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結構性存款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范文第1篇

1、結構性存款,是指投資者將合法持有的人民幣或外幣資金存放在銀行,由銀行通過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遠期、掉期、期權或期貨等),將投資者收益與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商品價格、信用、指數及其他金融類或非金融類標的物掛鉤的具有一定風險的金融產品。

2、事實上,結構性存款不是普通存款,也不同于銀行理財。結構性存款在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更高收益。

(來源:文章屋網 )

結構性存款范文第2篇

【關鍵詞】結構性存款 風險控制 利率風險

一、引言

金融的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手段。1973年,美國學者羅納德·麥金農教授(Ronald I. Mckinnon)提出“金融抑制”理論。他論證了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是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然而,在發展中國家,政府為了保持金融的穩定,會對金融體系干預過多,這會導致金融抑制,資金無法得到有效配置,金融機構與企業行為發生扭曲。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金融抑制現象較為普遍,如利率管制。然而,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需要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2012年6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宣布降息的同時,還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將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0.8倍,這標志著中國利率市場化大幕正式開啟。2013年7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沖擊是巨大的,將會導致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加劇,收入結構發生變化,利息收入占比下降、非息收入占比上升,且存款利率上就看見升的幅度將大于貸款利率上升的幅度,凈息差收窄。這是商業銀行競爭加劇的必然結果。銀行競爭的加劇必然迫使金融機構加速金融創新,特別是存款創新。因此,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結構性存款產品成為商業銀行關注的重點。

結構性存款也可稱為收益增值產品(Yield Enhancement Products),是運用利率、匯率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產品。值得注意的是,結構性存款產品和理財產品并不完全相同,廣義的理財產品,是指可以涵蓋所能購買到的全部金融產品及衍生品。結構性存款產品則屬衍生品系列,是理財產品中的一種,但該產品的特點是本金無風險,收益不確定。因此與其他股權類和基金類理財產品有較大的區別。不同類型的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具有不同的收益與風險,投資者必須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就我國目前的銀行結構性存款的發展情況而言,雖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著產品同質性高、產品風險梯度不夠完善、缺乏配套的套期保值機制、某些產品定價不合理,缺乏連續、透明的估值信息體系、與原有儲蓄產品形成了競爭關系以及我國商業銀行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努力豐富產品風險收益特性、在開發個性化產品上取得突破、提高國內商業銀行拆分結構性金融衍生產品和衍生產品定價能力、增強國內商業銀行對衍生產品的風險控制能力以及推進結構性存款產品發展的配套措施。

本文首先分析了結構性存款產品的特征,并對幾種不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進行了比較,然后進一步對結構性存款產品的風險進行了研究,并對發展結構性存款產品提出了若干建議,以期為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支持。

二、結構性存款產品的風險分析

(一)市場風險

結構性存款與利率匯率、股票等標的掛鉤,也就是說,投資者未來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產品所掛鉤標的的變動是否與其原先產品設置一致。如果標的在觀察期內的表現與產品設置相背離則投資者將面臨較大風險,不僅預期收益無法實現,甚至有些產品的設計會使投資者的投資本金部分也受到一定的侵蝕。對于銀行而言,銀行一般會將結構性產品中隱含的期權或者整個結構性產品出售給其他交易者,從中賺取差價,同時實現風險的轉移。但是,如果銀行希望自己持有期權從而獲得投機收益,或者其產品找不到買主而被動持有,銀行就暴露在市場風險之下。對于我國的商業銀行而言,由于金融市場并不是特別發達,銀行缺少規避風險的衍生工具,風險較大。

(二)流動性風險

大部分銀行都不鼓勵投資者提前贖回該類理財產品,因為如果提前贖回,投資者可能需要承擔本金被侵蝕的風險,很多產品只有當投資者持有到期時才是保本產品。甚至有些理財產品不允許投資者提前終止,如果投資者試圖提前終止理財產品,一般需要以書面形式向銀行提出申請,并以投資者向銀行支付費用為前提。同時,銀行有絕對的酌情權決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執行投資者提出的提前終止請求。因此,通常投資者在購買這類理財產品后就需要持有到期,那這樣就會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流動性風險。

(三)匯率風險

目前市場上的結構性存款產品一部分是以外幣認購的,還有一部分產品雖然可以通過人民幣認購,但是投資貨幣仍然是外幣,那也就是說投資者實際使用外幣進行投資。就算投資的產品是一款保本產品,也只是保證投資者的外幣本金,并沒有承諾保證投資者的人民幣投資額。一旦外幣發生貶值,投資者就必須要承擔由于匯率變動所造成的匯兌損失,也即投資者面臨一定的匯率風險。從我國匯率制度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累計超過25%,對其他主要貨幣也大幅度升值,如果人民幣的升值持續下去,用外幣進行投資的產品將會造成一定損失。

(四)利率風險

結構性存款產品的期權部分的比例實質由銀行的資金成本構成,而銀行的資金成本與產品起初的市場利率正相關,也就是說一旦在產品運營期間市場利率上升,投資者一方面有機會成本的損失,他們會喪失高利率投資的機會;另一方面變相損失了期權部分的價值提高的可能性。對于那些本身就與利率掛鉤的結構性產品而言,掛鉤利率的波動將會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收益。比如掛鉤美元存款利率的產品,當美聯儲升息時,投資者由于放棄了提前支取的權利,原有的高收益就會受到沖擊。

(五)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分兩部分,一是產品投資銀行的信用風險。對于投資者而言,發行產品的銀行在經營結構性存款中存在著一定風險。不同銀行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信譽狀況和資金實力也不盡相同,對于風險的管理水平也存在一定差異。人員素質較差、風險管理水平較為落后的銀行在自身的經營方面就存在著風險,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二是產品所掛鉤股票的公司發生的信用風險。股票掛鉤產品中的上市公司如果發生信用危機,股價將會大幅度下跌甚至下市,這將會對產品本身的收益獲得造成致命的打擊。

三、對于我國結構性存款產品發展的建議

(一)豐富產品風險收益特性,開發個性化產品

不同投資者對于風險和收益的要求不同。保本型投資者偏愛風險較低的產品,而偏愛風險的投資者則希望能夠通過承擔更大風險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針對不同的投資者,國內商業銀行應該開發出個性化產品,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產品掛鉤的資產可以實現多樣化,對于風險偏好者可以開發出掛鉤多種資產和事件的混合型產品。

(二)提高國內商業銀行拆分結構性金融衍生產品和衍生產品定價能力

我國的商業銀行想要在承受合理風險的基礎上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就必須提高衍生品的自主定價能力。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的大幕已經拉開,銀行想要提高服務效率從而實現其核心競爭力的加強,就必須通過開發或者引進衍生品定價系統從而實現自主地對人民幣衍生品制定合理的價格。除了定價系統外,還可以一并引進國際上比較成熟的衍生品電子交易系統。我國的銀行還沒有真正進入到國際衍生品交易市場,如果引入成熟的交易系統,就可以幫助我國的商業銀行邁入國際市場,實現國內與國際市場的接軌。自主定價的實現和定價能力的不斷提升,將會有助于提升銀行構造結構性金融衍生產品的能力,從而進一步促進銀行創新業務水平的提高和我國結構性產品市場的發展。

(三)增強國內商業銀行對衍生產品的風險控制能力

衍生品風險的管理需要我國的銀行對內部的資源進行整合,規范風險控制的程序,對風險的識別、計量、監測、控制以及報告制度進行統籌制定。從風險控制的程序上來說,首先,銀行需要能夠找出產品的風險要素和風險點,全面識別所有重要衍生品交易活動目標所面臨的風險。第二,銀行要能夠較為準確地估計出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將會造成的危害,從而能夠對風險進行可靠計量。第三,銀行需要在業務開展前就根據計量結果測定出風險指標,并在業務開展后對風險進行跟蹤監測。最后,銀行應該進行合理的風險控制,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事先準備好應對措施,加大事后檢驗力度。

(四)完善結構性存款產品發展的配套措施

結構化產品的發展還需要以一定的外部宏觀市場條件為基礎,借鑒發達國家結構性產品發展的經驗,基于我國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需要從法律體系、制度體系和組織執行體系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首先,需要加強的是法律體系的完善度。想要實現結構性存款產品市場的壯大與成熟,就必須從法律的角度界定該種衍生工具監管中相關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及其法律地位。現下,由于我國還沒有關于金融衍生工具專門的法律法規,衍生工具的監管仍就處于一種無法可依的狀態,監管缺少了法律上的保障。但是我國的實際情況決定了目前專門制定一部針對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是不現實的,所以建議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完善現有的金融市場主題法,例如《證券法》和《商業銀行法》。

其次,需要加強金融衍生工具制度體系的建設。政府應當充分考慮各方在監管中的互動關系,出臺一套較為完整的、基于各方相互配合的全國性的衍生工具市場監管制度。在銀行業內部,監管部門應該盡快出臺相關的管理辦法,限定衍生工具交易方的資格,實現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平等的市場準入條件。監管部門還應當整頓和規范銀行應用金融衍生工具的類別和性質,并且鼓勵銀行的創新,放寬衍生工具設計方面的尺度。加強銀行衍生工具交易信息披露和內控機制的建設。

最后,需要加強風險管理組織執行體系的建設。監管部門的監管應該要適當,不能有過多的行政干預,要維護市場的公開、公正、公平。對銀行金融衍生工具的監管應該建立在經濟手段的基礎上,逐步減少行政管理。另外,還需要健全銀行業內部的自律監管組織,加強自律監管組織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我國商業銀行在金融衍生品領域的良性發展,不斷壯大我國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市場。

參考文獻

[1]宋淑玲.對外匯結構性存款熱銷的思考(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5(7).

[2]胡斌.人民幣金融衍生產品與利率市場化(J).國際金融研究.2005(5).

[3]胡斌,胡艷君.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6(3).

[4]胡斌,胡艷君.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現狀特點及機遇(J).新金融.2006(5).

[5]李暢,徐蘇江.結構性產品在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上的發展及其啟示(J)新金融.2007(3).

結構性存款范文第3篇

該行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1.5%,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9.4%,在16家上市行中處于較低水平。

與此同時,該行吸收客戶存款三季度環比下降1.55%,且三季度末存貸比為76.7%,超過監管水平,是唯一超標的國有行。分析人士預計,未來,受存款下降影響,迫于存貸比監管要求,貸款發放規模將受限,從而有可能進一步影響未來業績。

存款環比下降1.55%

“中行三季度業績低于我們的預期。”多家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報告稱。

據中行三季報數據顯示,三季度末,該行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963億元,同比增長21.5%,低于行業平均的增速水平,同時三季度單季實現凈利潤298億元,同比增長9.4%,環比降低9.9%。

凈利潤增速低于行業平均增速水平的一個原因是海外業務占比過高所致,目前海外動蕩的經濟環境對中行造成了一定不利影響。

“主要原因是較低的交易和匯兌收入,以及低于預期的資產增速?!敝秀y國際研究員尹勁樺在報告中表示。

資產增速緩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存款增速疲軟,相較以往,中行的規模增長開始放緩。

三季度末,該行客戶存款余額7970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317億元,增幅僅5.73%。環比存款余額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和6月底相比,9月末存款減少1256億元,環比下降1.55%。

此外,存款增加主要在機構客戶存款方面。三季度末,中行內地機構人民幣客戶存款比上年末增加3136億元,余額達63098億元,增幅為5.23%。內地機構客戶存款在該行總的存款余額中占比高達79%。

三個原因影響存款增長

緣何中行存款增速放緩?記者向中行發出了提問,但截至發稿,中行仍未給出合理解釋。

事實上,中行存款增速放緩并不意外,主要受大環境影響。尹勁樺認為影響中行三季度存款增長的原因主要包括三點。

首先是由于對商業銀行與農信社之間的票據交易加強監管以及理財產品的沖擊,整個銀行業三季度的存款增長均較為緩慢,9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相較6月末僅增長1%。

據了解,今年6月下旬,銀監會曾下發《關于切實加強票據業務監管的通知》,之后又不間斷提示要加強商業銀行與農信社之間的票據交易,以避免鉆農信社老會計制度的漏洞。

同樣是6月份,由于此前各銀行面對不斷流失的存款和日益嚴格的存貸比考核,為了達標,不惜高息攬儲,并大發超短期高收益理財產品,導致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不斷沖高。為了杜絕這種短期行為,規范銀行理財產品市場,銀監會又下發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超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

其次受理財產品的影響,部分存款轉化為資產發債表下的結構性存款,如果按照包含結構性存款的口徑,中行9月末存款余額相比年初實際增長11.2%。

結構性存款也可稱為收益增值產品,是運用利率、匯率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該產品適合于對收益要求較高,對外匯匯率及利率走勢有一定認識,并有能力承擔一定風險的客戶。在銀行會計核算過程中,結構性存款一般是列入交易性金融負債科目。

據業內人士介紹,該類產品中為數不少都是“偽結構性存款”,借助利息比普通存款高的優勢,將結構性存款變成變相高息攬儲的工具。此前社科院金融所理財產品中心還專門就某月理財市場發過一項報告指出,當月市場上的40款結構性產品,只有1款是真結構性理財,其余都是偽結構產品,一度引發輿論嘩然。

中行三季報顯示,該行交易性金融負債前三季度6126億元,相比二季度大增了1765億元,超過了存款負增長,而三季度末該行交易性金融負債的規模相比年初增長達到184%。“主要原因是結構性存款增加?!痹撔性趫蟊碇羞@樣解釋交易性金融負債規模增長的原因。

最后一個影響因素是各銀行之間存款競爭更加激烈。

對于中行自身因素來說,在四大行中,該行的網點較少,也給中行帶來壓力。“將繼續加大網點、渠道、IT藍圖等基礎建設投入?!痹撔性趫蟊碇斜硎?。

存貸比76.7%超監管紅線

中行存款在放慢的同時,貸款增速卻超過了存款增速。

三季度末,中行客戶貸款總額6248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877億元,增幅10.38%,增速快于大型商業銀行平均水平,同時是存款增速的近一倍。這樣的差異推高了存貸比,該行三季度末存貸比為76.7%,略超75%的監管水平。

據了解,目前中行正在向監管層爭取對其部分海外業務不按國內存貸比要求進行監管,但中投證券張鐳認為,即便此申請獲監管批準,對其現有存貸比的降低效果也有限,75%的監管標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對中行信貸增長的約束作用將較為明顯。

不過,雖然貸款增幅大,但是隨著存款規模的疲弱,貸款勢必受到影響,在今年已有所體現。

今年第一季度該行新增貸款2961億元,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1673億元,在第二季度貸款增量有所下降,不過不是非常明顯,第二季度新增貸款2598億元,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1407億元。

到了第三季度隨著存款的環比負增長,貸款增量明顯下降。前三季度新增貸款5877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新增貸款318億元,第三季度在整體宏觀調控和存款環比負增長的情況下,貸款增量出現了明顯下降。

牽一發而動全身。

吸存能力不強,勢必影響公司的放貸能力,對以吃息差為生存根本的中資銀行來說,業績增長能力勢必受到影響。

結構性存款范文第4篇

明確是不是保本保收益

結構性理財產品根據客戶獲取本金和收益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為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3種。保本保收益型產品,銀行要向客戶承諾本金安全和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行保證客戶本金安全,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并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目前,與匯率、利率、股票價格等掛鉤的產品多屬于此類。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銀行并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也不承諾收益情況,風險由客戶承擔,目前此類產品相對較少。

在投資人選擇結構性產品時,應當明確所選擇產品屬于以上哪一種產品。如果是保本保收益的產品,只需要考慮所購買產品的所在銀行是否有信用風險。如果屬于浮動收益產品,投資人就需要進行下一步驟的考慮,然后根據自己的預期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不同類型產品。

確定如何計算收益

目前推出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主要與外匯匯率、人民幣匯率,黃金價格、石油價格、股票價格以及國外利率水平等相關聯。掛鉤產品的不同,往往決定了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由于不同產品確定收益的計算方式通常不同,投資者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固定收益型產品

Z銀行推出了一款美元固定收益型產品,存款期限兩年,固定年利率3.3%,收益支付方式為到期日隨本金一次性支付,銀行有權在存款期限滿1年時提前終止該筆存款。需要注意的是,存款提前終止時,存款天數按實際存款天數計算。

匯率相關典型產品

D銀行推出了一款歐元/美元個人外匯結構性產品,期限3個月,匯率觀察區間為1.1150-1.1750,如果存期內歐元/美元匯率一直位于該區間.則執行3.5%的高收益,如果存期內任何一天的歐元/美元匯率超出上述區間,則執行0.25%的低收益率,收益支付方式為到期日隨本金一次性支付。

利率相關典型產品

R銀行推出一款與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掛鉤的個人美元結構性產品,期限1年,LIBOR觀察區間為2.25-3.50。如果存款期內LIBOR一直位于該區間,則執行5%的高收益率;如果存期內任意一天LIBOR超出范圍,則執行1%的低利率,收益方式為到期日本金一次性支付。

結構性存款范文第5篇

短期理財產品你了解多少?

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由于投向不同,盡管風險不高,但也不是款款保本,最后收益效果也會大相徑庭。

銀行短期理財產品并不是新生事物?!?天通知存款”就是早期的短期理財品種之一。每個家庭的賬號上,都應該有一筆錢可以隨時支取,應對不時之需;每位投資愛好者都會在股市周末休市或節假日來臨之際,有一筆閑錢希望能繼續生錢。短期理財產品因此應運而生,時限可以很短,最短的期限是當天支取,也有一星期、一個月、三個月支取的產品。

相對證券類投資,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收益相對穩健、風險比較小。是否保本,是由產品的投向決定的。有些理財產品投向國債、央行票據、貨幣市場,此類產品風險最小,只有賺多賺少,基本不會賠錢;有些理財產品投向金融債、企業債等債券等方向,收益更高一些,風險隨之更大一點。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銀行會出具一份協議,請投資者簽字。協議太長,不容易讀懂,但是有幾點簽字之前一定要問清楚:首先,產品是否保本?不保本的短期理財產品,就可能會有賠的風險。其次,利率是否有保證?是固定的利率,還是浮動利率?這關系著賺多賺少的問題。最后,如果投資時間在一個月以上,要看贖回條款,提前贖回理財產品與提前取出定期存款不同,后者只是將定期利率轉為活期,前者則要冒本金損失的風險。

哪些高收益產品要謹慎購買?

短期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

你去銀行存錢,工作人員會向你推薦各種短期理財產品,也就是結構性存款,并告訴你收益更高,預期收益率甚至達到7%、8%。

解讀

“結構性存款”不是存款,它與你印象中保本付息的存款完全不同,本質上是一種投資理財產品,收益掛鉤黃金、原油或其他資產的波動。由于目前大宗資產價格漲跌比較劇烈,這類理財產品風險會比較大,要慎重選擇。而結構性產品的設計原理比較復雜,一般來說購買者很難看懂。即使是一款看漲黃金的產品,當黃金價格上漲時,你也未必一定會賺錢,因為它的設計有可能是要求黃金漲到一定的幅度,漲得超過這個幅度之后也會賠錢。運氣好的時候,結構性產品的收益可能比存款高,但是風險卻更高,存了100萬,到年底余額變成80萬元不是不可能發生的。

分紅險、萬能險

交給銀行的錢被存進保險公司已經不是新聞。在銀行柜臺存款時,最后卻拿到一張保險公司的保單,工作人員告訴你,年收益比一般存款更高,每年都有一筆額外的分紅。

解讀

買保險與存款是兩回事。保險的分紅收益聽起來相當劃算,你可能無意中買下了萬能險、分紅險,或其他不一定適合你的保險產品。這是保險公司為了提高現金流設計出來的產品。分紅多少是不可預期的,而且流動性很差。如果著急用錢,提前取存款,只是損失了當年的利率;如果買了保險類產品,一旦提前用錢,則涉及違約,還會損失掉一筆管理費,倒賠幾百甚至幾千元錢。

外幣理財

外幣理財聽起來貌似很先進,很洋派。如果你在銀行遇到客戶經理,他建議你把10萬元錢交給他,他換成澳元或加元幫你理財3個月,還保證有15%的年收益,你肯定會覺得自己仿佛也具備了全球理財的能力。

解讀

外幣理財不僅僅受到海外市場影響,匯率波動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收益多少。例如,當某外幣兌人民幣暴跌40%,你投入10萬元人民幣,換成外幣理財,再換回來的時候,不考慮轉換費用,一進一出就變成了6萬元,就算理財經理幫你賺了15%的收益,你賠的還是更多。

另類投資

紅酒、普洱茶、藝術品、黃金……近年,另類投資市場的火爆,也帶動了銀行發行另類投資產品的熱潮。民生銀行從2007年推出藝術品投資計劃,建行等銀行也與信托合作,推出標的不同的另類信托產品。門檻不低,50萬元起步,收益更曾高達12%。

解讀

另類信托產品分兩種,一種屬于融資性質,產品的收益率處于行業的平均水平,如7%,通過結構化的設計,盡量幫助投資者規避風險。另一種帶有投資性質,收益與風險處于敞口狀態,收益無法預先設定,可能會很高,也可能會賠得很慘。購買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挑選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銀行理財產品風光無限,但上半年僅186款理財產品跑贏CPI,部分短期產品2天收益率達7%,虧損最多達22.4%。所以購買理財產品之前應更多了解,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小貼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溆浦县| 城固县| 汕头市| 中阳县| 卢湾区| 南宫市| 铜鼓县| 古蔺县| 扶风县| 翼城县| 许昌市| 岐山县| 射洪县| 山丹县| 昌江| 台州市| 平乡县| 米脂县| 延边| 镶黄旗| 临江市| 绥芬河市| 莲花县| 武宁县| 平山县| 衡水市| 万荣县| 灵寿县| 广安市| 宁河县| 福海县| 贡觉县| 英德市| 柘城县| 遂昌县| 海晏县| 旺苍县| 文水县| 博白县| 开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