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愛國人士的資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研究性學習”理念的“研究性閱讀”教學方式,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無論是從課文的主題、人物的形象看,都是實施“研究性閱讀”教學方式的極好載體。正由于本教材具有這一特色,教師在教學設計及教學中,學生的主動研究在閱讀活動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一、讀通課文,把握研究主題。
在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最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經研究后學生認定“為什么伯父會得到各色各樣的人的愛戴?”這一問題是“研究”的關鍵所在。教師在教學中以此突破重點,集中了“研究”的主題,并以此輻射全文。
二、精讀課文,領悟研究策略。
教師引入:“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第一件事(板書:談《水滸傳》)。你覺得哪些句子值得研究?”然后讓學生自主學習,不管是小組學習,還是自己獨立思考,或者在感情朗讀中體會。最后得出兩個句子值得研究:“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接著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研究閱讀這兩個句子,通過反復感情朗讀和研究性地討論,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使學生品味出魯迅先生在夸自己“記性好”時,實際上是在批評“我”讀書“囫圇吞棗”。雖然伯父沒有直接批評“我”,但“我”知道,伯父是在教育“我”要認真讀書,在這同時,伯父不愿傷“我”的自尊心,這是伯父對“我”的關心和愛護。因此使我感受到“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當學生在研究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又為學生提供了魯迅先生關愛青少年的有關資料,還有目的地設計了這樣一個填空:“因為伯父關心愛護青少年,所以得到 的愛戴。”使學生真切地感悟到了魯迅先生為什么得到青少年的愛戴。
三、回讀課文,類化研究體驗。
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意義非同尋常。在此,我受縣長的委托,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在座各位并通過你們向全縣人民以及各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認真按照市委“五句話”的發展思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遵循理性執政、率先發展的基本要求,突出“工業興縣、牧業富民、招商引資、經營城市”四大工作重點,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轉變作風,扎實工作,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呈現出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
一是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1—8月,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3.1億元,同比增長14%。工業經濟增效強勁,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6億元,同比增長45.1%;實現銷售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45.7%,實現工業增加值1.1萬元,同比增長57.6%,實現利潤645萬元,同比增長66.5%,實現稅金623萬元,同比增長68.4%,產銷率達98.6%,同比增長0.6個百分點。農村經濟形勢喜人,1—8月實現農業總產值10.1億元,同比增長29.5%,糧食喜獲豐收,全年預計總產量達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資源網到36.2萬噸,同比增長10.1%,輸出勞務17.6萬個,實現勞務收入5.3億元。商貿流通繁榮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6億元,同比增長18.3%。投資拉動效益顯現,1—8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2億元,同比增長124.5%;更新改造投資完成2391萬元,同比增長34.3%。財稅金融穩步增長。縣級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303萬元,占年度預算收入的63.7%,同口徑同比增長9.6%,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2829萬元,占年度預算支出的66.4%,同比增長14%。在全市半年經濟考評中,我縣一舉奪得4個獎牌,財政收入躍居全市第二,工業、農業、城市建設和管理占全市第三。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繼續堅持調整工作重心,大力推進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三產比由年初的39:26.5:34.5調整為38:27.2:34.8,二三產業比重分別提高.07和0.3個百分點。產業比重穩步趨優,實現了“三同步”:一是糧食生產與農業結構調整同步推進。認真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各項助農增收政策,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實施糧食“三百”示范工程,全縣糧食播面同比擴大12.8萬畝,總產量增加4.6萬噸;大春生產堅持擴播面、增復種、上科技,預計增產4.4萬噸,僅糧食生產全年農民可增收280元。堅持“科學規劃、龍頭帶動、完善機制、典型示范”的發展思路,牧業、蠶業、竹業等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奶牛新增存欄820頭,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53%;春夏兩季產正干繭46萬公斤,發種、單產和收購量均居全市第一;發展雷竹、麻竹和龍竹2.7萬畝。二是工業增速與效益同步提高。大力實施“工業興縣”戰略,在培植資源、壯大龍頭上做足文章,幫助天薪加快完善蠶繭收購、加工、繅絲一體化進程,產品遠銷東南亞;光大、李子園、萬興等企業不僅滿負荷生產,而且效益大幅提高。引進客商嫁接改造仁和、雙鳳鞭炮廠,雙仁火工產業帶初具雛形。全縣24戶規模內企業無一不賺錢,無一產品積壓,上半年入庫稅金達692萬元,同比增長75%,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迎來了全市工業暨民營經濟工作會議在我縣的勝利召開。三是消費檔次和服務水平同步提升。完善了建材二期市場、安漢大道、東門小區等商圈建設,仁通藥業等連鎖經營遍布城鄉,煙草、鹽業公司等物流配送快捷便民,鳳凰山大酒店、東江大酒店完成全新高檔次裝修并投入使用,服務質量上檔升級。
四是城鄉社會呈現新面貌。加快推進旱山村人畜飲水和中改、水保待基礎調入建設,新建人畜飲水工程處,解決了萬人和萬頭牲畜飲水困難問題,新實施退耕還林面積萬畝,天保工程畝,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緊緊圍繞打造生態衛星城和構建10平方公里框架城市目標,以晉城鎮省級重點小集鎮為載體,扭住蓮花湖景區、南西輸水工程、城網改造等重點工程建設不放松,步步緊逼,環環緊扣,打造了人文和諧、山水相依的南充生態后花園。重點工程快速推進。采取縣級領導分線聯系,每兩周一次形象進度督查、掛牌通報等辦法,促進蓮花湖大壩主體工程、西山埡立交橋、金龍山變電站、*中學整體搬遷、青少年活動中心、文廟、文博等50個重點建設工程的順利進行。南臺小區二期改造工程全面結束;占地430畝的蓮花湖已完成大壩修筑、蓄水和部分景點基礎建設。城市配套功能進一步完善。采取招投標和業主負責制等辦法加快南西輸水、城區電網改造等城市配套工程建設進度,加快“兩河”治理,推進城北新區、南臺小區、天寶小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資源網區等高檔公寓和住宅小區建設,城市服務功能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品位明顯提升。按照“打造單體美、提升總體美”的要求,全面放開設計市場,嚴把建筑工程規劃設計關,打造建筑精品,使一幢建筑成為一道風景。抓住春季植樹的有利時機,對城區58個山頭落實給58個單位按總體規劃和要求進行綠化,實現了一山一景。實施單位內部和小區同步綠化與建設,城市綠化率達到了30%。按“以十分的精力創衛,以百倍的心血鞏固創衛成果”的要求,嚴格按省級衛生縣城標準,落實創衛長效管理機制,繼續搞好凈化、亮化、美化,鞏固創衛成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檔次。教育、衛生、計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社會治安形勢得到根本好轉。
五是人民生活有了新的變化。我們始終堅持把增加群眾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1—8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元,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00元,增加300元;各項存款月末余額達18.7億元,同比增長13.9%,各項貸款月末余額達9.9億元,同比增長9.1%,城鄉居民消費能力增強、消費領域拓寬、消費檔次提高;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以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社會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總之今年以來的工作成績的取得是來之不易的,是值得充分肯定的。總結我們的經驗有四點:一是必須始終堅持發展至上,尤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堅定不移地推進跨越式發展,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游離、不分心、不松勁。二是必須始終強化縣委的核心領導,堅持團結協作。上半年,我們盡管經歷了縣委、政府部分領導成員的變動,但縣四大領導班子始終堅持縣委的核心領導不動搖,團結協作,帶領全縣上下真抓實干,形成了聚精會神謀發展的良好氛圍。三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緊密結合*的實際,妥善處理好發展與償債、改革與穩定、眼前與長遠的關系,絕不靠增加債務搞建設,絕不以透支未來樹政績,確保了縣域經濟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四是有一大批思想解放、與時俱進、善謀實干的黨政干部,有全縣老同志、老干部和駐縣各單位、外來客商的關心支持以及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參與。在此,我代表縣委、政府向奮戰在各條戰績上付出艱辛的廣大干部群眾,向關心支持*兩個文明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喜慶之余,我們還要清醒地看到,前進道路仍然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縣、鄉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工業相對滯后,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對全縣經濟具有支持作用的大企業比較少,城鎮就業壓力大,低收入人數較多等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對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需要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有力的歷史使命感克服困難,扎實工作,銳意進取,開拓奮進。超級秘書網
【關鍵詞】認識作品;歷史背景;分析曲式;音響形象
如何認識作品,對不同程度、不同年齡、不同天資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對于學琴年限較長或雖學琴年限不長但已具有較高鋼琴程度的廣大業余學琴者和部分專業學琴者來說,在彈奏一首新作品前必須較好地認識作品,然后再有步驟、有計劃地練習作品、研究作品,直到彈好一首作品。認識作品的途徑很多,對于正在學習的學生可從三方面入手認識作品。
1 了解作家、作品的文化歷史背景
著名的俄羅斯鋼琴大師安東.魯賓斯坦是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奠基人。在19世紀名人炫技,各種鋼琴流派爭相斗艷時,對于鋼琴演奏,他首創在尊重原作創作思想基礎上發揮演奏者的個性,進行二度創作。現代有一些世界級的演奏大師對于鋼琴表演藝術持與魯賓斯坦同樣的見解。如何尊重原作呢?要知道音樂所要表現的意思很多是語言無法表達的。尊重原作,意味著要了解作品本身的精神。著名鋼琴大師克勞迪歐.阿勞說:“如果你想要懂得一個作曲家的某一部作品,那么極為重要的便是去研究那位作曲家的全部作品,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語言。”要做到對某個作家整個作品有總體了解,必須了解作曲家所處年代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處于一定歷史時期的作曲家,其創作思想必然要受到該時代的社會風尚、思想動態、政治制度及文化傾向的影響,定會反映出該時代的精神、社會動向和審美情操。當我們翻開西歐音樂發展史時,我們看到古典樂派的莫扎特、古典樂派大師同時又是開創浪漫主義先河的貝多芬、浪漫主義詩人肖邦等音樂家的創作風格,與他們所處那個時代的環境、政治動向、文化氛圍有著密切的聯系。作曲家所形成的鮮明創作個性,具有作曲家所處時代的時代特征。貝多芬崇尚人類平等博愛,四海之內皆兄弟。為了這一目標,他終生為之奮斗,貝多芬的思想體現了他所處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人們對光明的追求,對黑暗勢力的反抗,以至對資產階級革命失望,又不甘放棄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這種歷史背景對他人生觀所起的作用,無不體現在他的交響樂和32部鋼琴奏鳴曲中。他的作品中出現的強烈對比,造成音樂上巨大的矛盾沖突,無不反映出貝多芬所處時代及其個人內心精神世界的矛盾、痛楚與抗爭。他作品中的寬廣與雄偉、抒情與歌唱,又反映了貝多芬個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肖邦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顛峰,又被稱為“鋼琴詩人”。他的創作很難用一種概念將其束縛,因為肖邦的音樂繼承了前人的精華,但同時又在鋼琴創作、演奏及教學上大膽創出一條新路。肖邦開創了民族樂派的先河,是因為他的創作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和民族精神。當時,波蘭經過了1772年沙皇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第一次瓜分,1793年沙皇俄國和普魯士的第二次瓜分,1795年沙俄、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第三次瓜分以后,波蘭的民族解放斗爭進入了最尖銳的階段。當時除了大貴族以外,波蘭各個階層一致支持的民族解放斗爭導致了波蘭人民愛國主義熱情的高漲和對民族文化藝術的重視,促成了波蘭民族音樂的蓬勃發展。少年和青年時代的肖邦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肖邦的老師約瑟.愛爾斯涅爾不僅自己創作民族的歌劇、交響樂、室內樂,還將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像種子一樣埋進肖邦的心田。肖邦在一群文化界愛國人士影響下擴展知識,增加文化修養,增強民族意識,加之肖邦的天賦和骨子里原有的對祖國民間音樂的熱愛,都對肖邦的創作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有一句話,“時事造英雄”,音樂界這些偉人,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創造的音樂財富,無不與他們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因此,學習一首鋼琴作品必須要了解作曲家所處的時代及文化歷史背景,他們所代表的民族以及要了解鋼琴文獻所具有的民族風格的源頭,才能幫助我們理解好一部作品,而不至于曲解了某些作曲家以及作品。
這里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小故事,說明鋼琴大師對正確理解原作精神的嚴肅態度。鋼琴家斯蒂芬.霍夫少年時代跟戈登.格林學習鋼琴。格林的教學方式是著重啟發學生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哪怕學生對作品的處理他并不喜歡,也不會橫加干涉,非要學生“別那樣做,要那樣做”。他要發揮學生的創新與開拓精神,他說他感興趣的并不是學生眼下彈得怎么好,而是著眼于學生五年、七年之后彈得怎么樣。格林要求學生不能按一個模式走,要培養學生自己去思維,哪怕學生正在做的事有待改進,他也能取信任態度要學生“想一想這一段,我不相信它已彈奏得很好了”。但在有一次上課中,格林的態度非常不一般,這次課對霍夫一生的藝術道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13歲的霍夫第一次學習彈奏貝多芬的晚期作品110號。在彈第一頁時,霍夫心想:多么美麗動人的樂曲啊。于是富于表情地彈下去。突然,格林先生一反常態,打斷了霍夫的彈奏,他把煙頭從嘴邊拿開說道:“我的孩子,這首樂曲不是優美,而是崇高。”霍夫認為這一天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這一訓誡使他認識到真正理解作品的重要性,因為晚期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莫扎特的某些作品的表現必須超越人類,進入一個幾乎純粹的精神領域或一種忘我的境界,自己卻僅從自我理解“多么美麗”來彈奏誤解了作品的精神。霍夫以自己學習的親身經歷向正在學習的鋼琴者提示了一個真理,必須真正理解作品精神。要想理解作品精神,必須了解作曲家所處時代的歷史背景,了解作曲家個人經歷及作曲家本人不同時期創作思想才能彈好作品。霍夫通過格林對他的教育,說明鋼琴教育要尊重演奏者個性的發展對樂曲應有二度創造,但必須是在不違背原作精神的原則下。
2 分析曲式,形成一個作品的結構概念
鋼琴文獻浩如煙海,樂曲體裁豐富多彩。很多作品都有一定的結構形式,如二段式、三段式,大型套曲中有奏鳴曲式、組曲,還有回旋曲式、變奏曲式等基本結構形式。有的曲式結構在自身基本框架中有了許多變化、發展,甚至各種體裁與結構為服從音樂內容的表現進行了相互融合。要彈好一首作品,除了要了解作者創作的歷史潮流和文化背景及作者本人創作思想外,分析樂曲的曲式結構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樂曲的段落結構是為了要探索作者的構思和音樂發展的邏輯性,以便進一步理解作品所提示的音樂內涵和作曲家為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所用的作曲技法。就拿李斯特的《狂想曲》而言他的各章各段之間有明顯的不同速度和風格,要把握樂曲,必須研究樂曲中每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要意識到每一部分之間必然有其內在的聯系和和諧之處。當然在分析樂曲時,碰到曲式結構的分析,每一部分的聯系、配合與烘托,必須依靠學琴者對和聲、曲式、復調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往往大部分學琴者,只重視練琴,寧可機械地用大量時間作同一動作的循環,卻不研究樂曲。真正想彈好一首作品,必然要求音樂知識的全面,整體文化素養的廣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分析作品的曲式結構中認識作品的邏輯性。
3 典范的音樂形象是正確理解作品的向導
鋼琴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認識一首作品僅從文字資料、分析樂曲結構入手,那只是一個開始。欣賞音樂和彈奏鋼琴必須有實實在在的聲音形象,才是認識一首音樂作品的本源。
俄羅斯著名鋼琴家、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在所著《優秀鋼琴演奏的十大特點》中寫到:“學生怎樣才能對作為一個整體的作品有正確的認識?顯然最好的辦法是聽聽音樂會上,聲望不容置疑的權威鋼琴家是怎樣演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