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語言技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基金項目】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資助項目(S091216)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40-02
自詞塊教學法理論提出以來,詞塊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語言產出方面的作用已經引起研究者的廣泛重視。詞塊已成為外語界日益關注的一個課題,對英語詞塊的研究正進入鼎盛時期。國內外的學者普遍認為,語言的記憶和存儲、輸出和使用不是以單個詞為單位,而是由多詞的預制組塊構成。詞塊是真實語言的一大特點,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掌握語言的基礎,也是語言交際的最小單位。詞塊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語言表達或輸出的準確性、流利性和地道性。而且,詞塊學習是外語習得中不可逾越的一個重要過程。因此,了解詞塊與英語綜合語言能力以及各語言技能的關系,從而加強詞塊的教學與研究,對提高英語教學和學習的效率有著重要意義。
本文通過回顧近年來國內主要外語期刊中有關詞塊的實證性研究,對詞塊與英語語言能力以及各語言技能的關系進行簡要概述。
1.詞塊的概念
目前,對詞塊的研究多采用Wray(2002:9)的定義。他將詞塊定義為: 詞塊是一個存儲在大腦中的整體預制塊,在使用時從記憶中被整塊調用,而不是按照語法規則產出或分析的連續或非連續的由詞匯構成的語串。也就是說,詞塊不僅僅是單詞的組合, 也可以是結構、句式等的組合, 它既包括短語動詞、復合詞、固定搭配、成語、慣用語等相對固定的組合, 也包括一邊或兩邊可以打開的短語框架和句子框架。只要是出現頻率高、作為整體儲存和使用、表達一定修辭關系、有自己特定的結構和相對穩定的意義的語言單位, 都可以稱為“詞塊”(蓋淑華,2010)。例如,習慣搭配、固定短語、慣用話語、句子框架、語篇標識、諺語及名言等。
2.詞塊與英語語言能力、語言技能的關系
2.1詞塊與英語語言能力
研究表明,學習者掌握的詞塊量及其使用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與他們的語言綜合能力有顯著相關性。同時,強調學習和掌握詞塊在培養學習者語言實際運用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刁琳琳(2004)對英語專業本科一、四年級學生的詞塊能力進行了一項實證性調查。該研究采用能力測試的形式,結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探求了詞塊能力和英語語言能力的關系。結果表明:詞塊能力與語言綜合能力及具體語言技能之間均具有顯著正相關關系。
于秀蓮(2008)以非英語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運用詞塊教學法,通過輸入、吸收和輸出詞塊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研究了詞塊教學法對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有效性。該研究證明了詞塊量比單詞量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影響更大,詞塊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2.2詞塊與口語
研究者普遍認為,由于詞塊的整存整取、具有完整的意義及明確的功能、無需根據語法規則生成和分析等語言特征,說話者在實時交流時,可以通過提取和使用詞塊大大提高語言表達的流利性、地道性和得體性。實證研究也證明了詞塊使用與口語水平的顯著相關關系,以及詞塊教學與訓練對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口語成績的積極作用。
丁言仁、戚焱(2005)對英語專業四級口試中的復述故事和即席演講兩部分中所使用的詞塊進行分析研究后發現,學生運用語塊的能力與英語口語成績具有顯著的相關性,水平較高的學生往往能夠使用更多的詞塊。線性回歸分析顯示,詞塊數量、詞塊知識對口語成績具有較強的預測力。
甄鳳超(2006)研究了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口語語料, 認為預構成語塊能力作為總體語言能力水平的考察指標之一, 與口語交際能力正相關。
繆海燕, 孫藍(2006)探討了詞塊中的句子構造框架的使用與二語口語流利性發展的相關性。該研究利用高、中、低三個語言水平的英語專業學生的口語語料,考察了不同語言水平學習者的口語流利性發展與句子構造框架的使用情況。結果顯示,句子構造框架的使用與口語流利性發展緊密相關;但同時也發現,學習者在其口語流利性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高原現象。
原萍,郭粉絨(2010)從詞塊角度探討了口語流利性,考察了詞塊運用與口語流利性之間的關系。在對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一年中兩個不同階段的口語語料進行研究后發現:詞塊個數、詞塊運用頻度與二語口語流利性之間存在著顯著相關性。
陳艷,趙倩倩(2010)借鑒了Lewis的詞匯教學理念,以英語專業本科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了詞塊教學課堂實踐,探索詞塊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英語口語的有效性。結果顯示,詞塊教學可以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張凌巖, 陳瑩(2011)考察了詞塊訓練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 詞塊訓練能減少學習者在會話時對語法知識的過分依賴, 從而提高口語表達的流暢性、地道性、多樣性和豐富性。
2.3詞塊與寫作
寫作是語言產出的另一個重要方面。詞塊與英語寫作的關系,如同詞塊與英語口語的關系一樣,已成為外語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研究者普遍認為,詞塊使用的數量和準確性是英語寫作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相關的實證研究結果均表明,英語寫作中詞塊的使用情況與寫作質量和寫作成績呈顯著相關關系;而且,詞塊教學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和寫作成績。
1.有聲語言的表達訓練
(1)具體的技巧:包括吐字歸音、抑揚頓挫、調整氣息等方面的訓練。
(2)技巧的內化。在學生掌握了以上這些基本的技巧之后,要把它們真正內化為能力,就需要學生反復練習。在練習時,可以觀看一些優秀的朗誦、演講等視頻資料,經過反復揣摩、模仿之后,要求學生把自己說的話或朗讀錄音,從而不斷修正、改善自己的發音,提高其聲音的質量。
2.常規的空乘服務方面的語言技能培養
(1)觀看空乘人員服務的錄像。要求學生反復觀看乘務員的服務錄像,總結并模仿空乘服務各個環節所需要表達的語言。
(2)模擬空乘服務情景進行訓練。在學生掌握了各個環節的服務語言之后,可模仿空乘服務的真實情景進行訓練。訓練時,讓學生擔任不同服務工作的乘務員角色,各司其職。在一個完整的流程過后,學生相互指出服務中存在的語言問題,修正之后,學生互換角色進行新一輪次的練習。
(3)在飛機上擔任空乘服務人員的實踐。機上實習既可以使學生親身感受工作環境,也可觀摩到優秀乘務員的工作過程,還能直接得到他們的指導。這一切都會給學生積累非常重要的工作經驗,使他們畢業后能很快地走上工作崗位。
3.應對突發事件的語言技巧培養
(1)語言應變能力的培養。要想從容自如、得心應手地處理變故,那么以不變應萬變的技巧就在于具備即興表達能力。這種隨機應變的語言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平時一點一滴練就的。在練習時需要先從相對容易的復述、話題評述等表達形式開始,逐漸過渡到命題演講、即興演講。同時,也可設置空乘行業招聘職員的面試情景,讓學生進行應聘演練,這有助于他們了解面試過程、思考面試時的語言應對,對他們的語言應變能力的訓練也是很有幫助的。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目標
1、問題的提出現在中學英語教學最大的弊病就是學生缺少言語技能。為了改善學生的交際能力,我們提出了“提高學生英言語技能”的研究課題。為此我們在高中各年級進行了長達四年的課題研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2、課題研究的目標和主要內容課題組根據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培養學生在口頭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提高觀察、注意、記憶、想象、聯想等能力。主要內容是訓練學生能對所學文章進行概括、轉換、補充、評價及推斷。概括就是在學習預習課文的基礎上,要求他們認真領會文章中心思想或主要內容,經過思考,用三五句話加以概括總結。轉換就是充分發揮學生模仿性強的特點,用所學知識來改變局部課文的寫法,重新組織文字進行表達的一種訓練方式。
學生由模仿到創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有利于求異思維的培養,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提高口頭交際的能力。補充就是特定語言環境擴展聯想,進而由學生對原文進行補充的訓練形式。先給學生一定的語言環境,然后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想象能力,對理解記憶中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以后,得到一種新的形象思維。評價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思維訓練、言語訓練。它要求學生必須加深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抓住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動,鑒賞并挖掘課文的真正思想,在此基礎上利用英語來表達自己對文章主題或主人公性格特點的評價與認識。推斷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推斷講述,也是很必要的。通過推斷進行假設,培養他們邏輯揄和想象能力。最后能夠達到脫口而出的水平。
3、課題研究的理論根據(1)言語是人們交流思想時的話語,由引可以以為言語能力就是交際能力。言語能力能夠把語言知識和言語知識靈活又得體應用于語言交際。言語能力以語言能力為基礎。但語言能力并不能“自然”地轉化為言語能力。要具有言語能力還必須具有言語知識或交際規約和語言國情知識,必須接觸大量的語篇形式的教材,必須進行反復言語操練。語言能力通過課文教學得到提高,言語能力通過課文教學得以發展。
(2)“說”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這個過程是將自己內化的語言材料進行編碼,即借助于詞語按一定的句式,連貫地轉換外部有聲語言。“說”得有說的動機。即有強烈自我表達的心理傾向,不羞口,不膽怯。心理學家古朗說:“被要求講一種外國語言,不僅僅是心理上受威脅,精神與身體的整個系統都直接受到牽連。”所以,培養“說”的這種素質,要循序漸進。所以本課題提出“提高學生英語言語技能”激發學生講英語的興趣,培養“說”的能力,達到提高學生交際能力。
二、課題研究過程
1、自1997年5月——1997年9月書面提出“提高學生英語言語技能”課題的立項報告包括學習本課題有關的著作的論述,分析課題,檢查文獻,并開展課堂教學調研和舉行小范圍的研究課。
2、1997年9月正式開題,以本研究課題為基礎,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開設了以閱讀為重的公開課。并且在秋季校對外的大型公開課中取得成功。
3、初步總結出了“提高學生英語言語技能”在閱讀課上的應用:我們分二步開始。
(1)從年級上劃分。高一:主要訓練概括能力。高二:在概括的基礎上主要進行轉換。高三在高一、高二的基礎上訓練評價及推斷。但又拘泥于年級上的差異,有時適當交差進行。
(2)由于高中教材的閱讀材料體裁各異根據閱讀課文的體裁可分為以下幾種課型:
A、概括型:以 Book 1 A Lesson 50 Abraham Lincoln為例,以時間順序為線索,請同學自己組織語言概括全文。有的課文請同學用一句話概括每段的主題,然后用一句話或幾句話概括全文主題。如Book 1 A Lesson 10 American English。有的課文可以以情景表演為背景,請同學概括。以Book 2 A Lesson 30 First Aid 為例,學生根據課文表演急救護理,邊表演邊講,通過這種精彩的表演,同學既掌握了急救知識,有訓練了言語技能。 B、轉換型:以Book 1 A Lesson 6 "Look carefully and learn "中第3、4節為例,請同學以一個新化學老師的身份上臺表演做實驗,通過角色的改變,學生既增加了興趣,又掌握了言語技能。有的課文,把第一人稱變成第三人稱來敘述,如Book 3 B Lesson 65 My teacher變成Helen’s teacher,反之也可。有的還可以把對話轉成敘述。如Book 2A Lesson 38 At the Tailor’s shop。再如Book 2B Lesson 86 A Tale of two cities。抽出其中一段進行對話表演。 C、補充型:有的課文我們可以讓學生為它設計一個合理的開頭或結尾。如Book 2B Lesson 70 We’ve lost our Dad 。同學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有的說為過生日而旅游,有的說那時歐洲氣候最值。再如為Book 1B Lesson 70 The necklace設計一個結尾,有的同學贊成以悲劇結尾,有的同學贊成以喜劇結尾。 D、評價及推斷型:此類課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認識對人物、事件進行評價及推斷。
如: Book 1 A Lesson 50 Abraham lincoln Book 1 B Lesson 74 The Secret is Out Book 1 B lesson 82 How Marx learned Foreign languages Book 2 A lesson 2 Walt Disney Book 2 B lesson 50 Ablert Einstein Book 2 B lesson 74 Martin Luther King. Book 3 A lesson 2 Madame Curie Book 3A lesson 6 Captain Cook Book 1 A lesson 26 Earthquakes 30 Food around the world 38 The Olympic Games 42 American Country Music Book 1 B lesson 66 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 78 Paper 90 Aswan Dam Book 2 A lesson 6 No smoking, please 15 China Daily 22 Coins 34 Earth Air Water 35 Animals in Danger Book 2 B lesson 54 Satellites Lesson 62 The sea Lesson 63 Life in the Oceans Lesson 66 Life in the future Lesson 78 Disabilities 91 Mobile Phones Book 3 A lesson 18 Advertising 3 A lesson 34 Gymnastics 3 B lesson 69 The office 5
4、1999年1月底對高一、高二、高三進行了數據實驗分析。圖表如下 能自由交談 能說一段或復述 幾個句或詞 不能高一 1 (0.7%) 95 (67%) 44 (31%) 2 (1.3%) 高二 5 (3%) 104 (65.4%) 49 (31%) 1 (0.6%) 高三 18 (10%) 115 (63%) 48 (26%) 3(1.6%) 2000年10月在高二、高三進行的數據分析: 能自由交談 能說一段或復述 幾個句或詞 不能高二(142)(原高一) 10(7%) 105(73.9%) 26(18.3%) 1(0.7%) 高三(159)(原高二) 15(9%) 113(71.1%) 30(18.9%) 1(0.6%) 實驗表明,通過“提高學生英語言語技能”有效的訓練,如學生言語技能有明顯提高
5、1999年9月——2000年9月,本課題組開辟了英語第二課堂。舉行了3屆“英語周”活動,打開了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的訓練渠道,達到了課中學,課外紅練,生活里用的目的。圖表如下。 時間 內容第1屆 1999.5 在校內開設了吃、住等文化場所,開辟了“英語角” 第2屆 1999.9 英語歌詠、演講比賽第3屆 2000.5 英語精典電影回顧周及英語課本短劇表演賽
6、開課前3分鐘“free talk”請同學談談自己所感興趣的事與人。此活動成為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之一。
三、課題研究實驗成果分析 1、敢說。逐步改變了學生不敢說的弊病,學生課堂學習氣氛活躍,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并且加大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由于“提高學生英語言語技能”給學生創造了更多“說”的機會,“說”的內容。使2/3的學生都有機會表演,真正的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
2、會說。以“提高學生英語言語技能”訓練為主的課文教學促進了學生特長發展,有的同學語音,語調優美,有的同學思維敏捷,有的同學非常富有表演天賦,有的同學幽默、滑稽,也有性格比較內向的同學通過這種“說”的訓練,逐步在課堂上變得開朗起來了。增加了各個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而新奇幻武俠網游《預言Online》借鑒3D網游慣用的職業技能模式,將技能樹加點及職業天賦引入2.5D網游。從而使游戲內三大職業豐富而立體,職業技能選擇變幻莫測。在這里,我們對《預言Online》每種職業的技能特性進行“拆招”,為大家選擇職業做參考。
武玄:攻防兼修的戰士
作為《預言Online》的“武士”職業,武玄擁有極強的近身物理攻擊力。根據職業技能特性的差異,武玄分為“破壞型武玄”及“捍衛型武玄”兩種。
破壞型武玄――主修攻擊。無論是單體攻擊還是群體攻擊都擁有強大的殺傷力,操作好的玩家操控破壞型武玄。有機會體驗到“秒殺”及“連殺”的。其最主要配合使用的技能包括:沖鋒+狂野激發+雙重打擊,終極技能“奔雷戰法”則是一招殺招,能夠對單體目標造成四連招傷害。
捍衛型武玄――主修防御。擁有防衛及吸收傷害的特性,并可降低對手攻擊力,具備強大的生命力,是每個團隊中擔任“坦克”角色的職業。其最特色的技能是“驚天鼓”和“斗轉星移”,前者可以使6碼范圍內的目標優先攻擊自己;后者則在完全防御對手物理攻擊的同時對對手造成反擊傷害。
魔魅:舞冰弄火的法師
魔魅是《預言Online》中魔法的最強擁護者,擅長絢麗的魔攻技能,擁有強大的精神力。但極度缺乏耐力。喜歡法師的玩家可以選擇魔魅。在職業特性的發展上。魔魅分為“御火型魔魅”和“冰控型魔魁”。
御火型魔魅――主修以火焰為武器的魔法攻擊技能。具有攻擊力強、攻擊范圍廣、攻擊速度快的恐怖特性。尤其是其終極技能“火鳳涅磐”為代表的范圍傷害魔法。不僅能夠范圍施法,更能使目標在特定時間內持續受到傷害,類似的技能還包括“地裂火”“飛火流星”“天崩地裂”等。最有特色的技能要數“混亂之火”和“爆炎”。前者有一定幾率使目標產生暈眩;后者則屬于“陷阱技能”,可通過引爆對范圍內的目標造成群體殺傷。
冰控型魔魅――玩過“WOW”的人對控制系職業應該不陌生。冰控型魔魅就屬于控制系職業。利用冰凍的魔法特效,能夠降低目標的活躍性。并提高自身的靈敏度,這要求玩家具有極強的操作能力。其技能主要包含兩大類:第一類是以“冰龍箭”“冰凍術”“寒冰環”為代表的冰凍技能,能夠令目標減速或冰凍;第二類則以“霜甲術”“凌波微步”“冰凍護體”為代表的防御技能。能夠提高護甲值和清除負面狀態。此外,冰控型魔魅具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冥想”技能,能夠使自己受到的傷害轉嫁到寵物身上。
劍仙:可救可沙的道士
劍仙屬于“維護世界和平”的那一類職業,擅長各類輔助系仙術技能。乍看上去就像是“奶爸奶媽”這一類閑人的職業,但實際上劍仙卻是《預言Online》最受關注和歡迎的職業,看過“神知型劍仙”和“暗靈型劍仙”的技能特性后,也許大家就能明白劍仙的優點。
神知型劍仙――“不死小強”也許是神知型劍仙最貼切的稱呼。這一職業主修治療技能。是每個團隊最好的醫生和后援。基本上帶一個神知型劍仙,隊伍其他人都可免帶紅,前提是操控該職業的玩家能忙得過來……該職業最特別的技能是“隱身術”和“天目之井”。前者顧名思義能夠產生隱身效果;后者則可通過召喚一口井來提高隊友的回血效果。并且井本身具有HP可被攻擊,如果井的HP歸0,則效果消失。
【關鍵詞】軍事;教學;語言
在軍事技能教學過程中,語言的運用既有常規教學語言規范科學、精煉準確等特點,更突顯出軍事技能教學的專業特色,在其語言節奏、語言內容、語言感情上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風格。
一、把握語言節奏,聲音洪亮起伏有致
一是語音清晰洪亮。軍事技能教學中的語音不同于日常的講話,又區別于其它教學的發音。其受眾為戰士,內容與軍事相關,要求教員聲音清晰洪亮,貼合部隊訓練所需要營造的氛圍。為了達到這一效果,在發音時應小腹略緊,由丹田提氣,再經人體器官完成發音。發音時要控制好口腔的容積,以此帶動齒的運動和舌的活動范圍,要求舌的活動幅度比日常講話發音時要大。作為字音的出口,唇對控制字音的質量有明顯的影響,講課時要根據講話字音的不同控制好舌、齒、唇的協調,發音吐字時時如果唇向前突出,會使字音包在口中,給人以壓抑沉悶的感覺,適當收攏嘴唇,聲音就會明朗許多。這樣才能使聲音更為清亮,音色才能突顯軍事教學的特質。
二是語調升降有法。通過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在軍事技能教學中,所針對的聽眾是一個非常規范的群體,所涵蓋的內容包括單兵體技能、班組協同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員應從停頓的選擇、重音的選擇和語調的升降三個方面來控制授課的語調,應根據語句所要表達的意思和遵循學員認知規律而行。語調的升降能反映出授課者的態度和感情,在軍事技能教學中,為了起突出強調作用,在重點、難點以及問題的承轉處都應適當升高語調,以吸引學員的注意力,并引發學員進行思考。總體而言,在軍事技能教學中,升調的運用較多,而降調通常在講完話時的句尾使用。
三是語速快慢得當。戰士在聽課過程中,接受到的語言信息首先是通過感官進入大腦的“臨時存儲器”,在這里經過選擇或立即進行反饋,或再進入“短期儲存器”,再經過選擇加工,一部分進入“永久儲存器”,于是形成了記憶。在戰士接收到信息輸入的過程中,信息在“臨時儲存器”停留的時間約為6―8秒, 在“短期儲存器”中則可達 20 分鐘左右。在這個期間,教學語言的速度是否合理將對戰士的聽課效率產生重要影響。語速太快不僅會使戰士過于緊張疲勞影響聽課的效率,導致學員大腦對收取的信息處理不迭,勢必會造成信息的遺漏、積壓,從而導致信息處理的障礙。另一方面,如果講課的速度太慢,受眾容易喪失聽課的激情,不僅浪費教學時間,還會導致其精力渙散。授課語速并沒有機械固定的格式,重點在于教員要根據授課內容脈絡的起伏、語言環境的變化以及受訓者的軍事技能基礎等情況而定。快速時要注意吐字的清晰,慢速不能拖泥帶水。
二、優化語言內容,表述準確簡明扼要
一是語言內容要“準”。語言內容的準確性是軍事技能教學中教員專業素養的直接體現。與其他教學不同,軍事技能教學對內容的嚴謹程度有更高要求。在課前,教員應認真進行備課試教,認真撰寫實施筆記并熟記,所有語言內容必須準確無誤,特別是軍事技能操作要領、操作程序等必須嚴格與教程教范規定一致。在組織訓練過程中對學員解疑釋惑、指出問題、探討交流、點評等時機應廣泛運用軍事語言,在教技能的同時培養學員的專業軍事素養,以彰顯軍事技能教學的嚴肅和正規。教員還應熟練掌握體態語言的準確運用,比如手勢、眼神、表情等。體態語言運用準確得當,會使學員心領神會,加速對所講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現“好像”、“可能”、“大概”等不確定性語言內容,克服口頭禪,克服頻繁濫用沒有實質意義的體態語言,以免影響教員形象,破壞軍事技能教學的嚴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