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動漫經典語錄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幽靈公主》:不管你曾經被傷害得有多深,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
3、《哈爾的移動城堡》:世界這么大,人生這么長,總會有這么一個人,讓你想要溫柔的對待;
4、《貓的報恩》: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
此生無悔入榮耀,但求一睡君莫笑。
興欣之火,可以燎原,冠軍之隊,王者之師。
榮耀,再玩十年我也不會膩。
關鍵詞:文化傳播;動漫造型;文化價值觀;地域民族內涵
一、引言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薩皮爾(EdwardSapir)曾指出:“每一種文化形式和每一種社會行為的表現,都或明晰或含糊地涉及傳播。”[1]P10動漫的文化傳播屬性主要是通過各種視覺符號來實現的,造型設計就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如果說題材是動漫的軀體,那么造型即是整部動漫的靈魂。將角色、場景構想設計為可見的視覺形象,就是造型設計的要旨,動漫由此被賦予形體、血肉和氛圍情感,也才具有了打動人心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2](P4-8)從藝術特征而言,造型設計是構成歐美、日本和中國這些具代表性國家動漫作品與美學風格樣式差異化的核心元素;而從文化傳播的角度審視,更是其作品所傳播的強烈而鮮明的民族價值觀與豐厚的地域文化內涵的重要符碼。動漫不僅作為一種承載民族文化與價值觀念的藝術門類,同時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媒介手段。以下即從造型設計的角度對代表性的國家和地區動漫的文化價值觀和地域民族內涵及傳播特點作一大致梳理。
二、動漫造型設計的文化價值觀和地域民族內涵傳達
(一)美國動漫造型
1、超能力英雄
超能力英雄是美國動漫極具代表性的角色類型。超人、蝙蝠俠、蜘蛛俠、金剛狼等就是其中的典型。這些正義凜然的超級英雄都被設計為有著輪廓鮮明的五官、肌肉壯碩的體魄和臨危不亂的堅強意志,擁有各種異乎尋常的超能力和酷炫裝備。他們的對手或是被設計成形象猥瑣、喪心病狂的罪犯和,或是在瘋狂實驗中毀掉容顏,猶如怪物般的科學狂人等等,這些造型的內涵與外延也鮮明對應著現實世界里,美國霸權政治認知體系中的關鍵詞。近年來,隨著高科技手段和重金打造的《蝙蝠俠》、《蜘蛛俠》、《X戰警》等系列真人大片在全球熱映與票房大賣,這些漫畫英雄從紙媒躍然而出,立體地呈現于觀眾眼前,更使得這些經典漫畫英雄們的人氣和影響力歷久而彌堅。
2、擬人化的動物
美國動漫的另一重要角色類型是擬人化的動物。這些角色的造型或是以高度洗練、精妙符號化而設計,或是極具創意地將某類生物群體的典型形態特征和某種帶有普遍性的人類情感內涵完美融合。如美國著名的動漫明星加菲貓,這只有著時常睡眼惺忪、滿是不屑的一雙大眼,習慣將諸如“愛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豬肉卷是永恒的”調侃掛在嘴邊的橙色肥貓,可說是世界上最憤世嫉俗的貓了,當那些“經典語錄”由它那被設計為視覺沖擊力極強的夸張大嘴演繹出來時,更增添了爆笑因子。美式動漫一貫的搞笑,娛樂效果最大化的造型特點,折射出美式消費主義文化特征的核心質素。而加菲貓慵懶和玩世不恭的言行設計也可辨識出對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流行文化影響甚大的犬儒主義生活態度的影子。美國學者格伯納提出的“培養(涵化)理論”曾指出電視媒介文化主宰包辦了觀念、信息和意識的來源。雖然該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針對當時勃興的電視媒介研究所提出,但即使在當今以數字交互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美國作為現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及在此基礎上的人才儲備和技術研發力量,運用各種頂尖高科技手段批量生產和復制文化產品,再通過承載其文化和價值觀的動漫在內的多種媒介對外輸出和傾銷,在全球攻城略地,形成霸主地位的現實仍然驗證了“培養理論”的闡釋力。而這種咄咄逼人的“文化帝國主義”式傳播策略的巨大成功,在將美式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滲透于地球上的窮鄉僻壤的同時,也使得相對弱勢的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間日益逼仄,傳承發展的可持續性堪憂。
(二)日本動漫造型
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動漫大國,日本動漫角色造型帶有本民族獨特的審美觀念,突出反映在對口唇、鼻子、眼睛、面孔等表情達意的五官部位“漫符”式的表現;吐息、汗、淚以及效果線,透視、光影立體效果等情緒化、狀態化表意符號的象征;還有日語中生動的擬聲詞及擬態語,即“音喻”文字在漫畫中的植入等,這些具有鮮明日本民族文化的元素,或者說模式化的表現樣式都已成為日本動漫中不可或缺的標志性符號,更對世界范圍的動漫“語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被廣泛接受并復制,呈現出放射狀的傳播效應。[3]P44在“熱血”、“美少女”、“萌”等類型化動漫作品中,這些有著普遍化的大眼睛、尖下巴、擁有完美九頭身式魔鬼身材和另類發式和妝容的唯美角色,身著前衛服飾,充斥著街頭籃球、網絡、搖滾等諸多時尚流行元素,歡笑嬉戲、悲傷抑郁,打造出色彩斑斕的“視覺系”風格的標識。顯然,日本動漫造型風格和類型題材比較契合全球化時代,因而一紙風行,再借助強大而成功的品牌和周邊產品營銷和對受眾潛移默化的涵養所形成的親和感,使得現今日本已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流行時尚與亞文化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感知認可接受欣賞日本動漫跨文化傳播策略可說是成果斐然。其次,日本動漫造型也深刻體現出其地域性民族文化的特點。與美國一樣,日本也以擬人化的動物角色聞名于世,但兩者所折射的文化內蘊間差異可說涇渭分明。如同樣是“貓”,與美國“加菲貓”粗線條的身形和無厘頭搞怪不同,日本“HelloKitty”貓是依循少女系的乖巧可人路線創作設計的,這個安靜順從、內斂含蓄的貓咪被有意設計為嘴巴缺失,這似乎是對現代日本人所崇尚的少說多做、低調做人原則相隱喻,頭上的蝴蝶結造型,除去“可愛”的表層意蘊,也以結狀符號象征了日本人對于“團隊精神”的推崇。日本漫畫市場的成熟也催生了動畫生產創作的繁榮,兩者相輔相成。久經市場檢驗的成熟漫畫不僅保證了據此改編的影院動畫的市場人氣和忠實擁躉,也為動畫在藝術層面的前衛探索和突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押井守根據漫畫作品改編的科幻巨制《攻殼機動隊》即是范例,該片場景設計借助三維圖形技術,創造出摩天大樓和貧民窟交錯雜陳的后工業時代的冷峻風貌,街道巷陌、運河廊橋、乃至行道燈、招牌、廣告等各種意象符號載體的任何一個細小的局部,都以精細的寫實風格表現,與二維制作的角色形成強烈的間離效果,極大豐富了影片視覺的張力,也架構起影片灰暗、悲涼的末世基調。這種在眾多氣勢恢弘的影院動畫巨制中發展成熟的對于場景細膩生動的造型風格不僅深刻折射出浸于日本民族血脈的精神指向和思維方式,恰如其分地體現了其建基于發達的制造工業基礎上的嚴謹細致,勤勉堅韌的國民性格以及強烈的民族文化自信與認同,更成為獨樹一幟的日本動畫造型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日本動漫不僅涵蓋年齡、階層等跨度巨大的目標受眾,而且在商業與藝術、流行與另類風格間亦游刃有余,加之來自于日本官方將動漫作為提升國家形象戰略和“文化軟實力”重要內容的鼎力支持,從而使得日本動漫文化傳播呈現出自上而下、立體多維的不同形態。
(三)歐洲動漫造型風格
歐洲是包括造型藝術在內的視覺藝術具有優良傳統和豐厚遺產的地區,由于文化淵源的相同與類似,歐洲各國動漫彼此間的藝術與美學差異相較歐洲外其他國家而言要小許多,有著較為突出的共性特點和迥異于美國、日本乃至中國等其它國家動漫的鮮明特色。作為主要倚靠感性的視覺形象進行文化信息傳遞的媒介,動漫優于其他如語言、文字等理性主義媒介形態,傳達高效而快速的核心特點就在于其視覺形象符號的淺顯易懂,歐洲動漫在此方面堪稱標桿。從比利時漫畫大師埃爾熱筆下的《丁丁歷險記》到德國漫畫大家埃•奧•卜勞恩創作的《父與子》等經典之作即可窺見一斑。歐洲動漫的最大特點是輕松、隨意的繪畫感。角色和場景形象多以極為精簡的線條而極具個性,突破常規的變形和夸張的手法塑造。而繪畫風格往往又與主題指涉的人文主義關懷相得益彰,法國動畫片《青蛙的預言》就是這樣的例子,該片角色和場景設計具有典型的歐洲動畫靈動輕松的表現樣式和天馬行空的創意思維。片中的各式人物和動物造型簡約、圓渾,色彩明快而艷麗,呈現出鮮明的兒童插畫式風格。與充滿童趣化的造型樣式相對應的是影片主旨內蘊的深刻。本片劇情架構改編自圣經中著名的“諾亞方舟”故事,將中的渡船比擬為社會,船上的動物間的沖突、矛盾則隱喻著不同社會階層間各式人等的相互關系和利益糾葛,該片以寓言的形式探討了人類社會和各階層矛盾的緣由,以及化解這些矛盾的途徑與方式。而在動畫影片《丹麥詩人》中,人和狗,奶牛等各式角色的造型樣式更體現出鮮明符號化的風格。“人是符號的動物,亦即能利用符號去創造文化的動物。”[4]P4歐洲動畫對于視覺形象的符號化創意在世界動畫中無出其右。本片中的視覺符號就堪稱典范:如角色眼睛均以豆狀小黑點表示,其余身體部位或以線狀,或以簡約的幾何化的形狀設計,場景中出現的房屋、草場、輪船等物象的形態也皆是如此。正如Napier所言,“動漫是一種媒介,而不單單是電視或電影,更不單單是一種藝術風格”。[5]P36作為文化一體化的歐洲動漫而言,其造型設計不僅呈現出強烈而又獨特的藝術性,在樸素與輕松的形式主義風格的背后,映射出與歐洲視覺藝術一脈相承文化觀念探索層面的激進。
(四)中國動漫造型風格
對于傳統藝術和民間美術形態的挪用與借鑒,可說是我國優秀動畫造型創意的一大特色。享譽世界的動畫“中國學派”的眾多優秀作品以極具中國民族特色的“似與不似”的意象性造型和程式化的語言,彰顯出中國傳統審美的詩性意識與意境觀,更婉約雅致地傳播出“天人合一”、綿長清麗的深厚民族文化底蘊的精妙。動畫影片《驕傲的將軍》在視聽元素上對于京劇這一具有深厚中國傳統文化標識意義的藝術門類及其表現手法進行了大膽而成功的運用,因而該片被視作中國學派動畫的開山之作,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地位。[6]該片不僅在對白,配樂創作上對中國傳統戲曲尤其是國粹京劇頗多參照,而且片中將軍和師爺兩個重要角色的臉部造型更直接借鑒京劇臉譜的典型描飾風格設計。該片中的將軍剛愎自用,所以面部被設計為“花三塊瓦”:滿臉勾畫敷設構圖勻稱的紋樣,色澤鮮明的黑、紅、藍色象征其蠻勇,配以鼻梁部一撮白色;而奸佞、諂媚、“墻頭草”般的師爺則被設計為鼻梁上抹一小塊白粉的“小花臉”。這些臉譜慣用的程式化設計皆是以傳統文化中色彩的民族心理寓意來比擬角色的正邪特征:如紅臉的關羽忠貞勇猛,黑臉的包公剛正不阿,白臉的曹操奸險狡詐等。片中人物動作設計同樣栩栩如生。如影片開端部分,得勝歸來的將軍和著鑼鼓的打擊節拍,典型的“拉山膀”似的亮相動作,還有酒宴“理髯”,炫耀武功的“子午相”等動作,無不充滿內斂、雋永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觀念中的程式化特點。又如在動畫片《九色鹿》中,對于各角色的類型定位與性格特征的塑造,都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九色鹿”的體態設計運用中國傳統線描中圓潤流暢、遒勁有力的“鐵線描”線條勾勒而出,健美勻稱,輕盈優雅,充分表現了釋迦牟尼佛的前生“鹿王”雍容華貴的不凡氣度。而對于捕蛇人的設計,則具有漫畫風格里典型“扁平化”角色的符號化特征:被刻意描繪為一個尖嘴猴腮、形象猥瑣的小人。彎折的體態與豐富的肢體動作也充分汲取了敦煌早期壁畫中人物動態夸張強烈、凸顯性格情感的風格特點,將其奴顏卑膝、見利忘義的本性傳達得淋漓盡致。[7](P198-256)
三、結語
通過對各國優秀動漫作品造型風格的簡單梳理,我們可以領悟到其中精準折射和傳播出的在文化的各個層級,這些國家和地區各自所具有的典型特質。在傳播媒介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動漫可資運用的技術手段也變得前所未有的豐實,數字動畫電影和電視,經由網絡載體傳播的網游和移動終端的手機動畫等新興載體為動漫文化藝術觀念的傳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前景與可能。但立足地域民族文化內核,深入理解和闡發獨特鮮明的藝術傳統,仍然應是動漫創作的核心要旨,這也是深化擴大文化傳播與交流效能的重要前提。
作者:寇強 單位:重慶郵電大學傳媒藝術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1]周曉明.人類交流與傳播[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
[2]翟翌翚.影視動畫造型基礎[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03.
論文關鍵詞:《喜洋洋與灰太狼》,霍夫斯泰德,集體主義,陰性主義
一、引言
兒童動畫電影(動畫片)是一門融合了文學、美術、音樂、影像等多種多樣藝術形式和科技手段的綜合性藝術。在兒童逐漸成長的過程中動畫電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動畫片是兒童個體性格和社會意識建構和塑造的重要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資源。在動畫片視像的牽引下,兒童逐漸融入社會完成健全人格的塑造。兒童相對缺乏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實踐經驗。動畫片的直接感性與孩子們的視覺快樂和認同感輕而易舉的一拍即合。特別是在當下這個社會,生活節奏與日俱快,獨生子女的數量也與日俱增。孩子們在家庭和社區這些生活空間中缺乏情感交流的途徑和對象。動畫片則極大地滿足了孩子們這方面的需求,看動畫片、讀動畫書、穿卡通衣服、吃卡通食品,已經成為現代兒童生活的真實寫照。動畫片作為兒童事實上的“看護人”伴隨著兒童成長的整個過程。
二、中國兒童動畫的歷史、現狀與《喜洋洋與灰太狼》
回看中國兒童動畫的發展史,中國的兒童動畫有著輝煌的經歷。在世界動畫界頗負聲望的“中國學派”的學術影響至今還留有回響。中國動畫的開山者萬氏兄弟1941年創作了有聲動畫片《鐵扇公主》獲得了空前的藝術成就。在世界動畫史上是可以與《白雪公主》、《小人國》、《木偶奇遇記》相媲美的第四部動畫長片。在當時,可以說中國的動畫藝術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亞洲更是獨占鰲頭。50、60年代中國老一代動畫人創作了《豬八戒吃西瓜》、《驕傲的將軍》、《牧笛》、《神筆》、《孔雀公主》等一大批優秀的動畫片,這些都是動畫愛好者耳熟能詳的出色作品。70、80年代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動畫片如:《三個和尚》、《鷸蚌相爭》、《雪孩子》、《黑貓警長》等都是蜚聲中外、屢次獲獎?;厥?0年中國中國兒童動畫史上被頻繁提及的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幾乎都是出自老一輩“動畫人”之手。中國動畫在時代的更迭面前無動于衷霍夫斯泰德,幾近停滯。
80年代初,以日本動畫片《鐵臂阿童木》在中央電視臺的播出為節點。國外動畫的“潘多拉盒子”從此打開。日本的《機器貓》、《名偵探柯南》、《聰明的一休》、《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等,美國的《獅子王》、《玩具總動員》、《小雞快跑》、《怪物史萊克》、《冰河世紀》等,在中國被迅速接受和認可。這些外國動畫成為了中國孩子親密無間的伙伴,一代代的中國兒童在貓和老鼠的爭斗中與奧特曼共同成長。仔細想來,這難道不是一個巨大的反諷嗎?在當下的兒童視聽領域已經被日美外來的動畫視覺“殖民”了。在世界動畫快速發展的境況下,中國動畫卻逐漸沉默和缺席了。
《喜洋洋與灰太狼》的熱播改變了中國動畫失語和缺席的尷尬處境,令國人為之一振。據統計《喜洋洋與灰太狼》在各地的收視率達10%以上,無疑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創造出了國產動畫前所未有的價值。這部動畫片的成功除了商業運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蘊含著深層的文化價值。充分挖掘了中國文化的特點。
每一種文化都是獨立自存的有機體,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存在絕對的價值標準。由于歷史、地理原因,每一種文化都有自身的結構和特點。兒童動畫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一國的兒童動畫只有很好地傳遞本土的文化理念才能取得成功?!断惭笱笈c灰太狼》正是在中國的文化環境內合理定位,恰切的符合中國的文化特質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對此,我們可以借助霍夫斯泰德的五種文化價值觀維度理論來分析,并管窺中國的文化特征。
荷蘭學者霍夫斯泰德于1980年提出了四種文化價值觀維度理論。他認為文化差異和一國的文化特質可以用四個文化維度來進行描述和比較,分別是: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維度,權力差距維度,不確定性規避維度,陽性主義/陰性主義維度。十年后,霍夫斯泰德又歸納出了文化價值觀的第五個維度:長期觀/短期觀。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他的文化維度理論。本文主要從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維度和陽性主義/陰性主義維度兩個方面試分析之。
三、集體主義/個人主義維度理論視角下的《喜洋洋與灰太狼》
在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緯度中,個人主義強調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特殊的,張揚獨立性。集體主義則非常強調集體的概念。家族、整體、集體大于個人。在這個理論緯度中霍夫斯泰德,中國屬于集體主義的文化價值觀。《喜洋洋與灰太狼》對集體主義的闡釋體現在:狼族、羊族對家族倫理的重視和在灰太狼身上體現的集體無意識——阿Q精神這兩個方面。
1、家族本位的狼族和羊族
與國外強調個人主義、英雄主義的動漫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在《喜洋洋與灰太狼》中始終貫穿著家族的觀念。開篇便說,狼族與羊族有著五百年的歷史恩怨,灰太狼有著重振狼威的志向與責任。但是,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除了與他并肩作戰的愛妻紅太狼哎呦祖先留給他的大批秘籍經書和超強武器。灰太狼的一舉一動不僅僅代表灰太狼自己而是代表整個狼族。無奈的是狼族家世的曾經顯赫和優良基因到灰太狼這里只剩下空無所依的野心、自大俄貪婪。
反觀羊村,很多人把羊村的同學們看作沒有父母的“孤兒”,其實不然,羊村的祖輩同樣有著興衰史。到了慢羊羊村長手上,有了一個非常智慧的無敵團隊。羊村里羊兒們就是一個大家庭,他們都以這個大家庭的利益為重。面臨著險惡的生存挑戰,他們總能借助祖先一代代積累下來的經驗與集體的努力逢兇化吉,在青青的草原上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
2、阿Q 精神——集體無意識
幾十年前,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讓我們看到了我們中國人的人性。在當時的語境下阿Q精神可以說是人性弱點,起到了啟蒙的作用。而在如今的時代,精神勝利法有了新的內涵,在當今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對我們調節情緒有著積極的作用??梢哉f阿Q 精神是我們這個民族的俄集體無意識。在看《喜洋洋與灰太狼》的時候我們感到無比的親切,是因為它道出了我們自己的生活。在灰太狼的身上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還會再回來的”這是每集灰太狼都必然會說的經典語錄,“老婆,就差一點點了,都怪喜洋洋”也是灰太狼的口頭禪。這些刻畫出了一個永不妥協,尋求心理平衡的灰太狼。這種心理在羊兒們也很流行。慢羊羊的村長的“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分析……我也不知道”。就是異常聰明的喜洋洋在遇到無計可施的局面的時候經常“我想到了……辦法就是……快逃”。
灰太狼平時英俊瀟灑、機智多謀、一旦碰到喜洋洋就被擊敗的落花流水。在老婆面前盡力的報喜不報憂盡力維護自己的尊嚴和面子,愛被數落的時候也經常說“狼也是有尊嚴的”。
《喜洋洋與灰太狼》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在喜洋洋與灰太狼的身上閃現著我們中國人的人性特點。因此,喜洋洋與灰太狼的形象受廣大兒童喜愛。
四、陽性/陰性主義維度理論視角下的《喜洋洋與灰太狼》
陽性主義/陰性主義作為一種文化分析霍夫斯泰德,可以理解為這個社會的文化是與男性/女性氣質相似或者有某種聯系。在陽性主義文化中男性氣質是社會的文化主導諸如:理性、外向、暴力、個人英雄主義等。而在陰性主義文化中,女性占據主導地位,在社會中彌漫著感性、母性、安靜、內斂、平和等文化特質。在很大意義上,中國屬于陰性主義文化的國家?!断惭笱笈c灰太狼》中,“追求和諧的青青草原”“灰太狼與紅太狼的中國式婚姻”兩方面都體現了中國文化的陰性主義特征。
1、和諧的青青草原
《喜洋洋與灰太狼》是講述著一個個發生在草原上狼和羊斗志斗勇的故事,每次的結果的都是狼的陰謀不會得逞各方相安無事。表面上充滿斗爭的動畫劇充滿詼諧和幽默,和諧的主題貫穿始終。
在草原的動物世界里,形象很多,可以說是一個社會大觀園。老虎“泰哥”雖然威猛且很強悍,但他更多的是以道德的原則維護著草原的安寧。大象“包包大人”是力量的代表,但他也是依據《草原法典》來維護草原的公平和正義。蟑螂和老鼠雖然渺小,但是集體的力量也是很巨大的勢不可擋的。故事的主角狼和羊之間也并不是水火不容,蕉太狼和暖羊羊卻是患難之交,灰太狼的兒子小灰狼在羊村里受到羊兒們的呵護?;姨抢^承了祖先的本性,與羊村有著世仇,雖然經常侵犯羊村,但是最終屢屢被喜洋洋打敗。這正好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夙愿。世界和諧共處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界觀取向。
弱者有了智慧和勇氣,強者有了責任和道義,羊兒們遇到危險和困難也終能化解和克服。青青的草原保持了平靜詳和。正符合了中國傳統的“和而不同,貴和尚中”的思想。更反映了我們中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2、中國式的婚姻
《喜洋洋與灰太狼》里面灰太狼與紅太狼的婚姻也是重要看點。平底鍋可以說是孩子們印象最深的道具。在兩人的婚姻中紅太狼是主導的,掌握著主動權?;姨菍t太狼是任勞任怨,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還百般獻媚。表面上紅太狼野蠻刁鉆、脾氣暴躁,但是從心底卻對灰太狼忠心耿耿,恩愛有加。身為狼霍夫斯泰德,自從嫁給灰太狼就再也沒有嘗到羊的味道,即使這樣,也是偶爾發泄一下情緒,在關鍵的時刻還是對灰太狼不離不棄?;姨窃谕馊嗣媲胺浅姾?,而在紅太狼面前卻非常包容、心胸寬廣。紅太狼在外人面前溫柔體貼,而在灰太郎面前心高氣傲、飛揚跋扈。在吵吵鬧鬧中居家生活,灰太狼與紅太狼的婚姻也越來越穩固。這是中國式婚姻的普遍特點。
平平淡淡、吵吵鬧鬧卻能夠相濡以沫廝守終生。情動于心卻不溢于表,含蓄地表達感情。這些都是中國式的感情觀和婚姻觀。
五、結語
當孩子的靈性被國外動漫所掩蓋的時候,土生土長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喚醒了國人對動漫的深深反思。我們自己的思維模式、生活方式,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更受我們的孩子的歡迎,也更能教育和引導孩子的健康成長。
《喜洋洋與灰太狼》立足當前的社會生活,巧妙地運用中國文化的智慧制造出了富有中國式思維的動漫形象。也因此同國人產生了深深的共鳴。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和創新做出貢獻。趁著時下國學升溫和儒學復興的東風,我們有責任讓我們的孩子沐浴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快樂、幸福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陳伯吹,兒童文學簡論[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59.
[2]胡經之,文藝學美學批評方法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3]約翰·塔洛克,電視受眾研究———文化理論與方向[M]//嚴忠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4.
[4]孫立軍,世界動畫藝術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5]張詠華,大眾傳播社會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