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嬰兒睡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生嬰兒一般每天都要睡上20小時左右,而且他的睡眠周期比較混亂,每天24小時里面,寶寶時睡時醒,沒有什么規律可循。新生兒不像成人一睡就是好幾個小時,他們的睡眠時間常常只持續數十分鐘到3個小時。令人煩惱的是,許多小寶寶晚上通常都是醒著的。大約6周以后,寶寶才開始出現比較規律的固定睡眠模式。睡覺時,寶寶可能會出現不時抽動身體、吸吮、大聲呼吸甚至微笑等現象,這都是正常的。
如何知道寶寶想睡了
許多新生嬰兒困乏時會出現煩躁的情緒,并以哭的形式發泄出來,以此告訴爸爸媽媽他要睡覺了。如果此時父母不理解他的意思,繼續逗他的話,孩子會哭得越來越厲害。
當寶寶眼神迷離的時候,一般表明要睡覺了,而且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吃完奶后。如果爸爸媽媽在此時逗寶寶時,會發現寶寶反應不那么靈敏,并且開始哭鬧了。這可能是因為累了困了,媽媽可以抱起他來輕輕搖晃,有節奏地拍拍他的小屁股哄他入睡。
寶寶想睡覺時,會出現許多小動作如揉眼睛,抓耳朵等等。
寶寶睡醒后的表情語言
寶寶正常睡眠時身體和臉部都很松弛,除了偶爾出現細微的動作外幾乎沒什么活動,眼睛通常是緊閉著的,呼吸均勻,媽媽要把光線調暗一些,保持室內的安靜,讓他可以充分休息。如果到了喂奶或者把尿的時間他還沒有醒,也不要拍醒他,等待他自然醒來再進行就好。有時寶寶會把兩眼微微睜開,動動手和腳,偶爾皺皺眉,這時不要以為他已經睡醒了,急不可待地給他喂奶、換尿布。結果卻發現他不喜歡,還會哭鬧,原來這時他還沒有完全醒,仍在睡眠中,只是快醒了的征兆而已,所以不要太急。
寶寶睡醒后如果高興地沖你笑笑,或哼哼地和你說話、手舞足蹈,則說明已睡夠了。
寶寶睡醒后發現周圍無人而感到寂寞,會以哭的方式吸引親人與他作陪,或表示要大小便。寶寶睡醒后通常最希望看到媽媽的臉,因此此時哭泣是一種正常表現。只要把寶寶抱起來安慰一下,多和寶寶說話、把把大小便或換一下尿布,寶寶就會止住哭聲了。
寶寶躺在床上,突然皺起小眉頭哭鬧,或者四肢有力地蹬踹,情緒很不安定,臉發紅,多半是寶寶尿了或者拉了,需要媽媽及時清理了。
寶寶睡眠中,如果滿身是汗,特別是頭部濕轆轆的,也許是穿蓋得太多,應根據氣溫適當減少衣被;在排除穿衣蓋被過多后,則要考慮佝僂病的可能,及時為他擦去汗水,更換內衣帽,盡早去醫院做相關檢查。
寶寶睡醒后,如果哭鬧得厲害,抱哄也不能止哭,且張合嘴唇做吞咽狀,多為口渴或餓了,這時應先喂些溫開水,然后馬上給以哺乳或牛奶等食物。但寶寶睡醒后不宜馬上給他喝冷的飲料,因為胃突然受到刺激會影響胃液分泌,使消化功能減弱。
寶寶睡眠中或一覺醒來,突然尖叫或全身顫跳,繼而大哭,面色發白,則多為受到驚嚇所致。這時家長最好是媽媽馬上抱起寶寶,用臉觸摸他并輕輕晃拍全身柔聲地安撫,使其盡快從驚嚇環境回到媽媽安全的懷抱中來。
讓寶寶做個安睡天使
維持寶寶身體的舒適。每次睡覺前,媽媽都要保證寶寶吃夠一定的奶量,這樣小家伙才能安睡,否則他的睡眠時間將會很短。
檢查尿布是否尿濕,如果尿濕了,在睡前應該及時換掉,這樣寶寶才能舒適入睡。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在我院足月剖宮產或順產出生的200例正常新生兒,出生體重2 500~3 900 g,母親無妊娠合并癥和并發癥。按出生順序隨機分為游泳組100例和對照組100例。
1.2 方法:新生兒吃奶后40分鐘~1小時即可進行游泳運動,室溫控制在28 ℃左右,每天1次,每次10~15 min。游泳選擇專為嬰兒設計的游泳圈和游泳池,池內套一次性薄膜墊布;水溫控制在36.5 ℃左右,一人一池水,水深以新生兒足部不觸及池底為標準。游泳過程由經過專門培訓的熟練護士具體操作,操作過程均為一對一進行。操作者先在嬰兒臍部貼上防水護臍貼以保護臍部,再幫嬰兒套上游泳圈,然后放到游泳池中讓其自主的進行全身活動,同時在旁協助其四肢活動。游泳完畢取下游泳圈,用大毛巾抹干身上的水珠,取下防水護臍貼,用0.5%碘伏消毒臍部2次,貼上一次性臍包,然后稱量并記錄新生兒當天的體重。對照組新生兒給予常規護理,不進行游泳。
1.3 統計學處理:數據通過SPSS13.0 軟件包進行t檢驗。
2 結果
兩組新生兒出生時體重差異無顯著性,7天時游泳組嬰兒體重比對照組嬰兒重,見表1。游泳組嬰兒吃奶和睡眠情況優于對照組嬰兒,差異具有顯著性,見表2。
3 討論
3.1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也是最基本的感覺器官,能受外界很多刺激,尤以水的刺激最為敏感[1]。一出生就讓新生兒在水中游泳,使新生兒活動消耗能量增多,為了補償各方面的消耗,要求攝取大量的養分以滿足需求。因此,游泳運動后新生兒吃奶頻率增加,每次吃奶持續時間延長,腸蠕動增加,促使胎糞盡早排出,有利于新生兒盡早吸收營養,從而促進新生兒體重的增長[2]。
3.2 游泳組與對照組出生當天體重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 0.05),在生后第七天游泳組體重比對照組重(P
3.3 水的按摩作用會使新生兒感覺身心舒適,精神放松,加上游泳會消耗一定的體力,所以,游泳后有利于提高新生兒的睡眠質量,建立規律的睡眠。
3.4 新生兒游泳還能促進胸部、骨骼系統的生長發育,游泳時水對胸廓的壓力使新生兒的肺活量增加,同時因為受到水的拍擊能促進肌肉、四肢關節、骨骼的靈活性和柔韌性,促進生長發育,從而促進身高的增長,為新生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樣,經臨床實踐證明,撫觸不僅能夠促進嬰兒的攝奶量使體重增加,還能促進嬰兒與母親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嬰兒感到媽媽的愛護和關懷[4]。
參考文獻:
[1] 謝麗群,趙少飛,朱寧湖,等.新生兒游泳操在產科應用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 (5):415.
[2] 趙少飛,陳運彬,羅愛民,等.低體重兒“游泳”(水療) 臨床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 (12) :1076.
[3] 蔡國華,孫麗洲.新生兒游泳對其情緒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 (7):509.
【摘要】 目的 了解烏魯木齊市不同年齡兒童睡眠時間及睡眠障礙的發生情況,探討其可能的影響因素。方法 于2002年6月~2003年6月在烏魯木齊市隨機抽取2個行政區4000名2~12歲兒童,對其睡眠狀況進行統一問卷調查。結果 (1)我市各年齡兒童平均睡眠時間均低于國際標準,其主要影響因素為兒童的年齡、睡眠比和入睡時間以及父母的年齡、文化程度。(2)我市兒童睡眠障礙的總發生率為39.70%,不同年齡兒童睡眠障礙的類型有所不同。影響兒童睡眠障礙的主要因素依次為父母一方或雙方睡眠障礙的存在、孩子患扁桃體炎的次數、夜間喘息發作的次數和入睡時間。結論 烏魯木齊市2~12歲兒童的睡眠時間普遍較少,睡眠障礙的發生率較高,其影響因素與孩子的年齡、睡眠習慣、健康狀況及遺傳等多方面因素有關,故應引起大家的共同關注,減少睡眠問題帶來的健康隱患。
【關鍵詞】 兒童;睡眠;睡眠障礙;影響因素
A surve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sleep characteristics and sleep disorders in children in Urumqi
【Abstract】 Objective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 of sleep time and sleep disturbances and to identify related factors in children age 2~12 years old in Urumqi.Methods From June 2002 to June 2003,4000 children age 2~12 years old were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 in 2 districts.Results (1)The average time of every day sleep of each age group are all lower than intentional standard,the chief influent factors are age,the rate of the nighttime sleep and spend time before falling in sleep of child,age and culture degree of parents.(2)The prevalence of sleep disturbance is 39.70%.The chief influent factors are parents have sleep disturbance history,times of tonsillitis,times of wheeze attack at night and spend time before fall in sleep.Conclusion At present in Urumqi city,there are shorter sleep time than before and high prevalence of sleep disturbances in children 2~12 years old,which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by all of us,to reduce the risk of disease related to sleep problem.
【Key words】 children;sleep;sleep disturbances;influence factors
隨著睡眠醫學的興起與不斷發展,人類健康與睡眠相關疾病的研究日益深入。睡眠時間的長短及睡眠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類身心健康的發展,尤其對于兒童,睡眠時間不足及嚴重的睡眠障礙不僅會影響兒童正常的生長發育,還會引起各系統相關疾病的發生,故兒童的睡眠問題應得到兒科醫生、家長及社會的共同關注。為了解烏魯木齊市不同年齡兒童的睡眠狀況及睡眠障礙的發生率,并探討其可能的影響因素,我院于2002年6月~2003年6月對我市2個區4000名2~12歲兒童的父母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隨機選取我市2個區,每個區再隨機抽取2個保健科、2所幼兒園、2所小學,共4000名2~12歲兒童進行問卷調查,回收合格問卷2727份,反應率為68.18%。
1.2 調查方法
采用全國8個城市2~12歲兒童睡眠狀況流行病學調查的統一問卷(參考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悉尼兒童醫院睡眠中心的臨床問卷,結合我國國情后修訂而成),內容包括兒童出生情況、喂養情況、每日睡眠狀況、父母睡眠狀況、母孕期情況、兒童所患呼吸道疾病及用藥情況等。由受過培訓的專人對參加調查的醫務人員進行統一講解,再由他們對家長進行具體解釋和說明,以保證問卷的質量和可信度,所有調查結果匯總后,再由專人對其中的5%進行核查。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包處理數據。對不同年齡兒童的睡眠時間、夜間睡眠比及睡眠障礙的發生率采用描述性分析;對睡眠時間及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分別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和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兒童睡眠時間及夜間睡眠比
見表1。表1 不同年齡兒童每天睡眠時間及夜間睡眠比(略)
2.2 影響兒童睡眠時間的因素
經過調查分析,有7個主要因素獨立影響了兒童睡眠時間的長短,分別是小兒的入睡時間、夜間睡眠比、用藥情況及雙親的年齡和學歷(F=411.009,P<0.01),見表2。表2 兒童睡眠時間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結果(略)
2.3 兒童睡眠障礙的發生率
我市各年齡段兒童睡眠障礙的總發生率為39.7%,其中鼾癥的發生率7.0%,喉頭哽咽的發生率0.9%,呼吸暫停的發生率0.4%,睡眠不安的發生率8.8%,張口呼吸的發生率5.8%,夜驚多汗的發生率16.4%,肢體抽動的發生率3.4%,磨牙的發生率8.5%,夢囈的發生率5.2%,夢游的發生率0.4%,夜間尿床的發生率1.4%,不明原因覺醒的發生率0.9%,睡眠姿勢異常的發生率8.2%,白天嗜睡的發生率1.8%。
2.4 影響兒童睡眠障礙的因素
經過調查,有30項因素與睡眠障礙間有統計學相關性。對上述單因素再進行多元Logistic回歸后發現有5個主要因素獨立影響了兒童睡眠障礙的發生,依次是父親有睡眠障礙史、母親有睡眠障礙史、孩子患扁桃體炎次數、夜間喘息發作次數及入睡時間(χ2=22.31,P<0.01)。見表3。表3 兒童睡眠障礙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結果(略)
3 討論
3.1 兒童睡眠時間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
睡眠是人體重要的生理過程,充足的睡眠能促進孩子的健康的生長發育。年齡越小所需睡眠時間越長。據報道[1],小兒在2歲以前,每日睡眠時間>清醒時間,2~5歲每日睡眠時間與清醒時間基本相等,上學以后睡眠時間逐漸減少,但也不低于全天的40%。我市各年齡段兒童平均睡眠時間均低于上述標準,2~6歲小兒每日睡眠時間尚能保證在9.6h(占全天的40%)以上,而6歲以上兒童每日睡眠時間均<9.6h,考慮與6歲以后孩子就學、學習任務加重、課余時間安排增多等因素有關。影響兒童睡眠時間的獨立因素包括:(1)孩子的入睡時間:當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睡眠習慣時,就會在上床后的較短時間內自己安靜入睡,無需大人陪伴;而尚未形成正常睡眠規律的孩子則常會出現入睡困難,入睡時間延長,整體睡眠時間縮短。(2)夜間睡眠比:兒童在1歲左右初步建立晝醒夜眠的睡眠周期后,夜間睡眠應占全天睡眠時間的90%以上。夜間睡眠時間短的孩子白天精神差,昏昏欲睡,且由于白天光線強、噪聲大、干擾因素多,不能很好進入深度睡眠,故睡眠質量不高,造成實際睡眠時間縮短。(3)用藥情況:用藥情況反映孩子患病狀況,需多次服藥者,也會減少睡眠時間。(4)父母的年齡及受教育程度:父母年紀較輕,文化程度較高者,孩子的睡眠時間較長??紤]與年輕的父母掌握了一定的睡眠知識,能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有關。綜上所述,兒童睡眠時間的長短不僅受睡眠習慣及睡眠規律的影響,還受到家庭環境與氛圍的影響,同時也與父母受教育程度、文化習俗及家庭經濟情況相關。
3.2 兒童睡眠障礙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
睡眠障礙是睡眠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異常表現,它可由身體某系統生長發育與環境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功能失調引起,也可由呼吸、神經等各系統的疾病引起,它的存在可直接影響兒童的睡眠結構、睡眠質量及睡眠后的復原程度。國外資料顯示兒童睡眠障礙的發生率為20%~25%[2],我國8個城市30000名2~12歲兒童睡眠資料顯示其發生率為27.11%[3],我市兒童睡眠障礙的發生率為39.70%,明顯高于上述水平,值得重視。本調查顯示:不同年齡兒童睡眠障礙的類型有所不同:2~4歲小兒以睡眠不安、夜驚多汗和尿床為主,考慮與該年齡段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睡眠規律尚未形成有關;4~10歲兒童則以鼾癥、張口呼吸、肢體抽動、夜間磨牙、夢囈、睡眠姿勢異常等多見,考慮與該年齡段兒童咽部淋巴組織(腺樣體、扁桃體等)處于生理性生長高峰期,致使呼吸道變窄、易發生感染有關,其次也與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及恒牙萌出和乳牙脫落有關。值得注意的是鼾癥在各年齡段的發病率均不低,2歲為4.6%,3歲為6.4%,4~10歲平均為7.8%。鼾癥是兒童睡眠呼吸障礙中最常見和典型的癥狀,小兒夜間睡眠打鼾,尤其是重度打鼾,可造成呼吸不暢、睡眠反復中斷、睡眠質量差、白天精神差、食欲下降,以致攝入食物和熱量不足,久之,可導致生長發育落后,身高、體重低于同齡兒,故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積極尋找原因,解決鼾癥。其次,睡眠姿勢的異常在各年齡段兒童中發病率也在5.0%~12.8%之間,主要表現為背弓頸部后仰,這一姿勢不利于胸廓的舒展和呼吸道的通暢,且對有呼吸道疾病的小兒還易造成分泌物潴留和加重呼吸困難。影響兒童睡眠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包括:(1)父母有睡眠障礙史(如打鼾、夢囈、夜間磨牙)。據報道,父母有睡眠障礙的孩子患睡眠障礙的幾率是父母無睡眠障礙的孩子患睡眠障礙幾率的2.5倍。打鼾多與呼吸道解剖結構異常和某些疾病有關,存在一定的遺傳傾向,而夢囈和夜間磨牙的遺傳機制尚不完全明確。(2)兒童患扁桃體炎的次數:小兒多次患扁桃體炎,會造成扁桃體的慢性增生和肥大,部分堵塞呼吸道,睡眠時口咽部肌肉松弛,又進一步加重了呼吸道阻塞,二者共同作用使呼吸時氣流不暢。當軟組織過分松弛導致完全堵塞時,還可出現呼吸暫停,長期夜間睡眠呼吸暫??梢鸲嘞到y疾病的發生。(3)夜間喘息發作的次數,小兒夜間多次喘息發作,常提示有喘息性疾病的存在,如哮喘或有哮喘傾向的喘息性疾病,該類患兒多存在呼吸道的慢性炎癥和呼吸道高反應性,加之夜間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易出現呼吸道痙攣,導致睡眠不安、張口呼吸及不明原因的覺醒、憋醒等睡眠障礙的發生。(4)入睡時間:大多數孩子在30~60min內入睡,>1h入睡的孩子存在著潛在的睡眠問題,如入睡困難、擔心害怕、需要家長陪睡或講故事,這都屬于不良的睡眠習慣,與平時家長的溺愛及教育方式不當有關。孩子在生后8~12周是睡眠發育的重要階段,家長如能重視這一階段對孩子正常睡眠周期的培養,則對孩子嬰幼兒期乃至整個兒童期的睡眠都會產生良好的影響[4]。
綜上所述,兒童睡眠時間的長短與睡眠障礙的發生受到一些獨立因素的影響,其中很多因素是可以人為控制或減少的,只要家長掌握了睡眠與健康的相關知識,有意識地去避開這些危險因素,或是發現原因,及時就診,解除影響因素,則可大大減少和避免孩子因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礙而產生的健康隱患。
【參考文獻】
1 劉璽誠.兒童睡眠障礙的現狀與對策.睡眠醫學,2004,1(1):42-44.
2 Mindell JA, Owens JA, Carskadon MA. Developmental features of sleep. Child Adolesc Psychistr Clin N Am,1999,8(4):695-725.
[關鍵詞] 遺尿癥;補中益氣湯;針刺療法;睡眠覺醒水平
[中圖分類號] R256.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1)12(a)-114-02
Influence on Buzhong Yiq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 sleep arousal level
ZHANG Guofeng, ZHOU Yunliang, ZHOU Leigui
The Hospital of Xinle City, Hebei Province, Xinle 050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Buzhong Yiq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 sleep arousal level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enuresis in children. Methods: 180 children in our outpatient from October 2006 to October 201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60 cases), control group Ⅰ (6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Ⅱ (60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Buzhong Yiq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herapy, control group Ⅰ was given Buzhong Yiqi Decoction, control group Ⅱ was given oral desmopressin acetat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ree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6.7%,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control group Ⅰ was 76.7%,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control group Ⅱ was 63.3%,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Ⅰ and control group Ⅱ 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P0.05). Conclusion: Buzhong Yiq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leep arousal level in children with 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enuresis in children,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 Enuresis; Buzhong Yiqi Decoction; Acupuncture therapy; Sleep arousal level
小兒遺尿是兒童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發病率為2.31%~25.00%[1-2]?;純阂归g睡眠較深,不易喚醒,意識朦朧,每夜或隔天尿床,每夜遺尿1~3次者多發生于10歲以下兒童。從病程而言,一般小兒遺尿病程較長,有的反復發作,重癥病例白天也會遺尿。患兒長期遺尿會嚴重影響其心理的健康發展而導致自卑及內向性格[3],筆者通過應用補中益氣湯配合針刺療法對遺尿癥患兒進行睡眠覺醒水平的觀察,擬在探討中醫藥療法對遺尿癥患兒睡眠覺醒水平的影響,以期為中醫藥療法治療小兒遺尿癥提供理論支持和科學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科門診就診的遺尿患兒180例。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對照組Ⅰ和對照組Ⅱ。治療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齡3.0~14.5歲,平均6.73歲。對照組Ⅰ 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齡3~13歲,平均5.53歲。對照組Ⅱ 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齡3.0~13.6歲,平均5.62歲。三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和排除標準
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診斷:①發病年齡在3歲以上;②睡眠較深,不易喚醒,每夜或隔幾天發生尿床,甚則一夜尿床數次;③小便常規多無異常發現;④泌尿系統X線造影未見其結構異常。排除標準:①由泌尿道感染、尿道畸形、脊髓損傷、癲癇等疾病所致遺尿。②有高熱抽搐、神昏譫語、中暑、血證等疾病以及不能配合治療者。
1.3 方法
1.3.1 治療組
1.3.1.1 中藥療法 采用補中益氣湯配合針刺治療?;痉剑狐S芪20 g、人參10 g、當歸6 g、升麻6 g、柴胡6 g、郁金6 g、生地10 g。隨證加減:素體虛弱、腎元不固加菟絲子10 g、附子10 g、五味子10 g;濕熱蘊結、失治誤治導致熱灼津液、濕郁氣滯、氣化功能失調者加10 g、車前子10 g、黃芩10 g;心煩、失眠多夢者加五味子10 g、酸棗仁15 g;納差便溏者加白術10 g、茯苓10 g。每日1劑,水煎2次,共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連續服藥4個月后,進行統計療效分析。
1.3.1.2 針刺方法 操作者清潔雙手,用酒精棉球消毒針刺部位。選穴:中極、關元、膀胱俞、三陰交、四神聰;手法:補法,留針15 min。每日針刺1次,連續5 d,休息2 d。1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4個療程后進行統計療效分析。
1.3.2 對照組Ⅰ
內服補中益氣湯,劑量、服法同治療組。
1.3.3 對照組Ⅱ
口服醋酸去氨加壓素[輝凌(瑞典)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規格:0.1 mg/片×30片],每晚睡前約1 h頓服0.2 mg,連服3個月后減量至0.1 mg/d,維持1個月,其間不得中斷治療。
三組治療期間均停用其他藥物。停藥后的患者每7天隨訪1次,記錄睡眠覺醒水平的變化,隨訪6周后結束。
1.4 療效判定標準
按睡眠覺醒水平將患兒覺醒及排尿狀況分為優、中、差三級。優:可以睡眠中自醒,并自主排尿;中:睡眠中有自醒,但意識模糊,時有尿床發生或不能自醒,被喚醒后意識模糊可排尿,無尿床發生;差:睡眠較深不能自醒或被喚醒后意識模糊,發生無意識排尿,睡醒后無排尿記憶??傆行?優+差。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三組治療后均有睡眠覺醒狀況改善,治療組對遺尿癥患兒睡眠覺醒水平的影響明顯高于對照組Ⅰ和對照組Ⅱ(P<0.05),對照組Ⅰ和對照組Ⅱ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治療效果比較[n(%)]
3 討論
現代研究認為小兒遺尿是由于排尿中樞神經發育尚未成熟,大腦皮質或皮質下中樞的功能失調,或與膀胱括約肌功能下降有關。正常膀胱排尿功能受大腦控制,睡眠時大腦皮質接受尿急沖動的區域仍保持功能,若中樞覺醒功能障礙,大腦對膀胱充盈不敏感,不能覺醒自覺排尿或大腦皮質層對膀胱控制能力減弱,膀胱自主收縮而產生遺尿。大量的夜間持續腦電圖研究表明:①覺醒功能障礙是遺尿的重要原因,膀胱充盈和收縮感知功能不全以及過度疲勞致使睡眠過深等都可導致覺醒障礙。②入睡后排尿控制功能不全更為顯著,表明排尿控制功能發育遲緩在遺尿的發生原因中占有重要地位。③遺尿患者的睡眠周期處于紊亂狀態,晚上經常被叫醒的患者則更加明顯。遺尿有一系列過程,其開始是軀體顯得不安寧,肌張力增加,心搏加速,呼吸急促或暫停,皮膚電阻降低,這是一組覺醒征兆,與此相應,在腦電圖上同時出現高波幅的δ波發放。過了幾十秒鐘或幾分鐘,該兒童便在深睡中尿床了。此時很難將遺尿的兒童喚醒,等到次晨醒來,對尿床經過全無記憶。因此觀察遺尿癥患兒睡眠覺醒狀況可以直接反映藥物的療效[5-6]。
祖國醫學認為小兒遺尿的發生多與肺、脾、腎、膀胱功能失調有關[7]。腎氣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虛寒,或病后體質虛弱、脾肺氣虛等都可導致遺尿的發生。方中黃芪、人參為君藥,取其甘溫補中,和脾胃助健運,益氣生血,補中升陽;臣藥升麻、柴胡,升舉陽氣,柴胡兼有疏肝之用;郁金疏肝解郁,土得木而達,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津液的輸布代謝正常。心情開朗,對白天的精神緊張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肝臟體陰而用陽,當歸乃血中之氣藥,既可補血、養血,又可柔肝。生地滋陰生津,防諸藥之溫燥太過。諸藥合用可起到升陽益氣,固澀止溺作用。針刺治療選取關元為小腸募穴,能溫腎固澀,補益腎氣;中極、膀胱俞為俞穴,可恢復膀胱氣化功能,百會穴、四神聰溫養約束膀胱,調節陰陽,益氣養血,醒神開竅;三陰交為足三陰經的交會穴,調補脾腎;針刺以上諸穴,共奏補脾益腎、澀精止遺之功。
本研究證明,補中益氣湯配合針刺療法可使患兒睡眠覺醒水平明顯提高,從而為中醫藥療法治療小兒遺尿癥提供科學依據,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羅學榮,萬國斌,蘇林雁,等.湖南4-16歲兒童功能性遺尿的流行病學調查[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1995,20(3):223-226.
[2] 李杰,陳春云,丁鈺,等.6-16歲兒童遺尿癥的流行病學調杳[J].中國全科醫學,2003,6(10):846-847.
[3] 洪敏,於悅.綜合治療小兒遺尿癥45例[J].四川中醫,2008,26(10):91-92.
[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301.
[5] 朱冬生,王萍.遺尿癥患兒腦電圖特征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08,15(10):144.
[6] 陳富超,袁桂霞,方寶霞.小兒夜間遺尿癥的藥物治療[J].兒科藥學雜志,2005,11(6):8-9.
【摘要】目的 了解兒童癲癇(EP)與睡眠的關系。方法 對132例可疑或臨床診斷的兒童EP的睡眠腦電圖(EEG)進行分析及臨床隨訪。結果 正常30例,異常102例,異常率77.3%。結論 睡眠EEG可提高兒童EP的陽性率。
【關鍵詞】兒童;癲癇;睡眠腦電圖
癲癇是小兒神經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腦電圖(EEG)是診斷此疾病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輔助檢查手段,是其他任何檢查不能代替的。由于小兒的合作性差,清醒時的EEG檢查常得不到滿意的效果,睡眠腦電圖(EEG)是通過自然睡眠或藥物誘發睡眠以引起EEG圖變化的一種方法,是癲癇(EP)活動的有效誘發方法之一。特別是在常規清醒EEG正常而又疑似癲癇患者,睡眠EEG可提供更多信息,EP活動多出現在慢波睡眠的Ⅰ、Ⅱ階段,EP活化作用最明顯,因此通過睡眠誘發可提高EP兒童EEG的陽性率。
1 臨床資料
本組132例患兒,男81例,女51例,年齡1歲~12歲,平均年齡6歲,臨床表現:按癲癇發作的國際分類分為:強直―發作型51例,頭痛型32例,抽搐24例,腹型13例,多動9例,肢體抽動3例,病程12d至6年不等。
2 方 法
2.1 儀器 使用上海光電BEAM-300型EEG儀,按國際10/20系統放置頭皮電極,濾波為30 Hz,時間常數為0.3 s。常規進行單極、雙極導聯描記,描記時間為30 min以上。
2.2 檢查方法 睡眠誘發分自然睡眠和藥物睡眠,自然睡眠待患兒入睡后描記,藥物睡眠用10%的水合氯醛,用量隨年齡而差異,一般按0.2 ml/kg~0.3 ml/kg體重計算,也可用10%水合氯醛1 ml/歲,適用于1歲~7歲兒童,最多10 ml。132例患兒中自然睡眠56例,藥物睡眠76例,首次EEG異常的患兒均被要求3個月~6個月復查一次EEG。
2.3 EEG診斷標準 EEG陽性標準:出現棘波、尖波、棘慢、尖慢綜合波或多棘慢波及爆發性高波幅節律被認為是癇樣放電波形[1]。
3 結 果
132例患兒行自然和藥物睡眠EEG檢查,正常30例,異常102例,異常率77.3%。本組132例中,從發作類型看:強直―發作型51例中出現癇樣放電37例(72.5%),頭痛32例中出現癇樣放電21例(65.6%),抽搐24例中出現癇樣放電22例(91.7%),腹痛13例中出現癇樣放電8例(61.5%),多動9例中出現癇樣放電7例(77.8%),肢體抽動3例中出現癇樣放電者2例(66.6%);異常EEG中廣泛性異常25例,局限性異常77例。其中中央顳癇樣活動51例,枕區癇樣活動8例,額區癇樣活動5例,顳區癇樣活動13例。具有中央顳葉EEG局灶放電的兒童良性癲癇(BECCT),為一個獨立的類型,不僅發作與年齡有密切關系,而且EEG具有明顯的特征性。
4 討 論
由于患兒合作性差,清醒時做EEG檢查不能達到滿意效果,所以采用藥物誘發或自然睡眠來進行描記可得到滿意的結果。EP與睡眠密切相關,對具有發作性癥狀的患者及可能或肯定有發作性疾病的患者,一定要進行睡眠描記,因為在自然睡眠和藥物誘發致睡眠時EEG能出現在清醒時未見到的改變。EEG檢查對于癲癇的診斷是一種極有價值的輔助手段,有研究指出,睡眠活化對顳葉癲癇和具有中央顳區癇樣活動的小兒良性EP最有幫助。自然睡眠較藥物睡眠誘發效果好,這是因為癇樣波發放主要在思睡期和淺睡期出現,但對不合作或不能自然睡眠的兒童藥物誘發也同樣實用。藥物睡眠常用藥物為10%水合氯醛,是一種較為安全的催眠藥,雖然應用藥物誘發睡眠可使NREM的第Ⅰ期縮短,但對第Ⅱ期、第Ⅲ期、第Ⅳ期及REM期的影響不是很大,因此若描記時已進入NREM睡眠的Ⅱ期,可于描記中給予患兒一定的聲音刺激(如喚其名字,玩具的聲音等)待其清醒或睡眠較淺時繼續描記,這樣就彌補了藥物誘發睡眠試驗淺睡期短的不足。睡眠出現癇樣波發放多見于第Ⅰ期、第Ⅱ期,睡眠誘發時EEG對某些特殊類型的EP綜合征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良性部分性EP是與睡眠關系密切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原發性EP,約50%~60%的病例只在睡眠中有癇樣發作。在一部分患兒也只是在睡眠中出現,而清醒EEG完全正常。這部分病例必須依靠睡眠EEG來確定。由此可見,此方法安全、可靠、無痛苦,而且經濟、實用,值得在臨床上特別是在基層醫院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