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友誼的文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 張季鸞:新聞專業主義的追尋者 淺論文章報國與張季鸞的自由主義新聞思想 張季鸞編輯思想中的自由主義思潮與報恩思想 張季鸞與《大公報》的國家中心主義新聞思想 張季鸞與杜月笙的交往 張季鸞與的友誼 梁啟超和張季鸞的新聞思想之比較 于右任與張季鸞的半世友情 張季鸞與的恩怨情仇 張季鸞新聞館開館 試論張季鸞抗日社評的國家主義立場 吳佩孚的“四不” 張季鸞與陳布雷:民國國士的半世情緣 張季鸞與《大公報》公共領域的構建 張季鸞發出民國新聞第一電 論張季鸞新聞倫理思想 張季鸞的風范 我的“四不”育兒經 錢學森的“四不”原則 “三不”后的“四不”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藝術 > 張季鸞的“四不主義”與自由新聞觀探析 張季鸞的“四不主義”與自由新聞觀探析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陽冉")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 要:張季鸞作為“民國四大報人”之一,他苦心經營的新記《大公報》記錄著萬千民眾的心聲與一個時代的興衰。本文從張季鸞早期的“四不主義”辦報方針、“外和內剛”的自由主義新聞觀兩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出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相統一、新聞自由與新聞專業主義有機結合、西方自由觀與中國新聞實際緊密結合三點,希望對當代報業的發展有所啟示。 關鍵詞:張季鸞;“四不主義”;自由新聞觀 中圖分類號:G21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5)07-0062-02
張季鸞(1888~1941),名熾章,取“以文章立世”之義,中國新聞家,政論家。人如其名,后與成舍我、史量才、邵飄萍并稱為“民國四大報人”。 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復雜的政治時局下,張季鸞以一個報人的身份忠實地記錄著中國每時每刻發生的大事要情,他苦心經營的《大公報》記錄著萬千民眾和社會精英們為國家民族的發展所作的積極思考和建議,他通過自己的文章為當政者提出中肯與富于建設性的意見,他身體力行地為民族的團結和新聞言論自由作著堅定的呼喊,他針砭時弊,“三罵”當局,酣暢淋漓。先聲遠去,其文尚存,季鸞先生的辦報理念與新聞自由觀也對當下報業的發展深具啟示價值。
一、張季鸞早期的“四不主義”辦報方針
1926年,天津《大公報》正式由張季鸞、吳鼎昌、胡政之三人合組創立的新記公司接辦,張季鸞時任總編輯兼副總經理,主要負責新聞評論。9月1日,《大公報》以全新姿態復刊。在《大公報》復刊第一天,張季鸞就先聲奪人,他以“記者”署名發表了《本社同人之志趣》一文,文章中鄭重明確地指出《大公報》宣布“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的辦報方針,被國人稱之為“四不主義”。
“不黨”,即“對于中國各黨閥派系,一切無連帶關系已耳。……純以公民之地位發表意見,此外無成見,無背景。凡其行為利于國者,吾人擁護之;其害國者,糾彈之。[1]”縱觀張季鸞的一生,從未加入任何黨派。在日本留學期間,曾有朋友勸詢他加入,他態度堅定地說:“我只是一屆文弱書生,曾立志要做新聞記者,通過自己手中的筆報效國家。我認為,做新聞記者最好不要加入任何黨派。[2]”張季鸞經營的《大公報》面對各方軍閥黨派之間的斗爭,不受任何一方勢力的約束,始終站在公民的立場上發表意見,以國家利益為標尺,客觀公正地報道新聞,發表負責的新聞評論,為記者爭取了一定的言論自由空間。
“不賣”,即“聲明不以言論作交易。換言之,不受一切帶有政治性質之金錢補助,亦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資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論,或不免團于知識及感情,而斷不為金錢所左右。”張季鸞認為只有讓報紙保持經濟上的獨立性,才能讓言論獲得獨立自由,不與實際政治發生聯系。
“不私”,即“本社同人,除愿忠于報紙固有之職務外,并無私圖。易言之,對于報紙并無私用,愿向全國開放,使為公眾喉舌。”不以報紙謀私利,不受私人所控,并竭力讓報紙成為民眾敢于發聲,自由表達個人意見的工具。張季鸞曾認為,報紙應該是所有人的喉舌,無論是官員還是民眾,只要有冤屈都可以訴諸報紙,自由開放地表達意見。但同時自由不是絕對的,它的另一面是責任,沒有責任觀念的言論,不能夠得以自由地傳播。
“不盲”,即“隨聲附和,是謂盲從;一知半解,是謂盲信;感情沖動,不事詳求,是謂盲動;評詆激烈,昧于事實,是謂盲爭。吾人誠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張季鸞認為“不盲”是辦報的最高境界,不盲從、不盲信、不盲動、不盲爭,明辨是非,理智冷靜是報人應有的態度。
“四不主義”的精髓即文人論政,不受約束。政治上不受任何黨派掌控,經濟上保持獨立,思想上注重個性的獨立自由,反對言論控制,這也是《大公報》取信于民的全部內涵。新記《大公報》“四不主義”的提出,標志著中國職業報人獨立意識的覺醒,中國報紙自此不再以純粹的商業利益為經營目的,也不再一味地受政黨約束,而是進入了獨立報紙的更高層次,是中國報紙現代化過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二、張季鸞“外和內剛”的自由主義新聞觀
作為一名杰出的職業報人,張季鸞首先呼吁的是新聞自由在中國的實現。這種觀念既源于他早年對西方自由主義的向往,也起因于他從日本回國后,曾目睹了自由主義思想在國內廣泛地傳播以及在報紙上的廣泛實踐。為此,有人評價他是一位“外和內剛”的自由主義斗士。從新記《大公報》創辦到前,張季鸞在報紙上陸續發表了許多提倡并重視新聞自由的文章,如1928年9月1日,在《大公報》續刊兩周年時,他發表感想:今后將以人民的立場,擁護并贊助政府建設國家;又先后發表《國府當局開放言論之表示》《關于言論自由》《論言論自由》等多篇社論。
張季鸞在新記《大公報》創辦十三年后曾對自由主義報業理想作了進一步闡釋,他認為,中國報人本來以英美式的自由主義為理想,是自由職業者的一門。中國報人信仰的是言論自由,而職業獨立。對政治,貴敢言,對新聞,貴爭快,從消極的說,是反統制,反干涉。張季鸞的自由主義新聞觀歸結起來主要為“公”、“誠”、“忠”、“勇”四個字,是西方新聞自由觀念與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的結合。他始終懷著報恩思想,以準備失敗的精神來保證言論的自由與獨立。
他的老搭檔胡政之先生針對昔日好友曾發出由衷地敬佩,“他的道德文章、處世技術,一切都在我以上……季鸞為人,外和而內剛正,與人交輒出肺腑相示,新知舊好,對之皆能言無不盡。而其與人亦能處處為人打算,所以很能得人信賴。……[3]”張季鸞先生為人謙和忠厚,尤其對待青年更是誘掖引導,惟恐不及;為文則尖銳鋒利,曾發表了著名的“三罵”社評,一罵吳佩孚“有氣力而無知識”、二罵“好為人上”、三罵“人生觀之謬誤”,不偏不倚,以理服人。他的人格與報格令國人欽佩不已。
三、張季鸞的新聞自由觀對當下報業發展的啟示
(一)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相統一
張季鸞不僅是自由主義盛行時期充滿著濟世情懷的“論證文人”,更是將西方自由主義與“中國式”報恩思想、言論自由與社會責任有機統一起來的踐行者。他在《歸鄉記》中曾深情地寫道:“我的人生觀,很迂淺的。簡言之,可稱為報恩主義,就是報親恩,報國恩,報一切恩!……全社會對我有恩,都應該報。現在中國民族的共同祖先正需要我們報恩報國,免教萬代子孫作奴隸,人民若常常這樣想著,似乎易于避免墮落,這是我的思想。[4]”
在新時期,面對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傳統報業面臨著轉型,受注意力經濟的驅使,報紙的商業化色彩越來越濃。部分新聞從業者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一味地迎合受眾,有償新聞、新聞欺詐等現象屢見不鮮,最終造成媒體公信力的消解,使得報業發展舉步維艱。張季鸞的“四不主義”辦報方針與自由主義新聞觀啟示我們,今天的報業轉型若要步入正軌,職業報人則必須肩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站在公眾的立場思考問題,勇于發聲,為維護公眾利益不懈努力,為新聞事業的長遠發展與社會的繁榮進步不懈奮斗。
(二)新聞自由與新聞專業主義的有機結合
張季鸞的新聞專業主義體現在《大公報》的每一處,他將身心完全貢獻給了《大公報》并通過報紙完全貢獻給了社會和國家。于他而言,新聞不僅是他的職業,更是他的生命。同為《大公報》創始人的徐鑄成曾回憶張季鸞激揚文字、揮毫寫社評的情景:他動筆前,先問排字房留下多大版面。有兩千字他就寫足兩千,一千二就寫一千二,不用加條或抽條一般湊合版面的辦法。遇大問題字數少了,他也能“暢所欲言”;小問題而篇幅大,他也能旁征博引,句句扎實,不使人有勉強拉長的印象。他的敬業精神令同行后輩敬佩不已。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我國新聞傳媒業也逐步實現市場化、產業化運作,在市場自由競爭機制中,如何爭取更多受眾、擴大自身影響力成為新聞媒體的必然追求。而當新聞成為一種商品,就不免會出現過度娛樂化、低俗化傾向,不僅會造成新聞本質弱化,還會對社會輿論產生負面的引導,對公眾日常行為形成不良暗示,不利于社會和諧發展。
張季鸞的自由主義新聞思想在中國早期報人以及當時報業發展情況的影響下有了新的突破。他對當時許多報刊經濟上受人牽制,喪失報紙獨立性這一現象深有體會,也對報紙的獨立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主張報紙應是獨立的社會輿論機關,政治上不黨,經濟上獨立,辦報目的上不帶有任何私圖,只是作為公民自由表達言論,維護公共利益的喉舌。報紙作為獨立的社會輿論機關,無論在何時,都應保持其獨立性,不媚強梁,亦不阿群眾,始終擁有獨立的“報格”,將新聞自由與新聞專業主義有機結合起來,取信于民。
(三)西方自由觀與中國新聞實際緊密結合
張季鸞早期的西方自由主義新聞觀,主張反對政府壓制輿論,統制新聞,積極追求言論自由。但爆發后,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他的自由新聞觀也隨著時局的變化而變化著。這一時期,他倡導一切都應服務于抗戰救國的大局,認為言論要服從國政,接受統制。由此可見,張季鸞的新聞思想是西方自由主義新聞觀與中國新聞實際緊密結合的產物,不斷地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他的新聞思想以抗戰為界限,由主張絕對的新聞自由轉向相對自由,報紙的性質也從“獨立的輿論機關”轉向“國家的宣傳機關”。
為了做好用人單位參加失業保險和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障工作,現就執行《北京市失業保險規定》(市政府1999年第38號令,以下簡稱《規定》)的有關問題,提出以下處理意見:
一、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應當按照國務院《失業保險條例》(國務院第258號令)和《規定》參加失業保險,繳納失業保險費。其專職人員1999年10月31日前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視同為繳納失業保險費時間。
二、用人單位招用的殘疾職工,應當按《規定》參加失業保險,繳納失業保險費。本市城鎮殘疾職工1999年10月31日前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視同為繳納失業保險費時間。
三、國家機關公務員、復轉軍人和依照、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的在編職工調動(安置)到其他繳費單位的,其在國家機關和依照、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單位的工作時間、服兵役時間,視同為繳納失業保險費時間,與實際繳費時間累計計算。
四、1999年10月31日前未中斷過就業的職工,可以參照養老保險認定的連續工齡和繳費時間認定失業保險的視同繳費時間(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農轉非的職工,其失業保險視同繳費時間從辦理招用手續之日起計算)。
五、1979年4月27日至1988年12月31日期間從事過臨時工作,申請補辦《城鎮待業青年工齡審批表》的,用人單位必須持當時批準使用臨時工的證明、當時繳納臨時工管理費的證明和職工檔案到單位所在地的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就業管理部門進行審核。經批準后,到其原戶口所在地的街道勞動部門補辦《城鎮待業青年工齡審批表》。沒有當時的批準證明和繳納臨時工管理費證明以及檔案記載不全的,不予補辦。
六、個人在市、區(縣)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存檔,并按規定參加了失業保險的人員,存檔期滿后不再續存或存檔期間停止存檔的,失業后均可比照終止勞動合同轉移檔案關系的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單位集體委托存檔的,用人單位與職工終止、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時,應及時通知存檔機構,并按規定及時轉移失業人員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
七、1999年10月31日前從外省市調入本市的職工(含按照有關政策回京的人員),調(回)京后沒有中斷就業,并按規定參加了失業保險的,其在外省市工作期間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視同為繳納失業保險費時間。
八、從2001年起,用人單位按照下列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
(一)參加養老保險的單位,單位和職工個人繳納失業保險費的基數均按照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基數進行核定。
(二)未納入養老保險覆蓋范圍的單位,按照本單位上年104號報表中的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標準和職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資進行核定;沒有104號報表的,按照上年全市職工平均工資和職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資進行核定。
(三)遠郊區、縣鄉鎮學校沒有104號報表的,其單位和職工的繳費基數,可以按照本區、縣教育部門的104號報表進行核定。
(四)單位繳納農民合同制工人失業保險費的基數,按照本單位繳納城鎮職工失業保險費的基數進行核定。
(五)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繳納失業保險費的基數,不得低于上年本市職工最低工資。
九、職工人數較少或職工人數變動不大的單位,可以在核定繳納失業保險費的基數后,一次性繳納全年的失業保險費。
十、因工傷(含職業病)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一至四級),并按規定享受傷殘撫恤金的職工,持《工傷證》可以不再參加失業保險。
十一、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職工履行勞動(聘用)合同或者工作的時間依法繳納失業保險費。因用人單位未按規定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致使失業人員不能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失業人員應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標準,賠償由此給失業人員造成的損失。
十二、用人單位與職工終止、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工作關系后,未按規定及時轉移失業人員檔案的和1999年10月31日前“人”“檔”分離人員的檔案,可以按照下列規定向區、縣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移交:
(一)已經終止、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工作關系,并有終止、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工作關系證明或處理決定的,可以按照當時的終止、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工作關系的證明或處理決定的時間轉移檔案關系。
(二)沒有終止、解除勞動(聘用)或者工作關系證明或處理決定的,按照《關于進一步規范勞動關系的通知》(京勞社關發〔1999〕34號)第七條的規定處理的,可以按照其自動離職的起始時間轉移檔案關系;按照開除、除名、辭退等其他有關規定處理的,按作出處理決定的時間轉移。
(三)對沒有勞動(聘用)合同或者工作關系的人員的檔案,按照《關于進一步規范勞動關系的通知》(京勞社關發〔1999〕34號)第八條的規定轉移其檔案關系時,用人單位必須對該檔案的來源、接收原因、存放時間、參加社會保險情況以及按規定履行告知程序等情況做出書面說明。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按自動離職接收此類人員的檔案關系。
(四)對出國人員的檔案,用人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做出處理決定后,可持其注銷戶口的證明,將出國人員檔案轉移到其出國前戶口所在地的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由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將檔案轉移到其原戶口所在地街道。
根據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6個部委《關于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管理中有關違紀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財社字〔1998〕52號)精神,結合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和失業保險基金清查情況,現就有關問題的處理補充通知如下:
一、1993年11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有企業職工和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1993〕76號)下發后,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為參加統籌企業離退休人員墊付的離退休費,可以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用失業保險基金為參加失業保險的停產整頓企業職工發放的救濟金或基本生活費,可以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二、1996年1月10日勞動部、財政部等12個部委《關于做好困難企業職工生活保障、生產自救和分流安置工作的通知》(勞部發〔1996〕7號)下發后,用失業保險基金為參加失業保險困難企業職工發放的救濟金或基本生活費,可以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用失業保險基金轉業訓練費為參加失業保險的困難企業富余職工支付的在崗培訓和轉業培訓費用,可以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具備擔保資格,各類社會保險基金不得用于擔保和抵押。經商中國人民銀行同意,凡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等社會保險基金提供的擔保、抵押一律無效,立即取消。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承擔原來所屬的經濟實體債務的經濟連帶責任,不得用社會保險基金償還原來所屬經濟實體的債務。
四、為了維護企業職工、離退休人員及失業人員的利益,取消財社字〔1998〕52號第六條“用兩項基金購置的辦公設備、辦公用房、職工宿舍、離退休人員活動用房等固定資產,確屬實際工作需要的,列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固定資產管理”的規定。現明確凡用兩項基金購置的辦公設備、辦公用房、職工宿舍、離退休人員活動用房等固定資產均要按照財社字〔1998〕52號文件第十條規定的處理辦法通過轉讓方式變現,取得的收入全部并入兩項基金。已經轉列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按本條規定堅決糾正。
——讀《淺綠色信箋里的溫暖》有感
德陽市實驗小學五年級五班 張雨婷
一個陽光帥氣,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里第三、四名的他,一直是女生心目中白馬王子的他,在高三時與班上排名第一的女生——安曉羽關系不錯,他們經常通過書信來進行交流。在信中,他們不談任何感情,只說給對方鼓勵的話,每次收到安曉羽的回信后,他都會信心倍增,學習狀態也起來起來好。在最后的高考中,他們成功了,他們包攬了全市理科的冠、亞軍……這就是《淺綠色信箋里的溫暖》的主要內容。
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關于友誼的,讀了它,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朋友之間的友誼是多么的重要。
而且從文中的第十三自然段中我更是深深地體會到了在我們的生命中,朋友是最終要路過的風景,我希望我的生命里能永遠充滿這些不變的風景!這樣我會幸福,如果給我一片沒有風景的荒蕪,那么生命的意義就是空白,這就是我讀了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而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那個女生——安曉羽,她巧妙地“利用”了她們之間的友誼,鼓勵了他。在她取得成功的同時,也幫助那個男生獲得了成功。
——題記
嘿嘿,雪雪終于出了作文哈。。淡忘了天空的顏色,詛嚼著幸福的味道,甜甜的,淡淡的味道。拿著友誼的棒棒糖,在天空中勾畫出“幸福棒棒糖”的彩虹。幸福是彩虹。幸福是飛翔的翅膀,幸福是我們每個人的感情因素。飛舞的翅膀象征著友誼,N把年前來到小荷,來到這個充滿圣潔的小荷里來。結識了最好的朋友:瀟瀟、夏夏、葉子、蒲公英……卻因為時間的消逝,朋友成了一個虛幻的名詞。沒人明白它表達的真正意思。就像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時候喜歡上了小四一樣。用一種成熟的說法是:N年前,此時,用一種迷途的說法是:N年后。我感謝好朋友的幫助,這些天,雪雪的數學退步了哈,由第2名降到了第13名。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有苦,有酸,更是咸。
在這里,我要謝謝冰純J和媛媛妹妹(許靜希)。是她們在這段時間里,很我談心,和她們很投機。妹妹的名字很好聽,很夢幻的名字:凌雪。妹妹是雪雪擔心的對象,妹妹很小,但是卻能和JJ相處的很好,這倒是雪雪沒有想到滴,當初是妹妹想要和雪雪做朋友,雪雪很感激你哈。記得以前老師讓我們寫關于感激的文章,想必那時我一定會想到你撒。MM很喜歡雪雪,我很高興噠。。在我的印象中,MM說自己很苯,不懂沙發、板凳等一些網絡語言。而我卻安慰她說,不是妹妹苯,而是你剛來,不懂罷了。現在想起來,倒覺得妹妹的那股“苯苯”的話語讓我感到欣慰和充實。媛媛:雪雪在這里,要好好的謝謝你。
藍色冰純:JJ,說真的,你是個很好的JJ,好的讓我不知道該用什么次來形容。或許你的好是不用帶任何修飾的。可能你覺得我很假,一味地說喜歡你,愛你之類的話,卻沒有帶任何行動。希望JJ諒解,那是我不知道該用什么行動來表示。JJ和我很談的來,記得我們之間的紙條,字數總是無形中增加。恐怕這就是與生俱來的緣分吧。我討厭JJ說自己很差勁,在雪雪的眼里,JJ不差勁,差勁的是那些不敢表現自己的人。我曾問過你,你的性格等等一些問題,雖然你沒有給我過多的回答,但是在我眼里,卻認定JJ是想讓我去調查。JJ喜歡粉紅色,喜歡淡紫色,喜歡藍色。正如我們的友誼那樣,純潔美麗。JJ說我認真,其實是雪雪不希望失去你這個朋友。真的,真的……那種被朋友忘記,遺失朋友的失落感是沒有人可以體會到。JJ仿佛最懂我,每次在我傷心時,在我感到自卑時,我想到人是JJ。我想把心中所有秘密都告訴你。希望你可以安慰我。這次的考試事件,我第一時間就是告訴JJ,當我說這次我可能會離開時,JJ竟然安慰我說,不要擔心,要好好振作起來。看到這,我的眼淚差點就要掉出來。我從心底里知道:這個朋友我沒有交錯。
是友誼渲染了幸福的含義,是友誼讓我們懂得了幸福這個字眼,讓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享受友誼,享受友誼給我們帶來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