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淡水養殖

淡水養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淡水養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淡水養殖

淡水養殖范文第1篇

2、水流。一定速度的流水,對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的育成都有重要意義。生產實踐證明,在流水的水域中育成的珍珠光澤較靜水中育成的珍珠光澤好,產量也高。

3、水的酸堿度(PH值)。中性的水域(PH7~7.5)最適宜于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質的分泌。大多數淡水水域的PH值為6.5~8.5;硬水水域偏于堿性。酸堿度超過一定限度都會影響育珠蚌的生長和生存。

4、無機鹽。無機鹽對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的形成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鈣是育珠蚌貝殼和珍珠的主要成份(以碳酸鈣形式存在),育珠蚌的養殖場所一般要求每升水含鈣10毫克以上。此外,還有鎂、硅、錳、鐵等,都要求有一定的含量。

5、餌料生物。水中餌料生物充沛,育珠蚌的營養豐富,就生長好,從而珍珠也就長得快,且質量高。主要餌料生物有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

6、光照和通風。光直接產生熱效應,從而對育珠蚌和餌料生物的生存提供能量來源;光影響著水環境的理化性狀;光對育珠蚌的顏色、生殖和行為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豐富珍珠的光澤也有利。通風的環境水波蕩漾,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還可促進上下水團的運動和熱量的傳遞。

淡水養殖范文第2篇

一、望

“望”即“看”的意思,就是通過肉眼直接觀察。“望”有以下“三望”。

一望魚:就是觀察病魚體表基本癥狀以及魚類在水中表現等。望魚的重點主要看體型是否正常;機體是否有破損、囊腫、粉皰、充血出血;是否有寄生蟲等外物附著;體表粘液是多是少;鱗片、鰭條是否完整;眼球是否有突出,充血出血、白內障現象;是否紅腫突出等。魚類在水中表現主要看魚類攝食是否正常;在水中是否離群獨游,慢游、打轉游,頭下尾上游、成群狂游,是否上躥下跳、煩躁不安等。

二望水質;就是觀察養殖水體水色及透明度。一般情況下,對養殖生產有利的水色主要有茶色,茶褐色、黃綠色、油綠色,濃綠色等。在這些水色的水中,浮游植物以硅藻和綠藻種群為主,能夠被魚類消化利用.反之,對養殖生產不利的水色主要有黃色、藍色,灰色、紅色、醬色、白色等。在這些水色的水中,以藍綠藻、微囊藻、鞭毛藻、原生動物,纖毛蟲、輪蟲、橈足類等種群為主,不能被魚類消化利用。透明度就是指光透入水中的深淺程度,是養殖水體重要的指標之一。一般情況下,養殖水體的透明度以控制在30—40厘米為好。

三望池塘環境;就是察看池塘水中是否有殘渣剩餌,四周是否有雜草、污物、敵害生物,進排水是否通暢,水源是否存在污染等。

二、聞

“聞”診相對簡單,就是嗅聞池水及患病魚體氣味。正常情況下,養殖水體應該是無味或略帶魚腥味,但在工農業污染、水質惡化或魚病大規模發生期間,腥味較濃或發出腥臭、惡臭等其他異味。對于患病的魚體,細菌性、病毒性魚病腥臭味較重,寄生蟲性魚病異味較輕。

三、問

“問”就是了解、詢問的意思。問的目的是為了弄清造成病害發生的原因所在,以便為下一步治療和今后預防提供參考。問的主要內容包括池塘清整情況促否清塘、淤泥深淺、底質狀況等1,苗種投放情況(投放規格,搭配比例、苗種來源是否正規、下塘前是否消毒等),飼料投喂情況(飼料品種、投喂時間、投喂次數與數量、吃食情況等),水質管理情況(是否按時加水換水、是否按時開機增氧、是否使用過水質改良劑等),施肥情況,拉網情況,病害預防情況(是否堅持藥物防病或采用其他防病措施),現病害發生情況(發病時間、危害程度,已采取的相應措施、往年有無類似病史及危害治療情況)等。在養殖生產中,大多數漁戶在病害發生后往往是通過電話咨詢的方式來進行魚病治療的。在這種情況下,問診尤為重要。由于不能深入現場,故在電話咨詢中除了要詢問以上內容外,還要重點詢問“望”和“聞”這兩個環節所列的主要內容,以便全面、準確判定魚病的種類及病因。

四、切

中醫“切”是指把脈,通過與病人身體的接觸來了解病情。在魚病診斷中,“切”是指在肉眼不能直接判斷的情況下,借助輔助器械,儀器設備等手段對病魚內臟器官和養殖水體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測量。“切”有“二切”,即:一切魚、二切水。

一切魚:指對魚體進行解剖,通過觀察魚體內部器官所顯癥狀來判定魚病及病因。解剖的順序一般是先將鰓蓋剪開,看鯉絲是否完整,是否糜爛、變色,是否充血出血;再將腹部剪開,觀察腸道是否正常,腸內食物狀況,是否有寄生蟲,是否紅腫、糜爛、充血發炎;肝、膽、性腺等臟器是否正常,是否腫大變形、變色;腹腔是否有積液,積液狀況等。對于某些肉眼不易觀察的疾病,還要借助顯微鏡對病變部位進行切片檢查;必要的情況下,還要通過免疫學診斷、病理學診斷,或進行病原體的分離、培養、鑒定等方法,來確診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二切水:指借助水質快速測定儀等儀器設備對養殖水體的各項理化指標進行檢測。通過檢測結果與《漁業水質標準》的對照分析來判定水質的好壞,從而找出病害發生的根本原因。一般情況下,對養殖生產有著重要意義的水體指標主要有以下幾項:

1.溶解氧溶解氧是養殖水體水質好壞的最重要的指標。一般情況下,養殖水體溶解氧不能低于3毫克/升。

2.pH值就是指酸堿度。一般情況下,養殖水體正常水質的pH值為7.0-8.5。pH值過高,會直接影響到魚類血液的pH值,使其發生堿中毒,并會腐蝕鰓組織及皮膚,引起大批死亡。

3.氨氮一般情況下,養殖水體氨氮含量不能高于0.2毫克研。

4.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氨氮向硝酸鹽轉化過程的中間產物,對養殖動物的毒性較強,是養殖水體誘發暴發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淡水養殖范文第3篇

一、養殖池塘的選擇

1.養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質無污染,池塘底質可以是泥沙或者是沙質,避免在酸性土壤處建池。養殖池塘要有注排水系統,此外還要選擇交通方便、有電力供應等因素。

2.池塘挖成長方形為佳,長寬比約為3:1,水深1.5~2米,塘堤寬度不小于2米。

3.養殖場配備好發電機和增氧機。

二、蝦苗的選取

1.優質的蝦苗是提高存活率和高產的保證。選購健康活潑、無病菌規格整齊的蝦苗。蝦苗規格1.0~1.5厘米,規格太小的蝦苗成活率低。2.蝦苗的淡化。蝦苗的淡化是南美白對蝦在淡水中養殖成功的重要環節。淡化過程應該要循序漸進,讓蝦體有個適應過程。淡化水體每天淡化的鹽度不應該超過1‰,一般淡化的海水比重為1.015~1.018,在淡化過程中每天降低比重3~4個單位,在降到1‰時,可將蝦苗移入淡水池塘。3.蝦苗的放養。選擇水溫20℃以上,放苗應選擇晴天上午或者傍晚進行,雨天及中午大太陽的時間禁止放苗。在水質良好,配備增氧設備的土池中放養密度可4~5萬尾/畝。

三、飼養管理

淡水養殖范文第4篇

1.1殘餌、排泄物、分泌物

人類在進行水產養殖中,尤其是一些池塘養殖,水產養殖生物的營養能量來源是人工投餌,但不可避免的是人類投餌的食物并不能完全被養殖生物所吸收,就會導致無法被養殖生物所食的餌料排泄物及分泌物溶解出來的營養鹽和有機質污染環境,這些有機物在淡水中進行分解轉化會消耗大量的溶解氧,直接引起魚蝦貝類生長受抑、餌料系數降低,嚴重的還會出現窒息死亡。有機物的氨化作用會產生氨,氨會轉變成亞硝酸鹽,這是導致水產動物發生疾病的重要因素,比如一定數量的分子氨會直接損失魚鰓表皮細胞,降低魚類的免疫力。

1.2化學農藥、抗生素、飼料添加劑

在淡水水產養殖中,人類為了加快促進生物的生長,維持水體的環境相對穩定性,防治病害的發生,會使用一些化學農藥、抗生素和飼料添加劑,這些是現代水產養殖中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但不可忽視的是,由于人為主觀原因,導致了化學農藥和抗生素的濫用,加上沒有合理和使用搭配飼料添加劑,也會導致是殘留和積累的水產品在水域中。

2治理措施

2.1科學規劃水產養殖面積

我國集約化水產養殖主要采取集約化形式是多余的飼料的一個主要原因,飼料大量過量的水遠遠超過他們的純化,污染水環境,因此科學合理的養殖區規劃。水產養殖部門可以根據水體不同的使用功能科學規劃養殖水面。充分考慮水水產養殖和水承載能力的負載能力等重要因素,在保護海洋環境沒有污染,水產養殖面積的科學規劃,制定合理的飼養密度的前提。

2.2提高水產養殖技術

水產養殖技術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如凈化廠工程,工程技術,魚菜共生,貝類養殖處理污水工程技術、系統工程技術以及生物凈化工程技術。治理水域環境的重大舉措是修復水域生態環境,它的特點是投資少、沒有二次污染,保證了水產養殖的良好水環境,市場發展前景較大,是獲得良好水環境的重要保證,其市場與發展前景廣闊,是治理養殖污染水體價值較高的生物工程技術。

2.3加強水產養殖管理

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水產養殖雖然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但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水域環境,養殖管理手段違背了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觀,人類必須要樹立只有在保護水域環境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實施水產養殖,水產養殖才能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水產品規范養殖需要相關法律法規保障,現階段我國缺乏完善的水產養殖法律法規,對水產養殖監督不夠,所以相關部門要加快制定相關水產養殖一系列法律法規的步伐,制定相關獎懲措施,嚴格管理機水產養殖業。

2.4建立健全水產養殖法律法規

依據我國國情,參考和借鑒國外發達國家在水產養殖方面的管理經驗,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法律法規,科學合理規劃水產養殖面積及養殖品種,建立漁業用藥限制和養殖廢水排放標準,加強監管漁藥使用和養殖廢水排放,加大對漁藥濫用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近幾年來,我國陸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我國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2.5提高水產養殖人員素質

現階段我國從事水產養殖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主要表現在水產養殖技術方面及總體受教育程度上,這些人員缺乏保護環境和保護水域的意識,這樣就認為的導致了水域環境污染較嚴重。要提高水產養殖人員的素質,政府可以通過地方水產技術推廣站等單位舉辦培訓班或講座,將最新養殖技術和環境政策法規分步驟傳授給漁民,提高漁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樹立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2.6凈化水體處理方法

2.6.1物理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是一種比較初級的處理方法,物理處理法的原理是根據水體和相關污染物的理化性質,通過機械的方法凈化水體,該方法普及度相對較高。現階段人類比較常用的有沉淀法、過濾法、泡沫分離法、吸附法、逆滲透法、曝氣法等對于懸浮顆粒物較多的水質,可采用沉淀法、過濾法、泡沫分離法進行處理;如果如水,氨,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物質,可使用吸附法利用多孔固相物質除去吸附的有毒物質,常用的多孔性固相物質包括活性炭、硅膠、沸石、浮石粉等;水,如果有害氣體,如氨和氯的存在,可使用水,曝氣方法來改變曝氣,去除有害氣體。

2.6.2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主要效果是去除水體中的有害離子,常用方法有凝聚法、氧化處理法、離子交換法、絡和法以及中和法、消毒殺菌劑法等等,其中以氧化處理法的應用最為普遍,該方法利用各種氧化劑氧化水體中的化學物質,氧化劑有臭氧、漂白粉、高錳酸鉀等,其中臭氧的應用范圍最廣、處理效果最好。氧化處理過程中所采用的氧化劑不僅可以消毒、殺菌,而且其本身所具備的氧化性還可以與有機物、具有還原性的物質發生反應,去除有害離子。

3淡水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

淡水養殖范文第5篇

勃氏雅羅魚,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雅羅魚屬、灘頭雅羅魚種,學名灘頭雅羅魚、三塊魚(國際商品名)、遠東雅羅魚、亞細亞陸魚,地方名有大紅線、小紅線、大白肚、灘頭魚、金灘頭、銀灘頭、黑灘頭和高麗細鱗等。勃氏雅羅魚是鯉科魚類中唯一在海洋中生活、在淡水河流中繁殖的洄游型溯河產卵的偏冷水性魚類,在繁殖季節主要出現于我國圖們江及綏芬河流域下游純淡水和河流人海口的半咸水域中。

勃氏雅羅魚體長型,稍側扁;背部顏色隨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變化較大,腹部白色;頭尖吻長,口亞下位;圓磷;尾鰭分叉型,兩葉末端尖。成魚通常在身體兩側側線下、鼻孔下方向后至尾鰭基部有一條橘紅色縱帶,因而勃氏雅羅魚又稱大紅線或小紅線,但縱帶顏色也隨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每年4月中下旬,勃氏雅羅魚都會分三批從公海千里迢迢、成群結隊地游回故鄉,進入淡水河流產卵繁殖。第一批游回的勃氏雅羅魚個體較小,數量較多,體色金黃,鰭條及身體兩側的縱帶呈紅色或橘紅色,在陽光照耀下通體金光閃閃,俗稱金灘頭;過一段時間,第二批勃氏雅羅魚游回,此時的魚個體稍大,數量極少,體色較淺,身體兩側的縱帶也變淺,通體變成銀白色,俗稱銀灘頭;再過一段時間,第三批勃氏雅羅魚游回,這批魚的數量最多,個體最大,是勃氏雅羅魚的主要產卵群體,魚體色較暗,體背變成鐵灰色,俗稱黑灘頭或鐵灘頭。

勃氏雅羅魚在自然江河中3齡成熟,人工養殖的2齡可達成熟期。成熟個體一般重500克左右。每500克雌魚懷卵量平均3萬粒。

勃氏雅羅魚在純淡水中產卵,適宜產卵水溫7~20℃。魚的卵徑小,平均直徑1.8毫米,卵黏性、米黃色。

勃氏雅羅魚仔魚在河灣育肥,到秋末降河人海;也有的在河灣越冬,第二年春季解凍后才降河入海。成魚產卵后即返回海中,活動于水體中下層。

勃氏雅羅魚對溫度適應性強,0~33℃均可生存,水溫8℃開始攝食,22~28℃攝食最佳。勃氏雅羅魚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長,有較高的耐堿性,在海水、咸水、咸淡水、純淡水和pH值9以下的堿性水中均能生活。勃氏雅羅魚與鯉魚的食性相同,主要食物為水生昆x、軟體動物和大型浮游動物,其次為水生維管束植物、藻類、小魚蝦等,幼魚時期的食物主要是浮游動物,在人工池塘中可食人工顆粒飼料。

二、養殖前景

勃氏雅羅魚是傳統的名貴珍稀魚類,肉質細嫩、肉味鮮美,肉中蛋氨酸和賴氨酸等人體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一般魚類高(比鯉魚、草魚分別高出29%和34%),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A、維生素D等。現代研究證明,雅羅魚體內含有一種多糖黏蛋白質,有促進細胞發育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能,有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冠心病的功效,對代謝性疾病、身體虛弱等也有較好療效。歷史上,勃氏雅羅魚與興凱湖的大白魚和烏蘇里江的鮭魚并稱為“邊塞三珍”,曾是皇室貢品。由于水域環境遭到破壞,加之污染和濫捕濫撈等多種原因,我國的勃氏雅羅魚資源瀕臨枯竭,自然水域的資源現已相當稀少。當前,市場上極少量的勃氏雅羅魚的商品魚主要來自于人工捕撈,但由于受勃氏雅羅魚洄游的限制,其商品魚的季節性非常強,非洄游季節市場上根本見不到。因此,每到勃氏雅羅魚的洄游季節,人們便蜂擁而至,此時其市場價格高達120元/公斤。目前,雅羅魚的大規模人工催產、繁育技術已經成功,商品魚養殖也在廣東、遼寧、山東、黑龍江、湖北和天津等省(市)獲得了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適應市場需求,投資勃氏雅羅魚養殖業前景廣闊。

三、養殖技術

1.建塘要求

池塘建設無嚴格要求,一般的水產養殖池塘即可使用。塘口面積2~10畝,水深1.5~2.0米,底泥厚度以不超過10厘米為宜。池塘之間互不相通。注意池塘水源要充足,進排水方便,水質清新無污染,符合《NY5051-2001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

在投放勃氏雅羅魚苗種前20天左右,要對池塘進行清淤、除野和消毒。用人工或機械等方式鏟除池底過多的淤泥,使底泥厚度不超過10厘米。清淤后往池中注水10厘米深,然后每畝用75~100公斤生石灰或8~10公斤漂白粉化漿后全池遍灑消毒。清塘兩天后,將池水注到70厘米左右深,注水要經過密眼網過濾,謹防敵害生物等進入,然后往池中投入發酵好的糞肥約250公斤/畝,以培肥水質。每個池塘要配備一臺3千瓦的增氧機。

2.魚種放養

每年5月初,在池塘消毒10天后,先每畝放養體重50~60克/尾的勃氏雅羅魚魚種1500~2000尾;待5~6天,即勃氏雅羅魚馴化完成、進入正常攝食后,每畝再放養350~450克/尾的白鰱魚種100尾、400~450克/尾的花鰱魚種50尾。

3.飼料投喂

目前尚無勃氏雅羅魚的專用配合顆粒飼料,可暫時用烏鱧或鱸魚的配合顆粒飼料代替。

(1)攝食馴化。在魚池長邊的中間搭一餌料臺。放養魚種兩天后直接使用投餌機進行馴化,利用投餌機的投餌聲音作為對勃氏雅羅魚的聲音刺激,每天馴化3次,每次1小時,3天后大部分勃氏雅羅魚能較好地上臺攝食。

(2)養殖投喂。勃氏雅羅魚在水溫8℃以上時開始攝食,22~28℃攝食最佳。投餌時應嚴格按照“四定”(定時、定量、定質、定位)原則進行。在飼養前期(北方地區每年5月至6月中下旬,水溫22℃以下時)和后期(北方地區每年9月中旬以后,水溫22℃以下時)水溫偏低時每天投喂3次,時間分別為8時至8時30分、11時30分至12時、16時至16時30分,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3%;在飼養中期(北方地區每年6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水溫22℃以上時),正值灘頭魚的攝食旺季,每天投喂4次,時間分別為8時至8時40分、11時30分至12時10分、16時至16時40分,19時至19時40分,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2%~4%。

4.日常管理

(1)水位、水質調控。池塘水深初期在1.0米左右,隨著水溫升高和投餌量的增加,水位逐步提升至1.5~2.0米,并始終保持池塘水位在1.5~2.0米。養殖期間要及時對水質進行調控。養殖期池水透明度應保持在25~40厘米。透明度小于20厘米時,需及時換水、加水或施沸石粉、生石灰(每畝用量15公斤)等進行調節;若透明度過大,可追施氮肥和磷肥等增加池水的生物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壶关县| 泗阳县| 安龙县| 濉溪县| 广平县| 塔城市| 彭州市| 电白县| 蒲江县| 杨浦区| 三都| 洱源县| 兴业县| 黄石市| 泗阳县| 通江县| 宁陵县| 辽阳市| 大理市| 竹山县| 齐齐哈尔市| 临邑县| 枝江市| 肇州县| 突泉县| 调兵山市| 海门市| 抚顺市| 平遥县| 鹿泉市| 财经| 图片| 阿合奇县| 布拖县| 隆昌县| 贺州市| 东光县| 南宁市| 镇坪县|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