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生問卷調查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學校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
通訊地址___________ E-mail ___________
QQ 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 愛好___________
你的個性宣言、一句心里話或征友詞(中英文皆可,將免費在雜志上刊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你對《中學生英語》的評價:(請在括號中打√)
封面設計: 很滿意 ( ) 一般( ) 不滿意( )
建議改進:
內容安排: 很滿意 ( ) 一般( ) 不滿意( )
建議改進:
版式設計: 很滿意 ( ) 一般( ) 不滿意( )
建議改進:
2. 2013年第3期你最喜歡哪些欄目(或文章)?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3年第3期你最不喜歡哪些欄目(或文章)?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閱讀《中學生英語》的通常習慣是:
每期從頭到尾都仔細看過( ) 只看看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內容( )
被動地看看( ) 根據自己的時間,偶爾翻一下( )
5. 你是通過何種方式擁有《中學生英語》的?
郵局自愿訂閱( ) 匯款訂閱( ) 書店或零售攤點購買( )
老師推薦然后自愿訂購( ) 圖書館或閱覽室( ) 其他途徑( )
6. 征訂《中學生英語》雜志,你最看重的是:
封面精美,設計新穎( ) 內容充實,實用性強( ) 價格合理,容易接受( )
7. 你的英語成績在班上處于怎樣的水平?
偏上( ) 中等( ) 中等偏下( )
8. 你認為本刊的內容:
偏難( ) 難度適中( ) 太簡單( )
難度適中,部分內容偏難或太簡單( )
9. 你認為本刊哪些內容偏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認為本刊哪些內容偏簡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你平時接觸的英語雜志或報紙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中學生英語》和以上英語報刊相比:
優點:
不足:
12. 你對本刊還有哪些期望和建議?
學校 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 郵編 ____________________ QQ/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個性宣言、一句心里話或征友詞(中英文皆可,將免費在雜志上刊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你對《中學生英語》(閱讀與寫作版)新增的“教學相長”欄目有什么意見和建議?
(請在括號中打√)
應不應該增添該欄目: 應該( ) 不應該( )
有無收獲: 有( ) 沒有( )
篇幅多少: 較多( ) 合適( ) 較少( )
你對該欄目有什么其它的意見或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4年第1-2期你最喜歡哪些欄目(或文章)?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4年第1-2期你最不喜歡哪些欄目(或文章)?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閱讀《中學生英語》的通常習慣是:
每期從頭到尾都仔細看過( ) 只看看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內容( )
被動地看看( ) 根據自己的時間,偶爾翻一下( )
5. 征訂《中學生英語》雜志,你最看重的是:
封面精美,設計新穎( ) 內容充實,實用性強( ) 價格合理,容易接受( )
6. 你認為本刊的內容:
偏難或部分內容偏難( ) 難度適中( ) 太簡單或部分內容太簡單( )
7. 你認為本刊哪些內容偏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認為本刊哪些內容偏簡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你對《中學生英語》的評價:(請在括號中打√)
封面設計: 很滿意 ( ) 一般( ) 不滿意( )
建議改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內容安排: 很滿意 ( ) 一般( ) 不滿意( )
建議改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式設計: 很滿意 ( ) 一般( ) 不滿意( )
建議改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你對本刊2014年有哪些期望和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對本刊的總評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百分制)
你也可以通過以下聯系方式進行反饋:
摘 要:禮儀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道德水準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一個人道德修養及文化教養的重要標志。本文對技工院校禮儀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即技工院校應注重培養學生謙讓、誠實的優良品質以及優雅得體的文明舉止。
關鍵詞 :技工院校 德育教育 禮儀教育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的德育教育內涵豐富,外延廣闊,禮儀教育是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禮儀是人們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社會交往中逐漸形成的,并以禮節、禮貌、風俗、習慣和慣例等方式固定下來的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
作為長期從事德育教育工作的技工院校教師,我們發現,學生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襲。部分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扭曲,道德觀、是非觀模糊,不知禮、不懂禮、知禮不講禮、學禮不行禮的不良現象比比皆是。
一、技工院校學生禮儀現狀調查
1.制作、發放并回收問卷調查表
準確把握我國青少年禮儀教育的發展現狀,尤其是技工院校的禮儀教育現狀,是建構當代技工院校禮儀教育的現實基礎。為了更好地了解技校生的禮儀現狀,我們制作了技校生禮儀情況問卷調查表,向學院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學制的學生發放了300份問卷調查表,并回收有效問卷298份。
2.完成問卷調查表的數據統計
此次問卷調查涉及20個方面的內容,其中重要的幾方面統計數字如下。
針對“撿校園垃圾”,調查中,只有9位同學表示會主動去撿,有89位同學表示偶爾會做,大部分同學明確表示不會做;針對“同學之間的打架斗毆等暴力行為”,有27%的同學認為是違紀行為,有24%的同學認為沒什么大不了,有49%的同學表示如果被人欺負,肯定還手;針對“考試作弊”,有13%的同學表示從未有過,有39%的同學表示偶爾有過,還有48%的同學表示經常考試作弊;針對“闖紅燈、跨越隔離欄等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有14%的同學表示從不違規,有42%的同學表示偶爾違規,還有44%的同學表示經常違規;針對“主動向老師問好”,有9%的同學表示會問好,有40%的同學表示有選擇地問好,還有51%的同學表示基本不和老師打招呼;針對“乘車讓座”,有28%的同學表示經常讓座,有36%的同學表示偶爾讓座,還有36%的同學表示從不讓座;針對旅游中“刻寫某某到此一游行為”,有12%的同學認為這種做法不文明,有40%的同學認為無所謂,還有48%的同學偶爾也有這種不良行為。
3.總結問卷調查反映出來的問題
從298份有效問卷中,我們看到大部分技校學生對禮儀規范是基本了解的,做得也比較好,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文明禮儀需要改進和加強。學生中主要存在的不良現象有:不注意公共場所衛生,對校園中的垃圾視而不見;對打架斗毆等現象認識不足;考試中有作弊行為;違反交通規則;見到師長不主動問好;公交車上不主動讓座;旅游時有不文明行為。
二、技工院校學生禮儀教育的對策
1.家庭教育是禮儀教育的發源地
加強對青少年的禮儀教育,首先要從家庭開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要讓孩子誠實善良,學會生活,學會做人;要教育孩子有良心、有愛心、有責任感;要引導孩子走正路、揚正氣、樹新風;要讓孩子學會感恩,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早早播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種子,讓孩子早早學會知禮、懂禮、學禮、講禮。
2.學校教育是禮儀教育的主陣地
學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園地,技工院校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分清善惡是非,自覺遵守社會公約。開展文明禮儀知識競賽,開展普法宣傳教育,重視輿論宣傳,表彰學生中的先進事跡,創造干凈、和諧的校園環境,制定并完善校紀校規。
3.社會教育是禮儀教育的深化地
良好的社會禮儀教育對學生影響深遠。政府在禮儀文化的傳播普及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要為禮儀文化提供正確的導向。電視、報紙、網絡等大眾媒體應刊發或播出有關禮儀教育的公益節目,使禮儀文化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單位和社區應組織職工或居民進行禮儀文化學習,并開展豐富多樣的禮儀活動,將禮儀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4.個人學習是禮儀教育的踐行地
技校學生必須學會遵守規范、尊重他人、自尊自愛、踐行禮儀、發揚優點、改正缺點。不能把禮儀學習停留在書本和口頭上,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中。從一聲問好、一次握手,到拒絕作弊、遠離斗毆,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久而久之,就會逐漸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譜寫出屬于技校學生獨特的個性之美。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學;教學效果
緊跟現代教育技術的步伐,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于近兩年新建成35個多媒體教室用于多媒體教學。為了了解多媒體教學的實際應用效果,課題組對我校在校生進行了多媒體教學效果的隨機問卷調查。
1.問卷調查的對象及方法
課題組設計了《多媒體教學效果問卷調查表》,選擇我校在校學生即一、二年級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展開隨機問卷調查。被調查的學生采用不記名的方式,要求獨立完成,當場填寫并當場收表。共發放調查問卷870份,收回87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858份,有效率98.62%,符合問卷調查的要求。
2.問卷調查的設計及處理
課題組在設計《多媒體教學效果問卷調查表》時,題型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內容涉及到以下兩大方面:
(1)學生對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效果比較的調查a;
(2)學生對多媒體教學不足之處的調查。
對收回的858份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學處理,對單項選擇題計算綜合態度系數F,對多項選擇題計算得票指數,具體公式如下:[1]
(1)綜合態度系數F,五等級量表公式如下:
F=(2*n1+1*n2+0*n3-1*n4-2*n5)/k*n
K表示最高等級分值,n為樣本總數,n1、n2、n3、n4、n5為各態度等級。
(2)得票指數
得票指數=該項得票數/平均每項得票數
平均每項得票數=得票總數/調查項目數
如果得票指數>1,表示該項得票數超過平均每項得票數,即為主要原因。
3.問卷調查的具體分析
3.1 對象基本情況分布
表1 對象基本情況分布
基本情況 人數 構成比(%)
性別 男生 185 21.56
女生 673 78.44
民族 漢族 610 71.10
彝族 99 11.54
壯族 30 3.50
白族 38 4.43
回族 13 1.52
傣族 10 1.17
納西 6 0.70
其它 52 6.06
年級 一年級 388 45.22
二年級 470 54.78
專業 臨床 506 58.97
護理 184 21.45
中醫中藥 17 1.98
針灸推拿 100 11.66
檢驗 51 5.94
居住地 市 19 2.21
縣 82 9.56
鄉鎮 757 88.23
從表1可以看出:我校學生女生較多,生源來自鄉鎮居多。
3.2 學生對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效果比較的調查
學生對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效果比較的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綜合態度系數F比較高的項分別是第1項、第3項、第7項、第8項、第12項、第13項;綜合態度系數F比較低的項分別是第9項、第10項、第11項;其余第2項、第4項、第5項、第6項的綜合態度系數F居中。
表2 學生對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效果比較的調查(n=858)
序號 調查內容 各態度等級人數(n) 綜合態度系數F
非常
同意(%)(+2) 比較
同意(%)(+1) 一般(%)(0) 不太
同意(%)(-1) 很不
同意(%)(-2)
1 您對多媒體教學方式非常適應 114 319 402 20 3 0.304
(13.29) (37.18) (46.85) (2.33) (0.35)
2 多媒體教學比傳統教學更易接受、效果更好 127 323 329 69 10 0.284
(14.80) (37.65) (38.34) (8.04) (1.17)
3 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能激發學習興趣、積極性 162 341 298 49 8 0.350
(18.88) (39.74) (34.73) (5.71) (0.93)
4 多媒體教學文字簡潔明了、重點突出,提高上課效率 118 299 353 75 13 0.253
(13.75) (34.85) (41.14) (10.34) (1.28)
5 多媒體教學有利于知識的理解以及重點難點的掌握 108 265 385 89 11 0.216
(12.59) (30.89) (44.87) (10.34) (1.28)
6 多媒體教學形象生動,能增強對知識的記憶 123 290 357 79 9 0.256
(14.34) (33.80) (41.61) (9.21) (1.05)
7 多媒體教學減少了板書,利用媒體增加了信息量 186 373 247 45 7 0.400
(21.68) (43.47) (28.79) (5.24) (0.82)
關鍵詞: 高職學生聽力能力學習策略使用情況實證研究
一、引言
第二語言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通常指母語習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語言學習。對于漢語為母語、英語為第一外語的大多數中國學生而言,第二語言習得即英語習得。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關于“善學者”的學習策略理論在國外出現。這一理論的出現、研究以及發展促使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重點從“教”偏向“學”。關于語言策略的定義,由于各研究者側重點不同,其定義也不同。其中較為著名的有:rubin(1987)給學習策略所下的定義是“語言學習者通過自我組織來發展語言系統的策略”;wenstein和mayer(1886)則認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語言時的做法或想法,這些做法或想法旨在影響學習者的編碼過程”;oxford(1989)提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使語言學習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為或行動”。而語言學習策略的分類也由于定義側重點不同而不同。其中,被認為最全面的當屬oxford的分類。oxford將學習策略分為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兩大類,直接策略中又分為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間接策略被分為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會策略。
我國國內外語教學界對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與探索也頗多。研究成果大多是對國外理論的學習和對國內個案的分析、調查和實驗研究。吳增生、莊智象、束定芳、秦曉晴、張日美、王初明、文秋芳等都是我國著名的學習策略研究學者,他們或介紹國外學歷策略的相關理論、研究方法、主題、成果,或對國內外語學習方法進行了調查、分析、實驗研究。
基于上述理論和研究,本文對某交通職業學院汽車工程系汽車營銷專業二年級學生的學習策略進行了調查。目的是研究他們如何運用學習策略,以及學習策略的運用對他們的英語聽力能力有何影響。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本次參與調查研究的學生是某交通職業學院汽車工程系汽車營銷專業二年級高職高專學生共49人。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1.美國第二語言習得學習策略專家rebecca oxford(1989)所設計的語言學習策略分類問卷調查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2.某交通職業學院聽力能力測試成績。3.excel和spss軟件。
學習策略分類問卷調查表共計六大類50個問題,分別為記憶(1—9)、認知(10—23)、補償(24—29)、元認知(30—38)、情感(39—44)和社交(45—50)。問題以選擇題的方式獲取答案。問卷被譯成中文以方便學生理解調查表的內容。于2007年上半年利用課間時間發放給某交通職業學院汽車工程系汽車營銷專業二年級高職高專學生,上課前收回。問卷調查表共收回47份,其中有效問卷47份。
聽力能力測試試卷根據“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級考試考試大綱和樣題”編寫,并于2007年上半年利用課堂時間以隨堂考試的形式考查學生的聽力能力。其中發放試卷共49份,收回49份,有效份數49份。
數據分析運用excel軟件和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進行,分別算出學生六大策略的總分、平均數和標準差,以及各單項策略的平均數和標準差。
三、結果與討論
(一)總體結果描述。
從表一可以看出,根據問卷調查表數據顯示學生學習策略運用狀況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其平均分值大多在2.5—3.5之間,其中情感策略運用頻率最高3.11分,認知策略運用頻率最低2.50分。各學習策略運用頻率從高到低排序為:情感策略、補償策略、記憶策略、元認知策略、社交策略、認知策略。在各小題平均分中,第4小題“我用重復多變的方法來記憶單詞”平均分數最高3.80分,第15小題“為了改進自己的語音、語調,我反復聽外國人灌制的錄音磁帶”平均分最低只有1.98分。
表一
(二)聽力測試高低分
組與學習策略問卷調查得分總分之間的關系。
從分析數據表明,學生聽力能力測試高分組和低分組在學習策略的運用上具有顯著性差異。高分組學生學習策略的使用頻率高于低分組學生(t=8.205,p<0.001),差異顯著。根據ellis(1994)對學習策略的定義——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用于發展過渡語(interlanguage,即形成中的第二語言或外語體系)的手段或步驟。那么學習策略這個手段在被試者學習過程中的運用頻率關系著其英語聽力能力的高低。
表二聽力能力測試高分組與低分組學習策略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四、結語
本次研究發現:1.高職學生在學習策略方面運用最多的是情感策略和補償策略,運用頻率較少的是社交策略和認知策略。2.聽力能力測試高、低分組在學習策略總體運用方面有顯著差異,低分組學習策略的使用水平明顯低于高分組,且與學生英語能力有顯著關系。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在實際教學中應當注重加強學生的學習策略訓練,尤其是社交和認知策略方面的訓練。
本次研究分析因對象數量、專業和地域的局限性,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對高職學生二語習得學習策略使用狀況等結果和結論有待進一步研究考證。
參考文獻:
[1]rubin,j.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tesol quarterly,1975.
[2]wenstein,mayer.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in wittrock,1986.
[3]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
[4]oxford,r.l.語言學習策略——教師必讀.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
[5]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