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早產兒的護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早產兒; 呼吸暫停; 護理措施分析

早產兒由于胎齡不足,體重較正常嬰兒低,呼吸暫停作為早產兒的常見臨床表現之一,發病率為20%~30%,胎齡越小發病率越高,并且可導致死亡[1]。如果搶救不及時,長時間缺氧會引起患兒的大腦損傷,對患兒的日后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并造成永久性或不可逆轉的功能障礙。通過護理干預使發病率下降,死亡率降低,并發癥減少,提高搶救的成功率。筆者選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呼吸暫停的早產兒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在治療期間進行護理干預,并與同期進行常規治療的33例患者進行對比,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呼吸暫停的早產兒,其中男嬰60例,女嬰40例。將100例早產兒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治療組中男嬰33例,女嬰17例,年齡28~37周,平均(32.4±3.5)周;對照組中男嬰27例,女嬰23例,年齡29~37周,平均(33.5±4.1)周。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治療組患者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治療前護理 將患兒置于恒溫箱中保證患兒的正常體溫,并根據胎齡、體重的差異調節恒溫箱中的溫度。導致阻塞性呼吸暫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早產兒喉部呼吸道容易塌陷,如頭部和頸部位置扭曲不正會加重呼吸道阻塞,保持患兒的呼吸通暢將其頭部放置于中線位置, 頸部姿勢自然,由于早產兒的胃腸發育 不健全在喂奶時要防止呼吸阻塞,采用加強監管患兒的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血氣、血鈣等,一旦發現患兒出現身體青紫、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癥狀立即實施搶救治療。

1.2.2 治療中護理 輔助清除呼吸道內異物;由于患兒神經敏感,用手按壓足底,增加神經沖動,可增加患兒的呼吸道擴張;手術用具經消毒保持無菌,空氣經消毒,在治療過程中要保持患兒鎮靜以免發生意外,室溫一定要保持在28~30 ℃,醫用水要保證在37 ℃[1]。

1.2.3 治療后護理 由于早產兒的體質較弱,因此,在治療后要注意嬰兒使用物品的消毒,防止患兒交叉感染;對腹部進行按摩促進患兒消化;保證患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增強患兒免疫力;減少對患兒的移動和不良刺激;觀察患兒的排便情況,若排便不暢應立即進行處理。

1.2.4 加強體溫監測 設置中性溫度環境,使患兒處于24~26 ℃的溫度,維持體溫在36~37 ℃,以此來減少患兒呼吸暫停的發作。使患兒的周圍濕度保持在50%~60%,確保患兒體溫的恒定,使體溫波動在±0.5 ℃,針對患兒的各項治療與護理都應盡量集中在溫箱內進行。

1.2.5 藥物護理 按照醫囑給予早產兒抗感染治療。嚴格遵守用法、用量、時間、濃度,保持藥物療效。在應用鎮靜藥時,要做到靜脈推入慢,劑量嚴格按醫囑執行。本組早產兒中,有2例在靜推安定過程中出現呼吸暫停。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治療組患兒呼吸窘迫綜合征3例,腦膜炎2例,敗血癥2例,腸炎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且經過治療病情均有所改善,死亡率降低;對照組呼吸窘迫綜合征5例,腦膜炎4例,敗血癥5例,腸炎4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6%,經過治療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死亡率幾乎無變化。見表1。

3 討論

早產兒的體質較弱,各個系統發育不成熟,如神經、免疫、消化等系統都還不完善。主要由于早產兒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易引起呼吸調節障礙。早產兒呼吸暫停還可由缺氧、體溫變化等引起。呼吸暫停是一種短時間內無呼吸運動,即呼吸停止2O s或更長[2],在治療的過程中都要注意防護,護理措施得當比應急性治療有更好的效果。

早產兒呼吸暫停主要臨床表現有青紫、肌張力低下、心率變慢、血氧飽和度下降、血壓降低[1];其主要并發癥有呼吸窘迫綜合征、腦膜炎、敗血癥、腸炎等。早產兒體溫調節系統障礙,因此,給予保溫箱,輔助嬰兒自身進行體溫調節,防止不良刺激引發呼吸暫停;合理喂養,由于早產兒體內各種消化酶不足,其消化能力差。對于病情穩定的患兒,已具有吸吮與吞咽能力,可通過口滴位法取2 ml母乳貼在嬰兒口角緩慢滴喂,每2~3小時滴入一次。同時觀察呼吸頻率,撫摸腹部促進消化,避免患兒胃食管反流而引起反射性呼吸暫停[3];由于引起呼吸暫停的原因很多,在護理要保證用具的清潔,防止患兒感染而引發呼吸暫停或引發其他疾病[4-5];若此時發生呼吸暫停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加以適當治療可減輕呼吸暫停中血氧飽和度下降、肌張力下降等臨床表現,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和死亡率[6-7]。

呼吸窘迫綜合征又稱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是由于肺成熟度差肺泡表面物質缺乏所致,表現為呼吸困難、身體青紫、心率增速等癥狀,可引發呼吸暫停,護理得當可使發病頻率減少。本研究中,治療組50例患兒與對照組50例患兒對比,護理措施得當可減少并發癥,減少呼吸暫停發病頻率,減少死亡率。

當早產兒出現短暫呼吸暫停時,應該對早產兒做出及時搶救治療。要做到以下幾點:(1)皮膚物理刺激。出現暫停呼吸時,給予彈足底、托背、睡水墊等機械運動,使患兒恢復自主呼吸[8-9]。(2)保持呼吸道通暢。對患兒進行吸痰,在吸痰過程中,要保持動作盡量輕柔,每次時間要少于15 s,避免損傷患兒的呼吸道黏膜,產生感染灶。(3)當患兒嚴重發作時,進行復蘇囊加壓給氧,并予氨茶堿、納絡酮等藥物治療[10-11]。

綜上所述,加強對患兒的監護,針對患兒各個系統的不足面進行加強觀察,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能降低治療中的風險,對疾病的治療至關重要。通過對早產兒的密切觀察和護理技術的應用,結合早產兒發育尚未成熟的特點,做出針對性的治療,使早產兒的生存率得到極大的提高,并減輕患兒家人的痛苦,使患兒存活后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春紅.46例早產兒呼吸暫停的臨床分析及治療[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7(1):114.

[2]鄭美真.32例早產兒呼吸暫停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07,6(2):22-23.

[3]黃米霞.231 例早產兒呼吸暫停的觀察與護理[J].醫學信息,2011,24(2):675-676.

[4]岳呈娟.早產兒呼吸暫停的觀察處理與護理[J].健康必讀:下半月,2011,6(4):204-205.

[5]蔡榮英,陳秀撈,洪瑜玲.蘇雁早產兒呼吸暫停的觀察及護理[J].現代醫院,2007,6(2):71-72.

[6]楊寶琴.護理干預對預防早產兒呼吸暫停的影響及分析[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2,7(2):88-89.

[7]徐淑巖,牛菲菲.早產兒呼吸暫停的觀察與護理[J].新鄉醫學院學報,2008,5(2):207-208.

[8]鐘萍.護理干預對預防早產兒呼吸暫停的影響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12(10):39-40.

[9]陳紅雨.早產兒呼吸暫停的觀察和護理[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2,11(1):123-124.

[10]莫碧嫻.預防早產兒呼吸暫停的護理措施[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13(5):628-629.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范文第2篇

臨床資料

2007年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投入使用以來,每年收治多例早產兒,除幾例因愈后極差家長放棄治療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基本護理措施

早產兒室配備:與足月兒分開,除滿足足月兒室條件外,還應配備嬰兒培養箱、遠紅外保暖床、微量輸液泵、吸引器和復蘇囊等設備。工作人員相對固定,為加強早產兒的護理管理,最好開展系統化整體護理。

維持體溫穩定:早產兒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體溫升降不定,多為體溫低下,因此早產兒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4~26℃,晨間護理時提高到27~28℃,相對濕度55%~65%。維持患兒體溫的適中溫度根據早產兒的體重、成熟度及病情,給予不同的保暖措施:①體重<2000g 85例,盡早放入保溫箱中保暖,并根據體重、日齡選擇適中溫度使患兒體溫維持在正常范圍。②體重≥2000g 38例,在箱外保暖,以降低氧耗量和散熱量。③病情較重者,體溫<35.5℃ 10例,在遠紅外線輻射床保暖下進行搶救,床溫控制在32~35℃,并將塑料保鮮膜罩在輻射床上,以減少對流散熱和水分的丟失。每2小時監測體溫1次,根據患兒體溫隨時調節箱溫及床溫。床溫傳感器探頭暴露在適當位置,避免遮蓋及掉在地上,以免床溫失控,造成患兒烤傷及脫水。

合理喂養:按照早產兒的體重、月齡,參考其活動、哭鬧、大小便及有無病,給予5%糖水或奶喂養。奶喂養以母乳喂養為主。故凡具有吸吮力的早產兒應堅持采用母乳喂養,若無母乳應專用早產兒配方奶為好。目前多主張早期、足量喂養,一般在生后6小時開始,喂奶前先試喂糖水1~2次,無嘔吐給予牛奶喂服。

維持有效呼吸:早產兒呼吸中樞及呼吸器官未發育成熟,常會發生原發性呼吸暫停現象。有缺氧癥狀者給予氧氣吸入,吸入氧濃度及時間根據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若持續吸氧最好不超過3天,或在血氣監測下指導用氧,預防氧療并發癥。呼吸暫停者給予彈足底、托背、吸氧處理,條件允許放置水囊床墊,利用水振動減少呼吸暫停發生。

預防感染:對早產兒實行保護性隔離,是護理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早產兒抵抗力比足月兒更低,消毒隔離要求更高。更應加強口腔、皮膚及臍部的護理,發現微小病灶都應及時處理。經常更換以防發生肺炎。制定嚴密的消毒隔離制度,嚴禁非專室人員入內,嚴格控制參觀和示教人數,超常人流量后應及時進行空氣及有關用品消毒,確保空氣及儀器物品潔凈,防止交叉感染。

護理新進展

加強環境管理:包括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減少噪音的刺激,減少光線的刺激,減少疼痛的刺激等。疼痛對新生兒,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產兒和危重兒,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遠期不良影響,應引起臨床重視,并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包括:護理時盡量減少操作;在執行侵入性治療如打針、抽血或吸痰的操作時,應給予肢體支持(一手握住嬰兒的雙膝將雙腿靠近軀體,另一手掌輕壓上肢使其靠近前胸)使其形成屈曲;盡量減少對肢體的捆綁;在祛除膠布、電極等黏貼物時應使用祛除劑以減輕不適感;撫觸、非營養性吸吮(安慰奶嘴)也能減輕疼痛感;必要時使用止痛劑。

促進智力及生長發育的護理:隨著早產兒救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極低體重兒,治愈后其智力及生長發育較正常同齡兒低,生活質量可能有所下降。為早產兒提供近似子宮內環境的需求也逐步增長,現代概念的撫觸術除了其醫療功能外,在早產兒更多地體現在通過對皮膚感官溫和的刺激代替宮內溫柔的相擁,促進嬰兒智力及生長的健康發育。在患兒恢復期開展嬰兒撫觸,3次/日,每次15分鐘,由上至下輕輕按摩,并將這一技術仔細傳授給患兒家長,并堅持每個月隨防1次。嬰兒撫觸在國內及國外均已被證實可以提高患兒的生長及智力發育,可減少后遺癥,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療費用,并為提高患兒生活質量打下良好基礎。

對父母的心理支持:父母往往認為早產兒易于出現各種健康問題,而產生較重的心理負擔。醫務工作者應該給早產兒母親更多的支持,可以通過開設網上和電話咨詢,定期舉辦早產兒健康講座,或制定宣傳小冊子等途徑來為早產兒父母提供一些方便快捷的醫療資源,從而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另外,醫務人員要在早產兒住院期間為他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如允許父母1~2次/日進入NICU參與護理他們的嬰兒。這種護理方式在發達國家已廣泛實施,而國內目前只允許病情危重的新生兒的父母入內探視。

促進親子關系建立:嬰兒在撫育過程中有被觸摸、擁抱及關注的需要。親子之間親密的接觸對于父母和嬰兒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出生后數周內親子間互動,對于日后親子關系建立有深遠的影響。母子間的親密感主要通過親密行為表現出來,包括:觸摸、親吻、擁抱、面對面注視。護理人員必須了解親子之間親密感的重要性,并設法提供促進親子關系建立的途徑,鼓勵親密行為的表達。

出院指導

患兒出院前向其父母詳細的出院指導。包括體溫監測,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監測體重,如何觀察病情,預防感染措施,查體及疫苗接種,新生兒護理知識,神經精神發育指導,保證出院后小兒生存質量。

由于早產兒各器官發育不成熟,功能低下,易并發各種疾病,故對早產兒護理非常重要,早產兒室實行24小時專人護理,并利用各種儀器監護,及時了解病情變化,及時評估病情,并制定和實施各種護理計劃、護理措施終止病情進一步發展,減輕機體的損害程度,保證高水平的護理質量。根據早產兒的特點,通過一系列的護理措施以及先進儀器設備和精湛的技術,提高了早產兒的存活率。早產兒是一個極其脆弱的群體,醫務人員為其提供良好的醫療護理,對提高早產兒存活率及日后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全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1 93.

2 潘麗暉,張蘇堅.早產兒護理探討[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5):407.

3 張家驤,魏克倫,薛興東.新生兒急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02.

4 張教花,張秀芹.極低體重兒的重癥監護[J].護理研究,2004,18(3):511.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早產兒;發育支持護理;應用進展

早產兒指的是胎齡不足37 w的活產新生兒,也被稱為未成熟兒,由于早產兒的組織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統的功能發育尚不十分完善,出生后很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疾病[1], 相對于足月分娩的新生兒,早產兒更容易出現腦癱或者腦損傷等情況,且在其以后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認知發育遲緩或者行為發育障礙的幾率更高。發育支持護理就是一種通過改善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環境、改變其照顧方式,以實現保障并促進早產兒人身心健康的一種護理方式[2]。

1 早產兒生長發育護理概述

發育支持護理作為一種針對早產兒的個性化護理模式,系統和主要組織器官發育不成熟、子宮內環環境的變化以及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環境的影響、早產兒的行為發育模式與協作系統是其研究的主要理論基礎。護理中則以早產兒自身的不同情況為依據,將減少不良的環境刺激作為主要原則[3],將支持促進早產兒的良好發展作為主要目標。

發育支持護理的重要特點是人性化和個體化,要求在早產兒的照護過程中,以其臨床表現、個體需求為依據,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喂養計劃、護理、皮膚接觸機會,通過對照顧步伐、進程的不斷調整最大程度提高早產兒的舒適性。提高早產兒父母的參與程度,為家庭總體舒適性的提高提供指導。

2 早產兒生長發育護理的方法

早產兒生長發育護理過程中,需要在住院期間和出院后的家庭護理中均給予正確的有效的支持。

2.1住院期間的生長發育護理

2.1.1環境護理 ①溫度濕度:早產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十分成熟,自身的體溫調節功能相對較差,要保持NICU室的的溫度在24℃~26℃,而相對濕度需維持在55%~65%。當早產兒出生后應放入熱暖箱中時,也需要根據早產兒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保暖措施。②光線:強光會對機體的內分泌功能造成影響,并對睡眠造成干擾,因而 NICU室中要盡量減少光線的影響,要求NICU室窗簾關閉,僅調節室內燈光亮度來獲得最佳的光線效果,在必須開大燈的時候,則早產兒所在的暖箱需要使用深色布遮光。③聲音:一方面要注意控制醫護人員在NICU內的說話、走路聲音,另一方面,要注意控制相關儀器聲音,盡量將器械操作、暖箱門開關等的聲音降到最低,迅速應答各種儀器報警,避免對早產兒造成驚嚇,控制室內噪音在60 dB以下。

2.1.2護理 在實施鳥巢護理的過程中,先將鳥巢放暖箱中預熱,再將早產兒放入其中。選擇最合適的擺放:四肢中線屈曲位,肩膀向前屈曲以避免肩膀的內收;手傍中心位或手傍口位,發展手-嘴綜合能力,使得早產兒能夠進行自我安慰。然后模擬早產兒在子宮的,為其提供肢體活動邊界,提高早產兒的安全感。

2.1.3疼痛護理 早產兒出生后可能因多種并發癥的合并發生,需要進行侵襲性操作,這些操作會對其造成較大的刺激,引起疼痛,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盡可能減少侵襲性操作的次數,在實施其他各項操作時,也要盡量做到動作輕柔、聲音溫和。患兒行為出現異常時,給予相應的安慰措施,必要情況下,通過非藥物鎮痛來盡量緩解患兒的疼痛。

2.1.4撫觸護理 由護理人員每天定時為早產兒提供撫觸護理,做到手法輕柔、力度適中,撫觸過程中注意和早產兒的語言、目光交流,使得早產兒得到情感上的安慰,一般情況下,早產兒每次撫觸的時間在15~20 min。對于本身體重較低,體溫尚不十分穩定的早產兒,也可以選擇直接在暖箱中做撫觸護理。

2.2出院后的家庭發育支持護理 在住院期間,要鼓勵和指導早產兒的父母參與支持護理。一方面,在早產兒的病情基本平穩之后,母親可以在責任護士的指導下對早產兒進行母乳喂養,盡早讓早產兒與母親之間進行皮膚接觸,讓其感受母親的心跳、陪伴、,提高早產兒的安全感與母親護理早產兒的信心。出院后則要指導照護者對居室的溫濕度、光線、聲音等進行有利調節,提供有益物理環境刺激;感受豐富的社會環境刺激,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在平時的喂養中也要注重與早產兒的充分互動交流,為早產兒的發育提供有利因素。

3 發育支持護理臨床實踐分析及作用

以王曉云的研究為例,其隨機將120例早產兒分成了觀察組和對照組,并分別在早產兒出生后提供發育支持性護理和常規護理,通過對早產兒的每日進奶量、平均體重增長速度以及住院天數等指標進行對比,則發現提供發育支持護理的觀察組患兒均顯著更優。李勝玲等[4]的研究則通過更為專業的神經行為(NBNA)和發育商(DQ)測試不同組別早產兒進行了比較,一方面,早產兒出生后的一到兩周時間內,提供發育支持護理的觀察組患兒在行為能力、 被動肌張力、主動肌張力、原始反射以及一般反應等五個NBNA評價方面的單獨評分都顯著高于經常規護理的早產兒,提示早產兒發育支持護理對其自身的神經系統發育具有明顯的影響,Klerberg等更是在早期的臨床對照實驗中對早產兒出生后1年間其大腦發育指數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0~2歲兒童可塑性強、代償性好、受環境的影響程度大,如果在此期間早產兒缺乏交流,也會引起其發育過程中社交、認知發育的偏離。另一方面,李勝玲等的研究也通過Gesell發育診斷量表對早產兒出生后的3~12月內發育商的變化情況進行了監測和分析,發現觀察組患者在適應性、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社交等方面的評分較之對照組也顯著更優,則進一步表明,溫馨的外部環境不僅能夠為早產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創造更和諧優秀的生長氛圍,而且通過給予早產兒更多的音樂、色彩、撫觸、觸摸等刺激,能夠促進早產兒大腦皮層的反應性。

上述所有研究結果中都需要注意的同一重要問題就是,發育支持護理中家庭成員的參與程度,父母家人在發育支持護理的過程中,無論在住院期間還是在家庭護理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父母及家人的行為會對早產兒的發育產生直接影響。

4 結論

近年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發育支持護理對于改善早產兒的喂養情況,促進其生長發育,縮短住院期間的機械通氣時間和因此而引起的勝利刺激,縮短住院時間,促進親子關系的盡快建立等方面都有顯著的作用,是改善早產兒近期預后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秦秀麗,葉天惠,曾.發育支持護理在早產兒家庭護理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學雜志,2010,25(5):88-91.

[2]張曉麗,董榮芝,王娜娜,等.發育支持護理在早產兒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濱州醫學院學報,2013,36(1):10-11.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范文第4篇

【關鍵詞】早產兒母乳喂養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8-235-01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出生體重小于2500g的活產新生兒。由于早產兒各器官發育不成熟,抗病能力低,死亡率高。因此,加強早產兒后天的喂養及護理是提高早產兒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但臨床工作中由于產婦對母乳喂養知識掌握不夠,影響早產兒母乳喂養,醫護人員針對影響早產兒母乳喂養的因素,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達到了滿意的效果。我院從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早產兒332例,全部實施母乳喂養,成活率100%,現將早產兒母乳喂養成功的經驗介紹如下:

1影響母乳喂養的因素

1.1產婦缺乏母乳喂養的知識:產婦在妊娠期間未能接受母乳喂養相關知識的學習,不了解母乳喂養的優點,開奶時間晚。產后初期和產褥期,受當地風俗影響給產婦只喝一些小米粥,以致奶量較少,并且忌口較多,使產婦進食量少,造成奶量過少或無奶,失去信心而放棄母乳喂養。

1.2 缺乏哺乳經驗:盡管理論上懂得母乳喂養的好處,也有哺乳的愿望,但因沒有哺乳的經驗,實施哺乳的技巧和方法不當。有的產婦由于產后或手術后疼痛和關系,而不能掌握恰當的哺乳方法和技巧,例如:哺乳姿勢不正確,含接錯誤,不會護理、擠奶等可能引起嬰兒哭鬧、疼痛皸裂等。

1.3 凹陷:由于產婦扁平或凹陷,新生兒含接困難,不能很好吸吮。

1.4 心理因素的影響:有的產婦受所生孩子性別的不如意而造成精神緊張,感情脆弱,心理上稍微受到傷害,就會出現焦慮和精神障礙,也會引起乳汁分泌減少,母乳喂養的行為隨時可能改變,會給孩子停止母乳喂養改為人工喂養。

2護理對策

2.1宣傳早產兒母乳喂養的好處:因為早產母親的奶中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和氨基酸較足月母乳多,能充分滿足早產兒的營養需要。而且早產母親的奶更有利于早產兒的消化和吸收,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乳糖和牛磺酸能為早產兒大腦發育提供營養保證。早產母親的奶,特別是初乳中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能增強早產兒抗病能力,保護嬰兒少得病,減少腹瀉、呼吸道及皮膚感染的危險。因此,母乳是早產兒最理想的食品,早產兒更需要母乳喂養。

2.2 鼓勵母親樹立母乳喂養成功的信心:早產兒與正常新生兒不同,先天發育不完善,自主呼吸不平穩,吸吮力弱,吞咽動作慢,再加上母親早產,體內激素未達到正常水平,扁平,凹陷及較大等影響,致使其認為嬰兒口小,不能含接等原因,導致母親從心理上不愿給嬰兒哺乳。另一方面,有的母親對能否喂養好嬰兒缺乏信心,懷疑自己乳汁的的數量、營養是否滿足嬰兒的需要。

3加強母乳喂養指導

3.1 早產兒早期母乳喂養的指征:①自受孕之日起滿32周或大于32周。②嬰兒能協調的吸吮和吞咽、全身一般情況穩定或吸吮過程中偶爾伴發呼吸暫停和心率減慢。③以觀察到有清醒狀態,具備這些指征就可以試喂。

3.2 對于有吸吮力的早產兒,在嬰兒斷臍后30分鐘內直接與母親接觸(注意保暖)并吸吮母親的,母嬰同室,按需哺乳,在喂奶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母親喂哺及嬰兒含接姿勢正確。母親喂奶的:胸貼胸,腹貼腹,下巴貼。,母親用手托起和嬰兒的下頜,避免嬰兒頸部伸直。嬰兒含接:張開嘴,嘴巴凸起,含住及大部分乳暈,兩頰鼓起,有節律的吸吮和吞咽。由于早產兒呼吸中樞和呼吸肌發育不完善,咳嗽和吞咽反射差,在哺乳時要注意觀察有無吸吮后呼吸暫停或暫時性青紫、嗆奶、過度疲勞等表現。因早產兒胃容量小,所以要勤喂,每日至少要喂8-12次,每次哺乳后要豎抱,并輕拍背部,使其打嗝。

3.3對吸吮能力太差或因治療而不能直接吸吮的早產兒,應指導母親按時擠奶(至少每三小時擠一次),擠出的初乳或乳汁應盛在已消毒的杯中,然后用滴管或小匙喂給早產兒。同時讓母親看到自己有奶,完全能滿足嬰兒需要,幫助其克服乳汁不足的心理。一旦早產兒有可能直接吸吮母乳時應盡早試喂。

3.4 指導母親正確護理 方法:首先注意保暖,應根據早產兒體重、成熟度及病情,給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強體溫監測,每日2 - 4次,其次密切觀察小兒面色、呼吸、體溫、吸吮力、進奶量和大小便等情況,經常檢查粘膜和皮膚是否完整、皮膚有無硬腫、臍部有無滲出及感染。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醫師處理。同時鼓勵家長擁抱和撫摸嬰兒,對嬰兒說話和唱歌等,促進父母與嬰兒的感情互動,幫助家長建立信心,使其相信只要喂養和護理得當,早產兒的體力、智力都不會比正常足月嬰兒差,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影響早產兒喂養的因素主要是異常的心理因素,只有做好心理護理工作,耐心細致的指導,就能消除不良因素,使母乳喂養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范文第5篇

[關鍵詞]發育支持性護理;早產患兒;應用效果

早產兒指胎齡少于37周的活產新生兒,大多體重不足2500g,身長46cm以下,又稱未成熟兒,死亡率高。提高早產兒的護理質量,是降低其死亡率的關鍵。所以護理是一個關鍵的作用;發育支持性護理是一種針對早產兒所采取的新型的護理措施,其護理原則是減少不良的環境刺激,根據早產兒個體的具體情況,給予能促進早產兒自身發展的良好支持。發育支持性護理在國外被廣泛應用于早產兒,促進其疾病康復、生長發育,有助于親子關系的建立。我院對早產患兒的護理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在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院110例早產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發育支持性護理)男31例,女24例;胎齡30~35周,平均胎齡33.8周,出生體重1030~1485g,平均1205g。對照組(系統性護理)男28例,女27例;胎齡30~35周,平均胎齡33.8周,出生體重1035~1490g,平均1215g。兩組早產患兒在男女比例,出生胎齡,出生體重經統計學檢驗,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極低體重早產兒入院后給予常規護理,對有黃疸的早產患兒,進行藍光燈照;每天對早產患兒的吸吮吞咽進行護理、對患兒的消化系統進行觀察、對患兒的體溫進行檢測,有沒有并發其他病例等進行檢測,對患兒的睡眠時間進行記錄。觀察每天的進奶量,在常規護理2周后對照組進奶量35±686±4019±19170(ml),體重157±401215±1031280±1211490(g)。

1.2.2觀察組在極低體重早產患兒護理的時候,使用發育支持性護理方法。使早產兒有安全感,改善睡眠狀態,提高早產兒喂養耐受性,增進營養,加快體重增長,促進疾病恢復,對早產患兒的體質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對早產兒生長發育具有促進作用。在發育支持性護理2周后觀察組的進奶量50±4020±7120±23360(ml),體重178±401235±1101395±1301650(g)。

1.3統計學方法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配對t檢驗對護理前后早產患兒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當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見表1,在常規護理2周后對照組進奶量35±686±4019±19170(ml),體重157±401215±1031280±1211490(g)。觀察組的進奶量50±4020±7120±23360(ml),體重178±401235±1101395±1301650(g)。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

由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中死亡率為0例,進奶量高,體重增長快;對照組中死亡率1例,進奶量低,體重增長慢。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

3討論

早產兒指胎齡不足37周的活產新生兒,大多體重不足2500g,身長46cm以下,又稱未成熟兒,死亡率高。提高早產兒的護理質量,是降低其死亡率的關鍵。如果早產患兒在其出生時得不到高質量的護理,會致使患兒發生多種因素的疾病,甚至死亡。發育支持性護理方法是一種有別于以前的常規護理方法使早產兒有安全感,改善睡眠狀態,提高早產兒喂養耐受性,增進營養,加快體重增長,促進疾病恢復,對早產兒生長發育具有促進作用。發育支持性護理是一種針對早產兒所采取的新型的護理措施,其護理原則是減少不良的環境刺激,根據早產兒個體的具體情況,給予能促進早產兒自身發展的良好支持。發育支持性護理在國外被廣泛應用于早產兒,促進其疾病康復、生長發育,有助于親子關系的建立。對于現代醫療科學來說,提高生命保障,減少疾病痛苦,促使病患盡早恢復是第一的關鍵,對早產患兒來說,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病患,因其剛出生還不能表達自己,甚至連有和疾病都不能描述,是一種比叫棘手的問題,然而提高對早產患兒的護理是一個重要而有關鍵的問題這對能不能使一個新的生命在以后的成長中得到良好的體制和成長是一個關鍵。而發育支持性護理方法是一種新而又有效的護理方法(具有效數據統計結果),這對患兒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重要作用。所以發育支持性護理方法值得現醫療科學單位推廣使用。這對人的生命和醫療的一個重大的進步,具有很大的影響,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綜上所述,發育支持性護理能使早產兒有安全感,改善睡眠狀態,提高早產兒喂養耐受性,增進營養,加快體重增長,促進疾病恢復,對早產兒生長發育具有促進作用,對現代醫療護理具有很大的醫療科學意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蘇平,王春桃.發育支持性護理在極低出生體重兒的應用效果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10(21).

[2]朱清碧,龔陽紅.極低出生體重兒的護理支持及臨床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0,9(20):21―22.

[3]譚巧紅,龔婷,陳麗棠.發育支持性護理應用于早產兒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8,6(29):112―1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曲沃县| 东乡县| 大名县| 江华| 绍兴市| 赫章县| 昭觉县| 随州市| 蓝山县| 宣城市| 桦川县| 香港 | 宣威市| 岳普湖县| 德清县| 即墨市| 资中县| 修文县| 攀枝花市| 来安县| 奉化市| 新宁县| 崇仁县| 屏东市| 长子县| 吴江市| 洛阳市| 蕲春县| 台山市| 浦北县| 桐梓县| 石棉县| 楚雄市| 赤水市| 红安县| 汉川市| 株洲市| 清丰县| 新密市|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