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理位置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浦江鎮隸屬上海市閔行區,位于閔行區東南部,東接浦東新區,南與奉賢區接壤,西至浦星路、豐收村和亭子村南面現有村界、黃浦江與浦錦街道相鄰,北與浦東新區接壤;距人民廣場直線距離為17.5公里。
3、截至2015年,全鎮區域面有78.51平方公里,共有39個行政村,21個社區。常住人口243856人(2017年)。
4、2014年,全鎮實現財政總收入47.09億元(包括免抵調增值稅),同比2013年增長11%。完成區級地方收入17.5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4%。浦江鎮有2萬畝生態林地、4萬畝基本農田。
三亞市,地處海南島的最南端,東鄰陵水縣,西接樂東縣,北毗保亭縣,南臨南海,介于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之間。三亞市陸地總面積1919.58平方千米,海域總面積6000平方千米。東西長91.6千米,南北寬51公里,下轄四個區。
三亞是具有熱帶海濱風景特色的國際旅游城市,又被稱為東方夏威夷。2016年6月14日,中國科學院對外《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三亞宜居指數在全國40個城市中位居第三。2016年9月,三亞入選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2017年2月,三亞入選第三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之一。三亞也是同時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及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50。2018年12月,入選2018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第15名。2018年12月13日,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三亞是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2019年10月23日,被確定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2020年11月底至12月初,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將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
(來源:文章屋網 )
摘要:會展業的發展在空間上客觀存在著一個合理的地理區位。在不同的空間尺度上,會展業的區位影響因素是不盡相同的。區分和確定這些區位因子的差異和屬性,有利于展會舉辦方做出準確的區位決策,促進會展業的不同利益群體獲得各自的利益。
關鍵詞:會展業地理區位;區位選擇;空間尺度
作為會展旅游的核心,會展旅游的市場交易主要發生在會展舉辦地,舉辦地所追求的是會展旅游給居民和商業團體帶來的直接和間接利益。會展旅游的吸引力激勵和鞭策著舉辦地去贏得會展市場,最富有競爭力的會展旅游舉辦地能夠使會展業的不同利益群體獲得各自的利益。因此,會展業區位選擇的合理性將影響到會展業的發展規模和效益。所謂區位就是從空間的觀點,確定地理現象位置、距離、規模、結構的合理性。所以,區位研究的目的是尋求地理事物存在的地域內在規律。
一、會展旅游業的地理區位和空間尺度
區位(Location)一詞,除解釋作空間內的位置SituationorPositioninSpace外,還有放置和為特定目的而標定的地區兩重意思。所以區位與位置不同,它既有位也有區,還有被設計的內含。地理區位這個術語是在區位論引入地理學后才開始使用的,它增加和強調了區位同有關地理現象的相互聯系,并賦予各種地理要素以區位概念[1]。由于地理區域存在不同的空間尺度,因此依據地理區位因地理現象和事物存在的空間形態不同,可以劃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種不同的區位尺度。作為一種產業形態,會展業也存在宏觀、中觀和微觀三種不同的區位尺度,它們關注的重點分別為會展業的地區布局(宏觀)、地點布局(中觀)、會議與展覽的場館布局(微觀)。這些側重點構成了有序的空間層次。
(一)會展地區選擇時考慮的因素:宏觀區位
從目前會展業的發展分布情況和各地區的經濟分析來看,會展產業帶的形成與區域經濟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密切相關[2]。發展地區會展業應考慮如下區域經濟條件:
1.區域經濟發達程度
會展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與經濟發展有著緊密的關系??v觀世界會展業發達的國家,如德國、法國、美國等都是經濟實力雄厚的國家。我國城市會展業率先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崛起也充分表明會展業與經濟發展水平具有強烈的正相關關系,經濟的快速增長、經濟總量的擴大必然會對會展產生強大的需求,促進會展業的快速發展。
2.社會、經濟與文化的開放程度
一個城市要發展城市會展業,必須具有較高的開放程度。國際上會展業發達的城市,一般都是開放程度較高的國際大都市。在我國擁有“中國第一展”、并被譽為“華南會展之都”的廣州,因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政策束縛少,市場機制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主要作用,因此會展市場開放度很高。廣州既有國家級的廣交會,也有純粹的國外來華專業展,還有民營展覽機構所辦的各類專業展。
3.第三產業和特色產業的發達程度
會展業與交通、通訊、住宿、餐飲、旅游、商業等行業有較強的關聯性,需要這些行業提供完善的服務,滿足參展客商的多樣化需求。另外,國際會展業發達的城市很大程度上是依托城市產業發展起來的,如德國漢諾威的工業博覽會,法國巴黎的時裝展等,因為只有特色的城市產業才能培育出特色的展覽項目。
4.旅游資源的開發程度
旅游與會展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一個城市豐富的旅游資源會提高城市會展活動的吸引力,世界上著名的會展城市如漢諾威、法蘭克福、米蘭、新加坡等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瑞士東部小城達沃斯是阿爾卑斯山系中海拔最高的城市,人口100余萬,是世界知名的溫泉度假、會議、運動度假勝地。每年1月末,世界經濟論壇在這里召開年會,僅此一項每年就給達沃斯帶了7000萬美元的利潤。另外,每年除有400多個大小會議在此召開外,還有70萬游客前來度假。因此,具備特色的旅游資源,成為會展業發展的一個必備條件。
5.政府的支持
會展旅游是一個涉及多行業、多部門的產業,通過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與其他經濟部門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在互動中實現良性循環,共同為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正因為如此,各國政府都十分重視會展旅游業的發展,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和城市發展規劃時,積極考慮本國會展業發展的需要,進行有利的安排。除客觀條件外,發展會展業還必須有政府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會展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支持。如德國的漢諾威、法蘭克福、慕尼黑、杜塞爾多夫等都是國際著名的展覽城市,它們都把展覽業作為支柱產業加以扶持,出臺一系列鼓勵措施和優惠政策,吸引參展商和觀眾。
(二)選擇會展城市時考慮的因素:中觀區位
會展旅游業的中觀尺度主要是指會展舉辦城市的選擇問題,該空間尺度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是城市的區位條件、經濟實力和城市吸引力狀況等因素。
1.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
發展會展旅游必須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世界上最重要的150個專業展覽會中有近120個都在德國城市舉行,與其地處歐洲中心、交通便捷密切相關。從城市看,2001年承辦各種國際會議最多的10大城市,如巴黎、倫敦、日內瓦、布魯塞爾、柏林等,幾乎都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獨厚。我國的香港、上海、北京等城市會展旅游發達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優越。
2.高度發達的城市經濟
會展業成本較高,無論舉辦何種會展活動都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和資金投入。據世界銀行提供的資料,20世紀以來舉辦國際性會議次數最多的前10個國家和城市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均在10000美元以上。瑞士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長期位居世界第一,舉辦國際會議次數排行世界第九位。因而發展會展旅游的旅游目的地通常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或城市。
3.完善的會展設施
現代化的會展設施是開展會展旅游的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許多會展旅游目的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會展設施。紐約、底特律、米蘭、倫敦、巴黎、東京、法蘭克福、慕尼黑都有10萬或20萬m2以上的大型現代化展館,漢諾威建有展出面積接近47萬m2的世界上最大的展覽場館,新加坡也有一個近10萬m2的博覽中心。
4.良好的城市形象和較強的城市吸引力
城市形象是旅游競爭的武器,缺乏城市形象或城市形象不佳的城市很難向游客促銷,也就是沒有競爭力。發展會議展覽旅游的城市必須要有鮮明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吸引力在于城市形象,城市旅游資源的豐度和文化內涵則是營造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會展與旅游是分不開的,很多時候會展的舉辦就是沖著舉辦地的名勝古跡、美麗風光和良好的城市環境而來的。
5.完善的城市功能
會展業對城市功能有極大的依賴性,沒有完整的基礎設施、便捷的交通條件和先進的通信設施等,一些大型會展活動,如世博會乃至一些交易會是不能舉辦的,要成功舉辦一些大型會議也是難以想象的,因此只有提升城市公眾休閑、城市娛樂、康體、文化、商貿、購物、交通、通訊、郵電等城市功能,才能吸引會展旅游者和旅游投資者。新加坡發展會展旅游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交通、凈化環境等以吸引投資者和會展旅游者。
(三)選擇會展場館所時考慮的因素:微觀區位
會展場館選址對會展業的發展而言舉足輕重。場館一旦落成,也就決定了會展業借以發展的空間地理區域。這一區域內的各種基礎設施,包括它的相關配套設施、道路交通狀況等等,就成為會展業的運行環境,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項目甚至行業本身的發展。在會展場館的選擇的眾多因素中,交通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對于那些正在選址建立會展中心的政府規劃部門,選擇好展館的建設位置對展館效益和城市會展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個好的會展場館,不僅應該具備完善的內部設施和服務機制,更為重要的是它的周邊環境[3]。
其一,好的展館應處于交通網絡發達地區,四周交通便利、換乘方便,各種交通設施齊全,便于游客和參展者的參展行為。
其二,展館地址應遠離居民區和其它行政機構服務區域,避免給附近居民帶來困擾或者妨礙其它公共事務。
其三,展館附近應配有齊全的配套基礎設施,如賓館、酒店、商場、健身場所等等,為展會和旅客提供方便的同時,也避免了重復建設所造成的浪費。
其四,展館群體架構應呈現狹長、分散型,而非集中、聚集型,避免因展館過分集中而帶來的車輛擁堵,難以對其進行有效地集散。這樣既可以使觀眾有效參展,又能夠發揮展館優勢,興辦品牌展會。一般而言,會展場館多選址于城郊結合部即與上述因素的可實現性有關。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要避免龐大的會展活動所帶來的周邊交通問題,對展會的明確定位和對專業觀眾的區分,也是加強對展會控制、減少觀眾流動量,以及提高展會質量的有效途徑。
二、會展旅游業區位選擇的綜合因素
具體到某一個展會的舉辦地的區位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城市競爭力和城市吸引力、會展場館的周邊環境及自身狀況等因素[4]。
三、會展業的區位決策過程
從理論上講,會展業的區位決策過程可分為五個步驟:
第一步為會展預先策劃階段,主要是確定會展的時間和預算,并開始做一些其他方面的準備工作。在此階段中,要考慮各種各樣的先決條件。例如協會執行委員會的新成員,可能會提出對這個過程的不同觀點。過去的經驗,尤其是最近一次會展的執行情況是未來會展地點選擇的重要依據,比如先前已經制定的輪換使用會展地點的政策。預期的環境條件對會展的舉辦具有也是非常重要的。毋庸置疑,為數眾多的地點選擇因素都會對這個策劃前的步驟產生影響,并進而在做出最后地點的決策時,能夠看出每個因素的相對重要性。在這個早期步驟中,其他競爭區位在準備候選地名單之前通過與協會的接觸,就可以開始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決策過程。
第二步的主要工作是通過調研和現場考察,收集能夠滿足最低要求的可能的會展區位和詳細信息,對地點選擇進行分析。對于重大的會展還可邀請候選的舉辦地的代表向協會介紹商務活動開展情況。另外,要對所有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討論,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最后的建議。
歐洲是世界上工業化最早的地區,向以“世界中心”自居。但是,歐洲主要憑借的是大西洋。在工業化早期,這里是世界工業的重心。美國同樣瀕臨大西洋,一方面它憑借大西洋的天然屏障遠離世界戰場;另一方面它又依靠大西洋的便利航運迅速發展工業,一舉超過歐洲許多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大西洋兩岸(西歐和北美)的經濟發展逐漸飽和,經濟增長日趨緩慢,在這一背景下,歐洲的選擇顯然不如美國。新技術革命的興起,使得美國可以向其南部和西部的待開發地區推進、擴展,這里成為匯聚美國“朝陽工業”的“陽光地帶”。美國,逐漸從大西洋時代進入太平洋時代——美國充分認識它既臨大西洋,又瀕太平洋這一地理位置優勢并及時調整了它的國際戰略——從與歐洲緊密相連轉而重點投向亞洲,并在與歐洲人的較量中,拋出了致命的“亞洲牌”。
1993年,美國與歐洲在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的最后階段陷入僵局。11月,克林頓在西雅圖召開了第一次環太平洋國家和地區首腦會議,始稱亞太經合組織,其目的就是為了排斥歐洲。
歐洲人開始不安了。如果歐美在烏拉圭回合談判失敗,美國可以同環太平洋地區制定貿易戰略。美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這是歐洲所不能比擬的。
1、周莊:位于蘇州昆山;有著天下第一水鄉的美譽。因水成街,因水成路,水滋潤著周莊,水豐富著周莊,水是周莊的靈魂;
2、同里: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由同里古鎮、同里湖、九里湖、南星湖、洋湖組成,緊靠市府所在地,自宋代建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3、甪直:位于江蘇省蘇州市;被譽為神州水鄉第一鎮,擁有2500年的文明歷史。特別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古橋、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樹令人贊嘆不已;
4、西塘: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古名斜塘,西塘地勢平坦,河流密布,有9條河道在鎮區交匯;
5、烏鎮: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烏鎮具有六千余年悠久歷史,是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