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離職發言稿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有了堅定的意志,就等于添了一雙翅膀。有時我們覺得步履沉重,前行緩慢,或許那是在走上坡路。別把得失看得過重,失去是另一種擁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勵志發言稿,供大家參考學習。
勵志發言稿1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用勤奮塑輝煌》
書山跋涉,需要用勤奮的步伐,在無邊的莽野中,踏出一條通向頂峰的道路。
學海泛舟,需要不懈地努力去擎起理想高懸的風帆。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灑滿了血雨腥風,浸透了奮斗的淚泉!那是誰伴它走過生命中那艱難的一段長路?——勤奮!是勤奮擎著它五彩的風帆,駕馭著它生命的舵把,告訴它勇敢地走下去。只有在汗水匯聚的江河里,才能將事業之舟駛向理想的彼岸;明艷的明天,是今天汗水,血水的交融!
那站在科學頂峰上的偉人,向我們展示的不僅是閃著金光的碩果,更重的是譜寫一曲汗水與淚光的交響,把那留在地平線上的背影向世人訴說那烙在手中的繭痕,那布滿山峰的足跡,向人間折射的是“人生在勤”的真諦!21世紀年輕而頗具天賦的你們,請不要讓追求之舟停泊在寧靜的港灣,讓我們乘著長風、揚起理想的風帆去穿越海洋!
但是,朋友們你們要知道,離開勤奮的母土,天賦的種子便尋不到春榮、夏華、秋實、冬素的前程,你我的明天都將是一粒埋在沃土中干癟的種子,從我人生的宮殿,都將只是一排在風中搖曳的危墻!此時此刻,你難道還需要徘徨、遲疑嗎?動起來!邁出我們勤奮的步伐,踏出那無邊的莽野,踏出一條屬于我們自己的金光大道!讓我們在時間老人的催促下,在勤奮的基石上構建人生宮殿的輝煌!
勵志發言稿2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生命的硬度》
茫茫大漠,一棵樹站不起來,展現出來的是一座豐碑的形象。
巍巍青山,千萬棵樹站起來,連成的是一條長城的宏偉。
悠悠河岸,所有的樹站起來,綴成的是一條蛟龍的雄風。
豐碑挺且直,長城綿延不絕,蛟龍凌架空中。那是它們的風骨,那是他們的形象。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弄潮兒,我們的形象,我們的象征又是什么?
我們象征著太多,又演繹著太多。但我相信,我的形象,絕不是“手若柔荑,膚如凝脂”的林黛玉,也絕不是“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現代“蘇乞兒”。我們象征著希望、朝氣。所以我們展現在別人面前的就應該是衣無褶、臉無垢、禮貌謙和的舉手投足間散發著一股英氣,朝氣和活力的現代新青年的形象,一個融入了大自然的精靈的化身。
有人曾說,生命有一種硬度,氣節和尊嚴是撐起生命硬度的骨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這是歷來中國的傳統美德。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一大氣凜然的詩句又是否會讓那些毫無自尊的人汗顏?喪失了自尊的人是一個沒出息的人,而我們作為時代的先鋒,要是永遠在黑暗中沉溺呢,還是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好男兒,一朵綻放在風雨中的鏗鏘玫瑰。答案,不言而喻。
自愛不是自戀,也不是極端地自我保護,更不是消極地自甘墮落;自愛是生命的一種尺度。它教你如何調節自己的心態,告訴你如何為人處事,告訴你如何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在現今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唯有自愛才能讓你保持昔日的純真,試問: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還如何奢談愛祖國、愛人民。
大漠再荒涼也有豐碑的矗立,青山再孤高,也有長城的環繞,河水再平靜,也有蛟龍的橫臥。而時代再怎么變,我們的形象,我們的雄風依然如故。因為我們自尊,因為我們自信,因為我們有著鮮活的生命。而正因如此,河岸才悠悠,大漠才廣袤,青山才長青,生命的硬度才長存。
勵志發言稿3伴隨著“哇”的一聲中,天使降落人間,一個新的生命便呱呱墜地。生命的航船由此啟程。
在生命的溫柔之中,我們享受著它的美、它的甜,縱使其中也夾雜著許多痛與苦。但生命的可貴之處就在于我們能夠體味著其中的酸甜苦辣,飽嘗著世俗的人情冷暖,也正如此,我們的生命才會多姿多彩。
美妙的生命之中,也有它自然的脆弱,我們若不能正確把握航船,偏離了原來的方向,就會像落地的玻璃無法再復原。在當今的社會之中,吸毒、x……比比皆是,許多人落入了生命原有的陷阱,無法自拔。在他們短暫的一身中,留給我們的則是無窮的苦楚。
生命原本就是堅強之中略帶稍微的迷惘,也許我們不能改變其固有的本質,但卻可以正確的把握它。記得有這樣一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便高,若有自由顧,二者皆可拋。”試問,一個人連生命都沒有了,他將到哪里去尋找自由呢?是天堂?還是地獄呢?所以說生命才是這世上最寶貴的東西。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予了我們生命,但對每個人的生命也僅僅只有一次,就那么一次。生命的誕生本生就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更何況于我們的誕生便意味著崇高的人生之路的開始。在這條路上,我們會哭會笑、會退縮、會向前,試想,這將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我們為什么還要去草草了結生命呢?
生命的光環照耀著我們的成長,我們也正擁抱著這寶貴的生命。縱使在我們前進的旅途之中,我們可能會喪失金錢、財富、地位,甚至會喪失勇氣,丟掉繼續生存的渴望,但請不要忘記,我們正享受著世間最寶貴的東西——生命。前面的陰霾密布絲毫不能遮掩它的光芒。所以我們不能畏懼,當生命之光重現輝煌時,給予我們的大、最寶貴的力量。那時,我們的生命將定格在那永恒的一瞬。
擁有生命,我們將會獲得一切!
在一切之中,我們將綻放生命的無盡之美!
勵志發言稿4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理想點亮人生。
x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的確,理想催人奮進,指引著我們為之努力、拼搏,我們的人生,因為有理想而變得絢麗多彩,我們的生命之花也因理想的存在而綻放。
理想是十分美好的,它充滿著每個人對未來的期望,同時也是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規劃。
理想之所以稱為理想,是因為它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一種設想,而并非現實,理想與現實之間是有著一定差距的,但是它又與現實有著一定的聯系,它基于現實之上,需要人們去實現。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許它距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努力來實現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我們的理想,從而改變我們的人生。
然而,實現理想是一個拼搏的過程,它絕非易事,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付出,理想也會為人所征服。
理想就好比是一座山峰,而實現理想的過程就是我們爬山的過程,最終爬上了山頂,我們也就實現了理想,同樣也是到達了人生的頂峰,此時,我們就是勝利者。
但是實現理想的過程是艱苦的,要知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只有經得住命運的考驗,我們才能夠實現理想,古語有云:“……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理想對一個人的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的作用。
囊螢夜讀的車胤若是沒有理想,最終也就不會成為一代思想家;被元軍俘虜的文天祥若是沒有理想,也就不會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千古名句流傳至今;越王勾踐若是沒有理想,就不會有“臥薪嘗膽滅吳國”的傳奇……可見,一代偉人們的成就,源自于他們的理想,他們用理想譜寫了人生的輝煌,用理想點亮了他們的人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所處的正是如花般的年紀,正是樹立遠大理想的時候。
讓我們給自己點上一盞理想之燈吧,當我們找不到方向的時候,當我們為失敗而痛苦的時候,當我們因害怕前方的黑暗而不敢前進的時候,就想一想這盞理想之燈吧,它會驅走眼前的黑暗,點亮我們的人生!
上莊 魏淑玲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有兩個小故事來給大家一起分享。故事的主題是《只要彎一彎腰》。第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天一個商人走在一條漆黑的路上,他聽到一個聲音說:“請你多撿一些你腳下的小石子,明天會有用的。”那個商人象征性的撿了幾粒放在了袋子里。第二天他拿出來一看,那些所謂的小石子原來是亮晶晶的寶石,此時他后悔極了,埋怨自己為什么不多撿些呢?
第二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師傅帶著他的徒弟出遠門,在路上看到一塊廢爛的馬蹄鐵,師傅讓徒弟撿起那塊廢鐵,可是徒弟假裝沒看見,懶得去撿。師傅沒說什么,彎腰撿起了那塊廢鐵,師傅用廢鐵換了3文錢,又用3文錢換了18顆葡萄。師徒二人繼續趕路。他們以后經過的路都是茫茫荒野。徒弟饑渴難耐時,師傅悄悄丟下一顆葡萄,徒弟趕緊彎腰撿起來吃掉。師傅丟下一顆葡萄,徒弟就彎腰撿一顆。一路上,師傅丟下18顆葡萄,徒弟狼狽地彎了18次腰。
同學們聽了這兩則故事,你們有什么感想?有什么啟發呢?
第一個故事中的商人懊惱:我為什么不多撿些呢?如果我多彎幾次腰、多撿些,就不用奔波勞累,每天和別人討價還價費口舌,我能省多少力氣啊,送到手邊的東西,我卻錯過,自己真傻。
第二個故事中的師傅對徒弟說:“你只要彎一次腰,就不用在后面彎18次腰。”
在國外,微課雛形見于1993年美國北愛荷華大學化學教授LeRoyA.McGrew提出的60s課程。1995年,英國納皮爾大學TerenceKee教授對學生提出的一分鐘演講。2008年,微課概念由美國新墨西哥州胡安學院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DavidPenrose正式提出。他認為微課是一種以構建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基于某個簡要明確的主題或關鍵概念為教學內容,通過音頻或視頻音像錄制的六十秒課程。國內研究者對微課的概念有著不同的解讀:胡鐵生,微課又名微課程,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焦建利,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方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在線教學視頻。黎加厚,“微課程”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從以上各位專家對微課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微課的定義沒有統一的標準說法,但研究者都注重微課與課程標準、資源等內容的結合。
2物理實驗中微課開發、應用現狀
2.1以2015年“鳳凰杯”江蘇省職業學校微課大賽為例
參賽作品共986件,高職261件(其中物理2件作品),中職725件(9件物理作品),具體分布見表1:表12015年“鳳凰杯”江蘇省職業學校微課大賽作品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在微課作品大多集中在專業課中,中職組專業課作品接近文化課作品的2倍,高職組中專業課作品接近文化課作品的4倍。文化課中微課作品又集中在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無論是中職組還是高職組,這三門課作品總比例都達到60%以上。其中物理微課作品所占比例非常小,中職組占比3.1%,高職組占比3.4%。11件物理微課作品中只有2件與物理實驗相關,可見物理實驗中微課的開發與應用研究較少,進展相對滯后。
2.2以知網為例
在中國知網中以“微課”為篇名或關鍵字,對2011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的文獻進行高級檢索,結果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我國對微課的研究最早在2011~2012年,當時還未引起廣泛關注。2013年開始關注人數上升,2014~2015年爆發式增長,對微課的研究也從最初的概念界定、理論探討轉變為微課的開發、設計、資源建設、應用等方面。以“微課”篇名模糊搜索為例,在2011~2015年,總篇數為4569篇,其中與物理相關的有95篇,與物理實驗相關的20篇,占比圖如下(見圖1)。以該20篇文章為本次研究對象,并加以對比、分類,發現與物理實驗相關的微課主要涉及兩方面:①微課的理論研究,包括微課的來源、定義、特點、應用、注意事項等;②微課的實踐應用研究,包括微課的開發、建設及應用等。統計分析發現與物理實驗相關的微課研究主要特點如下(見圖2)。①研究人員少,成果不佳,論文成果占所有微課論文比例為0.4%。②物理實驗微課的實質性開發與應用研究的較少,而理論包括應用探究、可行性等研究的較多。20篇物理實驗相關論文中2篇微課設計與制作類,比例為10%;5篇微課應用實例,比例為25%;其余13篇均為理論研究類,比例高達65%。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雖然微課研究的越來越多,覆蓋了了各個學習階段的各門課程,但發展的并不成熟,還處于征集評選階段。就不同學科而言,發展并不同步,尤其是物理學科,物理實驗類微課資源較少,應用于日常教學實踐的更是極少,所以對物理實驗微課的開發、應用方面的研究空間還很大。
3微課輔助物理實驗教學展望
3.1物理實驗微課資源
個人創意畢竟有限,如果互聯網中有更多更好的優秀資源,教師們可以收集整理,參考加工形成自己的資源庫。豐富課堂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2建立個人微課課堂
除了課堂上觀看微課,物理教師建立起微課課程,利用微博、藍墨云班課等互聯網手段,在課前、課后通過微課視頻進行預習、復習及相關練習。讓教師能夠及時得到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對物理教師而言,微課將轉變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使物理實驗更具直觀性和趣味性。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個性化學習,既能查漏補缺又能鞏固舊識,成為物理實驗課堂的重要補充[3]。微課和物理實驗的結合,必能將物理實驗課堂變得通俗易懂、直觀生動,讓學生變得樂于學習。
作者:楊鳳琴 單位:江蘇省無錫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平,張學軍.基于“微課導學”模式的初中物理實驗課堂重構--以“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為例[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31(9):89,92.
你們好!今天是我人生當中最重要的日子,因為今天我就要和我這一生之中最愛的人攜手進入婚姻的神圣殿堂。開始我人生中最幸福最長久的遠航。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父母,是你們含辛茹苦的把我扶養長大,給我最無私的愛,在我最脆弱最無助的時候給我堅強的支持和信任。
我要感謝我愛人的父母,感謝你們這些年來對**所付出的無私的愛,感謝你們對她的養育之恩,也更加感謝你們對我的信任,把她交給我。我一定不會辜負你們的期待,我一定會好好愛她,給她最好的幸福。
所以,爸爸、媽媽,請你們放心,我們一定會用我們最辛勤的汗水來澆灌我們的幸福生活,造就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
一、調研對像
鄉各單位干部職工、群眾。
二、對“六五”普法工作開展三年來的的調查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2011年開始的“六五”普法工作已經進行了快三年了。但兩年半以來的工作,是憂多于喜,很多工作只是流于形式,走過場,效果不明顯,公民的法律素質還相對較低,對法律常識的了解還是很少,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身權益的本領還很低,這與社會的發展是格格不入的,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而且速度非常快,可我們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還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正常的應該是法律水平高于社會發展水平,而現實卻是法律水平追著社會發展走。通過調查總結,我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費問題
普法依法治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開展的,普法工作量大面廣,涉及問題多,要想做好這項工作如果沒有經濟支持,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也就成了“無米之炊”。在“六五”普法期間,有關部門為了解決普法經費問題可以說是使出了混身解數,也通過多種方式協調解決普法經費的問題,有些地方甚至通過發文的方式要求單位給予解決普法經費,但真正能落實的卻很少。即使有些單位對普法經費做了預算,那也只是水中月,能看不能用。在開展普法工作要使用時,還得再打報告找主要領導批示,遇到領導心情好時還好,遇到領導心情不好時就會被拒絕。再者,按照2元/人的普法經費,開展工作也是遠遠不夠的,這樣一種工作環境也使普法工作人員創新的積極性大大受挫,所以有時為了應付上面的工作安排,他們只得將普法工作流于形式,得過且過。普法工作以走形式、搞“造勢”為主,以“搞活動”來代替經常性的普法工作,其成效難以提高。
(二)普法組織機構的問題
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全民性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其成果亦非一朝一夕可見的,普法工作也可以說是一項公益事業,既是公益事業那就應是各部門共同參與,齊抓共管,只有這樣才能把普法工作全面鋪開。可通過這么多的實際來看,還是沒能建立“大普法”的工作格局。普法領導小組成員掛名倒是不少,但真正干活的,出力的卻很少,仍然是司法部門一家在唱“獨角戲”。可司法所人員少,業務多,再加上司法所現在我局的特殊地位,他們要開展每一項工作都得伸手向我局要錢,面臨的困難也是很多。本來人員就少,再加上普法工作可以說是只花錢不掙錢的業務,這樣他們對普法工作的積極性也就大大下降。
(三)人員素質問題
這里的人員素質包括普法工作者的素質和接受普法的人員的素質。普法工作應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如有一方的素質達不到要求,都會直接影響到普法的成效。
一是普法隊伍素質偏低,普法形式簡單陳舊,嚴重影響了普法效果。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法律體系的不斷健全,然而針對農牧我局普法宣傳隊伍現狀,人員缺乏不說,自身的法律素質普遍偏低。因此在開展普法工作時,也只能做一些最簡單的如學習一些法律條文、印一些法律知識試卷這種形式上。沒有辦法充分運用電視媒體開展普法宣傳;沒有采取對職工群眾最有效的普法手段,沒有將普法內容滲透進職工群眾最感興趣的信息中,也沒有結合職工群眾的生產和娛樂需求來宣傳法律;采用的仍然是被動式灌輸式的普及方式。最后的結果是,普法工作作了不少,可廣大職工群眾對法律知識不感興趣,法律水平仍然停止不前。
二是普法教育對像的素質偏低。由于當前農牧群眾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生活還不富裕,干部群眾都把人生追求目標放在了怎么樣掙錢,怎樣享受上去了,對與自己利益無關的事情沒有熱情去做,對我局相關部門開展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他們也沒有興趣參加,我局有時為了讓這些職工群眾參加法制教育不得不通過強制性要求到會湊人數的方式,可到了會場他們根本靜不下心來聽課,只是為了混下。再加上一些職工群眾文化素質低,對一些法律知識不能理解,聽不懂,所以他們就更沒有興趣去聽。這樣一堂課下來,講課人員講了些什么他們還是一無所知,事倍功半,成效很低。
三、對“六五”普法的建議
(一)創新機制,整合資源,以增強實效性為切入點,提升法制宣傳工作的層次和水平。
創新領導機制,建立由我局黨支部牽頭召開的聯席辦公會議制度,定期研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大問題。明確社會各部門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職責,對于推動工作至關重要。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涉及社會各方面的工作,只有全社會各方的參與,才能真正做好,也只有動員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普法工作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創新運行機制,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建立信息反饋和交流制度,建立“大普法”、“大治理”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