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中學生自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家尊老愛幼,經常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是家長的好孩子,鄰居的好榜樣。
高中三年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文化的人,為建設社會主義中國做出自己的努力。
當然我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字寫的不是很好,有時候做事情會只有三分鐘熱情,我相信只要克服這些問題,我就能做的更好。
本人能自覺遵守中學生守則,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尊敬師長,與同學和睦相處,關心熱愛集體,樂于幫助別人,勞動積極肯干,自覺鍛煉身體,經常參加并組織班級學校組織的各種課內外活動。
一、學生自我評價的內容
高中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在課堂中實施自我評價能夠最大化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體現出學生的自主性。在實施自我評價的過程中要堅持從知識掌握、學習動力、學習方法、學習效果等內容為出發點。
1. 知識掌握的自我評價
堅持自主評價,就是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有更為客觀的評價和認識。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基礎要有正確的認識,要弄清楚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哪些知識的掌握還是模棱兩可的,哪些知識還根本沒有印象;要弄清楚自己哪些知識通過自我學習是可以達到觸類旁通的;在接受新知識的時候是否存在困難。學生可以建立一張梯形的評價表,從記憶、領會、應用、分析、綜合等方面來u估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學習上的得失。
2. 學習動力的自我評價
較高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的關鍵。學生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也應分析和判斷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動力,調整自己在學習中的心態。自我評價可以把握以下要素:學習目標是否明確,短期和長期學習目標是什么;在學習中是否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是否喜歡政治課堂;學習態度是否積極主動;畏難情緒是否強烈,等等。
3. 學習方法的自我評價
學生實施自主評價不僅要弄清楚自己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對待學習的心態和動力,還應對自己的學習方法進修有效的衡量。可以從是否有計劃的安排了自己的學習活動、學習的效果是否高效、學習的過程是什么樣的、在課堂上有沒有形成良好的溝通互動等方面來進行評價。
4. 學習效果的自我評價
學習效果是與學習方法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評價學習效果首先要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的學習能力,主要包括:在預習的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獲取能力、對知識的加工和記憶能力、在課堂中的自我調控能力、反思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等等。
二、學生自我評價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1. 增強自我評價意識,養成自我評價習慣
傳統的政治教學評價方式大多依賴考試成績。新課改要求在課堂中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教師成為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評價方式也應有所轉變。在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創設教學情境并善用啟發式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情境中主動思考,留給他們足夠多的思考空間,在學習過程中及時調控自己的學習狀態。
2. 確立自我評價標準,調動自我評價熱情
高中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識,也具備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但是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自我調控和自我教育方面能力仍然存在不足,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往往存在片面性,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建立自我評價的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參照對象,同自己能力水平相當的同學作為參考。教師要慢慢引導,通過科學的評價標準讓學生逐漸突破小目標達到大目標,走向成功。
3. 掌握自我評價方法,開展自我評價實踐
在高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從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學生自主評價的目的是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在實踐中,學生對于評價方法的掌握往往拿捏不準,所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如何自我評價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視評價方法的選擇能夠讓學生評價更有指向性。通過自我分析式評價,讓學生能夠對自己在審題、分析、理解、表述等方面的能力進行評價;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整理式評價,通過建立“個人成長記錄袋”的方式,將日常學習活動情況加以整理;引導學生開展自我總結式評價,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診斷、自我比較和自我提高。將好的評價方法堅持運用于學生的自我評價實踐中,能夠在無形中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效率。
學生的寫字習慣不是一兩天養成的。要想改正,也是相當得困難,尤其是進入中學后,學習越來越緊張,功課越來越多,屬于自己的時間也越來越少。相信很多學生或家長在書店時,看到字帖都會買回家。起初幾天,學生心血來潮,信心十足,也很用心地練。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勁頭越來越小,最后也就淡忘了。作為中學教師應該積極面對學生實際,努力使學生的書寫水平有一個大的提高。
那么,如何提高中學生的寫字水平呢?
一、教師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寫一手好字是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如果教師有過硬的寫字基本功,相信他會影響很多學生,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當學生回憶起當年老師的字,贊不絕口。能讓學生欽佩,是一件多么讓教師幸福與自豪的事啊。
教師課堂上的板書、作業批改中的評語無疑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學生們更不例外,他們也渴望自己能寫一手漂亮的字。只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他們不能實現自己的美好愿望。平時在聽課過程中,發現好些學生當他們看到老師在黑板上寫出漂亮的粉筆字時,會不由自主地在課桌上用手指作筆練習。而當發下作業本,看到教師充滿激勵的話語――那一行行漂亮的紅色批語時,也會迫不及待地拿來紙筆,一遍又一遍地臨摹、仿寫。那股認真、可愛的樣子又怎能不讓教師感動呢?
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寫字的要求是這樣的:
第一學段:(1~2年級):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覺漢字的形體美,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第二學段(3~4年級)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楷體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能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第三學段(5~6年級)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字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第四學段(7~9年級)在使用硬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速度。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對比課程標準中關于寫字的要求,多數學生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教師要與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二、語文教師在提高學生寫字水平的過程中起著身先士卒的作用
提高學生寫字水平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極其重要,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這也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語文教師,開學前一周就要全面了解本班學生現有的寫字狀況,并據此制定切實可行、具體的計劃與實施方案,安排好學生每天練字的時間,明確寫字要求,循序漸進。通過不懈地努力,學生的字一遍比一遍有進步,一天比一天有提高,讓學生看到成績并滿懷信心地向自己的目標不斷邁進。
三、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與耐心
學生的進步要一個過程,教師應具有極高的責任心,付出較大的努力。因為寫字水平的提高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練習,考驗一個人的毅力與耐性。學生的寫字水平也有一個不斷反復的過程。教師要不斷發現其進步,并及時表揚激勵,培養其自信心。對存在的問題要耐心指導,可以面對面、手把手的指導,使其盡快改進,逐步提高。
四、學生寫字水平的提高,還需要所有教師的努力與配合
學生的寫字水平應用在各個學科,各個環節。因此,學生寫字水平的提高不只是語文教師一個人的事情,需要各科教師及家長的全力支持與配合。在平時也不難發現,有的學生這科作業寫得比較認真,而另一學科則寫得一塌糊涂,究其原因,可想而知,應該是教師的要求程度不同所至。
五、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對寫字始終保持高度的興趣與信心
每次批閱作業時除在質量上評定等級外,還可以單獨對學生的書寫進行等級的評定,或書寫指導性的評語。每次測試時也可以把書寫情況作為卷面分加入總成績。或者組織作業展評、寫字比賽等活動,提高學生興趣。
六、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也起著非常重要的引領、導向作用
自我評價可以展望未來,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不足,表明今后的態度,將如何如何去做好自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自我評價五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高中自我評價1伴隨著初夏的腳步,我即將走完多彩的高中三年。在這三年中,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可喜的成績。
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平時關心國家大事,總是盡力去做有益于國家、社會的事。我嚴格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行為規范》,平時勤儉樸素,謙虛謹慎,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團結同學,樂于助人,愛護公物,而且作風正派,是非觀念強,道德品質優良,行為文明,作為班級的一分子,我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踴躍參加班級的黑板報出版工作,當我們班的板報獲年段第一名時,我心里無比自豪。
我學習自覺、認真,思維敏捷,知識面廣,善于質疑、析疑、解疑,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高中三年間,我在學習方面獲得長足的進步,各科成績優秀,并在省第六屆生物競賽中獲得__賽區二等獎。
我熱愛體育,在平時更是注重鍛煉身體,體鍛達標。我的興趣廣泛,總是積極參加各種課外活動,曾獲年段五、六班主持人對抗賽三等獎,以及年段硬筆書法比賽優秀獎。我喜歡繪畫,常利用課余時間自學繪畫,并多次為班級板報繪制刊頭。我熱愛勞動,總是一絲不茍地完成學校布置的各種衛生工作,不怕臟,不怕累。
但我在學習方面時間抓得還不夠緊,我將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改正缺點,發揚優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將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更好地報效祖國。
高中自我評價2本人自入學以來,一直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各方面表現優秀。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工作責任心,堅持實事求事的原則。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勞,有崇高的理想和偉大的目標,注重個人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樂于助人,關心國家大事。
在校期間,本人一直勤奮學習,刻苦鉆研,通過系統地學習掌握較為扎實的基礎知識。由于有良好的學習作風和明確的學習目標,曾獲得“優秀團員“、“三好學生“等榮譽,得到了老師及同學們的肯定,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
在課余時間,本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也熱愛勞動,積極參加校開展的各項文體活動,參加社會實踐,繼承和發揚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也參加了校文學社和書法協會,豐富了課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本人堅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挑戰,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我畢生的力量。
高中自我評價3緊張有序的高中生活即將與我告別。回想三年里有過多少酸甜苦辣,曾經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也得到了相應的匯報。在老師的啟發教導下,我在德智體方面全面發展,逐漸從幼稚走向成熟。
在政治上,我有堅定正確的立場,熱愛祖國,熱愛黨,認真學習并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積極要求進步,思想覺悟高,愛憎分明,踴躍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主動投入捐款救災行列,用微薄的力量,表達自己的愛心,做一個文明市民。
在學習上,我有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學習態度端正,目的明確,專心上課并做好筆記,注重理解和掌握,強化練習,學會分類歸納,不斷總結,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知難而進,敢于正視自己的弱點并及時糾正,同時我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使自己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應變能力有進一步提高。在課余時間里,我喜歡博覽群書,開拓視野,增長知識,不斷充實自己。還利用假期參加電腦培訓,并取得結業證書,高三年被評為校級三好生。
生活上,我擁有嚴謹認真的作風,為人樸實真誠,勤儉節約,生活獨立性較強。熱愛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班級交給的任務都能認真及時完成。
我的興趣廣泛,愛好體育、繪畫等,積極參加各類體育競賽,達到國家規定的體育鍛煉標準。
高中三年生活有使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如有時學習時間抓不緊,各科學習時間安排不盡合理。因此,我將加倍努力,不斷改正缺點,挖掘潛力,以開拓進取、熱情務實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高中自我評價4轉眼之間,我將告別多姿多彩的高中生活,回首三年的高中生活,覺得緊張、充實,令人難忘。
我熱愛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始終不渝地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我力求上進,生活簡樸,是非分明,謙虛誠實。在校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化學科代表工作認真負責,能替同學排憂解難。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能努力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為此,我在高二、高三年兩度被評為校級三好生。
學習態度端正,勤奮、刻苦、好問,有較強的鉆研精神。思維較嚴密,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不斷總結和探索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方法。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常與老師和同學探討問題。學習成績優秀,理科成績較突出,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高中組)中獲福建賽區省三等獎和廈門賽區市一等獎,為學校、為班級爭光。
課余,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育成績達標。興趣廣泛,愛好問題活動,曾獲得第__屆校運會男子3000米第三名;39屆校運會男子1500米第五名,男子3000米第二名;第40屆校運會男子1500米第六名,男子3000米第二名,為班級爭光。
但由于晚上學習較遲睡,早晨上課有時遲到。我將不斷總經驗教訓,珍惜青春年華,努力學習,把自己培養成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熱血與青春!
高中自我評價5進入高中學習三年來,我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向知識的殿堂穩步邁進。在學習上我一絲不茍,認認真真,愛好看書,總能從所做的事情中總結出經驗教訓。在生活中,樂于助人,與同學、室友關系十分融洽。
本人,熱愛祖國,遵紀守法,以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祖國的每一點變化,都牽動著我的心,的日子,神州五號發射的日子,申奧成功的日子,都是我最難忘,最讓我激動的日子,我和每一位熱愛祖國的中國人一樣,為那一時刻的到來而歡呼雀躍。
一、復述性追問
復述性追問就是當學生出現表達錯誤時,教師運用正確的句式重復學生所說的話,使學生意識到錯誤,使其糾正錯誤,鞏固和強化語言知識。如在教學《英語(新目標)》七年級下冊Unit 8中的“would like”這一句型時,針對筆者“What kind of fruit would you like?”的提問,一學生回答:“I like apples and bananas.”于是筆者進行如下復述性追問。
T: Oh, I see. You would like apples and bananas. Right? And what kind of fruit would your father like?
S: He would like oranges and grapes.
T: Sounds good! Your father eats well.
這位學生把“I would like”說成了“I like”,筆者并沒有直接指出其錯誤,而是通過變換人稱用正確的表達重復學生的話:“You would like apples and bananas.”再用“Right?”進行追問,使學生在自我確認中得到暗示,認識到表達上的錯誤,在后面的回答中改正了錯誤。
二、加強性追問
布魯納說過:“學生的錯誤都是有價值的。”錯誤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進而改正;錯誤讓學生對某知識點加深印象,醒悟中獲得真知。教師應該善于挖掘和發現錯誤背后隱藏的教育價值,及時把握糾錯時機,通過適當的途徑與方式引領學生認識錯誤、分析錯誤、改正錯誤。筆者深刻體會到,當學生出現錯誤時,運用加強性追問,對某些詞或句子加重音量暗示強調其正確用法,可引起學生注意,在保護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促進其學習。如筆者在教學《英語(新目標)》七年級上冊Unit 6中的“Do you like ...”這一句型時,出現如下教學場景。
T: 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1(a boy): Yes, I do.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T: 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2(a girl): Yes, I do.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Point to S1)T: Does h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3:Yes. he does. H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T: Uh, I know. 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加重likes的聲音) How about you? 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3: Yes. I do.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Point to S2)T: Does sh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加重Does的聲音)
S3: Yes, she does. S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too.
針對學生S3“H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中的錯誤表達,筆者在肯定他的同時,提高likes的音量引起他的注意;為鞏固學生對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的掌握,筆者在追問“Does sh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時又提高Does的音量。學生S3的正確回答顯然已經證實,他認識并改正了語法錯誤。
三、核對式追問
核對式追問就是當發現學生表達出錯時,運用適當提問給學生以信息暗示,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表達進行自我核對,使其意識到所犯的錯誤,并通過短暫的自我澄清及時改正錯誤。如筆者曾與學生有這樣一個對話。
T: Nice to meet you again, boys and girls.
S1: Nice to meet you, too, Miss Chen.
T: How are you feeling now?
S1: Exciting.
T: Exciting? Exciting or excited?
S1: Excited.
T: Why? Why are you excited?
S1: Because I can meet Miss Chen again.
T: Really? That’s great! I’m excited, too.
對話中學生一開始將excited用成了exciting。筆者運用反問“Exciting?”引起學生注意,再用選擇問句“Exciting or excited?”使學生在暗示中及時發現表達錯誤并予以改正。核對式追問通常采用反問、選擇問或運用“Pardon me?”“You mean ... ”“What do you mean by ... ?”“I don’t understand exactly. Can you say something more about it?”之類的話,引導學生自我認識與自我糾正。
四、示范加追問
對于學生所犯的語法錯誤,教師不直接指出,而是示范性地給出正確的句式,借助追問引起學生注意并改正。比如:
T: 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
S: I am interesting in learning English.
T: That’s good. I am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too. What else are you interested in?
S: I am interested in playing basketball.
顯然,一開始的“interesting”用錯了。筆者通過自己的回答讓學生發現問題的存在,再通過進一步的擴展追問,讓學生在回答更多問題中糾正錯誤,從而達到鞏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