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道德與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下一節是道德與法治課。上什么內容,是教科書上的還是?怎么上,是如上次一樣 ,先讓學生默讀課本內容,然后交流討論,最后談收獲 ,還是 ?想到開學以來班上出現的種種問題, 突然覺得這堂課要有點兒新花樣 。
“叮鈴鈴”,隨著上課鈴聲響起,同學們陸續回到為自己的位置上 ,不由自主地從書包里面拿出道德與法治課本 。
“孩子們,今天我們要上一堂不用書本的道德與法治課,所以不必把書拿出來?!蔽业脑捯魟偮洌⒆觽兠婷嫦嘤U ,有的嘴巴張成“O”形,不知道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
“今天的道德與法治課,老師只提幾個問題,然后你們從班級及同學身上找到答案 。”此話一出,孩子們心中的問號更大!
“第一個問題是:我們班上的班規是怎么制定出來的? ”
這是前不久做過的事情,全班學生都有參與,大家心里一清二楚。幾乎沒做什么思考,幾個活躍分子便躍躍欲試,臉上顯現出這也太簡單了的神情。
李帆咧開嘴一笑: “老師 ,我記得是您組織我們先分小組討論出結果,最后由班長整理出來的! ”
“是嗎?瞧我這記性,都忘了。 ”我微笑著打哈哈 。
“老師,沒錯,沒錯,就是這樣 ?!焙脛拥膮呛破宕舐曊f到。
“既然是大家自己制定出來的班規,要不要自覺遵守呢? ”
“要”“肯定要 ?!痹S多學生發出了如此的聲音 。
我看了一眼吳浩棋和王俊哲,只見他們弓著背 ,身子矮了半截 ,也微低著頭不語了。
“請大家挺直身子坐端正,聽我的第二個問題?!蔽疑袂樽兊脟烂C起來 ,“最近班上有哪幾個人經常違反班規呢 ?”話一出口 ,大家各自有不同的反應:有的蹙著眉頭 ,似乎在思考;有的縮著脖子, 不敢吱聲 ;有的扭轉頭,目光聚焦在坐在后面的吳浩棋和王俊哲身上 。也許是感覺到同學們異樣的目光 ,吳浩棋的手沒有繼續平搭在桌面上 ,而是不自在摩挲著褲子; 王俊哲呢,身子仍挺直,但目光閃爍。
教室里出現了片刻的安靜。
掃視了一圈后,發現有幾個欲言又止,有幾個人的手欲舉又縮?!按蠹以趺床徽f話啦 ,說實在的,我對你們的了解,其實不如你們之間互相了解的多 。畢竟,在校期間同學們相處的時間更長 ?,F在,我們就事論事,幫同學指出不良行為 ,這是對同學的幫助,也是對他的關愛 ?!蔽已普T 。
“老師,吳浩棋課間在教室里跑跳,我被他撞倒在地上,屁股現在還疼著呢…… ”李帆一邊摸著屁股一邊說。
吳一偉“騰”地站了起來,有點生氣道:“吳浩棋完全不尊重他人,喜歡扇人耳光 ,還經常搶別人吃的 ?!?/p>
“我也被他扇過?!?/p>
“他也搶過我的吃的 ?!蓖瑢W們七嘴八舌地檢舉揭發 。
班長趙羽補充道:“老師 ,他還經常遲到,我這邊有記錄的 。早讀的時候也不認真 ,要么趴在桌子上不讀 ,要么和旁邊人說話,影響他人。還有,王俊哲上課時也不遵守紀律 。您不知道 ,上英語課的時候,他們倆經常大聲吵鬧 ,英語老師都管不住他們! ”
“對,還有王俊哲 。他不但和英語老師對著干 ,昨天還故意和數學老師唱反調 ,甚至罵了數學老師!”吳一偉義憤填膺。
王俊哲梗著脖子有點兒激動地爭辯:“那是因為我舉了好長時間的手,數學老師都不叫我?!?/p>
“可數學老師也說過呀,課堂中的機會不能只給一個人,要照顧到更多的人。 ”副班長王彬主持公道,“你敢說數學老師沒叫過你回答問題嗎 ?那堂課中,后來老師叫了你,你卻愛搭不理。有你這樣對待老師的嗎?你考慮過老師的感受嗎 ?你不尊重老師,憑什么讓別人來尊重你 ! ”教室里,王彬的聲音在回蕩,王俊哲慢慢地垂下了眼眸 。“昨天,數學老師還讓我們幾個班干部要特別關注王俊哲,不要孤立他,放棄他 ?!闭f著,她轉過頭看著后桌低頭不語的王俊哲,“看到了吧,老師還是挺關心你的 !”
“是啊,我們老師對待每個學生都是一視同仁的 。老師愛你們 ,竭盡所能讓你們變得更好,就如你們的父母一樣,難道不值得被尊重?大家相聚到六六班 ,每個人都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就像兄弟姐妹,難道不應該互相尊重,友好相處 ?自己想出的主意,寫出來的班規 ,難道能出爾反爾 ?”我一字一頓地說著 ,大多數學生都挺直了身子 ,默默地聽著,可是卻不見吳浩棋和王俊哲抬起頭。
“好了,最后的問題就由兩個人來回答吧 。 ”我看了一眼吳浩棋和王俊哲,“現在,你們有什么話想對同學們說嗎? ”
吳浩棋慢慢地站了起來,兩個食指不停地對戳:“老師,我以后一定會遵守班規的 。我要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毛病,讓同學們改變對我的看法 ,而且說到做到 ! ”說完抬起頭,目光是那么堅定 ?!罢埓蠹蚁嘈盼遥摇視兒玫?!”王俊哲顯得有些激動 。
“好期待 !”我長舒一口氣 ,欣慰地笑了。
一、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的新嘗試
新教材全面貫徹了素質教育思想,注重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比較2009年版與2001年版兩本教材,可以發現新教材在理論體系、闡述方法等方面均作了一些新嘗試。
第一,從理論體系來說,新教材擺脫了舊教材的大而空、不實用的理論體系,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將整本書分成了道德與法律辯證統一密不可分的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道德的內容,第二部分為法律的內容,在第一部分教會學生一些職業道德規范之后,從道德(人們心中的法律)很自然地過渡到法律(外在強制的道德),幫助學生學會做守規矩的人、做具有法治精神的人、做維護憲法權威的人、做會用法律維權的人、做善于同違法犯罪斗爭的人、做依法從事各種民事活動、經濟活動的人。將知識融于實際,這樣的理論體系還是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在授課之間,稍微一點撥,學生便有了對本書的大致了解。
第二,從闡述方法來看,新教材也是形式各一。處于中職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正是從青少年向成人轉變的關鍵時刻,讓他們通篇閱讀文字,聽大道理,容易引發反叛思想,達不到教育的目的,而新教材一反過去的模式,設置了很多切合學生實際、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的案例,通過案例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形成議一議,想一想的局面,自己討論分析得出答案。
總之,新教材在使用過程中,通過以上幾點改變讓師生真正達到了交流,真正地實現了素質教育的理念。
二、新教材的瑕疵及其矯正方法
1.關于自然人的定義
新教材(121頁)對自然人的理解為:民法通則稱之為“公民”,指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體資格的人,筆者認為有所不妥。我們知道,對一個名詞所下的定義,越是詳細具體,它所涵蓋的范圍就會相應縮小,而自然人,在法律上是與法人相對的一種獨立的民事主體,它所包含的范圍很廣:無論是早產嬰兒,剖腹產嬰兒,人工授精嬰兒還是植物人,無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殘疾人、無國籍人、雙重國籍人等等都在自然人的范圍內,不因其性別、民族、年齡、種族、政治立場等因素的不同而被排除于自然人之外和剝奪行使民事權利的資格。究其原因,還是受過去的教育模式影響,凡新出現一個名詞,必給其一個名分,給它下一“科學”定義,殊不知,這樣不僅不科學,還給學生及老師帶來困惑和不解。
分析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大可不必給它下一個結論,只要給學生了解一個事實就行了,即讓學生知道自然人是與法人相對的一種民事主體,但它與我們平常講的公民不完全一樣,公民是具有一個國家國籍的人,它屬于政治范疇,而自然人不僅包括本國公民,還包括具有外國國籍的自然人和無國籍的自然人,它比公民范圍要廣。
2.關于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新教材(120頁)在講到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時一句話帶過說始于出生,止于死亡。筆者在授課時學生常常會提出很多問題。
對于出生,通說理解為“獨立呼吸說”的出生就行了,對于胎兒的繼承這一例外,給學生講清在分割遺產時,應保留遺腹子(即胎兒)的繼承額就行了。對止于死亡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教材理應對此做一個闡述。在法律上,死亡分為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兩種。自然死亡,即在醫學上認定呼吸、心跳、脈搏停止,瞳孔放大的死亡標準。由于死亡多發生在醫院,醫學上的死亡標準實際上就是法律上的死亡標準。自然人的死亡是重要的法律事實,不僅發生死亡人權利能力終止的法律效果,而且還發生關系到他人的法律效果,如繼承開始,婚姻關系消滅,人壽保險合同的條件成就等。而同樣會產生這些法律后果的另一種情況就是宣告死亡:如去年發生的3.11日本9.0級大地震,很多自然人無法找尋到尸體,不能認定是自然死亡,法律于是針對這樣的情況早就立下了規定,當自然人在意外事故及戰爭情況下下落不明滿2年,在通常情況下下落不明滿4年,經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宣告該自然人死亡,同時產生與自然死亡相同的后果。
綜上,筆者認為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止于死亡。這里的死亡要講清楚既包括自然死亡也包括宣告死亡。
以上幾點,僅是筆者的一家之言,謹為新書的出版,并結合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改革談以上淺薄的看法,以使中等職業教育不斷完善和提高。
關鍵詞: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案例教學;專業技術人才
案例教學主要是通過分析具體的案例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具備較強的法律知識水平。中職學校作為培養社會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開展技術教學的同時需要加強法律與道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職業道德與法律”作為中職的重要學科,應借助案例教學提高學生對相關專業的認識,并且將其應用到實踐中。
一、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原則與優勢
其一,原則。案例教學法的本質就是對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與講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層深入。這種專業教學的開展可以通過簡單易懂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重點內容,并且在破解教學難點時能夠進行案例導入,通過對案例的分析抽絲剝繭,提高教學效率。案例教學法的原則有三點:一是意識的轉變原則。教師需要發揮主要的引導者角色,但不是絕對的教學主體。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直接找到學習的重點。二是理論與實踐結合原則。教師需要利用案例呈現生活的實際內容,讓學生通過學習與生活接軌的案例培養自己的價值觀,使其在個人發展的過程中獲得較強的推動力。三是知識遷移原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不同的知識進行遷移,使得復雜、豐富的知識簡單化,更容易理解。教師要實現多個學科之間的綜合,把握案例教學的核心,讓學生能夠對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其二,優勢。案例教學在“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的優勢不容忽視,教師要對其進行合理的應用,體現教學價值。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中的案例教學優勢主要有三點。一是可以增強學生的整體互動。由于“職業道德與法律”是一門大量理論知識匯聚的學科,學生在面對繁雜的教學體系時容易產生反感情緒。而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討論并表達自己的看法,進而增強課堂的互動效應。二是可以通過故事性的方式展現相關知識點,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并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以當事人的角度進行思考,對事件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提高其學習興趣。三是可以豐富學生的社會經驗。案例教學法可以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其通過對案例的了解與分析豐富自身的社會經驗。中職生大多不具備社會經驗,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增長學生的社會經驗,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增長生活經驗有較大的作用。
二、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運用案例教學的過程
在“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教師利用案例教學需要注重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進而提高其實際學習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先選擇案例,再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與分析,以體現案例教學的特點。例如,教師可以“范冰冰偷逃稅案”為例,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學科的“弘揚法治精神,當好國家公民”教學中進行分析。其一,選擇案例。在開展“弘揚法治精神,當好國家公民”這個單元的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法治精神的內涵,并讓學生對自己熟悉的內容進行分析,這有助于他們思維的發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選擇“范冰冰偷逃稅案”這個案例。由于這個案件長時間占據微博熱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這個話題了解得比較多。甚至有部分追星的學生,對這個案件的了解程度更高。其二,討論案例。娛樂圈的藝人賺錢的數目龐大是眾所周知的,這從其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因此,在對“范冰冰偷逃稅案”這個案例進行討論時,很多學生會從案件本身及范冰冰本人入手進行討論,各抒己見,并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見解。而“弘揚法治精神,當好國家公民”是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學科中的教學重點,包含有較多的專業知識,體系比較復雜。學生通過對“范冰冰偷逃稅案”的討論,可以比較容易地滲透到單元知識點中。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繼續討論案例,逐層深入,就能讓學生看到該案件的本質,從中收獲更多的專業知識。其三,分析案例。在對“范冰冰偷逃稅案”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對案例的實際內容進行明確。范冰冰及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少繳稅款2.48億元,其中偷逃稅款1.34億元被江蘇省稅務局處罰后,雖然案件幾乎塵埃落定,但是其中還是有較多的細節有待商榷。而娛樂圈的藝人劉曉慶也曾偷逃稅款1458.3萬元,其金額數目雖然沒有范冰冰的大,但是在曝出這個事件后被判了刑。這種結果迥異的原因主要是適用法律的不同。在分析案例時,學生需要明確劉曉慶案件適用的法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01條規定,范冰冰案件適用的法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中的逃稅罪,兩者的構成要素不同?!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特別增加了首次稅務違法受到行政處罰之后,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這種案例分析需要學生利用相關的法律,并通過對案例的深入了解,才能掌握不同的法律內容。
三、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運用案例教學的措施
其一,營造教學氛圍。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案例教學法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由討論。中職生在學習過程中大多不喜歡獨立思考,特別是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只有課堂氛圍濃厚,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發散他們的思維,促使他們積極發表意見。例如,在開展“知榮辱,有道德”這個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當代社會的道德事件進行分析。雖然這些事件通常一抓一大把,大多不突出,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小事才能見真章。教師通過讓學生分享自己遇到過的榮辱事件,然后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既活躍了教學氛圍,又提高了教學效率。其二,明確教學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的,并在組織學生開展案例探討的過程中對這種方法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思考,讓他們在多維的角度下進行案例分析。因為一旦缺乏教學目標的指引,學生就難以把握單元知識的核心與重點,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錯。教師在開展“職業道德與法律”學科教學時,要讓學生明確道德法律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對自己需要具體學習的內容進行體系構建,防止其在學習過程中不知所云。其三,結合基礎教學法?;A教學法是案例教學法的本質,教師要按照案例的選擇、討論及分析,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工作。盡管教學方法的選擇比較自由,但是教師不能偏離教學的本質,要讓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能夠掌握基礎的學習內容,并具備接受不同教學方法的能力。在講解案例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基礎教學法,讓學生掌握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的基礎內容。由于部分案例與教材內容不符合,就需要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案例,以保證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案例教學法的實質是通過具體案例的分析與講解,幫助學生進行相應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可以適用于多種學科的教學中,其中對于意識范疇的教學而言更加實用。在案例教學的帶動下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對于積極的教學氛圍的營造也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實際的實施中需要按照相應的原則來開展實際的教學。首先,教師需要從意識上進行轉變,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中通過案例的引出帶動學生積極地進行問題的探討,從而將學習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其次,在教學方式上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現狀進行安排,對于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而言可以結合身邊的案例進行講解,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與重視。同時,理論聯系實際才能發揮出職業道德教育與法律教學的真正作用,為學生個人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指明方向。
二、中職院校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在市場經濟的帶動下,部分教師的價值觀受到了較大影響,在具體的職業教學中也更加側重于技術教學,因而對于職業道德教育與法律知識的講解有所欠缺,這種現象雖然在近年來有所改善,但是學生的學習意識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改進。單一的教學方式與枯燥的教學內容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其實際的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提升。這對于學生的成長與個人能力的培養十分不利,需要在教學方法與形式上進行有效的改進,以便于更好幫助學生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去。
三、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案例教學及其運用
1.講解法
在進行案例的選擇時,需要盡可能地貼近人們的生活,這樣既便于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同時也可以引發學生的深思,引以為戒。在講解案例之前需要通過簡短的理論知識來做鋪墊,然后再將案例拋出,引發學生的探討與學習。講授《避免誤入犯罪歧途》中,教師向學生們講述了19歲的小佳偷走殘疾人鑫鑫900元治病費用,耽誤了鑫鑫最佳的治療時間最后雙腿截肢。小佳這種行為已觸犯刑法,故以盜竊罪判處其一年有期徒刑,并罰款1000元。教師告訴學生,若按照小佳的盜金額,還構不成犯罪,但其所盜竊的對象是殘疾人,并且造成殘疾人雙腿截肢的重大后果,帶來的危害性極大達到了犯罪標準。通過專業性的總結幫助學生明確地知道犯罪是非常嚴重的行為,并且一旦觸及到法律就會給自己的人生造成無法抹去的污點。
2.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閱讀相應的案例或者觀看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進行問題的分析。例如,講授《依照程序維權》時,引入案例如下:李某在舅舅的織布廠上班。9月末,李某向自己的舅舅討要3000元工資多次,未果。為了能夠要到工資,李某綁架舅舅的小兒子,并電話威脅舅舅發放自己應得的工資。當李某看到舅舅及其妻子趕到,立即把其兒子高高舉起,并恐嚇他們要把孩子狠狠摔在地上。之后李某被制服,法院最終以非法拘禁罪拘役李某五個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針對該案例進行積極的探討,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最終讓學生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通過法律武器來進行維護的,從而使學生加深對于法律的認知,法律的存在不僅僅是懲罰壞人,同樣也是保護正義的有效武器。
3.重視課中的討論環節,增強學生的認知
當看到孩子《道德與法治》的課本里,有“親情之愛”這篇文章的時候,感到現在的教育真的是貼合實際,方方面面都在關注著社會發展與人類之間的各種改變,從而在教育上為現在的初中生“量身定制”課本內容。非常感恩為教育做出巨大貢獻的老師們,懷著這樣的心情,認真閱讀了這篇“親情之愛”。
家意味著什么?孩子認為,家是一個吃飯,睡覺,寫作業的地方,家里有爸爸有媽媽。愛人認為,家是一個婚姻的組成部分,無論他去再遠的地方出差,晚上的應酬有多晚,酒喝得再多,都能找到回家的路,家是一個可以照顧我和孩子的地方。我認為,家是一個最溫馨的地方。在家,可以隨心所欲,不用拘束,不用害怕,自由自在。無論遇到了什么樣的事情,回到家,就是一個可以讓身心放松的地方。
愛在家人之間。每個人給予的愛都是不一樣的,孩子的愛給予的天真不做作,愛人的愛給予的保守、直接。我的愛給予的隨性、溫柔。因為愛給予的不一樣,因此就會有碰撞和摩擦。
孩子從小性格就比較外向,大大咧咧,不拘小節,膽子非常大,有點像男孩,小學期間,在班里確實也給老師惹了不少麻煩,小學六年換了四個班主任,但是不約而同給我反映的就是:孩子非常聰明,就是不用在正地方,學習上太浮躁,如果稍微努力一點,考個班里第一對她來說就是輕松的事兒。我和孩子爸爸上班都在鐵路上,上班地點離孩子學校比較遠,從小學一年級第一天開始,就給孩子報了午托班,在學習監管上面,確實是對她疏于管理,這一點我也是覺得很虧欠孩子。雖然對她的學習沒有給予太多關注,但是孩子還是比較爭氣,小學三年級就競選上了學校的大隊部,每學期都被評為優秀大隊干部,當時的我覺得孩子特別棒,也感到自己臉上特有面兒。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和孩子爸爸對她還是一如既往地關注度不夠,家庭矛盾終于在疫情期間爆發了。
疫情期間,我們一家三口所有的時間都是在家里度過,孩子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所有的時間安排都是在我和愛人的監管之下完成。六年級孩子的心理狀況,我們并沒有過多地去思考。發現孩子上網課不夠認真,上課時經常趁我們不注意就偷偷玩游戲,當時在網上還報了一些主課的培訓班,但是也都沒有認真學。于是就有了爭吵,雙方產生了不信任。當時我們不明白孩子整天玩抖音的想法;不明白孩子為什么看不慣父母;不明白為什么知道是錯誤的事情還要去做;不明白孩子為什么不知道好好學習......我們總想試圖心平氣和的與孩子溝通,從而化解彼此之間的對峙,結果換來更大聲的爭執和更徹底的失望,以至于孩子后來對待所有的問題都非常的消級,我才感到事情的嚴重性,才去認真地審視自己和孩子的一些問題,當時的我真的感到自己和孩子都需要一個心理醫生,只是沒有勇氣真正去面對。
冷靜下來后,我慢慢接受了孩子的叛逆,接受了我教育上問題,我去買了《解碼青春期》、《正面管教》等幾本書,從書上了解到了在家庭里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怎樣的愛,應該如何去愛。我會把我的心得與愛人一起分享,并希望他這個固執的人也可以做出改變。其實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有被尊重和被依賴的感覺,不再拿她與別人比較,不再以分數來評價,不再用“是非”來做評判標準,認識到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分出對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問題也不同。我們要真正發自內心的認可孩子,肯定孩子,鼓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