安全,以防設備、模具、人身受損。
3.2 沖床模具在使用后保養(yǎng)
(1)適時刃磨:沖床模具的刃口刃磨量是有限的,刃口磨損時應及時刃磨,如果繼續(xù)使用,會使得刃口磨損加速,從而使得沖件質量下降,縮短模具的使用壽命。實踐證明,把握適當的刃磨時機很重要,不要等到必須刃磨的時候才去刃磨,經常性的微量刃磨不單能減小沖裁力,保證良好的工件質量,而且可以加倍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另外掌握正確的刃磨方法也有助于模具使用壽命的提高。為防止模具因過熱而開裂或者退火,刃磨時應加制造商要求的優(yōu)質冷卻液;刃磨后,需要用油石把刃口的毛刺去除,并把刃口打磨出半徑為0.03mm~0.05mm的平整圓角,這樣就可以防止刃口崩裂。另外,刃口面不能帶有磁性,必須進行退磁處理,以防止堵料情況的發(fā)生;沖頭去磁處理并噴上油,防止生銹。
[關鍵詞] 黃斑裂孔;內界膜充填;玻璃體切除術;23G
[中圖分類號] R779.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10-006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lombage in the treatment of unclosed macular hole after first operation. Methods Sixteen eyes of 16 patients who had unclosed macular hole after receiving 23G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 operation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6 silicon oil eyes. 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23G minimally invasive vitrectomy. Triamnisolone (TA), Bright blue G (BBG) and autoserum (AB) were instilled on the posterior pole retina. The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reserved in the peripheral area of macular region was peeled and placed under the bottom of the hole. 10%C3F8 gas was used to fill vitreous cavity.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funduscope and OCT check were conducted after surgery. Results All 16 cases of macular holes closed, with the closure rate of 100%. Postoperative vision improved compared to preoperative vis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he macular hole closed up, the breaking length of ellipsoid band reduced. Conclusion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lombage can close up the macular hole that is not closed after macular hole operation. The continuity of ellipsoid band recovers partially in the hole healing area and postoperative vision is stabilized and enhanced.
[Key words] Macular hole;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filling; Vitrectomy; 23G
目前玻璃體切割術聯合內界膜剝除治療特發(fā)性黃斑裂孔的療效已得到大家的公認,術后黃斑裂孔的閉合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1,2],但仍有少數病例黃斑裂孔無法閉合,其中主要原因是黃斑裂孔直徑較大、殘存內界膜牽拉等。有文獻報道[3]巨大的黃斑裂孔即使剝除了內界膜后裂孔依然不會閉合,同時黃斑裂孔閉合失敗后二次手術的成功率遠較第一次手術成功率低。本文將黃斑裂孔術后2個月~1年未愈合的一組患者再次手術行內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ILM)充填術,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集微創(chuàng)玻璃體切除及內界膜剝除術(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 ILMP)后黃斑裂孔未閉合的病例16只眼,其中男6例(6只眼),女10例(10只眼),16只眼中包括硅油眼6例,硅油充填眼均是高度近視黃斑裂孔視網膜脫離的患者。年齡45~72歲,平均(59.1±6.5)歲;術前最佳矯正視力(BCVA):眼前指數~0.05者12只眼,0.05~0.1者2只眼,0.12~0.2者2只眼;16只眼黃斑裂孔孔徑366~956 μm,中位數為558.5 μm,裂孔邊緣卷縮呈囊樣改變。橢圓體區(qū)斷裂長度為100.0~4580.0 μm,中位數為1574.5 μm。所有患者均接受矯正視力、裂隙燈顯微鏡加前置鏡、間接檢眼鏡、光相干斷層掃描(OCT)、眼壓檢查。視力檢查采用標準視力表。
1.2 觀察指標
本次手術前后采用ZIESS CIRRUS HD OCT 4000測量橢圓體帶斷裂長度、黃斑裂孔底徑、術后中心凹視網膜厚度。比較術前及術后視力及視野檢查的差異。
1.3 手術方法
手術由同一位經驗豐富的醫(yī)師完成,采用標準23G經睫狀體平坦部,行顳上、顳下及鼻上鞏膜穿刺放置套管,行玻璃體切除,6只眼因晶狀體混濁同時行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首先向外周擴大玻璃體切除范圍,利用曲安奈德(TA)8只眼,靚藍G(BBG)6只眼,自體血清(AB)2只眼滴注于后極部視網膜,剝離黃斑外周殘存的內界膜,用視網膜鑷平鋪在黃斑裂孔上,邊緣充填于裂孔神經上皮下(封三圖5),再行玻璃體氣/液交換,10%C3F8氣體充填。拔出預置套管,閉合切口,結膜下甲強龍10 mg注射。術后患者俯臥位10~15 d。
1.4 術后處理及隨訪
術后2周、1、2、3、6、12個月定期隨訪,行矯正視力檢查以及裂隙燈顯微鏡加前置鏡,間接檢眼鏡,A/B型超聲,OCT,眼壓檢查。手術前后黃斑區(qū)OCT檢查:取3D-Scan模式,掃描速度27000A/S,掃描范圍6.0 mm,測量深度2.3 mm,軸向分辨率5 μm,水平分辨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非正態(tài)分布數據,采用二配對樣本非參數檢驗,P
2 結果
術前黃斑裂孔底部最大直徑范圍366~956 μm,中位數為558.5 μm,橢圓體區(qū)斷裂長度為100.0~4580.0 μm,中位數為1574.5 μm。至末次隨訪,16例黃斑裂孔均閉合,裂孔閉合率100%。根據OCT圖像顯示的黃斑裂孔閉合特征如下:16只眼充填區(qū)黃斑中心凹形態(tài)大體恢復,神經上皮層與其下方色素上皮層緊密相貼,橢圓體區(qū)斷裂長度明顯減小,中位數為331.5 μm,術前術后測量數據見表1。采用二配對樣本非參數Wilcoxon檢驗,在表2可以看出,Z=-3.926,P
3 討論
黃斑裂孔手術后醫(yī)生最關心的問題是裂孔是否閉合,MH閉合與手術后視功能的恢復密切相關。導致難閉合的黃斑裂孔的因素[4-6],首先是MH的大小,有報道大于400 μm的裂孔,其裂孔閉合率為73%。其次,內界膜殘留切線性牽拉未解除等。Kuriyama S等[7]、Michalewska Z等[8]曾嘗試將內界膜翻轉術應用到高度近視黃斑裂孔的手術中,術后裂孔閉合率,光感受器和外界膜的缺損直徑在術后得到顯著的改善。楊治坤等[6]后來提出的游離內界膜移植治療第一次手術未愈合的黃斑裂孔患者,也是基于膠質細胞增生促進裂孔閉合的理論,二次手術后裂孔閉合及視功能改善均取得較好的效果。我們手術中經BBG染色發(fā)現第一次微創(chuàng)玻璃體切除加內界膜剝除術后未愈合的患者均有內界膜剝離的不充分現象,或有視網膜前膜的出現,對MH視網膜切線方向的牽引力未解除,造成黃斑裂孔未閉合。Taniuchi等[9]報道不剝除 ILM 的患眼術后黃斑襞裂的復發(fā)更常見。另外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伴有大片后極部網脈絡膜萎縮,伴有后鞏膜葡萄腫及視網膜劈裂的患者也是影響裂孔愈合的因素。黃斑裂孔手術后裂孔未閉合,隨著時間推移,裂孔可變大,可進一步影響視力。此外,高度近視黃斑裂孔手術后裂孔未愈合均有發(fā)生視網膜脫離的危險[10]。
內界膜充填術是將內界膜撕除后填充于黃斑裂孔處,可以使黃斑裂孔閉合[8,11]。視網膜內界膜是存在于眼部的一層透明均質膜,其厚度為1~2 μm,主要組成成分為Muller 細胞基底膜、角質細胞以及玻璃體纖維,其無結構框架,雖然目前臨床對其功能和作用機制尚未明確,但是臨床普遍認為[12,13]視網膜內界膜對于視網膜功能具有影響。視網膜的內界膜是來自Muller細胞基底膜的一層10 μm厚的透明膜。其主要成分是Ⅳ型膠原纖維,氨基葡萄糖,纖維粘連蛋白和層蛋白,是視網膜和玻璃體間的結構。OCT檢查發(fā)現內界膜填塞后橢圓體帶斷裂長度減?。ǚ馊龍D6、圖7)?;颊叩囊暪δ芤驳玫讲糠只謴停m然黃斑裂孔處可由增生的組織修復,反射信號有所增強,并不顯示正常的黃斑光感細胞組織結構,但增生組織可將裂孔周正常的黃斑組織向中收攏,使囊變消失,恢復一定的組織程序,這也是術后中心視野缺損及暗點變小的主要原因之一。
經過BBG染色的內界膜組織,提供良好的條件,便于辨認內界膜,可準確剝離和取材足夠的內界膜移植片,手術時充填比較確切,同時也有利于術中氣液交換時及術后辨認移植片是否移位。50%患者去除內界膜后視網膜表面和視網膜神經纖維層有小的不規(guī)則突起,這種改變可能是暫時的。在不易閉合的MH治療中,采用染色的內界膜片來充填和覆蓋黃斑裂孔,提高手術成功率[14]。
本組將游離的內界膜充填治療黃斑裂孔術后裂孔未閉合患者后,多數患者手術后視覺功能得到有效保持和一定程度的提高,手術后橢圓體帶較術前斷裂長度減小但缺損無法完全恢復,推測高度近視黃斑裂孔的患者本身存在視網膜脈絡膜退行性病變,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后鞏膜葡萄腫的長期存在,光感受器在雙向牽拉力的作用下導致裂孔下方的光感受器發(fā)生不可逆性損傷甚至凋亡[15],這也是影響術后視力恢復得主要因素??傊?,內界膜充填術可以治療黃斑孔手術后裂孔未愈合的難愈合的黃斑裂孔,阻止黃斑裂孔繼續(xù)擴大及病理性進展,具有保護黃斑區(qū)視覺功能的作用,是治療難愈合的黃斑裂孔的一種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 Beutel J,Dahmen G,Ziegler A,et al.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 with indocyanine green or trypan blue in macular holesurgery:A randomized trial[J]. Arch Ophthalmol,2007,125(3):326-332.
[2] Ando F,Sasano K,Ohba N,et al. Anatomic and visual outcomes after indocyanine green-assisted peeling of the retinal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in idiopathic macular hole surgery[J]. Am J Ophthalmol,2004,137(4):606-614.
[3] Hillenkamp J,Kraus J,Framme C,et al. Retreatment of full-thickness macular hole:Predictive value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J].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07,91(11):1445-1449.
[4] SpaideRF,CurcioCA.Anatomical correlates to the bands seen in the outer retina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Literature review and model[J]. Retina,2011,31(8):1609-1619.
[5] Thach AB,Lopez PF,Snady-Mcloy LC,et al. Accidental. Nd:YAG. Laser injures to the macula[J]. Am J Ophthalmol,1995,119:767-773.
[6] 楊治坤,鄒絢,董方田. 未愈合特發(fā)性黃斑裂孔的新型手術方式:游離內界膜移植[J]. 協和醫(yī)學雜志,2013,4(4):425-428.
[7] Kuriyama S,Hayashi H,Jingami Y,et al. Efficacy of inverted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flap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macular hole in high myopia[J]. Am J Ophthalmol,2013,156(1):125-131.
[8] Michalewska Z,Michalewski J,Dulczewska-Cichecka K,et al. Inverted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flap technique for surgical repair of myopic macular holes[J]. Retina,2014,34(4):664-669.
[9] Taniuchi S,Hirakata A,Itoh Y,et al. Vitrectomy with or without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 for each stage of myopictraction maculopathy[J]. Retina,2013,33(10): 2018-2025.
[10] Michalewslca Z,Michalenski J,Adelman RA,et al. Inverted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flap technique for large macular holes[J]. Ophalmology,2010,117:2018-2025.
[11] 戴虹,李永,龍立,等. 光相干斷層掃描在觀察特發(fā)性黃斑裂孔病程進展中的應用[J]. 中華眼底病雜志,2005, 21:79-82.
[12] 傅小進. 內界膜剝離在黃斑裂孔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及預后的影響[J]. 國際眼科雜志,2014,14(2):287-289.
[13] 毛新幫,游志鵬,趙菊蓮,等. 25G 玻璃體切割聯合擴大內界膜剝離治療特發(fā)性黃斑裂孔[J].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3,31(6):735-737.
[14] Chang LK,KoizumiH,SpaideRF. Disruption of the photoreceptor inner segment outer segment junction eyes with macular holes[J]. Retina,2008,28:969-975.
在工業(yè)生產中應用最多的就是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還有就是工業(yè)上的機械化和自動化。這是工業(yè)革命最大的應用。在現代的工業(yè)中,鈑金加工的自動化更是將這一革命發(fā)展更遠。這使得前面的機械自動化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生產線,實現了工業(yè)制造的全機械化,提高了工業(yè)生產的效率,為工業(yè)的更快發(fā)展提供了一條新型的、科學的、進步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快速之路。
2鈑金自動化加工中的沖床自動化
鈑金加工最常用到的加工設備就是數控自動化的沖床,這套沖床系統使得工業(yè)生產的效率明顯提升,保證了生產產品的機械化和自動化。下面詳細的對這套鈑金加工中最主要的沖床進行探究和相關方面的論述。
2.1數控自動化沖床的主體部分
在鈑金加工中,數控沖床是最主要的部分,也是鈑金加工的核心部位,這套核心的沖床采用的是三箱狀的框架,這樣的框架更加的穩(wěn)定和牢固,在鈑金工作中,保證了加工的元件在加工過程中元件的不偏離,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鈑金加工的誤差率。這套數控自動化沖床的安裝很簡單,只要在地面上墊上專用的墊板,將墊板上的固定螺絲固定好數控沖床,就能是沖床安全的固定上。固定上沖床后,還要將沖床的二次保護裝置安裝好,這樣就能保證數控沖床在工作時準確度不會出現偏差。在固定完沖床后,接下來就要對沖床的回轉頭進行調整?;剞D頭在鈑金行業(yè)的工人中有一個專業(yè)的名稱,叫做轉塔。一般的轉塔有兩種,22工位的轉塔和40工位的轉塔。所謂的工位,就是在工作中的沖床模具的套數,也就是說,22工位的轉塔就是在鈑金工作中能夠提供22套的原件模具。這就使得原來一個轉塔一個模具徹底改革,大大減少了換模具的次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鈑金工作的效率。在原來的回轉頭中,是沒有換模系統的,這種自動的換模具的系統正是在鈑金加工開始向著自動化方向發(fā)展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具體自動換模的過程是,當一種模具沖壓完畢后,系統會自動根據之前電腦中的記錄和操作,對下一個操作中要用到的模具進行自動的判斷,并將這些信號通過電信號傳送到鈑金沖床設備中的控制系統中,控制系統根據接收的命令信號,自動的換模具,自動的對器件進行加工,大大降低了人工轉換的頻率。
2.2鈑金加工自動化中用到的系統軟件
在我國鈑金自動化加工中,用到的系統軟件主要是CNC軟件來控制沖床的工作,這套軟件由于操作簡單、準確度高,被我國的鈑金行業(yè)廣泛的應用。這套軟件不同于以往那些軟件,這套軟件是用一個個小軟件來綜合起來工作的,在其中的一個軟件發(fā)生故障后,其他的軟件還能保證沖床的其他功能的正常工作,在使用中,該軟件還能升級進行更新等。在該軟件中,最常用的術語也就幾十條,對于那些鈑金加工企業(yè)中的新手,操作起來只需要經過簡單的操作。因此,這款軟件對于那些文化程度低的員工來說意義重大。
2.3專用的模具
在鈑金的自動化加工中,除了最重要的沖床,專用的模具也是不可缺少的。當然,這些模具也會根據不同的工位沖床有不同的類型和尺寸。在模具的安裝上,人工安裝只要第一步的基礎安裝,之后全是自動化的轉換,大大的節(jié)省了人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這部分在鈑金加工的自動化發(fā)展中是一個很有發(fā)展?jié)摿Φ囊环矫?,在以后會有很大發(fā)展的空間。
3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人們對產品生產周期的要求越來越短,尤其在小批量甚至單件生產方面,要求現代制造技術不僅要有較高的柔性,還要有更新的、更能滿足市場要求迅速變化的生產模式。數控單元沖壓模具快速成形技術,就是為適應此種狀態(tài)而產生的。
2單元沖??焖俪尚蔚臄底只幋a
飯金件的形狀可分割成一些簡單的圖形元素,然后合成所需圖形。例如:矩形是4個直角的合成;波浪形是一些曲線的合成等。因此,對于一些精度要求較高的小批量甚至單件生產的飯金件,可以用一些通用件迅速組裝成單元沖壓模具,采用數控技術,使之快速成形。
將被加工飯金件看成一個可被分割的平面圖形,對分割出來的簡單圖形元素進行數字化處理。即按其方位進行定位編碼。如圖1所示的非等距簡單圖形零件的數字化,缺口1,2,3,4的(Δx,Δy)均相等方孔5的(x,y)均等于2倍的(x,y)設現有通用沖頭的寬等于x長等于y則按如圖1所示進行編號。缺口1由位置((2,0)以及位置((3,0)合成缺口2,3,4同樣由兩個位置合成方孔由8個位置合成。如果采用矩形單元快速成形,可以獲得如圖2所示的二維編碼,由于劃分過細使得到的編碼較長。
矩形單元二維編碼如下:
對于等距簡單圖形零件如鑰匙齒形的快速成形由于齒距相等河以進一步簡化編碼。
參數定義:
齒數—沖壓的次數,現假使為5。
齒距—沖壓時,Y方向的每次移動的距離。
級差值—沖壓時X方向移動一個單位時的距離。
級差數—沖壓時,X方向的移動單位。
當選定齒距和級差值后,鑰匙的齒形加工位置可以轉換為級差數最后齒形編碼為一維數組((21321)。由以上可知數字化編碼是單元沖??焖俪尚蔚年P鍵,合適的編碼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而且可以節(jié)省存儲內存。
3快速成形的結構設計
目前,大部分中小型企業(yè)尚不具備購買高檔數控沖床的經濟實力,數控單元沖壓模具可以直接安裝在普通沖床上作為簡易數控沖床來使用。
上模為凸模機構。光電頭安裝在上模板下方以檢測凸模的起落。坯料的裝夾要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設計。料板由步進電機控制絲杠分X,Y方向驅動。下模為凹模機構,直接安裝在工作臺上。
4快速成形的控制系統設計
4.1電機驅動及選用
步進電機是一種將電脈沖轉化為角位移的執(zhí)行機構。共有3種:永磁式、反應式和混合式?;旌鲜郊辛饲岸N的優(yōu)點。從性價比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擬選用步進角1.8的兩相混合式步進電機。
驅動器的型號、種類較多,細分型為考慮對象。因為細分型可消除電機的低頻振蕩,可提高電機的輸出轉矩及分辨率。顧及速度和精度細分系數定為4。
4.2系統硬件設計
數控單元沖模是安裝在曲軸式壓力機上的,機床的沖壓原理不變。需要控制的是兩方面內容:首先要確定零點以及各工位點的位置;其次在上沖模往復動作的啟停間被加工件的按編碼所得的X,Y方向的快速進給送料運動以及這兩個動作的協調。即實現沖壓和送料動作的同步控制。
數控系統的人機界面采用鍵盤輸入LED顯示鍵盤具有數字鍵、設定、修改、查尋、X及Y方向的調整、執(zhí)行等的功能鍵,可用來完成加工程序的輸入、修改及對控制的操作和調整等。操作人員根據被加工件的形狀在計算機上進行編碼,自動生成加工程序通過串行口將加工程序下載給單片機并且保存在FLASHROM中。工模安裝后手動調整零位。進入執(zhí)行后單片機從FLASHROM中取得加工程序,并計算X,Y方向的步進距離后再將其轉換成相應的步進脈沖數控制X,Y方向的步進電機的轉動步數。當光電信號檢測到上模位于開啟位置時數控系統迅速將待加工件定位到加工位置,并且啟動沖床上沖模下壓,實現一次沖壓。在沖床帶動上沖模開啟時數控系統迅速地將待加工件移動到下一加工位置等待下次沖壓,直到完成加工停止沖床運動。
4.3系統軟件設計
整個系統由上位機來管理。系統軟件語言采用VisualBasic6.0編制其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IDE)集設計、修改、調試、生成等功能于一體,人機交互界面十分友好。它是功能強大的Windows環(huán)境下的編程語言簡單易學可視化程度高。
系統軟件結構采用模塊化結構,共有5個功能模塊:系統開機后進入Windows界面雙擊“數控單元沖?!眻D標,即彈出應用界面,可選擇功能模塊。
編輯模塊用來完成用戶對所設定的參數組進行操作的程序的編輯、修改、生成。參數設定模塊將輸入的參數組制成數據表,送入數據庫以備程序的調用。運行管理模塊負責程序的運行、中斷。通信模塊負責上、下位機之間的通信管理,就是將控制程序段及調用的參數組使用MSCOMM控件,通過RS232串行口送入單片機使單片機執(zhí)行控制工作。查詢模塊。方便用戶對已存文件的查看與調用。
單片機的程序也采用模塊化結構,與上位機一樣共有5個功能模塊通過通信接口接受上位機的輸入指令,控制X,Y方向步進電機的運動。也可以脫離上位機直接控制運行。
[關鍵詞] 眼外傷;硅油填充;前房硅油疝;瞳孔成形;角膜內皮丟失;高眼壓
[中圖分類號] R779.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36-0088-03
[Abstract] Objective Iris pupil plasty treatment was used i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chamber silicone oil hernia after vitrectomy and silicone oil tamponade in ocular trauma. And to observe it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23 cases of aphakic eyes with the pupil dilated and anterior chamber silicone hernia after vitrectomy and silicone oil tamponade in ocular traum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1st 2013 to May 1st 2014 were chosen. Iris pupil plasty was used in these cases, and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3-12 months. Results Silicone oil was no longer into the anterior chamber in 21 cases, and eyeball removal was operated in 2 cases due to corneal endothelium loss. The percentage of normal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operation(10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operation(65.2%) (P
[Key words] Ocular trauma; Silicone oil tamponade; Anterior chamber silicone oil hernia; Iris pupil plasty; Corneal endothelium loss;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眼外玻璃體切割術后常因視網膜、脈絡膜、睫狀體損傷,需填充硅油,但眼外傷后節(jié)病變常合并前節(jié)損傷,致晶狀體損傷,瞳孔散大,因患者俯臥位不到位,引起前房硅油疝[1]。本研究針對前房硅油疝,采用瞳孔成形手術使瞳孔縮小,并將前房硅油疝取出(或推入玻璃體腔內),觀察術后前房是否再次出現硅油疝、眼壓控制及角膜內皮數量的變化。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眼外傷科2013年2月1日~2014年5月1日收治的眼外傷玻切硅油填充術后無晶狀體眼合并瞳孔散大,出現前房硅油疝23例(23只眼),其中男20例,女3例,年齡9~69歲,術前觀察瞳孔大小,最大寬徑(垂直于最大瞳孔距離的最大寬度)為5.1~7.0 mm,平均(5.9±0.6)mm,虹膜殘留0.2~0.6 mm,平均(0.3±0.1)mm,均無下方周切口;術前7例已出現角膜帶狀變性,8例并發(fā)高眼壓,12例能夠檢測出角膜內皮數量。術后隨診3~12個月,平均(9.8±2.7)個月。本研究對象術前均接受裂隙燈顯微鏡及超聲生物顯微鏡(UBM)檢查確診,將存在窄房角等青光眼解剖因素導致的患者排除。
1.2 方法
(1)術前檢查及準備: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完善心電圖、胸片、肝腎功能等相關全身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證;測量視力、眼壓、裂隙燈檢查、角膜內皮計數等;術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點眼,高眼壓者予降眼壓眼水點眼,控制眼壓;術前告知并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2)手術方法:囑患者堅持俯臥位1~2 d后,前房硅油疝仍未能退回前房者,清潔結膜囊,采取局部浸潤麻醉,根據虹膜殘留情況及瞳孔散大狀況,前房注入粘彈劑,將前房硅油疝由角膜穿刺口排出,或將前房硅油推入玻璃體腔,在角膜緣做穿刺口,伸入帶聚丙烯縫線的大彎針,穿一側虹膜,穿對側的虹膜(視虹膜彈性及拉開后的張力情況,選擇合適的對側縫合位點)后,并予縫合,使瞳孔變小,最大寬徑維持2.0~3.5 mm,平均(2.9±0.4)mm,不行前房沖洗,前房殘留粘彈劑(如出現虹膜出血,伸入注吸器將其吸除后,再注入粘彈劑升高眼壓并止血)。術后典必殊滴眼液點眼抗炎,并囑患者堅持俯臥位休息,監(jiān)測眼壓,術后3 d內,如眼壓高,則行前房放液或聯合降眼壓眼水點眼。
1.3 效果評估
術后觀察眼壓是否得到控制、角膜透明度變化、前房反應及是否存在硅油疝等;隨診復查觀察裂隙燈下前房是否出現硅油疝,非接觸眼壓計監(jiān)測眼壓,并測量角膜內皮計數。正常眼壓范圍為11~21 mmHg,超過其范圍稱為高眼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P
2結果
2.1 患者手術前后瞳孔寬徑變化情況分析
23例術后3~12個月復診,平均(9.8±2.7)個月,23例未出現虹膜縫合處撕裂、縫線松脫,瞳孔大小維持在最大寬徑2.0~3.5 mm,平均(2.9±0.4)mm,見表1。
其中21例硅油未再進入前房(91.4%),1例(4.3%)于術后2周后再次出現前房硅油疝,于2個月后因角膜內皮失代償行眼球摘除,另1例(4.3%)因角膜內皮失代償于術后4個月行眼球摘除;2例(8.7%)硅油再次進入前房患眼伴有持續(xù)低眼壓(
2.2 患者手術前后眼壓變化情況比較
術前有8例高眼壓患者,術后無高眼壓患者,手術前后患者高眼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χ2=9.684,P=0.002),見表2。
2.3 患者手術前后角膜內皮細胞計數變化情況比較
12例術前可計數出角膜內皮,角膜內皮細胞計數2000個以上/mm2為4例,角膜內皮細胞計數1000~2000個/mm2為6例,2例為角膜內皮細胞計數1000個以下/mm2。其中1例出現角膜內皮失代償,其術前角膜內皮計數為487/mm2,術后測不出。11例角膜內皮數量在手術前后無明顯變化。該11例患者術前角膜內皮密度均值為(701.7±211.6)個/mm2,術后為(696.2±209.9)個/mm2,差異無顯著統計學意義(t=0.422,P=0.682),見表3。
3討論
硅油作為眼內填充物,在眼外傷玻切硅油填充術后,晶狀體缺失及瞳孔散大病例中,由于患者俯臥位不到位,常出現前房硅油疝,硅油接觸角膜內皮,并阻塞房角,引起眼壓升高、角膜混濁等嚴重并發(fā)癥[2]。國外一項報告無晶狀體中49%硅油進入前房,而有研究則發(fā)現為11%[3]。
硅油進入前房后,硅油與房角相貼,阻塞房角,引起繼發(fā)性青光眼,國內報道前房硅油疝引起繼發(fā)性青光眼的幾率為53%[4]。而本研究發(fā)現8例繼發(fā)性青光眼占23只眼的34.8%,術后由于前房硅油疝解除,房角引流通暢后,眼壓得以控制穩(wěn)定。
硅油和角膜內表面之間的壓力發(fā)生變化,導致角膜對其他影響角膜通透性的溶液發(fā)生過敏反應,影響角膜通透性,硅油對角膜內皮持續(xù)作用導致角膜發(fā)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5];對于硅油進入前房引起的角膜內皮變化已有報道,但引起人眼角膜內皮細胞出現病理性變化的最早時間尚未清楚[6,7]。當角膜內皮面貼附硅油時,出現特有的角膜內皮改變,且在短期內即可直接造成內皮細胞的損害,應盡早取出[8,9]。但對于硅油依賴眼或因硅油頂壓時間未足夠,不宜盡早取油的情況下,需盡早將前房硅油疝解除,減少角膜內皮細胞的損害。本研究通過縫合虹膜成形瞳孔后,使瞳孔縮小,由于硅油表面張力大,無法通過較小空間,從而可以有效阻止硅油進入前房的可能[10,11]。本研究中術前瞳孔最大寬徑為5.1~7.0 mm,平均(7.9±0.6)mm,而術后瞳孔最大寬徑2.0~3.5 mm,平均(2.9±0.4)mm(t=8.873,P=0.000),術后硅油不再進入前房的比例為91.3%(21/23),因此,術后瞳孔最大寬徑維持于2.0~3.5 mm就可較為有效控制硅油進入前房的機會。
在瞳孔縫合后,原有的周邊虹膜內可形成微小“裂隙”,形成有效的“周切口”,并且房角增寬,較少發(fā)生關閉,從而可形成多個虹膜周切口,達到引流房水,維持前房壓力穩(wěn)定性,減少硅油進入前房的機會[12,13]。另有報道32%的玻璃體術后前房會出現輕-重度的纖維增殖[11],其中重度增殖者占12%,對于行虹膜周切口,術后易發(fā)生纖維增殖,引起虹膜周切口關閉。本研究中行虹膜瞳孔成形術,由于瞳孔緣系較為完整邊緣,術中未過度刺激虹膜,故術后纖維增殖的發(fā)生機會小,而使得瞳孔成形術后形成的裂隙閉合可能性較小[14,15]。而下方虹膜切除(IPI)保持通暢的患者,硅油前移的發(fā)生率很低(3.1%)[3,10,11]。本研究中2例(8.7%)瞳孔成形術后硅油再進入前房,可能因患者嚴重視網膜缺失及睫狀體膜增殖,引起睫狀體功能衰竭,房水產生障礙或房水異常流出通道增加,使得前房房水壓力平衡破壞,前房呈“負壓”狀態(tài),導致硅油再次進入前房。
綜上所述,瞳孔成形應用于眼外傷玻切術后前房硅油疝可較好阻止硅油再次進入前房,控制眼壓,減少角膜內皮的丟失。
[參考文獻]
[1] 羅豐年,張磊,陳靜,等. 虹膜修補瞳孔成形術的臨床應用[J]. 中華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4,36(11):842-844.
[2] ?Bnsal E,Eltutar K,K?Dz?Dlay O,et al. Cataract surgery after retinal detachment surgery with arruga's sutures:Case report[J]. Turk J Ophthalmol,2016,46(6):293-295.
[3] 揚,張美芬. 少兒葡萄膜炎并發(fā)白內障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 中華眼科雜志,2014,50(10):772-776.
[4] 肖博文,曹維,李俊嶺,等. 人工晶狀體睫狀溝縫線固定聯合瞳孔成形術[J]. 中華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4,36(7):511-514.
[5] 杜穎華,崔月先,王紅霞,等. 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聯合瞳孔成形術與眩光矯正2例[J]. 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 36(8):873-877.
[6] Carpineto P,Aharrh-Gnama A,Ciciarelli V,et al. Subretinal fluid levels of signal-transduction proteins and apoptosis molecules in macula-off retinal detachment undergoing scleral buckle surgery[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6,57(15):6895-6901.
[7] Iwase T,Kobayashi M,Yamamoto K,et al. Changes in blood flow on optic nerve head after vitrectomy fo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6, 57(14):6223-6233.
[8] 呂驕,趙培泉,張琦,等. 經角鞏膜緣入路玻璃體切割手術治療永存原始玻璃體增生癥合并前房消失及角膜混濁的療效觀察[J]. 中華眼底病雜志,2014,30(1):50-53.
[9] Fujikado T,Kamei M,Sakaguchi H,et al. One-Year outcome of 49-channel suprachoroidal-transretinal stimulation prosthesi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retinitis pigmentosa[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6,57(14):6147-6157.
[10] 樊云葳,吳倩,于剛,等. 提上瞼肌離斷聯合EPTFE額肌懸吊術治療兒童中重度下頜瞬目綜合征的療效[J].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6,18(8):493-497.
[11] Bekerman I,Sigal T,Kimiagar I,et al. Diagnostic value of neuro-ophthalmological signs in cases of Chiari I malformation[J]. Childs Nerv Syst,2016,32(12):2423-2428.
[12] 萬光明,魏曉飛,梁申芝,等. 玻璃體切除硅油填充術后前房消失的臨床觀察[J]. 中華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6,38(5):353-355.
[13] 黃紅波,陳光勝. 前房維持器在硅油填充眼白內障手術中的應用[J]. 中華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6,38(4):301-303.
[14] 張瑞帆,劉三梅,鐘捷. 微切口超聲乳化術聯合硅油取出術治療玻切術后硅油填充眼合并白內障[J]. 國際眼科雜志,2014,14(7):1266-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