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雷鋒資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通過開展“學習雷鋒,做好榜樣”的活動中,我從雷鋒叔叔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的優良品德。他經常幫助他人,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里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讀完這個小故事,我深深地感動了!我決定學習雷鋒叔叔艱苦樸素樂于助人的精神,一次,我在后花園和好朋友玩的時候一位老奶奶正在下樓,她下樓梯十分不穩,左晃右晃,看到這一幕我毫不猶豫的奔向老奶奶說:“老奶奶,讓我來扶你下樓吧。”老奶奶點了點頭說:“謝謝你啊。”到了樓下,她拉著我的手十分感激的說:“太謝謝你了,多虧了你啊,不然說不定,我現在還在樓梯上慢吞吞的走呢!”我說:“不用謝,幫助別人是我應該做的。”雖然幫助了別人,自己卻沒有一點兒回報,但每當我想到雷鋒叔叔的那句名言時: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別人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是啊,沒錯!幫助別人,為他人服務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啊!
學習雷鋒叔叔,樂于助人,我十分的快樂、高興,我十分愿意幫助別人,做一個新時代的,樂于助人的“小雷鋒”,各位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幫助別人,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小雷鋒”吧!
遼寧遼陽普化小學四年級:王慧卓
花,開放在三月,燦爛而又奔放,飄灑的芳香讓大地處處充滿著春的氣息。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全校師生積極投入到“弘揚雷鋒精神”的活動熱潮中,在校園內外掀起了一股學雷鋒。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現將我班學雷鋒活動總結如下:
為了引導學生了解雷鋒事跡,學習好雷鋒精神,我們的班主任林老師向同學們進行了宣傳動員,圍繞學習雷鋒,明確提出了活動要求:了解雷鋒和生平事跡,尋找身邊的一個榜樣,為班級和學校做一件好事。通過宣傳發動,同學們情緒高漲,有的上網搜索,有的找來報刊雜志,有的看書剪報,找來雷鋒叔叔的相片和資料,讓全班的同學都全面地了解雷鋒叔叔的生平。雷鋒精神像春風一樣拂過了同學們的心靈。
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懷著向雷鋒叔叔學習的精神,積極投入到這次學雷鋒的活動中去,首先從自我做起,積極對教室進行大清潔,同學們分工合作,掃地、擦窗、抹桌椅……大家互相幫助,干得熱火朝天。有些同學完成了本班的工作后還積極去到低年級的班中,幫助弟弟妹妹們出墻報、搞清潔,充分體現了雷鋒叔叔互相幫助的精神。同學們以自身行動實踐了向雷鋒叔叔學習的諾言,真正做到“人人學雷鋒,個個像雷鋒,處處有雷鋒”。
幾個班干部還在大隊部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在校園內進行義務勞動,清除了衛生死角,還同學們一個干凈、舒適的環境,同學們在活動中積極地打掃衛生,體會到“勞動最光榮”。
三月五號“學雷鋒日”已經過去,同學們參加學習雷鋒活動的熱情是這樣的積極,雷鋒精神依然在我校的每個角落綻放光芒。通過活動,大家體會到,“學雷鋒”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贊賞與表揚,學習雷鋒精神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關心每個人,關心每件事,同學相處要像兄弟姐妹般相親相愛,生活處處都洋溢著和諧融洽的溫暖。
一、活動宗旨
以學雷鋒活動為契機,圍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變花園,城鄉同建同治”的總體目標和要求,在廣大團員青年和少先隊員中大力倡導厲行節約、清潔衛生、愛崗敬業、團結互助和文明禮貌的價值觀念,積極踐行志愿服務的雷鋒精神,廣泛開展學雷鋒系列活動,為建設“四個”作出積極貢獻。
二、活動主題
學雷鋒,樹新風,爭做文明人
三、活動時間
2014年3月5日至3月15日
四、活動內容
(一)以“變花園·城鄉同建同治”行動為牽動,引導青少年開展義務植樹護綠、清理白色垃圾、清掃衛生死角等活動。
(二)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學雷鋒,樹新風,爭做文明人”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通過主題演講、報告座談、讀書征文、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集中開展學雷鋒主題班會、主題團會等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了解雷鋒先進事跡,崇尚雷鋒高尚品德,感悟雷鋒時代精神。
(三)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結合各校實際和同建同治工作要求,組織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構建完整的青少年學生志愿服務體系。組織青少年學生開展普及文明風尚志愿服務、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公共秩序維護志愿服務活動、應急救援志愿服務活動,以及面向特殊群體的志愿幫扶活動。
五、活動要求
一是提高認識,做好新時期青少年教育實踐活動。“學雷鋒,樹新風,爭做文明人”主題活動是貫徹落實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表現,是推進“變花園·城鄉同建同治”活動的重要方面,是團、隊組織做好新形勢下青少年群眾工作的重要載體。
一、傳承雷鋒精神歷史回溯
XX年2月,雷鋒雕像落成典禮在洪高校園舉行,xx志愿服務團隊應運而生;
XX年3月,xx建起了xx省首個校園“雷鋒館”,雷鋒文化打造開始;
XX年,學校以雷鋒塑像為核心,投資建造了xx高中校園雷鋒廣場(占地4200平方米),可供近1000人參加活動;
XX年10月,xx雷鋒館被市委宣傳部授予“xx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來校參觀團體絡繹不絕;
XX年3月:“感動xx人物”開始評選,“從平凡中發現偉大,在感動中浸潤靈魂”;
XX年5月:學校開啟“閃燈行動”,有私家車的老師和家長義務接送學生;
XX年3月:xx志愿服務隊被省委宣傳部授予“xx學雷鋒示范團隊”,xx雷鋒文化業已成為xx學雷鋒名片。
二、傳承雷鋒精神課程彰顯
自雷鋒館和雷鋒廣場建成之后,學校致力于傳承雷鋒精神的課程開發,雷鋒精神在洪高校園落地生根:教師們愛崗敬業,育人不倦,從生活、學習、心理各方面無私關愛每名學子;學生們刻苦專研,勤奮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學雷鋒活動”;學校開展諸如“學雷鋒”演講比賽、“雷鋒精神”辯論賽、“雷鋒之星”評比、“閃燈行動”等雷鋒精神傳承活動,
典型案例1:雷鋒館、雷鋒廣場、雷鋒塑像服務高中課程
學校利用雷鋒館、雷鋒廣場、雷鋒塑像等資源,將校本資源課程化,落實了校本課程開發的出發點就是滿足學生的需求,把課程設計與教學管理上都給學生留下空間,例如“雷鋒館”內容的更新通過研究性學習課程,讓學生自主探究獲得資料和結論,再將學生的資料匯總成冊,從而形成了《仰望精神的星空》、《雷鋒精神研究》等校本課程。這樣給予學生課程主人的地位,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典型案例2:“感動xx人物”評選
XX年開啟的“感動洪高人物”評選活動,旨在挖掘身邊更多的優秀人物和感人事跡,弘揚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之美,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家在尋找感動的過程中,共享著感動,匯聚著力量,凝聚著人心,感召激勵xx人進一步形成踏實勤勉、進取圖強、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做新時代的雷鋒,共同譜寫著“共建和諧校園,共享品質教育”的美麗詩篇!
典型案例3:愛心傳遞——閃燈行動
XX年,由于學校周邊進行“城中村”改造,從xx大街到學校還有850米的距離,使老師同學每天進出時陷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的困境。為此,學校向有私家車的老師和家長倡議“閃燈行動”,每天進出“泥灰巷”時,車上有空位可以打開“雙閃燈”,示意同學們隨時可以搭上便車。
閃燈:閃亮的是告知,表明本車有空位,并且愿意幫助!
閃燈:閃亮的是關愛,這個世界不能沒有愛!
閃燈:閃亮的是低碳生活理念:車的利用率高些、地球的負擔就小些!
典型案例4:志愿團隊禮待四方,雷鋒精神蕩滌心靈
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最美麗的笑容就是充滿愛心的笑容,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就是充滿愛心的奉獻。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
十二年時光荏苒,xx學雷鋒志愿團隊從當初的xx名志愿者發展到如今xxx余人。他們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當代雷鋒精神,開展了大量富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動。志愿團隊的高中生們,在成長中無私奉獻,在奉獻中成長起來,體味人生的意義,書寫了洪山高中學雷鋒志愿團隊絢麗的青春華章:
XX年,志愿團隊與學校對口的xxx社區一起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志愿團隊的高中生們,用自己的零花錢給留守孩子們買來學習用品。
XX年3月,志愿團隊走進xx社區,宣傳雷鋒精神,倡導社區居民文明守禮,文明生活,為xx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貢獻力量。同年,志愿團隊與學校外教一起走上街頭,體驗環衛工勞動與生活。活動為《xx日報》、《xx都市報》、《xx金報》和《xx晚報》等爭相報道。
XX年3月,志愿團隊走進光谷,向市民發放“綠色生活,文明出行”倡議書,引導行人文明交通,倡導市民綠色出行,為xx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貢獻了自己的汗水。
三、傳承雷鋒精神價值凸現
在打造雷鋒文化的過程中,學校舉辦雷鋒精神流動展覽30多場次,吸引了省內外大批黨團組織、學校和各界人士來校指導學習,每年接待參觀的社會各界人士及國外友人xxxxx人次左右,其中包括全國各地教育局長代表團、各地教育代表團、省內兄弟學校領導,在漢各個高校學子、區內中小學校師生、學校周邊社區居民,以及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新西蘭、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韓國等各國訪問團體。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xx日報、長江日報、xx晚報、xx都市報、xx晨報、xx金報、xx電視臺、xx教育電視臺、xx經視等幾十家媒體對其進行了突出報道。學校學雷鋒志愿團隊被省委授予“xx學雷鋒示范團隊”,學校評為“xx省學校文化建設先進單位”、“xx市有效德育先進單位”、“xx市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面向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雷鋒文化感召時代精神。我們要在“學雷鋒、我行動”的實踐探索中找到更多激發人性光輝的燃點,在今后的實踐中為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長、更多的社會團體和更多的海內外各界人士提供“雷鋒文化”的學習和傳承的空間,讓更多的人成為雷鋒精神星火相傳的接力手,去點燃自己和他人絢爛而有意義的人生!
――摘自《雷鋒日記》
又是一年3月5日,全國各地又一次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學雷鋒潮”。校園里的號召、報刊上的報道、福利院中的問候,這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學雷鋒日”印象。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的90后、00后們是否還認同“雷鋒精神”?讓我們看看“學雷鋒日”的網絡新話題。
365天都能學雷鋒
3月5日,一大早,網友@聶橋鋒就在微博上了學雷鋒行動:“今日和黨員志愿者為社區獨居困難老人修房子、粉墻壁!我們出發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眾多網友也發出微博,呼吁大家要以實際行動給身邊的人更多關懷。
活動過程中,他還用微博記錄著整個活動的過程,引來不少網友的關注。
網友@幸福民生,隨后也在網上發帖稱:“3月5日是學雷鋒日,為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我們向社會發起了公益扶貧親子植樹活動。個人參加植樹報名費是100元,其中5元將作善款資助單親貧困家庭。”
網友@佛山捕風捉影也將自己所見的雷鋒活動發上了網:“義工給力,3月5日上午在影劇院門前,桂城義工舉行維修家電、義診、理發及咨詢等多項便民為民服務,用實際行動服務街坊,給力創文。”
不少網友建議,應該將一年365天都變成學“雷鋒日”,讓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自覺養成相互關愛的習慣。
網友@王繼斌一衡陽說:“不刻意今天做,不追求轟動。每天都做,每個人都應該先做好自己。這個比什么都重要!”
網友@南海毅江則將其與南海正大力倡導的關愛文化進行了結合:“雷鋒!一個響亮的名字!他代表一個時代!代表一種精神!五十年過去了,學雷鋒的形式和內容變化很大,但其歸根到底的核心可以歸結于‘助人自助,提升自我’的義工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義工宗旨!結合當前南海的基層社區價值觀的內容,也應體現為‘關愛、孝德、樹本、至善’!”
各方熱議“雷鋒日”
jabby大頭囝(網友)說,最近微公益的話題十分火熱,提出了踐行微志愿,推動微文明,實現“大文明”的口號,那么究竟什么是“微志愿”?
立刻有網友回答:微志愿是全力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和普及化的創新理念,倡導勿以善小而不為,從自己做起,奉獻愛心貢獻社會。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公交車上的讓座、街頭募捐的一次支持、節假日里的一次愛心探訪……微志愿無處不在,只要您有一顆友愛的心、一雙溫暖的手,從身邊小事做起,您就是微志愿的踐行者。
網友羅說:“我也支持把雷鋒精神平凡化,作為物欲橫流的時代,只要我們把奉獻、友愛、互助作為人最基本的行為,從我們每個人自身做起,另外在制度上加以引導,那樣,每個個體做好了,自然社會的風氣就能形成!”
網友L-Happy:中國總是說要學雷鋒,但給我的感覺就只是政治做戲、走show。怎樣才能真正發揚雷鋒精神?_
義工張海燕回答:真心去做好事,就不要理別人如何說。把心態擺正確,真心去幫助別人,就是真正發揚雷鋒精神!
深_ET說:“當今社會一方面倡導“雷鋒”精神,但另一方面又頻頻出現扶起跌倒的老奶奶,卻被老奶奶冤枉成“撞倒者”。面對“好人難做”這一窘境,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地改善社會風氣,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呢?”
網友羅說:“我們要見義智為,在保證勇為的前提下進行,其實最關鍵還是需要見義勇為中的免責,需要在制度上面保障見義智為者!”
網友黎誠認為:最近在學雷鋒的問題上,網上有爭議,有一些微博披露說雷鋒的很多照片是擺拍出來的。您怎么看這個問題?您覺得應當怎么說服年輕一代去學雷鋒?雷鋒的價值觀在今日如何體現?
網友羅認為:對于雷鋒的質疑,我想正符合目前社會上一種不信任危機的存在,但是雷鋒精神所在是得到廣泛認同的,我們需要雷鋒精神也是肯定的,所以那些披露已經不足以影響雷鋒精神的發揚。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3月5日,是發表“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紀念日。這幾天,網友們一直圍繞著“我要怎樣學雷鋒”展開討論。網友認為,學雷鋒不能“三月里來四月走”,而是要常態化、習慣化,讓雷鋒精神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
如何發揚雷鋒精神
“上世紀60年代‘我’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70年代‘我’長大后要替雷鋒叔叔報仇;80年代‘我’以螺絲釘精神為榮;90年代‘我’有火熱的學雷鋒日;現在‘我’用志愿服務演繹雷鋒精神。如今,聊一聊您的故事您的雷鋒吧。”目前,微博上發起了“我要這樣學雷鋒”的話題討論,眾多網友紛紛跟帖,說出自己心中的雷鋒精神。
在網友“小憨憨成長記”看來,學雷鋒不需要轟轟烈烈,只需要細水長流,從身邊小事做起。坐公車時給有需要的人讓座,也是做好事;對人報以微笑,使這個世界充滿善意,都是對雷鋒精神的另類詮釋!網友“健將”留言說:“任何社會都需要美好的事物,雷鋒精神已穿越時空。”
在微博上,部分網友還對當下社會道德滑坡等現象做出反思。網友“逍遙王斌龍”表示:“不是做好事的人太少,而是我們缺少發現的眼睛!活雷鋒張揚點,就會受到許多人的質疑和指責;低調點,卻不會引起大家的關注!無名英雄不會在乎有多少鮮花和掌聲,真誠的感謝和贊許的目光才是最重要的!”
無論是怎樣的學習形式,雷鋒精神所倡導的助人為樂、勤儉節約的內涵永不過時,許多網友也通過網絡宣傳雷鋒精神,有網友說,“關懷、信任、理解,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生活,這就是‘雷鋒Style’的時尚演繹,雷鋒沒有過時!”
遇到過“雷鋒”嗎
最近,網上有個帖子“說說你曾經被陌生人溫暖感動的瞬間”火了。網友紛紛回帖回憶曾經在低谷或困難時,一個個陌生人給他們伸出的援助之手。
網友“桃妞”回憶,去年夏天,有一次天氣太熱在路上中暑了,暈乎乎地靠在公交車站牌那里,“有個阿姨很熱心地問我怎么了,知道我是中暑了就走開了,沒想到一會兒她又回來了,還買了水、濕紙巾給我,還站在一邊給我扇扇子,直到我沒事。”
網友“綠意飛揚”說,有一次坐公交車,上車后發現沒有零錢,正尷尬時,一位小伙子說了一句“我幫你”,然后用自己的公交卡幫刷卡。“很小的一件事,卻很溫暖。”
網友“蘇曉珊”則回憶,一次在馬路中央看廣告,一個大爺走過來拍拍肩膀說不要站在馬路中央,很危險。還有一次去外地旅游,向一個大爺問路,他把我們帶到了目的地,我以為他是順路,后來才發現他特意繞路。“在陌生城市遇到這樣善心的人,真是特別感動。”
在不少網友看來,有些事情雖然在別人看來微不足道,可它卻真實地在人們心中種下溫暖與愛的種子。有網友感嘆: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雷鋒。
怎樣做“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