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漫畫老師五年級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城關小學五年級三班
楊桐)
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書的陪伴,不用說,我也有一份兒!
我從小就愛看書,尤其是故事書、作文書、漫畫之類的。故事書是我最喜歡的書,記得我六歲那年,為了買《格林童話》這本書,跟媽媽吵了一架,最后硬纏著爸爸給我買上了。還有二年級第一學期,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四百字的作文,她要我把上面的兩篇作文背下來雖然背書難不倒我,但是我那時候還不太愛看作文書,我和媽媽生氣,媽媽頭一回打了我,所以從此以后我便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周空閑的時間寫一兩篇作文。就這樣,我的作文水平慢慢提高了。
漫畫,也是我的最愛。我五歲那年,爸爸從四川回來時給我買了好多漫畫,其中有《老夫子》全集,我好開心,好高興啊!
最后,我要說:書很重要,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書。
俗話說:“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是的,這句話一點不錯,通過五年級那件事后,我的感觸更深了,這是為什么呢?
那是五年級期末考試的事了。那次考試由于我的全面發揮,考了個不錯的分數,幸而登上了年級第二的寶座。我很興奮,爸爸媽媽也很高興。但那作為“職業教師”的媽媽,還是對我說了一大堆讓我不能驕傲啊,要謙虛呀之類的話。可我早已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媽媽的話我事左耳進,右耳出。完全不予理睬。上學放學走在路上,總聽見許多同學在竊竊私語:”呀,他就是年級第二啊!”“就是,聽說第一名只比他多0。5分呢!”我聽了這些話后便開始自大起來。上課吃零食,開小差,不是和同學說話,就是到處傳紙條。更有勝者,有時我還用語文、數學書擋在外面,在下面看漫畫書。同桌老是提醒我,我也是置之不理。一次,同桌見我老毛病又犯了,便開始勸我:你,你在看,我就告老師。”“去吧,去吧,反正我是年級第二,誰怕誰啊!”我狂妄的說道,因為我知道他膽小,不敢告老師,果然,他沒有告老師。
時間飛逝,轉瞬之間半學期就這樣稀里糊涂的過去了,同桌也不在理我。又到期中考試了。因為前幾次小測試我都拿了高分,這讓原本自大的我更加狂妄了,考試完全不放在心上,自認為一定事高分,結果一下來沒我數學只考了81分,連全班30名都排不上號,一項是“語文強人”的我只考了90分,排在20多名。老師叫我去辦公室談話。一進辦公室,老師便開口了:“寶寶,你怎么了,你以前不是這樣的呀,是不時有什么事啊,搞訴老師好嗎?聽了老師的話,我心中一陣慚愧:老師還是信任我的啊。于是,我把半學期的學習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老師聽了,意味深長的說:“老師送你一句名言,希望你記住它,不要違背它。這句話你應該聽說過,就是:‘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你知道它的意思嗎?”我點點頭,開口說:“只要虛心,什么事都能成功;如果驕傲,什么事也不會成功。”老師滿意的點點頭。
“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這句話講伴隨我一生,使我從中受益匪淺。
記得從一年級起,媽媽就買注音的課外書給我看,剛開始,我把媽媽買的書丟在一旁,說:“媽媽,我不喜歡看書,我喜歡看電視里的動畫片。”媽媽把書收了起來,沒想到,過了幾天,媽媽居然帶回了幾本《哆啦A夢》。看到書上的彩圖跟電視動畫片一模一樣,我就高興地一頁一頁翻起來,那時,書上有很多字我還不認識,但我看到“機器貓”那豐富、夸張的表情、動作,我就喜歡上這種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漫畫書了。
因為我喜歡上漫畫書,媽媽又給我買了《虹貓藍兔七俠傳》、《老夫子》、《父與子》等書,這些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我總是看得津津有味。而很多漫畫書媽媽“看不懂”,就讓我講跟她聽,媽媽每次聽完后,都會說:“原來這樣啊,太有趣了!”遇到我看不懂的漫畫故事時,就輪到媽媽告訴我了。
伴隨著許多漫畫書,我上二年級了。可有一天,媽媽給我帶回一本全是文字的書——《四個調皮蛋》,我翻了翻書,說:“媽媽,這書這么長,字這么多,我看不懂,也看不完。”媽媽笑著說:“這書是媽媽從漳州書店買來的,我們這里的小書店還找不到呢!這書寫得很精彩,媽媽相信你會喜歡的。”我將信將疑打開第一頁,很快,我就被通俗易懂的語言、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吸引了, 也喜歡上書里又調皮又可愛的“馬小跳”。看完楊紅櫻阿姨寫的《四個調皮蛋》,我第一次嚷著要媽媽買書,買“馬小跳”的書。不久,媽媽又買回了楊紅櫻阿姨寫的《同桌冤家》、《笑貓日記》、《魔塊作文》等等。每本書,媽媽都會跟我一起閱讀,但媽媽還是時常“看不懂”書中的意思,愛提許多問題問我,媽媽說她是數學老師,數學是強項,可語文需要我幫她,所以每次我都得很用心看書。那時侯我總會傻傻地想:要是媽媽也會教語文,我就不用這么費勁了。
也就是從《四個調皮蛋》這本書開始,我不知不覺喜歡上閱讀,喜歡上書了。而媽媽給我買的書也漸漸多了起來:有《感動小學生的100篇微型小說》、《西游記》、《愛的教育》、《十萬個為什么》、《淘氣包的情商課》、《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神探柯南》、《皮皮魯和機器猴》等等,遇到內容較深奧、或我不感興趣的書,媽媽有時候會讓我先擱在一邊,過段時間再看;而更多時候,媽媽會哄我讀書。記得有一次,媽媽買回一本兒童小說《變聲期》,我做完作業沒及時看,媽媽走到我身邊,跟我說:“詩成,你知道嗎?每個小男孩都會長大,長大了,身體上會發生很多變化,你想知道有一天你變成大人,身體上有哪些變化嗎?這本書會悄悄告訴你。”帶中好奇的心,我很快把這本書讀完了,邊讀我還不好意思邊偷笑呢!嘿嘿,書中告訴我們的秘密真多啊!
媽媽愛買書,我也愛看書,到寒暑假,我們去旅游時,媽媽總愛帶我到大書店拼命找我們喜歡的書,每次都要買一大堆書回家。媽媽說:讀書破萬卷,知曉天下事。在書的第一頁,我記下了買書的日期和地點,書成了我們外出旅游必買的紀念品。
上學期,我和媽媽還常會在網上下載免費書看,媽媽美美地說:“我們不出門,不花錢,在家就可以讀到許多新書呢!”這學期,我上五年級了,課余時間,我最喜歡做的事還是看書,而媽媽依然經常逛書店買書給我。雖然,有很多名著,我現在還是感悟不了其中的內涵,會讓書擱在書架一段時間;媽媽很忙,她要備課,也常輔導學生,但媽媽總說她相信我總有一天,會喜歡上那些名著,會把那些書讀完。
現在,我漸漸明白媽媽陪我看書,引導我愛讀書的良苦用心了。媽媽把我帶進了書的海洋盡情地遨游,讀書為我開啟了知識大門,教給我做人的道理。
關鍵詞:選擇 愛讀書 閱讀方法 閱讀能力 展示平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5)01B-0058-02
在人生的閱讀過程中,小學時期處于第一個黃金閱讀階段,像一株剛破土的小樹苗,希望吮吸知識的雨露,使自己茁壯成長。而這“雨露”,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道授業”,還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汲取。教學事實早已證明,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出路就在于大量的課外閱讀。在閱讀指導方面,教師要講究策略,要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更要讓讀書成為學生的愛好。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背誦優秀詩文160篇。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古人也總結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大量的課外閱讀,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開闊學生視野。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認識有限,家長在引領學生讀書方面缺少方法,所以教師指導和干預課外閱讀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時教師自己也必須注重閱讀和知識的更新,成為學生的榜樣。
一、幫助學生選擇閱讀材料
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讀物。”我們要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閱讀能力、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和需求來選擇適當的有益的讀物。那么,我們應該選擇哪些讀物推薦給學生呢?
(一)經典名著
當今時代多元文化交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喜愛卡通漫畫、通俗故事、言情小說等,這樣的快餐書籍,讀來雖然“輕松”,但其中一些不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有可能將學生引入歧途,這時需要老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在大多數學生的印象中,所謂的課外閱讀就是讀作文書,教材全解,這是一種膚淺的功利閱讀。功利閱讀不應該成為學生閱讀的主流。從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多讀經典作品,可以完善他們的人格,豐富他們的知識底蘊,引導他們走向積極健康的人生之路。如少年版的四大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游記》;現代作家魯迅的小說《少年閏土》、艾米莉的《呼嘯山莊》;高爾基的《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等;郭沫若、冰心、艾青、泰戈爾等國內外名人詩歌選;、林肯、愛因斯坦等偉人及名人傳記……多體裁的課外閱讀,會讓學生在大師的經典中感悟真善美,在傳記的人物傳奇經歷中體悟人生的艱辛、在詩歌的韻律中品味……
(二)科普讀物
科普讀物向青少年兒童介紹大量新鮮的科學知識。它們可以打開青少年兒童心靈的科學之窗,激起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為他們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五年級的學生可以讀《十萬個為什么》《昆蟲記》《森林報》等科普書籍。
(三)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讀物
這類讀物的選擇雖然體現了功利的目的,卻是必要的,其作用主要在于進一步擴充閱讀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聯想和比較能力。如五年級學習了《冬陽?童年?駱駝隊》,引導學生讀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學習了《楊氏之子》,指導學生讀南朝劉義慶的古記小說《世說新語》;從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學生閱讀更多作家的作品。
二、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我認為對于一切情況,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強調了興趣的重要作用,讀書也需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讓學生對讀書感興趣,愛上讀書,我總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講故事誘導法
學生不愛看課外書,從根本上說是對課外書缺少了解。學生們都愛聽故事,當老師講故事時,學生百分之百感興趣,百分之百關注你,所以用故事吸引學生是再好不過的辦法。我經常給學生講《紅樓夢》中的故事,“寶玉挨打”“黛玉葬花”“劉姥姥進大觀園”,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但一本書我最多講三個故事,當學生們期待聽下一個故事時,我動容地告訴他們,故事情節交錯復雜,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請自讀原文。學生們雖然有些失落,但他們迫切要去讀原文。每周五下午的閱讀課,我根據五年級學生特點,適當安排一定的時間,引讀部分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作文天地、經典名著,用生動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發學生強烈的看書欲望,激發閱讀類似書籍的興趣。
(二)表揚激趣法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為了讓學生保持讀書的熱情,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總是以贊賞的眼光關注每一個,發現其“閃光點”,不失時機為學生某一做法進行表揚、喝彩,激發內在動力,讓他們在閱讀中感受成功。
三、多樣方法指導,授之以“漁”
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注意引領,還要注意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就好比給了學生一把博覽群書的金鑰匙,面對大量引人入勝的優秀書籍,五年級的小學生怎樣才能高效地吸收營養,積累語言文字,提高寫作能力呢?這需要教師在閱讀方法上給予適當的指導。
(一)教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
1.文中標記
在閱讀過程中,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出感悟深刻或者語言文字十分優美的字詞句。
2.文中批注
“讀而不思則罔,思而不讀則殆。”讀書要邊讀邊思考,讀到感悟深刻的地方,不妨在語段的旁邊寫下自己的此時所感、此時所悟。尋到文章的絕妙之處,思考一下:此處為何寫得如此絕美?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這些思考的結果也可以批注在語段旁。
3.摘錄佳句
課外閱讀,學生們習慣于囫圇吞棗、走馬觀花,粗略地瀏覽一遍,很少有學生做讀書筆記,根本談不上高效積累,達不到閱讀的目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閱讀時將優美的詞、句、段摘抄在筆記本上,反復翻閱,從中學習作者遣詞造句和描寫事物的方法,對自己的習作大有益處。
4.讀書匯報
有些文章讀后特別令人感動,這時候可以將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讀書匯報會可以為學生搭建這個平臺,我班讀書匯報會隔周一次,每次5~8名同學參加,組成元素大致相同:故事梗概+精彩片段+閱讀場景+聯系生活談感受。讀后感的主體依然是講故事,這是學生們喜歡聽的原因,這樣的展示,是對閱讀熱情的激勵與召喚。同時,讀書匯報也讓“未讀者們”對“讀書”略知一二。
閱讀方法很多,我們要注重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書籍、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
(二)教會學生基本的積累方法
要想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收到實效,就要教會學生從書中汲取精華,學會積累。
1.誦讀美文。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書本上的美文數量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更多的學生開始涉獵課外的美文,所以我鼓勵學生每日誦讀,課上也要留出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誦讀。鼓勵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文質兼美的短文、片斷,要出聲、入情賞讀,直至誦記于心。我們班長期開展班級美文誦讀活動,在活動中評出“誦讀之星”。以此為契機,激發學生誦讀的積極性。
2.寫讀后感。“吉光片羽,當感悟的靈光閃動時流淌下來的一定是甘露,是清泉。”因此,要引導學生寫讀后感,篇幅可長可短,隨時有感想隨時寫,可以建立班級微博或微信,隨時讓學生“曬一曬”自己的讀后感,這樣寫讀后感學生一定興致盎然,而且這種讀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自辦手抄報。指導學生定期將自己閱讀中發現的優美文段編成“小報”,有圖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不僅會愛上讀書,而且會愛讀好書。這個學期,我結合學校開展的各類讀書活動,結合校本課程、本班學生的閱讀情況,根據課外閱讀目標的指向,定期指導學生編制有主題的手抄報,如《我愛讀唐詩》《誦讀<論語>》《在散文的月下漫步》《我鐘愛的一本書》《名著點評》等,這樣學生便有了明確的閱讀目標,有針對性又便于指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學習語言文字需要日積月累,我們的語文課本越來越不能滿足學生們積累的要求。所以語文教育,確實需要走出課堂,由課內走向課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語文教師應充當導航人的角色,領著學生航行,教會他們方法,當他們漸入佳境后,我們悄悄隱退。
參考文獻:
[1]黃濟.教育哲學通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然而,也許就在你轉身的剎那,有些人你再也見不到了,有些事也再不能繼續了。
我們再也回不到過去了,不如微笑,繼續向前走。
走過的路,已變得模糊
如 澈
楊毛,我們回去,好不好?回到五年級去,我們一起看《漫畫Party》,一起坐公交車,我還會在作文里這樣寫你:“大大的眼睛大大的頭,腮幫鼓得像皮球,活像《小櫻桃》漫畫中的大懶。”你還會以你獨特的方式朗讀課文,你還會以你的字為驕傲,作文還是會被陳老師作為范文讀出來。真的,我們回去,好不好?
現在的你和以前落差好大,回不去了,對嗎?
譚猛,你也變了,變了好多。
有時候,會突然覺得,你不是我認識的譚猛,你比以前浮躁了,輕狂了很多。連做出來一道數學題,都會去鄙視比你做得慢的人。
周圍的人都說你變了,你沒有感覺嗎?
譚安樂,我們回去,好不好?回到六年級去,你坐在我的前面,我們一起做數學題,有問題問你,偶爾你也來“斜視斜視”我。我還是會不停地翻字典、寫小說,你還會拿著幾張信紙,告訴我,這是你的最新武俠魔幻小說,你還會告訴我,人物的名字都想好了,叫高凡,高老師和劉凡……
你變了,我變了,我們都回不去了,對不對?為什么所有人都回不去了呢?
為什么我說要回去的時候,你們都笑我幼稚呢?
為什么你們不給我答案呢?是不想,還是不敢,抑或其他?
太多的疑惑,交織成我美麗的青春,成長越過千山萬水,卻始終是憂傷。
我們好像永遠都要抱著無悔的心情長大,而偶然停下來,卻發現,走過的路,早已變得模糊,永遠都回不去了。
永遠,永遠。
謝謝你們陪我走
巫 巫
現在每次想起,還是會心有余悸,小學,怎么那么快就過去了。
其實已經想了很久,拿起筆想寫點什么,一時語塞了。
今天于雷給我發了紙條,他也有了空間,呵呵,當初他不是死活也不開通嗎?
一切都變了。
曾經很依賴他,很依賴,比現在依賴S,更依賴。是前后桌,是最好的異性朋友。當初身邊有很多朋友,現在都到哪里去了?
是不是一切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還是我都忘記了。我對于雷說,你會很快忘了我吧?于雷說,忘了誰都不會忘了你。N說,我們要彼此緊記住。S還說,我一輩子都別想甩了他。可是我知道,不是的,一切不像說的這樣,我曾經擁有過的春秋和冬夏,多少人在我的生命中留下的腳印,都已不在了。即便如此,我現在也和曾經一般幸福。
在說什么呢?是我長大了嗎?
我寧愿不要,長大總與蛻變扯在一起,這是會痛的。我總要一個人來承受,沒有人在我身邊,一個人哭很久的時候,誰也不在。
這半年,真的很忙,開始和班里的人打成一片。沸騰、喧囂、靜止,然后一切消失,旋轉360度,又回到了原地。成績有了起色,漸漸忘了某些人,漸漸笑了,漸漸有很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