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貓總日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食品安全 出口貿易 日本農產品 貿易政策
將食品安全納入影響中國食品出口競爭力研究體系,分析食品安全引發技術性貿易壁壘,并導致我國食品出口大幅度受挫和出口貿易量銳減的現實情況,提出扭轉現狀、提升我國食品貿易國際競爭力的發展路徑。以日本的食品安全規制為例,全面解析其產生的影響和可能走勢,掌握相應的研究經驗,為規避其他發達國家的技術壁壘提拱借鑒意義。
一、食品安全對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
(1)技術貿易壁壘與國際貿易。余佶(2003)認為,技術性貿易壁壘對確保食品安全、保障國民健康有著積極作用,但也可以增加出口成本,引發貿易障礙,限制出口貿易;季任天(2009)認為,當前中國的標準化水平及標準制定的參與程度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目前,我國只有不足30%的標準技術水平符合當前科技、生產、工藝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與國際標準相比較,我國能實質性發揮作用的技術標準所占比例不足25%。楊志花(2009)認為,加強食品安全體系建設,應從制定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戰略、建立預警機制等方面入手。本領域研究的貢獻在于,突出強調了技術標準對食品安全體系的重要影響;不足之處是,只從食品安全法規、標準體系構建方面來研究出口食品的安全問題,缺乏基于新貿易保護角度的現實分析,對很多國家利用技術貿易壁壘來達到限制進口的現實案例研究明顯有所忽視。
(2)技術性貿易壁壘與社會福利損失。Thorns bury(1998)認為,為確保食品安全而采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極有可能被貿易保護者故意濫用。某些利益集團可能左右技術性貿易壁壘政策的制定,從而達到保護國內相關產業的目的。柳延恒(2006)根據海關統計數據判定,日本設置“肯定列表制度”的次月(2006年6月),我國對日農產品出口額為5.96億美元,比2005年同期減少1.31億美元,同比下降18%。潘紅青(2009)指出,日本以重金屬殘留超標和疫病控制機制不健全進行攔截,致使我國2007年凍肉雞出口額減少19億美元,造成約105萬人失業,純收入損失至少達2億多元。本領域研究的貢獻在于,以確鑿事實證明技術性貿易壁壘對農產品出口及其背后的國民福利有嚴重影響;不足之處是,研究方法局限于靜態的成本——收益(損失)分析,對貿易發展趨勢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明顯不足。
二、出口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和對策研究
(1)供應鏈管理。臧敏(2008)強調,為確保食品安全,應從種植、生產加工、包裝、物流和銷售各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建立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參與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彭衛華(2007)認為,應建立可追溯信息系統,實施食品供應鏈的各個環節監管,主要加強食品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和食品污染的安全監管,實現從種植到消費的全程監控。
(2)食品安全標準和法規。羅瑩(2006)認為,應從加強完善國內食品安全管制制度、嚴格遵循國際檢驗檢疫標準、利用WTO框架協議的爭端解決機制進行談判磋商等三個方面來應對一些貿易進口國以食品安全為名義所實施的綠色壁壘。翟金義(2009)認為,HACCP體系(國家標準GB/T15091-1994《食品工業基本術語》對HACCP的定義為:生產(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種控制手段;對原料、關鍵生產工序及影響產品安全的人為因素進行分析,確定加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建立、完善監控程序和監控標準,采取規范的糾正措施。)作為預防性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效果,引起了食品貿易國的廣泛關注和認可。中國食品出口企業應按照食品安全衛生科學的發展要求,不斷完善和有效實施HACCP計劃。蔡永民(2009)的研究表明,我國食品安全領域的立法與國際標準相比在如下幾個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缺乏國家一級的CAC委員會;協調小組人員不足,經費無保障;對食品法典的應用范圍較狹窄;我國食品加工企業對HACCP體系的應用存在空白。
三、針對日本農產品貿易政策問題的研究
針對日本食品貿易政策角度進行研究的文獻較多集中于貿易政策、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法律保障和爭端解決機制等方面。本研究領域的貢獻是,系統闡述了日本農產品質量檢驗政策產生的背景及其對我國輸日農產品產生的影響,不足之處是,對貿易爭端背后隱含的制度因素和發展背景缺乏深度分析,已經成型的研究文獻較多局限于影響度等層面的分析,比較深入的研究文獻相對較少。從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針對日本食品安全規制進行的研究文獻有限、深度不夠。若干重要研究文獻并未切實發揮創新引領的作用,相反,過多局限于對技術壁壘、安全規制的概念解析、局限于對食品出口過程中貿易爭端的描述等狹小圈子,不利于從根本上說明貿易爭端產生的真實原因。
盡快扭轉這種帶有很大局限性的研究狀態,從政策根源角度深入分析我國對日食品貿易爭端的起因、分析解決各類爭端的路徑,同時,系統闡述日本食品安全規制產生的背景,并將其與貿易政策調整、兩國乃至多邊國家的食品安全問題結合起來進行實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范正偉,拿什么拯救食品安全的道德[J],理論參考,2011(5):12-13.
[2]老言,大力治理“另類恐怖”[J],學理論,2004(6):44-46
[3]范彬彬,用制度為食品安全把關[J],小康,2008(10):77-79
[4]彭娟,論日本食品安全危機的法律應急機制[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2):22-24
我的名字叫陳樂彤,今年九歲了。我在北師大株洲附校小學部的三(11)班上學。我的愛好有很多,比如,閱讀課外書、畫畫、唱歌和溜冰都是我的最愛。
我雖然是個女孩子,但膽子卻很大。上次媽媽從上海回來,給我帶了一只大大的招財龜。膽小的妹妹嚇得直往后退,連去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我沖她笑了笑,走上前,把手伸進水缸里。摸摸頭,摸摸尾,又摸了摸它那可愛的烏龜殼。“修”得一聲,大烏龜連忙把自己的身體縮回去,看來,大烏龜也“怕”我啦!哈哈……可是,有時候我卻很膽小,每到晚上的時候,我自己一個人下樓拿東西,總感到很害怕。還要用媽媽手機里的手電筒呢!
我也是個小書蟲!我拿起一本書,只要看見里面的人物開心,我也就捧腹大笑,,如果主人公緊張的時候,我就為主人公捏了一把冷汗,只要看見傷心的時候,我也就會偷偷流淚。有一天,媽媽出去買菜,提醒我要記得叫醒妹妹,不然又要讓妹妹尿床啦!我仍然一動不動的躺在床上看著我的《笑貓日記》,看著看著,我入迷了,完全忘了自己在干什么。我感到我來到了這一本書里,和笑貓,和地包天,和馬小跳他們在一起快樂的玩耍,還有杜真子、張達和唐飛幾個好伙伴在一起。突然,我感覺自己屁股下濕濕的。我掀開被子一看,“呀!”我叫起來。妹妹原來又尿床了,害得我還坐到了一汪水。我呆呆地坐在那里,等著媽媽回來。而妹妹就在那兒呼呼大睡。過了一會兒,媽媽回來了,她望著我手中的《笑貓日記》哭笑不得。
夢工廠動畫的3D動畫新片《靴貓》(Puss in Boots)上周末順利登頂北美票房榜。彼時恰逢北美的萬圣節假期,不過突降的大雪某種程度上阻止了影市回暖。《靴子貓》上周四在北美3952家影院上映,周末進賬3407萬美元,其中51%來自3D影院, 平均單塊銀幕收入8623美元。雖然首映不算理想,不過該片是最近五周內惟一一部家庭電影,還有時間扭轉頹勢。相比在北美的遇冷,該片在海外市場表現不錯,拿下5100萬美元。
上周另一部較大范圍推出的新片是福克斯的科幻劇情片《時間規劃局》(In Time),該片上周四在3122家影院首映,進賬僅1205萬美元,表現令人失望。而Film District公司的《朗姆酒日記》(The Rum Diary)反響也遠低于預期,雖有大明星約翰尼?德普(Johnny Depp)領銜,但該片在北美2272家影院上映只獲得514萬美元的收入。《2012》導演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執導的歷史文藝片《匿名者》(Anonymous),上周在265家影院小范圍上映,周末進賬102萬美元,平均單廳收入3856美元,市場表現和媒體評論中規中矩。
長線影片方面,由于受到天氣和新片的雙重沖擊,上周票房榜上的其他選手均有較大跌幅:前一周的票房冠軍《鬼影實錄3》(Paranormal Activity 3)上周以1814萬美元退居票房亞軍,跌幅高達65.5%,不過其在北美上映2周的累計收入已達8092萬美元。夢工廠的《鐵甲鋼拳》(Real Steel)在上映的第4周同樣迎來了55.8%的跌幅,該片上周以478萬美元的成績排名第6,在北美總收7394萬美元。《生化危機》導演保羅?安德森(Paul W.S. Anderson)的動作新片《三個火》(The Three Musketeers)在上映第2周就下滑到票房榜第7位,成績為351萬美元,目前該片在北美的累計票房只有可憐的1484萬美元。
多部新片上陣使得北美影市的行情略有回升,上周影市大盤的總收入較去年同期小漲了8%。不過近來的低迷市道還是使得越來越多的大片選擇了海外先發――斯皮爾伯格備受矚目的3D新片《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上周已在歐洲19個地區首映,僅法國一地的票房就高達2150萬美元。
幸福,一個多么溫暖的詞啊!幸福仿佛沒有邊界,在陽光的足跡下,總藏著甜美的感動和不盡的思念。幸福是個有羽毛的東西,只要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和一顆如冰心玉壺般——容易被感化的心,它就會將無數溫暖融解無數的“寒冷”。
我熱愛讀《笑貓日記》,那一個個動人的情節,一個個溫暖人心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其中《幸福的鴨子》是一本讓人感到溫馨的好書。它是《巨人的城堡》后,又一本成功的著作。
幸福,這用羽毛溫暖人的鴨子,她心中的幸福來自她對生活智慧的態度。馬小跳一伙人來到張達外婆家,他們看見了巨人阿空,臘腸狗拖拖,和擁有無數幸福的女鴨子——麻花兒。麻花兒是故事里的女主角,她為張達的爺爺套茉莉花圈,她讓笑貓學會跳荷葉,她讓孩子們有一個終身難忘的秘密——麻花兒的島。她用充滿脂肪的身體救了笑貓,她成為人們心中永恒幸福的鴨子。麻花兒從來不埋怨勞累,不埋怨天生肥胖的身體,她從來只重視友情、幸福。最終,她與暗戀已久的黑鴨子過上真正美滿幸福的生活。然而,大伙心中的幸福,也在這個荷花盛開的夏天,慢慢長大…。
寫到這里,讓我想起了殘疾的阿姨,我一直認為她是最不幸的人,因為工作時失去了她的右手。以前我總不明解她為何還能成天歡聲笑語。如今,我明白了。她心中有一股偉大的力量,她如麻花兒一樣。雖然她行動不便,可叔叔卻能加倍疼愛她,周圍的人也可以盡心地幫助她,女兒自覺了考了好成績,又關心殘疾的媽媽。如此大享受,為何不幸福?女兒長大成人,這么好的“幸福主持人”陪伴她,她不得不笑著生活,從而,她得到了永恒的幸福。
阿姨說:“你面前沒有去向,你只要找到前進的明燈,就能的懂得幸福。”
是啊!在麻花兒默默偷看黑鴨子時,她那充滿激情的心,不就是她自己一盞不滅的幸福之燈,不就是前進的道路嗎?當阿姨遇難時,不也是那樂觀而已擁有自己永恒幸福燈的人嗎?
200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增長率達到11.18%,其中少兒圖書同比增長率接近25%,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年出版品種由200多種發展到1萬多種,年總印數3000萬冊發展到近6億冊,銷售額40億元,約占全國圖書銷售總額的8%,成為拉動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增長的主力軍。如今的少兒圖書出版發行已是“百家爭鳴、一派繁榮”的景象,但市場運作還不夠成熟,專業化程度還不夠完善,與歐美市場還存在很大差距。我國人均擁有少兒圖書量在世界排名居第68位,而發達國家少兒圖書的比重都在20%以上。這些也意味著中國的少兒圖書市場還會不斷擴大并且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和空間。
原創圖書成為競爭新焦點
自2002年《哈利•波特》登陸中國,魔幻、驚險題材大行其道沖擊了我國少兒圖書市場,人民文學出版社憑借《哈利•波特》成為當時少兒圖書零售市場第一名。隨后,各出版社紛紛把眼球對準了國外引進這塊蛋糕。在引進版暢銷書的刺激和帶動下,國內許多原創系列少兒圖書異軍突起,漸漸展示出原創作品的強大生命力。由我國兒童文學作家鄭淵潔原創、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策劃發行的《皮皮魯總動員》,如今已出版七個系列共54本圖書,發行量達1100萬冊,碼洋1.5個億,還有《淘氣包馬小跳》、《笑貓日記》等都成為少兒暢銷書排行榜的最大亮點。這些暢銷書并駕齊驅、同時擴容,拉動了少兒圖書市場快速發展,從總體上看,少兒圖書市場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今年在全國熱銷的《小鯉魚歷險記》、《福娃奧運漫游記》,充分體現了民族文化與時代特色。
如今,少兒原創圖書呈現出了快速發展的態勢。有業界人士曾表示,國產原創少兒卡通漫畫暢銷的只是少數,今后真正暢銷、常銷的是原創的卡通漫畫。一位接受采訪的家長也說:“如果我國本土原創的圖書能夠融入更多具有本土特色的傳統文化精髓和富有時代特征的意味就更好了。”對于近幾年新興的繪本圖畫,接力出版社總編白冰表示,“未來3~5年,繪本市場將有大的增長,將成為少兒圖書的常銷書。”本土原創圖書將會在未來少兒暢銷書市場中更具競爭力。
系列兒童圖書未來更受寵
從北京圖書大廈的6月暢銷書排行榜中,像《哈利•波特》、楊紅櫻系列作品《淘氣包馬小跳》、《笑貓日記》等都是非常“搶眼”的成套系列書。開卷數據顯示,2007年度少兒圖書前30名中,除《窗邊的小豆豆》外,基本上被“哈利•波特”、“淘氣包馬小跳”、“小虎隊”等系列圖書瓜分。自1997年《哈利•波特》問世以來,每一本《哈利•波特》新書的出版,每一部《哈利•波特》電影的上映都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股熱潮,塑造了一個完美的少兒文學品牌。2001年浙江少兒出版社引進的奧地利作家布熱齊納的《冒險小虎隊》系列圖書已經出版了近四十冊,累計銷售數百萬冊。可以說,“系列化”、“品牌化”是少兒暢銷書近幾年最顯著的特點。在2007年少兒圖書前100名暢銷書中,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和“笑貓日記”等共有29個品種在榜,形成了多主題、成系列的市場格局,也大大推動了與之相關的所有品種的圖書銷售。
少兒系列圖書趣味性很強,彼此獨立又相互連接,有助于少年兒童的連續性閱讀,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在包裝設計上開本較小、厚度較薄,單本價格也不高,可選擇性很多也很自主,不斷被很多讀者所接受和喜愛。系列圖書已經成為兒童圖書市場的“寵兒”,并且以后會繼續“受寵”,因為這種形式與讀者的需求非常“契合”。
低價位少兒圖書更受歡迎
在琳瑯滿目的少兒圖書市場,可供學生挑選的圖書已達數萬種之多,尤其是到了一年一度的暑期,在北京各大書店的兒童讀物賣場內,我們總是能看到許多站著、蹲著,甚至席地而坐看書的小朋友,這看“蹭書”的狀態已經形成“熱鬧的一景”了。而在偌大的圖書市場,原先十幾塊錢的書很難看到,一套《安徒生童話繪本》300元,6冊套裝的《迪士尼永恒經典》市場價要150元,就連8冊平裝的《藍精靈》也要149元……人們印象中的少兒圖書不知從何時起“身價倍增”,甚至讓人難以接受。在采訪中,很多家長反映,現在兒童的書很多就是外表包裝好看,顏色鮮艷一些,實際意義不大,可價格要比原來高上好幾倍。價格不菲的少兒圖書讓工薪階層的家長們已經是望而卻步了,農村家庭的孩子就更“讀不起”了。
記者調查中發現,這些“居高不下”的兒童讀物往往都是精裝或系列套裝,它們紙張質量好,大多是硬皮彩頁,包裝精美華麗,很多采用進口高檔材料或銅版紙印制,導致圖書成本增加,而這些“養眼豪華”的圖書價格自然是“一路走高”,家長們也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相比之下,低價位圖書的匱乏,可能也是形成書店內看“蹭書”的因素之一。事實上,低價位少兒圖書會是相當有發展前途的。只要以保證圖書的內容質量為前提,多出一些低價位或者適當價位的少兒圖書,把價位檔次拉開,使之適合不同需求的讀者,在少兒圖書市場形成多檔次的格局,不僅滿足了廣大小讀者和家長們的需求,而且一定會給整個少兒圖書市場帶來新的生氣和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