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會計學原理試題及答案

會計學原理試題及答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會計學原理試題及答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會計學原理試題及答案

會計學原理試題及答案范文第1篇

關鍵詞:非會計專業 會計學 教學目的 知識體系 教學方法

會計作為“全球通用的商業語言”和重要的經濟管理活動,在企業管理和經濟決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對高層次管理人員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管理人員對會計知識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非會計專業的會計教育已成為會計教育的重要內容。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的授課對象主要是經濟管理類學生,其就業方向是經濟管理及企業管理部門,其教學目的應當是培養懂會計、能運用會計信息為其專業服務的管理人才。因此,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應有別于會計專業課教學,如何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引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學習會計學,通過對會計基本理論及知識的學習,使其能夠認識會計信息以及利用會計信息進行預測和決策,是會計學課程教學面臨并且需要探索的問題。近年來,我國許多高校及教師對此也進行一些有益的探討并改革,但就課程改革的實踐結果看,問題仍然存在。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借助實際調查方式,探討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問題。

一、會計學課程教學實際調查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調查的對象為浙江省主要高校的有關學生,為了使調查的內容具有廣泛性,調查中廣泛選取了涉及統計學、經濟學、金融學、國際貿易、市場營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學生,這些學生所在專業既有經濟類的,也有管理類的,這樣使樣本具有較高的代表性。調查的方式為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生對會計學課程的興趣及了解程度的調查;第二部分為學生對教材滿意度的調查;第三部分為學生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的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81份,回收率93.67%。

(二)調查結果統計對調查結果的統計情況如下:(1)學生對會計學課程的興趣及了解程度。(表1)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對會計學課程有興趣,認為有必要開設該課程,但絕大多數學生在之前對會計學不了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會計學與經管類其他學科的關系、會計學的重要性非常重要。(2)學生對教材的滿意度。(表2)的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會計學教材存在較大缺陷,已無法滿足教學需要,對非會計專業教學在教材上也應有別于會計學專業,如何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引導學生學習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及知識,使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內容與企業管理相融合,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3)教學方式及手段。(表3)的調查結果表明: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方式與手段對教學效果至關重要,單一的教學方式與手段不能適應該課程的教學,教學方式的創新及多種方法并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知識體系不合理 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課程內容只是會計專業課的簡單拼湊。我國高校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課程內容也經歷了一定的發展,但基本沿用了會計專業的內容體系。目前其教材內容基本上包括兩種形式:一是會計學知識體系包括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等部分,其教學內容覆蓋會計專業的多門課程。二是會計學知識體系基本類同會計學基礎的內容,主要介紹會計基本概念、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循環及會計報表的編制。以上兩種方式基本上照搬會計專業,內容缺乏特色與創新,針對性不強,不能體現非會計專業的特點,影響了教學效果。一些高校會計學課程只有50學時,如按第一種形式授課,顯然由于受課時的限制,教師上課只能蜻蜓點水,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如按第二種形式授課,側重點是掌握如何進行會計核算,學生對這類教學內容不感興趣,也無法滿足該課程的教學目的。這兩種流行的模式都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為在學生對企業的運行情況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講授會計的一系列抽象概念及核算方法,是很難被接受的。(2)會計學課程內容存在遺漏。主要有:一是缺少案例分析的內容。會計來自于生產經營活動,又服務于管理活動,對經濟管理類學生來講,通過案例將會計與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容易使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目前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內容主要拘泥于書本上的會計理論性知識,不僅理論與實踐脫節,而且形成單科知識相互割據的教學局面,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二是缺少內部會計控制的內容。內部控制包括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兩者在經營管理中缺一不可,會計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內容。在調查中發現,有28%的學生要求增加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內容,在會計學授課中穿插內部控制內容,能使會計核算、會計監督與企業管理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三是缺少會計法律及職業道德內容。會計行業的特殊性使職業道德、誠信、責任感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會計學課程卻較少體現會計法律、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簽于會計職業界存在的大量舞弊現象,我國《會計法》第四條、第二十一條及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梢?,會計法律及職業道德教育不僅針對會計從業人員,對經營管理人員而言也十分必要。

(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有待改善和提高 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忽略教學實踐環節。目前人們普遍認為會計學專業教學應加強實踐性環節,而對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中普遍重理論輕實踐、重理性認識輕感性認識,由于缺乏實際操作,學生主要通過想象來解決問題。增加實踐性環節(包括實驗室模擬會計實驗或手工實驗),以增進學生對會計學的感性認識,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多媒體教學未得到有效運用。傳統的會計學教學都是“粉筆+黑板”,其優點可以對學生不懂或疑難的地方通過板書進行說明,缺點是課堂容量較小,在課時一定的條件下,在板書上很難對會計核算圖、賬、表、實物等內容做詳細介紹。在教學內容多、信息量大的情況下,使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減輕做課堂筆記的負擔,能專心于聽課,同時教師也可以在上課時增加大量案例及相關信息量。近幾年很多高校在會計學教學手段上也進行了嘗試,使用了多媒體教學。然而,根據我們對部分學生的調查及自身的教學實踐,學生并不完全認同這種教學方式,歸納起來有以下原因:一是目前許多多媒體教學只是單一地運用PPT課件,由屏幕替代了板書,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體,這種方式在授課時無法與學生進行交流,難以掌握教學動態,仍不能根本改變灌輸式、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二是多媒體教學未與板書教學相結合。板書具有很大的演示性,針對會計學上的一些具體核算內容,教師演算時可以在黑板上即興發揮,具有多媒體不可替代的作用,還可以達到學生與老師互動的效果。但多數高校多媒體教室僅考慮了計算機及屏幕的設置。

三、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改革建議

(一)準確定位會計學課程教育目標會計的目標是為經營決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經濟管理類學生是未來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應具備運用會計信息進行控制和決策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應當是培養懂會計、能運用會計信息為其專業服務的經濟管理人才,即幫助學生“懂會計”而非“如何做會計”。只有將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的教育目標與會計學專業教育目標區分開來,才能明確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的改革思路,才能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有別于會計專業課程,滿足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的需要。

(二)優化會計學課程的教學內容 主要就以下方面對會計學課程進行優化:首先,構建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內容的總體要求,一是會計學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相一致。非會計專業的會計教育目的并不是將學生培養成專門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而是培養懂會計、能運用會計信息為其專業服務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學內容應首先保證與教學目的的一致性。二是突出經濟管理的特色。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目的決定了其教學內容同會計專業課程內容的區別,既不應該是《會計學基礎》的照搬,也不應該是《會計學基礎》和《財務會計》“二合一”的簡單組合或《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三合一”的方式,而應立足于未來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強調對會計信息的使用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從管理的角度去認識、學習會計,學生通過會計學的學習,應具備以下能力:理解和應用會計信息的能力。會計信息是企業管理者據以經營決策的主要依據,而會計信息是會計人員根據專門的會計理論和方法處理的結果,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則無法理解其含義,更不可能為管理決策所運用。因此非會計專業學生通過會計學課程的學習,了解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及會計特有的理論和方法,以幫助其理解和應用會計信息。了解資金運動的規律,具有資金管理能力。會計的對象是資金的運動,而資金運動有著其內在的規律,把握和運用好資金運動的每一個環節,就能實現資金在運動之后的更大增值。非會計專業學生通過學習會計學,能了解和掌握資金運動的規律,幫助其在未來的管理活動中進行資金的有效管理。其次,增加內部控制的內容。會計不僅具有為決策提供信息的功能,還具有控制的功能,內部會計控制體現了會計與經濟管理活動的聯系。在會計學課程中增加內部控制內容,使學生了解內部控制在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性,而會計控制又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由于內部會計控制貫穿于整個管理活動的全過程,因此,會計學教學中應將內部會計控制的內容貫穿于會計學整個教學課程中,向學生介紹經濟管理活動中哪些是應控制的關鍵點,如何運用內部會計控制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及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以提高經營效果。最后,增加會計法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內容。要保證會計對經濟活動進行客觀的反映、真實的記錄和公正的披露,從而保證資本市場的有效性,需要會計從業人員和全體經營管理者的共同努力。會計法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不僅規范會計專業人員,同時也規范了經營管理者。在會計學教學中應介紹各種會計規范包括會計法、會計準則、會計職業道德,強調披露虛假會計信息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尤其是單位負責人應承擔主要責任。

(三)改善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方法 具體可從下方面進行:一是向學生介紹會計學的作用。由于大部分學生對會計學不了解,在會計學課程授課前,教師向學生介紹會計學與經濟管理類其他學科的關系、對所學專業的重要性很有必要。通過介紹會計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以及會計與其所學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使其了解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會計并非是枯燥的數字和繁瑣的記賬,而是從事經濟管理工作必須要掌握的商業語言,可以樹立會計信息觀念,增加學生學習興趣。二是運用案例教學。國內外案例教學實踐與研究已經證明,案例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決策能力,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直接用于實際工作中,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由于會計規范內容繁多,僅介紹會計準則的規定,學生難以理解。經濟管理類專業本身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因此在傳統課堂講授的基礎上,增加案例教學會使枯燥的會計理論變得生動。案例選擇上應盡量將會計理論與企業管理結合,不僅有利于會計與管理知識的相互滲透和融合,還能提高經濟管理類學生學習會計知識的積極性和利用會計監督管理的職能進行企業管理的能力。三是將抽象化為具體。會計學的概念、術語是比較抽象的,對初學者來說是不易逾越的障礙,將這些抽象的概念、術語具體化,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介紹會計的產生和發展時,與歷史上的地中海經濟、工業革命、西方股份經濟及資本市場的產生與發展聯系起來,由股份經濟及資本市場的特征聯系到會計信息的作用及審計的需求,從提供會計信息的會計報表聯系到資本市場股票投資、會計準則及會計職業道德等,要盡可能聯系學生熟悉的歷史知識、經濟學知識甚至日常生活,使學生易于接受,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四是增加相關信息量。隨著信息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傳統的核算會計已經逐漸向管理型會計發展,會計的管理控制職能更明顯,會計與企業管理相結合也越來越密切。在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當前經濟發展的形式,將有關會計的法律法規、經濟發展、企業管理、金融證券、財務分析、人文科學等知識很巧妙地穿插入教學活動中,使會計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受到會計在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改進會計學課程教學手段 首先,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列舉大量的實例,加大課堂信息容量,另一方面可以將會計學教學中的會計核算流程圖、賬戶體系圖、賬表、實物等內容通過影像展現出來,既直觀又清晰,使會計教學過程不再枯燥。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共享、信息快速傳遞功能和交互,通過網絡上的終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能夠于畫面上直接進行雙向交流,學生可以通過其計算機向教師提問,教師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并指導學生解決問題,這樣可以促進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及網上交互式探討,尋求答案。會計學課程教學要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認真考慮教學系統的建設內容:一是在單機教室內教師利用計算機結合板書授課。教師將每章講授的內容按教學要求編輯成教學軟件,該軟件除了授課內容,還應包括各章的重點提示、各章小結等。會計學多媒體教學最好結合板書,具體演算過程的展示或遇到特殊問題,板書可以靈活加以補充。二是在校園網上設計高度的人機交互界面(菜單),借助校園網絡傳遞信息,為學生提供靈活方便的學習方式。設計的界面應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用方便、用戶界面美觀清晰、用戶可以完全控制持續的運行。設計的內容可包括教學大綱、授課計劃、課堂講授內容、習題庫內容及答案、會計法規及有關資料、疑難解答。其次,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非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目的不在于驗證賬務處理原理,而在于認識各項經濟業務的核算規范,從賬務處理過程中體會經濟業

務的財務特點,學會利用會計信息,即偏重于對經濟業務的處理過程和結果的體驗,使學生掌握從會計核算結果出發去判斷經濟業務的性質??蓪嵺`教學在會計模擬實驗室進行,學生通過會計模擬軟件進行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的無紙化仿真實訓,掌握會計信息生成過程。通過會計模擬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會計知識的領會、掌握和應用,提高其實際操作技能。最后,提倡互動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提倡師生平等的交往和溝通,教師應重視與學生的溝通,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邊聽課、邊思考、邊參與,鼓勵學生針對教學內容提出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問題進行補充,提出自己的看法。調查的結果表明,在課堂上采用提問、啟發、討論、鼓勵等互動教學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在每次課后教師可以留出適當的時間,營造出師生互動的教學情景,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其邊聽課、邊參與的積極性,使被動式學習成為主動式學習,使灌輸式教學成為吸收式學習,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

會計學原理試題及答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工科院校; 高級財務會計; 精品課程; 教學創新

一、引言

自2005年起,部分名牌工科院校在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精品課程建設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又開始會計學專業精品課程群建設,重點建設《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3門會計學學專業的主干課程(孫濤,2007)。會計學專業精品課程群建設既是一項教改的創新,同時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會計學專業精品課程群建設,對于促進會計學專業的教學創新和教學相長、提高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會計學專業研究團體的形成、規范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培養方式、逐步構建會計學專業教學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使會計學專業精品課程群建設取得成效,《高級財務會計》精品課程建設是關鍵,而在《高級財務會計》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教學創新至關重要,因此,在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以及教學管理(主要是教學評價)等多方面,如何圍繞《高級財務會計》精品課程建設目標進行教學創新,值得探究。

二、教學創新的主要內容

(一)教學隊伍創新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關系到《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質量和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高,是一項根本性、長期性的戰略任務。但由于工科院校會計學專業教師隊伍基礎較為薄弱,具有高學歷及出國進修訪問經歷的教師人數較少,教師隊伍整體結構、科研能力、教學團隊、科研團隊等方面的現狀與建設特色鮮明的工科院校會計學專業精品課程群的奮斗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從發展戰略的高度,不斷進行《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隊伍創新。

(二)教學內容創新

教學內容的創新是多方面的,對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除增強理論知識和能力外,還必須要加強對學生會計技能的訓練,因此,教學內容的創新表現在理論和實務兩個方面。理論上的內容創新取決于《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性質,《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性質特殊,既有邊沿性的內容也有前瞻性的內容,所以,《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的理論內容應在兼顧傳統與現代的基礎上不斷與時俱進。實踐上的內容創新,既要注重傳統的特殊會計業務的實踐創新,也要注重新型會計業務的實踐創新,既要注重基本動手能力的訓練,也要注重操作能力提升訓練。《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內容的創新不能流于形式,應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出發,根據教學需要和效果進行創新,充分發揮會計學專業教師的學術水平。

(三)教學方法創新

《高級財務會計》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技能性都很強的課程。但是,在傳統的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會計專業教學方法中,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比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著會計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劉梅娟,2007)。為了實現新型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高級財務會計》課程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方法,努力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

(四)教材創新

目前《高級財務會計》的教材有很多版本,但是所有版本的內容和體系都差不多,嚴重制約著教材選用和教學內容創新。教材創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引擎,因此,《高級財務會計》精品課程建設要從教材創新和建設開始。《高級財務會計》教材急需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一是與時俱進,反映會計學科發展的新成果、新信息,不止內容新穎,而且體系也要有所創新;二是本教材不同于專著,它要把基本概念交代清楚,說理要透徹,系統性要強;三是本教材要擺正在會計學專業課程群中的位置,處理好與《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關系,把相關內容銜接得好,而且篇幅適當。

(五)教學評價創新

1.課程考核評價制度創新

長期以來,工科院校對學生的《高級財務會計》課程考核評價的最主要方法是卷面考試,主要根據考試卷面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荚囈话阍谡n程結束后或期末集中進行,教師先出一些復習提綱,大部分學生都是臨時突擊,死記硬背教師所提示的復習重點。這樣的考核評價當然不能準確反映學生的學業好壞,雖然這對促進學生刻苦學習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因此,從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出發,工科院校應創新《高級財務會計》課程考核評價制度。

2.教師考核評價制度創新

對任課教師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效果的提高,現行的《高級財務會計》課程評價模式,是泰勒的目標導向評價模式,以結果評價和定性評價為主,只重視教師勞動結果的評價,而忽視教師教學的具體過程;只重視教師過去教學行為的評價,著眼于教師個人的工作表現,特別是教師在評價之前的工作表現,而忽視教師未來的發展能力;只重視評價的管理與獎懲功能(教師評價的結果往往作為領導決定獎勵和晉升職稱等的依據),而忽視評價的導向、激勵和改進功能。

三、教學創新的主要對策

《高級財務會計》精品課程建設中的教學創新是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需要結合會計學專業精品課程群建設的目標和要求,從我國工科院校會計學專業《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具體可以采取以下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一)選配優秀任課教師

任課教師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既然已經認識到了《高級財務會計》主干課程在會計學專業精品課程群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也就必須要把最優秀的教師選配承擔主干課程的講授。由于會計是一種職業,講授人需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選配任課教師時應充分考慮其實踐能力。

加強“雙師型”素質教師的培養(王榮娟等,2008),優化課程團隊的雙師結構,形成一支既熟悉企業財務會計最新動態,又能把握會計準則發展方向的《高級財務會計》課程師資隊伍,以提高《高級財務會計》任課教師的實踐能力。具體措施有:一是鼓勵教師參加注冊會計師、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試并取得資格證書;二是建立兼職教師隊伍,積極引進相關企、事業單位中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能力的高級會計人員做兼職教授。

(二)不斷更新課程內容

在《高級財務會計》課程負責人及主講教師的帶領下,應緊跟時代形勢及專業發展,及時吸收會計學專業前沿知識,進行課程內容更新?!陡呒壺攧諘嫛氛n程理論性教學內容應以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為基礎,緊盯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發展動向,將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的內容有效地滲透到該課程的教學中(李莉,2009),把最新的知識內容、最前沿內容講述給學生,使《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理論性教學內容常變常新,常講常新。

《高級財務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除了理論性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外,實踐性教學內容的創新也是本課程建設必不可少的環節。本課程實踐性教學內容創新的目標應是不斷提高學生的會計實際操作能力和會計工作崗位適應能力。比如,創新母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實驗內容,在合并范圍只有一個子公司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子公司,或者增加一個子公司的子公司,或者與《中級財務會計》課程實踐性教學內容相融合,增加投資核算的內容等等,以此來訓練學生的合并財務報表編制能力。

(三)優化教學方法

以傳統的課堂教學為基礎,運用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模擬實驗等相結合的現代教學方法,以達到傳統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方法互補的教學效果。具體的有效措施有。

1.改進課堂講授方式

盡管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式有多種,但課堂仍然是最主要的途徑。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保證信息的充分傳遞。同時,課堂講授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濃縮課程精華,突出重點難點。所以,課堂講授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環節。因此,《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最基本的教學方法仍是課堂講授。但是傳統的課堂講授方法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式教學方法,每一節課內容都是教師從頭講到末,不容學生半點思考就將答案全盤托出,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差,對所學內容印象不深。適應《高級財務會計》精品課程建設要求,基于《高級財務會計》研究型課程的特點,應在傳統的課堂講授方法基礎上,輔之以“問題導向”的教學方法(蔣衛東,2005)。將被動式轉變為主動式、啟發式教學,將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來掌握新知識;通過提出問題,使學生已有的課程群知識逐漸融合到《高級財務會計》課程學習中,達到課程群的知識相互融通。

2.實施案例教學

教學方法的創新有多種渠道,其中將案例教學融入專業教學中是一種有效途徑。案例教學的實戰性特征適應了《高級財務會計》課程內容復雜、研究性強等特點(李江萍,2007)。案例教學的方式也有多種,一種是讓學生先掌握相關知識,然后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案例剖析;另一種是教師先通過案例介紹把問題引出,從解決這些問題的需要出發,一一講授相關教學內容。運用案例教學法時,一方面應把多個專業知識點融會于一個案例之中,注重提高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拓寬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另一方面,應借助不斷涌現的上市公司會計業務案例,給學生以耳目一新的啟示,使他們考慮問題時不囿于教材和現行的會計準則和制度,而是獨立思考解決方案,從而達到預期教學目的。

3.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合并財務報表部分,常因其內容多、合并對象之間關系復雜、會計處理的工作量大而成為《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難點,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方式,將復雜的關系及過程圖示,既有利于學生掌握也有效節省時間。在外幣業務會計部分,將匯率變化的形式和種類及其影響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直觀、豐富多彩、生動活潑,既便于學生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

4.組織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是近年來針對《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創新的一種舉措,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消化、緊密教學溝通、強化師生交流,使教學過程變得活潑生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陡呒壺攧諘嫛氛n程具有應用性的特點,涉及的問題均是當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實務中的熱點問題,通過課堂討論,為學生搭建一個關注、參與專業熱點的平臺。選擇最具現實意義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現實問題,增加學生的專業知識積累,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探討問題的熱情、提高語言表達、觀點表述以及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5.模擬實驗

會計模擬實驗教學具有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此,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1)手工《高級財務會計》模擬操作。讓學生在實驗室手工完成《高級財務會計》課程實驗的全過程,通過實驗,使學生掌握企業特殊業務會計核算方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結合起來,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2)會計電算化操作。將手工會計模擬操作轉換成網上模擬實驗操作。通過實驗,學生有了比較,進一步掌握了特殊業務會計電算化操作的過程和原理。(3)加強社會實踐環節。與大型企業集團、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建立穩定的合作共建關系,定期組織學生到這些單位實習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方法、金融工具會計核算方法、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等特殊會計業務。(4)重點投資建設軟硬件設施先進的會計模擬實驗室,及時更新教學軟硬件設施,保持實踐性教學條件和環境的先進性,訓練和強化學生特殊會計業務操作技能。(5)整合課程設計、互聯網實戰、課程輔助教學平臺、社會實踐平臺和歷屆會計學專業優秀畢業生創業案例調研等多種教學手段,搭建實踐性教學平臺,提高學生特殊會計業務操作能力。

(四)建設精品教材

《高級財務會計》精品教材是充分反映課程建設與學科發展的最新成果,能全面準確地闡述本學科先進理論與概念,充分吸收本學科國內外前沿研究成果,科學系統地歸納本學科知識點的相互聯系與發展規律,反映區域和學校特點,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符合教學規律和認知規律,注重素質教育,具有啟發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應優先建設《高級財務會計》精品教材,確保高質量教材進課堂;同時應積極開發多媒體立體化教材,構建高起點、高質量、高效益的精品教材網絡平臺,實現精品教材資源共知、共建、共享。

(五)優化教學評價

優化教學評價,在評價功能上由過去注重甄別和選拔轉向注重激勵和發展,在評價標準上更加人性化、彈性化,在評價主體上更加多元化,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都可以參與,而且學生的自我評價往往更重要。

1.創新課程考核評價形式

以筆試為主的《高級財務會計》課程考核方式束縛了會計學專業學生的思維,影響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為改變這種現象,在《高級財務會計》精品課程建設中,應逐步改變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評價方式,把筆試成績和平時作業、實習和實驗過程中的成績、創新性表現等各方面的成績綜合在一起,根據學生各方面的表現確定最后的課程成績。同時,對筆試考試的方式和內容也應進行創新,形式上主要是改變單一的閉卷考試方式,適當選用開卷考試、案例分析、課程論文等多種方式。在內容上主要是在理論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實務性內容以及可發揮性內容,同時在考試內容的選取上,采用試題庫的方式,采取隨機的方式從試題庫中選擇考試內容,以體現考試的公平性。對品學兼優,通過注冊會計師、注冊內部審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等職業資格考試的學生,實行相應課程免修、免試制度。總而言之,使《高級財務會計》課程考核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

2.改進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制度

對任課教師實施教學效果的綜合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評價工作應根據各工科院校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從評價的要求來看,對任課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應包括學生的評價、同行教師的評價、督學的評價、領導的評價和綜合評價,要綜合各方面的評價結果,得出一個符合實際情況的評價結論,使評價工作有利于任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四、結論

精品課程是高校課程中的精華,強調以信息化為手段,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孫春軍,2008)。因此,《高級財務會計》精品課程建設不僅僅是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在網絡教學平臺上進行教學與管理,將相關教學大綱、教案、習題集、試題集、實驗指導、參考文獻目錄、網絡課件、授課錄像等教學資料上網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而且還是包括教學隊伍建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學管理等在內的一個系統工程。工科院校《高級財務會計》精品課程建設中的教學創新,應緊扣會計學專業精品課程群建設步伐,在不斷進行總結和調整的基礎上,逐漸探索適合會計學專業《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新方法,從而最終實現《高級財務會計》精品課程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奇杰.《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創新――任務型教學[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20):248-250.

[2] 孫濤.會計學精品課程群建設中的教學改革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7(1):75-77.

[3] 劉梅娟.會計專業案例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J].會計之友(下),2007(12):60-61.

[4] 王榮娟,樊偉,劉智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措施與途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9):152,101.

[5] 李莉.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下的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12):123-125.

[6] 蔣衛東.導向式教學法在高級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財會月刊(綜合),2005(30):72-73.

[7] 李江萍.案例教學法在高級財務會計課程中的應用[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10):53-55.

[8] 孫春軍.應用型本科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探討[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8(11):149-150.

會計學原理試題及答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SOLO分類法;學科概念;學習結果;學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G424.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6)07A-0055-04

一、引言

培養并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其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水平,是教學的重要目標。[1]然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并不容易。這是因為,即使面對同一問題,不同的學生在理解的視角、深度和廣度上也是有差異的,而這些都會對其是否有所收獲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分辨學生不同的理解層次(即“質的不同”),并了解導致差異的原因,是教師的重要任務。

當前,以“答案正確與否”作為評分標準仍然受到大多數學業測試的推崇。然而,由于這種評價方式沒有對學生理解知識的層次提出明確、細致的要求,因而可能導致矛盾的出現:一方面,即使對某一問題回答正確,也不足以說明學生對該問題足夠理解;另一方面,即使回答錯誤,并不代表學生對此一無所知。換句話說,傳統的“對錯評價法”很難有效地發現學生理解的不同層次并加以區分。而這種對理解力的無要求和難以區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被鼓勵更多地關注問題的表面,而不愿深入思考;更多地采用“重復”、“記憶”等表層學習方式,而不注重對知識內涵的理解。因此,為了鼓勵學生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學習內容,更為合理的評價方式應該被采用。

雖然現如今教育評價工具多種多樣,然而那些可以促進學生元認知發展并在更高認知水平上提供挑戰的評價工具卻不多見。那么,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分類法作為一種經典的評價工具,是否能夠并如何滿足上述需求?本文分別從概念、結構、應用等方面對SOLO分類法進行闡述,并對該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向展開討論。

二、SOLO分類法的概念

(一)概念與結構

SOLO分類法是由Biggs等人根據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而設計的一種復雜的等級模型,用以測量和分類不同學科、水平和長度之任務的學習結果。根據回答問題所需的認知程度和對問題的理解層次進行層級排列,SOLO分類法一共可劃分為五個結構水平,具體而言包括:

1.前結構水平:不理解任務,回答“不知所云”。

2.單結構水平:只關注任務的某一方面,且理解是表面的。

3.多結構水平:可以處理任務的多個方面,但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理解被定義為“了解”。

4.關聯水平:能夠很好地整合任務的多個方面,并應用于相似的情境中;理解被定義為“意識到關系”。

5.擴展抽象水平:能夠超越任務本身理解、概括,并在新的領域中應用;理解被定義為“遠遷移”。

(二)適用范圍

SOLO分類法適用學科范圍廣泛,可以應用于數學、化學、生物、醫學、心理學、計算機、會計學、教育學、語言學、歷史和地理等不同科目,以確定學生對學科概念的理解和變化。并且,SOLO分類法也適用于同一科目的不同取向。例如,Chan等人(2002)發現SOLO分類法對心理健康學科的理論取向和實踐取向都起到了分類作用。[2]

對于不同群體SOLO分類法同樣適用。這些群體包括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和社會成人等。不過大多數研究對象為本科及以上水平學生。例如,Newton等人(2013)考察了28名本科二年級生物化學專業學生的期中和期末考試情況,并與他們的學習方式進行了相關分析。[3]Boulton-Lewis等人(2008)的研究對77名兒童護理專業一、二年級學生的訪談手稿進行了分析。[4]Chan等人(2002)則對17名在職社會工作專業研究生的期末論文和課堂討論記錄進行了分析。

三、SOLO分類法的應用

(一)分析學科概念的變化

學生看待學科概念的方式構成了課程發展、課堂教學和有效的評價方式的基礎。[5]因此,了解學生如何看待這些概念是非常重要的。SOLO分類法可以分析學生對特定概念的理解并加以跟進,以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設計出更為有效的應對策略,因而被廣泛采用。Lucas等人(2009)運用SOLO分類法分析了學生對會計學的兩個關鍵概念的理解及變化情況。[6]研究發現,學生的回答包含了一系列“錯誤概念”,這些都是由于學生對會計學術語的死記硬背或僅憑直覺的理解造成的??梢哉f,大多數學生沒能達到教師的期望,即他們沒能理解會計學抽象的本質。Boulton-Lewis等人(2008)希望了解職業教育中的學生是如何看待學習的。研究表明,超過一半的學生對學習的概念僅僅停留在初級水平,即學習就是“增加實踐技能”,這與教師們希望學生重視理論知識的愿望相違背。并且,學生對學習的這種看法將會給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因此,如何讓學生對學習的認識更加深刻,是職業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Hodges等人(2003)使用SOLO分類法評價了兩學期的有機化學課對學生理解有關概念的影響。[7]研究分為兩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者想要了解學生是如何看待“結構影響有機分子的物理屬性”這一概念的。為此,學生在第一學期初接受了相關測試,并由兩位教師根據SOLO分類法的標準對回答進行評價。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學生處于前結構水平或多結構水平;在第二部分,研究者想要探索隨著課程的進行,學生對關鍵概念的理解能不能取得進步。他們首先設計了貫穿整個學期的練習并要求學生完成。由于這些練習是質性的而非量化的,因此需要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等合作方式完成。之后學生在期中、期末分別接受了正式測試,并通過SOLO分類法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在對關鍵概念的理解上,28%的學生在期中測試時達到關聯水平,到期末測試時,這一數據達到53%,即學生取得了整體進步。以上研究都證實了SOLO分類法對概念確定的有效性。

(二)評價學習結果

如何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是教師十分關心的事情。然而有些時候,教師依賴于自己的直覺和經驗對學生作出適當或不適當的判斷,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的產生。因此,建立一套清晰的標準并與學生分享,可以有效避免不良后果的產生,而SOLO分類法為此提供了理論依據。Burnett(1999)開創性地將SOLO分類法運用到心理咨詢領域。[8]他要求接受過心理咨詢的案主完成一封給朋友的信,信中盡可能詳細地描述其從心理咨詢中學到的內容。之后,他將這些信進行了分析和層級劃分。結果顯示,沒有被試達到了擴展抽象水平,但大多數回答落在了多結構水平,表明心理咨詢效果良好,這與案主們的感受一致。

Chan等人(2002)使用SOLO分類法等評價工具進行了兩項研究。在研究一中,參加心理健康課的學生被要求提交一份10―15頁長的課程論文,呈現一個他們處理的個案,并描述他們是如何通過所學療法幫助案主、解決問題的。教師鼓勵學生對整個過程進行評價和反思。兩名評分者根據SOLO分類法修訂版對學生的論文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學生的回答集中在多結構/高水平和關聯/低水平之間;在研究二中,研究者向學生呈現了兩個案例,每個案例有五種可能的解決方法,要求學生在小組討論之后,選擇最為合適的方法并進行解釋?;卮痖L度不限,但實際上學生的回答非常簡短(從一句話到120字左右不等)。兩名評分者采用了原版SOLO分類法進行了評分,結果顯示學生的平均水平接近多結構水平。上述研究表明,SOLO分類法建立起的一套學習框架,為判定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提供了富有前景又令人興奮的方式。[9]

(三)影響學習方式

學生的學習方式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包括評價在內的環境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據此,一些研究者探究了SOLO分類法與學習方式之間的關系,但并未得到一致結論。Hazel(2002)和Brabrand等人(2009)的研究都表明二者存在相關關系,其中深層學習方式與SOLO分類法的關聯水平和擴展抽象水平相關,表層學習方式與單結構水平和多結構水平相關。[10][11]然而,Newton等人(2013)并沒有發現SOLO分類法的各個水平和學習方式存在相關關系,其可能的原因在于:第一,研究樣本數量小,影響了統計效應;第二,學生的回答沒有良好地分布在SOLO的各個水平上――大多數回答分布在多結構水平,沒有分布在前結構水平或擴展抽象水平上,而這是由于任務問題設計過于具體所導致的。

此外,Munowenyu(2007)使用SOLO分類法評定并比較了在課堂環境中(控制組)和實地場景下(實驗組)的兩組學生所寫的論文。[12]結果表明,在實際場景學習可以增強學生“深層學習”的能力。

四、SOLO分類法的不足與展望

雖然當前研究可以證明SOLO分類法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價工具,對促進學習和教學有著積極意義,但是仍有一些問題需要關注。

第一,評分者一致性不高。雖然SOLO分類法的每個水平都有判斷標準(例如,在回答中列舉事實是多結構水平的、歸納知識是關聯水平的),但是不同的評分者對于不同層次的回答(如列舉和歸納)仍有不同的理解,即評分者一致性較低。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擴展抽象水平(即非常好)的答案極有可能被當做前結構水平(即非常差)的答案,從而嚴重影響評價的準確性。研究者認為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SOLO分類法分類標準不夠明確,存在模糊性,因而將原有的多結構水平和關聯水平分別細化成三個子水平,最終形成了9水平的SOLO分類法修訂版(見表1)。[13]Chan等人(2002)在其第二項研究中發現,依據原版的SOLO分類法,A、B、C三個學生的回答都為多結構水平,但實際上他們的回答在內容和陳述上都存在差異。而使用修訂版之后,這些回答就可以在多結構水平上被劃分為低、中、高三個不同的水平,從而更精確、公平地反映學生的認知水平。因此,子水平的加入的確有助于減少SOLO分類法的模糊性,提高評分者一致性。但是目前相關研究對修訂版SOLO分類法的使用還較少,這在該領域的研究中應該得到改善。此外,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考慮加入第三位評分者或訓練評分者提高經驗[14],并就評分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檢查、討論。當評分的錯誤和不同都被發現之后,評分者一致性就會更好。

第二,人文社科領域研究較少。當前對SOLO分類法的應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理工科學科領域,涉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較少。這可能是由于以SOLO分類法為代表的等級描述型量表對于等級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所以用它來評價那些具有較為明顯的步驟特征或等級層次分明的問題,效果會更好。[15]然而,正如前文所述,SOLO分類法除了可以評價學習過程和結果,對于分析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也有著良好的效果。因而,運用SOLO分類法對人文社科領域的關鍵概念(如經濟學原理、外語語法、統計學方法等)進行分析評價是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三,客觀題比重較小。以往的研究主要著眼于將SOLO分類法應用于開放性試題中,然而在實際測試中,客觀題所占的比重要遠遠大于開放性試題。因此,如何使用SOLO分類法編制、評價客觀性試題,從而評價學生能力,是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的。例如,對于客觀性選擇題,可以把四個選項分別設計成代表不同結構水平的選項,根據學生選擇選項的不同,區分他們實際認知結構的復雜程度。[16]不過也有學者指出,將評價應用于選擇題而非書面任務不利于深層學習方式的增加和表層學習方式的減少。[17]因此,具體如何實施還有待實踐研究的進一步檢驗。

參考文獻:

[1]ALONSO M, STELLA C, GALAGOVSKY L. Student assessment in large-enrollment biology classes[J].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ducation, 2008, 36(1): 16C21.

[2][14]CHAN C C, TSUI M S, CHAN M Y C, 等. Apply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s (SOLO) taxonomy on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an empirical study[J].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aylor & Francis Ltd., 2002, 27(6): 511C527.

[3]NEWTON G, MARTIN E. Blooming, SOLO Taxonomy, and Phenomenography as Assessment Strategies in Undergraduate Science Education[J]. 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 2013, 43(02): 78C90.

[4]BOULTON-LEWIS G M, BROWNLEE J, BERTHELSEN D, 等. Child care students’ practical conceptions of learning[J]. Studie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2008, 30(2): 119C128.

[5]RAMSDEN P, MASTERS G N, STEPHANOU A, 等. Phenomenographic research and the measurement of understanding: An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speed, distance and tim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3, 19(3): 301C316.

[6]LUCAS U, MLADENOVIC R. The identification of variation in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disciplinary concep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LO taxonomy within introductory accounting[J]. 2009, 58: 257C283.

[7]HODGES L C, HARVEY L C.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 in Organic Chemistry Using the SOLO Taxonomy[J].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Division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3, 80(7): 785C787.

[8][9][13]BURNETT P C. Assessing the structure of learning outcomes from counselling using the SOLO taxonomy: an exploratory study[J].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Cambridge: Taylor & Francis Ltd., 1999, 27(4): 567C580.

[10]HAZEL E, PROSSER M, TRIGWELL K. Variation in learning orchestration in university biology cour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2, 24(7): 737C751.

[11]BRABRAND C, DAHL B. Using the SOLO taxonomy to analyze competence progression of university science curricula[J]. Higher Education, Dordrecht: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9, 58(4): 531C549.

[12]MUNOWENYU E.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Essays Using the Solo Taxonomy: Effects of Field and Classroom-Based Experiences by A Level Geography Students[J].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outledge. , 325 Chestnut Street Suite 800, Philadelphia, PA 19106., 2007, 16(1): 21C43.

[15]高凌飚,吳維寧.開放性試題如何評分?――介紹兩種質性評分方法[J].基礎教育課程,2005(1):46-49.

[16]李英杰.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閱讀能力評價上的應用[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104-107.

[17]REID W A, DUVALL E, EVANS P. Can we influence medical students’ approaches to learning?[J]. Medical Teacher, 2005, 27(5): 401C407.

會計學原理試題及答案范文第4篇

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在高等院校有80%以上的課堂放棄了黑板板書的傳統教學方式,已普遍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是,實際上很多課堂的這種教學模式與黑板板書教學模式效果相差不多,甚至學生反映還不如使用黑板。本文旨在探討PowerPoint幻燈片的制作技巧,以提高PowerPoint幻燈片的播放效果。

一、教學媒體的分類

教學媒體是整個教學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教學與學習的資源環境。按物理性能來分,教學媒體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一)計算機媒體,包括單臺計算機以及計算機網絡。

(二)幻燈媒體?;脽羰亲钤鐟玫浇虒W的一種媒體,它以幻燈機利用光學放大作用來播放教學幻燈片(實物幻燈片)為基本手段,成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有效工具之一。幻燈媒體的使用需要事先做好物理的實物幻燈片。

(三)投影媒體。投影器是在幻燈機的基礎上制成的一種可放映大型透明膠片、便于書寫并能投影實物的光學放大器,其工作原理與幻燈機基本相似。視頻演示儀是一種新型的視頻設備,它與大屏幕電視或投影器相連,在普通的光照條件下可將文字、圖片、實物等逼真地顯示出來。

(四)電聲媒體,包括收音機、錄音機、激光唱機等,人們利用這些媒體對信息進行記錄、存儲和傳播。

(五)電視媒體,包括電視機、錄像機、攝像機、激光視盤機、閉路電視系統、衛星廣播電視系統等。包括LD、VCD、DVD。

會計學專業課程實踐性強,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綜合使用上述各種教學媒體。教室的電子教學演示臺上配置有計算機、視頻演示儀、VCD機等,教師通常只使用計算機這種媒體,對其他媒體的應用不足,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如果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教師僅利用計算機播放幻燈片上的文字,那肯定只能起到傳統的黑板板書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二、綜合使用教學媒體

教師利用多種媒體工具進行教學會將枯燥的理論問題講解得繪聲繪色,應在課前、課中、課后綜合使用教學媒體,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備課階段對教學媒體的應用

教師在備課階段,可以利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或錄像機等媒體收集教學資料,隨后將資料鏈接到幻燈片上,以便在課堂上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還可以將光盤上的信息通過光驅讀取編輯,適當的將這些資料鏈接到PPT幻燈片上,播放時給以學生更直接的知識傳授。

(二)講課階段對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應用

在教師備課階段制作了圖、文、聲、像齊全的PPT幻燈片后,在課堂上可以進行以計算機演示PPT幻燈片為主的教學,并輔助使用其他教學媒體。

1.在幻燈片投影外,需要板書時,教師可以選擇在黑板或白板上板書,起到輔助講解的作用。

2.可以在電子演示臺將投影從計算機切換到視頻演示儀。視頻演示儀可以演示實物,在視頻演示儀臺面上教師可以放一張紙,隨后在紙張上書寫文字,視頻演示儀就會將教師的書寫過程投影出來,這種方法的缺陷是計算機和視頻演示儀不能同時投影給學生,所以效果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3.直接在計算機正在演示的幻燈片上書寫,其操作方法是在幻燈片的放映狀態下,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下拉菜單中執行下列命令“指針選項”“繪圖筆”,如圖1所示。

隨后,就可以在PPT幻燈片放映的狀態下進行書寫文字或做標記,同時進行講解,這樣教學將更加生動。

(三)課后階段,運用CAI,通過計算機網絡媒體開展教學

美國IBM公司沃斯頓研究中心在1958年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教學系統,從此拉開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序幕。CAI即計算機輔助教學,是由教師、學生和計算機三方構成的以人機對話形式出現的自動教學系統。當前很多高校教師都設計了CAI課件,輔助學生在課后自學復習,通過INTERNET完成課堂外的教學,并給學生提供一個課后進行隨機復習的環境,最終提高教學效果。

設計CAI課件時一般應設計如下功能:

1.交互地向學生答疑解惑;

2.設計豐富的教學資料,學生根據自己的進度,通過CAI中的資料對知識進行自學;

3.設計課后試題練習功能,設計試題庫以及答案,學生做完練習可以馬上得到計算機對解答的評價反饋等等。

教師所設計的CAI一定要注意視頻設備、音頻設備、存儲設備和計算機設備的集成,并且注重要在形式上集成文字、圖形、動畫和聲音等。

三、精心設計PPT幻燈片,充分發揮PPT幻燈片教學模式的優勢

(一)PPT幻燈片教學模式的優勢

1.可以向學生傳輸更多形式的信息,信息傳輸量大,速度快。利用PowerPoint可以編制存放有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及視頻的幻燈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可以向學生傳送更大的信息。

2.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記憶。播放幻燈片教學,如果能演示不同形式的信息,如文字、聲音等,可以給學生以多種感官的刺激。根據心理學研究,多種感官同時感知的學習效果要優于單一感官感知的學習效果,如視覺和聽覺同時感知的信息要比單用視覺或聽覺獲得的信息更全面、更深刻,也更有利于記憶。

3.更容易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根據心理學研究,人在學習中每隔15分鐘就有一個疲勞期,一張精美的幻燈片可以消除人的這種疲勞,重新喚起人的注意力。可見,黑板板書教學沒有這樣的優勢。

(二)PPT幻燈片設計不精,影響播放效果的原因

1.幻燈片中沒有任何修飾,只有文字,播放的效果只能是黑板的效果,如果播放快的話,給學生根本留不下印象,其效果還不如黑板板書教學。

2.幻燈片的結構還只是順序結構,沒有充分利用PowerPoint提供的鏈接功能,實現超媒體的講演模式。所謂超媒體的講演模式就是可以單擊任何一個對象即可進入對其的詳細講解內容的方式,這樣可以所見即所得,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

3.雖然幻燈片設計了一些效果,但是只注重了形式,忽略了對教學內容的展示,如有些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在幻燈片中加入過量的與教學內容不符合的圖片,以致喧賓奪主,學生聽完課后,只記住了圖片,對教學內容的講解卻記憶甚少。

4.在幻燈片中沒有充分鏈接其他系統,沒有起到計算機教學的效果。

(三)幻燈片的設計技巧

教師在設計中可以在以下一些方面給予重視與改進,以提高PPT幻燈片的設計質量:

1.設計版面時充分考慮高校課堂上學生的性別特點

在財經類院校學生中,女生比例較高,教師在幻燈片的設計時必須考慮女生的性別特點,可以在設計幻燈片的背景時更柔和一些,將幻燈片的整體風格修飾的更漂亮一些,以迎合女生愛美的心理,吸引女生上課的注意力。在理工科院校中,男生比例較高,教師在幻燈片的設計時考慮男生的性別特點,可以在設計幻燈片的背景時更活潑一些,背景更換頻繁,不要只選擇一種模式,以迎合男生好動的心理,吸引男生上課的注意力,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在幻燈片設計中注意將講解的思路通過特定的模式進行描述

在講解會計核算時,可以設計動畫方案來選擇幻燈片整體的播放模式,在此基礎上同時可選擇“自定義動畫”決定播放順序,講解會計核算的程序,或建立鏈接。同時還可以設定幻燈片切換方式來增強幻燈片的播放效果。這些設計可在菜單“幻燈片放映”單擊鼠標左鍵,在彈出的下拉菜單中執行下列命令“動畫方案”、“自定義動畫”、“幻燈片切換”等。

每一章授課目錄中每一節的標題用文本表示,并且將其建立鏈接,當教師講到每一節時,可以單擊該節名進入詳細的內容講解幻燈片,講完后,重新回歸該章的授課目錄,將學生的思路拉回來,使學生對該節在整章體系中所占的位置有所把握。

3.文字的設計要適當

文字是幻燈片中的重要內容,教師一定要將其設計合理。

(1)字體的選擇。漢字有多種字體,每種字體都有與其他字體不同的審美特征,教師在字體選擇時,標題一般考慮選擇端莊、規矩的隸書,對于內容,可以選擇藝術強、又清楚的楷書或宋體。

(2)字的大小設計。字的大小是PPT幻燈片制作中常遇到的問題。通常標題要大于正文,不過最多不要超過兩倍,因為比例太懸殊時會有失和諧,看著不舒服。標題和副標題的關系也一樣,副標題一般介于標題和正文之間。標題字體一般可選40,正文可選32或28,視教室的大小來定,同時考慮該張幻燈片具體內容的多少。

(3)字的布局設計。布局包括字距、行距、天地、側邊和排列方式等總的布局。正文的字距一般按默認值,標題字少時,可在標題字之間加空格。行距要大于字距,一般在字高的1/2至2/3之間時比較合適。兩側邊寬度應該相等,最窄不少于兩字寬度,天地寬度可比側邊略大一些,地最窄或等同于側邊。

4.幻燈片中設計圖、文、聲、像等媒體描述教學內容

幻燈片中的教學內容不能只用文字,需要設計圖、文、聲、像等多種媒體,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一張幻燈片在文圖像皆有時,往往把圖像置于主要位置,一般地,設計時要先將圖定位,然后再安排文字。如圖2所示。

圖2中用圖形講解“審計方式的發展”,配以文字講解。聽審:在西方,AUDITING就有聽的意思。我國西周就有“聽其會計”。

審閱書面資料:隨著財政、財務收支業務量的增加,“聽審”已不適應其變化,客觀上要求靠視覺感官對書面會計資料進行審查。時至今日,審閱書面資料仍是一種主要的審計方式。

IT審計:會計核算由手工操作變為計算機操作,使傳統的審計方式受到沖擊和挑戰。電子數據處理系統的審計便應運而生。

還有很多幻燈片的設計技巧,在這里不再一一列舉。

會計學原理試題及答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市場需求 資本運作 教學改革 教師角色 案例教學

一、引言

資本運作的實踐雖然開始并發展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至20世紀末才傳入我國,但在西方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中,卻沒有“資本運作”這一獨立概念的存在。究其原因,是因為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產權制度、資本市場、市場中介、政策法規等方面也都達到了相當成熟的程度,企業家自然而然的進行資本運作活動。西方經濟學認為有關資本的各種運作是一種平常的經營活動,通過對資本本身進行技巧性的運作來實現資本最大程度的增值是理所當然的。我國經濟體制是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換,在此轉軌過程中產權制度、資本市場、市場中介、政策法規等方面還很不成熟,國有企業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人們對“資本”認識的不斷提高,都為“資本運作”在我國的誕生提供了環境和條件,市場經濟實務中急需懂得企業資本運作的人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資本運作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管理活動,在企業管理和經濟決策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國際型資本運作人才成為資本運作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近年來,資本運作課程已經開始成為不少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的必修課,有些高校也專門作為管理專業公司理財方向研究生的選修課,一般是作為管理學科體系的應用課來開設的,有些院校則作為經濟學科體系的課程開設。經過幾年的發展,雖然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各院校在資本運作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培養模式等方面仍然存不少懸而未決的問題,如資本運作課程教學內容的界定與銜接問題、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和應用問題、學生培養質量與實際能力的市場適應性問題以及學生培養目標定位問題等。而這些對于未來資本運作人才的知識技能結構及人才培養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試圖對基于市場需求的資本運作課程教學改革問題進行探討,以期更好地培養適合實務需要的專業人才。

二、資本運作課程教學內容建設的構想

資本運作是融經濟學、組織行為學、管理學、企業經營戰略、財務管理、會計學、金融學、法律、社會學等多門類學科于一體的、各學科相互交叉的邊緣科學和應用科學。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商品的交換已經不完全是物質資料的交換,而是更為重要的資本、股權等權利和義務的交換。在這種情況下,就存在如何去經營企業的權利和義務的問題,即資本運作問題。這門課程的研究對象是資本運作工作的一般規律性,應闡述資本運作的原理、模式和運作方法,包括資本運作基本原理、原則、模式或形式、方法等。

(一)資本運作的內涵慕劉偉(2005)提出,資本運作具有雙重內涵:宏觀上資本運作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資源配置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對資本層次上的資源流動,可以達到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結構的目的;從微觀上,資本運作是利用市場法則,通過對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實現資本增值、效益增長的一種經營方式。認為資本運作的主體除了企業之外,也應當將政府納入其中,因此政府資本運作的行為成為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筆者認為,如果該課程為經濟學類金融專業學生開設,則資本運作的主體不僅應立足于微觀企業,還應當將政府納入其中,這樣更能體現金融專業宏觀金融與微觀金融相結合的特點,也更能發揮金融專業學生的特長,但需要進一步理清政府資本運作的定位、目標,政府資本運作與企業資本運作的關系等內容。如果該課程為工商管理類學生開設,則資本運作的主體應立足于微觀企業。工商管理大類專業的資本運作課程的內容建設,應該突出我國企業組織的資本運作的特點,立足于我國實際,反映我國豐富的企業組織的資本運作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類企業組織創造的新鮮經驗,并展望未來,探討資本運作的發展趨勢;充分引進外國有代表性的資本運作思想和操作模式,并對我國有用的資本運作理論和方法加以重點評價。

(二)資本運作課程內容從世界各國的實踐來看,資本運作實際上是企業產權主體為適應變化著的市場環境而采取的一個持續的動態的調整過程。有效率的資本運作要求整個經濟體制形成一種動態調整機制,這包括了實體資本或資產配置結構的重新調整、產權改革與產權交易、現代企業制度的普遍建立、金融投資其衍生工具的創新、無形資本價值的增值以及一個競爭性市場環境的確立等方面。在以上思想指導下,企業改制上市、收購與兼并、上市公司的重組、股權資本運作、可轉換公司債券、股份回購、杠桿收購、公司重整、破產重組等應成為該課程體系的主要內容。這些內容既包含企業資本運作的策略,又包括資本運作的融資決策;既立足于我國實際,又引進了外國有代表性的資本運作思想和操作模式。另外,對企業資本運作的中介機構――投資銀行,對企業資本運作的場所――資本市場等內容也應有所涉及。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飛速變化,新的問題層出不窮,而課程具體教學內容的變更則相對滯后,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及時了解和研究理論界和實務界出現的新問題,而且影響學生社會經濟發展變化趨勢的展望和預見。為此,教師應當在授課過程中關注社會經濟熱點,變靜止的教育觀為動態的教育觀,找準所教課程的切入點,把課講在學生的未知處、困惑處或期待處。

三、資本運作課程教學改革需要關注的問題

從培養的資本運作人才類型的就業目標來看,人才培養應有所定位,在市場細分的時代,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適合不同類型的企業,因此應在市場需求取向的定位下,將“強能力、高素質”作為核心培養目標。因資本運作是多學科相互交叉的邊緣科學和應用科學,所以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都應突出其自身特點。本文在研究國內外其他管理學課程教學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市場需求,在資本運作課程教學中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

(一)教學師資目前從事資本運作課程建設的人員大部分是各高校教師,主要來自會計學、金融學、財政學、管理學等學科領域,這些教師專業背景不同,知識結構不同,在資本運作課程建設上往往帶有本學科的色彩,缺少資本運作的學術特色。有的院校在設置資本運作課程內容時,出發點不是本課程“應該”講什么,而是該教師“能夠”講什么。這種現象既不能適應資本運作課程的快速發展,也不能滿足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事實上在課程教學實施的鏈條上最關鍵的環節是師資水平,好的課程教學內容只能通過教師恰到好處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信息時代知識總量以幾何級數增長,教師在知識掌握、信息量、或者價值權威上的優勢已經不明顯。教師除了服務意識、責任意識,也需要有多種專長、學識和能力。教師只有勤于學習,廣泛涉獵,不斷汲取和擴

大知識容量,才能成為“授人以漁”的“學習指導師”和學科建設的“課程設計師”。

(二)教師角色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角色應從知識傳播者向課程管理者轉變,一門課程可以看作是一個需要管理的項目組織實體,教師在課程實施中的首要角色是擔當管理者,通過獲取、調度與利用各種與教學相關的資源實現學生價值最大化提高的目標(劉強,2007)。在資本運作課程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師從知識傳播者向課程管理者角色的轉變十分重要,因為資本運作是一門“理論模式與實踐操作”并重的學科,教師對理論模式的講授是必要的,同時學生的實踐操作也是不可缺少的?;谶@樣的課程特色,教師如果僅作為知識傳播者,那么對于學生可能“一學就懂”,但實踐中常?!耙挥镁豌隆?,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完成角色的轉變,由知識傳播者成為課程管理者,即不僅要傳播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并學以致用,結合運用案例教學以及實踐教學,做好資本運作課程的整體設計或安排,并對其實施進行有效管理,以便達到培養目標,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三)實踐教學資本運作作為一門應用學科,是為實踐目的而存在的。筆者認為加強資本運作實踐課是較好的嘗試。相對獨立于理論教學體系的實踐教學體系應該源于理論課程,服務于理論課程,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實踐教學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與潛在創新能力。目前國內外一流大學組織實踐教學的方式主要有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及實地考察法等。鑒于資本運作是適于我國市場需要而產生的一門新興學科,其課程建設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同時考慮我國的實際情況,在資本運作的實踐教學方面,主張提升和推廣案例教學法和討論式教學法。

(1)注重案例教學。通過案例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是資本運作課程的突出特點,在資本運作教學過程中要留出相當一部分時間作為案例分析之用,借鑒美國有關高校案例教學的成功經驗,當前在案例教學中應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明確案例教學目的。對案例教學的目的,我國目前還存在不少誤區。一些教師注重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有關理論概念的灌輸,而不重視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案例分析的目的不在于讓學生去尋找“標準答案”,而在于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反應能力,提高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講案例教學要達到以下目的:通過對大量處于不同行業、不同競爭狀況、不同背景的企業案例分析,逐步培養起學生觀察和分析企業經營活動的能力;為學生在診斷企業狀況、評價企業行為、擬定解決方案等方面,提供與實戰極其相近的實習氛圍;讓學生真切體驗到現實經營活動中經理的活動;增強學生獨立判別企業問題或機遇的能力,培養學生對案例中企業面臨的問題或機遇的敏感程度,拓寬對企業狀況或環境所發生的變化的應對思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自然而然地走出了象牙塔,融進了真實的商業世界。第二,選擇合適的案例。案例選擇是案例教學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前期準備工作,其直接關系到案例教學效果的好壞,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國內外現有的案例庫中精選或親自動手編寫教學案例。選擇案例時要注意:一是案例內容要貼近管理實踐和現實社會經濟生活實際;二是盡量選擇直接來源于我國工商企業,反映我國管理實踐的案例。國外案例中有的不符合我國國情,有的則過于陳舊,不符合我國企業管理的現實。因此,抓緊編寫具有中國特色、與現實世界緊密聯系的教學案例是案例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三是案例題材要盡可能反映當今世界最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題材要新穎,敘述要有趣味,具有生動性和可操作性。這樣的案例才能吸引學生。第三,組織和指導好案例分析。組織和指導好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學中的關鍵環節。案例分析是一個非常嚴謹的觀察、分析、判斷和決策的過程。剛接觸案例分析的學生往往不知從何下手,教師要加強啟發、誘導、修正和約束。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為便于學生進行案例分析,教師可針對每個案例提出一些討論題或思考題。但案例分析中的討論題、思考題要有較大的思考空間,以有利于啟發學生從新、寬、高的角度去考慮、分析案例;二是組成案例分析學習小組??勺屢粋€學習班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及課程研究課題。這樣有利于促使學生開展討論,集思廣益,聯合攻關,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實踐證明,這種以學習小組形式進行的案例分析活動是學生集思廣益,激發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渠道;三是案例分析、討論中要創造一個寬松的學術交流環境和濃厚的學術氣氛。要鼓勵學生敢于發表不同觀點,師生在平等、和諧、開放的環境中暢所欲言,自由發表意見。為學生提供管理理論同實際情形相結合的平臺,使其做出各種符合實際的決策,而不是“從理論到理論”的空談。

(2)關注討論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通常的具體做法是:由適當數量的學生組成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按特定題目各抒已見,然后展開討論,互相切磋。在這種方法下,學生知識的主要部分不是從教師講課中得到的,圖書館和實驗室才是知識的主要源地。讓學生能做到“以我為主”,進行調查研究、查閱文獻、分析論證、制定方案、設計或實驗、分析總結等方面的獨立能力訓練。

(四)教學手段或形式資本運作課程的教學應通過以下方式開展:一是加強安排學生高強度的自學及練習、革新考試方式。資本運作課程應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課后作業、案例學習;同時根據課程的具體特點變換和革新考試方式,主張考試方式一般應以課堂開卷或課下考試(“帶回家的考試”)形式進行。這種考試的特點是工作量大、試題靈活、實用性很強、一般沒有標準答案及準備時間較長;二是建立教師的教學小組和學生的學習小組。資本運作課程的教學不應由單個教師講授,而提倡由教學小組共同承擔,小組成員由不同領域的教授組成。部分課程內容應聘請企業家為主講教師,這些企業家應具有豐富的企業資本運作經驗和較高的學術水平。教學小組的形式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掌握并融會貫通各種知識的能力;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和研究項目可使理論和技術得到較好地應用;三是適當機會的個人或小組報告或演講。資本運作課程應有演講的要求。個人為主所做的案例分析或作業,由個人演講;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案例分析或研究項目,一般由小組的部分或全體人員演講。這種報告及演講的訓練過程,對于管理類學生畢業后從事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四是教學手段現代化。經調查發現,有的教師課堂教學過于呆板,啟發性和互動性較差。而美國高校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普遍采用計算機、衛星電視、電影、錄像、投影儀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多種教學手段的結合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作業布置不合理,過于形式化,不能達到對知識鞏固的效果,而美國學生日常的學習及作業普遍利用計算機及課程軟件,許多教科書都帶有相應的軟件。學生遞交作業和考卷以及答疑都可以通過E―mail來進行。學生還可以從教科書及教學大綱里查閱到課程內容有關的網址,使學生能夠得到最新的資料并擴大知識面。筆者認為,資本運作課程應逐步采用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期達到良好教學效果。

(五)教學資源開發從組織教學的角度分析,教學資源一般包括紙介質、光磁介質和網絡介質三部分。紙介質資源主要指教材、配套教材(包括習題、案例、教師手冊等);光磁介質資源主要指多媒體教學光盤(單機和網絡均可),如基于超文本技術的網絡課件、多媒體教學課件以及其他教學資源;網絡介質資源主要指網絡多媒體課件,如基于流媒體技術的視頻課件等。目前在資本運作教學資源建設上,存在著各高校都比較薄弱的現象,資本運作教學資源匱乏。不論是教材(包括配套案例教材),還是多媒體課件等,都需要進一步加強。筆者認為,在教學資源建設上,資本運作課程大多缺乏最新的教材及其配套的軟件,與國外教材的最大不同是現有教材各章都缺乏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網址。學生難以了解最新的知識和有關的發展前沿,也不能使用配套軟件進行大量的面向實際的練習,難以使之學以致用,因此應進一步開發資本運作教學資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丹巴县| 山阴县| 怀远县| 西乌珠穆沁旗| 团风县| 长葛市| 时尚| 邹平县| 洛南县| 舟山市| 卢氏县| 遂平县| 陆河县| 惠东县| 习水县| 南川市| 图们市| 清苑县| 商都县| 泊头市| 金坛市| 濉溪县| 盘锦市| 乳源| 凤翔县| 南华县| 金昌市| 广东省| 泽州县| 阆中市| 始兴县| 武宁县| 长丰县| 疏附县| 泸水县| 洪江市| 柏乡县| 峨眉山市| 简阳市|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