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實習生工作評價

實習生工作評價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實習生工作評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實習生工作評價范文第1篇

根據核對后的應付賬款余額重新建產新賬,并及時的填制應付憑證、登記應付賬款明細賬,除外協廠供應商的期初余額尚需核對外,大部分的應付賬數據已經準確。

建立庫存明細賬。在三四月份,因為原來的成本會計突然離職,在沒有任何交接的情況下,變壓力為動力,要求自己盡快的熟悉公司情況,不斷的對工作進行改進,以期更適合公司的現狀。將庫存明細賬分為青島庫、公司流動庫、公司原材料庫、沈陽庫、濟南庫、北京庫、上海庫和生產車間庫,并對成品庫進行了匯總,形成公司總的庫存明細賬。

在建賬的同時,將當期該處理的單據進行相應的處理,但因期初數據不準確,影響了報表的可信度,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在以后的工作中會做的更好。

在工作中,善于思考,發現有的單據在處理上存在問題,便首先同同事進行溝通,與同事分享自己的解決思路,能解決的就解決掉,不能解決的就提交上級經理,同時提出自己的意見提供參考。

實習生工作評價范文第2篇

[關鍵詞]冠心病;辨證分型;左心室收縮功能;超聲

[中圖分類號]R5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5(b)-020-02

Ultrasonograghic study on left ventricle(LV) systolic functionchang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patien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excess 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JIANG Hong-ru,GUO Yong

(Department of Function,DongzhimenHospital, BeijingUniversityofTCM,Beijing 100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LV systolic function of CHD patients with chocardiography.And to study their interrelations in different excess syndrome types.Methods:Totally 101 CHD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 to five groups,which are differentiated in excess syndrome of TCM,including 40 patients with blood stasi,21 patients with cold coagulation,23 patients with phlegm,17 patients with blockage of Qi,30 for normal control group.LV systolic function of five groups was assessed with echocardiography and was comparatively analyzed.Results:Compared to normal controls,CHD patients with excess syndrome showe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LV ejection fraction(EF),LV fractional shortening(FS),inter ventricular septum amplitude of excursion(IVSae)and 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amplitude of excursion(LVPWae);Among different excess syndrome types,patients with blood stasi showe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EF,FS.The other four types hav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F,FS,IVSae and LVPWae.Conclusion: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cess syndrome types of TCM and LV systolic function.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Echocardiography

左心室收縮功能評價是超聲心動圖對冠心病診斷的一個重要方面,近十多年來,眾多學者采用心脈儀、心電圖和心功能儀等探討冠心病中醫不同證型患者心臟結構與功能方面的變化規律,但尚未有較一致的認識。我們應用超聲對冠心病實證患者進行心功能檢測,探尋左心室收縮功能與中醫辨證分型之間的關系,為臨床辨證客觀化提供現代醫學方面的依據,為冠心病的治療提供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觀察組病例均為我院2006~2007年2月確診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共101例。男50例,女51例,年齡最小40歲,最大80歲,平均(60.12±8.8)歲;其中穩定型心絞痛(SA)30例,不穩定型心絞痛(UA)23例,急性心梗(AMI)11例,陳舊心梗16例,肺心病21例。中醫辨證為心血瘀阻證40例,寒凝心脈21例,痰濁閉塞23例,氣滯心胸17例。正常對照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57.60±6.80)歲,最小48歲,最大72歲。

正常對照組入選條件為:經X線、ECG、B超檢查肺、心臟、肝、膽、脾、胰、雙腎均無異常發現,血尿常規、肝功、腎功、血糖、血脂均正常,無自覺不適,中醫舌脈正常,屬“平人”者。

1.2 診斷標準

冠心病診斷標準按照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及WHO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1]。冠心病中醫實證辨證標準參照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輯中《中藥新藥治療胸痹(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①心血瘀阻證為胸部刺痛、絞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時或心悸不寧,舌質紫暗,脈沉弦。②痰濁壅塞證為胸悶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氣喘短促,肢體沉重,體形肥胖,痰多,舌苔濁膩,脈滑。③寒凝心脈證為胸痛徹夜,感寒痛甚,胸悶氣短,心悸,重則喘息,不能平臥,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脈沉。④氣滯心胸證為心胸滿悶,隱痛陣發,痛無定處,時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時容易誘發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脹悶,得噯氣或矢氣則舒,苔薄或薄膩,脈細弦。

1.3 檢測方法與指標

儀器采用GE- LOGIQ7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2.8~3.8 MHz。受檢者左側臥位,平靜狀態下,于胸骨左緣3、4肋間左室長軸切面獲取左室標準區圖像,M取樣線盡量垂直于室間隔,于左室腱索水平分別測量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IVSd)、左室內徑(LV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和收縮末期室間隔厚度(IVSs)、左室內徑(LVs)、左室后壁厚度 (LVPWs)。并測算和記錄左室射血分數(EF)、左室短軸縮短率(FS)、室間隔收縮幅度 (IVSae)及左室后壁收縮幅度(LVPWae)。所有數值均連續測量3個心動周期取平均值。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4.0統計軟件包。所有計量數據均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多個樣本均數間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Newman-Keuls法),多個實驗組與一個對照組均數比較采用最小顯著差法(LSD法),采用Bartlett法對各組間方差齊性進行檢驗。取顯著性水平α=0.05,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所有參數測值均服從正態分布。各組變量測值見表1。

結果顯示,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各組間LVd無明顯差異(P>0.05),而IVSae、LVPWae、EF、FS均明顯降低,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多普勒超聲心動圖作為無創傷性評價左心功能的方法已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1,2]二維超聲心動圖為左心室收縮功能測定的常用技術之一[3,4]。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的評價,有助于預防和改善左心功能不全。因此,超聲檢測左室收縮功能對于指導臨床治療意義更大。

本文通過應用超聲心動儀對冠心病實證心血瘀阻、痰濁閉塞、寒凝心脈、氣滯心胸四證型左心室收縮功能的觀察,結果顯示,冠心病中醫實證不同證型舒張末期左室內徑和正常對照組無明顯差異,這可能與年齡、性別等因素影響有關,而冠心病中醫實證患者不同證型左心室收縮功能各指標和正常對照組相比均明顯降低,冠心病中醫不同證型間心血瘀阻證EF、FS明顯低于痰濁閉塞證、寒凝心脈、氣滯心胸三證;痰濁閉塞、寒凝心脈、氣滯心胸三證之間左室收縮功能各指標無明顯差異。

此結果表明,冠心病中醫辨證分型與左心室功能損害程度有一定關系,在不同證型間普遍存在左心室收縮功能減退,且以心血瘀阻證收縮功能受損情況最為嚴重,這與文獻報道相符[5]。左心室收縮功能愈減退,局部心肌的缺血、缺氧愈重,由此而造成的胸悶、心痛等癥狀就可能更重,從而由氣滯向寒凝、進一步向痰濁和血瘀發展,使病情逐步加重。心血瘀阻可能是氣滯心胸、寒凝心脈、痰濁閉塞證日久不愈,緩慢進展的共同歸宿。以上提示我們在中醫辨證施治的同時,要在病情尚輕的情況下適當應用活血化瘀藥,以改善血液的粘稠與凝聚性,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肌的收縮功能,延緩病情進展。

[參考文獻]

[1]Nomenclature and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ischemic report of the joint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Federation of Cardiology/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ask force on standardization of clinical nomenclature heart disease[J].Circulation,1979,59(3):607-609.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輯)[Z].1993,41.

[3]Fujii J,Yazaki,Sawada H,et al.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left and right ventricular filling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a two-dimensional Doppler echocardiographic method[J].J Am Coll Cardial,1985,5(5):1155.

[4]Schiller NB,Shah PM,Crawford M,et al.Recommendations for quantifica-tion of the left ventricle by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J].J Am Soc Echocardiogr,1989,2(5):358-367

實習生工作評價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校;師范生;滿意度;實習

機制

教育實習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成為合格師資的綜合性、實踐性必修課程。它面向基礎教育,培養教師應具有的優良品德和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能力。就浙江七所高等師范院校(包括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大學、寧波大學、湖州師范學院、紹興文理學院、溫州大學、臺州學院)相關實習文件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完善師范院校實習運行機制,促進職前和職后的順利銜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出可供參考的理論資源。

一、就七所高校實習工作管理辦法分析異同

1. 實習準備階段

七所高校的教育實習以集中實習為主,在開展教育實習前一學期已確定實習生名單,采取由學校(院)統一安排和部分學生自主實習相結合的方式。例如《寧波大學教育實習工作管理辦法》中規定,20%的實習學生可采用自主實習方式進行。此外,實習生已完成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普通話等相關課程,并通過考核(其中中文專業普通話等級二級甲等以上,其他專業二級乙等以上等)。

七所師范院校均要求實習生在實習期間主要完成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或其他形式的學生工作)和教育調查三部分內容。在正式進入實習階段之前,值得一提的是,寧大在短學期就“三筆字”“簡筆畫”“說課”“模擬上課”等進行技能考核;湖師院組織開展 “演講”“說課”和“課件制作”等教師職業技能比賽活動等。

除此,七所院校均要求帶隊老師在實習前與實習基地指導老師取得聯系,明確實習期間要求。師范院校會優先選派“雙師”教師擔任實習生帶隊老師,人員(帶隊老師人數:實習生人數)配比為:寧波大學1∶8,浙江師范大學1∶20~1∶40,杭州師范大學1∶10,溫州大學1∶8~1∶12,湖州師范學院1∶15~1∶20,紹興文理學院1∶12~1∶17,臺州學院1∶11。

2. 實習開展階段

(1)學生方面。在實習相關文件之中,七所師范院校均包含關于師范生在實習期間,思想、學習、生活與工作等方面的細則,《湖州師范學院教育實習實施細則》還強調要對實習生進行師德教育;實習期間,以一周見習,七周實習的先后順序安排實習。實習生主要任務是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調查等工作,不同的學校對師范生要求略有差異。實習任務詳細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實習任務信息

(2)帶隊老師方面。上述七所師范院校均要求帶隊老師與實習基地及師范生保持密切聯系,并對實習生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或其他形式的學生工作)和教育調查等方面進行檢查和指導。其中,寧波大學要求帶隊老師檢查、輔導記錄不少于6次;湖師院要求帶隊老師以教育實習日志的方式記錄;紹興文理學院要求帶隊老師與實習單位共同配合,及時解決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3. 實結階段

按照各高校要求,實習結束后實習生要上交個人實結報告,內容涉及教案、教學反思、工作計劃、實習日志等方面;帶隊教師在實習1周內完成對實習工作的總結評議,組織學生進行實結,其中,浙師大、湖師院召開實習經驗匯報交流會,并借此吸收下一屆學生參加。此外,浙師大要求實習生在實習結束后進行為期3到4周的研習活動。

二、高校師范生實習現狀調查

1. 調查目的

其一,旨在探討當前師范生實習現狀及遇到的問題;其二,為改進職前教師培養模式提出建設性意見;其三,為提高師范生綜合實踐能力,促進職前職后教師培養與培訓一體化提供有效策略。

2. 調查內容、方法和對象

(1)調查內容。根據研究的需要,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調查問卷進行設計:①實習前師范院校對實習內容、要求及安排的指導;②實習中師生之間的互相溝通,包括師范生與帶隊老師,師范生與指導老師,帶隊老師與指導老師之間的溝通;③實習生對實習安排的滿意程度;④實習生對實習后師范院校的總體評價。

(2)調查方法。采用文獻收集法、問卷調查法、訪談調查法等。

(3)調查對象。問卷一《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情況調查表》(學生用)以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各系大四學生為調查對象。該對象已于大二學年完成兩周見習,大三學年完成四周特色實習,大四學年即將完成八周綜合實習。發出問卷200份,收回185份,回收率92.5%,有效率100%。問卷二《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情況調查表》(教師用)以各實習學校指導老師為調查對象。發出問卷100份,收回92份,回收率92%,有效率100%。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1)實習前師范院校對實習內容、要求及安排的指導。為了較客觀地了解師范院校在實習前的安排與指導,筆者在調查問卷中設計了有關問題,經整理、統計結果分別見表2、表3。從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師范生已了解實習制度和內容,比較充分地掌握了實習信息。

表2: 師范生對實習制度和內容的了解程度

表3 :指導老師對實習制度和內容的了解度

(2)實習中師范生滿意度。通過客觀了解師范生在實習過程中適應情況和滿意程度,分析探討師范生的實習需求,便于為改進職前教師培養模式提出建設性意見。經整理、統計結果分別見表4、表5。

表4 :師范生對實習的總體評價

表4反映實習生自我評價的高低與帶隊老師工作、指導老師工作的好壞呈正相關。總體來說,對帶隊老師與指導老師的工作較滿意。

表5:實習生對帶隊老師與指導老師的工作評價(多選)

(3)實習后師范院校的總結評價。經過調查,有13%的同學反映實習小組會就實習機制方面向帶隊老師或師范院校提出建議,有58%的同學偏向于參加由校方統一組織安排的實習,21%的同學更希望以自主實習為主的實習,有10%的同學認為所在院校的實習機制有逐步完善的趨勢。實習生對實習后所開展評價工作的滿意度如表6所示。

表6 :對所在師范院校于實習后總結工作的評價

(4)實習期間師生(帶隊老師與實習生)、師師間溝通情況調查。通過對溝通情況的調查與分析,反映師范院校帶隊老師工作職責的落實情況。統計結果分別見表7。

表7: 師生、師師間溝通情況(多選)

(5)指導老師對實習的總結評價。經過調查,有3%的指導老師反映合作的師范院校有就此次實習需要改進方面征詢意見或建議,有12%的指導老師認為實習機制有逐步完善的趨勢,有35%的指導老師對師范生實習很滿意,54%的指導老師對師范生實習較滿意。

三、完善和促進師范院校教育實習運行機制的策略

1. 師范院校方面

(1)以多種形式開展實習安排、要求及內容的教育指導工作。教育指導工作要聯合多方面的力量,其中,院校方要認真貫徹實綱計劃等綱領性文件,組織開展實習動員大會,及時召開實習匯報會及經驗交流會,并廣泛吸收下一屆學生參加,做到實習前后順利銜接,實習學生上下級順利結對;班主任和帶隊老師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以多種形式上傳下達,確保每位實習生明確實習規章制度。此外,各院校可通過創建教育實習網絡平臺等方式,共享實綱計劃、實習通訊稿、優秀實習生展示等內容,聯合優秀的教師和學長學姐進行相關問題的答疑。

(2)調節師生人員配比比例。從七所高校的實習機制中發現,帶隊老師與實習生的比例一般在1比10以上,一名帶隊老師指導的實習生人數過多,容易導致帶隊老師時間分配不均,給予每位實習生的指導時間過少等不良情況出現。通過訪談后發現,該現象主要由于高校“雙師型”教師緊缺。因此,各高校應加強師資能力培養,吸收更多“雙師型”教師參與實習工作。

(3)加大實習經費投入,保障實習順利運行。在廣泛對學生進行訪談中發現,多數師范院校學生并沒有實習經費的補貼,交通費用自理,僅少數師范院校有相應政策。如臺州學院在實習期間接送,寧波大學在特色實習期間接送等。教育實習需要有充足的經費保障。首先,爭取高校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支持,爭取從財政撥款中獲得實習專項經費,增加教育實習經費在教學經費中的比例。其次,應做好開源節流工作。一方面是實行“國家撥一點,地方給一點,學校出一點,院系自籌一點,社會捐一點,學生個人擔負一點”的多方集資辦法;另一方面,爭取得到實習基地的援助,實習基地少收費或不收費。

(4)建立師生、師師(帶隊老師與指導老師)間溝通良好的實習機制。根據調查問卷的數據整理分析顯示,師范生對自我的滿意度與帶隊老師及指導教師工作負責程度正相關。因此,帶隊老師與指導老師的工作在實習生對實習整體評價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據數據表明,僅有12%的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能與帶隊老師保持聯系,幾乎所有的指導老師在實習中不常與師范院校的帶隊老師聯系。對于實習生,及時有效的溝通有利于其進行自我審查、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

(5)建立客觀合理的監督機制。在實習機制運行當中,運行統籌方對進程的監督和監管十分重要。據對實習機制的異同分析發現,七所院校基本將實習職責落實到個人,但由于監督審查程序和系統不健全,造成實習報告弄虛作假,工作總結敷衍了事等情況。因此,要健全師范院校的審查監督系統,實行“一步一小結”的管理方法,與實習基地學校合作,就學生實習情況和實習各方需求開展每周研討、中期會議、定期考察、課例觀察,落實責任機制。

(6)師范院校應及時掌握師范生實習情況,收集實習反饋信息。在對實習機制的分析中發現,七所師范院校都比較關注師范生的實習生活,要求帶隊老師全程聽課,安排學院領導巡視等。但是,師范院校與實習基地的互動并不頻繁,對實習情況的了解,形式單一,內容局限。因此,師范院校可以在實習中及實習結束后,收集實習生和帶隊老師對教育實習工作、今后教學改革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在實習學校對指導老師進行實習反饋調查,以全方位、多角度、寬領域形式收集有關實習反饋信息,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實習機制。

2. 實習基地方面

(1)由師范院校與實習學校共同制定實習安排。根據對實習學校教師的訪談發現,實習學校并沒有對實習生有具體要求與安排規定,僅通過與帶隊老師的交流獲取。因此,在遵循師范院校實習制度基礎上,各實習學校可根據本校情況及特點制定實習安排及要求,為各方面制定總的實習工作方案,確保實習步調一致。

(2)在實習前期,指導老師明確實習生的實習要求及職責。在調查中發現,指導老師對師范院校的實習要求并不明確,例如課時量,實習時間跨度等內容,多是通過與實習生的交流中了解。據此,實習基地學校應定時召開實習會議,舉行實習小組討論會議等,切實普及實習工作任務,要求指導老師明確自身職責。例如了解實習生的實習要求,安排實習生教學觀摩,指導實習生備課、試講和講課,改進教學效果。此外,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指導老師應指導實習生實施班主任工作,傳授班級工作經驗,幫助實習生解決存在的管理問題,協助實習生開展家訪以及教育調查等活動。

參考文獻:

[1]陳全戰,趙本全.教育實習現狀分析及對

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4).

[2]蔣菠,許瀚月.變革教育實習,提升師范生

執教技能[J].中國成人教育,2009(8).

[3]鄔躍,陳恒.提高師范生教育實習實效性

實習生工作評價范文第4篇

一、注重課程結構的整體優化,實現理論指導與教育實踐的結合

美國教育行政管理實行分權制,各州教育管理機構或州內教育機構對教師教育課程的要求有所不同,美國高校教育實習在基本設置上呈現諸多差異。但是,經過分析發現,美國高校如UW-Madison、VU-PC等均注重課程結構的整體優化,實現理論指導與教育實踐的結合(見表2)。UW-Madison初等教育專業培養學前班至八年級(P-8)教師。延續該校教育學院注重教育實踐的傳統,初等教育專業設置四門預備實習課程及一學期的教育實習。實習課程I為社區實習,每周四小時,通常將學生安排于日托中心、社區中心參與課外活動及輔導活動等;實習課程II-IV為校本實習,為期九周,每周進行三個半天,學生在中小學進行觀察及小組指導,結合各學期教學法課程教授語文(367)、數學/藝術(373)、社會研究/科學(440)學科內容。第五學期為18~20周的全日制教育實習,分為三個階段[4]:了解階段,實習教師進行課堂觀察,與指導教師討論并確定實習工作任務,參與部分課堂活動;參與階段,實習教師完成從觀察、協助到開展小組教學再到承擔少量課程教學責任的過渡;獨立教學階段,實習教師作為主導教師負責全部課程及單元的教學任務。在此期間,實習教師需參加每周一次的研討會,按照要求完成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教學錄像、進行個別兒童的案例研究、組織對教育問題的討論或開展行動研究等多種類型的任務。VU-PC初等教育專業培養幼兒園至六年級(K-6)教師。與UW-Madison相似,該校初等教育專業在進行教育實習前,需完成三門預備實習課程。其中,EDUC2216于大二學年春季學期在不同的學校進行,旨在提供語文教學實踐經驗與反思;EDUC2210于大三學年秋季學期在不同學校、年級及教育情境中進行,旨在幫助學生整合、應用社會研究方法論課程中所學教學技能;EDUC2250則于大四秋學期將學生安排到當地一所學校中,為其提供課堂觀察、課程規劃與實施以及有指導的反思性實踐機會,旨在幫助學生整合、應用數學與科學方法論課程中所學教學技能。[5]由此可見,上述兩所高校在課程整體結構的設計上均采用“多級預備實習課程+教育實習”的模式,并以學分的形式對教育實習之前的多門實習課程以及教育實習期間的研討會課程給予保障。通過前期3至4個學期的預備實習課程,實習教師在課程教師的指導下定期、規律性地開展見習活動,既可以發揮理論指導與教育實踐的相互促進作用,又為后期的全日制教育實習奠定基礎。

二、明確劃分參與人員的職責范圍,積極構建教研共同體

“教師是反思性實踐者,在研究自身經驗和改進教育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實現專業發展。”[6]而實習教師兼具“學生”與“教師”的雙重身份,其專業發展是學習過程與教學過程相促進的結果,各個階段的側重點及所需指導與支持均有所不同。美國高校明確劃分實習參與人員的職責范圍,積極構建教研共同體,為實習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指導。MSU初等教育專業旨在培養具備幼兒園至五年級(K-5)全部學科及六至八年級(6~8)特定學科教學知識及技能的教師,實行五年制培養模式。初等教育專業學生在完成學士學位課程規定的教育見習任務后,需于第五學年完成秋季、春季兩個學期的教育實習以通過教師資格認證。實習期間,該校注重教學、研究共同體的構建,在初始階段便提出將此作為中心任務,以為實習教師提供全面指導。除研討會外,該校開設“專業角色與教學實踐”及“教學實踐與反思研究”兩門實習同步課程,以幫助實習教師回顧、拓展所學知識、將其應用于當前的教育實踐,并基于標準進行課程規劃教學、開展反思型教學實踐與評價。這意味著實習教師將在實習學校及大學指導教師、課程教師三方的指導下開展教育實習:中小學指導教師與實習生共同決定、規劃,開展合作教學或為其主導教學、教學反思提供幫助;課程教師按照課程安排及時提供課時和單元計劃反饋,向實習生及指導教師提供基于標準的學科實踐信息及當地教學資源建議,向大學指導教師及實習生提供現場實踐時間的使用建議;大學指導教師負責組織研討會,幫助實習生反思其當前經歷并制定專業學習計劃,定期進行實習生教學觀摩并就課程的組織及教學進行后續會議,幫助實習生建立并完善檔案袋,于實習學年結束時,與中小學指導教師為每個實習生準備退出性表現描述,并參加最終的實習生會議。UG初等教育專業(EarlyChildhoodEducation)旨在培養學前班至五年級(P-5)教師。該校重視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大學督導、實習教師三方的共同合作。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在教育實習中承擔主要指導責任,幫助實習教師明確工作職責、開展教學觀察與評估、制定并實施教學計劃、參加不同年級或科目的學習活動,鼓勵實習教師觀察并參與課外或社區活動、結合個人興趣制定實習計劃、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以實現專業成長與發展。而大學督導則作為學院與實習學校的主要聯絡人,負責實習教師培訓的主體工作,為指導教師或實習教師提供教育實習相關信息,視察實習教師工作并幫助其開展教學行為分析,組織研討會就實習教師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并出具體建議,參加指導教師與實習教師會議,基于實習教師課堂表現、指導教師評價、實習報告、評估表、研討會參與情況等因素進行教育實習成績評定,與實習學校管理人員、指導教師共同幫助實習教師實現由學生到教師角色的轉換,為實習教師提供最大發展機會。

三、基于規范的交流與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多元形成性評價的作用

以本校教師教育標準為依據,MSU、UW-Madison兩所大學均采用標準化終結性評價方式進行實習成績評定。MSU初等教育專業實習成績評定重點強調以下四項標準:(1)作為專業人員在學校開展工作與學習;(2)了解并進行學科教學;(3)以恰當方式接近學生、開展工作;(4)組織并管理課堂研究共同體。而UW-Madison初等教育專業則通過建立績效評估機制,基于實習教師實習表現,采用四點評價法,依據教師教育標準逐項進行量化等級評定,更具操作性。但除進行標準化終結性評價外,MSU、UW-Madison初等教育專業均注重建立規范的交流與合作機制,發揮多元形成性評價在促進實習生專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MSU初等教育專業實習期間:(1)實習生與指導教師、現場教師或課程教師共同制定溝通交流計劃,保持密切聯系;(2)將建立實習生檔案袋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并不斷收集多種類型的實習材料加以完善;(3)舉行五次實習教師、指導老師及現場教師三方會議,包括學年初始的首次會議及各學期期中、期末評估會議;(4)評估會議結束后,實習教師依據MSU項目標準及課程教師、現場教師的指導意見制定或修改個人專業學習計劃,對下一階段教育實習的開展提供指導;(5)實習結束時,指導教師及現場教師均會為實習生填寫退出性表現評述。UW-Madison初等教育專業實習期間:(1)實習教師與其合作教師定期舉行會面;(2)補充、完善電子檔案,記錄實習教師依據標準所取得的進展;(3)大學督導至少進行四次觀察訪問,進行書面評估并計入學生永久檔案;(4)期中、期末舉行三方正式評估會議,對實習教師進行評估,制定下半學期行動計劃;(5)學期結束時,合作教師及大學督導共同評定實習成績,并向項目主任出具教學認證推薦;(6)實習學期結束時,各實習教師將借助檔案袋中的證明材料,就其如何提升多元文化教育能力、促進社會公平進行30分鐘(包括討論)的展示,對自身教育實踐進行分析、反思。二者均通過定期進行交流、定期召開評估會議、建立實習檔案袋等方式將單獨的外部檢測轉變為個人與集體評價相結合、多元化過程性評價與標準化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定方式。

四、對我國教育實習改革的建議

作為歷次教師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美國教育實習制度經過多年實踐逐步趨于完善。對美國高校教育實習特色及成功經驗進行解析,可為我國教育實習改革提供有益啟示。

(一)建立校級教師教育標準,關注實習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需求“若教育實習在社會對新型教師需求及實習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等方面關照不足,會導致整個教育實習過程在沒有目標指引、監控及評價的狀況下被迫卷入實習學校的秩序和軌道之中,使得教育實習諸多價值、功能被擱淺于形式之上,引發教育實習質量的下降。”[9]我國教育部于2011年10月頒布《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將“實踐取向”作為三大基本理念之一,與“育人為本”“終身學習”相提并論。一方面,如何依據國家規定及指導文件建立具有學校特色的教師教育標準值得深入探究。另一方面,實習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理念、知識、能力三個維度,高校在完善教育實習目標的過程中應關注實習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需求,注重體現理念、知識、能力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以理念指導、促進知識及能力的發展,并在知識及能力的發展中豐富理念的內涵。

(二)加強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聯系,從制度層面予以保障首先,美國高校將教育實習研討會作為一門課程,對其所占學分及時間設置均作出明確規定,為實習生定期開展有指導的實踐反思提供制度保障,值得借鑒。其次,在保證必要實習時間的前提下,除研討會課程外,我國高校也可嘗試開設一門實習同步課程(如與教育實踐密切相關的教育心理學課程、法律課程等),定期于實習學校舉行,由大學專職教師結合實習進展進行授課,旨在通過解決真實的教育問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節省人力資本,實習理論課程教師無需駐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幾所實習學校中循回授課。此時,實習生將在大學、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及實習課程教師三者全方位的指導下開展教育實踐(見圖1)。在理論課程的指導下開展教學實踐反思,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并拓展教育理論課程知識,有助于實習生密切理論課程及實踐課程之間的聯系,在二者相互促進的過程中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三)借鑒專業發展學校的成功經驗,發揮教研共同體的積極作用美國專業發展學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是大學的教育學院與附近地區的中小學合作培養師資的一種公立學校,其實習教師有一年時間作為研究共同體的正式成員參加各種研討活動、交流自己教育工作的得失、咨詢教育實踐問題解決的方式、聆聽在職教師的教育智慧。借鑒其成功經驗,我國高校在根據學生的需求與學校的發展改善實習條件的同時,應當將平等、互利的教研共同體作為大學教育學院與附近地區中小學開展協同合作、共同培養師資的一種方式,給予大力支持。通過教研共同體使大學及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在溝通、對話、合作和研究的過程中互惠互利。另一方面,平等、互利的合作關系意味著實習生可與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實習工作計劃、團隊合作規范等內容從協商、制定到實施的全過程,為其成長為反思型、專家型教師創造條件。

實習生工作評價范文第5篇

1.1“211”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原則與依據具體說來,本方案的課程體系結構有四部分組成:(1)通識教育領域課程。該領域課程培養學生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使之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這些課程包括軍事理論與技術技能訓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基本原理概論、大學體育、大學英語以及計算機課程等。(2)學科基礎教育領域課程。該專業領域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理論與基礎知識;學生分析、解決生產企業尤其是制造企業的生產系統組織與管理問題的能力。這些課程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A、概率論和數理統計A、大學物理、工程實訓A、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制造技術、機械設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子電工技術基礎等。(3)專業核心領域課程。該領域課程讓學生了解機械制造學科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使之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技術經濟分析與生產組織管理的能力。該課程包括計算機繪圖、管理學原理、基礎工業工程、運籌學、運籌學課程設計、質量工程、人因工程、生產計劃與控制、物流設施與規劃、物流設施與規劃課程設計、系統工程、生產系統建模與仿真、生產系統綜合實驗、畢業論文(設計)等。(4)專業選修及實踐實習領域課程。該課程包括工業工程專業英語、機械產品三維造型與創新設計、機械CAD/CAM技術、數控技術、現代制造技術、管理信息系統、java語言程序設計、經濟學原理、工程經濟學、市場營銷學、供應鏈管理、項目管理、現代物流學和專業社會實踐等,這些課程旨在培養既具備堅實的機械工程技術基礎、又具備現代企業管理的理論,能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的跨學科應用型人才。

1.2“211”人才培養方案中的素質與專業、課內與課外的關系為了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本方案規定學生畢業前除完成規定的課程學分外,學生還必須修讀非本院、本學科開設的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完成8學分,其中必須選修體育專項課程等,學生必須修滿課外實踐與創新活動5學分,思政類課程的實踐學分5學分納入自主修習課程考核。其次,“211”人才培養方案重視學生共性的提高與個性的發展。創新是以思想的自由為前提的,個性是學生獨立精神和自由思考能力的表征;如果說通識領域課程和學科基礎教育領域課程是為了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那么專業核心領域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則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個性。

2校企合作背景下的“211”人才培養方案實踐教學要求

為落實“211”人才培養方案,保證工業工程專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工業工程專業積極聯系校外企業,與之對接合作,采取課程實訓和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的措施。

2.1明確實訓大綱,規范實踐教學過程為了使工業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取得效果,“211”人才培養方案采取以下幾種措施:(1)所有的實訓課程都有實訓教材或指導書,這些實訓教材或指導書由本專業的老師集體編寫和修訂,并貫徹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2)實訓課前,教師和實訓工作人員必須認真備課,檢查實訓設備、設施的性能和實訓材料的有效性,以保證實訓的正常運行。(3)實訓教師需嚴格管理學生,向學生講明實訓規章、規程和安全注意事項,認真批改實訓報告。對那些違反實訓章程,操作不規范的學生,應該明令其停止實訓;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實訓報告,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重做。(4)實訓結束后,教師應該嚴格要求學生撰寫實訓報告,并認真批閱報告,按“優”、“良”、“中”、“及格”、“不及格”5個等級評定成績,將其記入實訓成績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县| 文成县| 中牟县| 东乡县| 贵定县| 乌什县| 牙克石市| 秦皇岛市| 西乌珠穆沁旗| 社旗县| 酒泉市| 来凤县| 辉县市| 信宜市| 济宁市| 神木县| 辽宁省| 崇左市| 吉林省| 吐鲁番市| 绥德县| 江都市| 承德市| 北流市| 汾西县| 通道| 钟山县| 南平市| 女性| 高青县| 区。| 肥乡县| 水城县| 得荣县| 石柱| 阳高县| 香河县| 郴州市| 武隆县| 衡水市|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