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石城山記翻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下見小潭(通“現”)
【古今異義】
(1)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古義:青年,后生;今義: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行當)
(2)乃記之而去(古義:離開;今義:往)
【詞類活用】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詞作狀語,向西)
(2)下見小潭/日光下徹(名詞作狀語,向下)
(3)皆若空游無所依(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4)斗折蛇行(名詞作狀語,像北斗、像長蛇)
(5)其岸勢犬牙差互(名詞作狀語,像狗牙齒一樣)
(6)心樂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7)凄神寒骨(凄: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凄涼;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寒冷)
(8)四面竹樹環合(名詞作狀語,像環一樣)
(9)日光下徹(形容詞作動詞,深深透過)
【一詞多義】
以:A.卷石底以出/計日以還/俯身傾耳以請(相當于“而”) (《送東陽馬生序》)
B.有好事者船載以入(相當于“而”)(《黔之驢》)
C.一兒以日初遠(《兩小兒辯日》)/皆以美于徐公(以為,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
D.無從致書以觀(來)(《送東陽馬生序》)
E.(先帝)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把)(《出師表》)
F.吾欲辱之,何以也(用)(《晏子使楚》)
G.可以為師也(憑借)(《〈論語〉八則》)
H.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依,按照)(《曹劌論戰》)
I.而吾以捕蛇獨存(因、由)(《捕蛇者說》)
J.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以塞忠諫之路也(以致)(《出師表》)
K.以嚙人(如果)(《捕蛇者說》)
【重要句式】
(1)坐潭上〔坐(在)潭上,省略句,省略介詞〕
(2)全石以為底(倒裝句,應為“以全石為底”)
【重要詞語】
(1)佁然不動(愣住的樣子)
(2)俶爾遠逝(忽然)
【重要句子】
(1)全石以為底。
〔(潭)以整塊石頭為底。〕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著、纏繞著、搖動著、連綴著,參差不齊,隨風飄蕩。〕
(3)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陽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魚的影子,靜止不動;又忽然向遠處游走,往來很快,好像和游人互相嬉戲。〕
(4)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勢像犬牙般交錯參差,無法看到水的源頭。〕
【文法提示】
本文通過寫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從不同角度描繪小石潭的石、水、魚、樹,著意渲染它寂寞、凄寒、幽愴的氣氛,借景抒發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愴的情感。
最突出的是對潭水的描寫,分別從游魚、陽光、影子等各個角度去點染,整段文字沒有一個字寫到水,但又沒有一處不在寫水。正面寫魚,側面寫水;寫的是魚,見的是水。
【資料鏈接】
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柳宗元在永州發現了許多風景美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就了我國古典文學史上有名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和《小石城山記》。
【中考鏈接】
(2012陜西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12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蘚環周。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魚。又北曲行紆余,睨若無窮,然卒入干渴,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節選自柳宗元《石渠記》)
【乙】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注釋】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庥(xiū):樹蔭。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1)民橋其上( ) (2)逾石而往有石泓 ( )
(2)北墮小潭( ) (4)卷石底以出( )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有泉幽幽然 B.其側皆詭石怪木
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許寡人
C.然卒入于渴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1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其長可十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