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腎結石手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of open surgery for kidney calculi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to the clinical data of 185 cases with kidney calculi before and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Results Staghom calculi were found in 83 cases, multiple calculi in 122 cases; 126 cases had received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 befor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22 cases with no symptoms took open surgery as the first treatment; the residual stone rate was 18.9% (35/185) while the residual stone rate decreased to 3.8% after ESWL was added; in the 12 cases with kidney failure, the effective rate was 100% after surgery and the curative rate was 83.3% (10/12).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ineffective ESWL cases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open surgery of kidney calculi, the operation style and time depend on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proper style may lead to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ases with no symptoms.
KEYWORDS kidney calculi surgery treatment
隨著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和經皮腎鏡(PCN)等微創碎石技術的發展,腎結石開放性手術明顯減少。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腎結石開放手術又呈增多趨勢,為探討開放手術增多的原因并分析療效,我們對我院手術治療腎結石的185例患者的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85例中男性137例,女性48例,年齡23~58歲,平均41.5歲。結石直徑1.8cm~5.6cm。鹿角型結石83例。單發63例,多發122例,其中雙側結石39例。合并腎功能不全(血肌酐208~427umol/L、尿素氮8.6~12.4mmol/L)12例,一側腎無功能 11例, 8例伴有寒戰高熱(體溫>39℃),且WBC >9.86×109/L。曾行ESWL治療126例,4次以上ESWL治療85例。
1.2 手術方式
根據影像學檢查提示的腎結石部位、形態、數量、腎功能、積水程度、腎盂腎盞結構形態及術中所見,行腎盂或腎竇內腎盂切開取石80例;腎盂切開取石加UPJ狹窄成行或局部炎肉切除34例;腎盂切開取石加腎折疊固定5例;腎竇內腎盂切開取石加腎實質切開取石47例(6例行腎竇后下部切開);腎竇內腎盂切開取石加腎下極部分切除7例;患側腎切除12例(其中患腎重度積水5例,低張力囊狀腎,尿液呈膿性3例,難控制的感染膿腎4例,對側腎功能均正常)。雙側腎結石者兩側同時手術9例,一側手術取石,另一側先腎穿刺造瘺11例,另一側先留置雙J管19例。所有取石病例術后均留置雙J管內引流,7例同時行腎造瘺。術后根據細菌培養的結果使用抗生素。術后2~8周拔輸尿管內雙J管,術后4周起殘石行ESWL治療。
2 結 果
2.1 185例腎結石患者一次性取石者115例,腎切除12例,術后結石殘留35例。術前行ESWL者占68.1%(126/185),其中多次ESWL治療占67.5%(85/126)。多發性結石占65.9%(122/185),鹿角形結石占44.9%(83/185),另有需要手術干預的問題占21.1%。巨大腎積水伴無功能切除5例。
2.2 腎功能恢復情況
術前12腎功能不全12例,其中6例血肌酐>360umol/L者術前行血液透析一次,術后未繼續血液透析,術后1周10例血Cr、Bun完全恢復正常;2例Bun
2.3 結石殘留情況
術后6月隨訪結石殘留35例,直徑在0.5cm左右,其中11例殘石約1.0cm,位于實質較厚、盞口較小的腎盞內,殘石手術4周后行ESWL治療,3月內28例排盡, 4例盞內孤立性結石因盞頸口小效果不佳,3例失訪,手術殘石率18.9%,總殘石率在3.8%以下。
2.4 感染腎臟的處理及預后
術前有腎感染并引流或術中證實腎積膿者22例,其中腎切除7例,切腎率為31.8%;8例術前有急性感染者中,5例因無法有效控制全身感染中毒癥狀急診手術(4例行膿腎切除,1例取石、腎造瘺并留置雙J 管引流,保留了腎臟)。
3 討 論
3.1 手術指征
隨著ESWL和PCN等微創碎石技術的發展應用,腎結石開放手術治療明顯減少。因腔鏡下的微創碎石設備和技術要求較高,受區域經濟等條件的限制,多種微創碎石技術尚未廣泛開展,有文獻報道現有的微創碎石技術,還不能完全替代腎結石的手術治療[1、2]。而以ESWL為主的碎石技術更有明顯的局限性,當巨大腎結石、特別是巨大的鹿角型結石、盞口狹小的盞內結石、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有息肉形成或先天狹窄等解剖結構異常時,碎石效果不佳。本組病例中,術前ESWL 占68.1%,其中多次ESWL占67.5%。已出現明顯的患側腎功能損害的結石、已填滿腎盂腎盞的多發性結石及鹿角型的結石,在ESWL治療效果不佳時應及時改行手術或其它有效的微創碎石治療。本組病例中直徑2cm以上的、鹿角型的結石居多,部分病例已出現單側、甚至雙側腎功能損害,部分患者腎結石充滿了腎盂腎盞,無一例因手術取石丟失腎臟或加重腎功能的損害。局部炎肉形成者,因局部肉芽組織的包裹,ESWL治療,即使結石已碎,排石效果也不佳,且易于復發,而手術可以同時處理結石和炎肉。
多發性結石病例增多和局部炎肉形成及發展,是否與反復的體外碎石,殘石增加,碎石后出血、肉芽增生有關,值得探討。碎石后應注意隨訪,及時調整治療方案[3、4]。對于有明確的梗阻者,應先解除梗阻。ESWl可作為術后殘石的補充治療。
3.2 手術方式
腎結石合并感染時應先控制感染,感染難以控制時應及時引流,引流困難或效果不佳時應及時切除病灶。有人認為術中若發現為膿腎,只要對側腎功能良好,即應切除膿腎[5、6],我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本組病例中膿腎的切除率為31.8%,不足1/3,甚至全身感染中毒癥狀很重的8例中,腎切除率也只有50%(4/8),內引流成功1例,外引流成功2例,另1例取盡結石、腎造瘺并輸尿管內置雙J管引流,隨訪2年余無異常發現。手術應以盡量保存腎臟或有功能部分的腎實質,盡可能解除不利于尿液引流的梗阻和集合系統的過度空虛為原則,術式應依具體情況而定,只要應用恰當,都能收到滿意效果。切腎指征應嚴格控制。
腎功能不全者術前充分血液透析,有利于提高患者手術的耐受力,減輕術后腎和其他臟器的負擔。術中處理應避免造成大的損傷,盡可能解除梗阻,取盡結石。兩側腎結石不一定要同時手術處理,若一側內置雙J管引流或穿刺造瘺引流成功,手術則主要解決另一側的結石,恢復一段時間后再處理引流側;若兩側都無法有效引流,且都有保留的價值和必要,則最好兩側同時手術。本組病例中兩側同時手術9例,兩側分次手術30例,效果良好。若有一側腎無功能,沒有保留價值,則應先解決對側結石梗阻,保住對側腎臟,待病情改善后處理這一側。
3.3 無癥狀腎結石應引起高度重視,現已很普及的B超、CT及X線放射檢查等醫療條件,應該能夠做到早期發現,并使患者得到低成本少痛苦的有效治療,廣泛的體檢制度應該大力推廣,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Matlaga BR, Assimos DG. Changing indications of open stone surgery[J]. Urology, 2002 ,59:490~494.
[2]Gonzalez Enguita C, Calahorra Fernandez FJ, Cabrera Perez J,et al. Surgery of renoureteral lithiasis. Current indications[J]. Actas Urol Esp, 2001 ,25:610~617.
[3]Khaitan A, Gupta NP, Hemal AK,et al. Post-ESWL, clinically insignificant residual stones: reality or myth[J].Urology , 2002 ,59:20~24.
[4]Rousaud Baron A, Millan F, Izquierdo de la Torre F,et al. Analysis and clinical course of residual lithiasis after shock wave renal treatment[J]. Arch Esp Urol, 2001 ,54:1009~1016.
【關鍵詞】 腎結石 外科手術 治療
開放手術適用于結石體積太大或輪廓太復雜,通過合理次數的經皮腎鏡碎石(PCNL)或者外沖擊波碎石(ESWL)治療而不能取得滿意效果的病人;或采用PCNL治療穿刺不成功者;異位腎并結石或腎內部解剖異常;過度肥胖、骨骼畸形等難于通過微創手術進行治療者。選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腎結石開放手術患者80例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90例中男性69例,女性21例,年齡23~58歲,平均41.5歲。結石直徑1.8cm~5.6cm。左腎結石48例,右腎結石42例,合并腎功能不全(血肌酐208~427umol/L、尿素氮8.6~12.4mmol/L)6例,一側腎無功能4例,2例伴有寒戰高熱(體溫>39℃)。
1.2 診斷 腎結石的診斷一般不難,通過病史、體格檢查和必要的X線照片,化驗檢查,多數病例可以確診。B超及X線泌尿系統平片是診斷腎結石最常用的檢查方法。90%以上的腎結石X線平片上顯影,顯影的深淺和結石的化學成分、大小、厚度有關。不同成分的結石,按其顯影的滿意程度依次排列為草酸鈣、磷酸鈣和磷酸鎂、胱氨酸、含鈣尿酸鹽,純尿酸結石不顯影。B超檢查有助于對積水、結石等病變診斷,特別是對無癥狀結石及X線不顯影的尿酸結石意義更大。
1.3 治療 對感染性結石術前應留尿,行細菌培養,根據藥敏試驗術前應用敏感抗生素。對估計手術有困難的、尤其是腎內型腎盂伴鹿角狀結石的,應備血300~600 ml。正確的選擇手術切口。
如單純的腎盂結石,可以選擇腰背直切口,對組織損傷相對較小,操作簡便;對多發結石同時腎臟位置較高的,可選用11肋間切口,暴露較好,一些意外情況容易處理。取石根據結石的大小、數量、部位及形狀選用不同的手法,動作要輕柔,勿鉗夾腎盞黏膜,盡量避免夾碎結石,以防止腎內創傷導致腎內大出血。必要時可配合機器碎石或應用凝塊法取石。凝固法取石的方法是腎盂內注入比腎盂容量略少的冷凍血液制品,再注入10%氯化鈣1 ml,注入前應吸凈腎盂內尿液,注入后5~7分鐘即可凝固成塊,然后再切開腎盂,將黏有大小結石的血凝膠塊完整地取出。多發性腎結石或咬碎后的結石,應注意取石后仔細檢查有無殘余結石,盡量取凈,然后反復沖洗。
2 結果
無癥狀者首次治療就選擇了開放手術。手術時間116~190 min,平均150 min。手術出血120~500 mL,平均200 mL。結石一次性取凈64例,伴腎功能不全,手術后腎功能不全治療有效率為100%,治愈率83.3%。 3 討論
近十余年來,尿石癥的治療有突破性進展,ESWL是適合多數患者方便、安全、有效的重要治療方法,已在臨床廣泛應用。治療后特別是石街形成引起的嚴重梗阻,不及時解除,會帶來嚴重后果。腔內手術具有創傷小,除石率高,恢復快等優點,符合外科手術日趨“微創化”的發展方向。存在結石形成的梗阻因素,手術中應一并解除。積極尋找結石形成原因,采取預防復發措施。手術取石約有3%~10%的結石殘留,多不影響腎功能。術后結石復發率較高,達18%~60%,ESWL次數不宜超過5次,兩次治療間隙必須大于14天,否則影響腎功能。結石大于1cm,表面粗糙,經中西醫結合治療未見移位,估計自行排出可能性小;合并尿路狹窄、畸形、梗阻者:合并長期和反復的泌尿系感染,抗感染治療無效;頻繁發作腎絞痛,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繼發腎功能不全者;結石梗阻引起無尿者。外科治療包括腎切開取石,腎盂切開取石等。腎盂切開取石術適于腎盂結石,尤其是腎外型腎盂內的結石。凝塊法腎盂切開取石術適于多發腎盂、腎盞的小結石且腎盞漏斗部有明顯擴張者。腎實質切開取石術:適于取出上述方法不易取出的結石。切口選擇在腎臟后外側,腎動脈前干支和后干支的臨界線,即腎外側緣線(Brodel線)后側約1cm處,出血最少,組織損傷也較輕微。尤其用于取出腎臟的鹿角樣結石。腎部分切除術適于處理局限于腎臟上下極或一個腎盞的多發性小結石,常規手術難以取盡;或者有腎盞漏斗部狹窄,局部腎盞明顯擴張,引流不暢。腎切除術患腎功能嚴重受損或無功能,已無保留價值,而對側腎臟功能良好。
腎結石的手術較一般手術損傷大,加之腎周圍組織器官較多,結石引起的腎周圍炎或多次手術等因素,術中常常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如處理不當或不及時,會增加手術的難度,嚴重的可以危及臟器的功能,增加術后可能出現的術后并發癥,影響手術效果,所以作為手術醫生應熟悉腎臟及周圍的解剖結構,術中仔細操作,盡可能地避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
參 考 文 獻
【關鍵詞】 開放手術; 復雜腎結石; 腎盂
doi:10.14033/ki.cfmr.2017.14.08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4-0145-02
腎結石是指發生在腎盂、腎盞及腎盂與輸尿管連接部位的結石,可使患者出現疼痛、血尿、尿石、尿路感染等情況。而復雜性腎結石的結石直徑通常超過2.5 cm,包括馬蹄腎結石、鹿角狀腎結石、孤立腎結石、多發結石及異位腎結石等[1]。隨著臨床醫學的進步,微創手術治療腎結石在臨床廣泛應用,雖然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后出血少,患者可盡快恢復的特點,但對于復雜性腎結石來說,微創手術治療容易取石不干凈,往往需要患者實施二次取石術,反而增加了對患者的創傷[2]。在本次的研究中,筆者以本院收治的復雜腎結石患者為例,分析開放手術在復雜腎結石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在筆者所在醫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實施開放手術治療的50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50例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22~72歲,平均(48.0±5.0)歲;病程4個月~15年,平均(5.0±2.0)年;結石直徑2.6~7.8 cm,平均(4.0±0.5)cm;左腎結石15例,右腎結石30例,雙腎結石5例;單發巨大鹿角狀結石15例,鑄型結石8例,多發性結石27例;多數結石充盈整個腎盂及1個以上腎盞,并發腎盞內多粒小結石;其中有40例患者伴發有不同程度的腎積水,10例患者伴有腎功能不全。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術前行IVP(腎靜脈腎盂造影)、腎功能檢查、KUB(腹部平片)、B超、CT(計算機斷層掃描)等檢查,腎功能不全者予行雙腎ECT(單光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檢查腎小球濾過情況,確定結石位置,有感染性結石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療后行擇期手術治療。
患者入室后予以連續硬膜外麻醉,根據術前檢查結果選擇合適手術方式,常規消毒鋪巾后以十一、十二肋間隙做斜切口,行腎皮質切開取石術10例,腎盂或腎竇內切開取石26例,腎盂聯合腎實質切開取石術5例,腎后下部聯合切開取石術7例,腎切除術2例。雙側結石者予以分次取石,45例患者術中均放置雙J引流管,有3例患者因腎內出血嚴重、2例患者出現腎積膿而放置造瘺管。
2 結果
所有患者均手術成功,術中均未行腎蒂阻斷,術中有6例患者實施輸血治療,輸血量250~600 ml,平均(400.5±56.0)ml;手術時間90~201 min,平均(145.5±15.0)min。術中行B超及KUB檢查,50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一次性取石率為92.0%,4例患者殘留小結石,行ESWL(沖擊波碎石),有3例結石排出,1例無改變。46例一次性取石成功患者中取出結石最大直徑7.8 cm×5.0 cm,最多1例取出84粒結石。術后有5例患者出現尿路感染,1例尿瘺,經抗感染、持續引流處理后好轉,1例術后繼發性出血,予以保守治療后好轉,共有7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14.0%。50例患者均成功出院,術后3個月復查,患者的腎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 討論
復雜性腎結石主要是指結石的大小、形態、位置或腎臟的情況復雜,增加結石治療的難度,具有取石困難、對患者的腎功能損害嚴重、結石殘留率高的情況[3]。復雜性腎結石的結石直徑一般在2.5 cm以上,其形狀主要為巨大的鹿角狀、鑄型等形狀,完整取石比較困難,且碎石時間長。結石在腎盂、腎盞內分布比較廣泛,一次手術的殘留高,還有一些馬蹄腎、海綿腎者,其腎臟結構異常,常規的入路途徑較困難。其次一些患者伴發腎盂、輸尿管狹窄,在取石術中需同時行腎盂、輸尿管整形術,另外孤立形腎結石患者存在腎盂積水伴急性感染、巨大腎盂積水的情況,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及手術的風險[4]。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及醫學觀念的進步,PCNL(經皮腎鏡碎石術)、ESEL(體外沖擊波碎石)等治療方法開始在復雜性腎結石的治療中應用,但是以上治療方法只適合治療形狀較小的復雜性腎結石,而有些巨大形的結石如巨大鹿角形或鑄型仍需要通過開放性手術治療[5]。
對于復雜性腎結石行開放性手術治療時,在術前需要結合影像學檢查,了解結石的部位、大小、數量、腎積水程度、腎盂類型及有無伴發其他疾病等因素,確定好手術的方式,以減少對腎臟造成的損傷、減少結石殘留率,爭取一次性取石成功。復雜性開放性取石術以腎盂或腎竇內腎盂切開術為基本術式,該手術方法采取肋間斜切口,術中將輸尿管上部游離、并將腎竇內間隙進行充分游離,由于腎竇具有較豐富的小迷走血管及淋巴管,在分離腎竇時要先結扎再剪斷,避免出現術中出血及術后淋巴漏的情況。結石大者可先使用取石鉗將結石夾穩,并適當地旋轉,讓結石短分叉端先出,同時使用神經剝離器將結石緩慢用力地取出。該手術方法主要適合腎盂結石大而分叉短、結石大部分位于腎盂內的中小鹿角型結石等大部分復雜性腎結石,具有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術中出血少,患者術后可盡快恢復的優點[6]。在本次研究中,26例患者采取腎盂或腎竇內切開取石術,占比52.0%。對于一些較大的鹿角形結石不能一次從腎盂內完整取出,在術中需聯合氣壓彈道取石,若聯合氣壓彈道取石仍難以取出者,應采用腎盂腎下部聯合切開取石術,該手術方法將腎下盞切開的長度應根據結石的大小來確定,在對腎下盞腎實質切口縫合時,使用可吸收線將切口兩側做間斷扣鎖式縫合,在縫合時注意將針穿過腎實質,同時避免造成腎盂腎下盞黏膜的損傷。在本次研究中,有7例患者實施腎盂腎下盞聯合切開取石術,占比14.0%,該手術方法適合多數的鹿角形結石,術中對腎后動脈無影響,因此無需進行原位低溫阻斷腎血流的供應[7]。對于腎盞內結石較大或結石比較多、腎積水較少的大鹿角形結石者主要適合腎盂、腎實質切開取石術,腎結石數量不大且數量不多者,可將手指伸入腎結石盞內將結石頂住,再使用另一只手從腎外的相對位置使用彎鉗鈍性分撥腎實質,伸到盞內夾住結石依次取出,有出血情況可先進行手指按壓止血再予以2號可吸收線間斷縫合腎實質止血,該手術方法對定位取石準確,且對腎實質的損傷較小。對于結石較大的情況可在結石腎盞的外側切口,用2號可吸收線做間斷式扣鎖式縫合后再切開取石,根據腎盞結石的位置行多處切開取石[8]。對于患側的腎功能喪失合并膿腫,而對側的腎功能良好者可實施腎切除術,以避免膿腫腎出現反復繼發性感染,引起嚴重情況。在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行腎切除術,占比4.0%。
對于復雜性腎結石開放性手術在術中及術后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取石過程中應根據術前的影像學檢查資料采取合適的角度和手法,由于復雜性腎結石多出現腎內腎結石的情況,因此在術中對腎竇實施充分的游離。(2)對于聯合氣壓彈道取石的情況,要避免減少對腎單位的損傷,在取石時可使用咬骨鉗先將部分結石咬除,之后放入直角鉗行人工斷石后再取石。有腎盞狹窄情況者可使用手指逐次擴大再行取石。(3)術中可應用C型臂X線定位或者B超檢查是否有結石殘留情況,若發現殘留可使用取石鉗取出后再予以生理鹽水沖洗[9]。(4)取石后要盡量將形成結石的因素解除,如腔靜脈后輸尿管、迷走血管跨壓、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狹窄等情況,若有輸尿管上段炎性反應狹窄并有重度積水情況也可行腎下盞輸尿管吻合術。(5)在腎切除術中,對于有一側的腎功能完好而患側腎功能完全喪失或合并有腎積膿情況者方可實施該手術,避免盲目切除腎臟[10]。(6)腎實質切開取石患者術后除了需放置雙J管外,還需放置造瘺管,以便充分引流,若有出血情況發生,還可從留置造瘺管沖洗,以減少感染。另外應囑所有患者術后充分地臥床休息,并予以止血、抗感染處理。
綜上所述,在復雜性腎結石的治療中予以開放性手術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取石方法,可作為微創取石失敗的有效補救方案。
參考文獻
[1]柯昌興,王劍松,左毅剛,等.內鏡在復雜性腎結石開放手術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21):2382-2383.
[2]楊淼.腎動脈阻斷開放手術治療復雜腎結石的療效[J].中國衛生產業,2013,11(1):163-164.
[3]王鴻.開放手術在復雜腎結石治療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9):19-20.
[4]劉浩,李海清,張宇,等.開放手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49例療效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3):81-82.
[5]王玉.開放性手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28例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3):86-87.
[6]佟雙喜.超聲引導下手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療效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5,14(11):113.
[7]袁廣全,歐陽駿.開放手術聯合術中腎鏡超聲或氣壓彈道治療復雜性巨大腎結石[J].浙江臨床醫學,2015,17(11):1861-1863.
[8]鞏春武.膀胱軟鏡在復雜性腎結石開放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4):41-43.
[9]邱來春,張志永,王歡,等.術中B超和X線定位在復雜性腎結石開放手術中的作用[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1,9(4):448-449.
1、對手術后的病人來說,都是需要忍受饑餓的,必須要給消化功能一點時間,讓它恢復恢復。過后多吃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胡蘿卜、番茄、白菜等,平時應多吃些香蕉、蘋果等水果。
2、要注意攝入纖維,食物纖維具有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的功能,多吃含豐富纖維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如香蕉、紅薯、西紅柿、土豆、胡蘿卜、菜花、茄子、糙米、海藻等。
3、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燉、燴、蒸為主。至于調味料方向,一些重口味的調味品如辣椒、咖哩,能不用就不用。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 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腎結石;碎石術
由于傳統的開放手術治療腎結石創傷較大還容易引起患者腎實質萎縮,而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需要進行多次碎石,一旦碎石的時候形成石街,會對患者的腎功能造成極大的影響[1]。隨著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腎結石這種方法的不斷完善和新的碎石設備問世,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術已經成為了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一個成熟方法,這種方法具有結石清除率高和創傷小以及患者恢復快的優勢[2-3]。對我院從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間的48例腎結石患者采用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腎結石這種方法對他們進行治療,經過治療效果明顯,相關的治療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在我院就診的48例腎結石患者,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4例,包括男性腎結石患者觀察組有12例,對照組有13例,女性腎結石患者觀察組12例,對照組11例;患者年齡段為28到75歲,其中年齡最小的患者28歲,最大的75歲,平均年齡為觀察組45歲,對照組43歲;患者的病程最短的為4個月,最長的為5年,平均病程為2年。通過B超、KUB、IVP、CT確診,患者的腎集合系統分離平均1.5cm(0.8-2.2cm),他們的結石平均長徑為1.5(0.9到2.7)厘米。其中患有巨大腎結石的患者觀察組有3例,對照組有2例,結石大小為2.7cm×4.8cm至5.1cm×7.3cm。
1.2 手術方法
1.2.1 把在我院就診48例腎結石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個組,其中對照組24例觀察組24例。對對照組腎結石患者采用腎盂切開配合氣壓彈道碎石術進行治療,對觀察組腎結石患者采用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治療。
1.2.2 在對觀察組腎結石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患者先采用截石位,行膀胱鏡腎盂逆行插管,將輸尿管導管與患者的尿管妥善固定,再改為俯臥位。手術中需要在患者的腰部下方墊上一個小枕頭,從而使得患者的腰背處在一個平面上,消毒之后,根據患者的結石位置,在B超引導之下進行穿刺,穿刺點盡量選擇在第11肋間或者12肋下緣腋后線附近,在進行穿刺時可以采用人工造腎積水,這樣做有利于穿刺;人工造腎積水的方法有,通過預留的輸尿管導管逆行快速推入生理鹽水。穿刺成功后經穿刺針插入斑馬導絲,退出穿刺針,助手固定好斑馬導絲,然后套入塑料擴張器,把塑料擴張器從F8緩慢擴張到F16,再推入Peel away塑料套鞘建立起經皮腎通道。下一步為尋找結石,使用F8/9.8輸尿管硬鏡通過Peel away塑料套鞘進入集合系統,找到結石,在直視下利用氣壓彈道碎石機粉碎腎結石,腎結石手術中含有較大的碎塊應該用取石鉗取出。在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腎結石手術結束之前,順行置入備好雙J內支架管,然后經過套鞘插入F16硅膠管作相應的腎造瘺。
1.2.3 在對對照組腎結石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取腎結石患者患側腰背切口,進入后腹膜,仔細找到上段輸尿管,并對腎盂進行游離,并按照一般的腎盂切開配合氣壓彈道碎石術進行治療腎結石的相關手術要求對這24例患者進行手術。
1.3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的分析方法采用了SPSS13.0的方法來對對照組和觀察組進行分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之間的比較定量采用了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了X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相關手術結果為,24例腎結石患者的結石全部一次取凈,一次性結石取凈率為100%,手術時間為110-230min(151.5±31.3)min,手術當中以及術之后出血量為95-440ml(263.4±121.0)ml,腎結石患者在手術之后的住院時間為9至14(9.8±2.3)天。相關的主要并發癥包括:患者在手術中出現大出血1例,出現胸膜損傷的有3例,手術之后患者切口神經性疼痛的有1例,并發癥發生率20.8%。對照組患者的相關手術結果為,穿刺全部成功,成功率100%。24例腎結石患者中一次結石手術取凈23例,取凈率超過95.8%;二次腎結石手術取出凈1例,腎結石患者采用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治療的手術時間185-490min(333.8±114.5)min,腎結石患者采用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治療的手術中出血量為85-245ml(158.9±85.3)ml,他們的住院時間約為7-19d(15.3±4.0)d。手術中出現的主要并發癥包括:較大出血的患者3例,出血量大于245毫升,并發癥發生率12.5%,手術之后患者沒有明顯的并發癥,觀察組與對照組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根據上述的統計資料發現,使用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腎結石這種方法不僅可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出血量,還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4]。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腎結石的出現不僅給腎結石的治療帶來了另外一種選擇,而且較開放性腎盂切開取石的方法治療效果更好[5]。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腎結石的技術含量要求較高,因此對醫生的專業要求也較高,這種治療手術成功的關鍵是醫生要選擇適當的穿刺點以及穿刺方向并建立好合適的經皮腎通道和完善的碎石設備[6]。
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分析給我們體會是①腎結石患者采用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腎結石不用切開腎盂,這有助于減少腎臟組織損傷所引起的出血;②腎結石手術中含有較大的碎塊應該用取石鉗取出,當采用取石鉗時應該注意避免對患者腎臟組織的損傷,從而避免術中出血;③碎石時應該盡量不把結石擊得太碎,從而避免微小的結石與患者的腎盂黏膜粘連在一起,導致結石難以取出;④由于手術時間較長,因此手術中護士要護理到位,以減輕患者的痛苦,并且醫生在尋找結石時操作一定要輕柔、仔細,最大限度的把患者體內的結石取出并減少損傷。
參考文獻
[1] 羅颶元,鄧若平,王建瓊,等.經皮腎鏡超聲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腎結石[J].當代醫學,2009(10):92-93.
[2] 趙瑜,魏建軍,秦建瑞.腎鏡聯合汽化電切鏡外鞘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較大膀胱結石[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26):62.
[3] 王強,王麗莎.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和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經皮腎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在上尿路結石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18):56.
[4] 楊紅蘭,江詠,李丹.局麻下微創二期經皮腎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馬蹄腎結石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11):1012-1013.