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輔導班老師每周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ⅰ.班級概況
班級簡介:高三(2)現有生數41人,原來44人,3人未報到,2個考美術,一個考體育。班級以“天道酬勤 有恒乃成”為學習指導宗旨;以“臥薪嘗膽歷破繭之觸痛 破釜沉舟圓六月之金夢”為班級奮斗格言;堅持引導高三學生的成人思維及養成習慣,貫徹高三的成人德育與智育教育方針。班級目標是在來年的高考上能有所突破,為2011年校慶獻上一分賀禮。
班干部陣容:(見晉江市內坑中學高三(2)班班干部陣容安排公示表)。班干部要求做到如下:(1)以身作則,學習工作兩不誤;(2)切實完成本職工作,戒浮躁;(3)有高度集體榮譽感與責任心。
ⅱ.班級工作思想
班級的管理工作,堅持計劃性,規劃性,加強落實班級的日常德育教育工作,將主要工作放置于學習促進上。班級的工作及學生學習盡量做到:學期有目標、月月有主題、周周有計劃、天天有作為;在這些方面上,做到預測性遠點、落實性強點、時效性高點、促進性大點。以下從幾方面進行簡單計劃:
抓常規,促學習
常規是學習的前提與基本保證,沒有常規,什么都無從談起。只有樹立從常規著手,樹立班級正氣,才能在學習上統一思想同意行動的促學習,這是一條普遍認為的規律。
學生做到遵守中學生的日常規范制度、內坑中學的相關德育制度及高三年段情條例,揚班級之正氣。
充分調動班干部及學習委員的模范作用,通過對他們的培訓引導他們去為整個班級的常規進行引導(附:高三(2)班干部培訓會議記錄),加強對班干部的思想上的培訓提高,做到班級干部對班級事務,“統一思想齊抓共管”。
德育養成,學習為主
成立學習養成指導中心,引導優秀的學生,在學習方法上不斷的完善,促進中等學生的學法及成績的提高,組織分管學習副班長、學習委員、課代表、優秀學生、學生干部組成了學習養成指導中心。
共同營造班級學習氛圍,讓他們為班級解決一些學習上的問題。計劃如下:
1.努力開展好貫徹好年段制定的導師制(見:年段導師制度方案),加強與各科老師的交流,調動各個科任老師的力量,促進班級前25名學習提高,主要是從學習方法上的引導及心理輔導上去幫助這些學生;
2.配合年段開展的中等及偏科學生的輔導工作,加強對數學、物理、英語、化學等的輔導,提高中等生成績;(見:年段輔導班學習方案),并做好學習效果的評價;
3.提高班主任的工作促進作用。以班主任為主的班級導師制,自己確定幾名未被確定導師的學生,班主任親自作為導師,加強學習引導,促進學習的提高;
創設環境 增強動力
進入高三,班級的布置相當重要,一個環境的氛圍營造及布置都會潛移默化的去影響或者鼓勵學生不斷進步的,對學習的促進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班級布置和要求上,除了要求學生做好常規衛生工作外,加強環境對學生影響,注重班級布置的效果的提高和影響力的改變。對班級環境的布置,班主任做到為班級樹目標、樹宗旨、樹格言等在言語上的促進。(見:高三(2)班級布置圖片)
干部培養 班級希望
班干部是領導一個班級的主干力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班干部的素質要進行更多的培養。
1.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隊伍,盡快地讓他們擔任起班級的工作,使班級的工作盡快走上正軌,保證教學的正常秩序?!?1
2.班級干部例會時間及主持,適時開班干部召會議,討論一下這一階段工作的呈要心得。并做好記錄,計劃下一階段工作,針對班級中出現的某些情況有計劃的工作。
計劃前瞻 落實第一
制定班級的學期總目標,總主題,有計劃的開展班級一系列工作。為此,將在以后做每個月的和每周的周計劃,乃至每天的計劃,計劃是相對穩定的,隨著學校的活動及班級的班情進行調整。(見:每周的計劃安排和主題設置表)(計劃詳見高三(2)班班級工作計劃表)
計劃制定了,加強計劃的實施和落實成為班級的重要工作,做到不紙上談兵,而是有針對性,有規律的去完成相關的規劃,為班級的工作實效逐步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摘 要 本文歸納總結影響大學生參與課余體育的各種因素,依據時展的特點,切實闡明提高學生對課余體育認識的必要,提出高校學生參與課余體育的發展策略,為促進當代大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身心素質,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養成終身體育的健身思想提供一個可參考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 高校 課外體育 提高策略
基于目前大學生對于課余體育鍛煉的不重視和課余體育在學校體育的重要地位以及課余體育對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大學生對于課余體育的認識顯得尤為重要。雖然前人或他人在課余體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分別從不同方面闡述了大學生課余體育的欠缺;但是在如何提高大學生對于課余體育的認識方面以及造成大學生對課余體育認識不足的原因方面,相關的研究數量偏少,且研究范圍狹窄,不具備推廣性;發展對策不明確,可操作性差。本文分別從影響大學生參與課余體育的因素,大學生對于課余體育的認識教師的體育教學及家長的體育態度等方面全面、深入、系統地進行研究分析。
一、影響我國普通院系大學生參與課余體育的原因分析
(一)內容單一形式枯燥,課余時間被占用
學生在中學時沒有接觸過多的課余體育活動且活動內容單一形式枯燥乏味,沒有從小養成課余體育鍛煉習慣和興趣學生對課余體育的作用、概念、功能,了解的不夠全面深刻,沒有發覺課余體育活動的重要作用,所以導致學生參與課余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的降低。學生課余時間安排上不夠合理和科學,課余時間被一些其他的時間所占用,并沒有安排科學的活動學習生活時間。大部分學生的課余時間都被用于上輔導班,或在宿舍上網沉迷于網絡世界。所以學生的課余時間看似充足卻很少科學的利用。
(二)缺乏積極引導,沒有切實組織活動
缺乏教師的引導和組織,并沒有一些督促措施,僅僅憑借學生的自覺性和愛好,對一些自我約束力差并且沒有毅力的同學,做到每周至少兩次課外活動的人就更少了。大學同中學不一樣,老師上完課之后還會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很少有時間會關注學生的課余生活,大部分時間需要學生的自覺執行,沒有一些切實的引導和組織開展一些課余的鍛煉活動或競賽。
(三)體育設施的陳舊,一些場館的不開放
體育設施的陳舊,一些場館的不開放,活動場地的擁擠,學生手中一些體育器材的相對缺乏又沒有購買能力,導致學生課余體育活動參與的積極性的降低。乒乓球館、網球場、田徑場等由于一些設施的維護費用高昂,周末也不向學生開放,因此學生的活動空間和選擇就少了很多,導致學生活動的積極性降低。
二、提高課余體育參與的策略
(一)將課余體育納入學校體育工作計劃
課余體育活動能否納入高校體育工作的正常軌道,實現其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校決策層的態度。但多數領導對此顧慮重重,思想保守,并沒有站在有利于提高學生生活質量和展現個性價值的長遠目標上看問題。因此,必須轉變高校領導的思想觀念,爭取他們的支持,將課余體育納入學校體育工作計劃,以保障課余體育的順利開展。
(二)完善課余體育的組織管理形式
大學生的獨立性、自制力及自主意識較強,高校校園的運動氛圍較濃厚,運動場地、器材相對較齊全,但是大多數學生對休閑體育的相關理論和實踐知識了解較少,缺乏引導。因此可以定期組織體育院系相關專業學生指導普通專業學生的休閑體育活動,以彌補指導人員的不足。在組織管理方面,學校應建立健全專門的體育委員會及下屬的項目協會,可以發揮體育俱樂部和大學生活動中心的功能,舉辦體育文化節等,豐富大學生的體育文化活動。
(三)加大力度改善場館設施建設
對于場館設施不足的高校,相關部門要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和體育場館建設的力度,購置一些新型體育器材。對于場地設施相對較齊全的高校,應加強體育場館器材的合理利用,面向學生開放。特別是加強雙休日和晚間的開放(可適當收費),以緩解場地器材的不足,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財力,開發體育設施資源。
(四)加強自身體育參與素養
學生自身應該提高自我約束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安排合理的課余體育的時間不能過多耽誤功課,也不能過少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鍛煉中磨練意志的同時尋找體育運動的快樂,為自己終身體育打下基礎;學生團體和個人,應該積極組織各種比賽提高鍛煉活動的樂趣,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的氛圍。
三、小結
高校課余體育作為終身體育、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建設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扮演著越來越受歡迎的角色。應大力發展高校休閑體育教育的作用,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貫徹“健康第一”素質,我們的大學體育教育要擔負起指導學生更好生活的職責,就必須適應社會和學生個體的變化,將休課余體育納入自己的體系,提高學生對于課余體育的認識,將運動引入當代大學生的生活中,并促使其逐漸成為大學生自覺選擇的一種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 于可紅,潘紹偉.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172-173.
[2] 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4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