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七根火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途中,一個生命垂危的戰士把黨證和夾在黨證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給戰友。后來那位戰友用火柴為戰士們點燃了篝火,然后將余下的六根火柴和黨證交給了指導員。
評價:作品細節描寫感人,表現了革命戰士的高尚品格,同時啟發人們學習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開創美好未來。
(來源:文章屋網 )
上課伊始,我要求學生讀兩遍課文,然后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挑出生僻字,安排思考問題完成第一個目標。
師:“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生1:盧進勇。生2:七根火柴。生3:草地。
師:“線索是指貫穿全文的人、事物等,你們好好再想想。”
生1:草地。生2:無名戰士。
師:“你們再想想,這個線索是人還是物?”
學生在教師的急燥的情緒下顯得有點緊張,開始小聲的嘀咕,到底是人還是物呢?由于我把問題局限在“線索”這一點上,脫離教材牽制學生的思維,造成學生思維的沒有了信息源,憑空想象,忽視了教材的背景,使思維受到阻礙。我注意到學生一時拿不定主意,就說:“同學們請看一看文題。”學生馬上回答:“線索是七根火柴。”這個問題終于解決了,我馬上追問:“本文是怎么展開故事情節的呢?”學生一時又沉默了(這個問題問得太寬泛了),以至于學生不知從何下手,于是我又問:“那你們想想什么叫故事情節?”生:“開端、發展、、結局。”師:“很好,那么本文的這幾個部分在哪呀?你們找一找吧!”學生開始看書尋找問題的答案,最后終于把故事情節找出來了。我又忙問:“那本文的線索和故事有什么關系呢?”學生馬上回答:“貫穿全文。”師:“是‘貫穿’還是‘緊扣’?”生:“緊扣!”
第一個目標終于完成了,下課鈴也響了。這節內容不多,卻沒有完成教學任務。現在看來,原因有三:①教師的角色沒定好位,沒有把學生當成這節課的主角。教師用自己的想當然的所謂“啟發”式思維,結果恰恰把學生的思維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變得越來越狹小,沒發揮的暢想的余地。②沒有處理好教材。教師把教材看懂了,而學生只看了兩遍課文,就急忙應付教師的提問。③把理解感悟教材的意境,變成了尋找答案的智力游戲。
第二次學習《七根火柴》時,我重新做了安排。課前做好鋪墊,指導學生回顧有關的歷史,印發了有關小說方面的常識、王愿堅小說的特點、時期小故事等信息源,創設了跟課文很貼近的“草地”情境,并引導學生在教師提供的材料的基礎上,自己試著尋找新有關方面的信息。
第一節課上課,我先讓學生把自己搜集來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講給大家聽。其中有一個學生給全班講了《糧食的故事》,我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引導學生討論:
師:“如果我們餓了好多天忽然發現了糧食,我們會怎么樣呢?”
生:“趕快的用糧食做飯吃!”
師:“那么,《糧食的故事》的主人公,為了糧食卻失去了兒子,這不是有些離譜嗎?”
生1:“也不是,這得看是什么時候”。
生2:“那得看是為了什么?”
生3:“那不是時期嘛!”
師:“為什么在時期為了糧食失去兒子就正常呢?”
生1:“可能那時的人們都是無私的吧。”
生2:“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
師:“同學們說得可真好!你們再想一想,如果這事發生在今天,你會怎么看這件事呢?”
生1:“現在不可能,現在不缺糧食。”
生2:“若是說現在發生這事多可笑呀!”
……
師:“這么說,故事在什么情況下發生還有限定啊,這說明故事必須在什么環境下發生呢?”
生1:“故事發生在典型的環境下!”
生2:“要圍繞什么事物才能發生。”
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所圍繞的這個事物就是故事的線索。同學們討論一下《七根火柴》的線索是什么?”
生:“七根火柴!”
這時的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的思維已進入到“中的草地里”了。于是,我決定趁熱打鐵,安排學生討論:①主人公是盧進勇還是無名戰士?②請你描述出主人公是在什么環境下出場的?③你試一試把這個故事換成是今天的環境,講給大家聽一聽你的設想。
學生們開始熱烈的討論,意見各不相同,有的認為主人公是盧進勇,有的認為是無各戰士,誰也說服不了誰,這時有個同學問我:“老師,你說說該怎樣判斷誰是主人公呢?”我看到學生們能夠自己提出問題了,高興之余,我賣了個關子:“這要看這兩個人誰更能突出精神的高尚呢?”學生高興了,馬上回答:“當然是無名戰士了!"”又有學生提出了疑問: “那盧進勇起什么作用呢?”“沒有盧進勇,能顯出無名戰士嗎?能發現火柴嗎?”一個學生快速回答道。還有的同學說:“沒有盧進勇就不能找到七根火柴,也就沒有這個故事了。”學生的思維火花被這七根火柴點燃了,“關于盧進勇在本小說中起倒什么作用,同學們再明確的敘述一下好嗎?”我說。
生1:“襯托了無名戰士!”
生2:“他推動了故事的情節的發展!”
師:“起到這種作用的人或事,我們在以前學過的文章中遇到過沒有?”
學生們思考了一會兒,說:“《最后一課》中的小弗郎士!”
師:“小弗郎士把故事從開始演到結束,那個故事發生在德國法西斯統治時期,我們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樣的環境下呢?”
生:“時又潮又濕的草地里!”
師:“如果把這個故事搬到今天的大商場里會怎樣?”
七歲,我們睡在暖暖的被窩里,一覺醒來,前面是漂亮的衣服和鞋。穿好衣服,坐在飯桌前,桌子上全是營養的早餐:雞蛋、牛奶和面包。吃得飽飽的,我們背上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坐上爸爸媽媽的自行車、小轎車,穩穩地來到學校,坐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打開書本,和老師念:“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我們的童年時幸福的。
七歲,她睡在冷冷的被單里,天還沒亮,就被爸爸拉了起來,她的面前只有補滿補丁的衣服。穿好衣服,坐在桌旁,桌子上沒有早餐,只有大把大把的火柴,她提上幾乎比她都重的籃子,穿上大拖鞋,出了門。可還沒走幾步,大拖鞋也被馬車撞飛了。她只好赤著腳,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雪地上,坐在冰冷的街頭,嘴里無力、沙啞地喊著:“賣火柴啦……”她的童年時悲慘的。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都在家里,穿著嶄新的衣服,拿著長輩給的壓歲錢,嘻嘻哈哈地放著鞭炮,玩鬧著,整條大街上都熱鬧且紅火。玩得累了,回到家里,與家人吃著豐盛的年夜飯,看著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有趣的節目不時讓家人笑起來。
中學部七(8)班 江鼎基
自從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后,我一直很同情她,為什么她的命運那么苦?為什么她不被親人和其他人疼愛?為什么沒有人關心她?一大串問題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賣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講了:在一個大年夜的晚上,一個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當我讀到“她的圍裙里兜著許多火柴,手里還拿著一把。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有給她一個硬幣。”這里,我感受到小女孩非常悲慘,沒有人買她的火柴,沒有一個人同情她。
當我讀完課文后,聽了一首叫做:“火柴天堂”的歌后,仿佛賣火柴的小女孩出現在我的眼前。這首歌更使我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慘。
一根渺小的火柴,雖然不能照亮這個開闊的世界,但是卻能溫暖一個小女孩的夢想。大年夜里,當大家都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的時候,小女孩非常饑餓;當大家開心地玩耍時、聊天時,小女孩非常的孤獨;當大家一起圍在火爐旁聊天時,小女孩非常的寒冷;當大家穿上保暖衣的時候,小女孩只有一件薄薄的衣服和褲子。
在大年夜的時候,小女孩為什么還在街上賣火柴?因為她的父親是一個視金錢高于一切的地位,連自己的女兒都不理不管。如果小女孩賣不出火柴,她的爸爸就會打她。
一、以數為載體的規律探究題
例1 (2010年鹽城中考試題)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個數之間都有相同的規律,根據此規律,m的值是().
A. 38 B. 52 C. 66 D. 74
解析:觀察前三個正方形中的四個數,可得一般規律:設正方形中的四個數為,則a = 0、2、4、6、8,…,b=2、4、6、8、10、…,c=4、6、8、10、12、…,在每一個正方形內,c-b=b-a=2,d=bc-a,由此可知,第四個正方形的4個數是 即m的值是74,選D.
評注:這類題目的解答,要多角度地觀察(橫看、豎看、對角線上看)與分析這些數與數之間的關系.
二、以算式(運算)為載體的規律探究題
例2 (2010年淮安中考試題)觀察下列各式:
1×2=(1×2×3-0×1×2)
2×3=(2×3×4-1×2×3)
3×4=(3×4×5-2×3×4)
……
計算:3×(1×2+2×3+3×4+…+99×100)=().
A. 97×98×99 B. 98×99×100
C. 99×100×101 D. 100×101×102
解析:根據范例可得一般規律:n× (n+1) = [n (n+1) (n+2)-
(n-1)n(n+1)],因此99×100=(99×100×101-98×99×100),于是3×(1×2+2×3+3×4+…99×100)=3×[(1×2×3-0×1×2)+(2×3×4-1×2×3)+…(99×100×101-98×99×100)=3×(99×100×101)=99×100×101.選C.
評注:求解此題的關鍵是找到范例的一般規律,同時要注意求和式子里“正負抵消”.
三、以圖形為載體的規律探究題
例3 (2010年黑龍江雞西中考試題)觀察下表,請推測第5個圖形有多少根火柴棍.
解析:第1個圖形有3根火柴棍;第2個圖形有9根火柴棍;第3個圖形有18根火柴棍.觀察圖形,我們可對三個圖形的火柴棍數分解如下:
(1)3=3×1;
(2)9=3×1+3×2;(第2個圖形比第1個圖形多2個三角形的火柴棍數);
(3)18=3×1+3×2+3×3(第3個圖形比第2個圖形多3個三角形的火柴棍數);
依此規律,第4個圖形的火柴棍數是:3×1+3×2+3×3+3×4=30(根);
第5個圖形的火柴棍數是:3×1+3×2+3×3+3×4+3×5=45(根).
評注:此題實質上是尋求一組數:3、9、18、30、…的排列規律,與例1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材料閱讀題
例4 (2010年安徽中考試題)下面兩個多位數1248624……、6248624……,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將第一位數字乘以2,若積為一位數,將其寫在第2位上,若積為兩位數,則將其個位數字寫在第2位. 對第2位數字再進行如上操作得到第3位數字……后面的每一位數字都是由前一位數字進行如上操作得到的. 當第1位數字是3時,仍按如上操作得到一個多位數,則這個多位數前100位的所有數字之和是().
A. 495B. 497C. 501D.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