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信息技術考試試題

信息技術考試試題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信息技術考試試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信息技術考試試題范文第1篇

(2011-12-2719:05:13)

標簽:鏁欒偛

一、單項選擇題

1、信息安全是信息網絡的硬件、軟件及系統中的(A.用戶

B.管理制度

)受到保護,不因偶然或惡意的原因而受到破壞、更改或泄露。

D.設備

C.數據

)。

2、為了預防計算機病毒,應采取的正確措施是(A.每天都對計算機硬盤和軟件進行格式化C.不同任何人交流3、DDoS攻擊破壞了(A.可用性

)。B.保密性

)。

B.不用盜版軟件和來歷不明的軟盤

D.不玩任何計算機游戲

C.完整性D.真實性

4、以下哪個不是數據恢復軟件(A.FinalData

B.RecoverMyFilesC.EasyRecovery

)。

D.OfficePasswordRemove

5、Windowsserver 2003系統的安全日志如何設置(A.事件查看器

B.服務管理器

C.本地安全策略D.網絡適配器里

6、數據備份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完全備份、增量備份和()。A.邏輯備份

B.按需備份

C.差分備份

D.物理備份

)對要發送的的信息進行數字簽名。D.接收者的私鑰

7、數字簽名技術是公開密鑰算法的一個典型的應用,在發送端,它是采用(A.發送者的公鑰

B.發送者的私鑰

C.接收者的公鑰

8、數字簽名技術,在接收端,采用(A.發送者的公鑰9、(

)進行簽名驗證。

C.接收者的公鑰

D.接收者的私鑰

B.發送者的私鑰

)不是防火墻的功能。

B.保護存儲數據安全

D.記錄通過防火墻的信息內容和活動

2003系統能設置為在幾次無效登錄后鎖定帳號,這可以防止:(

C.IP欺騙

)。

D.緩存溢出攻擊

)。

A.過濾進出網絡的數據包C.封堵某些禁止的訪問行為10、WindowsA.木馬

NT

和Windows

B.暴力攻擊

11、在以下認證方式中,最常用的認證方式是:(A.基于賬戶名/口令認證;C.基于PKI 認證

;

B.基于摘要算法認證;D.基于數據庫認證

)。

C.TELNET

D.SSL

12、主要用于加密機制的協議是:(A.HTTP

B.FTP

13、當用戶收到了一封可疑的電子郵件,要求用戶提供銀行賬戶及密碼,這是屬于何種攻擊手段?(A.緩存溢出攻擊

B.釣魚攻擊;

C.暗門攻擊

D.DDOS攻擊

14、“保護數據庫,防止未經授權的或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數據泄露、更改破壞。”這是指數據的()

A.安全性B.完整性C.并發控制D.恢復

),

15、在數據庫的安全性控制中,為了保護用戶只能存取他有權存取的數據。在授權的定義中,數據對象的(授權子系統就越靈活。

A.范圍越小

B.范圍越大

C.約束越細致)類文件。

C..WPS

D..DBF

D.范圍越適中

16、文件型病毒傳染的對象主要是(

A..EXE和.WPS

17、入侵檢測的基本方法是:(

B.COM和.EXE

)。

A.基于用戶行為概率統計模型的方法C.基于專家系統的方法

B.基于神經網絡的方法

D.以上都正確

D.信

18、在網絡攻擊的多種類型中,攻擊者竊取到系統的訪問權并盜用資源的攻擊形式屬于哪一種?(

A.拒絕服務

息篡改

19、下面哪個不是執行備份操作的用戶(A.Administrators組的成員C.ServerOperators 組的成員20、下面哪個不是系統還原的方法(A.安全模式

)。

B.BackupOperators 組的成員D.PowerUsers 組的成員)。

C.自動系統恢復

D.普通模式

B.侵入攻擊

C.信息盜竊

B.故障恢復控制臺

21、數據庫管理系統通常提供授權功能來控制不同用戶訪問數據的權限,這主要是為了實現數據庫的()。A.可靠性

B.一致性

C.完整性

D.安全性)。

22、SQLServer 2005提供了4層安全防線,其中“SQLServer 通過登錄賬號設置來創建附加安全層。用戶只有登錄成功,才能與SQL Server 建立一次連接。”屬于(A.操作系統的安全防線

C.SQLServer 數據庫的安全防線式叫做(

)。

A.郵件病毒

B.郵件炸彈

C.病毒

)型的漏洞評估產品。B.主機型)

B.對簽名后信件的內容是否又發生變化進行驗證

D.權威性

C.網絡型

D.以

D.蠕蟲

C.特洛伊木馬

D.邏輯炸彈

B.SQLServer 的運行安全防線

D.SQLServer 數據庫對象的安全防線

23、電子郵件的發件利用某些特殊的電子郵件軟件在短時間內不斷重復地將電子郵件寄給同一個收件人,這種破壞方

24、網絡攻擊的有效載體是什么?(

A.黑客

B.網絡

25、針對操作系統的漏洞作更深入的掃描,是(

A.數據庫

上都不正確

26、有關數字簽名的作用,哪一點不正確。(

A.唯一地確定簽名人的身份

C.發信人無法對信件的內容進行抵賴

27、備份在(A.管理工具

)功能菜單下。

B.附件

C.系統工具

D.輔助工具

28、收藏夾的目錄名稱為(A.Favorites29、(簽名數據庫。

A.簽名分析法

)。B.temp

C.Windows

D.MyDocuments

)分析法實際上是一個模板匹配操作,匹配的一方是系統設置情況和用戶操作動作,一方是已知攻擊的

B.統計分析法

C.數據完整性分析法

D.以上都正確

)。

30、若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由于某種硬件故障,使存儲在外存上的數據部分損失或全部損失,這種情況稱為(A.事務故障

B.系統故障

)。C.無線網)。

D.使用專線傳輸

C.介質故障

D.人為錯誤

31、為了防御網絡監聽,最常用的方法是:(A.采用物理傳輸(非網絡)

B.信息加密

32、以下關于CA 認證中心說法正確的是:(A.CA認證是使用對稱密鑰機制的認證方法B.CA認證中心只負責簽名,不負責證書的產生C

.CA認證中心負責證書的頒發和管理、并依靠證書證明一個用戶的身份

D.CA認證中心不用保持中立,可以隨便找一個用戶來做為CA 認證中心33、以下關于對稱密鑰加密說法正確的是:(A.加密方和解密方可以使用不同的算法C.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必須是相同的

)。

B.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可以是不同的D.密鑰的管理非常簡單

)。

34、Web從Web 服務器方面和瀏覽器方面受到的威脅主要來自(A.瀏覽器和Web 服務器的通信方面存在漏洞C.服務器端腳本的安全漏洞35、審計管理指:(

)。

D.以上全是

B.Web服務器的安全漏洞

A.保證數據接收方收到的信息與發送方發送的信息完全一致B.防止因數據被截獲而造成的泄密

C.對用戶和程序使用資源的情況進行記錄和審查D.保證信息使用者都可有得到相應授權的全部服務

36、當數據庫損壞時,數據庫管理員可通過何種方式恢復數據庫(

A.事務日志文件

B.主數據文件

)。

D.聯機幫助文件

C.DELETE語句)。

C.差分備份

37、下面哪一個不是常見的備份類型(A.完全備份

B.增量備份

)。

D.每周備份

38、注冊表數據導出后的擴展名為(A.reg

B.dat

C.exe

B.信息傳輸安全

D.bat

39、信息風險主要指那些?(

A.信息存儲安全

上都正確

C.信息訪問安全D.以

40、對新建的應用連接,狀態檢測檢查預先設置的安全規則,允許符合規則的連接通過,并在內存中記錄下該連接的相關信息,生成狀態表,對該連接的后續數據包,只要符合狀態表,就可以通過。這種防火墻技術稱為(

)。

10、Windows系統中,系統中的用戶帳號可以由任意系統用戶建立。用戶帳號中包含著用戶的名稱與密碼、用戶所屬的組、用戶的權利和用戶的權限等相關數據。(

1C 15A 24C 2B 3A 16B 17D 25B 26D 4D 5C 6C 7B 8A 9B 10B 11A 12D 13B 14A

18B 19D 20D 21D 22B 23B 27B 28A 29A 30C 31B 32C 33C 34D 35C 36A 37D

38A 39D 40B

二填空題

1信息安全

2物理安全技術、基礎安全技術

3文件加密和文件解密都使用相同的密鑰4、證書CA 5、數字簽名

6標準訪問權限和特別訪問權限。7、漏洞掃描

8流量攻擊和資源耗盡攻擊。9、計算機病毒

10、數據庫系統分為數據庫和數據庫管理系統11、端口

12、根據原始數據的來源IDS 可以分為:基于主機的入侵檢測和基于網絡的入侵檢測。13、網頁病毒

14、VPN (虛擬專用網)

信息技術考試試題范文第2篇

【關鍵詞】 信息技術 資源 合理 高效 增效 提高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教學改革的縱深推進,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重要。近年來,我校結合實際確定了“盤活教學資源,實現課堂增效”的教科研課題,旨在探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和途徑。課題組全體教師根據立項報告確定的研究內容,開展了深入的實踐、研究、總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下面我就在實踐中的一些思考做膚淺總結:

1 正確認識、充分挖掘信息化課程資源

與傳統的語文教學相比,如今的語文教學涵蓋的內容和知識的豐富程度有很大提升,單憑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已經不可能完全實現《語文課程標準中》的三維目標,更不用說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技能了。無論是課前準備,還是課堂教學呵與課后輔導,我們要以課程標準為導向,以教材為基礎,利用信息技術,深入發掘和開發教材所涉及的課程資源。比如教材文本所涉及的聲像資料、文本資料、圖片資料,班級學生情況,校本資源等等。只有充分挖掘了課程所涵蓋的資源,才能在備課中做到統籌兼顧,為實現課堂教學三維目標奠定基礎。

2 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資源,設計高效教學流程

我們在資源挖掘和開發完成后,就要利用好信息技術整合好資源,設計好生動、高效的課堂教學流程。在這里,我覺得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2.1 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信息技術對語文課堂教學的確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萬能的;信息技術只是組織教學活動的一種手段,它不是全部,更不是最終目的。我們的教學設計應先從整體考慮,設計好思路,然后再安排信息技術的運用。而不應本末倒置,先備信息技術后備整體思路。

2.2 教學設計中信息技術的運用應把握“不得不用、用了更好、簡潔高效”的原則。傳統教學手段使用效果會更好的就不要用信息技術,比如一二年級學生在教寫字筆順時,教師現場演示肯定比動畫演示更直接、更方便。美麗的景點、遠離學生實際的場景、復雜的邏輯關系,再生動的語言也達不到多媒體展示的效果,我們就要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資源,制作教學課件來開展教學,提高效率。利用一個很簡單的PPT就能實現的效果,沒必要非要做成華麗無比的Flash,既費時又費力,有時還會造成喧賓奪主的窘境。如有的老師在制作教學課件時每一頁都加上不必要的動畫圖案,結果學生的注意力都轉移到那上面去了,根本無心上課。

3 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實現課堂增效

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既要把教學流程亂熟于心,又要對多媒體的運用熟練掌握,還要對課堂中信息技術使用可能出現的問題有較強的駕馭和應變能力。首先,我們要熟練掌握教學流程和設備的使用。一旦在課堂中出現忘記教學流程、設備使用不當等問題,有時會讓整節課“砸鍋”。其次,要有較強的應變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比如出現停電、資源展示出錯等情況,教師要神態自如,輕松應對,才能真正達到課堂增效的目的。

4 利用信息技術做好課后反思,經驗交流總結

信息技術考試試題范文第3篇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高效課堂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3-0213-02

信息技術課,如同勞動技術課,長時間被認為是無足輕重的課程(相對考試科目而言)。許多人認為信息技術課就是在課上玩玩電腦,如同美術課上畫畫圖、音樂課上唱唱歌。這種認識實際上是把信息技術教育引入歧途,不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和信息技術能力的掌握。

與傳統的學科比,信息技術有其自身的特點:①知識更新速度快,新概念,新方法,新思維不斷涌現,新軟件和硬件層出不窮。②實踐性,實用性,操作性強。③學生學習興趣特別濃厚,但起點極不平衡,學習的條件差別較大。四、沒有嚴格的考核標準。在這種情況下,怎樣來上好信息技術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值得每個信息技術教師思考的問題。

一、更新觀念,更應不斷更新知識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處于中心地位,是真理的持有者和知識的權威,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信息的容器。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不能適應的,教師首先應該從觀念上轉變,由"授之于魚"向"授之于漁"過渡,課堂上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更新速度快,科學技術的發展促使硬件的不斷提升,而硬件的不斷提升也促使應用軟件的不斷更新。今天的新知識,可能明天也就過時了,教師不再是某知識的權威。過去要求教師是"給人一碗水,自己須有一桶水。"而在今天,教師擁有一桶水已經遠遠不夠,"給人一碗水,自己必須有長流水。"教師要保證知識永不干枯,必須時時更新自己的知識。我們不只教給學生知識,最主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手段,培養他們終生學習的習慣和本領。要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

二、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基礎,也是激發創新的源動力。我們的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非常濃厚,那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重視挖掘和體現信息技術課的趣味性、娛樂性等魅力,來吸引,引導學生。正如我們常說的"打鐵要趁熱"。不能讓學生在沒有興趣之后再來想辦法,在選擇教學軟件時要注意操作難度、內容等要適當。要遵循"學中玩,玩中學,既要學好,也要玩好"的原則。比如在學習完輸入法后,不能只讓學生用錄入文章來練習,可以利用一些聊天工具如qq、uc等進行聊天,有利于學生思想交流也提高了學生的輸入速度。此外,還可以組織一些比賽,如:打字比賽,flas制作比賽,網頁制作比賽,板報比賽等等。運用這些方法和手段,學生愿意學,愿意做,也使學生掌握了相應的知識。學生積極性提高了,興趣濃了,教學效果相應也就提高了。

三、自主學習,把時間充分交給學生

自主學習,即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方法,通過一些手段去了解、掌握知識。在教學中,可以把學習的目標任務通過網絡發給學生,學生使用自己的計算機根據教師提出的學習目標與任務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資源來完成學習。從而受到啟發,對所學知識加以整理和延伸,形成自己特有的東西。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多樣化,增強學生靈活分析問題的能力。由于信息技術自身的特點,在教學中,只能以學生"做"為主,注意"精講多練","因材施教"的原則,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也就是努力實現"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是在課堂上一句話都不說"這一理念。當然,在學生操作時,教師要加強巡回指導,及時發現錯誤,反對學生放任自流,無目的的實踐,干課堂無關的事。

四、協作學習,全面提高學習效果

學生在信息技術上的知識水平與能力往往很不平衡,協作學習有利于在短時間內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如班級聊天室,qq,bbs,等工具進行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在學習中,讓技能強的學生擔任"小老師",讓學生幫助學生,鼓勵學生聰穎而出,積極思考。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首先問小老師,小老師不能解決的問題,再由大家討論。如還沒有結果,就提交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研究。這樣,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幫助水平較差的學生,讓他們敢做、敢思考,使他們迅速的掌握知識。

信息技術考試試題范文第4篇

關鍵詞: 物理教學 多媒體信息技術 優化課堂教學 促進作用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教學媒體遠遠滿足不了現代教學的需要。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大量媒體出現,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這些媒體承載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已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但這些媒體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自的弱點,如幻燈投影不易表現事物的運動,電視錄像缺乏靈活的交互功能,不能實現人機對話,更談不上智能化。多媒體計算機有取眾之長的優勢,可以將多媒體信息集成于一體,而且有極靈活的交互功能,代表了教學媒體發展的方向。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是利用計算機來實現圖、文、音、像等多種媒體效果的一種新技術,它的興起并積極地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為教學改革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因此物理教學過程幾乎是一個以實驗為主的教學過程,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虛擬互動技術、傳感技術、信息管理技術等多媒體信息技術,可對全面優化課堂教學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多媒體技術:引起對教學多維內容的的關注

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它除了具有生動逼真的音響效果、色彩鮮艷的動態視頻、非線性靈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外,還解決了靜態圖形表達、微細結構描述等傳統教法無法克服的教學困難,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引起學生對學習信息的注意,進而通過專門的活動設計引導學生從接收到的信息中提取概念和建立概念之間的聯系,逐步完成認識。

在物理浮力概念的講授時,傳統的方案是研究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跟物體浸入的體積的關系,而對于重力加速度g的研究因實驗條件的約束而無法展開。對于這一情況,可恰當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平常難見的現象,引起學生對于g的關注,引導學生深入的理解浮力的形成及其相關因素的作用。如:運用來自NASA科研機構在地球表面和太空實驗室中做的實驗對比錄像,展示不同的重力加速度條件下浮力的不同表現,使學生不但看到通常環境看不到的物理現象,而且清楚地領悟到重力加速度g在浮力形成中的作用,對浮力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虛擬互動技術:引導解決復雜現實的物理問題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具辯證美、對稱美、和諧美的一門學科,物理世界處處體現其自然美。但長期以來,高中學生在物理課堂學習中,面對的是一堆堆死氣沉沉的公式、概念,教學媒體單一,是造成學生對物理世界的美缺乏足夠認識的一個重要原因。進行作為概念的引起的實驗,開展問題的研究,用真實實驗是恰當的。但當引入復雜條件時,一般的真實實驗會變得困難。應用虛擬互動技術,利用計算機實施虛擬實驗,可彌補真實實驗教學的缺陷。虛擬實驗軟件具有交互功能,學生可以自由調整虛擬實驗軟件的控制參數,獲得不同的虛擬物理狀態和過程,并進入個性化的學習中。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集成控制特性,通過大量的文字、影像、圖形、圖表、視頻、實物圖片、二維三維模型、動畫模擬等各種信息呈現形式,刺激學生的興奮中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3DMAX動畫軟件將抽象的磁感線模擬為形象逼真的可視、可動的真實圖線;將平面水波的干涉通過動畫制作夸飾為色彩分明的干涉圖樣。同時虛擬實驗軟件提供的不是簡單地再現某個物理過程,而是通過多種變量的調節來獲得不同的物理過程。呆板的教材內容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虛擬互動技術還原為其物理世界的自然本色。面對如此精彩紛呈的物理世界,學生能夠感受到物理的美,同時這些實驗的模擬和展示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解決課程知識。這種美感會使學生對物理學產生熱愛,激發起學習興趣,強化學習的內在需要,從而促使物理學習信念的形成。

三、傳感技術:從一般理解向綜合理解提升

傳感技術實際上就是對人得感覺器官的功能拓展。就物理實驗而言,各種敏感元件就是這種傳感技術的基礎。在物理教學中善用敏感元件和設備是關鍵。傳感技術的優勢在于能方便而精確地探測某物理量的值,并直接傳送到計算機進行存儲和數據處理。利用傳感技術實施實驗課程,實驗者可以更直接地關注實驗原理、條件和實驗結果的關系,以及認識干擾因素的具體作用等問題,進而促進實驗者對實驗主題的認識水平從了解和一般理解提升到綜合理解甚至自主建構的層次。

在研究導體電阻的伏安特性時,實驗者可以連續調節通過某導體的電流的大小,利用電壓、電流傳感器把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數據及時輸送到計算機里,實時存儲和統計,并以數據列表和圖像的方式展示實驗。特征為數據采集是實時連續的,整個物理過程是客觀精確的。在物理試驗中廣泛應用的還有力、溫度、聲、距離、場強等傳感器。這些都大大豐富了物理實驗和物理演示實驗,拓展了物理實驗專題研究的范圍。

四、信息管理技術:高效提煉核心信息

學生對概念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接觸到很多的信息,這些信息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合理地組織和檢索是學生學習效率提升的關鍵,也是知識管理的基礎。利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學生不但能大大拓展信息的收集和存儲,而且能大大提升信息檢索的效率,更高效地從大量的初級信息中提煉出核心信息,從而最終建構對概念的認知。

信息管理技術中比較常用的分別是信息錄入及文檔編輯和保存、本地和網絡的信息搜集、目錄和文檔管理等。例如,在學習紅外線的概念時,可以收集并存儲與紅外線有關的信息:電磁波、波長、頻率、短波紅外線、遠紅外線、紅外線的影像觀測、紅外線的醫療應用、紅外線通信、紅外線偵查等。結合其他一些學習的工具,學生可以對這些信息通過檢索、歸類、重組等手段建立信息之間的關聯,形成對于“紅外線及其應用的知識”。

總之,技術要融合到現階段的教學中,必須重視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技術的融入要體現教學目標。

2.技術的融入要課程化,要有合理的課程切入點。

3.技術融入的手段要隨具體課程需求而靈活組合。

4.技術的融入要配合課程設計思想,支持教學策略的實施。

5.技術的融入要面向教師、學生、資源三方面的教學的活動。

高中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日常教學中,實驗往往有著舉足輕重的教育意義。這時候,教師切不可以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的逼真模擬來替代學生所有的實驗過程,否則就失去了實驗的真正意義。

參考文獻:

[1]華國盛.優化物理教學.中國電化教育,2000.10,總165期.

[2]蔣鳴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新方向[DB/0L].省略.cn/wordwide/discuss/jmh_02.ppt.

信息技術考試試題范文第5篇

不同類型的數據,只有按照一定的數據結構進行組織,并將其映射到計算機存儲器中去,才能進行存儲、檢索、處理和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統中,地理空間數據常用的數據結構有兩種:柵格數據結構和矢量數據結構。目前高考試題中應用的是柵格數據結構,在題中稱為地理信息空間數據圖。

柵格數據結構所在位置常用于表示地質、氣候、土地利用或地形等面狀要素。任何面狀要素的對象,如土地利用、土壤類型、地勢起伏、環境污染等,都可以用柵格數據來表示。

柵格數據的獲取需盡可能保持原圖或原始數據的精度。在決定代碼時盡可能保持地表的真實性,保證最大的信息容量。在圖中網格覆蓋后,常常會在同一方格下對應幾種不同的屬性值,而每一個單元只能取一個值,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同的取值方法。以下做詳細說明。

中心點法:用處于柵格中心處的地物類型或現象特性決定柵格代碼。為了尋找中心的方便,覆蓋使用的網格常常使交點與網格單元的中心對準,這時讀數據只考慮網格交點所對應地圖上的值,因此中心點法也可以叫做網格交點歸屬法。此法常用于具有連續分布特性的地理要素,如降雨量分布、人口密度圖等。

面積占優法:以占柵格最大的地物類型或現象特征決定柵格單元的代碼。此法最適合分類較細、地物類別斑塊較小的情況。

長度占優法:當覆蓋的網格過中心部位時,將橫線占據該格中的大部分長度的屬性值定為該柵格單元的代碼。

重要性法:根據柵格內不同地物的重要性,選取最重要的地物類型決定相應的柵格單元代碼。此法對于特別重要的地理實體,盡管其所在區域面積很小或不在中心,也采取保留的原則,如稀有金屬礦產區域等。此法常用于具有特殊意義而面積較小的地理要素,特別是具有點、線狀分布的地理要素,如城鎮、交通樞紐、河流水系等。

為了接近原圖或原始數據精度,除了采用上述幾種取值方法外,還可以采用縮小單個柵格單元的面積,即增加柵格單元總數的方法,這樣行列數也相應增加,每個柵格單元可代表更為精細的地面矩形單元,混合單元減少,可以大大提高量算的精度,更接近真實形態,表現更小的地物類型。

地理信息空間數據的判讀,關鍵是要弄清圖中各個數字表示的具體事物,在此基礎上分析數字分布與變化規律,再進行后果判斷、評估和原因分析。下面以高考試題為例進行說明。

例1:(2011?安徽文綜)右圖表示遼寧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變化。將該區域分為25個方格,每個方格中的兩個數字按左右順序分別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類型,完成1~2題。

1.圖示區域土地利用變化會導致 ()

A.土地次生鹽漬化加劇

B.空氣濕度明顯增加

C.干旱、洪澇頻率減小

D.水生生物物種增加

2.目前有利于促進圖示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舉措是 ()

A.推廣蔗基魚塘 B.推廣水稻種植

C.發展節水灌溉農業 D.發展大牧場放牧業

解析:解題時首先應弄清圖中各個數字表示的具體事物:每個方格中的兩個數字按左右順序分別代表遼寧西北部某地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類型;然后在此基礎上分析數字分布與變化規律:一部分土地由湖泊變為耕地,小部分由耕地變為居民地;再進行后果判斷、評估和原因分析:一部分土地由湖泊變為耕地,原因在于圍湖造田嚴重,導致水生生物物種減少,空氣濕度明顯減少,干旱、洪澇頻率增加。由于圖示為遼寧西北部某地,水資源相對較少,不合理灌溉導致土地次生鹽漬化加劇,應發展節水灌溉農業。

參考答案:1.A 2.C

例2:(2011?浙江文綜)某市尋找合適布局工廠的地點,該廠址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km范圍內。右圖中“空間資料”是該市地形與河流的空間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該區面積共16km2);“屬性資料”是地形和河流的類別資料。根據選址條件,對照空間資料和屬性資料,符合條件為“1”,不符合條件為“0”,若同一小方格內有兩種不同屬性類別分布時,為求簡化,占有面積比例較大的屬性作為評估對象。完成3~4題。

3.下圖是四幅“河流”資料的評估值圖,其中正確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4.根據地形、河流兩項資料的綜合評估,右圖中適合布局工廠的地點是 ()

A.甲、乙B.乙、丙

C.乙、丁D.甲、丙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昌县| 塔城市| 大洼县| 常山县| 柏乡县| 尼勒克县| 平定县| 张家口市| 丁青县| 乌兰浩特市| 罗甸县| 巨鹿县| 株洲市| 巴彦淖尔市| 姚安县| 肥乡县| 秭归县| 乌鲁木齐县| 天峨县| 深州市| 新郑市| 陆良县| 曲麻莱县| 凌海市| 永城市| 岳普湖县| 元谋县| 托克逊县| 栾城县| 扶余县| 荆州市| 迭部县| 涿州市| 西青区| 敖汉旗| 磐安县| 鄱阳县| 德州市| 京山县| 大埔县|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