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運輸路線規劃方法

運輸路線規劃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運輸路線規劃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運輸路線規劃方法

運輸路線規劃方法范文第1篇

關鍵詞:GPS定位設備;公路運輸;交通;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P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24-0090-02

GPS定位設備的應用,可以保障公路運輸安全,為公路運輸管理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GPS的技術應用創新能夠促進公路運輸業的管理創新。一般來說,不同的運輸行業對GPS技術在應用有不同的側重點,最注重使用GPS技術的是物流運輸企業,因為車輛、貨物在運輸過程在GPS技術的監控下能夠實現精準化運輸,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合理調配車輛的運能、運力,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

1 GPS定位設備簡介

GPS又叫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性優勢的導航定位、定時、測速功能,它的發展基礎是“子午儀衛星導航定位”技術。GPS系統由三個獨立的部分組成。空間部分:21顆工作衛星,3顆備用衛星;地面支撐系統:1個主控站,3個注入站,5個監測站;用戶設備部分:接收GPS衛星發射信號,以獲得必要的導航和定位信息,經數據處理,完成導航和定位工作。GPS接收機硬件一般由主機、天線和電源組成。

GPS導航系統的基本原理是得到已知位置的衛星到用戶接收機之間的距離,并根據多顆衛星的數據綜合分析就能確定接收機的具置。衛星位置的確定方法是根據星載時鐘所記錄的時間,用戶到衛星距離的確定方法是通過紀錄衛星信號傳播到用戶所經歷的時間,再將其乘以光速即可得到。車載終端、通信網絡、監控中心三部分是構成GPS車輛衛星定位監控系統的主要部分,通訊核心是監控中心的整個信息系統,定位信息由車載終端負責接受和發送,各種內容和控制信息的分類、記錄和轉發也由整個系統進行控制。GPS通信系統經歷了從無線集群向數字移動通信網絡的過渡,使得GPS監控系統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大數據量的傳輸變成現實,從而實現從車輛定位簡單監控到運輸全程綜合監控的飛躍。

2 GPS汽車導航的優點

GPS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生活方式,只要你知道目的地,在任何地點都有清晰的路線展現在你的眼前,其主要優點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GPS導航儀可以保持跟蹤你的車,汽車GPS導航跟蹤系統,可以跟蹤你的車輛在互聯網地圖上的位置,可以得到保證車輛距離的安全,如果有什么閃失,可以立即采取適當的行動。

其次,防止車輛被盜,車輛被盜時汽車GPS導航系統也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在任何時間找到車輛。可以設置汽車GPS導航車輛跟蹤工作,以便在特定區域,離開讓人感到震驚的區域。當然,也可以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其他可以改變安全區的設置。所以,一旦車子離開安全區,可以監視它,并確保它們的安全。

最后,它可以輕松地獲取有關車輛的信息。有關車輛的確切位置的信息通常是通過互聯網,但這些天,你可以通過移動信息,也可以致電該公司,為您提供您的移動服務和短信服務的位置。然后也有GPRS服務,使您能夠在您的手機訪問互聯網。還有汽車GPS導航軟件的手機,所以你只需打開它,你可以立即獲得車輛的位置。

3 GPS定位設備在公路運輸中的應用

現階段,GPS定位設備在國內運輸行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運輸車輛的監控與調度,根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1000萬輛的公路運輸車輛已經安裝了GPS定位設備,并表現出應用規模逐漸擴大的趨勢。GPS定位設備在公路運輸中的主要功能包括車輛的跟蹤管理、提供出行路線規劃和導航、車輛的指揮調度、車輛的公路行駛監控、公路運輸車輛的安全防護、公路運輸車輛的管理等。

車輛跟蹤管理方面的應用:公路運輸車輛在任一時刻的具置都可以利用GPS和電子地圖顯示,操作過程中可以隨意放大、縮小、還原、換圖。可以通過目標的隨時移動,將目標在屏幕上始終顯示;此外,還能通過多窗口、多車輛、多屏幕等功能對很多車輛進行同時跟蹤,尤其是對長途客運車輛要進行重點跟蹤。

能夠提供出行路線規劃和導航:汽車GPS定位設備的一個重要輔助功能就是提供運輸路線規劃,尤其是長途客運運輸,在不熟悉路線的情況下,司機可以在GPS定位系統設定起點和目的地,由計算機軟件系統根據設定要求自行給出最適合的路線,主要包括走哪條路線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哪條路線路況最好、通過高速公路路段次數最少的路線等。人工線路設計是由駕駛者根據自己的目的地設計起點、終點和途經點等,自動建立線路庫。線路規劃完畢后,顯示器能夠在電子地圖上顯示設計線路,并同時顯示汽車運行路徑和運行。

實現車輛的指揮調度:客運車輛監控指揮中心,可以通過GPS定位技術將外出運輸的客車具置顯示在電子地圖上,精確顯示出被控車輛的所處位置。例如:運車隊裝載了GPS車載定位系統以后,整個客運公司能夠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車輛調度指揮人員可以通過監控中車輛的具置,對汽車的運輸情況進行實時指揮,更能夠對車輛在出現走彎路的情況下通過電話或短信的方式進行及時指揮,警告它們前方路況,提高旅客運輸速度和提高運輸安全指數,減低旅客運輸成本。

實現車輛的公路行駛監控:公路客運的安全問題是運輸業重點關注的問題,是關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因此,對旅客運輸車輛的安全監管是非常必要的。從減少交通事故的角度考慮,要嚴密監管車輛的行駛速度、行駛路線、行駛區域、停靠地點、停靠時間等方面。車輛行駛狀態能夠通過GPS監控系統實時反映在車輛管理調度室,如果司機違反規定,速度過快或不按正常路線行使,不按正常地點停靠,系統都能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映,及時、自動向監控中心和駕駛員報警,運輸管理部門可以根據車輛實際運行狀態,實現車輛安全、有序的運輸。

實現公路運輸車輛的安全防護:車輛公路運輸過程中,尤其是長途客車運輸,一旦車輛遇到搶劫、交通事故、急需修理等緊急情況時,駕駛員可以向本部監控中心及時發出求助信號,客運中心可以根據車輛所在的具置等實際情況,在確保車內所有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實現對車輛采取監聽、鎖閉車門、遙控熄火等操作。

4 結語

GPS定位設備在公路運輸中體現出了獨特的“定位、監控、防盜”優勢,越來越多的車輛安裝了GPS定位設備。實踐證明,客運車輛的定位系統能夠滿足和解決用戶對車輛定位查詢、防盜的需求,為客運單位提供方便、快捷、科學化的軟件管理模式,為減少車輛損耗,提高客運經濟效率。

參考文獻

[1] 關于公布第1批符合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標準的車載終端的公告[J].交通標準化,2011,(15).

[2] 路智軍,海格.客車:智慧之花結碩果[J].駕駛園,2011,(9).

運輸路線規劃方法范文第2篇

1.1解決蘇州物流企業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①企業提高人才招聘的門檻,企業在招聘員工時可以適當提高學歷要求,適當多選擇管理類專業的畢業生,增加企業專業化人才的比例;②企業為員工提供更多培訓機會,增加員工的專業化知識;③企業為員工提供更多的升職機會來刺激員工提高自己的學歷,更高的職位與令人滿意的薪酬都能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起到激勵作用,同時能刺激員工對專業化知識的需求。

1.2針對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的解決方法①企業首先建立完善的運輸系統,完善的運輸系統要求企業內部運輸資源標準化,實現標準化不僅有利于企業信息管理,還有利于企業在貨物轉運、裝卸搬運等方面效率的提高。②企業需要引進先進信息化電子技術,對于某些大型運輸企業還可以建立完善的、功能強大的企業內部網。如果企業運用如GPS定位系統和GIS地理信息系統,就能準確獲取車輛在任何時刻的位置、速度、油耗、沿途道路狀況等具體信息,系統將獲取的信息提取、計算、分析后,將其通過信息模塊到監控平臺的網絡上,管理者只要登陸網絡,即可對車輛的所有運行信息一目了然。③企業適當運用現代化管理模式,為實現精益化管理,不能只有先進的信息技術,也要有現代化管理模式配合。如JIT管理模式,JIT主要用于生產,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對于企業運輸方面,只在客戶需要貨物的時候僅運輸客戶需要的貨物量。

1.3針對蘇州物流企業運輸車輛平均實載率低的策略車輛實載率提高的意義在于:充分利用運輸工具的額定能力,減少車輛不滿載行駛時間,減少運輸過程的浪費,從而求得運輸合理化。車輛實載率=(單車實際載重量*運距)(/標定載重量*行駛里程)*100%,從式子中可以發現,為提高平均實載率,企業可以在標定載重量的范圍內增加單車實際載重量。因此,提出兩點可以提高車輛實載率的方法:①企業建立符合社會發展的標準化制度,健全企業集裝化運輸方式,企業運用如國際標準化尺寸的托盤,以托盤為單位完成貨物的裝卸、運輸活動,工作人員根據托盤的尺寸、客戶運送路線規劃出合理的裝卸方式。運用集裝箱運輸使企業實現甩掛運輸與多式聯運,提高車輛、輪船等的實載率,減少節點與運輸路線上的資源浪費,促進精益管理。②企業之間通過聯合合作相互提供貨源信息,相互提供配載服務,企業之間加強溝通便于運輸企業對貨物的裝載有所規劃,減少車輛在返回企業的途中降低空駛率,提高資源利用。

1.4如何解決企業運輸過程中的附加值較低問題企業運輸過程的附加值較低可能有多種原因,如:企業本身的規模比較小,沒有足夠能力來提供更加完善的運輸服務;公司的經營理念仍然較為落后,未考慮增加運輸過程的附加值等。對于這種問題的解決策略,可以考慮多提供增值服務:①信息增值服務。為提高增值服務的水平,除了自身的信息系統建設外,還考慮為客戶提供配套的物流信息服務,以此來實現彼此的信息對接,利用對數據的積累和整理,對客戶的需求預測,及時查詢客戶貨物情況,提供服務信息的實時查詢、瀏覽、在線貨物跟蹤,聯機實現配送路線的規劃、物流資源調度、貨物檢查等等。②加快反應速度的服務。為解決因運輸路途較遠而供應不及時狀況已經設立配送中心,為了提高附加值,優化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網絡,重新設計適合客戶的流通渠道,來減少物流環節,簡化物流過程,提高物流系統的快速反應能力。③提供包括訂艙、包艙、包裝,貨物的裝卸、監裝、集裝箱拼裝拆箱、分撥、中轉及相關的短途運輸服務等。

2結束語

運輸路線規劃方法范文第3篇

關鍵詞:GIS技術;高速公路管理;應用;分析

GIS技術有許多優點,它結合了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能夠實現對地球表層空間中各個地理數據的收集、整理、管理和運算等,還能修改和更新地理空間數據和屬性信息,為決策者提供可視化的支持等,方便了決策的制定和分析。在公路管理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

一、GIS綜合論述

GIS技術是一項較為先進的科學地理測繪技術,將其應用到公路管理中,可以有效的針對公路的相關數據進行收集,使得公路得到良好的管理。高速公路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是伴隨著汽車工業發展和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我國高速公路的迅猛發展,使得高速公路管理水平日漸不足,高速公路的現代化管理提上日程。GIS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以及遙感和計算機科學,已經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在高速公路管理中,GIS可以對空間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GIS技術把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數據庫操作集成在一起,并且對空間信息的存儲管理分析,從而使其在諸多高速公路管理項目中具有實用價值。

二、GIS在公路管理中的具體應用情況

(一)在公路地圖中的應用

相較于傳統的人工制圖來說,GIS制圖要更加靈活和便利,相關部門在應用GIS所繪制的地圖的基礎上,可以有效的展開對高速公路的管理。公路地圖上要包含相關的村莊、鐵路線路和行政區域劃分的相關信息,同時還需要標注相關公路名稱、里程等信息,依據GIS技術所繪制出的地圖,能夠針對相關的內容實施物理存儲和管理,針對每一個圖層均可以進行有效地劃分,可有效確保圖層實現疊加處理。GIS電子地圖能夠凸顯出全圖的相關功能,可以使得地圖上的距離得到精確的計算。另外,GIS隨著時代的發展還在不斷更新和完善,這使得其能夠與時展相同步,而不會出現淘汰的情況。我國許多區域都需要進行高速公路建設,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高速公路建設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這就需要合理的應用GIS技術來有效的對新建的高速公路線路信息進行收集,從而繪制成最新的公路線路圖,將GIS應用到高速公路管理中,可以有效的輸出相應的公路地圖,在地圖中標注出具體的路面參數和路況指數等,使得相關的人員可以直接通過GIS公路地圖了解相關高速公路的具體情況。

(二)在公路統計中的應用

在高速公路管理中,GIS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公路統計中。為滿足經濟高速發展的需求,公路管理部門就需要采取相關的措施來對高速公路網絡實施有效的養護和建設,從而構建相應的GIS高速公路地理信息系統。而該系統能夠有效的針對高速公路線路數據實施存儲,同時也可以依據數據庫來進行預測分析模型的構建,根據所建設的模型可以實現對經濟的分析和預判,以確定現今存在的高速公路運輸網所具備的性能,使得高速公路運輸網的實際情況、性能等均得到有效的變化,從而為高速公路養護工作的開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并提供相應的方案。在應用于科學調查、資源管理、發展規劃、繪圖和路線規劃過程中的力度同樣不可忽視。GIS甚至能使應急計劃者在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較易地計算出應急反應時間,來發現那些需要保護不受污染的濕地。

(三)在運輸管理中的應用

在高速公路運輸管理中應用GIS技術,能很好地解決當前高速公路運輸管理中的不足。由于GIS技術具有地理、地形等數據查詢以及分析統計的功能,在公路運輸的管理當中,可以建立起交通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為管理部門或用戶提供各種數據查詢方式和分析方法,以及對空間數據的分析。根據地理信息數據庫,利用數據查詢的方式,可以快速找到有關區段、站點、車次等公路信息,而高速公路運輸的主管部門也可以利用數據的分析方法進行客流情況的分析,從而制定行車計劃。

(四)在公路設計中的應用

在高速公路設計的過程中應用GIS技術,可以使得高速公路規劃設計變得更加簡便和輕松。在選線設計中,通過鼠標在數字化地形圖選取控制點連線后,路線的大致走向便可以基本確定。一般的方法是先在數字化的地形圖上選取某一個作為控制點,再把各個控制點連接起來。同時,GIS技術也在橫縱斷面的設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進行對高速公路的縱斷面設計時,GIS技術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應用各種方法建立數字高程模型。由于數字高程模型已經存在,高速公路軟件就能自動的根據事先完成的平面選線,生成地形縱剖面圖。橫斷面的設計一般在縱斷面的設計之后進行,根據完成的平面設計和縱斷面設計,應用GIS技術,高速公路軟件就可以自動生成橫斷面圖。

(五)在公路規劃中的應用

過去對于公路的規劃由于缺乏專業的數據分析處理系統,只能依靠工程師的經驗等進行判斷,其主觀性較強,從而導致公路建成后各種問題頻發,嚴重影響了道路改建、擴建以及重建的效果。GIS技術在實現了對地籍信息數的收集、整理、存儲的基礎上可以完成對于高速公路規劃路線的各種預測性模型的建立,并對道路建設后所產生的經濟及社會效益等建立相應的模型,通過詳實的數據來對高速公路規劃進行決策支持。同時,通過在高速公路的前期規劃中使用GIS系統可以較為方便地對高速公路網進行整體規劃、選線,并對各種不同的路線的所產生的社會及經濟效益以及各種影響等進行數據分析,從而方便對決策進行支持。

總之,信息技術改變了世界,現今的信息技術滲入到了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使用GIS系統可以更好對公路交通進行技術支撐。在GIS技術的大力支持下,高速公路管理實現了跨越式、全方位的發展。而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GIS技術會得到進一步的更新和完善,這也就會使得高速公路管理實現長遠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謙.信息化高速公路管理――GIS技術應用[J].科技信息,2012.

運輸路線規劃方法范文第4篇

關鍵詞:臨時輔路路線規劃施工方案

中圖分類號: G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工程簡介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沙河南~黃河南段的沙河渡槽段工程第二標段,主要包括沙河~大郎河箱基渡槽,標段總長3534m,設計樁號SH(3)4+504.1~SH(3)8+038.1。省道S242公路(魯平公路)寬14.5m,在樁號SH(3)7+249.13處與本標段主體工程相交叉,交角約40.04°。

2. 臨時輔路工程內容及特點

1.魯平公路交叉段臨時輔路工程內容主要包括:臨時輔道路線規劃,臨時輔道路基、路面施工,原始道路的拆除、臨時輔道拆除、恢復原始路面通行。

2.魯平公路交叉建筑物施工時間跨度長,施工工程量大,需科學組織,合理安排,保證進度;

3.臨時輔路穿越施工作業區,交通量大。施工干擾和交通安全問題突出,必須加強現場管理和監督,保證施工和交通安全。

3.臨時輔路路線規劃

3.1臨時輔路路線設計的特點

3.1.1路線走向的整體趨勢就是基本順著等高線的方向,并考慮到沿線的村莊、墳墓及溝槽等建筑物,并盡可能的縮短路線的長度,節省了工程造價。

3.1.2根據《公路工程技術規程》要求,圓曲線最小半徑是以汽車在曲線部分能安全而又順適地行駛所需要的條件而確定的,而3級公路設計通行速度宜為30km/h~40km/h,車速并不大,所以平面設計時盡可能的使用了較高的線形指標,視覺效果上也滿足同向曲線最小值線段長大于6v, 反向曲線最小值線段長大于2v(v為設計速度,單位為km/h)的要求。

3.1.3 平縱結合合理。在本設計中,充分做到了“平包豎”。

3.1.4 縱斷面線形設計應根據公路的性質、任務、等級和地形、地質、水文等因素,考慮路基穩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對縱坡的大小、長短、前后的縱坡情況、豎曲線半徑大小及平面線形的組合關系等進行組合設計,從而設計出合理縱坡,線形平順圓滑的最優線形,以達到行車安全、便捷、舒適,工程造價合理的目的。

3.2排水設計

3.2.1在路基兩側或內側設深0.5m,寬0.5m的排水邊溝,以排出路面、路基及邊坡水,邊溝為土質邊溝,需碾壓成型。

3.2.2根據輔路沿線地形,在低洼(沖溝)部位設置穿路管涵用于排出內側積水,管涵將根據原排水溝斷面擬采用內徑為φ100cm和φ50cm混凝土預制管。

排水溝的水均通過管涵排至路基范圍以外。

3.3本路線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平原微丘區,拉坡時,要充分考慮到填挖平衡,并盡量避免大填大挖的出現,保證路基的穩定。

4.施工方案

1.施工程序

測量放線路基表層處理及驗收石灰穩定土基層水泥砼面層。

2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1)路基表層清理

主要清除路基基底范圍內樹木、樹樁樹根、雜草、垃圾以及監理工程師認為的其它有礙物。含細根須、植物、覆蓋草等的表層有機質土壤要及時開挖運至監理指定地點。(2)路基表層處理

路基表層清理、平整后,輔以人工整平,以達到設計要求的平整度。而后進行路堤基底面的壓實,其壓實度應不小于90%。

(3)砂礫石底基層施工

由于輔路沿線路床土質保水性好,含水率較高且不易壓實,為保證路基承載力,在碾壓好的路床上松鋪20cm砂礫石料對基礎面擠密。在基面碾壓完畢后,按松鋪系數1.2均勻鋪筑砂礫石,碾壓5~6遍。

3、石灰穩定土基層施工

4、路面面層施工

1) 施工準備

該路面砼面板分雙幅交替施工,面層混凝土采用拌合樓集中拌制,用10m3攪拌車運輸,自行式排架振搗機振實,三軸混凝土攤鋪整平機攤鋪整平。施工中所用材料都必須嚴格按行業標準進行試驗和配合比設計。

2) 施工要求

根據設計文件要求,結合施工條件,確定施工方案、編制施工計劃、進度等,組建試驗機構等。

(1)基層檢驗筑砼之前,應先復核基層,檢驗過程中,如有破壞部分采用C10混凝土進行填補。

(2)測量放樣根據設計圖紙放出路中線和邊線,沿模板中心每隔5m測一高程,并檢查基層標高和路拱橫坡在路中心線上每20m設一中心樁。在脹縫、縮縫、曲線起點和縱坡轉折點處加設中心樁。臨時水準點設于路線兩旁固定的建筑物另設臨時水準樁,每隔100m左右設置一個,以便于施工時就近路面進行復核,所有檢查、測量放樣都應在監理工程師的指導或監督下進行,并取得監理工程師認可進行下道工序。

(3)安設模板模板采用25cm寬鋼模板,立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設計要求進行。

(4)砼拌制與運輸由拌和樓拌和,砼運輸采用攪拌運輸車送料。

(5)砼的攤鋪混凝土攤鋪成型采用三輥軸整平機,攤鋪砼前檢查模板位置、高程、支架穩固、模板雙側面涂脫模劑。鋪筑砼前,基層頂面必須清掃干凈并保持濕潤狀態,不得有積水。

(6)振搗混凝土的振搗采用自行式排架振搗機,振搗器在每塊區域振搗時間保持穩定,應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氣并泛出水泥砂漿為準,不宜過振。

(7)表面修整振實后的混凝土應適時整平抹完,拉壓槽等工作,整平工作由人工修整、抹面,并用3m直尺加強檢查,做面時,嚴禁在混凝土面板上灑水、撤水泥粉,拉槽器制作紋理時,嚴格控制紋理走向至路邊,與路線前進方向垂直,相鄰的紋理相銜接,槽相鄰板的紋理應貫通,以利排水。

(8)接縫

①縱縫該路面工程縱向施工縫采用平縫形式,設于路基中線處,且不設拉桿。

②橫縫該路面工程橫縫全部采用假縫形式,間距控制在4~6m,在表面修整以后,及時用砼切縫機切縫,切割深度為面板厚的1/4~1/5,寬度為3~8mm,切割完畢后用瀝青麻筋填充。

(9)砼路面養護為保證砼面板的質量,在砼澆筑完畢后及時覆蓋草簾被,天氣較好時要及時灑水養護,且養護時間28d內禁止一切交通車量通過。

5.施工質量及安全環保保證措施

⑴ 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精確測量放樣,路面施工全程打樁掛線,按線施工,確保路面厚度、寬度、坡度及平整度。

⑵ 路基土石方開挖前做好周邊排水設施,防止開挖過程中外來水流入工作面,損壞路基開挖邊坡。

⑶ 選用平地機、振動碾壓機等先進的施工設備及具有豐富經驗的操作手,確保路基路面平整密實,線條順直,外觀美觀。

⑷ 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配比,嚴格檢查各道工序質量,上道工序合格才能轉入下道工序。

⑸ 路基路面施工過程中各種車輛設備均應通過安全鑒定,合格后方可進入作業面。作業時應派專人按統一信號指揮車輛設備行走路線,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⑹ 路基路面填筑過程中各種車輛設備均應通過安全鑒定,合格后方可進入作業面。作業時應派專人按統一信號指揮車輛設備行走路線,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⑺ 規范現場文明施工,廢棄土料堆存在指定地方,并做好防護,防止水土流失。

6.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事項

⑴ 防雨:石灰土施工受天氣影響較大,應從氣象臺預定中長期天氣預報、三天天氣預報和施工現場當日天氣預報,根據天氣預報采取相應應對措施。

⑵交通:無論是剛剛成形的灰土,還是正在施工中的灰土都應避免車輛碾壓。剛剛成形的灰土強度還較低,車輛荷載會破壞石灰土的整體強度,使結構層產生裂縫。

⑶ 及時驗收覆蓋:碾壓成形后,應及時自檢、報監理驗收,上面覆蓋養護土后,粗略整平,輕型壓路機穩壓覆蓋土,使成型后的石灰土始終處于潮濕狀態,不可使石灰土處于過濕或過于干燥的狀態。

所用規范、標準目錄

1)《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D13-2002

2)《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GD34-2000

運輸路線規劃方法范文第5篇

[關鍵詞]露天礦生產;DISPATCH系統;優化調度

中圖分類號:TD6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079-02

0 引言

露天礦生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以采掘為中心,以運輸為紐帶。為完成生產計劃指標和工作任務,將這些繁雜的環節在生產過程中合理的組織安排好,并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合理安排生產,對于傳統的露天礦開采生產管理是一大技術難題。所以采取合理的優化調度系統進行優化調度顯得至關重要。隨著計算機科技的不斷發展,利用計算機系統科學來管理露天礦生產的要求變得越來越迫切。上世紀80年代,美國模塊公司將其設計的DISPATCH系統在泰龍露天礦投入了使用,使計算機系統管理露天礦生產的技術得到了重大的突破。在20世紀90年代,模塊公司為調度系統加入了GPS技術,使調度系統的監測與管理更加方便。

1 露天礦卡車調度系統的組成

露天礦卡車調度系統以礦山數據庫為核心,通過無線計算機網絡采集各車載段的信息,將各個生產指揮環節集成在這個網絡之中,實現各種生產信息的采集、存儲、分析和處理,輔助決策單位對安全生產進行指揮調度。系統采取C/S架構模式,分為數據采集端子系統、無線通訊系統,礦山數據庫系統與管理決策應用子系統四部分。

1.1 數據采集端子系統

該部分屬于客戶端系統,用于按一定時間周期性的采集空間數據信息及各種數字和狀態信息。包括車載終端系統、GPS定位系統。車載終端系統位于卡車配置的工控機上,用于顯示自卸車的位置、速度,車輛的生產狀態、負載狀態等信息,同時可以接收管理人員的調度指令和向管理人員發送請求信息;GPS定位系統利用GPS天線和差分基站,得到車輛的實時位置,為計算車輛的速度和運輸距離提供了依據。

1.2 無線網絡通訊系統

該子系統主要包括安裝在車載段的無線通信系統,整個礦區的無線基站和位于調度室的無線通訊系統,該系統是整個卡車調度系統數據傳輸和各系統之間通訊的紐帶。

1.3 礦山數據庫系統

該部分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它根據礦山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數據庫結構,實時接收和存儲車載端采集到的數據,并將這些數據傳輸到管理決策系統,為其進行管理決策提供量化的依據。

1.4 管理決策子系統

該部分屬于服務器端系統,通過對采集和存儲在礦山數據庫中的數據來進行分析,來進行管理決策的功能。包括用戶管理系統、車輛調度系統、生產報表系統。用戶管理系統用于對調度員的身份認證并分配權限;車輛調度系統通過數據庫中的現場數據,依靠調度算法,對現場車輛發送調度指令;生產報表系統用于將采礦產量等信息生成報表便于礦巖產量與司機工作量的分析。

整個系統的架構框圖如下:

圖1 系統架構框圖

2 露天礦卡車調度系統的理論研究

前面所提的露天礦卡車調度系統的軟硬件部分的組成是針對露天礦卡車調度系統的理論而設計的。在DISPATCH系統中,露天礦卡車調度理論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最佳行車路線的確定(BP);貨流規劃(LP);車流動態規劃(DP)。該部分的算法設計主要在卡車調度系統的管理決策子系統部分,其他系統為其提供空間及數字信息。

2.1 最佳行車路線的確定

要進行最佳行車路線規劃,首先要建立好運輸道路網絡,該網絡主要由節點與路段組成。在露天礦中,可作為節點的位置包括采掘點、卸載點、排土場、巖石破碎站、卡車加油站、道路交叉點等。連接兩個節點之間的路徑即為路段。由于路面狀況、坡度等實際因素,即使相同長度的路段車輛的運行速度也可能不同,因此,在構建道路網絡時,要將不同的路段進行分級處理,并將該級別連同路段的長度、坡度、車輛運輸時間等信息一同作為路段的屬性進行保存,存入礦山數據庫中。

在規劃好運輸道路網絡后,可將其抽象成一種圖結構G=(N,E,W),其中,N代表圖G的節點集合、E代表邊的集合,W表示每個路段上的權,可用車輛行駛時間等屬性表示。利用諸如Dijkstra算法等最短路徑算法,通過多次迭代,計算出卡車的出發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最短路徑。最后將規劃好的道路網與各最短路徑以可視化的形式在管理決策系統內的顯示界面上顯示出來,在這里要注意的是,當露天礦采場的各節點發生變化時,道路網絡要實時更新。

2.2 貨流規劃

露天礦卡車調度系統作為一種生產管理系統,其目的是為了達到一種預期的生產效果而設計的。其目標可以是在滿足一定約束條件的前提下,達到班產量最大化或者派遣車輛最少等目標。這里的約束條件包括卡車的運輸能力、開采點的開采能力、排卸點的處理能力、礦石質量約束、生產計劃的約束等。在確定好各條最佳行車路線之后,在此,可將貨流規劃抽象成一種線性規劃數學模型,利用數學方法,求出最優解。例如以達到班產量最大的目標可建立如下目標函數:

其中,Q表示班內總產量,N表示從卸載點到裝載點的總路數,M表示從裝載點到卸載點的總路數,表示第i條路徑上空車運行的時間,表示第j條路徑上重車運行的時間,分別表示第i條路徑上的空車運率和第j條路徑上的重車運率,單位均為。

同時,將約束條件也用數學公式來表示,例如開采能力的限制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式中,表示第i個采掘點的班產量計劃,表示從第i個采掘點出發的路徑數,表示第i個采掘點的班最大采掘量。

經過多次迭代計算,求出作為優化解,從而確定好每條最佳路線上的空車、重車運率。為車流動態規劃提供依據。

2.3 車流動態規劃

上述的最佳行車路線確定和貨流規劃的過程是針對露天礦開采的靜態規劃,而露天礦開采實際上是一種動態的控制過程,因此需要調度人員在最佳行車路線與貨流規劃的基礎上,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進行卡車的合理調度,使生產計劃得到合理的完成。

車流動態規劃是一個復雜的處理處理過程,不同的學者根據具體生產環境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準則,包括最早裝車法、最大電鏟法、最小飽和度法、最大卡車法等等。在DISPATCH系統中,主要采取兩階段算法解決車流動態規劃問題。首先,確定好最佳行車路線與最優貨流規劃,然后,系統根據第一階段求出的各最佳路徑的最佳運率,對需求卡車運輸的采掘點與卸載點按優先級派遣最優的卡車。其中,采掘點與卸載點的優先級是按照貨流規劃與開采約束條件指定的,最優卡車是到達裝載點或卸載點時間最短、貨運量最佳的卡車,它的計算主要依據各卡車的所處位置與第一階段的求出的參數。車流動態規劃系統根據根據貨流規劃與需車要求,為每一輛卡車制定好一個最優的任務分配表,使電鏟空閑與卡車排隊等時間達到最小化。

在此,露天礦卡車調度理論的三部分的關系可用下圖2表示:

3 結束語

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露天礦開采的管理效率日益重要。本文介紹了露天礦卡車實時調度優化決策系統軟硬件程序結構設計與露天礦卡車調度的理論組成。該系統能夠很好的滿足露天礦開采的管理要求。并且該系統在目前我國已有一部分露天礦已經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本系統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尤其在車輛動態規劃的實時調度方面,需要更優良的優化算法來解決露天礦復雜的具體問題。在此可嘗試利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例如可以利用遺傳算法、神經網絡等智能計算方法為卡車調提供良好的方案。

參考文獻

[1]白潤才.露天礦卡車實時調度優化決策系統及應用效果預測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4.

[2]趙欣.基于GIS的露天礦生產調度系統監控端的應用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

[3]王華忠.監控與數據采集(SCADA)系統及其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1

[4]馮建宏,李東,趙秀峰.露天礦卡車調度軟件系統構成方法的研究[J].露天礦開采技術,1999(4)

[5]蘇靖,劉勝富,張幼蒂,李曙光.露天礦卡車調度理論的系統研究[J].煤炭學報,

1997(1)

[6]張國維,孫效玉,王彥彬.GIS動態屬性管理在露天礦卡車調度中的應用[J].金屬礦山,

2012(6)

[7]馬義飛,李祥儀.露天礦卡車調度系統最佳控制的數學模型[J].中國礦業,199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腾冲县| 汶川县| 郁南县| 开化县| 临沧市| 湟源县| 宜川县| 霍山县| 庐江县| 东源县| 阳城县| 德昌县| 马山县| 颍上县| 娱乐| 浦东新区| 巴彦淖尔市| 称多县| 六安市| 通化县| 右玉县| 眉山市| 潮安县| 安宁市| 乐陵市| 新竹市| 吴堡县| 阿巴嘎旗| 高青县| 石楼县| 凤台县| 旌德县| 南宁市| 永胜县| 桦甸市| 开江县| 凭祥市| 西乡县| 子洲县| 水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