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老舍的作品

老舍的作品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舍的作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老舍的作品

老舍的作品范文第1篇

關鍵詞:翻譯 風格 自然 貼切

1 對翻譯的解釋

翻譯,英文Translation,是指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翻譯是將一種相對陌生的表達方式,轉換成相對熟悉的表達方式的過程。其內容有語言、文字、圖形、符號的翻譯。其中,“翻”是指對交談的語言轉換,“譯”是指對單向陳述的語言轉換。“翻”是指對交談中的兩種語言進行即時的、一句對一句的轉換,即先把一句甲語轉換為一句乙語,然后再把一句乙語轉換為甲語。這是一種輪流的、交替的語言或信息轉換。“譯”是指單向陳述,即說者只說不問,聽者只聽不答,中間為雙語人士,只為說者作語言轉換。

翻譯要求譯出來的文章在思想內容,情感氛圍,風姿神韻方面都需要與原文本相符合。其中如何傳達原作的風姿神韻,即風格,是極為重要的。它不僅牽涉到譯文的遣詞造句,還關系到譯文整體基調的把握。

2以《蘋果車》為例,賞析老舍的翻譯風格

《蘋果車》這部劇描述了國王馬格納斯與以首相卜羅塔斯為首的內閣大臣們的宮廷斗爭。卜羅塔斯野心勃勃,企圖獨攬大權.他向國王馬格納斯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不再做講演”,“停止暗中操縱報紙”,“不準再提國王否決權”。聰明機智的國王以在退位時解散國會,舉行大選,同時自己以平民身份參加競選為要求同意退位。卜羅塔斯感到前途未卜,驚恐不已,為了自保,他親手撕毀“最后通牒”,宣布“一切照舊”。

下面摘自《蘋果車》的一段及老舍先生的翻譯文本來具體賞析。

To music o’er flood and fell;

To slowly trace the forest’s shady scene;

Where things that own not man’s dominion dwell;

And mortal foot hath ne’er or rarely been;

To climb the trackless mountain all unseen;

With the wild flock that never needs a flod;

Alone o’er steeps and foaming falls to lean;

This is not solitude;

‘tis but to hold;

Converse with Nature’s charms;

And view her stores unrolled.

老舍先生的翻譯是:

踞石臨波有所思兮,

或徐步林蔭之幽勝;

罕見人跡兮,

物聚乎無人之境;

群獸無欄兮伴我行,共攀無徑之荒嶺,

時倚峭壁與飛瀑兮,

大自然兮相與呼應;

信非孤獨兮,放觀萬象之展映.

《蘋果車》(“The Apple Cart”,1929)是蕭伯納創作的第四十個劇本,也是他的創作生涯后期一出最重要的戲劇。《蘋果車》來源于英國俗語“弄翻蘋果車, (“upset the applecart”),意為“攪亂如意算盤。在《蘋果車》這個“政治狂想劇”里,蕭伯納把現實和幻想混合起來, 諷刺意味很濃烈。

老舍先生在翻譯該作品時,對諷刺語言的拿捏十分準確,讓讀者領略到英國宮廷的斗爭,如“罕見人跡”,讓人身臨其景,體會那表面風平浪靜,實際上漩渦四起的勾心斗角。單從老舍對稱謂的歸化翻譯處理上,便可感受到老舍這位人民藝術家對文字語言靈活駕馭的風采。老舍先生對古英語的把握與翻譯也是恰如其分。整個譯文與原作所想要表達的氣氛與格調是符合多對多,用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使得人們更能體會到宮廷斗爭的殘酷。讓現實跟幻想更能很好的交換與融合。

老舍先生本人的作品也是以環境、人物來表現社會的,其語言也是極具諷刺意味的,在進行翻譯文學作品的時候他也做到了語言上的大膽與獨特。把自己的風格也運用到所翻譯的作品當中。所翻譯出來的作品自然,有風格。

3老舍的翻譯觀

老舍一生的翻譯理論只有兩篇呈書面形式以供參考:《談翻譯》和《關于文學翻譯工作的幾點意見》,文章少不代表沒有理論,文不在多,而在質,在精辟。老舍的一些筆談中,也涉及到了翻譯,其中不乏有精辟之論,許多觀點對我們今天的翻譯理論和事業,仍很有啟示作用,總結如下:

(1)翻譯中的創作

老舍身為著名作家和語言大師,非常厭惡翻譯腔。他認為翻譯是“再創造”要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發揮譯者的能力。他對譯者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創作者要深入生活,翻譯者也不例外。最保險的辦法是我們要深入生活,親力親為,連一草一木之微也不輕易放過。了解得夠深入、透徹,才能處處譯得明確。沒有豐富的生活,就沒有豐富的語言。”他說:“世界上有一些著名的譯本,比原著更美,是翻譯中的創作。”

(2)翻譯的語言

他在翻譯的語言用法上始終堅持自己的風格。他認為好的譯文既要體現漢語簡練,富有神韻的特點,也須尊重外文的細膩明確的風格。“不使譯文冗長累贅,而仍能不損失原意。”他反對隨便使用陳詞濫調,為言簡意賅而損傷了原文的精致細密。他認為要從生活中找到生動的語言去翻譯,而不是順著原文逐字逐句翻譯。

(3)翻譯的層次性

老舍先生認為翻譯是可以有層次的,以供不同文化程度的讀者閱讀,使文化程度略低的讀者也能知曉這些作品都說了些什么,這在同時代的譯論中鮮有提及的。優秀的譯作,不僅使讀者知道作品中有什么,而且知道怎么寫的。可見當時他提出的有不同層次的翻譯與今天所談論的翻譯上的高標準和多元標準是不謀而合的。

(4)翻譯的規劃

老舍先生提出應對譯者加強組織和規劃。規劃可以分為個人規劃和集體規劃,對科學和哲學的名著“應進行集體翻譯,個人不便獨立工作。集思廣益,能夠保證精確。集體工作對于規劃譯名也有好處……”。對待文學翻譯他認為應個人單干,即使幾個人合作,最后也應由一個人執筆,以便保持風格的統一。他在翻譯實踐中也是這樣做的。這也是老舍對翻譯的獨到見解。他的翻譯規劃思想對今天的翻譯事業來說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戰略性的建議。

4 結論

老舍先生是個譯者,很成功的譯者。他翻譯的文本很貼切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還有當時多對多社會下人們丑陋的、麻木的等的一面。能更好的把握原文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及語言的特點,并融入自己的寫作特點與風格。更將作品與中國相結合,使得讀者能更深刻的了解。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定安 《英漢比較與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1

[2]馮慶華 《實用翻譯教程》.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老舍的作品范文第2篇

關鍵詞:老舍;小說;喜劇性;幽默

隨著《老張的哲學》的發表,老舍以真正的作家姿態步入我國現代文學文壇。在這部小說中人們也看到了老舍創作中的幽默性特征,而這種創作特點也使得老舍在未來的發展中走得更遠。而筆者主要針對于此,對老舍小說中的喜劇因素進行分析、探討,仔細挖掘老舍創作中喜劇性特點的原因,以此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老舍的創作作品與喜劇風格。

一、老舍小說中喜劇藝術形成的原因與地位

(一)原因

一方面,受到歷史時代的影響。老舍早年生活在二十世紀初,清王朝被所,“五四”運動給傳統觀念與思想帶來一定的沖擊,這也對那個時期的老舍帶來一定的影響。“五四”文化為老舍的作品創作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礎,而喜劇性因素也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由于老舍不同尋常的社會經歷,對老師喜劇性創作的形成具有積極的影響。他家境比較貧寒,而與中下層市民的接觸比較多,這種出身經歷與生活閱歷都影響著他的創作取向。他在創作中表現出的“笑的哲人”的態度,這都與他自身的生活經歷相關。最后,老舍自身性格的獨特性,造成其這種幽默創作的特點。首先,他比較樂觀開朗;其次,他獨具慧眼。老舍經常以一種喜劇、樂觀的態度看待萬事萬物,能夠以一種幽默諷刺的方式來對社會中的人和事進行觀察,從而使社會中的人和事賦予其幽默、喜劇的特點。因此,對于老舍創作中的戲劇性特點既是促使他成為幽默作家的原因,同時對他的喜劇風格具有一定的影響。

(二)地位

老舍的喜劇風格具有一定的發展性,起初在他的作品中對喜劇性的追求過于熱衷,因此就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幽默的思想力量與藝術效果有所減弱。由于長期以來,我國現代文學史中的幽默藝術甚少取得成功,這也對老舍的幽默藝術帶來一定的影響,而且也使得他的幽默藝術歷經了一段時期的磨練。從立意幽默、放棄幽默、返歸幽默到幽默成熟,老舍采取揚棄的態度,將自身的幽默藝術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因此,他的很多作品能夠得到人們的喜愛。郭沫若以及等,都稱贊過老舍的幽默風格。而且老舍的幽默藝術風格是可以與美國的馬克?吐溫相媲美的,是我們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創作有幽默藝術作品的成功實踐者。

二、老舍小說中喜劇性因素分析

(一)通過笑來批判國民劣根性

在老舍的作品中常常會看到一些可笑點,通過“笑”來批判當時人們身上表現出來的一種國民精神,對國民的弱點進行暴露。所以,從中可以看出老舍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也是對魯迅思想的繼承,同時能夠使自身通過喜劇的形式來批判國民性的特點顯現出來。例如,在《老張的哲學》中,老舍針對舊中國的國民身上的善良、蒙昧的特點加以暴露,其中的趙姑父、趙姑母就是比較典型的人物;而在小說《二馬》中的老馬,則更加體現出“老中國兒女”的形象。就像老舍說的那樣,老馬就算不得上是壞人,但也算不得上是好人。他能夠對祖宗的成法進行嚴格遵守,以自身的幾千年文明傲視洋人,但同時又處處對洋人加以小心對待。因此,老舍借助幽默的筆法,將這個老馬身上的保守怯懦、精神勝利以及因循守舊的思想更好地體現出來。這種幽默筆法的運用,老舍能夠在表現舊中國國民身上的劣根性特點積極暴露出來,將國民身上的病態特點通過自己的藝術加工體現出來,從而引起人們的重視,而老舍在這一過程最重要的是要表達改造國民性的理想,從而促進中國社會的發展。

(二)借助笑來批判世間丑惡

老舍運用戲劇形式批判世間丑惡,其實就是諷刺手法的集中展現。對于喜劇而言,應該將表現對象設定為真實的社會人生,生活中的善與惡、美與丑都是對應存在著的。因此,丑惡一面的描繪與再現是作家的職責,通過自己犀利的筆觸,對世間的丑惡進行剖析,從而使勸善懲惡得以實現。在老舍眼中,諷刺性的小說,其中的道德目的必須明確,因此他能夠以一種諷刺性的筆觸對世間的各種丑惡現象進行揭示,批判卑陋靈魂。另外,老舍能夠積極發揮文學的啟蒙作用,以此喚醒沉睡著的麻木的人們,以此進一步地對這種黑暗的現實制度進行批判,喚醒人們的道德意識。

(三)含淚的笑

在老舍筆下,嬉笑怒罵皆文章。老舍寫作中的共性特點就是能夠運用一種調侃的手段來表現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不幸。借用老舍的話就是“這種笑是一種苦笑,不知是苦好哇,還是笑好。”因此,他作品中常常表現出一種“笑中含淚”的特點,在這里常常有作家的哀愁與同情。例如,在他的小說《離婚》當中,張大哥的形象,張大哥的宇宙就是一個小院子,他的生命熱鬧但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張大哥并不是一個壞人,而是受幾千年文化影響的庸人。老舍以一種幽默的筆觸,將張大哥的一生以及與社會中痼疾的聯系描繪的淋漓盡致。老舍的笑中帶淚,他一種嘲笑、酸笑的態度來反省自身,并在自身的小說人物中完美地展現出來。

(四)輕松俏皮,聰明詼諧

在老舍的小說作品中,通過閱讀作品以后,能夠真切地發現其作品中人物語言的詼諧、幽默性,在博得讀者一笑的同時,又令人深省。例如在《牛天賜傳》中,小牛天賜的語言描寫中,將紀媽的嘴畫的很小,“看你怎么吃飯”。這些文字在閱讀以后就有一種輕松詼諧的感覺,能夠讓人們感受到一種諧趣的感覺。總之,老舍的喜劇性因素具有多種特點,這也是老舍在觀察社會與人生百態之后的有感而發,其中包含著他改造人性的理想,孕育著他想要改變這個落后與黑暗社會的志向。因此,這種喜劇性特點是老舍創作作品的成功之處。

總之,作為文學創作中的幽默大師,老舍能夠通過自身觀察事物的敏銳洞察力,積極駕馭語言,賦予語言以更深的寓意,并增添一些幽默色彩,在表現中運用自己獨具匠心的技巧,將一個個形象豐滿的作品人物展現在讀者面前,使人們為其苦、為其笑,這種喜劇性幽默特點也是其自身智慧的閃光之處。因此,本文關于老舍小說喜劇性特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劉迅.老舍20-40年代小說幽默敘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

[2]張小虎.張愛玲、老舍小說婚戀模式悲劇性探源[J].文教資料,2015,(26):18-20.

老舍的作品范文第3篇

這個地方便是豐富胡同。

豐富胡同,清乾隆時期稱“風箏胡同”。宣統時稱“豐盛胡同”。1965年整頓地名時,因與北京西城區的“豐盛胡同”重名,遂改稱“豐富胡同”。

那一次,我是懷揣著崇敬的心情走進這條胡同的,沒有他因,只是這條胡同南口西側19號,曾住過一位文學巨匠――老舍先生。

可以說,我對老舍先生崇敬已久。早年,我曾讀過他的《月牙兒》《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等經典作品,老舍先生把創作的目光對準小人物的平民情結,始終感染著我。更重要的是,他一生的品行和精神影響著我、教育著我,他對北京文化的貢獻,激勵著、鞭策著我。及至后來,也是因為人脈的巧合,我擔任了老舍文學基金會的監事,與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先生見過面、握過手,一起開過會。我自愧對基金會的工作很少盡心,但對老舍先生的情感卻日有所增。那天,我第二次去豐富胡同的老舍先生故居,正是出于對先生的崇敬之情。

也許有人要問,豐富胡同在哪里?我想不光外地人,就是北京人對豐富胡同,估計也是鮮有人知。其實豐富胡同就位于王府井大街最北段的燈市口西街。

這條胡同并不長,窄窄的巷子,從南到北也就170余米長。然而胡同雖小,卻因為解放后老舍先生一直在這里居住,并在他的“丹柿小院”寫下了《方珍珠》《龍須溝》《春華秋實》《茶館》《正紅旗下》等幾十部反映北京人的話劇、小說以及大量曲藝、雜文、詩歌、散文作品而聞名遐邇。老舍先生大量的作品被搬上舞臺和屏幕后,更使這條胡同為中外人士所知。

也是很巧,那天老舍故居很是熱鬧。500多建筑平方米的院子里,滿是著裝整齊的小學一年級新生和他們的家長和老師們。院外胡同窄窄的巷子里,也是人頭攢動。

走進院中,原來,方家胡同小學一年級新生開學典禮將要在這里舉行。只見寫有2013-2014學年方家胡同小學開學典禮以及小學課程《走進老舍校長》字樣的紅色橫幅掛在北房檐椽之下,房前一左一右的兩棵柿子樹下,站滿了歡聲笑語的孩子們。

幸運的是,儀式開始前,老舍先生的長女、年屆80歲高齡的舒濟先生,作為方家胡同小學的名譽校長,也來到了會場。儀式開始后,舒濟先生進行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在對孩子們進行鼓勵的同時,還為孩子們贈送了老舍先生創作的童話集。

原來,老舍先生19歲時,曾擔任過方家胡同小學(原第17國民高等小學)的校長,1918年至今,雖然整整95年過去了,方家胡同小學的師生們,對老校長卻一直懷有深厚的感情。老舍精神,更是在方家胡同小學薪火相傳。作為老舍先生的女兒、方家胡同小學的名譽校長,舒濟先生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也是傾注了很大的心血。那天,我看到她融在師生們中間時,仿佛看到了當年老舍先生與師生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我也融在了生動活潑、充滿快樂的氛圍之中,也仿佛看到了老舍先生從事過的教育事業更加美好的前景。然而活動之后,縈繞心中最多的,還是對老舍先生的瞻仰和緬懷。

我細觀小院正房北屋隔為三間,展示了先生當年的生活原貌。明間和西次間為客廳。據這里的工作人員講,老舍先生曾在客廳接待過很多客人,包括巴金、、趙樹理等文化名人。敬愛的也曾三次做客,當時就坐在客廳西邊的沙發上與老舍先生親切交談。末代皇帝溥儀,也曾造訪過老舍先生的小院,雖然那時他已經不是萬民山呼萬歲的皇帝了。

正房西耳房為老舍先生的書房。小而簡樸,硬木鑲嵌大理石的書桌上,擺放著老舍先生生前喜愛的幾件文玩:一件是齊白石為他刻的印章,一件是馮玉祥將軍贈送他的玉石印泥盒和一方清代“笠翁李漁書畫硯”。可就是在這窄窄的10平米左右的小書房,從1950年到1966年的16年中,老舍先生卻寫下了數百萬字的文學作品。

小院的東西廂房,現為紀念性展室。展室通過大量珍貴圖書、照片、手稿及老舍先生生前的遺物等等,從6個方面展示了老舍先生的生平以及一生的創作歷程。在東西廂房,他的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作品薈萃其間,用心觀賞,在感受作品獨特魅力的同時,更為他的精神品質深深感動。

在西廂房,我看到了老舍先生加入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時的一段入會誓詞,老舍先生寫道:“我是文藝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幾年來日日操練在書桌上與小凳之間,筆是槍,把熱血灑在紙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沒有大將的韜略,可是小卒該作的一切,我確是作到了。以前如是,現在如是,希望將來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贈給我一塊短碑,刻上:‘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里。’”在這段話前,我久久凝視,凝視一位設下錚錚愛國誓言的大家,卻擁有一種謙恭的態度。

于是,我重新回到小院老舍先生的石像前,深深鞠了一躬。

我在老舍先生的故居反反復復徘徊,北屋正房前的兩棵柿樹,我亦是格外關注。

歲在夏日的季節,柿葉掩映的果實還顯青澀,但卻懸掛碩果累累的希望。想想丹柿飄紅的季節來臨時,那會是多么的開心如意。我想老舍先生與他的夫人胡青當年種下柿樹時,也一定是懷揣事事如意的愿景吧?不然,夫人胡青為什么偏要給小院起了個好聽的名字――丹柿小院、將北屋正房起名為“雙柿齋”呢!

老舍先生和夫人非常喜愛這個花100匹布買的小院,生前,他們在院中遍植花木,尤以最愛,每到秋爽的季節,幾百盆盛綻院中,直惹得賞菊的朋友紛至沓來。

汪曾祺先生曾在他的《老舍先生》一文中寫道:“這院子似乎經常布滿陽光。院里有兩棵不大的柿子樹,到處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擺得滿滿的。按季更換,都長得很精神、很滋潤,葉子很綠,花開得很旺。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青親自蒔弄的。天氣晴和,他們把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熱汗。刮風下雨,又一盆一盆抬進屋,又是一身熱汗。老舍先生愛花,真是到了愛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無的了。” 也是因為此,汪曾祺先生說老舍先生的文章“俊得花枝助”。葉淺予先生更是用白描的方法為老舍先生畫像,畫面老舍先生坐在百花叢中的藤椅里,四面都是花,先生微仰著頭,形態靜思,意態悠遠。

站在小院之中,花木已不在,先生已遠去,然而,方家胡同的那些小學生們,不正是院子里的花朵嗎?他們受益于老舍精神品質的光照與澆灌,現在也許還是花朵,一如柿樹的果實還顯青澀,但瓜果飄香的季節來臨時,他們一定特別光鮮生動,也一定如高掛的丹柿一樣,紅透小院,紅透京城,紅透大江南北……

然而在小院,我也想起了老舍先生的走,他走的是那樣毅然決然,他是用身諫告訴人們他對“”與眾不同的看法,他是用生命呼喚混沌中的人們快快覺醒。

老舍的作品范文第4篇

關鍵詞:老舍;文化積淀;仁義禮智信;道德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0-0016-01

一、老舍作品中儒家“五常”倫理觀念的體現

(一)仁

“仁”又是儒家“五常”的核心。《月牙兒》中,主人公“我”純潔、自尊,曾經懷著美好的愿望為爭取自己的獨立地位而抗爭過,雖然最終還是難逃命運的安排,淪為暗。但是,有一天,那個“磁人似的小媳婦”找到了主人公“我”,要求“我”放了她的丈夫,當“我”得知那個男人已經是有婦之夫時,“我不知怎么才好,我可憐這個。我答應了她。”“我”在淪落之后,內心里依然是懷有“仁愛”之心,有同情心的?

(二)義

儒家對義十分看重,孔子說:“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老舍筆下的形象雖生活艱辛,但都有著一副古道熱腸,特別講仁義。《駱駝祥子》中的祥子為攢錢買洋車,起早摸黑地拉客,不抽煙不喝茶,更“沒有一般洋車夫可以原諒而不便效法的惡習”,生了病連藥都舍不得花錢買。但當他遇到由于饑餓而虛脫的車夫老馬時,他毫不猶豫地跑出茶館頂著寒風買回10個包子相贈。“他向來沒有輕易撒手過一個錢,現在他覺得痛快,為這一老一少買了十個包子。”

(三)禮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注重禮儀,講求禮節。儒家文化強調長幼有序,尊卑有別。《茶館》中裕泰茶館老板王利發就是“重禮”的典型形象,他一生本著“多說好話,多請安,討人人的喜歡”作為經營準則,對到店的客人可謂畢恭畢敬,但無奈,還是敗給了動蕩的社會,王利發慘笑道“……我呢,作了一輩子順民,見誰都請安、鞠躬、作揖……該賄賂的,我就遞包袱。我可沒作過缺德的事,傷天害理的事。”

(四)智

儒家傳統中非常重視“學問”和“明智”的重要性。《論語》有語:“默而識之,學而不厭”“朝聞道,夕死可矣”。《趙子曰》的鞭撻鋒芒指向以新派自詡其實醉生夢死的青年學生,對于失去傳統文化根基的新派人物進行嘲諷的同時,也對不合理的教育方式進行了批評。老舍表現出對當時教育現象的擔憂,體現出作者對“真學問”的一種渴望和追求。

(五)信

《論語》有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駱駝祥子》中,祥子因為虎妞的引誘而做了“虧心事”,他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當虎妞假裝以懷上了他的孩子為由,要祥子為她負責時,祥子除了雙手抱著頭蹲在地上外,無話可說,最后只好乖乖地和這個自己極不喜歡的女人結了婚。我們常從這件不幸的婚姻中得出虎妞潑賴、狡詐,祥子老實、懦弱的結論,但換一個角度,我們從這件事中難道不是可以看出祥子是一個守信用、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嗎?

二、老舍個體生命中的儒家文化積淀

(一)地域環境的塑造。老舍自小在北京傳統文化的氛圍中長大,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著包括老舍在內的所有北京人。在中西文化交匯中,儒家文化精神在老舍心中的位置并沒有完全動搖,仍有著西方文化不可取代的地位。老舍在這樣的文化熏陶中寫作出的小說,自然會帶有傳統文化的色彩。

(二)家庭教育的影響。老舍自幼喪父,全家只得依靠母親打一些零工,掙取微薄收入維持生活。老舍曾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二十位教師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此外,如果沒有樂善好施的“宗月大師”的資助,老舍可能就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因此,“宗月大師”這種優秀品格也感染著老舍。

(三)中西文化對照下的擇取。老舍并沒有直接參加“五四”運動,但他卻從思想上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反封建使我體會到人的尊嚴,人不該做禮教的奴隸”。1924年,老舍到英國講學,第一次接觸西方的文化和社會,以西方文化為參照,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重新審視。在他的作品中反思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陳舊腐朽的思想觀念,蘊含著老舍對傳統文化的思考和體驗。

三、老舍創作中儒家“五常”倫理觀念的價值意義

老舍在對所塑造人物的贊揚和否定之間,流露出對“五常”倫理的肯定和弘揚!首先是老舍作品中對儒家文化精神的某些方面表現出眷戀和認同,是對儒家文化的肯定和弘揚。其次是對當代社會道德觀念的思考和啟示。老舍和他的作品為我們留下的精神價值,會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更新。探索老舍小說創作中的“仁義禮智信”,把優秀傳統文化提出來作以警醒和呼喚,重拾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讓儒家文化中的精華福澤當代社會!

參考文獻:

老舍的作品范文第5篇

    在《離婚》這部長篇小說里描述了舊衙門里的一個特憋屈特窩囊小職員,此小職員的形象塑造非常富有平民色彩和社會底層市民的生活情趣,同時也多多少少的揭示出了中下層民眾中許多微妙的精神狀態。不過,老舍在《駱駝祥子》的創作中,不再局限于對少數老百姓“駱駝祥子”某一個層面的苦難生活的暴露或者批判,而是開始思考導致下層暗無天日的民眾生活狀態和形成令人捧腹的人物性格命運的社會根源,已經從整體上甚至還帶有國際性眼光來審視殘酷的社會現實,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說老舍將平民意識納入文學作品創作中的自覺意識已經有了質的提升。

    正是因為老舍本身逐漸培養起來的這種平民意識,他在《四世同堂》和《茶館》創作中展現的事情百態,也成為普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風格,無形中平民意識很自然地發展成為了溝通老舍與普通老百姓彼此心靈的重要交集點。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塑造刻畫的人物形象大多都取材于社會基層人員,其中不乏教師、學生、小公務員、貧農、隱士、店員、小知識分子甚至還有城市的落敗戶。最難能可貴的是,老舍先生還根據自己真實的生活感受體驗,以感同身受的平民視角把自己塑造刻畫人物的形象進一步升華,使自己創作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栩栩如生,文學作品所折射出的文化內涵、愛國求真精神和自尊自愛等思想品格讓老百姓都覺得非常親切生動、可信,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宣傳,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家的言談舉止。

    二、文學思想充滿民族愛國意識

    老舍非常熱愛著自己的祖國,他常常把這份愛國情懷貫穿于他自己的許多文學作品創作中,因而創作了許多抒發普通老百姓對自己祖國滿懷愛國的深厚情誼的佳作。1944年他開始創作的長篇中文小說《四世同堂》,訴說了1937-1945年時期,北京“小羊圈胡同”的居民遭受到的殘酷壓迫與統治,以及他們由忍辱負重到奮起反抗的故事,史詩般地展現了普通民眾那股寧死不屈的浩然正氣和無畏的民族氣節,以此試圖來喚醒了普通老百姓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話劇歌舞混合劇《大地龍蛇》描述了一個信奉儒家思想“修身齊家”的傳統知識分子趙庠琛為趕走日本侵略者,用他的實際行動的影響全家上下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承擔“救國責任”,無形中都走上了抗日戰場的道路。

    這個故事中折射出了普通老百姓那種不顧個人安危敢于舍家為國的那種無畏犧牲精神和浩然正氣,彰顯出中國傳統民族文化在當時社會形勢逼迫下迸發出的無窮力量。在劇本《誰先到了重慶》和《歸去來兮》中描寫了青年人舍棄家人,走出家門,勇敢地踏上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為國家出力的故事,展現了普通老百姓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救國于危難之中的慷慨故事。但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老舍他已經開始把對日本侵略者的無比仇恨和對祖國熱愛的赤誠之心化作紙上的詩篇來教育引導民眾,同時老舍那執著而頑強的民族自強信念也躍然紙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階段為了宣傳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本質和鼓動人民支援抗戰的需要,并將中國人民誓死不屈的決心和勇氣傳遞給全世界,廣泛團結全世界抗擊法西斯的力量為中國抗戰服務,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后不久,老舍就提出了“文章下鄉”、“文章入伍”的口號,希望文學作家應該像前線將士用槍一樣,用好自己手中的筆桿子,積極創作通俗、平實、雅俗共賞的文藝作品,引導普通民眾自覺團結起來,一起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爭取最后的勝利。在那艱苦的歲月老舍自己身為文協負責人,也身體力行起模范帶頭作用,在武漢不僅以真實的抗戰事跡為題材撰寫了《王小趕驢》、《打小日本》、《張忠定計》等鼓詞,而且用京劇方式創作了《薛二娘》、《忠烈圖》、《新刺虎》、《王家鎮》等充滿抗擊日本侵略者內容的故事。

    三、文學思想蘊涵著佛學思想

    佛教源于古代印度,可其本身的佛學思想卻與中國傳統的老子、莊子和儒家思想十分吻合,無形中這樣的佛學思想也深深影響著深受文化熏陶的中國文人。在老舍的文學作品中也體現出了許多佛學思想。慈悲喜舍、樂善好施是佛教的優良傳統。佛教“三體輪空”思想認為,為了他人生計著想,并且出于自己的菩薩心腸和憐憫同情之心,自愿布施的才是真正的樂善好施,不能抱著私利期望獲得報答的心理做好事。老舍也把這樣的佛學思想融入自己的文學創作中,1926年老舍創作的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里,描寫了一位佛教人士把他的家產全部捐獻施舍給貧苦老百姓,最后還帶著他的兩個閨女靜心修行一心向佛。

    涅盤思想也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抗戰時期,老舍先生看到了滿目瘡痍的戰亂場面,希望當時的中國能在困境中奮進,爭取最后的勝利,長篇小說《四世同堂》和《火葬》等作品中就體現出這樣的思想。《火葬》這部書的書名本身就寓意中華民族應該在“涅盤”苦難中求得新生的意味。在《四世同堂》中,作家也為我們塑造了一些受佛理感化而最終參加抗戰的人物形象。他們影響并團結了一大批抗日積極分子,在淪陷的區域投身火熱的民族抗戰事業中去,經受著抗戰中血與火的洗禮。佛學中與善惡思想相對應的是因果報應觀念。佛家所指的受報應者往往是由于自身原因所造成的。

    俗話說自造孽不可活,老舍作品中的許多因果報應現象和佛家所講的報應觀念相吻合。《四世同堂》中他刻畫了無恥漢奸、民族罪人冠曉荷和大赤包,他們最終都不得好死,可笑的是竟然死在他們甘心為之賣命的“日本爺爺”手里當了冤鬼。而平時作惡多端的特務敗類冠招娣和李青山等人也都得到了不可饒恕的懲罰。老舍還在《大悲寺外》中描述了為了自己的一點點私利竟然做出了害死了忠厚善良的黃學監的丁庚,結果惡有惡報,丁庚他承受不了心靈的折磨最后鉆進大悲寺祈求上天對他的饒恕。這表面看來是訴說傳統的日常生活小事,但從更深的文化意義角度上看,這些事情已遠遠超越了平時人們認為的“揚善懲惡”的思想,折射出了佛理思想對老舍文學創作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文學創作中老舍在贊頌佛教文化的同時,也諷刺挖苦那些打著佛教名義做傷天害理事情的壞人。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就寫描寫了一些非常勢利的和尚,對有權有勢的人,低三下四滿臉堆笑地討好他們,連一點自尊都沒有;而對于貧窮的普通老百姓,則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姿態,甚至還動手打人,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相關期刊更多

民族文學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全國新書目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國家新聞出版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州县| 鹿泉市| 蚌埠市| 仙桃市| 巴林左旗| 潼关县| 松潘县| 琼中| 河津市| 伊川县| 东平县| 莱芜市| 阿拉善右旗| 潜山县| 霍林郭勒市| 黄大仙区| 同心县| 罗甸县| 汨罗市| 临沭县| 金寨县| 突泉县| 滦平县| 阜新| 左贡县| 恩施市| 鹿泉市| 鹤山市| 潜山县| 安康市| 铅山县| 根河市| 霍城县| 安岳县| 金坛市| 同心县| 聊城市| 稷山县| 临澧县| 安塞县|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