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三基工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開展“三基”工程建設,是公安部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近年來,為做強基層、打牢基礎,提升公安機關的戰斗力,泰興市局積極運用科技手段扎實推進三基工程建設,努力實現實現基礎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礎化,不斷提升治安管理、偵查破案、服務群眾等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
一、提高了信息化保障能力。
2006年5月,在泰州縣級市中率先實現了公安網升級改造,局域網帶寬提升至千兆,四級網帶寬提升至百兆,同時實現了四級網語音VOIP功能,完成了基層所隊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工程,制約基層所隊開展網上應用的的網絡基礎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二、增加了信息化裝備。
全局計算機數量平均達到每名民警1臺,數字身份證書每名民警1只,一線民警350兆電臺持有率達到61%,各基層所隊均配備了錄音筆、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筆記本電腦等科技裝備,交巡警中隊配備了移動監控設備,各派出所、中隊加快信息采集室建設步伐,濟川等派出所購置了指紋活體采集儀等裝備,建成了標準化信息采集室,基層民警開展治安管理、偵查破案的基本科技裝備得到有效保障。
三、加快了業務系統建設。
人口、旅館、機動車/駕駛員、在逃人員、綜合查詢等業務系統已通過公安網聯接至所有基層所隊;警務平臺將接處警、治安刑事案件辦理、治安管理、隊伍管理等各項公安工作有機整合和關聯,信息共享度提高;自主開發了四色預警和分級布警平臺,信息采集、錄入、研判、處置、反饋全部在網上流轉,信息主導警務機制初步形成;全市網吧安裝使用實名登記管理系統,互聯網偵控手段加強?;鶎用窬_展網上應用的條件已基本具備,工作流與信息流逐步融合。
“三基色”社團是徐州機電工程學校在常規學生社團建設實踐的基礎上,以性格色彩學為理論根源,結合中職生性格、心理特點提出的創新型社團建設新思路。簡要介紹性格色彩學、“三基色”社團的內涵,并從學生、指導教師、學校三個維度探討了“三基色”社團的作用。
[關鍵詞]
性格色彩;“三基色”社團;建設
近年來,徐州機電工程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社團工作,通過完善規章制度、豐富社團活動形式、優化評價激勵機制等有效手段,學生社團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隨著社團的不斷深入發展,顯示出社團機會分配不均、社團活動的吸引力不足、社團工作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因此,我們有著獨特辦學特色的中職學校,想要使其學生社團健康穩定發展,必須走出現有的觀念,創新社團理念。
一、性格色彩(FPA)簡介
作為實用心理學的分科,“性格色彩學”主要由樂嘉老師創建。他把人的性格劃分為綠色、紅色、黃色以及藍色四種。其中綠色代表明白人,此類人擁有大智慧,能夠平和地對待成敗與名利,然而行動非常遲緩,而且魄力不足;紅色代表機靈人,此類人具有非常靈活的頭腦,能言善辯,然而易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患得患失;黃色代表精明人,此類人精明能干,精打細算,然而極易被激怒,爭強好勝;藍色代表聰明人,此類人滿腹才華,思維非??b密,然而不夠豁達,難以進行自我調節。在性格色彩分析的基礎上,所有人都能夠進行自我定位,從而有效地開展各類活動。
二、“三基色”社團的內涵
色彩屬于非常普遍的審美形式,對人的情感、知覺以及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而將性格色彩分析有效地應用于學生社團建設中,可以幫助每個學生合理地發現自身具有的潛能,并發揮出來,同時幫助社團管理層更加明確的定位社團的目標、發展方向,從而高效地開展社團工作?;谝陨峡紤],課題組結合學校社團建設的實際,將性格色彩學應用于社團建設的各個領域,形成色彩社團。但根據性格色彩測試的理論,性格色彩除典型的紅、藍、黃、綠,還將產生“紅+黃,紅+綠,藍+黃,藍+綠,黃+紅,黃+藍,綠+紅,綠+藍”等共十二種情況,如果將這十二種色彩與社團一一對應,必將帶來研究上的繁瑣,可操作性差,所以課題組選擇色彩中的紅、綠、藍三種基色,將學生社團的成立取向對應這三種基色的性格學說,分成紅色興趣型、綠色服務型、藍色專業探索型三種類型的社團,即“三基色”社團。
三、“三基色”社團建設的目標與作用
“三基色”社團建設的目標是有效化解學生社團的價值取向與實效性之間的差異。“三基色”社團建設本著“立德樹人”的職業教育目標,以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的發展為目的,以充實、豐富、有效的學生活動為基礎,以創新的社團模式為重點,著力于提高學生與社團之間的匹配程度,通過科學的心理學引導,創設更適合中職學生素質社會化發展的教學環境,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三基色”社團建設的作用區別于常規社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三基色”社團建設有利于實現學生與社團之間的高度匹配
在對徐州機電工程學校學生社團建設現狀的研究中,針對社團機會不均、社團活動吸引力有待提高等問題,總結出這些問題的源頭是因為學生對社團選擇的盲目性。“三基色”社團建設避免學生對社團進行不科學、盲目地選擇,學生通過性格色彩測試對自身性格特點進行深入了解,并以紅、綠、藍等顏色可視化分類,之后自助選擇與之匹配的、能夠更好展示其自我能力與特點的社團。“學生—社團”之間的高匹配性,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社團的積極性,有效化解社團機會不均、吸引力不夠等問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陶冶情操、培養能力、發展特長;進而更為高效地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三自”能力。
2.“三基色”社團建設有利于提高教師對社團指導的針對性
社團指導老師,他們對學生社團建設缺乏研究,對于社團建設中采用的一系列手段僅僅只是憑借個人主觀判斷,缺乏有針對性的、正確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而在“三基色”社團建設中,社團指導教師會得到關于性格色彩學、性格色彩測試等實用心理學的再培訓,對社團建設的理論研究會不斷加強。再加上被賦予色彩的社團本身所具有的鮮明定位與發展目標,教師對社團指導的針對性將不斷提升。
3.“三基色”社團建設有利于實現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
在“三基色”社團建設的過程中,無論是社團色譜的確定還是學生性格色彩測試,都將用到大量心理學知識,需要對學校的社團管理者、社團指導老師和學生進行心理學的普及和教育。而學生社團是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陣地,所以,“三基色”社團建設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效結合,將對中職生健全人格的培養和理想信念的樹立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作者:何海華 單位:徐州機電工程學校
參考文獻:
關鍵詞:阻垢劑聚羧酸類共聚物聚合物阻垢分散劑磺酸類聚合物垢分散劑工藝合成
中圖分類號: O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當今世界水處理藥劑的研究開發中,聚合物阻垢分散劑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新型羧酸類聚合的、磺酸類聚合物、含磷聚合物阻垢分散劑新品種層出不窮;皮外還出現一批新型環境友好的聚合物阻垢分散劑,為實現水處理綠色革命奠定了基礎。
2.1羧酸類聚合物阻垢分散劑
聚羧酸類聚合物垢分散劑是一類以丙烯酸、馬來酸或者馬來酸酐為單位發生均聚或者與其它單位共聚而成的一類物質,主要有聚丙烯酸、聚曱基丙烯酸(PMAA)、聚馬來酸(PMA)以及水解聚馬來酸酐(HPMA)等。此類阻垢劑有分散和凝聚作用還能正常排列從而達到阻垢和防垢的目的。丙烯酸類聚合物是以丙烯酸為主要單位,此類共聚合物對鈣和鎂等離子具有較強的鰲合能力。我國20世紀80年代初引進丙烯酸/丙烯酸羥烷基酯二元和三元共聚合物后,成功開發了丙烯酸/丙烯酸酯類聚合物,奠定了水溶性聚合物水處理劑的基礎。以苯乙烯和馬來酸酐為原料在吡啶中以三氧化硫為磺化劑進行磺化,制得磺化苯乙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然后有碳酸氫鈉中和后得到水溶性的阻垢分散劑。
2.2磺酸類聚合物垢分散劑
磺酸類聚合物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均聚物與水離子反應產生難溶性聚合物-鈣凝膠,特別對磷酸鈣垢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分散顆粒物,穩定金屬離子和有機膦酸,尤其對鐵垢有很好的阻垢分散作用,另外磺酸基團對鹽不敏感,具有良好的抗溫、抗鹽能力,尤其是抗高價金屬離子的能力強,故在國內外掀起了研究開發的熱潮。以水為溶劑,過硫酸銨為引發劑合成了丙烯酸/馬來酸酐/2-丙烯酰2-曱基丙磺酸三元共聚物,該共聚物對Ca3(PO4)2垢的鋅鹽的阻垢率分別為99.45%和74.42%,并且具有較好的分散氧化鐵性能。以丙烯酸、2-丙烯酸酰胺-2曱基丙磺酸和馬來酸酐為單體,合成了AA/AMPS/MA三元共聚物(代號YSS-96),并對其性能進行了研究,實驗結果表明,但藥劑濃度為8.0mg/L時,對鋅鹽的分散率為50.19%、對磷酸鈣垢的阻垢率為90.27%,對鋅的分散率為52.16%,均優于相應條件下HPMP和AA/Man共聚物水處理的阻垢性能,以馬來酸酐、烯丙基磺酸鈉、丙烯酰胺不原料,水為溶劑,過硫酸鹽為引發劑合成了馬來酸酐/烯丙基磺酸鈉/丙烯酰胺(MA/SAS/MA)三元共聚物,研究了聚合物的阻垢、分散及緩蝕性能,測定了阻垢劑濃度、溶液pH值、Ca2+濃度及介質溫度對阻垢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當HP值為9時,12mg/L的阻垢劑對磷酸鈣垢的抑制率達到97%,對鋅鹽為69%。聚合物對氧化鐵的分散效果好,對碳鋼具有一定的緩蝕性能。
磺酸類聚合物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均聚物與水離子反應產生難溶性聚合物-鈣凝膠,特別對磷酸鈣垢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分散顆粒物,穩定金屬離子和有機膦酸,尤其對鐵垢有很好的阻垢分散作用,另外磺酸基團對鹽不敏感具有良好的抗溫、抗鹽能力,尤其是抗高價金屬離子的能力強故在國內外掀起了研究開發的熱潮。以水為溶劑,過硫酸銨為引發劑,合成了丙烯酸/馬來酸酐/2-丙烯酰胺2-曱基丙磺酸三元共聚物,該共聚物對Ca3(PO4)2垢的鋅鹽的阻垢率分別為99.45%和74.42%,并且具有較好的分散氧化鐵性能。以丙烯酸、2-丙烯酸酰胺-2曱基丙磺酸和馬來酸酐為單體,合成了AA/AMPS/MA三元共聚物(代號YSS-96),并對其性能進行了研究。實驗結果表明:藥劑濃度為8.0mg/L時,對鋅鹽的分散率為50.19%、對磷酸鈣垢的阻垢率為90.27%,對鋅的分散率為52.16%,均優于相應條件下HPMP和AA/Man共聚物水處理的阻垢性能。
2.3含磷類聚合物阻垢分散劑
有機含磷聚合物是由無機物單體次磷酸與其他有楊單體檢聚而成的聚合物,一類稱之為膦酸亞基聚羧酸、膦基聚羧酸或聚膦基羧酸(PCA);另一類稱之為膦酰基羧酸(POCA)。其特點是將羧基與膦基結合于同一個分子之中,由于其分子上同時含有=PO(OH)基團和-COOH基團,因而具有較好的阻垢和緩蝕能力。以丙烯酸、馬來酸和次磷酸鈉為主要原料全成出含膦基丙烯酸/馬來酸酐共聚物阻垢劑ZPS-01,并對其性能進行了研究,實驗結果表明,ZPS-01不僅能有效地抑制CaCO3、CaSO4和Ca3(PO4)2的沉積,而且還能有效地穩定Zn2+,并且配伍性好,用量少,在高鈣、弱堿性及高溫等惡劣水質體系中具有阻垢性能好,熱穩定性高等特點。以異丙烯膦酸、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2-曱基丙磺酸為原料制得AA/IPPA/AMPS聚合物阻垢劑,它對CaCO3和Ca(PO4)2垢和垢具有較好的阻垢作用,對碳鋼具有較好的緩蝕性能。當藥劑用量為10mg/L時對CaCO3垢和Ca3(PO4)2垢的阻垢率分別為39.07%和98.55%,對碳鋼的緩蝕率可以達98.56%.
2.4環境友好型阻垢分散劑
聚環氧琥珀(簡稱PESA)是20世紀90年代初首先由美國Betz實驗室開發的無磷無氮的綠色水處理劑,由于其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醚基兩種官能團,比HEDP、HOMA具有更好的阻垢性能,可以與無機磷酸鹽、有機磷酸鹽、聚丙烯酸類、聚馬來酸類等多種阻垢劑復配,形成低磷或無磷的性能優異的阻垢劑,兼有緩蝕和阻垢雙重功能,具有生物降解性好,應用范圍廣的特點。
2.5結垢機理
藥劑包括聚合物、表面活性劑和堿劑。由于堿劑的存在,會使驅油體系水溶液的PH值增高,巖面中的二氧化硅在高PH值的驅油體中被大量溶解,同時巖面中二氧化氧的溶解又會造成液體中Ca2+,Mg2+,Ba2+等二價金屬陽離子及SiO42-濃度的增加,金屬離子很容易與SO42-、CO32-、SiO32-等酸根離子結合,從而形成垢物沉淀。
(1)碳酸鹽、硅酸鹽及硫鹽垢;最常見的垢是碳酸鈣、硫酸鈣鎂、硅酸鈣、碳酸鎂等。
(2)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鎂垢:當氫氧化鈣相對于碳酸鈣來說溶解度較大,一般情況下結垢的可能性較小,但由于大量堿存在液體的PH值較大,也存在氫氧化鈣結垢的可能性。
(3)鐵鹽:油水混合物中常含Fe2+和 Fe3+,他們與水中OH-發生反應生成Fe(OH)2和Fe(OH)3沉淀。另外,含有鐵離子的油水混合物還可能生成FeCO3和 Fe2O3等沉積物。
(4)硅鋁垢:這種垢在底層中鋁含量時最易生成。如果底層組分為高領土、蒙脫土以及其他高含二氧化硅、三洋化鋁的巖石,也較容易生成。對垢的成分化驗表明,垢的組成主要有以下幾種:硅酸鈣、硅酸鎂、碳酸鈣、氫氧化鎂、氫氧化鈣、碳酸鎂及鐵鹽等
3 結論
⑴以馬來酸酐、丙烯酸、AMPS為聚合單體,早催化劑的作用下,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反應是可行的。
⑵分散阻垢劑最佳工藝為:m(AA):m(H2O2):m(AMPS):m(MA)=40:45:10:60,反應溫度120℃滴加時間1h,繼續反應時間1.5h得到阻垢分散劑性能最佳,阻垢率達到94%。
關鍵詞:人挖大口徑井;深基坑降水;設計與施工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anya of certain deep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engineering using dig large diameter well dewatering scheme successfully, for the Sanya region of the dewatering of deep foundation pit project provides a new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cheme.
Key words: people dig large diameter well; deep foundation pi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3-0020-02
前言
三亞市在2000年之前,城市興建的建筑物主要以中低層為主,基坑開挖深度基本在4m左右(一層地下室),在此期間普通采用基坑降水工藝有輕型井點降水、機械管井和全充料砂井導水,均取得較好的效果。但隨著近年來20~30層高層建筑的不斷興建,深基坑工程也逐漸增多,在深基坑工程中出現了采用以往降水工藝而降水失敗的現象。通過調查分析,我們找出其降水失敗的主要原因:即三亞市區由于上部含水層為飽和弱透水層(粉細砂層)且厚度較大,在深基坑工程中用輕型井點管至少要埋藏在10m以下,因受設備實際能力的限制,一般很難達到疏干大于8m以上的深度,即使將井點泵組及管路下埋深些,但由于在井點施工過程中,泥漿過稠,填料時換漿不徹底,造成井點管工作時被糊死,已失去了其應有的功效;使用機械管井和全充料砂井導水,由于泥皮的形成,使滯水滲入井內受阻,又由于含水層中水量不大、水壓小,粉細粒砂土也易堵塞濾管的細小孔隙。以上降水工藝的不足造成降水效果不理想,為此,我們在本工程提出人挖大口徑井降水方案,被建設方采用,并在施工中得到檢驗,證明是可行的,效果良好。
一、工程概況
本基坑工程位于三亞市迎賓路北側,樓高20層,采用樁基上的箱形基礎,有兩層地下室,基坑設計深度為-9.5m,其基底面積約1500m2。地下室西側邊界距現有三亞東河上游約10m,北側距金雞嶺路約9m;東側南部距學院路約10m,東側北部距沙場約5m;南側距迎賓路大于約5m。由于場地狹窄,基坑無法放坡開挖,故基坑四周布設了護坡樁(樁徑ф600mm,樁長15.0m,樁中心距1.2m)。該場地需疏干的第一含水層(①粉細砂層)屬潛水類型,靜止水位-1.5m,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第①層粉細砂含水層在進行基坑開挖時易發生涌砂與坍土現象,在此情況下若進行大面積開挖,將導致坑壁失穩,從而影響相臨建筑物的穩定性。受甲方委托,我院對該工程進行專門的基坑降水設計,要求將地下水降至-10.0m,并阻截基坑水涌入基坑(基坑內殘余水不要求疏干),使基坑開挖后坑壁四周不坍塌。施工期30天,維護期120天。
二、場區地質條件
擬建場地位于濱海堆積階地上,地形平坦。第四紀沉積層厚約7m,埋深50m內地層依次為粉細砂、粉質粘土、中粗砂和粉質粘土及粘土互層;地層在水平方向上基本均一,但在垂直方向上顆粒粗細及塑性大小經常有所變化,地層簡易柱狀圖見圖1。本次降水主要疏干層為①粉細砂層,該層成層分布于場區;上部顆粒較細,下部顆粒較粗且粘粒含量較大。靜止水位-1.5m,滲透系數k=0.312m/d,總出水量約110m3/d,屬飽和弱透水含水層。③粉細砂和⑤中砂層地下水屬微承壓水,靜止水位分別為-10.9m和-17.1m,對基坑降水無影響。
三、降水設計
降水方案的選取及采用的技術手段,是確保降水工程一次性成功的首要環節。我們針對本工程持點,在設計中考慮了兩種技術方案,并進行了簡易的試驗比較,依據試驗所獲得的準確資料及實際效果,最后選定較優的降水方案,現分述如下:
1、試驗
(1)機械管井和全充料式砂井導水效果試驗
本試驗的目的,一是證實機械管井對第一含水層的降水效果;二是根據③層地下水的水關差,將第一含水層滯水通過全充料式砂井導至第②、③含水層,再由管井排出,以證實對第一含水層的降水效果。
試驗方法:抽水井由CZ—22型鉆機施工,洗井方式為活塞和空壓機聯合洗井;觀測孔由工程鉆機施工,清水鉆進。井與砂井,觀測孔相關位置見圖2,其結構如下:
井:孔徑ф550、井徑ф250、井深20.0m、礫料2~4mm,過濾器為鑄鐵管打眼纏絲,外包棕皮。觀測孔:孔徑ф300、井徑ф67、井深11.0m、其余同井。在以觀測孔1為中心直徑圓環上均布料6個井;井徑ф300、井深20.0m、礫料2~4mm。
試驗效果:井1、井2連續抽水24小時,發現觀1、觀2水位不動,通過抽水井濾管內壁觀察,在-6.00~-8.50m內并無滴水現象。由此可看出機械管井和全充料式砂井對第一含水層的降水效果是不理想的。
(2)人挖大口徑井試驗
人挖大口徑成井無泥漿影響,含水層越松散,填礫規格比常規放大;由于口徑大,可使進水面積增加,進水量增大,再驗證降水效果如何。
試驗方法:人工沉管法施工兩口井,抽水井與觀測井除填礫規格不同外,其余結構相同——孔徑ф1100、井徑ф450、孔深11.0m;過濾器為自制鋼筋骨架過濾器外包窗紗網,其長度為4500;填料:抽水井為5~20mm,觀測井3~10mm;兩井間距6m,一井抽水(井1),一井作為觀測孔(井2),井1抽完后,再抽井2,對比填礫效果。
試驗效果:抽水井(井1)開泵抽水幾分鐘后,觀測孔(井2)既有所反映,井1連續抽水24小時后,觀測孔(井2)水位下降0.23m,但發現抽水井出砂;后對觀測井抽水、無來砂現象,說明填礫規格只能放大至此(3~10mm)。據單井出水量與水位下降資料分析,粉細砂①層確為一飽和弱透水層;滲透系數和影響半徑都很小。同時,說明此方法對這一地區降水是有效的,可行的。
關鍵詞: 水閘;軟土地基;水泥攪拌樁;基坑開挖;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O2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珠江三角洲是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一個區域,水閘、擋水建筑物等水利工程建設數量日益增加。由于珠江三角洲位于沿海地區,這些地區的地基土通常都具有含水量高、壓縮性大、承載力低、厚度不均等特點,若在此類地質條件下修建建筑物,通常需要進行軟基處理。受工程投資成本壓力的影響,中小型水利工程一般采用預應力管樁來滿足建筑物對其承載力等方面的要求。但預應力管樁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容易發生管樁位移的情況,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某工程由于預應力管樁發送傾斜而導致的質量事故。因此,施工單位做好軟基工程處理和基坑施工監控是尤為重要的。本文采用預應力管樁、水泥攪拌樁形成復合地基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以期提高工程安全系數。
1 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珠三角地區,設計閘室底板長26.8m,寬20.1m,閘室開挖高程平均為-4.9m,最低處為-5.9m,基坑開挖后,堤頂與基坑最大高差達10.6m。
2 工程地質
根據地質勘察報告,該閘橋閘室位置自上而下分為5層(表1)。
表1 土層分布
3 閘室復合地基處理方案
3.1 設計思路
閘橋工程基礎處理的設計思路是:既要提高軟土地基承載力,又要兼顧改善基坑開挖條件。經過方案比選,采用預應力管樁、水泥攪拌樁形成復合地基。預應力管樁為主要受力構件,水泥攪拌樁固化基礎,防止預應力管樁移位并對基礎進行輔助加強,提高安全系數。
閘室預應力管樁采用混凝土強度為C80的PHC-B600(110)-25b型預應力管樁(PHC———預應力混凝土管樁,600———管樁直徑,B———管樁型號,110———管樁壁厚),設計樁長37m,樁徑為φ600mm,單樁設計承載力2460kN,樁底高程為-41.8m,間距3500mm×3000mm,矩形布置,共54根。
閘室管樁間水泥攪拌樁樁徑為φ600mm,間距1000mm,樁長為5m,正方形布置,水泥攪拌樁28d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小于1MPa。
閘室段樁位布置如圖2所示。
圖2 水閘樁基平面布置
3.2 樁基施工順序
閘室樁基施工時嚴格按如下順序進行:清理雜物回填中粗砂至-1.0m形成打樁平臺測量放樣樁位閘室水泥攪拌樁施工(28d齡期后)閘室管樁施工管樁承載力檢測
(1)清理雜物。樁基施工前,先清理施工作業范圍內的雜物、石塊以及其他障礙物。具體做法是在圍堰合龍前,利用水上挖掘機清理干凈。
(2)回填中粗砂形成打樁平臺。在圍堰合龍后,基坑抽水過程中,樁基施工范圍內回填1.0~1.5m厚的中粗砂,平整形成打樁平臺。
(3)測量放樣樁位。現場放樣出管樁和攪拌樁的樁位,若兩者樁位沖突時,則攪拌樁避讓挪位。
(4)閘室水泥攪拌樁施工。在閘室預應力管樁施工前,先施打水泥攪拌樁加固閘室地基。
(5)閘室預應力管樁施工。在閘室攪拌樁達到28d齡期后開始施工預應力管樁,此時水泥攪拌樁的無側限抗壓強度已經達到1MPa。
(6)管樁承載力檢測。預應力管樁施工完成后,按相關規范采用靜力荷載法進行管樁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
3.3 攪拌樁施工
攪拌樁施工前,選取土層中有代表性的淤泥土樣,按水泥土配合比進行配合比試驗。本工程采用42.5R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漿水灰比0.5,按摻量(重量比)14%、18%、20%、22%四種配合比進行室內試驗,標準養護。
經過比選,本工程攪拌樁配合比確定為18%(重量比)。
施工中選用BJ型單頭深層攪拌樁機,采用四攪四噴工藝,水泥漿水灰比0.5,供漿壓力0.6MPa,提升與下沉速度為0.4m/min。工藝如下:
定位預攪拌噴漿下沉(至設計深度)原地噴漿0.4min攪拌噴漿上升重復攪拌噴漿下沉重復攪拌噴漿上升完成移機
閘室攪拌樁達到28d齡期時,水泥攪拌樁的無側限抗壓強度已經達到1MPa,這時方可施工閘室預應力管樁。采用筒式柴油錘D2-72型樁基設備。正式施工前,先施打2根試驗樁。
先確定貫入度,根據經驗本閘橋工程貫入度取100mm??紤]到預應力管樁施工過程中的擠土效應,施工時采用“先中間、后兩邊”,“由里到外”的施打原則,因此先施工中間一排樁,然后再向兩側施工。沉樁過程中邊退邊打,保護已施工的樁體。由于管樁施工中的擠土效應,已測量放樣的樁位很可能由于擠土效應的作用而發生了較大的偏移;所以施工中應隨時對照圖紙不斷核準、調整已放樣的樁位,樁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
預應力管樁施工完成后,按相關規范采用靜力荷載法進行管樁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
4 閘室基坑開挖方案
開挖原則是分層開挖,每次開挖層厚不宜過大,開挖機械采用輕型挖掘機。開挖方案步驟及注意事項如下:
(1)閘室基坑開挖面積大,水閘各分部的設計開挖高程深淺不一,基坑大致分3層,分層如下:
第1層開挖層厚控制在2.0m以內(-1.0~-3.0m);
第2層開挖層厚控制在1.5m以內(-3.0~-4.5m);
第3層開挖層厚控制在1.0m以內(-4.5m至閘室各部位設計開挖高程)。
(2)機械作業前,應將基坑內積水排凈,且在周邊布設排水溝,及時排除溝槽內積水,提高土體承載力,并在汽車運輸道路用堅硬、排水性良好的土適當加高,使之挖、裝、運協調一致。
(3)分層分段開挖結合水閘整體的全局施工,基坑土方開挖前先開挖排水溝,并且隨著開挖的進一步開挖而逐漸降低,且開挖排水溝應在建筑物結構之外,并且在水閘上下游消能防沖段位置設置集水井,以利排水。
(4)設計開挖面以上預留20~30cm保護層,再用人工修整。開挖時采用多臺挖掘機形成多級接力盤運,最后兩級必須采用輕型挖掘機,行走時鋪設厚12mm鋼板,以減少機械對軟土的擾動。
5 質量控制
5.1 水泥攪拌樁質量控制
(1)要求停漿面高出設計樁頂高程0.5m,確保樁頭質量。
(2)樁位遇管樁避讓的除外,攪拌樁垂直偏差小于1%,樁位與測量值偏差小于50mm。
(3)施工過程中,要確保水泥漿液比重(水灰比)穩定,保證貯漿桶內水泥漿的均勻性和連續性。
(4)由專人記錄施工中各類數據。
5.2 預應力管樁質量控制
(1)管樁進場時認真檢查樁的外觀質量:仔細觀察樁身是否有明顯的表觀裂紋,測量其法蘭盤的厚度是否達標,測量管樁的實際長度是否與標記長度一致。
(2)樁身垂直度控制在0.5%以內。
(3)確保焊接質量:焊接時要求上下樁段對接順直,偏差控制在2mm以內。對接時,用鐵刷子清理干凈接駁面和坡口;施焊時對稱作業,焊縫均勻飽滿,不允許出現虛焊,漏焊等現象。焊接完畢后要求焊縫冷卻5min后方可繼續施工,嚴禁水冷或焊好后立即入土施工。
(4)收錘按確定的貫入度測定標準控制,本閘橋工程取100mm。
(5)作業過程中發現貫入度劇變、大幅度位移或傾斜、突然下沉、嚴重回彈、樁頂破裂、樁身裂隙、破碎或斷樁等情況時應暫停施工,待找出原因確定方案后進行處理。
6 施工效果
在基坑開挖的過程中,沒有發生邊坡塌方、軟土流變、沉降,周邊的水泥攪拌樁也沒有發生剪切破壞,預應力管樁無任何彎折破壞、傾斜,樁體完好無缺陷;基坑內滲水量滿足現場施工要求,大大節約抽降水臺班及坑內支護,既滿足基坑下一步工序的需要,又達到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
7 結語
通過采用預應力管樁、水泥攪拌樁形成復合地基對軟基工程進行處理,達到了防止預應力管樁位移和固化軟土基礎的效果,提高了工程的質量水平。同時在基坑施工過程中采用分層輕型機械開挖, 很好地解決了預應力管樁傾斜的問題。實踐證明,這種處理方法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值得在沿海地區的軟基處理工程中推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