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花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清.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采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
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采蓮曲~隋·殷英童
蕩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
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
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折荷有贈~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荷花~李商隱
都無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滟接星津,
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
至今蓮蕊有香塵。
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錢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轉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
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
別有池塘一種幽。
蘇幕遮~北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
鳥鳥雀呼睛,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
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1、教學相長,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學到很多。
2、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學生們在成長!
3、當你埋怨學生太笨的時候,你也該自問:什么叫誨人不倦。
4、教師施愛宜在嚴愛與寬愛之間。
5、把愛帶給每位學生。
6、在教育的百花園中,百花吐艷離不開園丁愛的奉獻。
7、在金秋的碩果園里,碩果累累離不開耕耘者心的澆灌。
8、今天的積蘊,是為了明天的放飛,還有什么比看著自己的學生飛得更高、更快、更遠,更令教師欣慰的呢?
9、有人把教師比喻成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我認為只有此時,我們才真正擁有了一切。
10、在集體中,要盡可能多地要求每位同學,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同學,讓每位同學對自己都有信心。
11、教師是學生的鏡子,學生是老師的影子。
12、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對待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
13、要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首先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
14、師生之間心與心的交匯之處是愛的圣地。
15、用千百倍的耕耘,換來桃李滿園香。
16、教師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17、知識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為科學,教師不存在的地方,無知就變成了聰慧。
18、和藹可親的態度,永遠是教師良好教態的注腳。
19、語言作為工作對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于騎士的重要。
20、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在于作為騎士的教師駕馭駿馬的能力高低。
21、谷穗越飽滿就越低垂,學識越淵博就越謙遜。
22、誠摯的心靈,是學生情感的鑰匙,高尚的師德是學生心靈的明鏡。
23、教師是學生的鏡子。
24、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既有苦,也有樂。
25、學生沒有教師,就象生活沒有陽光。
26、教師之所以偉大,在于他(她)永遠消耗自己,照亮別人。
27、小鳥展翅看大鳥,學生成長靠教師。
28、好筍出好竹,好師出好徒。
29、教師總是希望學生將來超過自己。
30、愚蠢的教師只會傳授真理,聰明的教師應教學生發現真理。
31、感人肺腑的談話,能醫治學生心靈的創傷。
32、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教書。
33、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34、愛就是教育,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35、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36、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37、學生對教師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
38、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39、是寬容而不是縱容,是誘導而不是命令。
40、德無常師,主善為師。
4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42、嚴師出高徒。
43、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44、含辛茹苦,嘔心瀝血,忘我工作。
45、雙手扶持千木茂,慈懷灌注萬花稠。
46、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階,承受著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47、教師的工作是激發學生對人生無限的好奇心。
48、教師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49、教師要融于師生的相互理解中。
50、能受到學生的尊敬和歡迎,這是教師的價值所在。
51、嚴是愛,松是害。
52、認認真真工作,老老實實做人。
53、愿作園丁勤澆灌,甘為燭炬盡燃燒。
54、在教學上,要做教師兼學者;在寫作上,要做學者兼教師。
55、甘為學生進步的階梯。
56、認認真真教書,踏踏實實做人。
57、差生身上應更多體現著老師的愛。
58、大家齊努力,科技教育盛開花。
59、教師要用心去愛,去教育學生。
60、堅持啟發式,避免注入式。
61、博學、耐心、寬容,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
62、教師應該善于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包括學習能力在內的多方面能力。
63、想讓生命輝煌,就別浪費青春。
64、要不斷地向命運挑戰。
65、命運之繩定會握在自己手中。
66、千教萬教教書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67、教師最重要的職責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自信。
68、不要簡單地向后進學生說不。
69、怎樣的老師造就了怎樣的學生。
70、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是老師。
71、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
72、心靈的溝通勝于知識傳遞。
73、慈父+慈母=教師
74、心靈塑造的最佳工程師。
75、教師的天職在勇于探索教育。
76、天荒地老,教師的童心不泯。
77、教師要以春風化雨之情,春泥護花之意,培育人類的花朵,繪制燦爛的春天。
78、教師,是播撒知識的種子,傳遞文明火炬的使者。
79、嚴于己,而后勤于學生,這個無愧為教師的天職。
80、好的集體中,學生自尊心是極易培養的。
81、不放手讓孩子去做,猶如血液循環受到阻礙,是會妨礙孩子增強體質的。
82、在知識的舞臺上,最淵博的教師也是最謙虛的學生。
83、教師與畫家的相同之處的是他要創造真善美的活人。
84、勤于給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松土、澆水、捉蟲、施肥的園丁終將迎來爭奇斗妍的春天。
85、沒有愛的教學,宛如無水池塘,終將群鮮枯竭。
86、蠟燭選擇其物固能光芒四射。
87、圣明的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是現成的知識寶殿,而是鼓勵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教他們建筑。
88、在過多地要求學生的同時,也應該盡可能地尊重他們。
89、母愛的偉大之處在于可以容納孩子最可譴責的行為。
90、孩子是值得期待的,想上天空,想潛蟻穴,往往他們思維跳躍比我們要快得多。
91、每一位有自尊的老師都會讓學生自尊心有發揮的機會
92、幼苗需要土壤的滋養,學生需要教師的愛護。
93、為了孩子,一定要給他們新作品,使他們敢于面對縱橫交錯的新世界,不斷發芽滋長。
94、尊重兒童,不要急于對兒童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價
95、寧做奮斗者登山的拐杖,不做閑逸人享樂的溫床。
96、露珠不愿跟珍珠比美,只顧默默地滋潤綠葉和鮮花。
97、星星從不嫉妒太陽的燦爛輝煌,它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力發光。
98、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99、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
人的感受由于受到刺激物的持續作用將會出現一種適應,一個腔調講到底,一種方式講到頭,會使學生的視聽產生適應性。在教學中為防止這種消極的適應現象,往往要恰當地使用直觀教具。早在十七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就在他的《大教學論》中提出:“在盡可能的范圍以內,一切事物都應盡可能地放在感官的跟前。”
二、如何有效地使用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有效地使用演示實驗、板書、板畫等一些直觀教具;一方面可以克服學生學習過程中生理機能產生的負效應,另一方面也是利用注意的分配規律,將知識通過多種載體分散成細小的知識點,便于學生的迅速掌握。因此,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地調動起多種感官以增加信息的來源渠道。
其次,要注意使用直觀教具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因為“第一印象”的好壞直接影響它在學生頭腦中產生的感覺刺激,影響“第一印象”的方面有很多,例如,直觀教具外觀是否醒目,擺放是否整齊有序,以及擺放位置是否有利于全體學生的觀看等等。 解決外觀擺放方面的問題要求教師應想到它的使用是面向全體學生,一種最有效的方法是將直觀教具放在幻燈下演示放大,如采用有機玻璃或玻璃粘合成的各種拓應槽在幻燈下使用,可以有效地解決很多實驗,如物質的制備(包括加熱條件下的反應)、大部分的試管試驗、通電條件下的電解試驗以及像溫度計微小變化等一類的變化試驗等等。
實驗證明,在固定不變的背景下運動的刺激物易于被知覺感受,因此使用某些動態的直觀教具或將一些直觀教具設計成運動的教具而呈現在學生面前。也能收到較好的實驗效果。例如可將物質的分解化合、電子的轉移流向、物質的溶解擴散等制成活動的模型或幻燈。
再次,還要注意使用直觀教具時應盡量形成優勢興奮刺激中心,因為它可以帶動多種神經的聯系,深化對信息的處理機能,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體系。因此在使用直觀教具時要注意形成氛圍,避免平平淡淡地使用,為此,教師可借助于語言、動作、表情配合使用直觀教具,以使學生的感覺達到這一目的。
三、克服錯覺的異向
錯覺的產生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也是正常的生理機能。產生錯覺的方面很多,如感官的錯誤反應,語言的不當引導及動作表情的暗示等等。因此我們在設計或使用直觀教具時,應盡量減少或消除這種現象。
2、天工造物,精致小巧,玲瓏剔透。
3、花之色,粉與白交錯相宜,濃與淡相得益彰?;ㄖ?沁人心脾,使人煩悶頓消,忘卻塵勞,仿佛超然于世外。
4、以賞花的心情看人生,人生就是一次短暫的花開,一次百花的盛筵。
【關鍵字】居住小區 生態園林 綠化 可持續發展
隨著世界人口增多,資源匱乏、污染嚴重、環境惡化等現象隨即出現,并不斷加劇,在這種環境中生存發展的現代人身心疲憊。因而現代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望自然,希望生活在近自然的環境中,而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人們對城市小區的綠化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一、城市園林綠化的趨勢
1、“ 以人為本 ” 的思想為導向
作為人居環境的城市居民區,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區住戶的要求,即居住區的綠化造景要最大限度地考慮居民的生活和休閑的要求?,F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圍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展開的,在物質生活得以滿足、精神生活逐漸豐富的今天,人們會追求一個更健康、與自己更有親和力地環境。居住區綠化中,不僅要考慮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慮居住區里的主體 ―― 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了這種需要,再從這種需要出發進行設計,進行必要的美的處理,才能達到居民滿意的效果。對于一個能滿足實用、美觀的原則小區設計,要 “ 以人為本 ” 的思想作思想基礎,以人立足點,從人的方位去綜合考慮,在此同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是城市發展到現在的一種趨勢,就現在及未來很長時間都有其正確性。
2、堅持 “ 可持續發展 ” 的生態園林發展方向
18 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均以工業化發展的程度作為衡量經濟強國的標準,即 “ 把追求 gdp 的增長看做是建設強國的唯一目標與動力 ” ,在這各思想導向下,人類對自然造成了無窮的破壞。不過人類很快看到了自己對世界所起到的負面影響, 1972 年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 1982 年《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 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的發展。 ”“ 可持續發展 ” 的理論在各界引起高度重視而用來指導城市小區綠化的直接表現就是出現了生態型小區綠化景觀,根據景觀生態學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規劃呈現空間結構,使廊道、鑲嵌體及基質等景觀要素的數量,及其空間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質流與能量流暢通;使景觀不僅符合生態學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學價值,適于人類聚居。
3、居住小區的健康理念
2002 年,零點調查公司,在全國做了一次市場調查: “ 你最想擁有什么? ” 被調查者中有 70% 以上的人選擇了 “ 健康 ” 。由此可見,現代人對健康的關注程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 “ 健康,就是指人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處于良好的狀態。 ” 在現在巨大的工作壓力、單調的生活內容、復雜的人際關系的圍繞下,保持健康有其難度。為此重視環境問題的設計師們應努力為現代人創造一個更適合的人居環境,從單純的對藝術形式和視覺的追求中走出來,注重生態對人類身心的調劑功能。將自然引入居住區,引到每個居民身邊,以景觀學、行為學、生態學、美學等學科理論綜合考慮、科學論證、合理規劃,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區環境。
二、現代居住區綠化的空間問題
1、充分利用空間擴大綠化面積
在進行小區綠化時,規定了綠化面積的標準,小區綠化應確保 35% 以上的綠化率,而綠地本身的綠化率要大于 70% ,也就是說綠地中的硬質景觀,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噴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積只能控制在 30% 以內,而這個數字也應越小越好。一個小區綠化質量,雖然不能通過純數字來體現,但是為了有更多綠化的面積,設計師們必須認真思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終將成為人們的代步工具,對于居民用戶的汽車,必須建設車庫。在設計中可以將車庫轉入地下,或轉向立體停車場,這樣有幾大好處:一是減少噪音,二是增加交通安全。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得小區中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最大限度的用于綠化戶外活動場所,更符合現代小區設計的要求。
在對住宅區建筑規劃設計之時要考慮綠化對屋頂產生的承重、防漏等問題。這樣設計過的房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屋頂與墻面的綠化,做到空間的六面綠化效果,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居環境,使居民更貼近自然。例如上海五大豪宅之一的河濱豪園,其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室內綠化及地面綠化成了一個完整的綠色鏈,成了蘇州河邊綠帶的代表。
由于現在的居民樓相對的樓層都較高,在小區綠化時不能只考慮樓層低的居民,也應該考慮樓層中、高的這些居民俯視時對小區綠化的景觀感受。因而設計師在小區綠化造景之時,要充分考慮樓層較高的居民的俯視感受。
2、小區原始狀態的改造
現在有些小區在建設之初,一般只有初步的考察一下地形然后將地推平,然后在平地上建設、綠化。這樣完全破壞了當地的原始風貌。在小區建設之初,應該充分考查其現狀。在建設時應該對其當地的自然遺跡、古樹名木進行適當的保護及利用。因為自然遺跡、古樹名木時歷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積淀,在有意識的保護之下能夠體現一個小區的文化氣息,展現居民小區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態意識。
3、景觀道路、雕塑、健身設施等戶外空間在住宅區綠地中的設計
在景觀道路、雕塑、健身設施的設計安排時,必須將建筑的尺度、景觀小品的尺度、樹木的尺度進行綜合的考慮、合理的量化。每個人都需要適度的戶外空間,在盡量加大綠化面積的同時,所有人的參與園林的因素都應該加以考慮。因為沒有人的參與的、沒有感知的綠地是蒼白的、沒有意義、缺少品位的。小區綠地需要有公眾性、開放性、參與性,對應這樣的需要的就是盡量的使居民能夠在小區綠地中聚集,即現在所經常討論的 “ 人居 ” 與 “ 人聚 ” 的問題。景觀道路、健身設施等戶外空間合理分布于綠地中正是 “ 人聚 ” 的需要。
三、居住小區中植物的選擇
1、尊重居民喜好
在對居住區的綠化植被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居民的喜好,選擇居民喜聞樂見的植物進行配置。只有與居民的喜好相一致的植物選擇才能使小區的綠化具有親和力,使居民產生認同感。例如在小區中栽植均一成行的松柏,使之森森然的樣子。表面上好象綠化很好,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里會對這樣的環境產生墓地的感覺,被居民所排斥,不能達到其應有的效果。這里不是說人們對松柏就沒有認同感,小區綠化造景中不能使用松柏,而是人們由于厭惡一些事物而會對與之相近的事物產生厭惡的感覺。松柏在小區綠化中進行孤植,作為焦點景物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園林表達效果的。
2、以喬木為綠化骨干
喬木在小區中的應用主要是從生態和造景兩個方面來考慮。由于喬木樹冠的絕對面積大,因而在在小區綠化中能夠制造更多的氧氣,吸收更多的廢氣及有害氣體,因而喬木的應用在小區中更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在對喬木的選擇上,落葉喬木與常綠喬木在整個小區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約為 1 : 1―2 的比率。由于落葉喬木越古樸,枝干、樹形越迷人,最具備樹木的色彩美、形態美、季相美、風韻美,因此最能體現園林的季相變化,使小區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綠喬木可以給人四季如春的意境。在做小區綠化設計時應該根據設計意圖合理安排選擇。在喬木的選擇上一個小區不能太多,多則雜、雜則亂,一般選 2―3 種主體樹種,選 3―4 種輔助樹種。喬木的種植不能離住戶的窗戶太近,尤其是南北窗戶,在南面窗戶外 6m 不得種植喬木。
3、保健植物的選擇
基于現代居民對健康的要求,小區綠化的樹種,必須選用無毒的喬灌木,可以在居住區綠化時選擇美觀、生長快、管理粗放的藥用、保健、香味植物,即利于人體保健,又可調節身心,也可美化環境。這類植物如香樟、銀杏、雪松、龍柏、羅漢松、粗榧、枇杷、無花果、含笑、牡丹、門冬草、萱草、玉簪、鳶尾、吉祥草、射干、野等喬灌木及草花。在優先選擇保健植物的同時,還應注意花期較長及色葉植物如垂絲海棠、木瓜海棠、紫荊、榆葉梅、櫻花、溲疏、噴雪花、黃馨、金鐘、迎春、棣棠、紫薇、金絲梅、梔子花、桂花、紅楓、雞爪槭、蠟梅、紅瑞木等。
四、城市居民小區中植物的配置
1、植物配置要層次分明、注重色塊
在居住小區中進行植物配置時,也應該注重其層次的搭配。利用喬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層四個層次,這樣再進行空間的分割及聯系,通過各個層次,使空間更具自然的節奏。在進行這種層次的搭配之時,應注意喬木與灌木的比例約為 1 : 3―6 為宜,草皮面積(喬、灌木投影范圍除外),不高于綠地面積的 30% ,另外要注意植物種類的豐富多彩。小區在注重運用色塊組合的同時,應該徹底摒棄以往的一種大色塊造景的誤區。但是色塊的處理手法仍然在園林造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塊布置時色彩簡潔明快,可按設計者的要求任意作出各種圖形圖案;采用色塊的模紋形狀可以達到最快的成形效果,滿足快速綠化美化的要求;養護相對簡單,只需要一次成形后經常間斷性進行修剪,就可以達到較好的綠化效果;只要合理選擇色葉樹種,就可以讓色塊四季基本不變,更加重要的是色塊的設計比較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特別在歐式建設的小區中和環境比較和諧;容易使人感覺環境整潔有序,現代氣息較濃。合理運用色塊,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現在常見的色塊組合有:紅色塊為紅葉小檗,紅花木;綠色塊有瓜子黃楊、雀舌黃楊、大葉黃楊、杜鵑;黃色塊有金葉女貞、灑金珊瑚、金邊黃楊;也有用紅綠草、雪葉菊等草本花卉。
2、掌握季節性觀花觀葉植物相搭配
“ 春意早臨花爭艷,夏季濃蔭好乘涼,秋季多變看葉果,冬季蒼翠不蕭條。 ” 這首詩道出了季節變化及對小區設計的最直接要求:應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另外注意整個小的色相變化,在有色樹種的搭配上,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對比度較大的樹種,這樣可以使小區的綠化更加生動活潑。
3、以草本花卉彌補木本之不足
雖然草本花卉在應用中的管理比較煩瑣,但是相對來說更容易為進行控制,易于成為造景要素。在組合時必須考慮到小區中植物的色澤、花型、樹冠、形狀和高度、植物壽命、生長勢等方面,才能互相協調。對于每個組合的設計時,還應該考慮周圍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幾個組合之間的關系。
4、主基調及主景
每一個園林都有一個主題思想,每一個園林也必須有一個視覺焦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這個園林中的主景。對于城市居住小區設計來說不可能不考慮其焦點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也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與環境相協調就是好的,能被小區居民所認同的就是優秀的。在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小區的主基調的問題。現在的園林不是空洞的、沒有思想的、沒有內容的園林。現代園林本身就是一種思想、一種文化的存在,我們尊重這種存在的同時,就必須理解園林中主基調的作用,定了基調才能創造出小區的園林氛圍,才能表達出主題。
城市居住小區的綠化,作為城市園林的一部分,為城市人群聚居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只有園林設計師尊重生態學的觀點,堅持 “ 以人為本 ” 的指導思想,以追求人與自然相和諧為目標,不斷進取,才能使居住區的綠化更貼近居民、貼近生活。這篇文章只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對居住區植物造景提出了一些自己及他人的看法,以供園林設計者、愛好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