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微量蛋白尿

微量蛋白尿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微量蛋白尿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微量蛋白尿范文第1篇

人體代謝正常情況下,尿中的白蛋白極少,每升尿不超過20毫克。如尿中白蛋白含量在20~200毫克/升之間,而尿常規(guī)蛋白定性陰性,就屬于微量蛋白尿。如果尿中白蛋白的含量超過200毫克/升,尿常規(guī)蛋白定性就為陽性,程度可以是 “+” ~ “ ++++”不等,此時就不是微量白蛋白尿,而是臨床蛋白尿。尿常規(guī)蛋白陽性意味著腎臟損害,而且可以說是很嚴重的損害。

微量白蛋白尿是腎臟和心血管病變的早期指征。“早期”意味著可以逆轉(zhuǎn),所以微量白蛋白尿被視為腎臟病變過程中惟一能夠逆轉(zhuǎn)的“窗口”,已經(jīng)引起臨床醫(yī)生的高度重視。出現(xiàn)微量白蛋白尿癥的患者,要注意定期檢測尿微量白蛋白,最好每3個月檢測一次。普通人也應(yīng)當每年檢測一次,對于腎臟損害的預(yù)防及早期治療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多種因素可引起腎臟損害,如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紊亂和肥胖等,若只控制其中一個或幾個因素而不是全部因素,腎臟還會有剩余風險。一般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會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而加以治療;但高血壓合并肥胖卻往往易被人們忽視,而肥胖恰恰是引起高血壓腎臟損害剩余風險中的常見原因。肥胖人群常常存在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它們會通過影響腎臟的血流動力學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干擾纖溶系統(tǒng)和釋放大量炎癥因子而引起腎臟功能的損害。

高血壓特別是肥胖的高血壓患者出現(xiàn)微量白蛋白尿時該怎么有效治療?

控制血壓是首要的任務(wù)。而且不能以140/90毫米汞柱作為達標要求,應(yīng)將血壓平穩(wěn)地控制在130/75毫米汞柱以下,這樣對腎臟的保護效果更好;藥物最好選擇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

有些患者血壓控制住了但仍然有微量白蛋白尿,這時治療肥胖和改善胰島素抵抗就非常重要。要通過適當?shù)倪\動和控制熱量的攝入達到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的目的。在藥物治療方面,目前西藥還沒有理想的胰島素增敏劑來治療微量白蛋白尿,二甲雙胍在非糖尿病人群中的使用受到質(zhì)疑,羅格列酮因其心血管的副作用而受到限制。

我們在臨床上嘗試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方法治療微量白蛋白尿癥,收到了很好的療效。

微量蛋白尿范文第2篇

關(guān)鍵詞: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科索亞;療效

糖尿病作為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其發(fā)病后常伴有多種并發(fā)癥,具有難治性。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的發(fā)生原因與機體免疫功能紊亂、自由基毒素、機體內(nèi)部微生物感染、精神狀況等因素有關(guān)[1],發(fā)病后機體常伴有胰腺功能減退與胰島素抵抗[2],臨床表現(xiàn)為糖、蛋白質(zhì)、脂肪及電解質(zhì)代謝障礙。本文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78例2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探討了科索亞治療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臨床療效,具體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為33~75歲,平均年齡為(52.6±4.2)歲,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降糖與降脂藥物治療,并進行科學化的飲食指導,治療期間停用抗凝劑、保腎藥物及血管緊張轉(zhuǎn)換酶抑制劑。研究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上行科索亞藥物治療,口服劑量為50~100mg/d,具體劑量結(jié)合患者病情進行調(diào)整,藥物治療2w,治療前后分別對患者行尿常規(guī)檢查、血糖指標檢測,觀察患者治療后各指標的變化。

1.3療效評定標準[3] 顯效:體征與癥狀消失,24h尿蛋白排泄量低于30mg;有效:病癥與體征改善,24h尿蛋白排泄量指標下降50%;無效:患者病癥無明顯變化,甚至部分病癥出現(xiàn)了明顯加重。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用P

2.結(jié)果

2.1兩組治療前后各指標改善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糖、24h尿蛋白、尿ALB及血尿β2-MG指標均出現(xiàn)下降,其中研究組患者指標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2.2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顯效16例,有效12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71.8%;對照組顯效12例,有效11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59.0%。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3討論

科索亞作為一種新型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在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中應(yīng)用十分廣泛。糖尿病患者腎臟與血管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初期便會出現(xiàn)微量尿蛋白,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發(fā)展為糖尿病腎病。大量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藥物治療糖尿病能夠減少腎臟并發(fā)癥,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臨床療效顯著。本文78例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使用科索亞治療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總有效率達70%以上,患者血尿等指標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的降糖藥物治療。

科索亞藥物臨床應(yīng)用中能夠阻斷血管緊張素II與醛固酮實現(xiàn)降壓與改善尿指標等功效,它可以改善患者腎小球內(nèi)的高灌注,抑制腎小球系膜與基底膜增大,進而減少微量蛋白尿,預(yù)防或抑制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本文78例臨床統(tǒng)計結(jié)果充分證實了科索亞的臨床應(yīng)用效果,推廣應(yīng)用價值極高。

參考文獻:

[1]李雪平.科索亞治療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療效[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24(09):1074-1075.

微量蛋白尿范文第3篇

[關(guān)鍵詞] 加味桃紅四物湯;糖尿病;微量蛋白尿

[中圖分類號] R2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5(a)-000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lavored peach of siw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trace albuminuria. Methods From May 2013, in April 2015, during the 50 cases treated by trace albuminuria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5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patients give he s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flavored peach siwu decoction. Results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xperimenta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improved MDA, SOD, CRP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Conclusion Flavored peach siwu decoction to treat diabetes trace albuminuria effect is remarkabl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tient's urine trace albumin levels, has high value for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Flavored peach siwu decoction; Diabetes; Trace albuminuria

該文為探究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有效治療方法,對于該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期間所收治的部分患者給予加味桃紅四物湯治療,并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期間所收治的50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做為此次研究對象,均符合糖尿病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均在40~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3±4.5)歲;糖尿病病程在5~14年之間,平均病程為(8.6±1.5)年。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25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臨床對比。排除標準:將腎臟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以及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者予以排除。所有納入的患者及家屬對于此次研究均具有知情權(quán),已經(jīng)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參照組患者給予厄貝沙坦治療,150 mg/次,1次/d,口服給藥。實驗組在參照組治療基礎(chǔ)上給予加味桃紅四物湯治療,組方:桃仁、川芎、紅花、當歸、枳殼各15 g;生地、赤芍、山茱萸各20 g;黨參、丹參、葛根各30 g、甘草10 g。如患者燥熱口干可加入50 g生石膏、30 g天花粉、10 g知母;如患者有水腫現(xiàn)象可加入20 g澤瀉、25 g車前子、20 g茯苓皮;如患者失眠,可加入30 g夜交藤、30 g酸棗仁,15 g百合。1劑/d,以水煎汁,分2次服用。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為1療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

經(jīng)治療,患者相關(guān)癥狀消失,UAER20 μg/min,較治療前的下降程度在50%以上,或者UAER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

2 結(jié)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

經(jīng)不同治療方法,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528,P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MDA、SOD、CRP改善程度

經(jīng)不同治療方法,實驗組患者的MDA、SOD、CRP改善程度均優(yōu)于參照組,均P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微血管并發(fā)癥,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早期腎損害的標志性物質(zhì)[1-3],隨之病情發(fā)展,可發(fā)展為腎臟衰竭、尿毒癥等嚴重病癥,對其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4-5]。糖尿病腎病主要是由腎小球發(fā)生基底膜硬化,因持續(xù)性的高血糖可改變患者的血液動力學,如腎小球高灌注、高內(nèi)壓以及高濾過等,此外高血脂、血液粘滯等情況會對患者的腎臟系膜產(chǎn)生不良反應(yīng)。

尿蛋白在中醫(yī)角度講,屬于“精微外泄”范疇內(nèi),其發(fā)病機理為脾腎功能失調(diào);患者消渴日久,致脾腎虧虛,腎絡(luò)瘀阻,精微泄流,即前文所指的蛋白尿[6]。該病的治療原則應(yīng)以活血通絡(luò)、益氣固精為主。方中的紅花、桃仁、丹參、均有活血化瘀之效;當歸、川芎、赤芍具有活血通絡(luò)之效;山茱萸具有補腎益氣,澀精固脫之效;葛根具有升陽解肌,透疹止瀉之效;黨參具有健脾益氣之效;諸藥合用可奏活血通絡(luò)、益氣固精之效。現(xiàn)代藥理表明,丹參可有效抑制凝血作用,促進纖溶,降低血液粘稠度,利于腎小球與腎小管的再生及修復[7];當歸、川芎能夠改善人體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綜上而知加味桃紅四物湯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之效[8]。此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在參照組的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給予加味桃紅四物湯治療,研究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實驗組MDA、SOD、CRP改善程度優(yōu)于參照組,充分說明加味桃紅四物湯治療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綜上所述,加味桃紅四物湯治療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療效確切,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孫宏,葉廷鈺.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微量蛋白尿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1,30(23):133.

[2] 賈中軍.科索亞治療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34):204-205.

[3] 劉世潔,張建義.微量蛋白尿與心血管疾病關(guān)系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1):149-151.

[4] 王冬毅,丁慶學.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療效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5(3):64-65.

[5] 李桂芳.加味桃紅四物湯治療糖尿病微量蛋白尿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05,19(2):150-151.

[6] 吳鋼.尿微量蛋白在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早期腎臟損害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2,22(18):71-73.

[7] 柯簫韻,石云瓊,李名雪,等.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聯(lián)合纈沙坦對早期糖尿病腎病微量蛋白尿的影響[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5):1235-1236.

微量蛋白尿范文第4篇

[關(guān)鍵詞] 厄貝沙坦;辛伐他汀;高血壓;微量清蛋白尿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7(a)-0086-02

Effects of irbesartan and simvastatin on hypretension microalbuminuria

Aizemujiang·tuersu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ache County in Kashi City, Xinji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Shache 844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irbesartan and sim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hypretension and microalbuminuria. Methods Seventy-two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microalbuminu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36) and control group (n = 36).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rbesartan,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mvastatin for 24 weeks.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 24h U-Alb, SCr and BUN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icacy were similar in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but the levels of 24h U-Alb, SCr and BUN in the observ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irbesartan and simvastatin has definite clinical effect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retension and microalbuminuria.

[Key words] Irbesartan; Simvastati; Hypretension; Microalbuminuria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腎臟受損是其最常見并發(fā)癥之一,高血壓伴早期腎臟損害患者除具有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值持續(xù)升高的臨床表現(xiàn)外,尿中可檢出微量清蛋白[1]。因此,對高血壓伴早期腎損害患者,除考慮平穩(wěn)降低患者血壓值外,尚需針對腎損害情況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以延緩或阻止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發(fā)生及發(fā)展。本院采用厄貝沙坦聯(lián)合辛伐他汀對高血壓伴微量清蛋白尿患者進行治療,并觀察了其對患者血壓及腎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用2008年6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壓伴有微量尿蛋白的患者72例,均參照WHO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及2005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高血壓診斷標準[2]進行診斷,并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高血壓、重度高血壓(DBP≥110 mm Hg或SBP≥180 mm Hg)、嚴重心腎功能不全、合并腎炎、尿路感染、糖尿病及近期發(fā)生腦出血、腦梗死患者。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齡43~70歲,平均年齡54.8歲;病程1~19年,平均病程8.1年。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6例。兩組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于治療前1周停用任何對血壓和尿蛋白有影響的藥物,對照組給予厄貝沙坦(揚子江藥業(yè)集團北京海燕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164)150~300 mg(根據(jù)病情調(diào)整劑量),口服,1次/d;觀察組在此基礎(chǔ)上加用辛伐他汀(北京萬生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029)40 mg,口服,1次/d,療程均為24周。

微量蛋白尿范文第5篇

目的:探討糖尿病患者血清鎂水平與微量白蛋白尿之間的關(guān)系。方法:納入在我院內(nèi)分泌科住院的2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測量身高、體重、血壓,測定空腹血糖(FPG)、血脂、糖化血紅蛋白(HbA1c)、超敏C反應(yīng)蛋白(hs-CRP)、鎂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ER)。根據(jù)血鎂的下四分位數(shù)為切點將糖尿病患者分為低鎂組與高鎂組。微量白蛋白尿定義為:30mg/g ≤UAER < 300mg/g。 結(jié)果:與高鎂組比較,低鎂組UAER明顯增加(12.52 vs.10.49 mg/g, P

關(guān)鍵詞:糖尿病;鎂;微量白蛋白尿

【中圖分類號】

R1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021-02

糖尿病腎臟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而微量白蛋白尿為糖尿病早期腎病的重要標志。目前糖尿病發(fā)生微量白蛋白尿的病理生理機制尚不完全清楚。鎂是人體內(nèi)重要的陽離子,參與了細胞內(nèi)各種酶聯(lián)反應(yīng)的發(fā)生。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清鎂水平較正常人明顯降低[1,2]。鎂的缺乏與糖尿病及其相關(guān)微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關(guān)系密切[3-5]。目前國內(nèi)有關(guān)糖尿病患者血鎂水平與微量白蛋白尿關(guān)系的報道較少,本研究將對此進行探討。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納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內(nèi)分泌科住院的2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124例,女性100例,年齡42~74歲,平均(58.54 ± 10.63)歲。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 糖尿病專家委員會的診斷及分型標準[6],并排除以下情況:(1)有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2)使用利尿劑;(3)使用ACEI或ARB類藥物;(4)有腎臟基礎(chǔ)疾病(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癌等);(5)尿路感染;(6)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ER)≥300mg/g。

1.2 研究方法

1.2.1 資料收集:

收集所有研究對象的病史資料(包括現(xiàn)病史、既往史、個人史等),測量身高、體重和血壓,并計算體質(zhì)指數(shù)(BMI=體重/身高2)。

1.2.2 生化指標測定:

采集空腹靜脈血,應(yīng)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空腹血漿葡萄糖(FPG);酶學法測定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超敏C反應(yīng)蛋白(hs-CRP);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二甲苯胺藍Ⅰ( XB -Ⅰ) 光度法測定血清鎂。根據(jù)血鎂水平的下四分位數(shù)將糖尿病患者為切點分為低鎂組與高鎂組。

連續(xù)收集3天晨尿,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測定尿白蛋白,苦味酸法測定尿肌酐,計算UAER,并取3次UAER的平均數(shù)進行分析。微量白蛋白尿定義[7]為:30mg/g ≤UAER < 300mg/g.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偏態(tài)變量(hs-CRP和UAER)經(jīng)過自然對數(shù)轉(zhuǎn)換成正態(tài)分布后再進行分析。兩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率的比較采x2檢驗。Spearman相關(guān)分析UAER與其他變量間的相關(guān)性。二項Logistic回歸分析血鎂對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微量白蛋白尿的影響程度。P

2 結(jié)果

2.1 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

本研究對象的血鎂水平為(0.71~1.02)mmol/l。以血鎂水平的下四分位數(shù)(即0.80mmol/l)為切點將研究對象分為低鎂組與高鎂組。與高鎂組相比,低鎂組收縮壓(SBP)、FPG、LDL-c、hs-CRP、HbA1c和UAER明顯升高(P

2.2 簡單相關(guān)分析:

Spearman相關(guān)分析提示,糖尿病患者UAER與病程、SBP、FPG、LDL-c、hs-CRP和HbA1c呈正相關(guān)(r = 0.30, r =0.24, r =0.32, r = 0.28, r =0.23, r = 0.33, P < 0.05),與鎂呈負相關(guān)(r = -0.28, P < 0.05, 見圖2),與年齡、DBP、BMI、TG、TC和HDL-c的相關(guān)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3 二項Logistic回歸分析:

在糖尿病患者中,以是否發(fā)生微量白蛋白尿為應(yīng)變量,以上述相關(guān)變量病程、SBP、FPG、LDL-c、hs-CRP、HbA1c和鎂分組為自變量進行二項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在排除病程、SBP、FPG、LDL-c、hs-CRP和HbA1c的影響后,低鎂組發(fā)生微量白蛋白尿的風險是高鎂組的1. 23倍(OR=1.23,p

3 討論

本研究中,研究對象是來自四川內(nèi)江地區(qū)的2型糖尿病患者。結(jié)果顯示,糖尿病患者UAER與鎂呈負相關(guān)(r = -0.28, P < 0.05)。進一步根據(jù)血鎂水平的下四分位數(shù)為切點將糖尿病患者分為低鎂組與高鎂組,發(fā)現(xiàn)低鎂組微量白蛋白尿的檢出率明顯高于高鎂組(14.3%vs. 10.7%),其發(fā)生微量白蛋白尿的風險較高鎂組增加1.23倍(OR=1.23, P

近年來,在糖尿病患者鎂與微量蛋白尿的關(guān)系方面已有一些研究報道。Corsonello A等[8]對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微量蛋白尿組(30例)和大量蛋白尿組(30例)血鎂水平較正常蛋白尿組(30例)明顯降低。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Allegra A等發(fā)現(xiàn)微量蛋白尿組和大量蛋白尿組血漿和血小板內(nèi)鎂水平均降低,并與尿蛋白排泄率呈負相關(guān),進而推測鎂的降低可能參與了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國內(nèi)畢宇芳將來自上海的1829例糖尿病患者按血鎂水平分為低鎂組(0.92mmol/l),發(fā)現(xiàn)低鎂組微量白蛋白尿的檢出率(15.98%)明顯高于中鎂組(9.42%)和高鎂組(8.46%),并且在排除了年齡、性別、血壓、血脂以及血糖的影響后,低鎂組和中鎂組發(fā)生微量白蛋白尿的風險較高鎂組分別增加1.85倍和1.11倍。我們的結(jié)果與上述研究一致,均提示低血鎂與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發(fā)生關(guān)系十分密切。

目前鎂的缺乏與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關(guān)系的病理生理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已有較多的研究證據(jù)表明,炎癥和氧化應(yīng)激在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發(fā)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鎂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因此,有學者推測鎂的缺乏可能通過炎癥和氧化應(yīng)激途徑參與了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發(fā)生。在本研究中,我們也觀察到低鎂組炎癥因子(hs-CRP)水平較高鎂組明顯升高。此外,鎂的缺乏還可能影響血小板的粘附功能,破壞腎臟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完整性,進而導致微量蛋白尿的發(fā)生。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第一,為橫斷面研究,因而不能得出糖尿病患者血鎂與微量蛋白尿的因果關(guān)系的結(jié)論;第二,納入人數(shù)較少,上述研究結(jié)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第三,我們未檢測血肌酐和腎小球濾過率,因而不能全面反映血鎂與糖尿病腎臟并發(fā)癥之間的關(guān)系。

總之,本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低血鎂與微量蛋白尿關(guān)系密切,提示血鎂的降低在糖尿病腎臟微血管病變的發(fā)生中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臨床上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血糖、血壓、血脂管理的同時,是否需要對低血鎂加以足夠重視,尚需更多的干預(yù)研究證據(jù)。

參考文獻

[1] Simmons D, Joshi S, Shaw J. Hypomagnesaemia is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Not pre-diabetes, obesity or the metabolic syndrome.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0, 87:261-266.

[2] Kim DJ, Xun P, Liu K, et al. Magnesium intake in relation to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10, 33:2604-2610.

[3] Takaya J, Higashino H, Kobayashi Y, et al. Intracellular magnesium and insulin resistance. Magnes Res, 2004, 17:126-136.

[4] Pham PC, Pham PM, Pham PA, et al. Lower serum magnesium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more rapid decline of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Clin Nephrol, 2005, 63: 429-436.

[5] Pham PC, Pham PM, Pham SV, et al. Hypomagnesem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07, 2:366-373.

[6] 陸在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738.

相關(guān)期刊更多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廣東省科技廳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貴州中醫(yī)藥大學

國外畜牧學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上海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委員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田县| 惠水县| 积石山| 贵州省| 东平县| 阿尔山市| 三明市| 北安市| 扎囊县| 县级市| 台山市| 蓬安县| 达孜县| 金昌市| 花莲县| 滦南县| 霞浦县| 绍兴县| 萍乡市| 固镇县| 黑河市| 德清县| 兴安盟| 武邑县| 栾城县| 贡山| 丰原市| 平凉市| 广宁县| 海阳市| 高淳县| 鄂尔多斯市| 万全县| 同仁县| 平江县| 奉化市| 乌鲁木齐县| 静宁县| 鹤壁市| 容城县|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