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主題班會流程

主題班會流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主題班會流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主題班會流程

主題班會流程范文第1篇

2、班主任介紹感恩的具體內容。班會開始后,班主任要詳細講明本次主題班會的具體內容.。

3、同學踴躍發言,闡述自己的想法。

4、提前收集相關資料,使用投影儀播放有關心理健康的小視頻,觀看后請同學發言。

5、為了活躍會議的氣氛,可以做一些小游戲,比如擊鼓傳花、歌曲串燒等等。控制好游戲的時間,一般在10分鐘左右。

主題班會流程范文第2篇

關鍵詞:小學;主題班會;有效開展

【中圖分類號】 G622.4

主題班會是班主任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主題、圍繞主題開展的一種班會活動。與平常召開的班會相比,主題班會目的性更加明確、針對性更強,收到的效果更好。有效開展主題班會可以促動學生的心靈;可以助力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等。新課改下,主題班會的形式、內容應跟上時代的發展,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使主題班會更具指向性。

一、明確班會主題,讓學生參與主題選擇

顧名思義,主題班會當然需要確定一個主題,并圍繞主題有效開展班會。一般而言,主題的目的性需要明確,并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作為班主任,應以班集體為導向,多了解每位學生,從學生思想動態、心理問題、生活問題等方面作為主題切入點,設計實用、新穎的主題。此外,班主任應注意避免一個班會中出現多個主題,這樣的班會收效甚微,重點得不到突出。同時,在新課改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也應是主題班會的主人。主題班會不能是班主任一個人的“獨奏”,而是學生融入其中,大膽發言。為了確保主題與學生興趣、需要相吻合,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參與主題選擇,并展開策劃和組織工作。例如,針對六年級學生個性較強,不懂得感恩這一現象,班主任擬組織“感恩”為主題的班會,具體的感恩內容由學生確定。學生可以選擇“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感恩生活”等主題。在確定了班會主題后,班主任還可以大膽讓學生著手準備主題班會流程,發揮學生潛能。但是,班主任也應同時籌劃流程,以應不時之需。

二、做好準備工作,確保主題班會實效

為了達到預期展開主題班會的目的,班主任應做好準備工作,確保主題班會實效。例如應做好主題班會方案、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著手準備班會的每一項活動。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特點、班上情況,使主題班會可操作性更強。然后,在此基礎上,利用各種途徑收集主題班會所需要的素材。于小學六年級學生而言,需要以實例增強說服力,而不是空洞的說教。因此,應特別注意主題班會所需要的各種素材,確保班會實效。例如在針對小學六年級學生展開的“感恩父母”主題班會時,為了渲染氛圍,調動學生情感,需要以歌曲《感恩的心》帶動學生進入主題班會。因此,應事先收集歌曲《感恩的心》,做好準備工作。此外,本節主題班會還設計了一個感人的環節,即“大膽說出自己想對父母說的話”,因而需要一張面積比較大的厚紙,或者能寫字的軟布料,以確保這一特色環節的順利進行。在此之前,應準備好材料、各種彩筆等。實踐證明,只有從各方面做好準備工作,才能確保萬無一失,確保主題班會實效性更強。

三、豐富展開形式,增強主題班會魅力

針對不同的主題班會,班主任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進行,增強主題班會的魅力。例如可以采取辯論式班會、交流式班會、文藝式班會等。當然,一個主題班會中,班主任可以依據需要,交叉運用這些形式,但是需要注意,不能讓班會流于形式,而應體現出有效性。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心理和身體都處于急速發展時期,思想極其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特別是容易沉迷于網絡,但又不具備分辨能力,因而很容易走上“網絡不歸路”。針對此,我組織了以“文明上網,告別網絡游戲”為主題的班會。本次班會主要以辯論式方式進行,分甲乙兩方。甲方為:支持文明上網,告別網絡游戲;乙方為反對方,支持上網,支持網絡游戲。首先由甲方提出觀點,乙方開始辯論。在整個辯論過程中,進展很順利,因為六年級學生已經基本具備語言表達能力。整個辯論過程圍繞網絡能夠帶給我們的好處、網絡帶給我們的危害等方面進行,甲乙兩方各持觀點,互不相讓。在辯論賽完后,班主任不及時下定論,而是再增加一個表演,讓學生更深刻地明白如果不正確利用網絡,很容易走上歧途。表演在主題班會確定后就安排好人員進行彩排,主要是講述一個少年因為沉迷網絡,最終導致成績一落千丈,朋友疏遠的下場。最后,班主任進行總結,引導學生健康上網,拒絕其他不文明的網絡誘惑。在這個主題班會案例中,學生得到發言的機會,也得到表演的機會,因而主題班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班主任還應引導學生傾聽別人的觀點,從傾聽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四、及時進行總結,提升主題班會實效

在展開主題班會時,班主任的及時總結和評價對于主體班會的有效性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六年級的學生同樣希望自己在班會上的表現得到認可,以促進其更為主動、更為認真地參與班會。首先,班主任的總結應具有鼓舞性,突出主題班會的中心,讓學生瞬間明白本次主題班會的重點。其次,針對主題班會中做得好的地方進行表揚。以“文明上網,告別網絡游戲”為主題的班會評價為例,班主任可以從學生的發言、活躍程度、合作能力、表現能力等方面表揚學生,盡量挖掘出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最后,對于班會中表現欠缺的地方,班主任可以委婉指出,促進學生改善提高。小學六年級學生自尊心很強,因而不能正面呵斥、批評,而應以委婉的方式進行教育,促進其調整、提高。

總之,有效的主題班會對于學生而言受益終身。為了確保主題班會的有效性,班主任應從選定主題、設計流程、選擇形式、落實評價等方面進行,環環相扣,確保小學主題班會的有效展開。班主任只有隨時注意學生動態,推陳出新,主題班會才會更有魅力,更具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盧澤玫. 發揮班會課教育主陣地作用 有效促進班集體建設[J]. 廣西教育. 2010(01)

主題班會流程范文第3篇

一、活動目標:

通過室標設計及裝飾教室這項活動,宣傳團隊意識,豐富課余生活,使大家更熱愛自己的班級

二、活動目的及意義

1、增強集體榮譽感,通過設計室標及裝飾教室,加強團隊意識和歸屬感

2、良好的學習環境可帶給同學們舒暢的心情。從而帶動學習氛圍

3、設計室標,可增強對各專業的認識

三、活動時間及地點(擬定)

1、10月27——11月7日

2、地點:5#105教室

四、活動內容

1、活動形式:室標設計,裝飾教室(室內環境設計)

2、活動要求:室標要突出特點、要創新,個性鮮明,簡約大方

教室裝飾要求總體整潔、主題鮮明

3.活動評分:室標分占總分30%,教室裝飾分占總分70%

4、活動結果: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十五名

獲獎的班級可在期末評優中加分

五、活動流程(擬定)

1、宣傳期:以海報形式裝飾大賽的通知(10月27日)

2、設計及裝飾期:各班級裝飾及設計進行中11月1日——11月10日

3、比賽評比:根據評比標準,由系辦公室及學生會成員評比各班級裝飾結果11月12日

4、照片展示期:11月15日,以紅榜形式公布獲獎班級名單,并展示優秀獲獎班級照片

六、分工

海報宣傳:宣傳部 各班班長會議:各部部長

評分: 紅榜展示:生活部

由系領導頒發獎狀

七、活動經費

宣傳海報:

活動之二:以瓶換蘋

一、活動目的:

通過以瓶子換取蘋果的活動,鼓勵大家不要亂扔塑料瓶,從而使同學們更加熱愛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珍惜資源

二、活動對象:

財藝系全體學生

三、活動時間及地點

11月2日下午15:20——5#105

四:活動內容及流程

1、宣傳期:10月20日,由宣傳部做出宣傳海報并張貼在公告欄

2、準備期:11月1日,購買活動所需物品

3、活動期:11月2日下午15:00,在5#105教室,由學生會成員負責以瓶換蘋的內容

4、后期工作:將換來的瓶子賣掉,將賣得的錢捐給希望工程,替同學們為那些沒錢上學的孩子貢獻一份力量

5、將募捐的款項通過博客或紅榜的形式張貼

五、活動分工

10月20日宣傳部寫出宣傳海報,并張貼

11月1日生活部購買所需材料

11月2日中午,外聯部及文體部布置場地,

下午13:00,文體部負責蘋果及瓶子的交換及登記事項,

外聯部負責前來參加活動人員的隊列及人員疏通

11月3日,后期整理工作由各部長完成

11月5日,宣傳部將募捐結果通過博客張貼

六、活動經費

1、宣傳海報:

2、場地布置材料費

3、蘋果

活動之三:主題班會

一、活動目的: 通過主題班會,在班級內開展一些游戲及討論,深入了解此次班會的主題,是班級內部更加團結友愛

二、活動對象:

財藝系所有班級

三:活動時間

11月20日——12月10日

四:活動內容及流程

1、11月20日,召開全系班干部會議,通知活動內容,令各班準備,并抽出時間開展主題班會

2、11月27日——11月30日在各班開展主題班會時,安排人員去各班旁聽,并評出游戲開展及討論最精彩的幾個班級

3、12月3日將幾個班級的優秀主題班會搬上系里,令全系同學觀摩,從中學習

4、給幾個班會優秀的班級頒發獎狀,以資鼓勵

五、活動分工:

班干部會議:系學生會主席、各部長

主題班會流程范文第4篇

過渡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6A-

0065-01

七年級新生面臨角色改變、人際關系重建、學習難度加大等問題,會在心理上出現不適應的現象。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從出現問題的原因入手,采取一定的措施幫助學生克服不良情緒,渡過心理適應期。

一、開展主題班會,增強學生的角色意識

主題班會可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七年級新生出現的自卑、焦慮、膽怯等心理問題,能夠及時地進行診斷并治愈。開展主題班會時,教師首先要考慮七年級新生的心理特征,選擇合適的班會主題,如“走進中學校園”“我的學習我做主”“相親相愛一家人”等。其次,采取多樣化的班會形式,如演講討論、觀看視頻、游戲競賽等,結合班會主題,設計班會流程,包括班會活動環節和流程的安排。最后,教師要對主題班會的開展過程進行點評,內容包括學生參與主題班會的積極性如何、學生存在的疑惑等,通過點評達到啟迪學生心靈的目的。

例如,針對七年級新生適應新環境較為困難、角色轉變意識較弱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召開“走進中學校園”主題班會,讓學生觀看影片《走進中學校園》,感受初中生角色的轉變,看完影片后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有的學生說:“進入初中后就要住校了,還要做一些我們以前沒做過的事情,如洗衣服,安排生活費的花銷?!庇械膶W生說:“學習科目由3科變成了十幾科,完全吃不消?!贝藭r,教師要對學生的討論進行評價,可以對學生說:“同學們對進入初中后的變化感受都很深刻,這些是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的,我們要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從上初中第一天起,就要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中學生了,要調整好心態,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和生活。”通過開展主題班會,學生能夠意識到角色轉變的重要性,逐漸從小學生的角色中走出來,進入中學生的角色,這樣能夠有效地幫助初一新生渡過心理適應期。

二、開展集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凝聚力

進入初中以后,有的學生對同伴存在戒備的態度,這對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十分不利。通過開展課外集體活動,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交往平臺,能夠讓學生在活動中相互幫助、相互了解,更好地讓學生融入班集體,盡快渡過心理適應期。首先,教師要選擇一些團體活動性較強的課外活動,如才藝表演、游戲競賽、科學實驗等,讓學生通過參加團隊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交往,增進學生之間的了解。其次,以體現互幫互助、團結合作為目的,優化活動流程,根據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布置活動場景,給學生構建一個安全溫馨與和諧的活動環境,拉近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促進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例如,圍繞七年級新生要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圈這一問題,可以組織學生開展 “開火車”活動,做法是:將全班學生分為12個小組,每組4個人,每個小組站成一個縱隊,并用呼啦圈將學生連成一排成為一列“火車”,同時讓學生按逆時針跑,追趕前面的一組學生,每個小組成員必須團結協作,追趕前面一列“火車”。此次活動把學生感興趣的呼啦圈運動和跑步項目相結合,布置了溫馨的活動場景,采取了有效的獎勵辦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建立了和諧的人際關系。豐富多彩的課外集體活動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友好關系的建立,培養班級凝聚力。

三、采取激勵措施,增強學生的自信

進入初中后,學生的學習任務加重、學習難度加大,很多七年級新生出現厭學、棄學的現象。因此,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在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由于學習難度加大而出現不適應的心理現象是客觀存在的,要進行客觀的評價并給予學生有效的幫助。此外,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長處,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優點,經常采用“你真棒”“很好”等具有激勵性的用語,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例如,班主任可以開展英語聽寫詞匯之“星”活動,以一個學期為限,對每一次聽寫活動都獲得滿分的學生,授予“聽寫詞匯之星”的榮譽稱號,并獎勵給每一位當選學生一本《牛津中階英漢雙解詞典》。教師在批改每一次詞匯聽寫作業時,對于獲得滿分的學生,可以在本子上寫上“你真棒”“非常好”等話語;對于未獲得滿分的學生,可以在本子上寫上“再努力”“下次你就是冠軍”等話語。不同的激勵措施,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安全渡過心理適應期。

主題班會流程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主題班會;親情教育;大學生

2015年的春節假期被全民瘋搶電子紅包的熱潮席卷,象牙塔里的學子也不例外。春季學期開學后,我接到一個學生家長的電話,電話中家長憂心于孩子整個假期都抱著手機,極少與父母溝通交流,讓他們極為憂心與失落。這個現象讓作為大一新生輔導員的我陷入思考: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國民教育的全過程,作為一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的抓手和切入點到底在哪里?科技進步與傳統親情的碰撞所折射出的新問題,應該采取何種教育手段有效應對?如何讓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同學深刻感受到親情的可貴?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決定設計一次以“拾起身邊的愛”為主題的班會,與同學們共同探討親情與感恩的話題。

在班會方案的構思和實施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要開好一次成功的主題班會,需要在“背景”、“主題”、“目標”、“受眾”、“特色”、“流程”等六個方面認真思考、精雕細琢,以此來提高主題班會的實施效果。

1 班會背景

1.1 宏觀背景分析

1.1.1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文件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部也要求要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國民教育的全過程。這要求輔導員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融入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用看得見、摸得著、能理解的視角和主題來導入,用可信、可取、可為的方式和行動來踐行。

1.1.2 在2015年新春團拜會上提出要重視家庭和親情教育

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輔導員應該及時將總書記的指示和號召落實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內容中去。

1.2 微觀背景分析

1.2.1 春節期間全民瘋搶電子紅包,“低頭族”們冷落了傳統親情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離死別。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廣泛運用,曾經的網絡段子已成為真實社會的寫照。尤其是2015年春節期間,全民瘋搶電子紅包的熱潮背后,呈現的是一幅尷尬的社會圖景:難得的春節團聚時光,年輕人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遠超陪伴父母。大學生群體更是其中的中堅力量,沉浸虛擬互動,冷落身邊親情。

1.2.2 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習慣于被動接受父母之愛,缺少主動關心。

90后大學生從小到大已習慣于被動接受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噓寒問暖的關懷。有人坦然接受,有人樂在其中,也有人視為壓力和負擔。但大學階段又有其特殊性:一是從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過渡,二是從家鄉到異鄉的過渡,三是從校園到社會的過渡。這些變化都要求大學生培養和提高愛的能力,要學會關愛父母、關愛他人,學會換位思考、適應環境,做到心智成熟、人格健全。這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情商教育和素質教育,同時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

1.2.3 大學畢業生遠離父母異地打拼成為新常態,如何維系親情已成共性問題

2015年1月,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陸續了2014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報告顯示,畢業生簽約率最高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京津翼、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是就業熱點區域。也就是說,大學生畢業后在異地就業打拼已成新常態。聯系到中國正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可以預見,未來的中國式養老和親情維系將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性問題。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視角,讓大學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意識到這一潛在的問題,珍惜有假期的大學生活,重視親情陪伴父母,同時為將來的就業觀念引導奠定基礎,是輔導員的應盡職責。

2 班會主題

2.1 班會對象:2014級廣告學專業學生(24人)

2.2 班會主題:拾起身邊的愛

2.3 主題目的:引導大學生重視親情、感恩父母、珍惜時光、盡孝當下

2.4 主題特點:

(1)思想性:感恩教育是思想性較強的主題,如果不能結合專業特點,沒有形式的創新,或者一味煽情沒有行動引導,都會影響主題班會效果。

(2)現實性:重視家庭和親情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網絡虛擬交流方式和大學生異地求職熱潮的雙重影響下,面臨新的挑戰。引導學生從大一開始重視親情、感恩父母,既是激發其學習動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健全學生人格、做好家?;?、形成教育合力的前提和基礎。

3 班會目標

3.1 認知目標:讓學生認識到親情的可貴以及自己在與父母相處過程中的不足。

3.2 行為目標:明確此后的行動計劃。日常如何完善,下一個假期作何改進。

3.3 情感態度目標:感恩父母親情,反省自身不足,激發學習動力。

4 班會受眾

4.1 受眾對象:2014級廣告學專業學生

4.2 關鍵屬性:大一新生、廣告專業

4.3 受眾分析:

(1)大一新生剛剛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從圈養式管理到開放式管理的模式轉變,從家鄉到異鄉的環境轉變。面對這些新的變化,都需要輔導員適時加以引導和教育。以親情教育作為切入點:一方面,從心理學視角引導同學們識恩、知恩,喚起感恩意識,并在以后的學習中體會父母苦心,明確學習任務,承擔學習責任,思考如何加強時間管理,用大學四年認真學習的實際行動感恩父母;另一方面,從社會學視角引導同學們認識到未來工作后親情維系的現實問題,并將認識轉化為行動,把握好日常和假期,學會主動關心父母、陪伴父母,關注父母的精神需求,形成正確的親情觀念,從小處著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廣告的行業屬性決定了同學們的就業預期都集中在“北上廣深”等廣告業發達城市,未來異鄉求職打拼的現象較其他專業更為凸顯。同時該專業同學都是文科生,感性細膩,崇尚創新思維,抵觸灌輸說教。這就要求輔導員在班會的內容準備和環節設計上,加強互動分享、體現人文情懷、創新表達方式,在班會現場善于捕捉和掌控現場氛圍,闡明問題的表象和實質,將感性表達和理性引導、現場感動和事后行動有機結合,固化教育效果,解決實際問題。

5 班會特色

5.1 內容特色

(1)時效性:以剛剛過去的寒假作為時間導入,介入引導早,時效性強。

(2)互動性:以現場調查、互動分享作為教育手段,啟發式教育,互動性強。

(3)說服力:以網上“親情算術題”作為話題導入,內容接地氣,說服力強。

(4)認可度:以“寫給爸媽的話”作為點睛之筆,參與式教育,認可度高。

5.2 表現特色

(1)視覺化呈現:班會PPT中大量使用圖片、圖表,符合信息傳播和現代教學規律,也符合廣告學專業同學信息接收的思維習慣,是開好主題班會的前提和基礎。

(2)藝術化表達:班會PPT中選擇了同學們都很熟悉的一首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作為背景音樂,烘托現場氣氛,配合班會主題。同時,班會內容中引用臺灣作家龍應臺作品《目送》片段,以文學作品提升班會整體的情緒感染力。

(3)專業化語言:班會選擇了兩則與主題相呼應的公益廣告,一則為“放下手機”平面廣告,一則為“時光倒流”電視廣告,專業化語言更貼近廣告專業學生。

6 班會流程

6.1 互動分享:這個假期你都做了些什么

(1)輔導員祝各位同學新學期學業進步、心想事成,拉近師生距離;

(2)輔導員提問同學們在剛剛過去的寒假中都做了些什么,為下一步的話題導入做鋪墊。

6.2 話題導入:“親情算術題”

(1)輔導員引用一幅網上熱議的“親情算術題”,為同學們呈現了一幅令人心酸的未來場景圖:畢業之后,也許我們能夠陪伴父母的時間是屈指可數的;

(2)輔導員進一步引導:親情算術題未必準確,更多的是一種善意的提醒。百善孝為先,盡孝不待時。既然未來不可預期,就要珍惜當下時光。

6.3 現場調查:這個假期你陪父母的時間有多少

(1)輔導員分發事先準備好的調查問卷;

(2)組織學生現場填寫、現場統計,并在接下來的班會進程中公布調查結果;

(3)輔導員結合調查數據引導學生反思兩個問題,第一是同學們假期忙于各種個人事務,冷落了父母;第二是畢業后大部分同學都選擇遠離家鄉異地求職,“親情算術題”有可能成為大家畢業之后生活的真實寫照,立足當下,應該怎么做?

6.4 視頻導入:2015年央視春節公益廣告“時光倒流篇”

(1)輔導員播放廣告視頻。選擇與班會主題相呼應的公益廣告,既是班會內容的多元呈現,也是專業內容的互動分享;

(2)視頻播放結束后,輔導員適時點評,同時引用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作品《目送》中的一句話,“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接下來用一位同學講述開學時父母在火車站送別自己的場景作為銜接,推動現場氛圍走向;

(3)輔導員總結提煉:給父母的愛是等不了的愛。號召同學們暫時放下手機、走下網絡,同時用一則平面公益廣告再次強化了這一點。

6.5 互動分享:此時此刻的心情和感受

(1)在現場的氛圍達到一個之后,輔導員適時引導同學們分享此刻的心情和感受;

(2)在現場氛圍的感染下,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分享自己此時的心情。不少同學留下了眼淚,這是對主題班會教育效果的最好驗證;

(3)輔導員總結提煉,闡明今天班會的目的,同時定格班會主題:拾起身邊的愛,珍惜每一個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

6.6 行動引導:下一個假期,我們應該如何做

感性分享之后,輔導員將同學們的思緒引導到更為重要的行動環節。以兩個關鍵字――“少”和“多”來歸納提煉,給予同學們行動建議和指導。

6.7 互動升華:寫下感言,定格永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苏尼特右旗| 二连浩特市| 竹山县| 德保县| 南郑县| 根河市| 肥西县| 桃江县| 渭南市| 突泉县| 梅州市| 阳高县| 临邑县| 昌宁县| 大关县| 中方县| 新宁县| 文昌市| 汕头市| 浦城县| 寻乌县| 青阳县| 射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长阳| 元氏县| 彭水| 澎湖县| 新晃| 乐业县| 许昌县| 青田县| 平定县| 平远县| 二连浩特市| 布尔津县| 甘孜| 扶沟县| 军事|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