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智力測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把一些無關的問題先予以排除,可以確定的問題先確定,盡可能縮小未知的范圍,以便于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這種思維方式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很有用處的。
2遞推法
由已知條件層層向下分析,要確保每一步都能準確無誤。可能會有幾個分支,應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先從簡單的一支入手。
3倒推法
從問題最后的結果開始,一步一步往前推,直到求出問題的答案。有些問題用此法解起來很簡單,如用其他方法則很難。
4假設法
對給定的問題,先作一個或一些假設,然后根據已給的條件進行分析,如果出現與題目給的條件有矛盾,說明假設錯誤,可再作另一個或另一些假設。如果結果只有兩種可能,那么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在科學史上,“假設”曾起了極大的作用。
5計算法
有些問題必須經計算才能解決。要注意的是,智力測驗中的問題往往含有隱含的條件,有時給出的數是無用的。
6分析法
這是最基本的方法。各種方法常常要用到分析法。可以說,分析能力的高低,是一個人的智力水平的體現。分析能力不僅是先天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后天的訓練,應養成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的良好習慣。
7作圖法
根據問題中已知的條件,采用適當的方法畫出圖形,有助于問題的解決。有些問題,在沒畫圖之前,會覺得無處下手,畫了圖后就一目了然了。
8綜合法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dministrativeAptitudeTest,簡稱AAT)是指專門用于測查與行政職業上的成功有聯系的一系列心理潛能的標準化考試。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性質是一種職業能力傾向測驗,要對這個概念作深入全面的了解.我們先要明確知識、技能、能力和能力傾向這些相關概念:
一、知識、技能和能力
知識涉及一個人知道什么,它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和實踐所得。從整體而言,知識是指人類在從事各種社會認識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對客觀事物運動規律的系統認識成果;對個體而言,知識是指一個人對事實、理論、系統、慣例、規則和其他一些與工作有關的信息理解。它既包括處于零散、個別、孤立、膚淺或不完整的感性認識階段的感性知識,也包括達到理性認識高度的理論化、系統化和科學化的理性知識。
能力和技能涉及一個人能做什么。能力可以概括為能勝任某種工作或完成某項任務的主
觀條件,這種主觀條件可以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也可以是由學習和實踐獲得的。不論能力是來自先天遺傳還是后天學習,都是指當時已經具備而不需要進一步訓練的主觀條件。技能則可以定義為通過一定練習而形成的,使個體得以完成一定任務的動作和智能的操作系統,常體現為一定的熟練性。
二、能力傾向
能力傾向(即潛能)是指經過適當訓練或被置于適當的環境下完成某項任務的可能性,而
不是當時就已經具備的現實條件。換言之,能力傾向是指一個人獲得新的知識、能力和技能的潛力如何。
能力傾向是一種潛在的能力素質,它既不等同于人的智力,也不等同于人在某方面由教育和訓練而獲得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它有如下特點:
第一,相對廣泛性。我們通常所謂的“智商”即智力水平,可以影響一個人從事一切活動時的效率,但通常都是間接的;而我們所說的“能力傾向”則可以直接影響到一個人在某一職業領域中多種甚至全部活動的效率;而專業知識技能則僅僅影響某種具體的活動。
第二,相對穩定性。它不像人的智力水平那樣很難改變,一個人的知識技能的積累很難影響到他的智力水平,但卻會影響到他的能力傾向。能力傾向又不像具體的專業知識技能那樣容易通過強化訓練而在短期內提高或遺忘。
第三,潛在性。它表現為一種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是已有的水平和現實。一個人的手指靈活性很強,我們可以預測他在許多與手部動作有密切關系的活動領域中有取得成功的可能,但這僅是可能而已,這個人也許并沒有條件或機會發揮他的優勢。
從理論上講,認知能力結構的各個部分都可以通過一定的測評工具,如測驗來進行評價,
而能力測驗考查的就是處于人的能力結構中間層次的能力要素。
它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測驗,也不同于公共基礎知識或具體專業知識技能的測驗,它主要是通過測試一系列心理潛能,預測考生在行政職業領域內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預測一個人在行政管理職能領域中成功可能性的一種考試。這種考試測試的是一個人在多年生活、學習和實踐中積累而形成的能力。性質是一種基本潛在能力的考試,功能是通過測量一系列的心理潛能,進而預測考生在行政管理職業領域里的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因此,作為一種為公務員職業選擇合適的從業人員的評價手段÷公務員錄用考試必須把行政職業能力評價作為一個重要方面,它有利于幫助人事部門了解考生從事行政工作的潛力與差異,提高選人、用人的準確性。
第二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特點
一、題目數量多
要測量考生的行政職業能力,僅憑一兩道試題是難以奏效的,必須設置大量的試題。
一般說來,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中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會設計135~140道試題,各省、市地方公務員略有不同,但都不低于。l20道題。測試內容以文字、圖形、表格等多種形式出現,因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具有題目數量多的特點。
二、時間緊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還具有時間緊的特點,它要求考生在120分鐘內,答完所有試題。由于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涉及內容比較簡單,如果時間充分,一般考生都會取得高分;但在時間緊、題量大的條件下,就能有效地反映考生反應的快慢,區分考生運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理解能力快速解決問題的水平。
三、內容覆蓋面廣
國家公務員的工作要求具備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等多層次的能力素質。因此,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必須能夠考查考生這些方面的能力素質,這就決定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必然包括相關內容知識,覆蓋面廣也就相應成為其特點之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這種特點要求考生必須了解這一測驗的性質和方式,熟知各種題型和答題方法,以避免因不了解考試的形式而影響考試的成績。
四、目標、功能和特性界定明確,旨在選拔公職人才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考查一個人的行政管理潛在能力的考試。其作用是通過測試一系列的題目測驗考生在公共管理職業領域里的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從而發現和選拔那些適合從事公務員工作,特別是政府等部門工作的人才,以充實、更新和優化公務員隊伍。
第三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作用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公務員錄用考試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公務員錄用考試總體包括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考核等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不同的功能。
我們可以看出,通過考前報名資格審查,可以了解考生的學歷、經歷、工作表現以及其他背景信息,以此來考查考生一般智力水平和社會適應性。通過體檢,可以了解考生的身體狀況。在面試中,通過結構化的面談答辯,我們可以了解考生在社會適應性及個性傾向方面的能力,如人際交往能力、應變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求索精神;通過精心設計的情景模擬作業可以考查考生的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綜合性品質;通過操作演練可以了解考生與具體工作職位有關的操作技能。在筆試中,通過專業科目考試,可以考查考生具體的專業知識;通過語文、數學、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寫作與處理、自然科學知識、中國近現代史、時事等科目的考試,可以了解考生對行政職業有關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等。以上這些環節看起來已經有很多內容,也很復雜,但是如果在考試程序中沒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那么就會很不全面,或者存在致命的缺陷。
因為從能力的層次結構來看,如果只測查考生的一般能力和知識技能而不測查其職業能力,就不能知道考生在行政職業方面是否有發展前途,考取的考生即使暫時表現得適應工作,
也很可能是一種“高分低能”的人,沒有發展后勁。因此,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公務員錄用考試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概括起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具有否決權。
通過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說明應考人員具備了進入國家機關工作的必要條件之一。公務
員職業能力測驗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公務員的最低限度要求,它通常配合其他考試和
測評手段一起使用,相互補充。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成績應規定一個最低限度,高于此限度的,可將得分與其他方面的測評結果結合起來考慮;低于此限度的則不能被錄用。這就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的否決權原則。
二、對用人部門來說,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可以作為早期篩選測驗來使用。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一種紙筆施測的團體性測驗,全部采用客觀化、標準化試題,因而可以使用機器閱卷。經過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初選后,不具備基本能力素質的人就不可以進入以后的評價程序,從而可以大大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
三、提高選人、用人的準確性。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有利于幫助人事部門了解考生從事行政工作的潛能與差異,避免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以達到“人適其職、職得其人”的目的。
四、從人才的選拔制度上說,有利于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全部采用標準化試題并由機器閱讀,從而使這種考試具有極大的客觀性。在我國錄用考試發展的現階段,它可以作為一個有力的盾牌,有利于打破選人、用人中的人情阻力,抵制各種不正之風。
五、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有利于提高公務員錄用考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由國家公務員局組織有關專家精心編制的,它原理科學、材料精確、施測嚴密、結果客觀,因而有利于提高公務員錄用考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第四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內容結構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所要考核的是與行政管理工作密切相關的潛在的基本能力,這些能力決定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的內容。
根據國外公務員錄用考試一百多年的經驗和國家公務員局部有關專家的研究成果,我國
A:當然不一定。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善于觀察,一樣可以對寶貝的智
A:力狀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不過,前提是父母本身需要掌握一些兒童發展方面的知識。
Q:IQ是由遺傳因素決定還是環境因素決定?
A:兒童的IQ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肯定是存在的,但有多少取決于遺傳,這個
A:問題很難準確說清楚。有的研究表明,大約有80%的IQ由遺傳而來,只有20%受環境的影響。最保守的估計也認為,至少有30%的IQ取決于遺傳因素。
Q:IQ的含義是什么?IQ測試的內容通常包括哪些?
A:IQ也稱智力商數,是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的比值,即兒童在智力測驗中
A:獲得的實際分數除以他的實際年齡,計算出來的結果再乘以100。IQ計算的公式如下:JQ=智力年齡÷生理年齡×100。
假定一個3歲兒童能順利地通過測驗量表中3歲年齡組的測試,那么他的智力年齡就是3歲,他的智商IQ=3/3×100,即100;如果3歲的寶貝成功地通過4歲年齡組的測試,則他的智力年齡為4歲,所得智商為133。
智商測驗的內容,著重測查語言表達能力、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比如,有測量動手畫圖、識別圖形、數數、辨色、解決問題等題目;也有測量操作反應諫度的譯碼等。 Q:IQ測試是否具有科學性,可信度有多高?
A:正規的IQ測量工具與平常書籍、報刊中所提的“智力測驗”不一樣,其
A:每一道測驗題都經過大范圍的抽樣試驗篩選出來,理論上說應該比較科學。但實際操作時會遇到很多偶然因素,并且兒童的IQ并非就是固定的,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也會隨著測驗的不同而變化,甚至每天都會發生一些微小的變化。
受測驗自身科學性、施測人員的素質、施測的規范程度、兒童的年齡、個性特點和被測時的狀態、經歷等因素的影響,僅憑一個智力測驗結果顯然不足以準確、全面地評價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只能幫助我們大體了解寶貝的智力狀況。智商僅僅是兒童智力發展的一個參考指標,不應盲目迷信測驗結果。
Q:男孩女孩的IQ會有顯著的區別嗎?
A:不少人認為男孩的智商要明顯高于女孩,這種說法沒有什么科學依據。
其實不然,在我國常用的智力測驗從方法上可分兩大類:篩查性和診斷性智力測驗,但不管是哪一類,其方法都是一對一的測試,即測試者給予要求或提問,被測試者操作或回答,在測試過程中還要觀察兒童的注意、反應、情緒等因素,這是當今世界上通用的方法。因此,這種測試往往出乎父母們的意料。
篩查性智力測驗: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篩查出在生長發育或智力方面有問題的小兒,這種測驗一般只出示正常、異常或可疑三種結果,偶爾也有出示具體智商的。而且不同的測驗方法只對適宜年齡的寶寶有效。
在此我們具體介紹一些常用的測驗方法:
·丹佛嬰兒發育量表:適宜于新生兒至6歲的小兒。測驗項目包括測試小兒的個人-社會適應、精細動作、語言和大運動四方面的能力,共有104個;
·繪人試驗:適宜于4歲半~9歲小兒。測驗時要求兒童按照自己的想象繪一個人的全身像。可測試兒童的智力水平、思維、推理、空間概念、感知能力及情緒等;
·圖片詞匯測試:適宜于4~9歲兒童。它是通過讓孩子看一本畫有120張圖的測驗本,每張圖中有4幅畫組成,其中規定有一幅代表一個詞匯,并以此測定小兒對詞匯的理解能力;
·學前兒童能力測試:適用于4~7歲小兒。它由50個項目能力測驗組成,包括自我意識、身體部位、偏利性、記憶、視感知及眼手協調、知識、聯系與抽象、聽覺與語言理解、運動等。
篩查出有問題的兒童,可進行診斷性的測試方法,經診斷性測試后可得出智商或發育商。診斷性測試法測試時間長,測試面廣,測試后給分如智商,結果較可靠,而且非常有參考價值。
好孩子育兒網整理編輯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395.6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9)01-0079-02
【關鍵詞】 精神運動性激動;智力;對比研究;兒童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又稱多動癥,是兒童期常見的行為問題。兒童ADHD的患病率國外報道為5%~10%,國內為1.3%~13.4%[1]。有研究指出,50%的ADHD兒童伴有學習困難,學習成績低下[2]。這種學習困難與智力的關系及其原因一直為研究者們所關注。本研究通過探討多動傾向兒童與正常兒童智商的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為ADHD的早期篩查和干預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Conners教師評定量表(Teacher Rating Scale, TRS)[2],對沈陽市和平區3所小學1 502名學生進行ADHD篩查,共篩出有多動傾向兒童71例,其中男59例,女12例;年齡為6~11歲,經健康檢查排除其他疾病。選擇多動傾向兒童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相同的健康兒童71例作為對照組。對2組兒童進行智力測驗。
1.2 方法
1.2.1 多動傾向兒童的篩查 選用Conners“教師評定量表”[2]。問卷由班主任教師填寫,該量表采用4級評分,以多動指數≥1.5確定為有多動癥傾向兒童[3]。
1.2.2 智力測驗 采用《瑞文測驗聯合型》(CRT-CC)[4],對2組兒童同時進行智商測驗。測驗結果記錄原始分,按0.5歲年齡換算成智商(IQ)。
1.3 統計分析 將測試數據錄入Excel,通過SPSS 10.0統計軟件對2組兒童的各項測試結果進行檢驗。
2 結果
2.1 不同組別兒童CRT智力測驗結果 在CRT測驗中,多動傾向組兒童B,C,D,E各分測驗得分、原始總分和智商(IQ)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1。
2.2 不同年齡兒童智商分析 表2顯示,各年齡段多動傾向組兒童智商均低于對照組,其中8~9歲和10~11歲兒童智商2組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0.05)。
2.3 多動傾向組兒童智商與多動指數關系分析 由表3可見,多動指數越高,兒童智商越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人的智力發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遺傳因素是智力發展的生物前提,環境和教育是智力發展的決定條件。遺傳只提供了兒童智力發展的可能性,而環境和教育則決定兒童智力發展的現實性。研究結果顯示,多動傾向組兒童智商在正常范圍,但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與國內的有關報道[5]一致。有研究認為,ADHD兒童神經生理心理功能發育較正常兒童延遲。一般認為,兒童期智力隨神經系統發育而發展,當神經系統發育基本成熟時,排除教育被剝奪因素,智力應接近正常水平。ADHD組兒童智商偏低可能與注意缺陷、多動、沖動等臨床癥狀影響智力的潛能發揮有關。
兒童隨年齡增長、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其智力逐漸得到發展。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年齡增長,8~9歲和10~11歲多動傾向組兒童智商均低于對照組。這一結果與多動傾向兒童隨年齡增長出現學習困難相符。分析還發現,隨多動指數的增大,多動傾向兒童智商有降低趨勢。多動指數代表ADHD癥狀的輕重程度,該指數越大,癥狀越重。提示應加強ADHD的早期篩查,早期干預,促進康復,提高兒童智力發展水平。
4 參考文獻
[1] 魏金鎧,栗克清,高順卿,主編.兒童心理行為疾病.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76.
[2] 靜進,楊志偉,杜亞松,等.小兒神經心理發育及其障礙.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16(6):333-335.
[3] 兒童行為評定量表全國協作組.Conners教師評定量表的中國城市常模.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16(12):716.
[4] 李丹,陳國鵬.瑞文測驗聯合型(CRT)中國修訂版手冊.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教科院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